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二七纪念塔是干什么用的啊?

郑州的二七纪念塔是干什么用的啊?,第1张

一、二七塔的由来: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

二、二七塔的历史:

1951年,郑州市人民政府将郑州市西门外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交通广场,当时广场中置一座高15m的六角形木质塔。(另一说法木塔建于1953年)

1971年夏,木塔倒塌。时任郑州市委第一书记王辉下令,在原址修建二七纪念塔,著名建筑师林乐义主持设计。

1982年7月2日,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塔顶钟楼恢复报时钟声。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七塔纪念的历史事件

1923年2月1日清晨,1000多名铁路工人从郑州车站出发,向总工会成立大会会场——普乐园挺进。即将开会之时,郑州警察局长黄殿辰率领警察多人,到总工会筹备处宣布吴佩孚的电令,禁止铁路工人在郑州举行大会。

工人们冲破途中军警阻拦,他们撕下封条,砸开铁锁,冲进普乐园,郑州铁路工人领袖高斌庄严宣布总工会成立。反动军警恼羞成怒,白色恐怖笼罩郑州,工人运动浪潮并没有因此低落。

在中国***的领导下,2月4日,高斌拉响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以郑州为中心,北起长辛店,南至汉口,1200多公里长的铁路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2 月7日,吴佩孚对京汉全路罢工工人实行了大规模的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广大工人受到迫害,郑州党组织也被破坏。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中国不会忘记“二七惨案”,施洋、林祥谦、高斌等52位同志英勇牺牲,300多人身负重伤,1000多人被开除。

郑州也不会忘记,烈士汪胜发、司文德的头颅被悬挂的长春桥,便在二七大罢工烈士牺牲的地方高高竖起了二七纪念塔。

以上内容参考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以上内容参考 郑州市人民政府--二七塔,一座城市的精神之塔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由于遭到封建军阀的阻挠和破坏,大会决定在2月4日举行全线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肖耀南在帝国主义的指使下,对郑州、江岸、长辛店的罢工工人进行了残酷镇压。全线工人同仇敌忾,不怕牺牲,同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员、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杀,300多人负伤,激起了全国工人大罢工的革命怒潮。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罢工。1925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在郑州召开全路工人代表大会,庄严宣布:恢复京汉铁路总工会。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于1926年10月15日,又杀害了郑州分会负责人汪胜发、司文德,并把二位烈士的头颅悬挂在“长春桥”(今二七纪念塔地址)的电线杆上。但是,英雄的铁路工人并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战斗着。“二七”大罢工的伟大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伟大的罢工运动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1971年改修成现在的塔式。

最初的“二七塔”仅仅是一座木塔。郑州市“二七纪念馆”副馆长高丽介绍说:木塔没有多高,上不去人。旁边是花坛完了又在这个长春桥的基础上扩建的“二七广场”。为啥叫“二七广场”呢,就是纪念“二七”烈士,郑州市人民政府把它命名为“二七广场”。

据高丽介绍,“二七木塔”是1951年建成的,当时的塔高只有21米。关于这座木塔的文字记载实在是寥寥无几,人们关于她的具体来历的记忆也相当模糊。有人说当时的木塔是一个城乡物资交流大会的临时性建筑,就像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原来只是一个博览会的临时形象建筑一样,用过之后按原计划是要拆除的。可是因为这木塔建在了当年烈士的鲜血浸染过的地方,大家不约而同地都认为修建木塔就是为了纪念在罢工中牺牲的烈士,所以木塔被保留下来了。后来,“二七广场”的建设更加坚定了人们的这种想法。

郑州人对保留木塔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们既是出于对“二七”烈士的敬意,也是出于对一个公共景点的热爱。因为当时塔的周围有果园以及商业区。于是,这座木塔从此渗入了郑州的血脉。他们崇敬有加,爱护备至。

1971年夏天,一场风雨过后,屹立了20年的木塔砰然倒地。于是“二七塔”的历史中又出现了王辉这个名字。王辉当时是郑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他和建筑师胡诗讪等人经过多次协商确定了“二七塔”重建的方案。新建的“二七塔”是双塔,象证在这里牺牲的两位烈士;双塔各7层,塔高27米高,双塔平面南北角对角线净长7米,都寓意着“二七”这个数字。

设计方案定稿后具体建塔又面临新的难题。按设计要求塔上要装琉璃瓦、塔钟和电梯。这些当时都没有现成的,要临时制造。于是,王辉把郑州市的窑场、钟表厂、工程机械厂的领导请到一起研究,终于解决了问题。高丽副馆长介绍说:

他(王辉)对这非常重视,当时在这建了很多东西,如金水河那个桥、“二七宾馆”、水上餐厅、“二七塔”都是他建的。1971年7月1号开始动工9月29号就完工了。三个月的时间,10月1号就开放了。

从上个世纪20年代京汉铁路工人三天的大罢工到70年代郑州人三个月建塔,历史赋予了“二七塔”更多的特殊含义。“二七塔纪念馆”的第一代讲解员蔡春丽介绍说:

可以说“二七塔”在我们国内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一般现代的建筑它不建塔,这是现代建筑里面唯一的一个塔。过去那种塔就像开封铁塔、大雁塔什么的,都是过去的古代的。这个塔它不是一般性的,它是个连体双塔。

中国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系博士邹跃进说:中国塔最初都在城外比较清静的地方,它进入城市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塔的本意是佛家的一种纪念性建筑,郑州人用塔来纪念烈士,富有创意。

“从新塔对外开放那天起,新的“二七塔”就承前启后地发挥着自己的职能,见证着郑州新商都的发展变化”,讲解员蔡春丽回忆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61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