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5篇,第1张

#教案# 导语在音乐活动中,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题材。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小鸡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材料和环境创设

 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重点与难点

 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流程

 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活动过程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

 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

 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

 (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2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象和蚊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串铃发出的声音,会用臂部大肌肉带动手腕摇串铃,并能在了解大鼓和蛙鸣筒所表现的声音形象的基础上参与游戏。

 2、要求幼儿通过大象和蚊子的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与乐器演奏的对应关系,并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3、要求幼儿学习倾听,能在倾听的基础上与同伴共同演奏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串铃

 2、一面大鼓

 3、一个蛙鸣捅(可用其它能连续敲响的乐器代替)

 活动过程:

 1、幼儿听老师讲述故事,知道大象一睡着,小蚊子就可以去叮大象,大象甩尾巴时,小蚊子就要躲远点,不能让大象尾巴碰着,当大象尾巴不动时,小蚊子又可以去叮大象,大象使劲跺脚时,小蚊子就要"死掉"。幼儿模仿练习。

 2、幼儿听老师用打击乐表现故事内容,先缓缓敲大鼓,再连续刮蛙鸣筒,接着轻轻摇响串铃,最后使劲敲大鼓。这样,让幼儿知道:轻而慢敲打鼓表示大象走路;刮蛙鸣筒表示大象甩尾巴;摇响串铃表示蚊子飞;使劲敲大鼓表示大象生气使劲跺脚。

 3、幼儿每人拿一个串铃轻轻摇动,表示蚊子飞,在老师的提示下知道摇动手臂。

 4、幼儿在老师敲击乐器声中和讲故事清洁的提示下做游戏。扮蚊子的幼儿练习先听着蛙鸣筒声往后退,当什么也声都没有时,就边摇串铃,边走到大象(由另一老师或高大幼儿扮演)身边,当听到重纵的敲鼓声时,"蚊子"就躺下"死掉"。

3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哈罗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初步提高审美的能力。

 2、尝试根据歌曲内容给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

 3、掌握短语“高兴”、“哈罗”、“圆圈”。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碟子《说哈罗》、录音机、钢琴

 2、较宽的活动场地,即我班的大教室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以《在农场》为发声曲目,在练声时,要求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提醒幼儿张开嘴巴,并不时通过言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欣赏音乐《说哈罗》两遍。

 1、一遍后,提问:在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

 2、两遍后,提问:这次,你听到了这首歌说了些什么?

 你很(高兴),你就说(哈罗)!我们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围个(圆圈)尽情欢笑说(哈罗)。

 引导幼儿听出歌词中括号的词,便于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三)边听音乐边学习歌词两遍。

 (四)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

 1、谁能给这首好听的歌伴舞?

 (1)你很高兴你就说哈罗,该怎么给它伴舞?

 (2)我们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又该怎么伴舞?

 (3)围个圆圈尽情欢笑说哈罗,怎么给这句歌词伴舞?

 在这个过程中,请创编舞蹈较好的幼儿上来示范,并请幼儿跟着学习。

 (4)放音乐,请幼儿跟随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伴舞。

 2、你自己还能给这首快乐的歌曲伴什么舞蹈?请你用自己创编的舞蹈给它伴舞,好吗?

 (五)师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舞表演,并做小结作为结束。

4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西游记

 活动目标:

 1、在关擦比较中了解脸谱形状的含义,使用对称绘画经验表现唐僧师徒四人的主要特点。

 2、对《西游记》故事感兴趣,积极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人物对象。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一、回忆故事,引出故事中的角色。

 1、听音乐回忆故事《金猴降妖》,去西天取经的还有谁?

 2、这4人是着名的故事《西游记》中的人物。

 二、观察脸谱,了解特征并尝试绘画。

 1、出示一组猴子脸谱,找出孙悟空,说出理由。

 2、观察人物不同特征后再找共有的特征,对应相关文字放脸谱。

 3、小结:京剧脸谱会把任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

 4、你喜欢里面的谁?怎么画,才能让人家一看就看出来你画的是谁?

 5、介绍辅助材料,能自己画的孩子自己画,需要材料帮助的请自己选择,记住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共有的地方。

 6、幼儿作画。教师观察、引导。

 7、交流展示作品:请相关幼儿的作品带上来一起展示。教师讲评。

 三、出示妖怪,引发表演故事的兴趣。

5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大猫小猫

 一、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中音量大小的变化。

 2会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并能够跟着伴奏唱歌。

 3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二、活动准备

 一张大猫和小猫的、音乐《大猫,小猫》。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引出课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两个客人,听,(老师学小猫轻轻地叫,后出示小猫)是谁来了呀"小猫是怎么样的小猫是怎么叫的小猫叫起来轻轻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学大猫响亮的叫声后出示大猫)听,这又是谁来了呀为什么说这是大猫呢原来大猫叫起来声音响响的,我们也来学一学大猫叫,好吗

 (二)学习歌曲

 1教师:我们问一问,大猫和小猫来做什么呀原来大猫和小猫带来了一首歌曲送给小朋友,猫咪请老师给小朋友唱一唱(教师唱一遍,要求幼儿只听不唱,欣赏一遍歌曲)

 2教师:"好听吗歌里唱了什么啊"(引导幼儿用原歌词回答,教师可以提示)

 3教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歌里唱的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听的时候,小朋友可以轻轻的跟着老师一起唱。"(教师再唱一遍)

 4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唱吧。"(教师提要求,幼儿不可以用嘶吼的声音唱歌,然后带领幼儿,放慢速度,一起清唱歌曲两遍。)

 5教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听,可是老师觉得少了点东西,如果我们配上音乐和动作就更好听了,小朋友知道猫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吗(幼儿展示动作)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边唱边加上猫咪的动作吧。(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做动作)

 (三)游戏

 1教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做大猫,唱大猫唱的,小朋友们做小猫,唱小猫唱的,唱的时候要把动作做出来,还要注意声音大小的变化。"

 2分两组演唱(一唱大猫,一唱小猫),后交换。

 3教师:"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歌,名字叫什么啊我们现在知道了,大猫和小猫的叫声是不一样的,那大猫和小猫走路的时候是不是重重的,声音很大的如果猫咪走路重重的、很大声,就会被老鼠听见了,那么它们就抓不到老鼠了。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教室里、在卧室里走路的时候也要轻轻的,这样才不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和老师,对不对"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跟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一起分享《大猫,小猫》这首歌曲,告诉他们大猫和小猫叫声是不同的。

快手张大猫直播内容是真的。因为张大猫是快手视频直播软件的一名网红主播,直播张大猫不是假的,是张大猫真人进行的直播,但他直播的内容不是真的,指在为直播观众带来搞笑的气氛,为用户带来欢乐。

如果这个老师她已经有男朋友了,你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尽量避免做和她男朋友相关的事。

如果这个老师他没有男朋友,那你在贿赂的过程,可以在去接孩子的时候,无意间或有意间的给他买一些小礼物,然后说感谢他对孩子的一些照顾。

其实让老师重视自己的孩子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首先你自己要和老师打好关系,并不一定说是要用什么实际的东西去打动她,你要试着把老师的微信加了,然后和他聊一下,然后特别是看一下你们之间有没有共同认识的人或者是亲戚这些,进一步打好关系,他自然会更加照顾好你的孩子和重视你的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42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