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的。。。
自1975年以来,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关于西撒哈拉问题的决议,重申西撒哈拉人民有不可剥夺的自决和独立的权利。1986年4~5月,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在纽约举行两轮间接谈判,各自阐述了对西撒问题的一贯立场。1987年7月,双方在日内瓦举行第三轮会谈,讨论了联合国派遣技术小组去西撒哈拉进行实地考察。经考察后,1988年8月15日,德奎利亚尔会见两国外交代表,向他们各交一份解决西撒问题的和平建议,摩洛哥表示原则同意、西撒人阵表示有条件地接受。1989年6月,德奎利亚尔访问了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西撒地区,并组成西撒和平计划实施技术小组。1990年6月19日,德奎利亚尔发表西撒局势调查报告,提出了和平计划的执行计划。1991年4月29日联合国一致通过690号决议,批准秘书长关于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的修正案。9月6日宣布正式停火,结束了长达16年之久的军事冲突。下一步就是举行公民投票以决定西撒哈拉的前途。 1991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设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简称“联合国西撒特派团”),负责监督 西撒哈拉
双方停火状况,并组织让西撒哈拉人民决定该地区未来地位的公民投票。但由于冲突双方在确定选民资格等重要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公投一拖再拖,西撒特派团的任期也一再延长。 联合国派往西撒哈拉的军事观察员共300多人(由25个国家派出),设有总司令部和下属3个地区司令部及10个哨所,其职责除监督摩洛哥和西撒人阵执行停火协议外,还担负着组织、监督西撒哈拉自决公民投票的任务。摩洛哥目前控制着西撒哈拉约四分之三的地区。2007年4月,摩洛哥推出“西撒哈拉自治计划”,希望以此重启西撒问题和谈进程。根据这一计划,西撒哈拉将在摩洛哥主权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摩中央政府控制西撒哈拉外交与安全,西撒哈拉自治政府则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充分权力。然而,“西撒哈拉自治计划”遭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的坚决反对,认为摩方此举完全背离其先前同意西撒哈拉自决的立场。 西撒哈拉
2007年4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1754号决议,呼吁西撒问题有关各方、地区各国与联合国通力合作,结束西撒问题僵局,并在谋求政治解决方面取得进展。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西撒问题和谈进程在停顿近10年后再次启动。有关各方在2007年7月、8月和2008年1月的三轮和谈中未能取得进展。2008年3月,第四轮西撒问题会谈在纽约郊区曼哈塞特举行,会谈没有取得显著进展。 西撒问题迟迟难以解决,不仅严重阻碍了摩洛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还对地区稳定与发展、区域一体化建设以及全球反恐形势构成不利影响。因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失和,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的建设陷入停顿;自1984年至今,摩洛哥因西撒问题始终游离于非洲联盟之外;在反恐战争中,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接壤地区由于得不到有效管理已成为恐怖组织策划袭击活动的重要据点。 2007年9月17日,来自中国的赵京民少将在西撒哈拉首府阿尤恩正式就任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军事部队指挥官,成为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首位中国司令。 西撒哈拉有关各方对西撒哈拉地位至今争论不定,以至于发生武装冲突。西撒哈拉目前在摩洛哥和西撒人阵分别控制之下。 ①摩洛哥控制区。摩洛哥在西撒哈拉设立4个省的建制,并且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会议、协商会议。摩洛哥十多个政党也在西撒哈拉积极活动,设立了各自的支部。摩洛哥在西撒哈拉投资十多亿美元,大兴土木修建城市。在首府阿尤恩修建了哈桑二世国际机场。摩洛哥控制区发展迅速,首府阿尤恩市由2万余人的小镇发展为拥有13万人的现代化城市。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驻军及附属人员共15万。 鸟瞰阿尤恩
②西撒人阵控制区。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把西撒哈拉分为5大行政区,但实际上仅控制与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交界的狭窄地带;自然条件很差。西撒人阵难民营设在阿尔及利亚,分4大营地,下分几个小营。各营地有学校、医院、卫生所,并进行生产活动。难民总数约15万人。联合国难民署每年向西撒人阵提供援助约350万美元。
我刚从多彩的摩洛哥回来,脑子里还是满满的风景和欢快的阿拉伯音乐。这次旅行真的很棒,很开心,很成功。最近有很多朋友问起这次旅行,有一些朋友即将离开,所以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些最新鲜的建议和有用的提示,方便所有想看那里风景的人。和城市路线马拉喀什马拉喀什是所有去摩洛哥的人的首选城市。
当然卡萨布兰卡卡萨布兰卡也很有名(但是很多去过卡萨布兰卡的人都会觉得和它世界闻名的水平比起来有点不一样,有点无聊)。很多去摩洛哥的人其实是想看看撒哈拉沙漠的美。摩洛哥虽然只有一小片西撒哈拉沙漠,但与其他饱受战乱的北非国家相比,它是从欧洲进入撒哈拉最安全、最便捷的入口。此外,一直保持低调的古城菲斯(Fez)也是热门旅游目的地。这里的阿拉伯人聚居地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伊斯兰古城,也有很多著名的臭皮子染坊。
此外,还有许多受欢迎的小镇,如蓝山小镇舍夫沙万(chefchaouen)和海滨城市索维拉(Essaouira)等。各种评价不一。总之游客太多,要做好心理准备。好吧,那就分享一下我们这次的小感受:安全:出行安全第一!我想说我之前很担心。最近北非乱了。我们是两个背着背包到处走的女孩,我们担心会有危险。我们在摩洛哥期间,利比亚打得很辛苦,但我在摩洛哥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反而玩得很开心。摩洛哥是一个以旅游业为主要收入的国家。一些大城市的旅游业已经比较成熟,所以也保证了游客的安全。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相反,人天生开朗外向,男人很开放热情,女人相对保守。住宿(马拉喀什,非斯):旅行最重要的是住宿。非洲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家,所以很多人早早就订好房间,这样才有安全感。我个人喜欢以后再找,因为多年的背包旅行经验告诉我,在游客集中的地方总是很容易找到很多酒店和青年旅社。其实不用担心,城市里总有很多酒店没地方住。这种体验在摩洛哥真的很有效,也很省钱,因为不仅是马拉喀什和非斯,在游客较多的老城区也随处可见青年旅社,招牌明显。当然,很多导游会问你要不要看房。其实他们没必要拒绝,也不一定是骗子。我们刚看了两个BB的,都是自己房间改的酒店。房间还可以,但是位置不是最好的,所以没有要求,也没有骂人,也没有要小费。
在马拉喀什,因为我们到达的那天太阳太热走不动路,我们在Djamaa El Fna Grand Plaza旁边随便找了一家,因为位置太方便了,而且那家是国有的(没有客人,没有假导游,没有旅行社的小广告,没有按摩的皮条客,酒店位置极佳,面积很大,院子里光线很好,所有房间都是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所有床都是特大号的。但是浴室和浴缸是公共房间。屋顶风景很好,可以看到阿尔塔斯雪山和Djamaa El Fna广场的一角)。后来在门口,碰巧遇到了之前联系过的,当天到的台湾省朋友。
他们也搬到了我们家。真的是缘分。他们本来提前在网上订了另外一个,但是因为位置不方便,网上价格和现场价格差,就放弃了。在马拉喀什、非斯等一些游客多、麦地那多的老城区(小路迷宫似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去找找,因为网上的价格真的很水,站点一般更便宜。而且很难找到路,即使你在网上预订,但当你到达时,没有出租车,没有人指路,你就找不到你的酒店,而且要花很多时间。 有的地方说可以去机场接你,其实接你的费用也包含在住宿费用里。(当然这是给有预算的背包客的。
如果你资金充足,想做一次豪华舒适的旅行,这一段可以跳过。)然后,推荐一个有预算的朋友。我们第一天在广场发现了这个。单人房60DH/晚(差不多55欧),双人房120 DH/晚,三人间180 DH/晚。主要推荐理由是位置太好,超级方便。而且床上用品很干净(每个房间都不一样,我们有粉色的墙,绿色床单的大床,旧木柜,整体风格是摩洛哥国营酒店的感觉,为了整体的干净和舒适,价格不能太高)。房间整天都有阳光!不好的是公厕,我不太喜欢。然后设施有点老,离广场太近。
晚上,广场上叫卖的音乐会持续到12点多,但我们都很累,睡着了。信息如下(这个主要是方便,宽敞明亮,比我们预算便宜很多,不建议要求高的背包客)。MARHABA酒店(MARHABA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你好)地址:44 Rue des Banques,Marrakech,Kennaria,Medina,Morroco。隔壁有个上网点,7DH/H,但是键盘是阿拉伯语,用起来有点不一样。前台是一个很朴实的摩洛哥人,名叫奥马尔(Omar Bouguela)。他超级单纯。他可以帮你买到地道的当地早餐和薄荷茶,还有配tacchini的cuscus。
他们买的东西超级好吃(比广场上卖给游客的好吃多了!我们在广场上吃的食物味道非凡,价格昂贵),他们以当地价格购买。他还给了我们一张马拉喀什的地图,我以为我们可以在有地图信息的地方拿到(但后来我去店里看,原图要30DH,价格不算高,但我很感动),并告诉我们不能错过的景点。但他只会说法语和阿拉伯语。在FES,FES住宿。刚结束撒哈拉之旅,坐了8个小时的大出租车,我们累得不得了。到了菲斯,我们懒得到处走着找旅社。
于是我跟着当地的导游去看了菲斯大门巴布BOU杰卢德附近的两家酒店。第二个超级满意,我决定马上留下来。推荐我们入住FES。这是一个舒适和伟大的位置。超级好看!巴布BOU杰卢德,非斯老城的象征,是一个古老的城门。所有游客都是从这里游览fes老城区,所以最好住在这附近(进门就有一家叫castell的青年旅社,但经常爆满)。我们酒店在一个人家里。他们的房子非常漂亮。店主将其改造成了一家名为famille korriche的家庭旅馆。主人住在一楼的门厅里。还有五个房间可以住,一个在楼下,四个在楼上。
每个房间都是超当地风格。我们要了三间六人房,一间两人房,250DH/间/晚,所以一间。每个房间都有一张阿拉伯公主床(粉色、红色、蓝色不同风格)、地毯、超大沙发、电视、DVD播放器、独立卫生间、免费WIFI上网。一楼是粉色套房,超级好看。主持人说也可以容纳3个人,面积更大。其他的可以容纳2个人,都是超级大沙发。这所房子的位置也很好,就在巴布BOU杰卢德大门对面的清真寺后面。步行2分钟,非常安静!店主的女儿说一口流利的英语,非常友好。她的母亲和祖母只会说法语。
另外,她妈妈和奶奶可以在厨房帮你做饭。早餐20小时,晚餐100小时。 信息如下:Famille Korrichedar Lala Bouchra Bouchralogement Chez L Habitat地址:Kasbet Boujloud N:153/2 Festel:(00212)55638908 a马拉喀什机场-href= mailtoarbouchra @ Gmail comdarbouchra @ Gmail com-市区班车。离开机场后,你可以在左手边看到19路公共汽车。上面写着机场-森特维尔,很容易找到。它是一个圆。单程票价是20度,往返票价是30度。第一次坐公交的人不用害怕。
基本上,每个人下车的站是jemaa el fnaa(离机场15分钟)。车站在一个小花园的边缘。穿过花园就是大广场。回机场可以在同一个地方上车,但是回机场要25分钟。第二个大站是CTM汽车站,你也会路过火车站。从机场-市中心早上6: 30发车,每30分钟一班,直到晚上21: 00从市中心-机场,从jemaa el fnaa Grand Plaza上车最早时间是6:15,每30分钟一班,直到晚上21: 15,出租车大巴前面排着一队出租车,一般能坐3个人,老式的奔驰叫grand taxi,比较大,能坐4-5个人。
小出租车乘50DH公共汽车去机场,而大出租车更贵。马拉喀什的司机看到外国人不想拨计价器,所以上车前要讨价还价。出租车通常用于公交车站交通。其实火车站离大广场不远。我们第一次被司机黑。火车站叫了出租车去大广场,说要50DH。后来价格降到了30DH。因为我们太累了,所以不用担心。其实当地人说其实只有10-12DH。同样的情况在FES要好得多。我们乘出租车从菲斯老城区的大门到菲斯火车站。我们上了车,司机没问就直接叫了计价器。一共是93DH,我们给了10DH作为小费。
马拉喀什CTM汽车站就在老城门旁边,您可以从jemaa el fnaa大广场直接乘坐15路公交车,大约需要5-8分钟。马拉喀什的公交很方便,票价35DH,上车到机场公交站下车。那边还有1路、4路和16路公共汽车。5路公交车可以去美丽的JARDIN MAJORELLE花园(可以问司机或者旁边的人在哪里下车,很方便)。马拉喀什(价格、住宿、景点、纪念品)这个城市绝对是游客。甚至当地人都说它是游客最多的城市。从价格上可以看出,肯德基一个汉堡38DH(相当于35欧元一个汉堡)。这个价格完全不像非洲。
在广场吃饭更容易被黑。比如任何塔基都是50-70DH,而且超级小。白米饭和cuscus都是10-20DH的小菜,羊肉串和海鲜只是便宜货。要价不错,但是有些店主态度超级差。因为前几单,菜名都不熟悉,所以要考虑一下。多么恶劣的态度!著名的蜗牛是小碗3DH,大碗5DH。其实大碗并不大,小碗简直就是微型。味道非同一般,有中药的味道。在马拉喀什,一杯薄荷茶在5DH到20dh之间。如果他给你一个杯子,你就少花一点5dh。如果是壶和杯,价格会贵一点。当然,不同地方价格会有所不同。
早餐煎饼卖给游客5DH,男生可能需要两个才能吃饱,但有一次当地人帮我只买了2DH的煎饼(在非斯,同样的饼5DH就能买到,是一个大的三倍)。一杯鲜榨果汁在广场上是4dh,很公平,但是广场上游客卖的果汁都是加了很多水的。后来我们去了很多加盟果汁店,很多当地人都在喝。超浓芒果奶昔,牛油果牛油果奶昔,草莓奶昔可以选择一两个水果一起摇,或者一个水果加牛奶很好吃。超厚超厚的水果果肉很多,价格在。 (你可以在马拉卡广场附近的巷子里找到一家超正宗的水果奶昔店。
标志是店里全是新鲜水果,很多当地人边喝边看报纸,比较正宗。而不只是一群黄头发的欧美游客坐在那里看地图和LP)马拉喀什推荐景点:最推荐的是JARDIN MAJORELLE Garden,从广场站坐15路10分钟就能到达。(你下车的地方有一个商业中心,上面写着centre comeciale。地下是一个巨大的超市,像家乐福。起初,我们只是想看看当地超市的价格。后来,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小吃,如水果牛奶,番茄酱三文鱼,正宗的摩洛哥啤酒和红酒可以尝试,薄荷茶可以赠送,还有一些没有尝试过的小吃。
价格当然是公道的)。15路公交车下车后,你得跟着老外找入口。步行大约需要3-5分钟。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热带花园。门票40DH天,博物馆60DH天。里面的纪念品店有点贵但是很牛逼!其实如果你打算去非斯的清真寺,也可以不去。非斯的更漂亮。马拉喀什博物馆陵墓和清真寺的联票有效期为60天,博物馆单一门票有效期为40天。其实博物馆里东西不多,主楼内部值得一看。是宫室改造,房屋布局清晰。没什么感兴趣的推荐。个人觉得很一般。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三毛的书,大学的时候也买过这本书,依稀记得封面是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站在沙漠中,风吹起了她的衣摆,远处是滚滚白云,只是遗憾照片是黑色的,要不兴许能看到湛蓝的天空与金色的沙漠水平相接。
当时对看书兴趣并不浓厚,买书也只是为了让自己不显得过于颓废,不过看了几页后,终究忍不住游戏的诱惑,便被我弃在一旁没在打开过,之后毕业,书也一并捐给了图书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的名字叫三毛,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三毛这个名字时,应该都会想到《三毛流浪记》里那个吃不饱穿不暖头顶着三根毛的小流浪汉,那时便想着会起这样一个笔名的人,应该也和小三毛一样,是个四处漂泊的人吧。
我个人还是蛮喜欢看这种由不同小单元的故事集体在一起的书的,因为不像看长篇小说一样,中间若是有事,断了几天没看,又得费些脑子去回想前面的情节,或是每次看了都停不下来,等回过神来时,只能听到楼下猫儿“喵呜喵呜”的发情声。
而这种书对于我来说,用来解解闷,弥补弥补我读书少的脑子最合适不过了,故事不长,读完后,还能再细细品味,不至于囫囵吞枣。
这不只是单单讲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两个人在所经历的风雨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有夫妻间浪漫的小细节,有邻居间人性的冷漠,也有战争时令人心碎的悲鸣。
最让人无奈的,应该是《娃娃新娘》那一章,三毛所生活的阿雍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荒凉城市,对于一个被殖民地所统治的动荡不安的地区,除了生活资源极其匮乏之外,人们的思想,教育等也处于极度落后的状态,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导致女性地位低下,没有自主权,对于那里的男性来说,女性充其量是一个延续后代的附属品,而姑卡便是这个城镇中万千女性的一个缩影。
姑卡是镇上警官罕地的女儿,三毛认识她时,姑卡才十岁,十岁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女孩子来说,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年纪,扎着发辫,背着书包,扑闪着明亮的大眼睛,没有任何的烦恼,而姑卡的十岁却已经要成为别人的新娘,当我看到这里时我和三毛是一样震惊的,因为我无法想像一个十岁的小女孩,还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时,却要嫁给一个自己见都没见过的新郎,甚至连结婚这件事都要通过三毛这个陌生人来告知,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事情,但这是他们撒哈拉威人的风俗,三毛即使有再多的愤怒也无从表达,就算看到姑卡被一堆男人拖着拉出帐篷时,她也只能别过脸不去看她。
打破黑夜宁静的不只有鼓声,还有姑卡的令人心碎的哭泣声。
现在想来,庆幸的是姑卡遇见了三毛,至少,她不会在她还10岁时就要承受分娩的痛苦,成为一个娃娃母亲,按着书里算来,现在的姑卡也大概60岁了吧,如果她还活着,她是否还会想起,那时候给她避孕药的三毛呢。
看着最觉轻松的应该是《白手成家》,家之所以称为家,不仅是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还有我们一同将一间家徒四壁的屋子,一点一滴,慢慢堆叠成我们爱的小窝。
三毛在这篇讲了她是如何把自己简陋的房子变成一个充满艺术情调的小屋,你看她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就好似在看《梦想改造家》一样,虽然你看不到最终这个家是什么样的,但是透过她的文字,你就可以想像到这个家一定是充满着爱与艺术的房子,换做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肯定是去阿雍必不可少的打卡圣地。
一栋白色的房子出现在坟场的对面,与小镇内土**的房子一比,就如鹤立鸡群般,走进去墙上挂着龙飞凤舞的中国书法,棺材做的沙发椅子,书桌上放着的是骆驼的头骨,还有用废旧轮胎做的“懒人沙发”,还有花瓶里着的红艳似火,下一刻就要迎风飞翔的天堂鸟。
记者说这是罗马,三毛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实就像爱一样,一见钟情坠入爱河的故事很少,更多的爱都是日积月累而成,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道坎,在合适的时候遇见或是重逢,你看向我时,眼里布满的星尘,我望向你时脸上盈盈的笑意,都是在彼此相处中自然而然发生的,而三毛和荷西的爱情,就像他们所铸造的城堡一样,是两个人在烈日娇阳下,在荒凉沙漠中,携手并肩共同达成的。
最后想写的是书里的最后一个故事《哭泣的骆驼》,在看前面的故事的时候,我最多的感叹是他们思想上的迂腐以及对人权不公的愤怒,而这个故事若是现在再去回看的我是不愿意的,故事的结局至今我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而标题一开始也注定了故事的结局是悲伤而又惨痛的。
骆驼是沙漠的象征,沙漠人称骆驼是他们的神,若是没了骆驼沙漠里的人便会失去方向,就好像荒野中没了指南针,他们会迷失在茫茫的沙漠中,然后在风沙中化作森森白骨。
故事的背景是以战争开始的,三毛那时所在的阿雍属西撒哈拉,做为曾经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而当时撒哈拉威人与摩洛哥的政权纷争也是不断的,所以,三毛是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时代的一个见证者,她没有参与到所谓的战争中,但是民族战争中,人类的愚昧,枪火的无情,人性的脆弱与肮脏她都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会在她心里久久徘徊不去。
沙伊达是这本书里面唯一一个三毛给过最多赞美的人,因撒哈拉威人的五官本就深邃,而沙伊达的的眼睛更是漂亮动人,就像她所说的,当她坐下时,像一轮初升的明月,突然笼罩了一室的光华,众人不知不觉的失了神态。但她的魅力不仅仅于此,她比这里的撒哈拉威女人更有教养,也更加开明,这样一个兼具内在和外貌的女子又怎能不吸引人呢。
当三毛觉得没有人配得上她时,在鲁阿的介绍下,三毛才知道游击队的领头巴西里是鲁阿的哥哥,而巴西里在三毛眼中和大多数人的撒哈拉威人也不尽相同,他谈话有礼温和,就像一个王子一样,成熟稳重,英俊脱俗。
若不是鲁阿的介绍,三毛或许也不会想到,这个人正是沙伊达一直隐瞒着的爱人,是啊,也只有这样一个气度不凡的男人才能配上美貌善良的沙伊达。
但一个令人垂涎的女子,一个游击在烽火边缘的领头,在这样一个充满愚昧的社会,他们民族自决不仅要面临外来侵略者的进攻,还要警惕内部愚民的背叛,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环境中,注定了他们的对抗是失败的,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故事会在夜里死去,在枪响之后戛然而止,最后只见人群散去,留下一地浸满血液的黄沙,和死去的英雄。
风吹起了屠宰场外的沙,露出骆驼的腐肉白骨,远处的太阳已落下,寒风带来了骆驼的悲鸣声,像是在哭泣他们的领袖已经死去。
看完这个故事,我久久无法释怀,我不知道故事里面是否有多少的艺术色彩在里面,但是带给我的震撼却是由内而外的,当我闭上眼睛时,我也会像三毛一样,去想像那样一个画面,但是我们却像被镣铐铐上了一样,哭喊着,任凭自己如何发出声响,周围的人们都不为所动,冷漠的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而我们,就看着眼前的悲剧一次一次的重演,无能为力,然后陷入沙漠里的悲怆,巨大而无边际。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和三毛一样去洒脱的生活,但是生活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你可以说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即使她回台湾后,但是她的心依旧在流浪,我们没有三毛那样的洒脱,没有她那充满故事性的人生,但是希望我们都和三毛一样,拥有爱,拥有自己想要去过的人生,这样,也不枉人生白白走一遭。
《哭泣的骆驼》是三毛的作品之一是以撒哈拉时政为背景,以撒哈拉民族武装首领为主要人物进行描述的半纪实性小说小说中人物命运离奇悲惨,故事错综复杂
三毛的文字,在我的印象里从来都是平淡的,丰腴和韵味也都出自这平淡,我对她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因此爱了她的散文,也是抱着一种极其轻松和愉悦的心情读她的文字。
这一夜,印象里恬静的撒哈拉忽然狂躁而凶残,吞噬着幻与梦,竟赤裸裸地将暴虐的人性捧到我的眼前,颤抖,因这文字而无法停止,闭上眼,耳边仿佛传来一阵哭嚎――骆驼的哭泣,哭泣的骆驼!在看过的三毛的几本书中,最喜欢的就是这本。这里主要记叙了三毛与大胡子在撒哈拉以及加那利群岛的生活。沙巴军曹给人一种传奇的感觉。由三毛对那个沙巴军曹的不解,到听到传言的急转态度,再到高潮部分军曹舍命救撒哈拉威小孩,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一个被仇恨啃齿了十六年的人,却在最危急的时候,用自己的生命扑向死亡,去换取了这几个他一向视作仇人的撒哈拉威孩子的性命。”——军曹戴着仇恨的面具,其实本性仍是如一般人那样,甚至比一般人更加懂得生命的可贵。
搭车客里面的趣味横生,大胡子与三毛那乐于助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接人搭车同时,碰到各色人等,让人感到惊险刺激。
哭泣的骆驼作为压轴,史诗般的描述,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层层铺垫,衬托出游击队老大的英勇以及大时代里对爱情的无奈。“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年少轻狂,还未看破这世界,游击队老大注定了悲剧的命运。对沙伊达的脱俗的描述,让人惊讶于野蛮人中出的金凤凰。最后一幕的触目惊心,让人扼腕痛惜以及愤怒。再一次证明,得势的人,可以胡作非为,不管是那个地头蛇还是那个摩纳哥国王,老天是会惩罚他们,只是个时间问题。哑奴描述的是个嘴哑心不哑的奴隶。他有一般父亲的为家人着想的品性,也有对精神上超乎寻常奴隶的诉求。个人感觉,以哑奴的思想,他肯定不满于作为奴隶的现状,只是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