刘备的五虎大将,对诸葛亮都是什么样的态度?

刘备的五虎大将,对诸葛亮都是什么样的态度?,第1张

孔明遂聚集众将听令。张飞谓云长曰:“且听令去,看他如何调度。”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云长曰:“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孔明曰:“剑印在此,违令者斩!”玄德曰:“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张飞冷笑而去。云长曰:“我们且看他的计应也不应,那时却来问他未迟。”二人去了。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夏侯惇率领十万人马进攻新野,刘备与诸葛亮商议对策。诸葛亮担心关羽和张飞不会听从自己的安排,刘备便将自己的佩剑交给诸葛亮以示支持。果然,但诸葛亮进行战前部署之时,关羽和张飞出言讽刺,诸葛亮“剑印在此,违令者斩”予以回击,刘备也出言对诸葛亮的安排表示支持,此后便有了诸葛亮在博望坡的首胜。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口中的“运筹帷幄”, 意为在军中进行策划和指挥。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小说中出现的博望坡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但指挥者并非诸葛亮。据《三国志·先主传》载:“(曹操)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此战发生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诸葛亮出山是在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因此,这场战斗的指挥者自然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备。

说完了小说与历史之间的差距,再来谈谈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以后,对诸葛亮非常尊重,此举也招致关羽和张飞的不满,原因正如关羽和张飞在第三十九回所言:“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因此,当诸葛亮进行战前部署时,关羽和张飞先后出言讥讽。而当博望坡之战取得大胜后,关羽和张飞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该回中关羽和张飞说了这样一句话:“孔明真英杰也!”从此,两人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从未有过半点怀疑。

那么,除了关羽和张飞之外,赵云对诸葛亮这位年轻人又是什么看法呢?从博望坡之战来看,似乎找不到赵云的态度,但书中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众将皆未知孔明韬略,今虽听令,却都疑惑不定。”这里面是否包括赵云呢?小说第七十回中有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赵云对诸葛亮才能的真实态度。

在小说第七十回中,诸葛亮安排老将黄忠与严颜对阵张郃,赵云却表示:“今张郃亲犯葭萌关,军师休为儿戏。若葭萌一失,益州危矣。何故以二老将当此大敌乎?”当诸葛亮表示自己坚信黄忠能取得胜利时,赵云的态度令人玩味:“赵云等各各哂笑而退。”这究竟是不相信黄忠能够获胜,还是怀疑诸葛亮的判断能力呢?

此后,黄忠击败张郃,又在天荡山与曹军将领夏侯尚对阵。黄忠故意诈败三天,引起刘备的担忧。诸葛亮对此这信心满满,认为黄忠此举是黄忠的骄兵之计,并坚信黄忠能再次获胜。此时,赵云的态度也很奇怪:“赵云等不信。”从这几个细节可以看出,与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能力的深信不疑和心悦诚服相比,赵云的态度模糊不清,似乎并不相信诸葛亮的能力。不过,小说中并没有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因此,这个疑问也就成了一个难解之谜。

虽说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但是刘备时期特别是赤壁之战后其麾下还是人才济济的,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加上魏延,以及诸葛亮、庞统和法正三大谋士无一不是三国最顶级的人才,他们之间有几对文武搭配的黄金组合,如果以三大谋士为主的话,他们的最佳搭档分别是谁?如果说诸葛亮赵云配合默契,那么庞统和法正呢?我们一一来看一下。

诸葛亮和赵云

诸葛亮的最佳搭档无疑是赵云,演义中这样的例子不少,比如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前就预计周瑜会加害于他,于是“预先教赵子龙前来相接。”

三气周瑜后诸葛亮过江吊唁周瑜也是和赵云搭档前往:“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赴巴丘吊丧。”

庞统死于落凤坡,刘备在雒城被张任所阻后,诸葛亮兵分两路,一路由张飞走陆路,一路则是以诸葛亮亲率赵云走水路,这里也是诸葛亮和赵云搭档。

或许有人奇怪为何诸葛亮老是和赵云搭档,而很少和关羽张飞搭档?原因就在于关张二人个性太强,比如诸葛亮刚来之初两人就对他冷嘲热讽各种看不惯,后来虽然敬服诸葛亮,但是要说真正从内心对诸葛亮心悦诚服恐怕也未必;而赵云性格平和得多,执行命令不折不扣,当然诸葛亮愿意和他搭档了,两人配合也相当默契,堪称最佳搭档。

庞统和魏延、张飞

能和庞统配合默契的其实有两个人,一个是张飞,另外一个是魏延;张飞敬重士大夫和读书人,庞统耒阳理事的能力使得张飞对他大为叹服,如果两人搭档在一起配合应该没问题。

庞统的真正黄金搭档是魏延,演义中两人在攻取西川时配合默契,庞统在刘备和刘璋会面时设下鸿门宴准备在席间刺杀刘璋,安排舞剑的正是魏延而不是黄忠。

庞统和魏延的性格有点类似,两人胆子都比较大,都是不按常理出牌、喜欢兵行险着,一个敢想,一个敢为,两人绝对是黄金搭档;如果庞统不死的话,魏延在蜀汉或许能有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法正和黄忠

法正也有自己的最佳搭档,那就是老将黄忠,定军山之战中法正设谋,定下步步为营和反客为主之计,黄忠很好地领悟了法正的计谋和贯彻了法正的作战意图,成功地激怒并斩杀了曹操一军主将夏侯渊。

其实如果徐庶还在的话,他也有一个黄金搭档,那就是关羽,之所以这么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来:第一,同样是刚刚加入刘备阵营的军师,骄傲的关羽对诸葛亮横竖挑眼看不惯,但是对徐庶却并非如此,对于徐庶的安排是不折不扣的执行;第二,关羽和徐庶有类似的经历,那就是他们都曾为了江湖义气杀过人而亡命江湖。

能和关羽合得来的不多,所以假如徐庶没有离开刘备的话,留下来协助关羽镇守荆州的有可能是徐庶而非诸葛亮,有徐庶在,或许襄樊之战关羽也不会兵败被杀。

诸葛亮知道关羽刘备心中的地位,亲信关羽,赞美其“绝伦卓越”,暂时安慰了这个自负的心。但是,关羽却对侮辱盟友孙权、友好地求婚表示复信,用无法挽回政治幼稚和外交上愚蠢的表现,最终自取灭亡。在诸葛亮的眼里失去关羽很小,失去荆州很大。但是,不能任用赵云,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终于受到了无法挽回的连锁反应。

诸葛亮在自己提出的《隆中对》中指出,刘备集团发展的核心基石在荆州。但是,刘备邀请入川说“发挥自己的才能”的时候,却误将荆州守将的任命交给了关羽。对于这个委托,诸葛亮的策略是出类拔萃的,但在知识分子和用人方面却比刘备逊色。刘备只是让关平读书,诸葛亮想得太多了,我想暗示着刘备要坚守关羽。诸葛亮这样想,很多和他的地位有关。

诸葛亮托付关羽后,听了云长“大夫负重责,除死方休”的口气,发现关羽治理荆州的认识有问题。但是,在这个时候等也不能等的意思上,关羽表示了正确的战略。但是,每个战略都应该根据才能来使用。诸葛亮知道关羽性如烈火,为人固执,不适合在荆州这三国对峙的波头,但终于还是没有改变主意。荆州之失,诸葛亮其实应该负主要用人责任。

深刻的战略洞察力和高超的外交能力,弥补不了诸葛亮缺乏人的智慧。在接受和培养人才方面,刘备时代已经面临人才匮乏,而蜀国在三国中最先衰亡的另一方面,人才匮乏是主要原因。但是,这个人才不足的背后不仅仅是荆州的失,而是因为白帝城的刘备孤立后,诸葛亮没有再组建局面人才的队伍,才是蜀国衰退的根本原因。

与自我克制强的诸葛亮相比,刘备和曹操的声望似乎不择手段。曹操年轻时招了很多人才,吸收了很多左迁。没有诸葛亮那样多的品德的追究。建安十九年和二十二年,追求贤明的曹操两次发布了《取士无废短令》、《举贤不拘德令》。

刘备和曹操使用权术,只要是无用的,诸葛亮就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刘备对马厩评价为“不能夸大其词”,诸葛亮对此并不在意。事实上马厩的才能是非常丰富的。七把孟获战争中决定了关键的策略。但是他是优秀的参谋人才,不适合去前线独立。

街亭的失,是将荆州托付给关羽再演的,诸葛亮不恰当的使用方法成为问题。错误是错误的。胜败是兵家之常。请不要给我机会。由于刘备夷陵的失败,黄权被江北隔开,无法返回,被迫向曹操投降。刘备还同情黄权的难处,知道它不得已才投降曹操。诸葛亮完全没有刘备的气概,蜀国原本就缺乏人才。诸葛亮杀死了刘封,杀死了马厩。看起来像是遵守军纪,但他没有看到自己在哭。

诸葛亮一生谨慎,也注定他不可能成为开拓性的统帅人物,不可能信任和重用同样的人才。典型的例子是对魏延的态度。

正因为魏延是降将,诸葛亮斥责了他的品行,“吃禄杀主是不忠的,住在那片土地上献地是不合理的”。这个基准中,向刘备供奉地图的张松是最大的不正当行为。如果诸葛亮是刘备的话,接受地图夺取西川的可能性在哪里

五虎上将中,关羽、张飞两人与刘备是拜把子的兄弟,三人的关系好得睡一张床,穿一条裤子,同时,关羽和张飞也是跟随刘备时间最长,为刘备政权出力最多的人,刘备是蜀汉政权的***,那关羽和张飞就是***的兄弟,这地位说关羽和张飞是集团中的二号与三号人物也不为过。

但是刘关张三人的关系,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完全地变了,刘备为了天下大事开始与诸葛亮交好,诸葛亮不仅为刘备提供了统一天下的战略《隆中对》,还为刘备建立了基层政权和充实赋税、管理内政与后勤,成为刘备政权的二把手。

五虎上将

正是因为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走得很近后,这让关羽和张飞很不舒服,这是基本的人之常情,原本是三人情同手足,现在刘备大哥把对关羽和张飞的感情分到诸葛亮身上了,关羽和张飞两人自然就把诸葛亮当成威胁,就对诸葛亮很不客气,这也让刘备有所察觉,刘备为了团结所有人,就对关羽和张飞说:我有了诸葛亮,如同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你们不用再多说。

刘备的话虽然让关羽和张飞有些不满,但却无可奈何,毕竟刘备是大哥,又是蜀汉集团的最高***,关羽和张飞再不满,也只能咽到肚子里,但是,从此之后,关羽、张飞就与诸葛亮有了矛盾,总是有意无意地故意为难诸葛亮,因此关羽、张飞与诸葛亮无论是明面,还是暗面的,关系都不太好。

刘备关羽张飞结拜兄弟

赵云也是蜀汉政权中比较早跟随刘备的人,只是比关羽和张飞晚一点,赵云同样是刘备是心腹大将,被刘备安排保护自己的家眷安全,长坂坡之战,刘备为了逃命,不顾自己家眷的安全,带着少数将领逃走,是赵云主动返回,总算寻找刘备的二位夫人和儿子阿斗,并由此引发了七进七出大战长坂坡,还救了刘备的夫人与儿子。

刘备在赵云救了自己儿子后还赌气把阿斗摔在地上,以示对赵云的重视,刘备还曾经邀请赵云与关羽、张飞两人一起结成四人兄弟,但赵云有些受宠若惊,赵云虽然是后加入刘备政权的,但赵云这个人性格温和、为人随和、处事低调、道德高尚,总受刘备喜欢,同时赵云也受到诸葛亮的喜欢。

赵云

诸葛亮为什么喜欢赵云呢?

因为赵云不会像关羽和张飞一样为难自己,也不会像关羽和张飞一样高傲,因此诸葛亮在安排事情时,总喜欢安排赵云,毕竟赵云不会像关羽张飞一样处处为难诸葛亮。从三国演义的记载来看,诸葛亮总喜欢用赵云,比如平定荆南之战,诸葛亮用了赵云和张飞,比如入川之战,诸葛亮也是带了赵云,甚至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赵云也被赋予重任,赵云去世之后,诸葛亮也是痛哭流泣。

黄忠原本是长沙太守韩玄的手下,关羽率领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时,与黄忠三战三平,在英雄惺惺相惜的过程中,关羽和黄忠都没有对对方下狠手,最终因为魏延杀了韩玄,黄忠也投靠了刘备,黄忠成为五虎上将中的第四人。

但是,黄忠与诸葛亮的关系只能说一般,两人一起相处的时间都很短,打长沙是刘备带关羽打的,入川之战刘备带了黄忠,诸葛亮留在荆州,汉中之战黄忠在前线作战,还斩杀了夏侯渊立下大功,但诸葛亮只是在后方坐镇,直到夷陵之战黄忠被杀时,诸葛亮与黄忠合作的机会都不多,两人仅仅是普通的同事关系,算不上有多好,也没有多坏。

马超是五虎上将的最后一人,原本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与刘备是平起平坐的,马超曾经在渭南之战打得曹操割须弃袍,还曾经打遍曹营无敌手,但是马超虽猛,还是中了曹操的离间计,与韩遂发生矛盾,最后还是被曹操打败,马超向南逃到了汉中投靠张鲁,之后又投靠了刘备,投靠刘备时正因为马超的到来还逼降了刘璋,立下功劳。

马超也算一员降将,同时作为五虎上将之一,其实是不受刘备重用的,刘备也不敢重用,毕竟一个曾经的同行与刘备还是竞争关系的同行,刘备无论如何也不敢赋予马超兵权与政权,只能把马超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虚位,正是因为马超这个独特的定位,所以蜀汉政权中的人与马超的关系都不太好,比如说关羽。

关羽曾经看不起马超,想进西川与马超比武,还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是何许人也?武功如何?诸葛亮知道关羽骄傲,不能得罪,于是把关羽大大夸奖了一番,说关羽的胡子非常漂亮,关羽一时高兴,就没有继续与马超的比武,马超听说这事后,想必也不怎么看得起关羽,同时对诸葛亮夸奖关羽的行为有些不以为然吧。

所以,诸葛亮与马超的关系,也只能算一般般,甚至不如和黄忠的关系,但是要说到诸葛亮最讨厌的人是谁?应该还是关羽。

 

诸葛亮

诸葛亮讨厌关羽不是因为关羽看不起他,也不是因为关羽为难自己,而是因为关羽丢失了荆州,因为关羽丢了荆州,导致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结果就是刘备夷陵大败全军覆没,一环扣一环,不仅导致蜀汉国力大大受损,而且永远地失去统一天下的实力与机会,要知道统一天下可是诸葛亮毕生的心愿。

诸葛亮的偶像是管仲和乐毅,管仲是名相,乐毅是名将,诸葛亮就是想出相入将,做到一个之下,万人之上,同时隆中对也明确说了,诸葛亮会协助刘备统一天下,这不仅仅是诸葛亮一生最高的政治理想,也是诸葛亮一生都在不断地实现的事情,结果就是因为关羽失了荆州,导致一切理想破灭,从此之后蜀汉陷入衰弱,并且在数年之后,诸葛亮只能艰难地一步一步地从汉中出祁山而北伐,没有荆州,北伐之路已经不可能实现人,但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实在是无奈啊!

所以说,诸葛亮最喜欢的是赵云,最讨厌的是关羽,当然了,这是相对五虎上将来说的。

三国演义里卸甲而坐的赵云在凤鸣山能逃过一劫,背后的最大功臣当然是诸葛亮了。

赵云,现在的河北省正定人,身高颜值都非常在线。想必喜欢看三国的人,都会喜欢他,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后来追随了刘备。刘备曾经评论说过他一身都是胆。赵云跟了刘备二十多年,一生中参加过无数次战役,曾经竟还一个人就吓走了整支军队,可想而知,赵云是多么英勇的一个人,让敌军闻风丧胆。

在那个时候,诸葛亮刚刚完成南征。魏国国主逝世,曹睿接任新国主,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辅助新王。后来,司马懿被重用,让诸葛亮觉得很不安,害怕他手握兵权之后,对蜀国造成威胁,于是,他用反间计离间了曹睿与司马懿的关系,让司马懿失去了兵权。这时候,诸葛亮觉得是一个机会,决定开展北伐,为了使北伐战争的顺利完成,确保万无一失,把能带上的将领都带上了。唯独没有带赵云,赵云很生气,质问诸葛亮,诸葛亮也知道他的脾气,所以,也只得带上赵云,因为赵云年事已高,当时已经七十岁的高龄,诸葛亮还是不放心,便安排了沉稳的邓芝当副将。

在凤鸣山的次对决中,赵云虽然已七十岁的高龄,但丝毫不输当年,单枪匹马,一举抓获了韩德的四个儿子,并且,在第二次对决中,更是直接刺杀韩德于马下。面对两次攻打的失败,魏军的程武给夏侯楙出了一个计策,诱使赵云深入,邓芝也劝赵云不要再进攻,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但赵云哪里肯听,一下就中了魏军的计谋。然后魏军将其团团包围,赵云如何也杀不出重围,自觉可能会命丧于此,这时,也就出现了卸甲而坐的典故。

诸葛亮神机妙算,知道赵云必然会不听从自己的部署,所以派了张飞的儿子张苞以及关羽的儿子关兴前来接应,所以说,诸葛亮是背后最大的功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079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