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父母爱情》,我终于知道安杰为什么愿意嫁给江德福 ,你怎么看?

重温《父母爱情》,我终于知道安杰为什么愿意嫁给江德福 ,你怎么看?,第1张

01

特别喜欢看年代剧,年代剧有一种岁月沉淀后的宁静和幸福。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我都在重温,梅婷和郭涛主演的《父母爱情》。

在那个车马很慢,一生只能够爱一个人的年代,他们的爱情让我羡慕,同时,也让我回味无穷。

安杰幸福的一生,与江德福息息相关。所以在婚姻中找到一个好的男人,真的是特别重要,因为事关你以后一生的幸福。

安杰的婚姻这么幸福,是因为江德福身上具备这几个优点。

有担当

江德福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老粗,但是却特别有担当。当他爱上了安杰,就一心想娶她,跟她过一辈子。

安杰却因为身份的问题,影响到了他的工作。面对这个问题,江德福从来没有想过退让,他甚至说:如果我不能娶我喜欢的女人,那我还要我这一生做什么?

当压力涌来时,让他不得不做出最后的选择,他看着安杰的眼睛,坚定的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娶你的,我就算回老家种田,我也一定会娶你,让你跟我一起过好的生活。

江德福的坚定,让安杰也下定决心爱他,愿意和他吃糠咽菜,只要这一生不分离。

所幸,最后他们还是如愿以偿结婚,江德福保住了工作,他用自己工作升迁的机会,换来了娶安杰的机会。

如果后来不是江德福的妹妹知道这件事情,告诉了安杰,安杰可能都不知道,为了娶她,江德福在背后为她付出了这么多。

嫁给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女人就好像找到了一棵大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生活波折,她永远都不会害怕,她始终会相信,这个男人会给自己一番温暖的、安宁的天地。

有情义

江德福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男人,不仅有担当,对老婆好,甚至因为老婆,管自己太过严格,而成为“三洗丈夫”,他还每天乐呵呵。

江德福不仅仅宠妻,对朋友特别仗义。他把留校的资格让给老丁,自己去守了一座小岛。

最开始,安杰根本就不愿意,陪他一起入驻小岛,习惯了城里生活的她,不想去那座偏僻的岛屿,过乡下生活。

他没有强求,也没有和安杰吵架,而是一个人先去驻守小岛。甚至写信时,还跟老婆玩“爱的恶作剧”游戏,把安杰写给他的信,重新又退还给安杰。

江德福不仅仅为老婆付出,也为自己最好的朋友默默付出,嫁给这样一个有情义有担当的男人,怎么又不会幸福呢?

愿意守护安杰的小情调

安杰一直喜欢喝咖啡,不管是刚认识的时候,还是追求她的时候,还是结婚之后,安杰都特别喜欢静静的喝一杯咖啡,享受生活,江德福一点都不喜欢,因为他觉得很苦。

可是他知道安杰喜欢,在岛上那座偏僻的地方,在他外出时,他都会偷偷帮安杰买咖啡,满足她嘴巴的小欲望,守护她的小兴趣和爱好。

护了她一辈子

江德福对安杰可以说,爱了她一辈子,同时也护了她一辈子。

在安杰和妹妹德花吵架时,他一般都会在德花面前,总是说安杰的很多好话,在安杰面前,他也会说德花的不容易和付出。

所以德华总觉得哥哥太护着嫂子,太宠爱嫂子,就是因为他爱她确实爱的很多呀。

在安杰和孩子有矛盾时,他也会站在安杰这边。所以,安杰身上的那种小资情调,那种天真,那种小任性,都是因为江德福宠了她一辈子守护出来的。

一个备受男人宠爱的女人,在婚后她根本不需要成长起来,她只要继续做小女人就好。

十月情感寄语:

那是车马很慢的一个年代,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他们是一生一世一双人最好的实践者。

可是,当你去回味他们的婚姻时,他们并不是没有矛盾,也并不是没有争吵,而是他们谁都没有想过,要去放弃这段婚姻。

他们会用一生磨合,一生牵手,在婚礼上说好的一生一世,那就会实践到底。

安杰是很幸福的一个女人,因为她确实遇到了一个很宠爱她的江德福。

就像有人说,当一个女人,她足够具有女性特质时,她身边的男人才能够真正男人起来。

现在这个时代,竞争压力很大,女性不仅仅只是性别,甚至有很多人倡导说,女性就应该雌雄同体。

可能很多人都想着怎么样做一个女汉子,怎么样做一个女强人,却偏偏忘记了怎么样做一个女人。

而安杰身上就具有女人真正的特质。她说话温柔,对待丈夫也彬彬有礼。

可能是自小家庭教育的原因,不管江德福为她做什么,她永远都会跟他说一句:“谢谢”。

江德福说,我们两个人之间还需要说什么谢谢呢?

其实,夫妻之间最好的尺度是,不是拿老公老婆当自己的人,而是永远记得你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她不强势,自己错了就会承认

安杰在江德福面前,她性格不强势,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在现在家庭中,太多老婆的性格太强势,强势的女人往往压抑住了男人,作为男性的特征和本性。

当一个家庭中女人像一个男人,男人像个女人,那这样的家庭结构又怎么会幸福呢?

而安杰和江德福他们守住了自己的位置。安杰是一个好的妻子,她更懂得怎样做一个女人,好女人自然也会滋养出一个好的老公。

妻子学会做妻子,学会做具有女性特质的女人时,男人看到了自然会想呵护和宠爱你。

为什么江德福会宠爱安杰一生,因为她身上具备足够的女人特性,在外人面前,妻子给了他丈夫的尊严和面子,所以丈夫会反过来给予妻子宠爱和疼惜,而这是现代女性缺少的。

江德福是好老公的楷模,也是因为安杰是一个女人,所以他们互相成就了对方。

《父母爱情》中,江德福经过重重考验,总算赢得了安杰的心,就差临门一脚——获得组织上批准,便可以抱得美人归了,可偏偏就在这个环节上出了岔子。

安杰资本家的成分并没有瞒人,江德福一早就知道。可他毕竟是有政治潜力的部队干部,要结婚就必须通过政审这关。

这一政审安杰的各种复杂关系便被翻了个底朝天:

七大姑八大姨不是在美国就是在香港;嫂子家里是大地主;姐夫的哥哥是国民党军官,跑到了台湾。

这样的背景,组织上自然是不予批准。

这一结果把江德福先击懵了,就像一个人久在沙漠里跋涉,烈日炙烤,唇焦口燥,谁想意外看到了一泓清泉,刚要饮下却被告知水里有毒。

不过几乎没怎么犹豫江德福仍痛下了娶安杰的决心,即使知道最坏的结果是脱下军装,回乡下种地,他也认了。

可就在这时媒人杨书记问了他一个一针见血的问题:“如果你脱下了军装,重新成了农民,小安愿意跟你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现实,江德福为安杰舍弃了一切,安杰却为此而不嫁他,那他所做不就成了一场笑话?

两人一忖度,杨书记决定替他出面去试探安杰本人的真实想法,江德福则等在门外偷听,那真是心怀忐忑、冷汗涔涔,几分钟竟像过了几个世纪一般漫长。

当安杰吐出那句“我能”时,江德福心中这才如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心里同时也暗下决心:你不负我,我必不负你。

可这不辜负是要付出代价的。

江德福在海军炮校有着好人缘,不仅老丁替他捏着把汗,丛校长、杨书记夫妇更是为他的事操碎了心。

见江德福为这事愁得茶不思饭不想,日复一日地消瘦下来,杨书记给他支了一招:

让他去找基地政委,因为基地政委和他的情况类似,爱人家也是上海滩有名的资本家,社会关系也非常复杂,说不准将心比心就成全他了。

不过,杨书记也把风险说在了头里,说这是步险棋,如若这一步搞砸了,那可真就连退路也没有了。

江德福反正已经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不努力是真得看不见任何希望,努力了万一不成也无怨无悔不是?所以他真就去找了基地政委。

其实,杨书记只知道基地政委爱人成分复杂这是其一。

其二却是人家爱人其实是老革命,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比基地政委还早,跟安杰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所以江德福走的这步棋其实比杨书记预估的还要险之又险,谁知结果却是江德福化险为夷,真就办成了。

为什么基地政委最终批准了江德福的结婚报告呢?

江德福和基地政委的碰面地方非常有戏剧性,竟是在男卫生间。

江德福去时基地政委正在开会,且开会时间已经不短了。

江德福推测基地政委开了这么长时间的会,肯定已经讲得口干舌燥,那就一定会喝水,喝上水不得来卫生间吗?

照这样一推论,他就直接在卫生间守株待兔了。

基地政委已是不小的官,每天找他办事的人肯定特别多,但等在卫生间的估计也就江德福一人了。

江德福之所以采取这独辟蹊径的法子倒不是有意设计,而是他觉得自己找人家政委办事是因为个人私事。

堂而皇之地等在办公室有私事公办之嫌,名不正言不顺,别的地方又未必能逮到,所以才想出了这拙劣之策。

他的打招呼也分外搞笑:

基地政委被这长得一脸忠厚的人给逗乐了。

还别说这江德福也算歪打正着,给自己办事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另外,卫生间这地方看似不雅,却能让人心情放松,又能消弭阶层差异、上下尊卑于无形。

所以当基地政委和江德福先后从卫生间出来时,已熟稔了许多。

基地政委对江德福第一印象不错:是个实诚人,说话不谄媚不讨好却很会凑趣。

等江德福说明来意,基地政委怒了。

第一反应便是哪个嚼舌根的人给他支的招,让他自作聪明的走这捷径:

两人之间的谈话并不顺利,反而步步凶险。

当政委说出那句“我马上就批准你,你可以去回家种地了”时,江德福心里一惊,面上却仍不动声色。

然后政委又讲出自己爱人的情况和安杰作比较,既在缓冲已激化的矛盾,又在苦口婆心的教导。江德福听后,面上满是羞愧之色。

紧接着,政委余怒未消,“党籍我都不能给你保留”,听到这句话,江德福的心情顿时跌到了谷底,看来自己的前途彻底完了。

政委以让他回去“好好反省反省”结束了谈话,江德福只好机械地答“是”。

江德福此刻的表情凝重又悲壮,却绝不妥协,也不辩解。

其实,这场谈话别看凶险,可江德福至少给政委又留下了两个好印象:

第一是有底线,不出卖同志;

第二是有骨气,不投机。即使知道回乡种地已成定局也再未反口,这点很难得。

江德福离开后,政委本着爱才惜才之心和对革命同志前途命运负责的精神,当然不会立马任性地将江德福一撸到底,真的让他回乡种地去。

而是着手做了一个工作一一派人去调查一下江德福平日里的表现。

因为政委毕竟是党的干部,受党的教育多年,毛主席那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的教诲早深植心中。

这一调查政委果然没有失望。

首先,江德福有拿得出手的金光闪闪的履历

江德福年纪轻轻就参加了革命,解放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有勇有谋,历经九死一生,是抗美援朝的一级战斗英雄。

几十万入朝作战人员,只有两个特级战斗英雄, 一级战斗英雄也只有几十个,那可真的是万里挑一。

回国后又被当作重点培养对象送入海军高级炮校进修学习。

其次他有过硬的人品

在海军炮校,丛校长率性耿直,既讲原则又有人情味。

炮校学员众多,丛校长独独器重江德福,对他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了很大的关照和支持。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明这两人肯定都人品在线、性情相投,才互相引为知己。

丛校长先是关心他的个人问题,热心地让爱人帮他做媒。

后来江德福和安杰的感情得以平稳发展,丛校长夫妇更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德福娶安杰受阻,而且可能影响到他的政治生命,丛校长也跟着着急上火。

先是埋怨爱人不该给作这媒;然后又劝江德福干脆放弃算了;见江德福是铁了心要娶安杰,又积极给出谋划策。

他是既想成全江德福安杰这对有情人,又担心安杰的身份影响到江德福的前途,那真是自始至终替人操碎了心。

所以当基地政委要了解江德福的人品咋样时,江德福是炮校学员,自然丛校长首当其冲是最佳调查人选。

以丛校长对江德福的了解和评价,自然不会添半句不利于江德福的话,只会为他的人品作保。

基地政委自然也深知:党培养一个好干部不容易。

在他得知了江德福的具体情况后,也觉光凭江德福娶安杰这事就抹杀了人家多年的功绩,断了人家的前途说不过去,于是网开一面就给批了。

所以说江德福最后能平安涉险可不是他的一时侥幸,而是他过硬的业务能力和靠谱的人品使然。

真正的聪明人,其实就是如江德福这般,既有本事又有德行,待人实诚,做人厚道,既不偷奸耍滑,也不投机钻营,不仅常有好运眷顾,而且人生的路也愈走愈宽。

这部家庭生活剧《父母爱情》受到了众多观众的青睐除了电视剧的烟火味,贴近每个人的生活,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才是大家羡慕的。我来聊聊剧中德福和安杰的爱情观。

1、互相包容。江德福和安杰,两个主人公出生在完全不同的家庭,但他们能够认识并相处一辈子,因为他们有良好的感情基础。江德福机智、进取、勇敢、负责,具备了男人的优秀品质。安杰知道如何从大局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一些细节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德福只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愿意为她改变,这样的人当然值得信任。虽然安杰看起来出身于一个精致的家庭,但她美丽、善良、有教养、知识渊博、不做作,没有坏脾气。她在家里照顾孩子,勤勤恳恳地生活。这样的女人,德福娶了她,是福气。

2、相互理解。家庭生活久了是无趣的,人们需要在生活中找到乐趣。德福对安杰的每一个指责,都心知肚明,他可以接受,并悄悄自己去解决,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相处方式,安杰生活中的小任性,在德福的眼里不是夸张的,而是可爱的,然而,因为安杰的出身,德福的事业遭到了打击,但他从不抱怨。两个互相理解的人,怎么可能过得不好?所以,对于安杰来说,最想做的是做德福的妻子,知足,而德福一生自然也是幸福的。

3、学会感恩,珍惜对方。整部戏虽然两个人吵个不停,但都是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当然,这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因为彼此相爱,所以,即使生气了也不要忘记细心的照顾对方。德福被诱惑包围时,安杰也必然有很多爱慕者。然而,两人一直都不受外界的诱惑,爱一直都在,而且总是那么美好。

文:@木土说故事

“相濡以沫”是我们对《父母爱情》最深刻的印象。

双向奔赴的爱情是这部电视剧的魅力所在,也是我们的神往所在。

但原著却并非如此,甚至让人质疑:安杰她,是否从未爱过江德福。

原著中江亚宁写到:

如果婚姻也算爱情的话”,才是《父母爱情》原著的正确打开方式。

《父母爱情》电视剧中,其实极大程度的美化了安杰与江德福的爱情故事。

江德福对安杰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安杰也渐渐发现了江德福的闪光点,甚至从反感变成了崇拜和依恋,

可就在两人准备谈婚论嫁时,组织上却驳回了江德福的结婚申请,理由很简单:安杰的家庭成分太高。

介绍人杨书记一脸严肃地把安杰找到办公室谈话,问她:

假如江团长真的脱下军装回老家种地,你能跟他到乡下过那种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吗?”

安杰低下头,默不作声,她突然想起了姐姐安欣说过的话: “要真是那样(江德福离开部队),那也是咱拖累了人家”

她无声的哭泣着,但面对杨书记的质问,她自然清晰的吐出两个字:“ 我能!

门后的江德福听了,默默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但原著中的求婚,却少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原著中写到:

江德福对安杰一见钟情,强势进击后却屡战屡败,这让他多少有些挫败感。

如果说一开始的执着是因为爱情,那么而后的坚持,多少是带着赌气。

少了几分唯她不可的浪漫,却多了几分天下何处无芳草的现实主义色彩。

安杰作为衣食无忧的千金**,打从一开始便是看不惯江德福的。

但是迫于领导与家人的压力,再结合自己孤立无援的处境,不得不同意嫁给江德福。

没有两情相悦的爱情,这段婚姻的开始更多的其实是“各取所需”的匹配,以至于后来的“深爱”更大程度上是“认命”

原著中写到:

原著中极大程度的描述了安杰的美貌,甚至用“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来贴切形容她的风貌。

但作为母亲,作为妻子,她却从来没有称职。

她的青岛籍贯让她在这个海岛上,显得格格不入,

她从青岛那家老字号药店开出的关于工龄、工资诸多条条的工作调函几乎成了一张废纸。

在这个海岛上,她不再拥有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她曾经引以为傲的行为修养,在这里,只能沦为为江德福生儿育女的“随军家属”。

原著中写到:

关于江德福,安杰其实是不屑一顾的,婚后无所事事的生活,让她只能在生孩子一事上找到成就感。

但安杰却也是矛盾的,她一方面对自己丈夫的朴实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却又享受着丈夫带给自己的虚荣心。

而也正是这样的正反两极化,反而让她心中的天平稳定了下来,

她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岛上人民对她的注目礼,以此来平衡她对家庭生活的极度不满意。

厌恶江德福的种种行径,但却又无能为力,她只能把厌恶转嫁到为他生的这些儿女身上。

因为他们,她才失去了自己,而他们又都有着他身上的一切缺点,如果连喜欢都谈不上,又何谈慈爱?

爱屋及乌,恶其余胥”便是对安杰最好的诠释了吧。

原著中写到:

这是安杰第一次面对自己身份改变时的歇斯底里,她甚至还没享受到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就要去被迫接受退出时代舞台的现实。

而当她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丈夫江德福,50岁的仕途已经显示出了老态,开始原地踏步甚至步步后退时。

她便开始不动声色地为江德福的升迁推波助澜,而稳固这一切的前提,便是利用子女的婚姻,添家进口。

无论是宣传干事的大女婿,还是作训处参谋的二女婿,都是安杰一眼相中的,

可唯独到了亚琼,竟碰上了钉子。

一个陕西塬上农村籍的五短身材的汉子,才二十八岁就从连队指导员直接提拔为团政治处主任,这种三级跳远的火箭式干部。

安杰心中很是欢喜,没有提前的询问与解释,

她就如当年的寇主任一般,一把将女儿推到了这个男人的面前,又如当年自己的兄嫂一样,不给亚琼留下半分退路。

她不在乎女儿喜不喜欢,爱不爱,更不在乎她愿不愿意,接不接受,只要他配得上她,配的上这个家,便是极好的良婿。

但亚琼却不是当年的安杰,她选择了更为极端的方式,吞下一整瓶的安眠药,它差点结束她的命,也彻底瓦解了安杰的梦。

一向对安杰置之不理的江德福终于忍不住埋怨道:

安杰却突然怒吼起来:

这一声怒吼,吼出了她埋在心底里多年来的委屈,

一时间,她似乎开始分不清自己是安杰还是亚琼,嫁给一个像江德福一样的男人,委屈与羞耻,享受与接受,所有回忆全都一拥而上。

她有被迫选择配偶的无可奈何,又有嫁给良人一生安康的庆幸,她安杰,何其骄傲的一个女人都能做到,她亚琼,为何却做不到。

原著中的安杰,其实是贪婪自私的,她没有嫁给爱情,也从未爱过江德福,却享受着江德福带给她的生活条件。

在家人称呼她“官太太”,女兵喊她“一二一”,男兵为她行注目礼时,她甚至可以安慰自己:人生也大抵如此了吧。

但当她和江德福日食夜寝,为他生儿育女时,她又极度的嫌弃,痛苦,委曲求全。

整个婚姻生活里,她不甘又无力抗争,她一直在说服自己认命,从起初日复一日的坚持,到最后年老色衰后的陨落。

这是一个女人的悲哀,但这份悲哀,却是别人希冀的幸运。

曾几何时,有幸看过《父母爱情》的很多观众,都把幸福的眼光停留在了这部剧上,说的更细致一点,大家都把婚姻幸福的眼光放在了安杰和江德福身上。殊不知,仔细分析下来,他们二人之间,婚姻更像是形式。

在我抛出这个观点之前,我或多或少都已经想到:此观点必会迎来很多人的争议。 因为甚至在我本人看来,我都觉得我的这个观点有些推翻了我之前对《父母爱情》的认同,但一般透彻了解,真的让我有了另外的观点。

整部剧当中,就如同“父母爱情”剧名一样,主要讲述的就是安杰和江德福的爱情,当然是站在他们夫妻二人子女们的角度上展开的。

在当时那个年代,安杰和江德福的婚姻故事是值得很多人产生向往的,虽然说二人婚后生活的过程充满了磕磕绊绊,但总归江家最后的结局是圆满的。放在老一辈人身上,这二人的婚姻状态是无人可及的。

木心先生曾在《从前慢》里边写过这样一句话:

不错,按照木心先生所言,这大概是绝大多数人理想中的爱情状态,“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爱情的初衷价值观,谁不想如此,人人皆想如此。

可是这种美好的爱情状态,似乎只是在那种脱离现实而构造起来的小说当中,才有幸能够看到。回归现实,即便我们有强烈欲望的想去“用一生去爱一个人”,但可能你会慢慢发现,你想的不是别人想的,别人想的也不一定是你想的,哪怕事儿人心有所往,可往往结局终究还是抵不过现实的摧残。

《父母爱情》当中安杰和江德福的婚姻也是如此,之所以屡次在二人身上只提婚姻而不提爱情,是因为在我看来,安杰和江德福之间没有爱情可言。至少在安杰心底,当初她嫁给江德福,真的是无奈之举。

江德福是一个从农村一步一步走上来的贫家子弟,他和老丁一样,两人都是从农村的泥腿子一步一步走到了军官的阶上,可二人的婚姻皆很不如愿。

在安杰之前,江德福是有过第一任妻子的,这在剧中也有过明确提及。可能讲到这里就有不少人有种恍然所悟的感觉:

不错,如你所想的这般,江德福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张桂兰,张桂兰同没有从伍参军之前的老江一样,都是很朴素的庄稼人。其实如果张桂兰能够安心等到江德福从军归来,那么他们俩的爱情绝对还是能够朴素且幸福下去的。

但事情的转折点就发生在了老江当兵期间,待在农村的张桂兰,竟然和自己的二哥有了不轨之事。这种事情不管是放在古代还是如今,都绝对是很难被接受的现实,通常就是以离婚草草收场。

可能江德福对张桂兰真的没有太多感情,毕竟二人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颇为短暂,在听到消息之后,老江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便做出了离婚的决定,第一段婚姻宣告结束。

在送走张桂兰后,待在部队的江德福沉静了一段时间。后来才有幸遇到并结识了安杰。可安杰和张桂兰以及江德福遇到的所有女性都不同,她是资本家的女儿。

放在当时,“资本家”这三个字可谓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其敏感程度可见一斑。可就在这种情况下,一次平静生活里的舞会,打破了二人原本都孤自坚守的内心环境。

江德福很喜欢这个资本家的女儿,但安杰却不以为意,毕竟安杰从小养尊处优,脑子里想的也是西方价值观下的浪漫爱情,可眼前的这个男人,江德福,他能给她西方的爱情吗?当然不能,不要说是西方爱情,可能就连爱情,都给不到。

安杰对江德福的好感程度几乎没有,但就是在这种“非两厢情愿、非一见钟情”的前提下,安杰走进了江德福的生活里。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安杰走近老江,多半因素是家人在她背后和心底强有力地推着和鼓动着。

因为江德福是军官,安杰的家庭和资本挂钩,当时,安家很迫切和这种人群结交。当然,站到江德福的角度上来看,老江为了顺利娶上安杰,也是付出代价的,他不惜放弃大好前程、不惜接受上级处分,凭借着坚定的追求理念,江德福成功了。

可能在所有人眼里,安杰嫁给江德福之后是幸福的,尽管演绎出来的过程充满了坎坷和磕绊。但其实“宁愿放弃一切”也要娶安杰的江德福在慢慢改变,简而言之,江德福对安杰的感情程度在慢慢变得淡浅。

不知大家可否还记得当时江德福对安杰说的一句话:

我脑海当中还记得老江这句话的缘由,当时老江哥哥正逢仕途高迁,但因为安杰家庭的成分而不得已止步,所以当时老江对安杰发了脾气。

老江的一反常态似乎已经让安杰很不感冒,毕竟她对他的脾气已经知根知底,说到底老江心底还是很爱安杰的,这也是当时安杰为什么没有言语反抗老江的原因,但其实在表层现象之下,我们更能发现问题所在。

安杰眼前的这个男人,已经和她度过了几十年的生活,哪怕最初的时候,安杰嫁给江德福没有爱情的成分,可走着几个孩子的陪伴,俩人一起扶持着这个家庭一路走来,真的很难得。

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安杰自身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已经渐渐被那个年代的主流价值给同化,可能从她当时嫁给江德福那一刻开始,她就已经选择放弃了她那“安娜卡列尼娜式”的爱情观念了。

通俗而言,安杰嫁给江德福,选择的是纯粹是婚姻,没有纯粹的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62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