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王肃的生平和他的夫人们、子女们的历史是什么?

南北朝时期王肃的生平和他的夫人们、子女们的历史是什么?,第1张

  彭城公主三十三岁左右,改嫁给三十七岁左右的“单身贵族”王肃。王肃本是名门望族琅琊王家的后裔,娶的是另一名门谢家的女儿,生有一儿二女。王肃化装成僧人只身“叛逃”到北魏,过了好几年,妻儿都无法接出来,渐渐失去了联系。王肃成了很受皇上器重的“单身汉”,在北魏人眼里,他应该“忘却过去,活在当下”。王肃接受了皇室的好意,娶了彭城公主。皇家给了王肃二十万钱和三千匹帛的厚赏。 \x0d\  幸福的二婚生活才过了一年多,远在南方的王肃原配谢夫人就带着三个儿女来到了北魏。这位谢夫人,不是寻常女子,是南朝大文学家和大官僚谢庄的女儿,她经过了几年无望的等待,便勇敢地带着三个儿女千里寻夫。这三个孩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才八九岁,边境上查验很严,她也和丈夫当年一样,装扮成化缘的僧人,才到达北魏。 \x0d\  这次团聚,也许是错误的,因为王肃已经另有一位地位无法撼动的太太;也许是正确的,因为儿女们终于证实了自己对父亲的模糊印象,无论如何,孩子们是父母双全的人啦! \x0d\  王肃觉得很对不起原配夫人,却无法安排她,就在府里建了个家庙,让谢夫人做了女尼。谢夫人本来是为了寻夫假扮尼姑,找到丈夫后,却成了真正的尼姑。 \x0d\  谢夫人以诗礼人家习惯的写双关诗的方式,给丈夫写了一封复婚申请: \x0d\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 \x0d\  “丝”谐“思”音。表示自己对丈夫还是有感情的。王肃把这封信给公主看,大约是征求她的意见。公主虽然不像谢女那样会写诗,但什么“丝”不“丝”的,以她女性的警惕也不是看不懂意思。她代王肃回了一封信: \x0d\  “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 \x0d\  语气很是不退让,意思是:你“丝”也白“丝”!针眼上已经有了新“丝”,你这旧“丝”来晚了一步。有了新“丝”自然要缝新褂子,哪能缝旧褂子! \x0d\  当时,北魏的上层人士因为老婆的身份普遍太高,不敢娶妾,多一夫一妻。所以,王肃的新“丝”旧“丝”共同缝一件“衣服”,是不可能的事情。 \x0d\  两个女人对丈夫的争夺很快就结束了。因为王肃不久就死了。儿子后来继承了王肃的爵位,女儿后来做了皇妃。而彭城公主没有生养,再一次回到皇宫。\x0d\\x0d\  史载:\x0d\  南北朝时代留下很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的作品,在南朝有〈文心雕龙〉和萧统的〈文选〉等,在北朝有一本书同样不能不提,而且经常被后世学者引用作为当时的史料,就是那本著名的〈洛阳伽蓝记〉。它以洛阳佛寺四十年的兴废为题,通过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由盛到衰的情况以及北魏同周边的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等等进行详尽的记述,生动地反映并再现了一个时期的一个王朝、一个京师乃至一种宗教的演变过程。它虽有五卷之数,却无繁琐之文;既有优美之文笔,更有丰富的内涵、珍稀的史料。有人用这样的话评价这本书,称“记述古城历史的最多,令人心醉心愧莫如洛阳伽蓝。”\x0d\  在这里提到这本书,并不是为了谈论北朝都城洛阳千座寺院的盛景。却是要来谈谈记载于〈洛阳伽蓝记〉中的两首诗,这两首诗引出了北朝历史上一段很有名的典故,也因出了本篇的主角,这位陈留公主。\x0d\\x0d\  《赠王肃诗》\x0d\  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络逐胜去。颇忆纆绵时。\x0d\\x0d\  ——洛阳伽蓝记三。《诗纪》百九。\x0d\\x0d\  《代答诗》\x0d\  针是贯绅物。目中常纟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x0d\\x0d\  ——洛阳伽蓝记三。《诗纪》百九。\x0d\\x0d\  伽蓝记曰:洛阳城南正觉寺。尚书令王肃所立也。肃在江南。娶谢氏女。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为尼来奔。作诗赠肃。公主亦代肃赠谢。肃闻之甚恨。遂造正觉寺以憩之。\x0d\\x0d\  这王肃,在北史里也是大大有名的人,却并不出身于在北朝兴盛的太原王氏一族,却出身于南朝第一高门琅琊王氏,其父王奂在萧齐内争中被杀,诸子大都被害,王肃于太和十七年(493)仓惶北奔入魏,时年三十,正当壮年。以王肃的门第和学养,当然立刻受到孝文帝的破格优遇。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对于王肃入魏后帮助北魏改革典章制度,给予高度评价,视为里程碑式的人物。王肃在江左原有妻室,但是北逃之时,匆匆不能相携,到北方就成了单身汉。据《建康实录》卷一六《魏虏传》:“肃初为道人奔虏。”就是说,王肃逃亡时是作僧人装扮的,大概南北边境上僧人出入比较自由。可是装扮僧人毕竟不是真正出家,王肃到北魏以后,自然就回归俗装,也就是要过世俗人的生活了。另外建立家庭,已是无可避免。\x0d\\x0d\  王肃留在江左的妻女,历经千辛万苦,也来到北方。《魏书》卷六三《王肃传》:“(王肃子)绍,肃前妻谢生也,肃临薨,谢始携二女及绍至寿春。” 谢氏是谢庄的女儿,出身高贵,夫家罹难,她没有灰心,而是立志要携带儿女,千里寻夫。《洛阳伽蓝记》卷三延贤里正觉寺条,述其事最详:“(王)肃在江南之日,聘谢氏女为妻。及至京师,复尚公主。其后谢氏入道为尼,亦来奔肃。”谢氏出家为尼,显然不是出于宗教情怀,而是借此寻得机会北逃,这和六七年前王肃假扮僧人一样。但是她在寿春见到的王肃,已经有了名分地位不可撼动的妻子。向往已久的夫妻欢聚,变成公事公办的拘谨见面。这对于王肃、谢氏和陈留公主三人来说,都是异常沉重的。根据《洛阳伽蓝记》,出自书香世家的谢氏决定向丈夫表白心迹,可能见面的机会已经很难得到,所以她就写了前面的那首《赠王肃》。“本为箔上蚕,今作机上丝。得路逐胜去,颇忆缠绵时。”这首诗很可能使用了南朝流行的形式和技巧,向丈夫传递怀旧的情绪及鸳梦重温的期盼。\x0d\\x0d\  王肃读到了这诗,陈留公主自然也读到了。陈留公主怎么办呢?她以王肃的名义,写了一首《代答诗》作为回答:“针是贯线物,目中恒任丝。得帛缝新去,何能衲故时。”\x0d\\x0d\  公主委婉地拒绝了谢氏重归家庭的要求。按理,谢氏即使不能再作嫡妻,屈身以奉公主,二女共事一夫,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并没有实现。夹在中间的王肃,“甚有愧谢之色”,只好在自己居家所在的洛阳延贤里筑一座正觉寺,把谢氏安置其中。谢氏出家为尼,是为了北上寻夫,而找到丈夫之后,却被迫要真的出家了,这真是人生弄剧。\x0d\\x0d\  陈留公主的一生也非常坎坷,特别是在婚姻上。如果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遇人不淑,另人扼腕。但她在遇到真爱之人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执着,却是让我这个现代人在读到她的故事都为之动容的。\x0d\\x0d\  陈留公主最早的封号是彭城公主,彭城公主是孝文帝的第六妹。比照孝文帝的年龄,她大概出生在献文帝皇兴二年至五年之间(468-471),《魏书》卷五九《刘昶传》说:“昶适子承绪,主所生也。少而尫疾。尚高祖妹彭城长公主,为驸马都尉,先昶卒,赠员外常侍。”这刘昶在北史有传,却也是从南朝亡命入北的前朝皇族。宋文帝义隆第九子。承绪先于刘昶而死(刘昶死于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497),死时最多不会超过三十岁。他什么时候与彭城公主结婚,史书没有记载。\x0d\\x0d\  《魏书》说刘承绪“少而尫疾”,古人解释尫疾是脊骨弯曲,可能主要由于发育不良,身体羸弱,不仅形象不佳,而且体质极差。孝文帝把妹妹嫁给这样一个男子,当然是出于政治考虑(当然,这桩婚事也可能是冯太后在世时所决定的)。刘承绪如果不早死,势必继承刘昶的“宋王”爵位,在北魏非宗室的王公大臣之中,地位相当隆显。更何况笼络刘昶的同时,在拓跋君主来看,刘昶为宋文帝之子,血统高贵,这门亲事也是风光的。可是,对于彭城公主来说,这个婚姻会有多少幸福呢?事实上刘承绪早死,彭城公主应当并无子女,可能就回到皇宫里居住了。\x0d\\x0d\  《魏书》卷六三《王肃传》:“诏肃尚陈留长公主,本刘昶子妇彭城公主也。”刘昶于太和二十一年死于彭城,这可能是公主避讳彭城而改称陈留的原因。\x0d\\x0d\  北朝的公主其性格自然有鲜卑那种直率还豪放的一面,而这些特质在陈留公主的身上表现更为突出。就在她遇到王肃之前的岁月里,就发生一件能够完全体现出她的这种敢爱敢反抗的性格。也就是著名的“拒婚废后”事件。\x0d\\x0d\  孝文帝的冯皇后希望她嫁给自己的弟弟冯夙,孝文帝也同意了,可是公主看不上冯夙。《魏书》卷一三《皇后传》:“是时,彭城公主,宋王刘昶子妇也,年少嫠居。北平公冯夙,后之同母弟也,后求婚于高祖,高祖许之。公主志不愿,后欲强之婚。”理论上说,既然孝文帝同意,冯皇后是可以强迫公主与冯夙成婚的。公主如果不采取非常举动,不能举出坚强的理由,就不得不嫁给自己绝不中意的郎君。被逼到绝境的彭城公主做出冒险举动,主动卷入到异常复杂的宫廷内争当中。“有日矣,公主密与侍婢及家僮十余人,乘轻车,冒霖雨,赴悬瓠奉谒高祖,自陈本意,因言后与菩萨乱状。高祖闻而骇愕,未之全信而秘匿之。”这是太和二十三年(499)春二月的事情。公主秘密离开洛阳,赶到孝文帝在悬瓠的大营,向皇帝哥哥检举皇后在宫中与人奸乱的事情,并“自陈”不愿嫁给冯夙的“本意”。恰好孝文帝又从别的渠道获得了冯皇后在宫内的情报,遂有废后之举。公主达到了目的,这门婚事自然无疾而终。而此时距离孝文帝之死,只有两个月了。\x0d\\x0d\  从史料时序看,王肃尚陈留公主,在宣武帝景明元年(500),这一年王肃三十七岁,陈留公主三十三岁左右。从王肃的位望才具看,陈留公主这次婚姻要远远好于她的第一次。然而,幸福的日子并不长久,不超过一年半。王肃在洛阳受到排挤,出掌对梁战事的东南前线,旋于景明二年(501)七月病死寿春。陈留公主似乎注定无法获得一个稳定的、长久的、幸福的婚姻。\x0d\\x0d\  王肃死后,他的一对子女并没有接受陈留公主这个后母,而是自己的回到了亲身母亲谢氏的身边。在王肃死后的王氏家庭生活中,陈留公主已经不再有什么影响了,也许,是她自己主动地淡出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家庭。于是,陈留公主重新回到了过去的生命轨道:漂泊着,无所依归。\x0d\\x0d\  陈留公主再次寡居时,年龄不会超过三十五岁。这对于一些愿意攀附皇亲的人,还是有吸引力的。《魏书》卷六四《张彝传》,记录了陈留公主又一次谈婚论嫁的情况。张彝出身清河张氏,才望俱显,妻子病故,正要续弦。“时陈留公主寡居,(张)彝意愿尚主,主亦许之。”你情我愿,再好不过。根据《资治通鉴》卷一四五,这是景明三年(502)的事。这一年,张彝四十一岁,公主约有三十四、五岁,寡居也差不多有一年了,正是组成半路夫妻的好时候。\x0d\\x0d\  可是斜次里杀出个高肇,也看上了陈留公主。高肇是宣武帝的舅舅,时任尚书左仆射,正是炙手可热的权臣。但是高肇虽然自称出自名门勃海高氏,但实际上来自辽东,很可能是高丽人。高肇本人粗劣无文,凭着与皇帝的亲戚关系成了暴发户,当时舆论,恐怕没有什么好说法。陈留公主先后所嫁,一为刘宋皇室后裔,一为琅琊王氏的名士,她还拒绝过另一位外戚贵人的求亲,对于高肇的求婚爽快地拒绝了。这一下激怒了高肇,就在政治上陷害张彝。这自然也阻挠了陈留公主的婚事。不久张彝中风偏瘫,不再见他与陈留公主之间还有什么联系。\x0d\\x0d\  人的人生历程不仅取决于她的意志和性格很多时候,无法预计的因素会改写她的人生,夺取她的梦想。陈留公主第一次嫁人时,全凭他人,自己没有发言的机会。后来她再嫁王肃,欲嫁张彝,两拒外戚求婚,个人意志捍卫了自己的利益。可是,王肃早死,张彝被谮,这些,就不是她可以驾驭的因素了。命运在更大程度上显示了超越于个人意志的力量。\x0d\\x0d\  附:\x0d\  《魏书·王肃传》\x0d\  王肃,字恭懿,琅邪临沂人,司马衍丞相王导之后也。父奂,萧赜尚书左仆射。肃少而聪辩,涉猎经史,颇有大志。仕萧赜,历著作郎、太子舍人、司徒主簿、秘书丞。肃自谓《礼》、《易》为长,亦未能通其大义也。父奂及兄弟并为萧赜所杀,肃自建业来奔。是岁,太和十七年也。\x0d\\x0d\  高祖幸邺,闻肃至,虚襟待之,引见问故。肃辞义敏切,辩而有礼,高祖甚哀恻之。遂语及为国之道,肃陈说治乱,音韵雅畅,深会帝旨。高祖嗟纳之,促席移景,不觉坐之疲淹也。因言萧氏危灭之兆,可乘之机,劝高祖大举。于是图南之规转锐。器重礼遇日有加焉,亲贵旧臣莫能间也。或屏左右相对谈说,至夜分不罢。肃亦尽忠输诚,无所隐避,自谓君臣之际犹玄德之遇孔明也。寻除辅国将军、大将军长史,赐爵开阳伯;肃固辞伯爵,许之。\x0d\\x0d\  诏肃讨萧鸾义阳。听招募壮勇以为爪牙,其募士有功,赏加常募一等;其从肃行者,六品已下听先拟用,然后表闻;若投化之人,听五品已下先即优授。于是假肃节,行平南将军。肃至义阳,频破贼军,降者万余。高祖遣散骑侍郎劳之,以功进号平南将军,赐骏马一匹,除持节、都督豫囗东郢三州诸军事、本将军、豫州刺史、扬州大中正。肃善于抚接,治有声称。\x0d\\x0d\  寻征肃入朝,高祖手诏曰:“不见君子,中心如醉;一日三岁,我劳如何?饰馆华林,拂席相待,卿欲以何日发汝坟也?故复此敕。”又诏曰:“肃丁荼虣世,志等伍胥,自拔吴州,膺求魏县,躬操忘礼之本,而同无数之丧,誓雪怨耻,方展申复,穷谕再期,蔬缊不改。诚季世之高风,末代之孝节也。但圣人制礼,必均愚智;先王作则,理齐盈虚。过之者俯而就之,不及者企而行之。曾参居罚,宁其哀终;吴员处酷,岂闻四载?夫三年者,天下之达丧,古今之所一。其虽欲过礼,朕得不制之以礼乎?有司可依礼谕之,为裁练禫之制。”\x0d\\x0d\  二十年七月,高祖以久旱不雨,辍膳三旦,百僚诣阙,引在中书省。高祖在崇虚楼,遣舍人问曰:“朕知卿等至,不获相见,卿何为而来?”肃对曰:“伏承陛下辍膳已经三旦,群臣焦怖,不敢自宁。臣闻尧水汤旱,自然之数,须圣人以济世,不由圣以致灾。是以国储九年,以御九年之变。臣又闻至于八月不雨,然后君不举膳。昨四郊之外已蒙滂澍,唯京城之内微为少泽。蒸民未阙一餐,陛下辍膳三日,臣庶惶惶,无复情地。”高祖遣舍人答曰:“昔尧水汤旱,赖圣人以济民,朕虽居群黎之上,道谢前王,今日之旱,无以救恤,应待立秋,克躬自咎。但此月十日已来炎热焦酷,人物同悴,而连云数日,高风萧条。虽不食数朝,犹自无感,朕诚心未至之所致也。”肃曰:“臣闻圣人与凡同者五常,异者神明。昔姑射之神,不食五谷,臣常谓矫。今见陛下,始知其验。且陛下自辍膳以来,若天全无应,臣亦谓上天无知,陛下无感。一昨之前,外有滂泽,此有密云,臣即谓天有知,陛下有感矣。”高祖遣舍人答曰:“昨内外贵贱咸云四郊有雨,朕恐此辈皆勉劝之辞。三覆之慎,必欲使信而有征。比当遣人往行,若果雨也,便命大官欣然进膳。岂可以近郊之内而慷慨要天乎?若其无也,朕之无感,安用朕身以扰民庶!朕志确然,死而后已。”是夜澍雨大降。\x0d\\x0d\  以破萧鸾将裴叔业功,进号镇南将军,加都督豫、南兖、东荆、东豫四州诸军事,封汝阳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持节、中正、刺史如故。肃频表固让,不许,诏加鼓吹一部。二十二年,既平汉阳,诏肃曰:“夫知己贵义,君臣务恩,不能矜灾恤祸,恩义焉措?卿情同伍员,怀酷归朕,然未能翦一仇人,馘彼凶帅,何尝不兴言愤叹,羡吴闾而长息。比获萧鸾辅国将军黄瑶起,乃知是卿怨也。寻当相付,微望纾泄,使吾见卿之日,差得缓怀。”初,赜之收肃父奂也,司马黄瑶起攻奂杀之,故诏云然。\x0d\\x0d\  高祖之伐淮北,令肃讨义阳,未克,而萧鸾遣将裴叔业寇涡阳。刘藻等救之,为叔业所败。肃表求更遣军援涡阳。诏曰:“得表览之怃然。观卿意非专在水,当是以藻等锐兵新败于前,事往势难故也。朕若分兵,遣之非多,会无所制,多遣则禁旅难阙。今日之计,唯当作必克之举,不可为狐疑之师,徒失南兖也。卿便息意停彼,以图义阳之寇。宜止则止,还取义阳;宜下则下,镇军淮北。深量二途,勿致重爽。若孟表粮尽,军不及至,致失涡阳,卿之过也。”肃乃解义阳之围,以赴涡阳,叔业乃引师而退。肃坐刘藻等败,黜为平南将军,中正、刺史如故。\x0d\\x0d\  高祖崩,遗诏以肃为尚书令,与咸阳王禧等同为宰辅,征肃会驾鲁阳。肃至,遂与禧等参同谋谟。自鲁阳至于京洛,行途丧纪,委肃参量,忧勤经综,有过旧戚。禧兄弟并敬而昵之,上下称为和辑。唯任城王澄以其起自羁远,一旦在己之上,以为憾焉。每谓人曰:“朝廷以王肃加我上尚可。从叔广陵,宗室尊宿,历任内外,云何一朝令肃居其右也?”肃闻其言,恒降而避之。寻为澄所奏劾,称肃谋叛,言寻申释。诏肃尚陈留长公主,本刘昶子妇彭城公主也,赐钱二十万、帛三千匹。肃奏:“考以显能,陟由绩著,升明退暗,于是乎在。自百僚旷察,四稔于兹,请依旧式,考检能否。”从之。\x0d\\x0d\  裴叔业以寿春内附,拜肃使持节、都督江西诸军事、车骑将军,与骠骑大将军、彭城王勰率步骑十万以赴之。萧宝卷豫州刺史萧懿率众三万屯于小岘,交州刺史李叔献屯合肥,将图寿春。懿遣将胡松、李居士等领众万余屯据死虎。肃进师讨击,大破之,擒其将桥珉等,斩首数千。进讨合肥,生擒叔献,萧懿弃小岘南走。肃还京师,世宗临东堂引见劳之,又问江左有何息耗,肃曰:“如闻崔慧景已死。宝卷所仗,非邪即佞。天殆以此资陛下,廓定之期,势将不久。”以肃淮南累捷,赏帛四千七百五十匹,进位开府仪同三司,封昌国县开国侯,食邑八百户,余如故。寻以肃为散骑常侍、都督淮南诸军事、扬州刺史、持节,余官如故。\x0d\\x0d\  肃频在边,悉心抚接,远近归怀,附者若市,以诚绥纳,咸得其心。清身好施,简绝声色,终始廉约,家无余财。然性微轻佻,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高祖每以此为言。景明二年薨于寿春,年三十八。世宗为举哀。诏曰:“肃奄至不救,痛惋兼怀,可遣中书侍郎贾思伯兼通直散骑常侍抚慰厥孤,给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帛一千匹、布五百匹、蜡三百斤,并问其卜迁远近,专遣侍御史一人监护丧事,务令优厚。”又诏曰:“死生动静,卑高有域,胜达所居,存亡崇显。故杜预之殁,窆于首阳;司空李冲,覆舟是托。顾瞻斯所,诚亦二代之九原也。故扬州刺史肃,诚义结于二世,英惠符于李杜,平生本意,愿终京陵,既有宿心,宜遂先志。其令葬于冲、预两坟之间,使之神游相得也。”赠侍中、司空公,本官如故。有司奏以肃忠心大度,宜谥匡公,诏谥宣简。肃宗初,诏为肃建碑铭。\x0d\\x0d\  彭城公主,宋王刘昶子妇也,年少嫠居。北平公冯夙,后之周母弟也。后求婚于孝文,孝文许之。公主志不愿,后欲强之,婚有日矣。公主密与侍婢及僮从十余人,乘轻车,冒霖雨,赴悬瓠,奉谒孝文,自陈本意。因言后与菩萨乱状。  ——《北史·列传后妃》

安徽涡阳天齐庙

又称东岳庙,位于位于 安徽涡阳天齐庙

涡阳县天静宫(太清宫)之东,为一独立庙宇,是道教宫观中唯一称“庙”的殿宇,也是太清宫庞大的建筑群中唯一幸存的古建筑,它是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庙宇。

山东肥城市天齐庙

天齐庙,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境内。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在各地为泰山神修的庙称天齐庙天齐庙位于大东区小东路4段28号。是一座道教庙。相传东岳大帝是掌管人间贫富贵贱、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齐神”,故此庙俗称“天齐庙”,亦称东岳庙。主要有阎罗殿、游廊;后有地藏王殿,东侧有地刹,称之为十八层地狱。殿内供有神像,除东岳大帝外,还有天齐娘娘、菩萨、四大天王等;东廊房北端有月下坐老像,过去求婚男女均到此叩拜;正殿的东侧有子孙娘娘殿,是求子处。庙内古碑古匾众多,记录了建庙历史和捐款的工商号及人员名单,对研究沈阳历史有很大参考价值。

山西盂县天齐庙

位于山西盂县下曹乡上曹村。俗名二庙,始建年代不详。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古建筑6处。总平面布局为东、西两个四合院。西院北为正殿,3间,宽12米,进深9米,鸱尾高35米,单檐歇山顶结构。前后檐补间嵌以雄浑而变换多端的斜栱,梁架制作简练,举折极为缓和。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比例适当,作风古雅,形制稳健,实为少见之古建筑。东、西两侧为配殿,南有戏台、山门。东院北为正殿,南为山门,东为禅房,建筑规格同西院。

山西孝义天齐庙

天 齐 庙(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孝义市梧桐镇中王屯村。始建年代不详, 清康熙年间有过大的修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殿、乐楼,两侧为东西偏殿。正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架椽,单檐悬山顶。殿顶琉璃脊饰,斗栱四铺作。殿内四根柱子上泥塑盘龙,东、西、北三面墙绘有16幅壁画,面积60多平方米。

临沂东岳天齐庙

临沂天齐庙位于兰山区李官镇茶山,是一座距今有四百余年历史的道教古庙。大殿内供奉东岳大帝,东西配殿供奉十殿阎罗,灵官殿供奉道教护法神王灵官。庙内东南侧为“碧霞祠”,祠内供奉碧霞元君、眼光娘娘、子孙娘娘,祠内东侧有水上观音。碧霞祠东南为“五神殿",殿内供奉山神、土地神、水神、路神、火神。

  集居与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风情

  旧时民间村落多为集族而居。如至今还保存明清时期建筑风貌的黄山市黟县宏村、西递村等,村民居舍相连一体,依山抱水,坐北朝南,村中建有宗族祠堂,各户门前留走廊通弄堂,汇总而通往村前一条大道。少数村落依山处筑有围墙,平坦处开挖护村河,体制一如旧式的城堡山寨,易于防火、防盗、防偷,陌生人轻易难以进村,进村也难以找到路径逃走。其弊端是交通闭塞,出入不便。

  共和国成立后,集居的建筑逐渐被拆散化零,各户头喜欢建立独门独户的居室,如建成连三、连五、连七(七间屋并排建筑),或“明三暗五”式居室,中间为大厅,左右室各间隔为二,前场后院。多数为土砖瓦房,少数建青砖墙壁;贫户则盖土墙茅屋遮顶。90年代后,农村多数住户已建起两层(少数为三、四层)红砖水泥板顶楼房。2l世纪初,政府提倡移民建镇活动,即将各村落散居的农户,统一划地在公路两旁建筑城镇式多层楼居室,从而开发旧屋场地为良田,以节约土地、用水与材料资源。

  旧时城镇均建成东西对门、南北相向式居室或店面,中间街道贯通,两旁走廊相连。富户则建筑一进三、五重不等的深宅府第,各进之间廊庑相通,中开天井采光,两旁建厢房作居室,正中留前厅、大厅、后厅、正厅等待客或家人团聚场所。共和国成立后,少数城市民众住进了单元楼房;80年代后兴起老城改造,各街道大都建筑有整齐划一的高楼大厦,城镇人以居住单元楼为主。90年代以来,小区建设渐成气候。

  百子会

  信奉佛教的人集体朝山,人数满百人以上称“百子会”,两百人以上的为双百子会;不满一百人称小百子会。朝山者身众着灰上装、青裤、黄围兜上印有“朝山进香”字样,在香首带领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锣唱赞、逢庙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活动最盛,素以能够在这天晚上赶到九华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静坐“守塔”为荣。还有一些香客为亡故双亲上山敬香,他们身穿亡人的寿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灵为最大心愿,佛界神话说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无阻的特权。

  除夕进香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现已成为当地过年必具之习俗。

  腊八粥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龙灯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九华山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龙灯以竹篾扎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长约15米,内燃蜡烛,少则九板、多则数十板(均为奇数),每板1人扛舞,并敲锣打鼓随行龙灯是民间庆贺喜庆的一项大型集体活动,所到之处观者如潮,十分热闹。

  荤年素年安徽池州民俗风情

  历代官府均十分重视维护九华山佛地尊严,禁止各种弊害,如对占佛地作摊场、砌酒店塞交通、宰猪杀羊、秽污教理等现象均勒碑警戒,于是形成了以素食为主的生活方式。清至民国间,九华街商户入居,杂以山民,佛教查禁不严,荤禁松弛,出现了僧人吃素、山民吃荤的混合

  局面,逐渐习以为常。但为尊重历史习俗,当地居民于春节之际,先过荤年,后过素年。荤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小月二十七日),当地居民举家荤食,次日以草木灰将锅碗器皿擦洗干净,开始素食。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再做素菜过正年,吃过斋饭,或祭拜祖宗、或守岁、或娱乐,或进香,素食一直持续到新年正月初三。荤年、素年已成为九华山冬游重要项目之一。

  淮北花鼓戏安徽淮北市民俗风情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县),中路(宿县、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淮北花鼓戏的原始形式是民间的小型歌舞。劳动人民在农闲季节里籍以自娱,有时在进行这些民间小唱时,伴以舞姿。这些舞姿都是根据民歌的内容,模仿生产生活上的动作编成。后来,在舞蹈上又吸收一些民间杂技,如“四门八叉”、“顶人”等,使舞蹈加强了动作性,更加吸引人。同时编唱了一些有故事情节的小段子,如西厢段三国段等,并渐渐由唱短段到唱长段,从一人单唱到两人表演(一丑一旦都由男子扮演)。后来,又经过花古戏人的长期实践,在内容上改变了唱本故事,开始演唱连台本戏,演员也随之增多,唱腔及表演艺术逐步提高,到解放后,达到了丰富多采,日益完美的地步。

  相山庙会安徽淮北市民俗风情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古相山庙会。古时,每春秋两季,我市境内地方官员都要到相山显通寺举行祭礼,祈求神灵保佑平安,降福于民。而周边民众则于农历三月十八日左右来此庙敬献香火。建国后,庙会曾经改成物资交流大会,高峰时可有十余省市、数十万客商和群众赶会。近年来,赶庙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休闲、踏青的传统文化活动。

  舒席安徽安庆潜山县民俗风情

  又名:龙舒贡席

  产地:安庆潜山县

  原料:舒席编制专用水竹,又以小叶水竹最佳

  工艺:用作编制舒席的水竹必须是没有风头、罗尾,暴节、伤痕、发丫的,在11月至次年2月采伐,再经过剖、刮、煮、晒等十几道严格的工序才能编制舒席;在编制过程中还能将古今字画、山水人物、花草鱼虫等编进席中,编出的图案的层次分明、颜色的浓淡适宜,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特点:柔滑细薄、坚韧耐磨、不腐不蚀,折卷不断

  佳品:睡席、枕席、坐席、桌席、屏风、壁幛、榻榻米等

  相关诗句:李贺:“仅厌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挑花安徽安庆望江县民俗风情

  产地:安庆望江县

  原料:传统的挑花多以土布为底,现在的多以平布或者绸布为底,用绣花线在布眼上按照一定的针法绣制而成。

  针法:挑花的针法主要有两种,即游花(又叫铺花)和赞花(又叫十字花)。

  游花:游花纹饰有两种,一种是两面的花纹有阴纹、阳纹之分,另一种则没有阴阳之分,两种纹饰的艺术效果各有妙趣。

  图案:挑花有丰富的图案题材,不仅有动植物和喜庆福寿的各种图案,还有亭台楼阁和神话传说等多种异彩纷呈的图案。

  发展:望江民间的挑花工艺可追溯到距今1000多年前的唐代,起初只是农闲之余,妇女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华,飞针走线制作出的头巾、手帕、腰带、荷包、围裙、坎肩等,既实用又美观。后来发展至近代,望江挑花不仅进入了人民大会堂,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而且,著名的庐阳花布就是根据望江挑花及合肥挑花创作设计出来的。

  佳品:手帕、荷包、头巾、腰带、围裙、背褡、坎肩、靠垫、扶手垫、床单等。

  婚嫁习俗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风情

  合肥民间素重婚姻嫁娶,视此为人之终身大事。旧时,合肥民间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礼教束缚,多为父母包办或左右。在联姻前,必先经媒人或曰“红娘”从中介绍说合,讲究明媒正娶。谚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说妥之后,即可约定婚期,通称“订婚”,俗称“订亲”。具体做法是:由男家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饮订亲酒,吃订亲饭,并通过媒人,将具体婚期及女方家庭所索的彩礼等事宜,与双方谈定,所谓“男计奁资,女索财礼”。一切定当后,由男家将婚期写成正式期帖,连同彩礼,一并通过媒人传送女方家庭,曰“下期单”,又叫“下日子”、“起红”、“对月礼”等,以便让女方家庭如期备办好嫁妆,适时嫁女。

  结婚之日为男女人生大喜之日,其婚礼既热闹又隆重,有许多俗尚。旧时,合肥民间常在是日晨,由男家早早请来媒人,带着彩礼(多为四副挑子,礼品有禽、鱼、肉、烟、酒等)、花轿、吹鼓手和迎陪新娘子的童男童女等,一路吹打,热热闹闹往女家迎亲。新娘在出嫁日,则沐浴、梳妆、戴花、更新艳之衣。由福寿齐全的年老长亲为其咏诵,每做一事,即有一番祝福。当女家闻迎亲人马来到,即刻点放爆竹,表示欢迎,然新娘子的房门却紧闭不开。这时,男家人或媒人要从门缝向内递开门钱,俗称“门缝钱”。门缝钱又有“梳头钱”、“爆竹钱”、“开面钱”等很多名堂,故往往不向门缝内递三次五次钱,新娘的房门是不会打开的。此做法既是女家向男家伸手索钱的最后一次机会,也表示新娘子是有身价的,不是男家轻易就能相娶的普通女子。

  一俟新娘房门开启,新娘则由其一兄弟背出家门上轿,俗谓此是为免让新娘脚沾娘家泥土,带走娘家财气。待起轿时,新娘要在轿内泣哭有声,表示对父母情深;其母亦哭泣相送,表示对女儿难舍,谓之“哭嫁”。花轿起程后,女家习俗是向门外泼一盆水,叫做“嫁出去的丫头,泼出去的水”,祝愿女儿永远如一汪清水,纯清如洗。女家的陪嫁品则随花轿之后,新娘的兄长送花轿上路,一般送至村口路头即返回。

  迎取新娘的花轿,经一路吹打,将至男家时,男家迎候之人远远即放鞭炮迎接。花轿于男家门前落地后,常由一高寿老太和一年轻貌美妇女上前揭开轿帘,搀扶新娘下轿,引新娘步于男家铺就的垫物(米袋)上,入室进堂。米袋席地递传,名曰“传代”。至堂前先拜天地祖宗、高堂,次交拜,然后由一执烛者导引新郎新娘入洞房,饮交杯酒。

  当天婚宴之后,尚要于洞房进行“闹房”活动。闹房时,不分男女老少,不论年幼辈长,竞相嬉戏逗乐逗趣,新郎新娘即便遇有难从之为,也不许生气。其间繁规陋俗及封建迷信色彩较浓的做法、说法等名堂,既多且杂,不胜繁录。但闹房的主旨,是促使新郎新娘融合情感,因旧时男女婚姻多为包办。

  新婚之日,赠客礼常为花生喜果之类,寓意是祝新娘早生贵子、子孙兴旺。新婚翌日,新娘于晨起拜见亲友郎舅。第三日下厨,做肴馔献翁姑,行盥馈礼。

  在男女新婚后,俗尚“看三”,即新婚夫妇在婚后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看望父母,新郎则要同行看望岳父岳母。女家谓此为“接姑娘回门”、“接生亲”。是日,女家要备办宴席款待新姑爷(新女婿),并要邀请至亲长辈相陪。席间,有戏耍新姑爷的一些俗尚。其做法是:作陪人乘新姑爷不注意时,向其碗内加饭加菜,有意识将辣味浓、咸味浓的菜夹于新姑爷碗内,饭菜一旦放到新姑爷碗内,新姑爷必须吃掉,不能剩下,否则就是对作陪人不恭。若新姑爷实在难从,客人就要按“吃不了兜着走”的说法,将饭菜强倒于新姑爷衣袋。这类做法,目的都是为了看新姑爷失态的样子,以此逗乐。另外,还有将胭脂、口红等,强抹于新姑爷脸上,而且不让其洗掉。此种戏闹,俗尚不分男女长幼,虽有过火,新姑爷也得高兴领受,唯求一乐。

  庐剧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风情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一带和大别山区,包括六安、淮南、巢湖、滁州、芜湖等地。因合肥古称庐州,故于1955年改今名。相传,庐剧有约200年的历史,清乾隆、嘉庆年间已有职业班社。早期多演于地摊,以三小戏为主。初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歌舞为基础,在发展中吸收了阜南海子戏,寿县、凤阳的端公戏,无为的徽剧及肥东、巢湖等地门歌的唱腔和剧目。有些班社又分别同徽剧、京剧合班演出,并受其影响,逐渐发展成庐剧。

  庐剧的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大类。主调有“二凉”、“三七”、“寒腔”、“神调”、“老生调”、“老旦调”、“丑调”等,是演唱本戏和折子戏的主要唱腔,也是表现不同行当的专用调,擅长叙事抒情,缠绵动人。花调是小戏的固定曲调,多为民间小调,轻松明快,用于演唱生活小戏。唱腔的特点是:不断用假声演唱,称“小嗓子”;演唱中邦腔哈台,即演唱到一定时候由场上和场后演员齐声帮唱,其声高亢,借以烘托剧情,鸡染气氛;庐剧的每一行当,都有一至几个特有的唱腔,别的行当则不能用。庐剧在流行中受不同地区人民的语言、生活和欣赏习惯的影响,其唱腔艺术上分为东、中、西三路,各具特色。

  东路以芜湖、当涂为中心,唱腔柔和委婉;中路以合肥、巢湖为中心,唱腔细腻;西路以霍山、六安为中心,唱腔高亢粗矿。庐剧在表演艺术上有歌有舞,生动活泼,在唱完一段之后,随着打击乐器伴奏起舞,舞姿优美,花样翻新。庐剧的伴奏原来只用打击乐器,建国以后才增加丝弦、弹拨乐器。打击乐很丰富,几乎是一种戏一奖锣鼓经,习称“满台锣鼓半台戏”。庐剧行当是分工后又兼代别行,如老生兼代花脸,小丑兼代老旦彩旦等。

  庐剧的剧目有200余个,分本戏、折子戏和花腔小戏。本戏,包括连台剧,以公案、爱情及家庭悲欢离合为主要内容,如《秦雪梅》、《休丁香》等。折子戏多为从本戏中抽出具有独立性的精彩部分,如《花园扎枪》、《打芦花》等。花腔小戏则以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爱情为主要内容,以及部分闹剧和讽刺喜剧,如《讨学钱》、《借罗衣》等。《借罗衣》还搬上了银幕,涌现出王本银、丁玉兰、武克英、孙邦栋、鲍志远、李道周等知名演员。

  门歌安徽合肥合肥市民俗风情

  门歌是一种流行于皖中南地区的民间歌谣。歌词一般是“望风采柳”,如见到人家门口一棵柳树,就唱“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幽默风趣,乡土味十足。按歌词表现内容可分劳动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等,按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形容、对比等。门歌的表现方式一是走街串户演唱,二是逢年过节玩花灯、划旱船时演唱。门歌也有座唱形式,由众人凑钱,固定在一个地方唱几天,如同说书一般唱连台本戏,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居住在合肥市包河区骆岗镇大郢村的贾德云就是门歌歌手的佼佼者。

  贾德云生于1928年。他自幼爱好门歌,每当村里来了唱门歌的,便跟在歌手后边,从这一村听到那一村。12岁投师卫大和尚(旧社会对无钱娶媳妇的寡汉的称呼)演唱门歌。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当地的口语、典故、民间传说了如指掌,因而创作的歌词纯朴、清新、自然,琅琅上口。解放后,贾德云参加工作,进了识字班学文化,在单位长期从事工会宣传工作,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加之勤奋钻研、天赋极高,因而他的作品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

  贾德云创作的门歌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来自他本人的经历。门歌《插秧歌》“楝树开花你不做,蓼子开花把脚跺。”歌词来自在江淮地区妇孺皆知的一句劝戒懒汉的警世名言,以农村常见的两种植物不同的开花季节,暗喻人们抓住农时不误庄稼。

  门歌《小长工》用强烈的对比手法烘托旧社会贫富不均,诉说小长工的悲惨生活:“七月太阳赛火烘,东家打着轻洋伞,太阳照着小长工。天降大雪赛鹅毛,东家盖着绫罗被,长工稻草当被筒。”

  门歌《吴小林求婚》利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男女青年互相爱慕、互诉衷肠、渴望自由的心情。男唱“为妹走了多少黑夜路,摸了多少冷墙根,头碰多少蜘蛛网,脚踩多少牛屎墩。”此处连续用了四个排比句,紧接着再用夸张手法,“高高的山头踏平路,小埂草面踩成坑”。女方应唱后,男方又唱:“为郎我站着怕人看见,蹲着又挨蚊虫叮,手拍蚊虫有四两,脚踩蚂蚁有半斤。”歌词形象生动,夸张不失其真,对比不露雕琢之痕。

  门歌表演所用道具极其简单,一鼓一锣。20世纪90年代,黄山音像出版社在编辑贾德云门歌集时,大胆尝试用二胡、笛子伴奏,并加上女声伴唱等手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贾德云的门歌,曲调中有庐剧的韵味,有江南采茶调的余音。音调随着歌词内容跌宕起伏,韵味悠长,余音绕梁,字字泥土香,句句家乡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63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