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卫国战争纪念活动,军官敬礼时一个带错仨,场面是否很滑稽?

乌克兰卫国战争纪念活动,军官敬礼时一个带错仨,场面是否很滑稽?,第1张

这个场面确实比较的滑稽,在看到这个军官经理误导了其他的三个人时真的是忍不住笑出声,这个场面确实是有点好笑。提到军人敬礼的话,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比较严肃的氛围,因为军人本身的形象就比较的刚毅,在做敬礼这个严肃的举动时,更是会比较的认真。

基本上你不会从他们身上发现错误,但是近日在乌克兰卫国战争纪念活动中,有一个军官敬礼的时候做错了动作,结果误导了其他的三个人,这个场面确实是比较好的滑稽。但实际上这样的错误并不算是罕见,很多的人在生活之中也经常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比如说在我们接受军训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如果说队伍之中有一个人,他走路的姿势和你不一样的话,那么你是很容易被他误导的。

特别是在你们走的比较近,你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他走路的姿势的话,那么更容易被带偏,所以说这一位军官也是这样误导了其他的几个人。不过这个场面虽然说好笑,但亦可看出大家在这样一个氛围之中的紧张。很多时候如果说是在你比较放松的状态之下的话,那么基本上是不太会做错动作的,但如果说你本身比较的紧张,在面对这样的状况的时候确实很容易去下意识的模仿其他人的动作。

因为在紧张的时候人的神经器官非常的敏感且发达,你会随时随地的关注着周围的状态,在发现周围人做出了某些举动的时候,恐怕也会下意识的去跟随,所以说在这一个状态之中做错的动作并不是让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反而会让人感受到他们在这一个场合之中的紧张状态。当时的场面虽然说有点滑稽,但是现在想来的话,反倒觉得敬畏。

2019年8月9日,乌克兰赫尔松州州长助理波格丹·科瓦列夫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张在克里米亚半岛城市苏达克升起的乌克兰国旗照片。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之内,包括《乌克兰真理报》在内的多家乌克兰媒体,迅速进行报道。

据悉,该旗帜是由克里米亚当地的乌克兰爱国者主动、自发升起的。之所以升起这面旗帜,是为了宣誓乌克兰对克里米亚的主权,悼念不久前在顿巴斯阵亡的4名乌克兰士兵。

地球人都知道,克里米亚原来是乌克兰的领土,后来被俄罗斯占领——别说克里米亚之前本就属于俄罗斯,土耳其人和鞑靼人会都很气愤。

2014年,趁着乌克兰政局动荡,俄罗斯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普京一声令下,俄罗斯空降兵进驻克里米亚,克里米亚就像一只羔羊屈服在俄罗斯的刀枪下。

3月16日,克里米亚在全副武装的俄罗斯军人刺刀保护下举行全民公投,95%以上的民众要求加入。

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克里米亚***签署条约,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一部分。

从此,俄罗斯***普京向全世界宣布,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8年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特地将选举日定在了3月18日,就是为了纪念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

直到现在,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战领,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跟俄罗斯站在一起。

普京这样做,自以为下了一手好棋,其实是弄巧成拙,下了一手臭棋。俄罗斯和乌克兰同一个民族,是血浓于水的患难兄弟,而俄罗斯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手,让俄罗斯在全世界陷入空前孤立,也让前苏联的小兄弟对普京严加提防,实在是得不偿失。

乌克兰对于克里米亚被吞并痛心疾首,始终没有忘记这个国耻,乌克兰***曾经发出誓言,克里米亚一定要收回,克里米亚一定会再次升起乌克兰国旗。

当时全世界都在嘲笑乌克兰***,觉得他不自量力,痴人说梦。不曾想,这位***的豪言壮语竟然成为现实。

8月9日,一面鲜艳的乌克兰国旗在克里米亚风景秀丽的苏达克上空冉冉升起,在蔚蓝的天空下迎风招展。

这是2014年3月普京吞并乌克兰后,乌克兰国旗第一次在克里米亚上空高高飘扬。消息传出后,乌克兰人奔走相告,热血沸腾,爱国主义情绪迅速被点燃,又一次化作了对俄罗斯侵略者的愤怒。

乌克兰报纸和电视台、电台纷纷对此进行报道,把乌克兰人对俄罗斯的仇恨推向高潮。

然而,克里米亚这面乌克兰国旗并不是乌克兰军人插上去的,而是克里米亚当地一个乌克兰族人自发升起的,根本无法影响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占领,也无法改变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领土的既成事实,更不能让它回归乌克兰。

没过多久这面高高飘扬的乌克兰国旗就徐徐落下,如昙花一现。

虽然只是一面国旗,可它还是引起了俄罗斯当局的震惊,因为这将唤醒克里米亚的乌克兰族人对祖国的怀念,会影响到克里米亚未来的稳定。

所以,俄罗斯人惊恐万状,不会允许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普通人崇拜强者,更普通的人同情弱者。有人崇拜吞并克里米亚的普京,嘲笑一次次向俄罗斯风车发起冲击但一次次被碰得头破血流的乌克兰,有人却同情乌克兰不屈不挠。

在世人看来,乌克兰总是在闹笑话,给大家制造嘲笑的话题,也给强者俄罗斯制造狂怼的机会。

但不管怎么说,克里米亚就像一个曾属于武大的潘金莲,被俄罗斯睡了已经既成事实,而且俄罗斯比西门大官人高明,已经和潘金莲走进民政局办理了手续,明媒正娶成了合法夫妻。

无论乌克兰这个武大如何义愤填膺,但没有西门庆块头大,打不过西门庆也是残酷的现实。双方实力悬殊太大,哪怕是跟西门大官人同归于尽的机会都没有。

要换一般人被戴了绿帽子,抢走了就算了,再嚷嚷自己也出丑,而且会遭到西门庆的奚落,弄得自己一肚子气,何苦呢?

但乌克兰这个洋武大就是有一股倔脾气,死不认输。他每天去西门庆府前声嘶力竭吆喝:

西门庆霸占我老婆,西门庆霸占我老婆。朋友妻不可欺,西门庆专上朋友妻。

洋武大这样吆喝,明知道要不回潘金莲,但就是为了恶心俄国西门庆,让俄罗斯为数不多的朋友都知道俄罗斯是个贪婪的家伙,你们要看好自己的"女人",莫让俄罗斯给睡了。骂不死你,也恶心死你。把名声给你搞臭,看谁还敢跟你称兄道弟?

虽然乌克兰的民族情绪被世人嘲笑,也被俄罗斯人狂怼,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乌克兰又的确让人尊敬。

国家无论多么弱小,当你的领土被人占领的时候,一定不能认命,不能保持沉默。哪怕是白说也要说,说了就不会白说,不能做本国家本民族的罪人。

一个民族一定要时常记起自己的国耻,一定要告诉子孙后代那段流血的历史,哪怕是被欺负、被强暴的历史。

知耻而后勇,一个敢于自揭伤疤的民族才是值得尊重的民族,哪怕它是弱者,哪怕它是失败者,哪怕它无力回天。但总比遗忘自己的历史,对自己领土被人占据讳莫如深的民族更能赢得世人尊重。

国名: 乌克兰 (UKRAINE,УКРАИНА)

国旗:呈长方形,由上蓝下黄两块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2。乌克兰曾于1917年建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2年起采用和原苏联国旗相似的带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的红旗,只是旗面下部为蓝色宽边。1991年宣布独立,1992年恢复乌克兰独立时的蓝、黄两色旗为国旗。

国徽:为盾徽。蓝色盾面上的金色三叉戟是国徽的主体,它是弗拉基米尔大公时代基辅国家的标志,象征乌克兰民族悠久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连续性,也是乌克兰国家观念复兴和为民族独立而战的标志。

首都:基辅(kyiv) 。1995年11月23日乌克兰法律术语委员会决定,将首都的拉丁文拼写由“kiev”改写为“kyiv”。人口:262.6万(2002年12月31日)。

重要节日:统一日:1月22日,纪念东西乌克兰合并;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胜利日:5月9日(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和欧洲战事结束);宪法日:6月28日(纪念1996年颁布独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独立日(即国庆节):8月24日;基辅解放纪念日:11月3日(1943年);乌克兰火箭兵和炮兵节:11月3日(1997年)

国家政要:总统维克托·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2005年1月宣誓就任,同年2月任职;最高苏维埃主席弗拉基米尔·利特温(Vladimir Litvin) ,2002年5月当选;总理维克托·亚努科维奇 (Viktor Yanukovich),2006年8月就职。

人口:4710万(截至2005年6月)。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110多个民族,主要民族有乌克兰族(约70%),其他为俄罗斯族、犹太族、白俄罗斯族、摩尔多瓦族、波兰族和保加利亚族等。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通用俄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和天主教。

自然地理: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占原苏联面积的2.7%),东西长13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位于欧洲东部,黑海、亚速海北岸。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摩尔多瓦毗邻。大部分地区属东欧平原。西部喀尔巴阡山脉的戈维尔拉山海拔2061米,为最高峰;南部有克里米亚山脉罗曼-科什山。东北为中俄罗斯高地的一部分,东南有亚速海近岸丘陵和顿涅茨岭。境内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6条,最长的是第聂伯河,流经乌克兰河段长981公里。其它的有南布格河、德涅斯特河、北顿涅茨河、 普鲁特河、多瑙河(河口部分)等。境内有3000多个自然湖泊,主要有亚尔普格湖、萨赛克湖、卡古尔湖和阿利别伊湖等。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东南部为300毫米,西北部为600~700毫米,多集中在6、7月份。

基辅市街头的雕塑

简史: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良好。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乌因而饱经战乱。乌克兰民族是古罗斯族的分支。“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公元9—12世纪,现乌克兰大部地区并入基辅罗斯。1237年至1241年,蒙古金帐汗国(拔都)西征占领基辅,城市遭破坏。14世纪受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的统治。15世纪大体形成乌克兰民族。1654年东乌克兰并入俄国,西乌克兰在俄国内部取得自治权。18世纪90年代西乌克兰也并入俄国。1917年12月12日,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18年至1920年外国武装干涉时期,西乌克兰被波兰白匪占领。1922年苏联成立,东乌克兰加入联盟,成为苏联创始国之一。1939年11月,西乌克兰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1940年8月,北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并入乌克兰。1941年,乌克兰被德国法西斯占领,1944年10月,乌克兰全境解放。1945年10月,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一个非独立国同苏联一起加入联合国。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宣称乌克兰宪法与法律高于联盟法律;并有权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脱离苏联,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乌克兰。1996年通过新宪法。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花园城市”——基辅市街道旁用鲜花和

绿色植物围起的露天咖啡屋。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4个州、1个自治共和国,2个直辖市,共27个行政区划。具体如下: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基辅州、文尼察州、沃伦州、第涅伯罗波得罗夫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日托米尔州、外喀尔巴阡州、扎波罗热州、伊万-弗兰科夫州、基洛夫格勒州、卢甘斯克州、利沃夫州、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波尔塔瓦州、罗夫诺州、苏米州、捷尔诺波尔州、哈尔科夫州、赫尔松州、赫梅利尼茨基州、切尔卡瑟州、切尔诺夫茨州、切尔尼科、夫州、基辅直辖市、塞瓦斯托波尔直辖市。

政治:1996年6月28日,乌议会通过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确定乌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总统为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最高苏维埃为立法机关;内阁为行政机关,向总统负责。议会由450名议员组成,一院制,任期4年。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乌克兰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实行议会总统制,议会多数派负责组建内阁,总统有权提名外长和国防部长人选,其他内阁成员人选由总理提名,议会批准任命。乌议会2006年12月21日通过内阁法草案,根据内阁法,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执行机构,负责管理国有资产并制定国家预算报告。政府总理候选人由总统根据议会多数派的建议提名,由议会任命。如果总统在法定期限内没有向议会提名总理候选人,议会将根据多数派的提名任命总理。 乌议会通过包括宪法修改法在内的一揽子法案

雅尔塔市黑海边悬崖上的俄式古城堡

经济:乌克兰工农业均较发达。主要工业部门有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加工、造船、航天、航空等。盛产谷物和糖,其经济实力在原苏联居第二位,在原苏联有“粮仓”之称。顿涅茨-第聂伯河沿岸泾济区、西南经济区和南方经济区等三个经济区的工农业、运输业和旅游业都比较发达。煤炭、冶金、机械、化学工业是其经济的四大支柱。既拥有森林、草原,又有众多江河穿流其中,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43%。矿藏丰富,有72种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锰、镍、钛、汞、铅、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白云石、石墨、耐火土、矿物化学原料、建筑材料等。其中铁矿石储量为194亿吨,占全苏的30%,锰矿占80%,原苏联最大的煤矿也在乌克兰境内。锰的储量居世界前列,无烟煤和烟煤的储量为390亿吨,褐煤60亿吨。乌黑土面积居世界首位,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动物种类繁多,有350多种鸟类,约100种哺乳动物和200多种鱼类。能源严重短缺,仅天然气每年就需进口730亿立方米,每年进口的各类能源总额约值8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二强。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能源供应国。近年来,乌克兰外贸额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出口黑色冶金制品、机器设备、电机、化肥、铁矿石、农产品等,进口天然气、石油、成套设备、化学纤维、聚乙稀、木材、药等。

基辅母亲山上高举利剑与盾牌的母亲雕像与脚下的苏联卫国战争历史博物馆

军事:乌克兰军队始建于1991年8月24日。苏联解体后,乌继承了原苏军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及战略储备物资。1992年,乌宣布奉行无核、中立、不结盟政策,开始进行大规模裁军,并根据苏联和美国签订的《减少和限制战略进攻武器条约》,在俄罗斯、美国的帮助下销毁了所有核武器。截至2004年7月,乌克兰武装力量有35.5万人,就人数而言居世界第13位,但乌军的人均开支仅居世界第126位。为改善军人待遇和提高军队的装备水平,乌克兰决定大幅度削减军队人数。

新闻出版:主要的电视台除国家电视1台由政府财政拨款外均为股份制私营电视台,影响较大的为“国际”台和1+1台。较有影响的报纸:政府机关报:《政府信使》、《工人报》和议会机关报《乌克兰之声》。私营综合性报纸《事实与评论》获1998年最佳报刊奖。《每日报》和《镜报》周刊是较有影响的政论性刊物。

外交:积极开展与欧洲各国的双边外交,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稳定并努力改善对俄关系,保持东西方政策平衡。2000年,乌***宣布其外交的核心定位是“多元、可测、稳定和保持非集团地位”。外交三个最优先方向是:欧洲、俄罗斯和美国,三个方向“既都给予足够重视,又相互互补”。

俄乌刻赤海峡之争乌俄天然气价格之争 俄乌爱恨交织三百年

与中国关系: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乌克兰独立。1992年1月4日,中乌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7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