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的花》中荷兰人为什么最迷郁金香

《荷兰的花》中荷兰人为什么最迷郁金香,第1张

郁金香的花语是“爱的表白”。关于此花语,在荷兰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

一位美丽的少女同时获得了三位勇士的倾慕,三位勇士分别献上各自的传家之宝皇冠、宝剑和金子向少女求婚。但少女对三人皆不倾心,却又不忍伤害任何一位,只好请求花神将自己变成郁金香花以了却情缘。

1、郁金香能在欧洲得到迅速传播,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叫克劳修斯,是一个居住在荷兰的法国植物学家,他通过邮寄散发郁金香球根的方式,使郁金香很快走进了欧洲各国的花园。所以葡萄牙的埃马努埃尔王子高度评价说:“克劳修斯是花朵们真正的君主。”后人为了纪念克劳修斯,尊称他为“郁金香之父”。

2、欧洲大部分国家的“郁金香热”只持续了短暂的一段时间便渐渐冷却,而荷兰的“郁金香热”却愈演愈烈,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趋之若鹜,不顾一切。有一个叫克莱斯·彼得森的医生为了表示对郁金香的热爱,特意把自己的姓氏“彼得森”改为了“杜普”,因为“杜普”在荷兰语中就是“郁金香”的意思。据说在一家酒吧里,吧台展示了一朵郁金香球根,不料被一个醉鬼当成洋葱给吃下去了,这个倒霉的酒鬼因此被法院判刑三个月。

3、17世纪30年代初,荷兰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职业——“花商”,这伙人既不是鉴赏家,也不是植物家,更不是园艺家,他们只是一群想靠郁金香赚钱的投机者。聪明的荷兰人发现了郁金香致富的秘密,善于经商的他们巧妙地将普通的郁金香花朵包装成了炙手可热的高档奢侈品。

远在1630年,荷兰的一朵郁金香花根的售价相当于今天的76000美元,比一部汽车还要贵,真是令人不可思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郁金香花根泡沫”。

扩展资料:

郁金香 ——博爱体贴高雅富贵能干聪颖,善良。

郁金香(紫) ——无尽的爱、最爱。

郁金香(白)——纯洁清高的恋情。

郁金香(粉) ——永远的爱。

郁金香(红) ——爱的告白、喜悦、热烈的爱意。

郁金香(黄) ——开朗。

郁金香(黑)——神秘,高贵,独特领袖权力、荣誉的皇冠。

郁金香(双色):美丽的你、喜相逢。

郁金香(羽毛):情意绵绵。

-郁金香

瓦格纳

瓦格纳 Richard Wagner(1813-1883)

作家生平的作品:《漂泊的荷兰人》、《纽伦堡的名歌手》、《尼伯龙根的指环》、《汤豪舍》

瓦格纳的3幕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作于1841年,1843年首演于德累斯顿。由瓦格纳自己根据德国诗人海涅的《施纳贝莱沃普斯基的回忆》第7章自撰脚本。剧情描述荷兰人乘红帆船在海上航行,魔鬼罚他终生漂泊,7年方可登陆一次。只有找到一个忠贞地爱他的女子,方可得救。船长达兰德的女儿森塔从画中认识了荷兰人,对他产生思慕之情,渴望救他上岸。一天,荷兰人在海上漂泊又满7年,上岸寻找救星,被船长约到家里,见到森塔。两人一见倾心,荷兰人为自己即将得救而暗自庆幸。此时恰逢森塔以前的恋人,猎人埃里克前来求婚,并提醒森塔不要忘记过去的誓言。荷兰人闻言大失所望,离开森塔,沮丧地奔回船去。森塔追到海边,见红帆船远去,悲不自胜,投海而死。红帆船此时亦沉人海中。剧终时,海中庄严地出现荷兰人与森塔的身影,他们在朝阳中拥抱着,向天空升去。

《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又名《纽伦堡的名歌手前奏曲》。三幕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完成于1867年,但其序曲早在1862年便已创作。歌剧的脚本为瓦格纳本人所作,取材于十六世纪德国纽伦堡的一个民间故事。这部作品不仅在瓦格纳的歌剧创作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也是歌剧史上最著名的杰作之一。这部歌剧构思的时间很长,所要体现的中心思想几经更迭,在这一过程中它的形象和情节不断深化。因此在瓦格纳后期创作中,这部歌剧显得十分突出。

《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的不朽歌剧。是瓦格纳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其中一部。《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瓦格纳根据冰岛历史学家施图鲁孙的北欧神话《埃达》与12至13世纪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自撰脚本,提赠给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整套歌剧于1876年在拜鲁伊特首演。全剧由四部分组成:莱茵河的黄金、女武神、齐格费里德、众神的黄昏。

瓦格纳的3幕歌剧《汤豪舍》,作于1842-1845年,完整标题为《汤豪舍以及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由瓦格纳自己根据古代传说撰脚本。剧情描述游吟歌手汤豪舍与图林根的庄园主赫尔曼的侄女伊丽莎白相爱,但经不住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诱惑,离开图林根瓦尔特堡在爱神的山庄住了一年,后因感到厌倦,又回到人间,伊丽莎白喜出望外。汤豪舍参加歌手比赛,赫尔曼规定必须唱爱的赞歌。汤豪舍竟在歌中称颂他自己与维纳斯的私情,因此触犯了神。赫尔曼令汤豪舍随朝觐者去罗马求教皇赦免。教皇却声称,如要他赦免汤豪舍,除非拐杖发芽。汤豪舍走后,伊丽莎白因相思而成病,竟死去。汤豪舍回庄园途中,遇伊丽莎白的棺木,痛苦至极,在维纳斯召唤下,他叫喊着“神圣的伊丽莎白啊,为我而乞求吧,”倒在伊丽莎白身旁死去。这时朝觐者拿着教皇送给汤豪舍的拐杖出现了,拐杖上长出了枝叶,说明汤豪舍的罪过得到了赦免。音乐以小号的号角式的合奏揭开了典礼的序幕。随后,音乐进入舒展优雅的“高雅主题”,使人们仿佛看到了潇洒的绅士和端庄的贵妇人的行进队列。

世界各地的求婚习俗不难理解,就是不同国家的求婚习俗。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民族的求婚习俗都存在很多种,更何况世界的其他国家。想必很多人都是非常的想要了解世界各地求婚习俗的,那么到底世界各地的求婚习俗都有哪些内容呢?

世界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礼仪,比如说有些国家是喜欢见面有碰鼻礼,贴脸礼等等。而世界的不同国家的求婚习俗都是存在差异的,,那么世界各地求婚习俗大家都知道哪些呢?下面就来说一说一些国家的求婚习俗是怎样的。

一:英国,在英国的约克市,男子想要找伴侣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适龄结婚的女子都会穿上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衣服,三种颜色就像是交通灯一样的意思。红灯代表对于男子没有感觉,黄灯代表交往试试,绿灯则代表同意。这样的求婚习俗是不是特别的有趣味呢?

 二:刚果,刚果的男子向女子求婚是非常有意思的,男子会将一只烤熟的鸟送给女子,告诉女子这是自己亲手所打来的鸟。女子的回礼则是一个玉米棒子,并说这是我亲手种出来的。

 三:墨西哥,墨西哥的男子如果说爱上了一个女子,他就需要聘请乐队到女子的窗下来演奏小夜曲求婚,当然自己若是会演奏的话更加分,这在影视剧中是有看到过的,一般都是唱到天亮如果说女子没有回应的话,女子回应就可以演奏结束。

 四:南美洲,南美洲大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马怀安族,大多数是女子向男子求婚,女子中意哪一个男子就可以在男子田里劳动的时候下田帮助男子干活,如果说男子没有离开的话就是代表男子同意女子。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世界各地求婚习俗很有趣呢?其实要说求婚习俗最多的还是中国,中国古代人就非常的重视求婚,而中国人即便是非常的喜欢西方的婚礼形式,但是依然的保留着对于老祖宗的求婚习俗的传承,这足以说明老祖宗留下来的求婚习俗等等都是好东西,是非常有深远的意义的,有无尽的文化价值的。

“飞行的荷兰人”号 “飞行的荷兰人”(漂泊的霍兰),出自瓦格纳的一部悲伤爱情歌剧。被诅咒的船在海上无止境的漂流,永远无法上到希望的岸上 歌剧《飞行的荷兰人》 三幕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又名《傍徨的荷兰人》,这出歌剧是根据北欧所流传的鬼船故事而写成。诗人海涅把这一传奇故事写成小说《施纳贝尔沃普斯的回忆录》,瓦格纳从这本小说得到灵感,于1842年,参照迪奇所写的《鬼船》写成剧本并谱曲。德语的“fliegen”是飞翔、飞行之意,而指的是传说中的“鬼船”。由于荷兰人不可能会飞,如果译成“飞行的荷兰人”似乎不妥,于是根据剧情意译为《漂泊的荷兰人》或《彷徨的荷兰人》。《漂泊的荷兰人》一完成,瓦格纳便希望能尽快在德国的歌剧院上演,但莱比锡方面表示剧情太阴森而拒绝了他,慕尼黑则认为此剧无法投合听众的兴趣,还是退回总谱。他在柏林停留时,由梅耶贝尔的协助,好不容易获得柏林剧院的首肯,但实际演出的可能性还是很渺茫。后来看到《黎恩齐》演出成功的德累斯顿,终于在 1843年1月2日首演这部《漂泊的荷兰人》。1865年在德累斯顿剧院再度上演以后,才肯定了其价值与成功。 这部三幕八场的歌剧在结构上依然采用编号样式,而且编号与场数相互一致,共有八号,但每一号可能包含数曲。由于瓦格纳不同意这种传统的细分法,不久后便抛弃编号样式,而采取强调戏剧性的作风。 此剧可以说是以 《仙妲的叙事曲》作中心,分别向前和往后发展而成,并以表示亲切爱情的“救济动机”和气氛阴森的“荷兰人动机”的对立作为音乐的根基。不论在《叙事曲》、序曲,或是终幕中,这两个动机都以极具效果的方式反复出现。和前作《黎恩齐》相比,可以看出“主导动机”的手法在此有了更明确的意识。 除了上述的两个主导动机外,剧中出现较频繁的动机,还有“海上漂泊的动机”和半音阶的“暴风雨与波涛的动机”,这两个刻画心理的动机,连同前述的两个主要动机,使此剧的音乐具备交响曲般的性格。 剧中较重要且有名的乐曲,除了《叙事曲》外,还有第二幕具有民谣风的《纺纱合唱》和第三幕的《水手合唱》。独唱曲部分则有第二幕中年轻猎人的咏叹调、第一幕荷兰人登陆后唱出的咏叹调等。 整体看来,瓦格纳在此剧中多少受到前辈、特别是韦伯的影响,但已经脱离前作《黎恩齐》中的法、意倾向与外表的虚饰,音乐开始有了内在性格,色彩上变为德国式的,作曲家的个性也更加突出。再加上主导动机的手法与戏剧性格的强烈意识后,可以明显看出瓦格纳已经向乐剧迈进。 剧情简介: 据说,从前有一个荷兰的航行者,冒着险恶的风浪要想绕过好望角,并发誓说必须完成其壮举,虽作一世的航行亦所不惧。魔鬼听了他的誓言,就判了他的罪,罚他终身在海上漂流,直至世界的末日;他将永远不得解脱,除非他能找到一个女子忠心爱他。每七年允许他登陆一次,让他去寻觅那愿以忠贞的爱为他赎身的女子。 又满了一个七年的时期,那荷兰人的船停泊在挪威海岸的一个港湾里。在那里原有一只船在躲避风浪,船主是一个名叫达兰德的挪威人。达兰德的家在离那儿不远的地方。荷兰人在谈话中得知达兰德有一个女儿还不曾出嫁,他就要求达兰德允许他向她求婚,并说愿以全部的财物作为报偿。达兰德同意了。原来他的女儿名叫森塔,是个多情的女孩子,飞翔的荷兰人的故事很早就在她的心上印下了很深的印象。当达兰德把那荷兰人带到家里来的时候,森塔正迷惘地注视着一张传说的故事中的不幸的主人公的画像。等她看到那位客人的相貌,与画中人惊人地相像,她就立刻被他迷住了,她的忠贞的爱无形中已贯注在这位客人的身上,她自觉有赎救他的使命。 后来,一个名叫埃里克的青年(他原来是钟情森塔的)对森塔倾诉自己的爱意时,被那荷兰人听见了,荷兰人想到自己这次必又将遭人抛弃,遂毅然而去,返回到自己的船上。那时森塔急忙追喊,说她是忠心爱他的,但被埃里克、达兰德和众好友拉住。那荷兰人也是真心爱森塔的,他不愿连累她,就向她说明自己的身世,想使森塔恐惧,然后立刻开了船。但森塔毫不为他的话所动,誓要忠贞爱他至死为止,终于从众人的阻挡中抢了出来,跑到了一个悬崖的边缘,两臂向着那荷兰人张开,纵身跳入海中。这时幽幻的船影沉下去了,海水涌起了高浪,旋又落下,激成了急流的漩涡。在落日的光辉中,森塔与那荷兰人的影子互相拥抱着,在海上浮现了出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386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