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张品成环境描写的作用

白马张品成环境描写的作用,第1张

白马张品成环境描写的作用为通过环境烘托寻找马的急切心理,看到白马时的心情放松,细腻地表现出对白马的情感。白马讲述关于战争的故事,也是一篇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在战争时期,红军遭到白匪的反复追击,又十几次击退了白匪的进攻。红军正在一块坡地上进行暂时的休息,准备随时应战。

 导语:《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我收集整理了这篇文章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马篇》读后感范文1: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白马篇》读后感范文2: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全诗共28句,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开篇两句是第一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中写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而扬名边塞。何以如此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木苦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木苦矢何参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边接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从内容上讲,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边。插着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事。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最后一层。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所论极是。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可是用在这里就平中见奇,普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原《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激情,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白马篇》读后感范文3: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售卖中。白马映书台的地址是福州市鼓楼区白马路以西、新西河以北,截止2023年3月2日的房价是43859元/㎡,现状是售卖中。白马映书台是由福州首开纵成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福州首开纵成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是一家以从事房地产业为主的企业,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信息咨询;其他未列明房地产服务;房地产经纪服务;房地产居间代理服务;物业服务;对房地产业的投资。

  [摘 要] 《女政委》是前苏联导演阿•阿斯柯尔道夫惟一的传世作品。作为前苏联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它可谓是前苏联蒙太奇学派技法运用的集大成者,充分体现了导演对前苏联蒙太奇传统的坚守。影片通过声音、画面构成了蒙太奇效果的对位,在鲜明的对比中阐释了影片的主题,使女性身份的回归和对战争的批判得以充分表达,并且深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的影响,再现了战争中的立场与人性,不仅反思了战争的残酷,也鞭笞了人性的罪恶与阴暗,成为当时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主流影响下的另类作品。

[关键词] 《女政委》;蒙太奇;女性身份;人性

有这样一部影片,还没杀青就被勒令停拍;摄制组冒着危险秘密拍完,还未审查就已遭到禁映厄运;有这样一位导演,因为其处女作而遭到迫害,并险些身陷囹圄,被驱逐出**界长达近20年。这部影片就是前苏联导演阿•阿斯柯尔道夫惟一的传世作品《女政委》。这部影片在禁映20年后的1987年重新问世,一举夺得了同年西柏林国际**节银熊奖和1990年四项列宁奖金等多项荣誉,成为前苏联**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影片之一。

一、蒙太奇技法的集中运用

作为前苏联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女政委》可谓是前苏联蒙太奇学派技法运用的集大成者。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原本是建筑学上的用语,意为装配、安装。影视理论家将其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剪辑组合。早在**这门艺术诞生之初,梅里爱、格里菲斯等**实践的先行者就开始寻找**的独特结构方式。他们尝试着把不同的镜头联结起来进行叙事,实现**的分解与组合。但是格里菲斯对于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处于一种无意识的阶段,并未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论述。一战以后,前苏联的**工作者在格里菲斯等人实践的基础上,把蒙太奇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肖夫和杜甫仁科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通过不同镜头和段落的组合与联结,生成新的意义,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女政委》中,导演阿•阿斯柯尔道夫通过黑白胶片和大量蒙太奇的运用向前辈的大师们致敬。

影片开头的一段镜头便体现了多种蒙太奇手法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开头一段,单从画面维度看,先出现了一尊孤零零矗立着的圣母雕像,然后镜头移开,出现了沙漠中一列默默行军的战士。这个画面的内容乍看上去比较突兀,但这正是一组典型的蒙太奇关系,这样的手法来自普多夫金。在乔治•萨杜尔编写的《世界**史》中,他是这样评价普多夫金的:“在普多夫金的作品里,物体在人体旁边,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物体具有超出道具本身范围的作用,他们的使用有时是模仿库里肖夫的手法。”①正如萨杜尔所说,普多夫金经常用与现场有关的充满象征意味的意象来表达情绪,而这些意象多为自然景观。类似的手法也出现在他的著名影片《母亲》(1926年)中:革命者巴维尔在监狱中设想着出狱的情景,镜头从他微笑的脸庞切换到山间冰雪消融的溪水。溪流中汹涌奔腾的雪水与主人公渴望自由的雀跃心情交相辉映;表现巴维尔和狱中难友们思乡之情的时候,普多夫金用了一系列乡村的意象,如田地、马匹、耕作、双手抚摸泥土等。《女政委》的开头和《母亲》中的很多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圣母与军队的鲜明对比构成了偏离叙事本体的象征性蒙太奇,不但表达了情绪,而且阐释了主题。

除了画面以外,声音也是开头段落中不能忽视的元素。画面和声音同样构成了蒙太奇效果的对位。开头段落中主要的声音元素是女政委哼的摇篮曲,与之对位的是一列士兵行军的镜头。摇篮曲是产后的女政委唱给刚刚出生的婴儿的,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温情,而沙漠里的士兵象征着生命的荒芜与杀戮。“**制作者也可以刻意地使声音的节奏和画面的节奏形成对比。例如,如果声源主要在画外,**制作者能够利用画面上人物的行为来创造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相反的节奏。”②这里,声音和画面上出现的圣母像是同一主题统领下的不同意象,而声音和画面上的士兵则构成了强烈的主题对比。这种正反题相冲突产生合题的原则正是爱森斯坦在理性蒙太奇中所倡导的,而这个合题的所指,就是摇篮曲和圣母所代表的母爱与人道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开头短短的几个镜头,导演阿•阿斯柯尔道夫把从蒙太奇大师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那里学到的技巧运用得非常娴熟,不但构成了声画的对位和隐喻,而且通过象征和正反题结合突出了主题。

最典型的蒙太奇镜头出现在瓦维洛娃分娩的片段。当瓦维洛娃在阵痛不断袭来大叫“救救我”的时候,画面上出现了开裂的土地,沙漠里不同姿势的士兵,出现了大家艰难地推着陷入沙堆的战车的情景,声音是分娩时的呻吟。这种声画对位中,声音和画面内容各自表达独立的意义,声音不是画面的附属或补充,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女政委的内心活动,营造一种紧张压抑的情绪,暗示生产的艰难和行军的艰难。同时,声画对立产生了新的表象,形成了新质,在这里形成隐喻蒙太奇。接着,瓦维洛娃的回忆中出现了她的爱人。影片的前面一段基本没交代瓦维洛娃丈夫的信息,直到这段闪回镜头,才出现了瓦维洛娃和一个男军官的爱情。他们在沙漠里艰难地行军,拥抱,并肩作战。后来,她的丈夫中弹牺牲,受惊的战马狂奔不止,后面群马奔腾,音响是瓦维洛娃绵长悠远的呼叫声。水中,所有的战马排成两排,低头饮水,水面上波光粼粼。沙漠中水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诞生。玛丽娅兴奋地冲出房间对叶菲姆说:“得了个男孩。”铁匠先是一愣,喜极而泣,摸着脑袋说:“上帝不会欺骗我。”随后,画面上出现了矗立着十字架的教堂,铁匠一家用基督教的诞生礼仪给女政委的孩子洗礼。这个片断通过场面的交替表现进行分类,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女政委分娩的痛苦和她压抑的所有情绪在分娩时刻的爆发,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进而领略事件中蕴涵的导演的主观情绪色彩。

《女政委》中所出现的蒙太奇技巧基本涵盖了爱森斯坦等人的所有研究成果,而且在影片中运用得得心应手。蒙太奇技法的集中运用充分体现了导演对于蒙太奇前辈大师们的敬意和对前苏联蒙太奇传统的坚守。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本片的主题得以彰显,女性身份的回归和对战争的批判得以充分表达。

二、女性身份的认同与回归

平等与差异是男女两性有史以来的争论,也是女性主义长期存在的疑问。在菲逻斯中心主义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父权社会,女性的自然的天性受到父权社会价值观的规范和限制。女性作为一个亚文化弱势群体在父权社会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女性作为菲逻斯中心主义的他者的混合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女性主义认为所有的父权制,如语言、资本主语、一神论,都只表达了一个性别。人类自有史以来,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男性力比多机制的投射,女性在这一制度中是缺席和缄默的。”③一个性别的习惯性表达使女性在许多社会活动中自动地回避、缺席,或者按男性的标准被要求和衡量,尤其是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活动,如政治、战争、体育等,表现得更为明显。性别的一元论在影视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在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常常被男性化和符号化。战争的残酷和艰苦使女性在铁与血的洗礼中逐渐弱化和隐藏女性身上温柔、沉静、软弱的一面,张扬甚至夸张坚强、决绝、冷酷的一面。把战争对于男性的要求生硬地移植到女性身上,从而使女性变得冷酷无情,孔武有力。

《女政委》中,瓦维洛娃刚出场就是一个典型的男性化的女性形象,她粗声粗气地说话,厉声呵斥着门外向她报告的士兵,和其他士兵一样对着水龙头喝水,行为举止完全是战争中需要的坚毅绝情的硬汉形象。逃兵叶梅林被抓回来之后,瓦维洛娃大声地命令他出来,愤怒地数落他的罪行,轻蔑地称他是红军英雄,充满讽刺意味,然后指责他违反红军纪律,抛弃革命,并且把叶梅林回家探望生病妻子的行为说成是拜倒在石榴裙下,宣布将他绳之以法。这一段落对逃兵叶梅林的处置,导演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铁面无私、毫不犹豫的果断决绝的女政委。她并没有去理解士兵对生病妻子的牵挂和对家园的眷顾,对这一切人性中天然的东西置之不理,用严酷的军纪来处决这样一个并非罪恶滔天的士兵,同时对抗亲人之间的脉脉温情。在这里,瓦维洛娃只是一个战争的机器,一个执行纪律的工具。战争要求她主动忽略作为自然人的同情与理解,千人一面地执行冰冷的律法,自觉维护战争的合法性。从瓦维洛娃身上,我们看不到女性的影子和有别于男性的独有特征,直到后面,她与团长的谈话交代了她即将分娩的事实,她跟团长说了没有拿掉孩子的原委,表现出犹豫和为难,这时瓦维洛娃的女性特征才逐步显现。

镇长把瓦维洛娃安排到铁匠叶菲姆家里去分娩。瓦维洛娃通过分娩前后与铁匠叶菲姆一家的相处,逐渐地摆脱了军人的单一身份,甚至成为一个会哼摇篮曲的、与旁人无异的众多母亲之一。镇长领着瓦维洛娃到了铁匠家,跟铁匠交涉瓦维洛娃分娩的事宜。瓦维洛娃先是远远地跟在镇长后面,到了铁匠家怯懦地顺着墙根走。面对叶菲姆的反对和讽刺,她默默无语,表情凝重,全然没有在战场上的果敢和处决逃兵时的威严。铁匠的不满还表现在行动上,他搬走了瓦维洛娃所在房间的家具,嘴里还嚷着:“谁规定我要把床让给她”面对着一切,瓦维洛娃还是一言不发,她默默地看着眼前这一家的态度,然后起身,坐在没有铺盖的床边。当铁匠的妻子玛丽娅说,“瓦维洛娃夫人,您看上去像要做妈妈了。”瓦维洛娃并没有准妈妈的喜悦,而是忧心忡忡地告诉玛丽娅,说自己想拿掉但是太晚了,说腹中的婴儿就像一把刀插在她心上,让她衰弱、出虚汗,言下之意是影响了她作为一个军人的战斗力。这个时候,瓦维洛娃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她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到铁匠家里分娩,生下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她认为生孩子影响了行军打仗,影响了自己的英勇善战。瓦维洛娃并没有一般女性那样将为人母的喜悦,相反,她认为分娩这种典型的女性行为影响了她作为军人男性化的表达。在这里,性别的基本需求让位于战争所要求的女性男性化的表达,瓦维洛娃仍是一个身份要求下的自我性别意识尚未觉醒的军人形象。

随着剧情的进展,瓦维洛娃的女性身份逐渐得到确认和回归。在铁匠妻子玛丽娅的劝阻下,瓦维洛娃才没有去干拿水壶之类的重活,在玛丽娅的悉心照料下开始逐渐认同自己产妇的身份,像一个产妇那样生活。玛丽娅给她拿来了叶菲姆的鞋子穿上,瓦维洛娃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她听着玛丽娅讲自己孩子的故事,讲抚育孩子的艰辛,讲一个女人要考虑的家长里短,看着玛丽娅给自己做孕妇装,给自己接生,替新生的婴儿洗礼……善良的铁匠一家的所作所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瓦维洛娃,促进她的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分娩前后的经历是她逐渐恢复一个女人的细腻、贤惠与勤劳,帮助玛丽娅擦地板,为怀抱中的婴儿哼摇篮曲,脸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团长来看她,告诉她部队转移的事情。瓦维洛娃听着团长和随从的讲话,回应的是与部队毫无关联的内容,怕随从大声说话吵醒孩子,怕团长抽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这时的瓦维洛娃,已经从那个满脑子是战争的铁娘子变成了以儿子为中心的慈母,她跟普天下其他母亲没什么不同,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部队转移的时候,瓦维洛娃含着泪给孩子喂完奶,去追赶远去的部队。她的离开更多是为了不让铁匠一家受到牵连。她的所作所为,已经不是纯粹的政委,而是一个集妻子、母亲、军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复杂的女性形象。

“身份认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强势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集体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其显著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我们称此独特的身份认同状态为混合身份认同。”④瓦维洛娃最后的选择是军人的选择,但却是一个丰满鲜活的、充满人情味和真实感的女性形象。影片开头战争对于女性身份的遮蔽,到影片结束时瓦维洛娃身上女性身份的认同与回归,这是一个艰难的思想转变的过程,也是瓦维洛娃角色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母亲这个角色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主人公实现思想和角色转变的关键。瓦维洛娃身上寄托了导演对于人性的赞美和对主流话语不得不做出的默认与妥协。

三、战争中的立场与人性

作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拍摄的战争题材的作品,《女政委》不但继承和发扬了前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优良传统,而且深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念的影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苏共发展**的问话政策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发挥创造的主动性,去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在这样的形势下,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反映阶级斗争和拥护苏共政权的**相继问世,前苏联**创作逐渐公式化、概念化,而爱森斯坦、杜甫仁科等大师拍摄的片子遭到了当局的严厉批评,一时间,前苏联影坛进入了“影片歉收”时期。直到斯大林去世(1953年),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

然而,短暂的文艺繁荣并不能根本扭转苏共**政策的僵化与教条。几经变革,到20世纪60年代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共的文艺政策再次发生变化,在强调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同时,多种措施的实施,使**进一步纳入了党的政策的轨道。导演阿•阿斯柯尔道夫的《女政委》就是在这个时候拍摄的。影片对战争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显然与党的政策有出入,不符合当局宣传的主旋律,因此影片没有问世即成为禁片。但是阿•阿斯柯尔道夫在影片中所着力表现的对战争的反思至今仍有深远的意义,这也是《女政委》在沉寂了20年后一鸣惊人、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

瓦维洛娃最初是作为一个军人出场的。军人的天职和立场要求她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像个男人一样去战斗;在处决逃兵的时候毫不留情、不假思索地执行如山的军令。这是军人的立场,也是战争要求的远离血肉之躯的工具理性。这种立场要求战争中的每一个士兵忽略性别、摒弃情感、忘记个人,一心为革命奉献;然而瓦维洛娃毕竟是个女性,分娩前后的经历使她身上的母性意识逐渐苏醒,开始捍卫一个女性的立场。女性的立场要温柔体贴,贤惠能干,相夫教子。于是她由一个冷酷的铁娘子变成一个贤惠能干的母亲。在铁匠家的这段生活,使瓦维洛娃的军人立场暂时搁置,女性立场进一步凸显。她帮助玛丽娅擦地板,帮助铁匠夫妇钉窗户,给熟睡的婴儿哼摇篮曲。后来,团长过来通知她部队转移,女性立场和军人立场的斗争才有了影片后面部分的矛盾与抉择。最终,瓦维洛娃选择了军人立场,但这是兼顾了女性立场之后做出的选择。

作为以军人为中心人物的影片,《女政委》并没有直接描述战争,少有的几个关于战争的片段只在瓦维洛娃分娩的闪回段落里出现过。出人意料的是,片子中关于孩子的“战争”反复出现。瓦维洛娃刚到铁匠家的时候,铁匠不乐意,搬空了瓦维洛娃房里的家具,他的孩子们举着木枪朝窗户里射击,然后把一个布娃娃当靶子,几个小孩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瞄准,轮流射击。后面,几个小孩模仿着军队首领的口吻,举着木枪对另一个犹太小女孩说,出来吧,我们要杀了你。兄妹几个做出一副凶狠的模样步步紧逼,小女孩瑟缩着步步后退,大声叫着妈妈。他们把被子里的棉絮朝女孩头上扔,把她的布娃娃扔在地上使劲地踩:全然不理会小女孩的求饶;他们撕破小女孩的衣服,把她捆在木板上荡秋千一样拼命地送上高空。这里用慢镜头把小女孩在空中飞翔的恐惧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她歇斯底里的喊叫变得气若游丝,她极端痛苦的表情让人忍不住谴责恶作剧的制造者。直到铁匠出现,才制止了这场儿童的“战争”。在儿童的游戏里,没有意识形态、立场、阶级和阵营之分。他们没有什么政见不一或是利益冲突,纯粹因为新奇和刺激而乐此不疲地进行类似的游戏。但是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恃强凌弱的天性以及对征服和胜利发自内心的向往正是导演要鞭笞的人的占有欲。如果说话的口气、瞄准的姿势、惩罚弱者的手段是从大人那里学到的话,那么在攻击和惩罚时不以为意地态度和毫无负担的开怀大笑才是人性本有的阴暗和暴力。这种阴暗正是作者要谴责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政委》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反战,更在于反思和鞭笞人性的罪恶与阴暗。这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主流影响下少见的类型。它的另类和不合时宜注定了它的波折,也造就了它的成功。

注释:

①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史》(第二版),徐昭 、胡承伟译, 中国**出版社, 1995年版,第222页。

② [美]大卫•波德维尔、 克莉丝汀•汤普森 :《世界**史》,彭吉象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318页。

③ 徐敏:《女性主义的中国道路――五四女性思潮的周作人女性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83页。

④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 2004年第2期 。

[作者简介] 宋艳丽(1978― ),女,湖北长阳人,四川大学传播学硕士,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女权主义媒介。

答:是的,《丹书白马》可以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丹书白马》是一部古代文学作品,讲述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描绘了男女之间的爱情深厚,深入人心,令人动容。男女之间的感情,就像《丹书白马》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经历着磨难,但最终仍然坚定不移,坚持到最后。要想用《丹书白马》来形容男女之间的感情,首先要了解《丹书白马》中的故事情节,以及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男女之间的感情。其次,要把自己的感情与《丹书白马》中的故事情节相比较,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最后,要坚持自己的感情,像《丹书白马》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坚持到最后。我的小贴士是:男女之间的感情是需要经营的,要像《丹书白马》中的男女主人公一样,坚持到最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4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