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的爱情就在你的心中。就像很多人经常问这个世界有没有真爱一样。其实真爱就在你的心中。只要你真心的付出,执着的追求。缘起缘灭。缘浓缘淡。我们能做到的,是在因缘际会的时候。好好珍惜那短暂的时光。大胆追求并不是难以启齿的一件事。
相反,那是勇气的证明。中国当代女演员黄宗英在93岁时。都还渴望能够拥有一段“黄昏恋”!93岁的黄宗英从来没有觉得老过。她的胸腔里跳动着的一直是一颗年轻的心。不同于其他老人晚年无聊寂寞的生活状态。黄宗英每天闲赋在家,但是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她看书还写文章。
记录平生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其次,还乐于和外界交谈。当有记者上门采访她的时候。还大方的表示,仍然在期待着爱情的降临。黄宗英如此乐观的面对感情一事。但是其实,真正生活上的黄宗英。感情上并没有一帆风顺。她事业有成,情感却跌宕起伏,充满坎坷。黄宗英一生经历三段婚姻。
黄宗英成名之路
在那个年代,实际上是颇受世人诟病的。不过,她都视那些为过眼烟云。黄宗英1925年出生于浙江。家庭条件一般,1932年,全家移居到青岛。只是,刚刚奔赴新生活两年。黄宗英的父亲就不幸离世了。生活的重压一下子落在了孤儿寡母身上。她的母亲不仅要负担两人的生活费。还有支持刚上小学的黄宗英继续求学。她们的生活常常都入不敷出。
没办法,两人只好又去天津投靠亲戚。黄宗英勤奋好学,可是好运一直没有降临到她的身上。一直到她的哥哥邀请她来上海工作。她的哥哥早年就辍学出门打工挣钱养家了。并且还在上海的一个剧院里混得不错。于是就邀请生活没有多少起色的黄宗英来碰碰运气。
上海这个大都市,给工人发的薪水比他们的小城镇高几倍。黄宗英也愿意投奔哥哥。刚开始,她的工作只是在剧院里打杂。做一些做基础,也最脏最累的活。不过好在,黄宗英并没有嫌弃那样的处境。并且没有哪一样成功是一步登天的。
黄宗英当然是不安于一直做这种没有经验和成长可言的工作。她一直想要做的,是闪闪发亮的女演员。在剧院工作,她每天都看着舞台上的演员自信的发光。日子久了,那也成了她的梦想。日积月累之下,她也学到了一些表演的技巧。
终于,她等待的机会来了。有一次,一位女演员突然生病无法参加演出。这时,黄宗英厚积薄发的演技脱颖而出。并且,黄宗英还有着一张标准的明星脸。漂亮的五官让人记忆深刻。凭借着那一次偶然的经历。黄宗英彻底迎来了自己的成名之路,她一夜成名,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女明星。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枝头上的凤凰。
17岁成寡妇
而当时,也因为哥哥的原因。认识了他的一位朋友郭元彤。郭元彤在剧院的时候就处处照顾黄宗英。一来二去,这个如大哥哥般的男人就抓住了黄宗英的芳心。黄宗英17岁那一年就嫁给了郭元彤。和郭元彤在一起,身边的人都是祝福他们的。黄宗英也以为自己迎来了事业和爱情双丰收的生活。但是,往往事情都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他们的婚姻刚刚开始的时候。郭元彤就患病,卧床不起了!黄宗英急得焦头烂额。四处为丈夫寻找名医。
但是大家都束手无策。仅仅过了18天,郭元彤便撒手人寰了。而黄宗英也成为了仅结婚18天的寡妇!事情来得是在突然。还没有给黄宗英享受的机会。她的一切幻想就破灭了这个打击一度让黄宗英整日以泪洗面。事业上更是一蹶不振。曾经追求的演绎事业变得漠不关心。她的悲伤让身边的朋友都感到惋惜。直到程述尧的出现才把她挽救出来。
第二段婚姻出轨
程述尧是当时她所在的剧院的团长。黄宗英作为剧院的头等角色,一直都是受程述尧欣赏的。他不忍心看着这样优秀的女演员放弃事业。于是开始关心黄宗英的生活。时常的开导她、安慰她。渐渐的,程述尧发现自己除去欣赏之情,还多了一份爱慕。在黄宗英重新振作的时候。他就向黄宗英求婚了。那时的黄宗英对程述尧实际上并没有男女之情。程述尧之于她来说,更像一位亲人。
只是说,她已经习惯了程述尧的照顾。并且也感激程述尧把她拉出昏暗的生活。所以,黄宗英答应了程述尧的求婚。和程述尧在一起,就是一段不公平的婚姻。一个人有爱,另一个人只是为了满足寂寞果然,结婚不久,黄宗英就出现了怠慢的情绪。
她不爱程述尧一直都是心知肚明的一件事。一次外出拍戏,和她搭档的赵丹走进了她的心。赵丹同黄宗英一样,都有过伤心的往事。那时的赵丹刚刚和妻子分开。心情糟糕透顶的赵丹遇见黄宗英的时候。就像是一缕春风吹进了他的心。他们在戏里扮演一对夫妻。而赵丹更想的是,在戏外他们也是一对夫妻。
虽然明知黄宗英已经是有夫之妇。赵丹还是大胆的追求黄宗英。不仅在剧组贴心的讲解台词。还在空余的时间约黄宗英出门踏青。
虽说黄宗英顾忌着自己是已婚人士。但是仍旧不能拒绝赵丹的追求。赵丹是继郭元彤以后,第一个真正打动她的人。所以一番思量之下,她还是向程述尧提出了离婚。并且还坦白自己爱上了他人。没有想到的是,程述尧不仅没有怒不可遏。反而是为了黄宗英而感到高兴。
枕边人的心思,程述尧怎么可能不明白。
如今黄宗英找到真爱,他有的也是祝福。黄宗英结婚不久就出轨离婚。这样的经历也是她唯一被外人诟病的事情。不过,和赵丹结婚以后。黄宗英却才真正的开心起来。虽然是经历了很艰难的岁月。可是两人心连心,仍旧相濡以沫的走过。直到赵丹患病离世。两个人的婚姻才终止。现在93岁的她,身边没有陪伴。
依旧乐观的面对生活。渴望着爱情的来临。黄宗英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没有被外界的流言束缚追求。女性,这正是她更加闪亮的地方。
参考文献《贫女的嫁妆》
不求凤与凰,但求鸾凤和鸣,白首不相弃,我想用这段话形容嫂子小青与大哥的感情再合适不过了。
四年前,嫂子跟大哥是初中同学,后来因为大哥上完初中就没上了,出去打工,我19岁那年,邻村的媒婆给大哥说了一门亲事儿,当大哥跟嫂子见面时,感觉真的有缘,就这样,没有经过太多波折,嫂子就到我们家了。嫂子属于那种温文而婉的女人,人长也特别漂亮,而且对我父母也很孝顺,我当时跟她半开玩笑,以后也就要找她这样的,结婚一年后,侄子就出生了, 顿时家里多了很多欢乐。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大哥因为长时间熬夜赶工,不慎从脚手架上掉了下来,还没送到医院,大哥就去世了,嫂子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就昏了过去,后来因为大哥没有签用工合同,包工头也赖账,还恐吓我们,最后我们只落得了6万的赔偿。料理大哥后事时,大嫂一声都没有哭,但是第二天,嫂子一个人来到大哥坟前,哭的非常伤心,站在后面的我,能切切实实感受到嫂子的伤悲。
大哥去世后,父母本想让她再找一个,父母带着侄子,却被大嫂一口回绝,她哭着对我妈说:妈,大志已经走了,你不要再赶我走了,让我在你身边替他尽孝吧,当时,母亲搂着嫂子,婆媳哭成一团。
后来,我把上海的工作也辞掉了,利用手里的积蓄,就在镇上开了一家超市,父母也让我帮衬着照顾嫂子她们娘俩,我就有空给她们送些水果,也会在水果篮底放些钱。那天,我来到她家,只听见侄子一个劲的哭着喊妈妈,我连忙跑进屋里,嫂子已经昏厥在床上了,我让侄子在家等着,哪里不要去,我抱着嫂子就往医院跑去,
一路上,我使劲喊着嫂子,希望她能醒来,但是她一直昏着,到医院后,原来是阑尾炎,医生做完手术后,看着嫂子躺在病床上,脸色非常苍白,我心里突然觉得很心疼,我给她掖掖被子,母亲也抱着侄子赶来了。昏迷一天后,嫂子才醒了过来,我把削好的苹果递给她,她苍白的脸上有些红晕,这时,侄子的喊声打破了这一刻。嫂子住了几天,然后就出院了。
自从出了这件事儿后,我跟母亲商量,让嫂子带着侄子住在我那边吧,我那是个二层楼,嫂子住在上面,我住在下面,这样有个照应,母亲欣然同意,起初嫂子不愿意,但架不住母亲的劝,也就同意了。嫂子只搬来一个月,各种流言风语就传了出来,而且越传越难听,有的人说嫂子水性杨花,耐不住寂寞,勾引小叔子,也有人说我不要脸,竟然这样对自己的亲嫂子,说我对不起死去的大哥,甚至有人说父母。
最后,嫂子实在忍受不住这样的流言蜚语,嫂子决定带着侄子还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住,不管我怎么劝,她仍然坚持要搬走,我暗下决心,我把侄子送到父母那里,然后拉着嫂子的手往大哥的墓地走去,这时我第一次拉她的手,她挣脱了好几下,但是都没有挣脱掉,她越挣扎,我握的越紧。
来到大哥墓地时,我跪在大哥坟前说:大哥,你走了好几年了,这几年,她们娘俩得日子过得非常艰辛,我不想她们娘俩再受委屈,我想替你照顾她们娘俩,给她们更好的生活,如果你在天有灵的话,希望你能成全我们。说完,我面向嫂子:小青,我不愿意你再受任何流言蜚语,也不愿你再受苦,我爱你,嫁给我吧,说完,我把戒指举在她的面前……
一个月后,我带着小青来到民政局,看着那艳红的结婚证,我们都笑了,最后我没能说服小青,我们就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然后我决定带着小青和侄子去进行一场旅行,去她向往已久的西藏。
笔者觉得如果太在乎那些无关紧要的流言蜚语,就会失去多幸福,自己的日子是活给自己的,而不是活给别人看,笔者希望每个人在面对流言蜚语时,依然选择牵着对的人昂首向前,不妥协,直到天荒地老!
有很多啊,1、孟母教子
孟母仉氏(或为李氏),是鲁国大夫党氏的女儿,很有贤德,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居我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徐母、岳母)之首。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光耀门楣,他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是,三年以后,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是晴天霹雳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并没有气馁,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孟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够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按照阶段给予儿子不同程度的教育。
孟子名孟柯,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近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识见令人敬仰。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
2、孔母授学
孟轲之母因为“孟母三迁”和“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天下母仪的典范。但是孔子母亲颜征在的教子故事,却鲜为人知。其实,孔母在孔子的成长中同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孔子家族先祖微仲,是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王的弟弟。商朝灭亡后,大哥微子被周封为宋国的国君,微子启死后,微仲继位,到孔子父亲一代,已是十五世,孔父在鲁国只是一名武士。孔子母亲的家族先祖伯禽,是鲁国的始祖,周公旦的长子,周朝先王周文王的孙子。周文王姬姓,伯禽分封他的后代在颜邑做邑首,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成为颜氏,孔子的母亲就是鲁国颜氏之女。
晚年再娶年轻女子颜氏,生孔子,在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有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从司马迁记载当中,印证了三个史实:颜氏女、野合和圩顶。
关于颜氏女,史料记载甚少,出现很晚的《孔子家语本姓解》是这样说的:“孔子之先,宋之后也。……伯夏生叔梁纥,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颜氏有三女,其小曰征在。颜父问三女曰:‘陬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今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年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征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征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不时有男,而私祷尼丘之山以祈焉,生孔子,故名丘字仲尼。”当时,孔子的父亲年纪约在六十多岁,而颜氏女不满二十岁,让她心动的原因,除了孔父的“圣王后裔”、“武力绝伦”之外,另外的原因,恐怕就是前面提到的“门当户对”。
因为年龄相差悬殊,在当时不合礼仪,故有《史记》中记载“野合”之说;有说在野外合欢,按此说法,孔子为私生子。但历来儒家都避讳此说,认为有失“圣人”体面,才有《孔子家语》粉饰之说。其实,对“野合”之事,倾向于他们两人未婚同居。
至于“圩顶”的说法,那是孔子父母的共同愿望,有一个传宗接代、传承宗庙的儿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因孔母曾在尼山祈祷才怀了孕,父母给孔子起名为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尼”指尼山,“丘”则暗示出人头地的意思。孔子约三岁时,叔梁纥病故,葬于防山,后颜氏带他离开鄹邑,到国都曲阜的阙里居住,当时家境相当贫苦。
征在的父亲是饱学之士,在那个时代,同样能够让女儿识字识礼,可以见其开明。父亲的直接传授,使征在不仅仅积累了丰厚的识见和学养,在教育和礼上也有很高的修养。她把父亲家的全部书籍,都搬运到自己的新家,选三间房子的一间作书房,准备在孔丘满五岁的时候教他念书。她先收了五个小孩子,在自己家教发蒙的书,得到每位学生家的学资,五斗小米和一担干柴,足以养活母子两人。
征在教孩子们习字、算数和唱歌三门功课,同时也教孩子们学习礼节和仪式。孔丘不到六岁开始跟班学习,后来,征在又收了几个小学生,小孔丘成为他母亲的小帮手,以尽辅导微薄之力。孔母的苦心栽培和细心教育,不到十岁的小孔丘,已经学完全部发蒙功课,因他爱琢磨,肯用脑子想问题,记忆力出众,喜欢帮助别人,成为同窗学习的佼佼者。有了孔母的这一段家教生涯,自己帮助别人学习的经历,对孔子以后办私学、兴教育,起到直接的影响。
按照当时的规矩,童子十岁就要外傅(跟别的老师去念书)。孔母关闭了她的学堂,把小孔丘送到城内最好的学堂,学习诗歌、典籍、历史等功课,即被后世称为《诗》、《书》、《礼》、《乐》的内容。当时学堂称为“庠”,属于官办学府,集中了鲁国最优秀的老师,实施非常严格的教育。因颜氏家族与鲁国国君是同宗关系,孔子仍以一个贵族子弟的身份,在学堂里受到贵族式教育。孔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在家得到了母亲的严传身教外,不仅得到了颜氏宗亲的支持,也得到鲁国姬氏大族的照顾。
孔子贵族的身份,不仅得到颜氏家族的承认,也得到当时鲁国国君鲁昭公的认可。昭公十年,孔子二十岁得子,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所以取名鲤,字伯鱼。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岁时,昭公兵败奔齐,孔子也亦奔齐避乱。
孔子与颜氏家族,因为母亲的缘故,也保持相当亲密的关系。孔子早期弟子中,颜路作为颜氏家族的一员,亲属关系不会走远,后来的仲由,也是娶颜家之女作为妻子。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选择在卫国,是因为卫灵公接受颜雠由的推荐,给孔子发出邀请,请孔子到卫国做官。仲由是颜雠由的妹夫,颜雠由是孔子母亲的同族人,彼此来往密切,消息灵通。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中,还有颜回、颜幸、颜祖、颜高、颜之仆、颜哙、颜何等。
正是有着这种母子情深的依存关系,才有了《礼记·檀弓》里故事的发生:孔子在其十七岁时,其母颜征在仙逝,孔子坚持父母合葬,因母耻于野合之事,未曾告诉父墓所在,孔子为了打听父墓所在,就想了个殡母于五父之衢的办法。按常礼,殡当在寝而不在外,今孔子故意殡母于外,意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怪而问之,孔子便可借机打听父墓之所在。后来问于邹人曼父之母,才知道父亲葬于防,然后使父母得以合葬。
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成就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代圣人的身后,我们依然可以说,是因为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3、欧母画荻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于1030年中进士,童年5月任西京国守推官,掌管文书,此后历任知县、知州、馆阁校勘、知谏院、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务,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从庐陵到随州,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照顾。
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她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都把故事做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她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欧阳修稍大些以后,郑氏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划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快爱上了诗书。每天写读,积累越来越多,很小时就已能过目成诵。10岁的时候,母亲就带他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因为自己没有,她就让他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一天,他从李家旧纸筐里,发现一本六卷本《韩昌黎文集》,经主人允许,带回家里。打开一看,大开眼界,便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阅读。宋朝初年,社会上多流行华丽浮躁、内容空洞的文风,而韩愈的文风与之完全不一样。欧阳修被韩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动。他高兴地对母亲说,世上竟有这么好的文章啊。
尽管欧阳修年纪尚小,对韩愈文学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却为他以后革除华而不实的文风打下了基础。而正是在这种思想启迪下,一个学习韩愈、革除当时文坛上坏风气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油然升起。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母亲为欧阳修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绩讲给他听。她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到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告诫儿子,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其时欧阳修官职并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二字。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强加给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在处理政事之余,常常在山水间寄托幽情。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著名的作品《醉翁亭记》,就是这个时候写成的。"醉翁之意不在醉,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他在文中以精练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与宾客在醉翁亭中开怀畅饮的欢快情景以及亭外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
正如李白所言:天才我材必有用。身怀八斗之才的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后,终于被宋仁宗想起。宋仁宗为欧阳修的才气所打动,把他调回了京城,担任翰林学士。上任伊始,他便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恰好由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便要求阅卷者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考生,如发现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欧阳修的录榜标准,开了一代文风,招纳了大批人才,自然也得罪了那些华而不实的考生。颁榜的那天,有不少考生见自己落选了,对欧阳修十分不满,吵吵嚷嚷地辱骂他。有些人甚至把骑马出门的欧阳修拦住,向他讨说法。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从此发生了变化,大家开始摒弃那些不痛不痒、哗众取庞的文章,继而形成了朴素而自由、严谨而高雅的文风。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皇祜五年,欧阳修的母亲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将母亲遗体运送故乡安葬。母亲慈祥的面容,劳碌奔波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眼前,母亲的谆谆教导激励他成就了一生的功业。
为追悼母亲,他写下《先妣事略》,字里行间无不透出母子的绵绵深情。
欧阳修的母亲一身正气,她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欧阳修的一生,使欧阳修一生光明磊落,敢说敢为,受到后人的尊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