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 童年 内容简介

高尔基 童年 内容简介,第1张

<<童年>>

高尔基

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对我国的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分别是《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三部曲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我的父亲因为霍乱去世了。年轻的我紧紧依偎在外祖母身边,害怕而又不安地看着母亲哭泣。

真是祸不单行,伤心过度的母亲刚生下的孩子也夭折了。好象再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处理完一切,我跟着外祖母和母亲乘船到尼日尼的外祖父家去。

外祖母是个慈祥而善良的人。她讲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在船上,她给我讲故事。声音很低,很神秘,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每次听她讲完,我总是要求:“再讲一个!”“好吧,阿辽沙”。她总是痛快的答应了。

外祖父家到了。无论这家的大人还是小孩,我都不喜欢,我觉得自己在他们中间是陌生人。特别使我不喜欢的是外祖父,"我"在他身上立刻闻到敌意。

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的参加一份。外祖父开了染坊,两个舅舅也在染坊干活,并雇了一些长工。母亲的到来,使两个舅舅担心她会分走本属于他们的一份家产,于是便闹着要分家。

我觉得祖父的脾气很坏;他不论和谁讲话,总是嘲笑人,欺负人,摆出挑战的神气,极力惹对方生气。来了不几天,外祖父就逼着我学祈祷。不久,我就挨了外祖父的一顿鞭打。

大人们巧妙地使布料变色,这使我觉得好玩,当我把一块桌布的边缘刚放进染桶时,家中的长工茨冈飞奔过来,阻止我。连外祖母也惊叫一声,甚至哭了起来。我知道闯祸了。

当天晚上,外祖父推开外祖母的阻挡,把我抱到长登上。我在他手里挣扎,拉他的胡子,咬他的手指。这使他更加狂怒,只听得他粗野地叫喊:“绑起来!打死他!……”

我失去了知觉,接着就病了一场,趴在床上躺了几天。生病的那几天,是我一生重大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大概长得很快,并且有了一种特别不同的感觉。从那时起,我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人们,仿佛我心上的外皮给人撕掉了,于是,这颗心就变得对于一切屈辱和痛苦,不论是自己的或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

茨冈来看我了,胳膊上满是鞭痕,这是他为了阻止外祖父的树条子而留下的。他不断地安慰我,并告诉我再挨打时减轻痛苦的方法。

小伙子茨冈有一手染布的好技术。两个舅舅都准备自己将来开染访的时候,把茨冈拉过去。他们还怕他不跟,担心外祖父与茨冈开第三个染坊。外祖父看出了他们的诡计,故意逗他们说,他要给获冈买一个免除兵役的免役证,虽然会花很多钱,但他最需要获冈。这不能不使两个舅舅憋了一肚子气。外祖父更没想到他的这句玩笑对茨冈意味着什么。

在雅可甫舅母去世周年那天,舅舅们让茨冈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到坟地去。

当我和家中的老匠人格里高里开心地说话时,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原来舅舅们回来了,茨冈躺在地上,身上的血流得很多。雅可甫舅舅说:“他摔倒了,给压住了,——砸到背脊上。”“是你们把他砸死的,”格里高里闷声地说。“就是的,——怎么样……”这时,外祖父来了,他尖着噪子吼道:“一群豺狼!我知道,他是你们眼中钉……唉!”

……小伙子茨冈无声无息地,被人遗忘地埋掉了。

外祖母经常向上帝祈祷,把家务事从头到尾告诉上帝。我常央求她讲上帝的故事。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

有一天,她正跪着祈祷,外祖父突然进来,嘶哑着嗓子喊道:“失火了!”“你说什么!”外祖母大叫一声,跳起身来,向大厅奔去。

“把圣像摘下来!给小孩子穿上衣裳!”外祖母严厉地、声音坚定的指挥着,而外祖父只是低声地号泣。我望着火光吓坏了,只见外祖母头顶空口袋,身上裹着马被,冲向了大火熊熊的房屋,一边喊叫:“硫酸盐,昏蛋们!硫酸盐要爆炸了……”就在人们的惊愕当中,她浑身冒烟地钻了出来,抱着一桶硫酸盐。

她在院里东奔西跑,哪儿有事就到那里,所有的人都听她指挥,什么事也逃不过她的眼。

火被扑灭了。我刚想入睡,屋里又象失火一样忙乱起来,舅母娜塔莉亚要生孩子了。我从炕上爬下来,刚蹭到舅舅身边,他忽然抓住我的脚,用劲一拉,我摔倒在地板上。“混蛋”,我忍不住骂他。他跳起来,把我揪起来,咆哮道:“摔死你!”

我苏醒过来,知道娜塔莉亚舅母难产死了。我只觉有一块什么东西在我的脑袋里和心中肿胀起来;我在这屋里所看到的,仿佛是冬季大街上的载重车队,慢慢的从我身上走过,把一切都压碎了……

交春的时候,舅舅们分家了:雅可甫留在城里,米哈伊尔搬到河对岸,外祖父又买了一所大宅子。整所宅子住满了房客,外祖父只留楼上一大间给自己住和接待客人,我和外祖母住在顶楼上。

外祖父对我有时也和善起来,虽然是他心情好的时候,打我也是越来越少了。他教我认字,甚至给我讲故事。但他讲的多是他过去的历史,跟外祖母讲的不一样。

但我们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晚上,雅可甫舅舅来了,说米哈伊尔舅舅喝醉了,并说米哈伊儿舅舅声称要“把父亲的胡子拔掉,杀死他!”外祖父的脸扭得吓人,尖声吼道:“我知道是你灌醉了他,是你教他的!您想把家产全拿到手才甘心,是不是?”

米哈伊尔舅舅醉醺醺的来了。他进了街旁的一家酒馆。后来,是外祖母和雅可甫舅舅把他从酒馆里拖走的。

米哈伊尔舅舅常常一到晚上就来,甚至带上几个帮手,借酒发疯,拔掉果树,甚至捣毁浴室,外祖父痛苦不堪,面色发黑。

终于矛盾激化了。一次,舅舅持一根粗大的木棒来了。他在台阶上打门,在门后等他的是拿着大根子的外祖父和拿着尖头长棍子的两个房客。外祖母在一边央求着,但外祖父只是对房客说:“照胳脯和腿打,可不要打脑袋……”。

外祖母扑到门边的一个小窗上,叫舅舅快跑。但舅舅红着眼睛照着她的胳膊就是一木棒,外祖母倒下了。“哎呀,老婆子怎么了?”外祖父可怕地嚷叫一声。

门忽然开了,舅舅跳进漆黑的门洞里,但马上就象铲垃圾似的,从台阶上被甩了出来。

外祖母呻吟着。外祖父望着被绑起来的儿子,叹了口气,来到外祖母的床前。“他们要把咱们折磨死,老婆子!”“你把财产都给他们吧……”听得出,他们并不想把给我母亲的那份财产送给舅舅们。

他们谈了很久,外祖母的声音又低沉又可怜,外祖父却大吵大闹,怒气冲冲。

我很早就明白:外祖父有一个上帝,而外祖母另有一个上帝。

几乎每天早上,外祖母都能得到新的赞美的词句,热烈、感动、虔诚地祈祷着。她的祈祷从来都是赞美歌,都是诚恳而率真的颂扬。

她的上帝整天和她在一起,甚至对畜牲也提起上帝。我明白,一切生物--人、物、鸟、蜂、草,都很容易地,顺驯地服从她的上帝;上帝对人间的一切都是同样的慈善,同样的亲切。

一次,酒馆女主人骂外祖母,甚至向她扔胡萝卜。我瞅机会把酒店女主人关在地窖里进行报复。外祖母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大人都学坏了;上帝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帝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作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帝来判断、惩罚。”

外祖父的祷词往往充满了痛苦与无奈。“熄灭我痛苦的火焰吧,我又穷又坏!”“我只对你独自一人犯罪--请你转过脸去不要看我的罪恶吧……”。他对我讲上帝无限力量的时候,总是首先强调这种力量的残酷,他说,人们犯了罪,就得淹死,再犯罪,就得烧死,他们的城市得毁灭;他说,上帝用饥饿与瘟疫惩罚人们,他永远是用宝剑统治人间,用皮鞭对付罪人。

外祖母的上帝是一切生物可爱的朋友。外祖父的上帝使我恐惧与敌视:他不爱任何人,用严厉的目光注视一切,他首先寻找和看见人的坏的、恶的、有罪的一面。

家里的人不要我到街上玩耍,因为街上的孩子老欺负我,更让我难过的是,老工人格里高里已完全瞎了,沿街乞讨。外祖父早已不雇人了。

外祖父把房子卖给酒馆的老板,另买了一所房子。周围住满了人,但最吸引我的是一个名叫“好事情”的房客。

他的房间几乎被箱子和书藉堆满了,到处是盛着各种颜色的液体的瓶子,一块块的钢铁,成条的铅。从早到晚,他全身涂满了不知什么颜料,头发蓬乱,笨手笨脚地,老在那里熔化铅,焊什么铜的小东西。这人玩的魔术使我好奇万分。

全宅的人都不喜欢这位好事情,认为他是药剂师、巫师和危险人物。但我却对他日益好奇。于是,有一天,我鼓足勇气扣开了他的房门。

从此,我就常与他在一起。院子中普普通通的东西,经他一两句话,就会变得特别有意义。院里跑来一只猫,在明亮的一潭水洼前停住,瞅着自己的影子,抬起自己的爪子,象是要打它,--好事情轻轻地说:“猫儿又骄傲又多疑……”金红色的大公鸡飞到篱笆上,站住,拍了拍翅膀,险些儿摔了下来,它给惹火了,伸长脖子,怒冲冲地咕噜起来。“这位将军好大的架子,但聪明可不怎么的……”有个孩子老欺负我,我打不过他,好事情听了我的遭遇,说:“这是小事情;这种力气算不得力气,真正的力气在于动作的快速;越快越有力--懂不懂?”他的话果然灵验,我果然打败了那个孩子,好事情的话是多么令人感到神奇啊!

很快我对好事情就发生了牢固的情感,不论是在苦痛的受辱日子,还是欢乐的时刻,他都成为我不可缺少的人。

我到房客那儿去,渐渐被外祖父知道了。我每去一次,他就狠狠揍我一顿。后来,好事情终于被外祖父撵走了。

我和无数优秀人物中的第一个人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

小的时候,我想象自己是一个蜂窝,各式各样普通的粗人,全象蜜蜂似的把蜜--生活的知识和思想,送进蜂窝里,他们尽自己所能做到的慷慨大量地丰富我的心灵,这种蜂蜜常常是肮脏而味苦的,但只要是知识,就是蜜。

好事情走后,彼得伯伯和我挺要好。他喜欢说话,看来人倒善良而快乐,但他的眼睛经常充血而且混浊,有时像死人般的停滞不动。

我们那条街上,搬来一位老爷,他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每逢休息日,就坐在窗口用鸟枪射击狗、猫、鸡和乌鸦,对他不喜欢的行人也射击。

有一次,这位射手打进外祖父腿上几颗霰弹。外祖父气坏了。向法官递了状子,召集街上受害者和证人,但那位老爷忽然不见了。

每听到街上枪响,彼得伯伯就往街上跑。有时他逛半天也没结果,大约那个猎人不承认他是一个值得射击的野禽,过了不久,终于他被打中了。他走到我们面前,心满意足地说:“打着下襟了!”我有点怕,就问:“老爷会打死人吗?”“干吗不会?会。他们彼此也打死。”

他对我很亲热,跟我说话,比跟大人谈话和气些。他请大家吃果酱时,我的面包片上的果酱抹得特别厚。他也给我讲很多故事,但都奇怪地相似:每一个故事里都有折磨人、斯负人、压迫人的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结识了奥甫先尼可夫上校院中的三个孩子。我们很友好,玩得也挺开心。但彼得伯伯认为他们是少爷,是毒蛇。这让我感到令人讨厌。那三个孩子在家里也挨打,他们也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

后来,我发现彼得伯伯忧郁呆痴病愈来愈犯得勤了。不再请人吃果子酱,他的脸干枯了,皱纹更深了,走起路来晃晃荡荡的,象病人似的。

一天,警察来了,来找彼得伯伯,但他已经不见了。几天后,彼得伯伯在我家后院中自杀了。

听外祖母的客人讲,彼得伯伯真正的姓名并不知道,他与一件案子有关。他与同伙很早以前就抢劫教堂。

我听了,仿佛觉得所有的人都变得短小,肥胖,可怕……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我的母亲坐着马车来到了外祖父家。母亲穿一件宽大的又暖和又柔和的红衣服,一排黑色的大扣子从肩膀斜钉到下襟,我感到母亲漂亮、年轻,比谁都好。

母亲的到来改变了我野马般的生活,母亲开始教我“世俗体的”文字,又让我学着背诗。从此以后,我们俩彼此都烦恼起来。诗行中的字我经常念错,我心里知道怎么念,可一出口准走样。有时我是故意念错的,其实我很喜欢排列一些无意义的诗行,或者把这些诗行另换一个说法,这或许就是在小时候表现出的创作欲望,可这老惹母亲生气。在吊床上,我说给外祖母听时,她有时哈哈大笑,但通常总是责备我。

我觉得日子不好过,不仅仅是因为母亲教我的功课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懂;更主要是母亲越来越愁眉不展,常常在花园的窗户旁长久地默默无语地坐着,并且整个人也变得不修边幅,也越来越爱生气。

我还看见,外祖父正在准备一件使外祖母、母亲害怕的事。有一天晚上,外祖父和母亲吵过之后,母亲又去房客家了。外祖父却把外祖母狠狠的揍了一顿,几根粗发针深深的扎进了她的头皮,我鼓足勇气给她拔出时,发针都被戳弯了。外祖母央求我别告诉母亲,我答应了,但内心却充满了对外祖父的仇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当的机会报仇。顶楼的箱子里放着外祖父珍爱的十二张圣像,趁他不在意,我抓起几张跑到楼下,拿出剪刀,爬到吊床上动手剪圣人的头,我还未来得及剪第二张,外祖父来了,他准备狠狠揍我一顿时。母亲及时赶到,又从我口中得知外祖母被揍一事,外祖父因此感到很没面子。

为了阻止母亲与房客来往,外祖父把原来的房客撵走了。重新布置了房间,外祖父要请客。雅可甫舅舅也来了,还领来了一个独眼秃顶的钟表匠,我不喜欢他,因为他很丑并且古怪,可外祖父要把母亲嫁给他。在一个星期日的白天,钟表匠来了,外祖父强迫母亲去见他,母亲坚决不同意,并把外衣和裙子脱掉以示反抗,外祖父只好妥协了,外祖母很客气地把钟表匠送走了。母亲的抗婚获得了成功。

自从这事发生后,母亲立时坚强起来,腰杆挺直了,成了家中的主人。外祖父却变得不为人注意,他几乎不出门,老是坐在顶楼里读一本神秘的书,他和母亲说话比较温和了,发火也比较少了。

外祖父的箱子里放着许多珍贵的衣服和各种宝石项链,外祖父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了母亲。母亲打扮的越来越漂亮了,她住在前屋的两个房间里,经常有客人出出进进,最常来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彼得军官,另一个是耶甫盖尼,母亲后来和他给了婚。

热闹的圣诞节过后,母亲送我和米哈伊尔舅舅的儿子萨沙去上学。一个月后,萨沙开始逃学,把书包细心地埋在雪里。外祖父只得给我们雇了一个护送人。但萨沙终于跑掉了,他想去做强盗,因为继母、父亲,外祖父都不疼他。而我决定要做军官。

我出天花了,被放在后面的顶楼上,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我躺在那里听见家里越来越喧闹,好象有什么事要发生,外祖母经常来看我,却不告诉我。

外祖母经常喝酒了,并且自动给我讲起我父亲的故事。

父亲九岁时成了孤儿,二十岁时已成为一个上好的细木匠,和我母亲偷偷相爱,私定终身。有一次,外祖母和母亲在花园里摘红莓,父亲越墙而过,来求婚。外祖母知道外祖父会坚决反对这桩婚事的,但又可怜这对年青人,决定让他们走,并约定一周后举行婚礼,当外祖父得知这件事并设法阻拦时,这对新人已站在了教堂的走廊上了。外祖父发誓从此不愿再见到父亲、母亲。

在我快要降生的时候,外祖父原谅了他们,父亲母亲搬来住在外祖父家。父亲是个活泼聪明的人,经常搞一些恶作剧。两个舅舅非常仇恨父亲。在一天晚上,他们把父亲骗到一个冰窟里,差点要了父亲的命。第二年开春,父亲、母亲坐第一次通航的轮船走了。

夜里我睡不着的时候,臆造出一些悲惨的故事,父亲总是独自一人,手里拿着棍子向什么地方走去。后面跟着一只长毛狗

母亲难得来看我,来了也是匆匆忙忙,在她身上有我不知道的新的变化。

有一天傍晚,我睡着了,当醒来时,我觉得两腿也苏醒了。我知道,我不久又可以走路了,这太好了。

母亲与马克辛莫夫结婚了。然后,他们就去莫斯科,把我留在外祖父家。

我与外祖父在花园里忙来忙去,外祖父休息的时候就对我说:“要学着能够独立工作,不要听别人摆布!要老老实实,稳稳当当地生活,可是要倔强的生活!谁的话都可以听,可是你以为怎么好就怎么做……”。

秋天,外祖父把房子卖了,并和外祖母分了家。不久,母亲与后父回来了,说家里失火,烧得一无所有,外祖父闷了一会儿,忽然对后父大声地说:“有风声传到我耳朵眼里,阁下,并没闹过什么火灾,是你打牌输光了……”。

我跟母亲住在一起,开始变野了。我每一次上街准被街上的孩子打得遍体伤痕。--打架是我唯一喜爱的娱乐,成为癖好。母亲用皮带抽我,但惩罚更激怒了我,下一次,我和小孩子打得更狂热,--母亲把我惩罚得也更利害。在我的心中常常地爆发那种对一切都怨恨的带炭气味的青色火苗,那股沉重的不满的感情,那种在这灰色的死气沉沉的无聊气氛中孤独的感觉,死灰似的在心中冒烟。

后父对我很严厉,不理睬我母亲,而且愈来愈常常和母亲吵架。

母亲生了一个小弟弟,叫萨沙,身体不好,在母亲第二个孩子生后不久就突然死了。

我已经上学了,一切都令我反感,只是后来的一个主教让我感到很亲切,很快乐。为了买童话书,我拿了家里的一卢布。虽然我并不想隐瞒拿钱,但还是被母亲打了一顿。学校的学生说我是小偷,于是,我不想再到学校去了。

一次,父亲打我母亲。他用腿踢她的胸口。争吵中,我知道父亲不知到什么女人家去了。我拿起一把刀子,向后父的腰全力刺去。母亲见了,惊叫一声,把后父推开了,仅刺伤了他的一点皮肉。他按着腰跑了。

后来,我对母亲说,我杀死后父,也杀死自己。我想,我会做到这一点的,不管怎样,我会试着这样做的。直到现在我还看见那只下贱的长腿,在空中来回摇摆,用脚尖踢女人的胸口。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外祖父和外祖母完全各过各的,样样都是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买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个人的,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

看着外祖父的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我也开始挣钱。每逢休息日,我就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

我和几个小伙伴一块儿捡破烂,到木材厂偷劈柴和木板,在这个村里,偷窃已经形成一种风气,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饱半饥的小市民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

后父被解雇了,不知去向。母亲沉默而干瘦,小弟弟生病,身体弱得连大声哭都不能。

母亲越来越瘦。她那细长的身子,活象一棵折光了枝子的枞树。她完全变成哑巴了。有时,整整一天都是沉默地躺在角落里,渐渐地死去。她正在死去——这我当然是感觉到的,也是知道的。

母亲是在八月里一个星期五中午时分死的,后父刚回来,他在一个地方找到了事情,外祖母和小弟弟已搬到他那里。

当人们向母亲的棺材撒干沙土的时候,外祖母象瞎子似的向乱坟堆走去,她碰到十字架上 ,磕破了脸……

埋了母亲几天后.外祖父对我说:“ 喂,听我说,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问混饭吃去吧……”

于是我就到人间去了。

爵,原本是夏商周时期贵族饮酒的酒器,后指代诸侯的等级。周朝时,天子分封诸侯,以公侯伯子男为五级,其领地称国。欧洲进去封建时代,国王分封国土给贵族,以实施统治权,有封地的贵族称之为领主,领主的等级也恰恰为五等,于是中国人在了解欧洲封建时期的历史时,就套用中国周朝时的爵位名称对欧洲的爵位进行翻译。

肥皂剧源于西方,现在一般指的是家庭妇女一边做家务,一边心不在焉地收看的罗里罗嗦讲述家长里短的长篇连续剧。它作为西方社会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早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因最初常在播放过程中插播肥皂等生活用品广告,故称“肥皂剧”。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每周都会有固定的播出时间给几部持续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肥皂剧(《老友记》(friends), (《欲望城市》(sex&city)), (《加冕街》)(coronation street))等等, 欣赏的观众层次也由最先的家庭主妇扩充到 “雅皮士”(西方城市职业阶层中的年轻人士) 阶层。

对比中国社会的电视剧文化,西方肥皂剧有其独特的界定与自身特点。广义上看,英美等国家都将所有剧种分为三大类, soap opera (肥皂剧),sitcom (情境喜剧),和 drama (电视剧)。国内许多人认为国内风靡一时的《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都可以拉入肥皂剧的范畴, 但按照西方电视剧分类, 严格上讲他们还是仅仅被定义为情境喜剧 (sitcom), 因为两部戏各集之间的故事关联不紧,往往可以独立成章, 而且最后一集都被安排了完美结局而西方肥皂剧的特点则是偏向连续剧 (serial),通常各集之间的故事都有关联,而且很会“拖戏”,有时候几个星期不看,剧情居然还接得上几乎所有的肥皂剧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结局或者叫做 “开放式结局(open ending)”, 即使有也是一种不稳定状态下的暂时平衡, 往往一对矛盾的解决意味着新矛盾的开端。 即使像《欲望城市》这样有着明显的 “完结篇”,制片方也会有意地留有 “活口”:比格对凯莉表白时的用语是“我要的就是你”,而不是求婚时最常用的“嫁给我好吗”,这样比格和凯莉的关系就可以瞬息万变。如果到时候拍续集,无论人物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 剧情立即就可以自圆其说。

肥皂剧在西方社会被学术界和舆论曾一度被认为是低级的电视节目,是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不高的观众群体的一种简易消遣形式。甚至在英国有社会学学者指出, 肥皂剧有明显的助长人类不良习惯的倾向。表面上看,与新闻和纪录片相比,肥皂剧确实缺少具有时效性和重要性的信息量,它包含的与社会技术进步和文化进步有关的东西也不多,不像纪录片那样博大精深也不像新闻评论节目那样针砭时弊。除此之外,肥皂剧从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和节目质量的角度衡量似乎也是难称精品,大部分肥皂剧的演员是节目播出之后才有了名气。摄制技术上几乎没有其它的特别之处:缺少大幅移动镜头(衡量高质量商业节目的标准),没有费时费事的场面调度与安排。有些早期的肥皂剧,从现在摄制和表演水平的眼光看,甚至是质量低劣的。如英国早期的肥皂剧《十字路口》(crossroad)。

然而, 仔细品味许多学术争论之后会发现 “肥皂剧助长不好的倾向” 这个主张还是停留在直觉的层次,很少有学理上的证据。批评者指责通俗文化的品质低劣,制片人都是商业化的俗人,受众则是没有审美标准、在文化上受压抑的一群人,并讽刺这些守在电视前观看肥皂剧的人为“沙发马铃薯”(couch potato)。事实上,如果品味文化的美学标准及其评论内容根深到只能由少数人所享有, 那这种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也无非是 “曲高和寡”, 难以达到电视在消费时代的社会功能要求。

其实,肥皂剧的社会影响是远远超乎人们想象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反映石油富豪家族内部矛盾的王朝肥皂剧《豪门恩怨》(Dallas)在各洲市上映时就达到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果。高潮戏暗杀小杰(JR Ewing)的凶手揭晓一集播出前,全美社会都为「谁杀了小杰」而议论纷纷;节目播出之后,达拉斯警方居然还在通讯联系中,还煞有介事地呼叫各分局围捕真凶,这在美国一时被传为趣谈。

(二)

时过境迁, 经过数十年发展的肥皂剧早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精神与意义, 今年3月底,在英美两国热播了长达6年之久的HBO电视台连续剧《欲望城市》(Sex &The City),终于在播出了完结篇,为这部载入史册的肥皂剧壮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据美国媒体披露,当《欲望城市》最后一集播出时,全美国共有1060万观众坐在电视机前捧场,创下了美国电视史上第二高收视纪录(名列第一的则是NBC电视台的游戏节目《谁将成为百万富翁》)。近日,CNN的拉里·金访谈节目对莎拉进行了一小时的专访。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明艳动人的莎拉吸引了拉里的全部注意力。一个电视演员能得到拉里(著名节目主持人)如此“礼遇”,在CNN历史上堪称罕见,这足以说明《欲望城市》在美国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许多纽约和伦敦的顶级名牌商店,更是打着头牌主角“凯莉”的旗号,卖掉了许多价格昂贵的时尚品。剧中的四个性感女主角着装各有风格,片中的所有造型都出自纽约顶级造型师和服装师之手。她们的穿着形象同时代表了都市女性的四种主要分类:凯莉是时尚,夏绿蒂是淑雅,米兰达是职业,莎曼沙是成熟。对于许多女性观众而言,喜欢《欲望城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可以从凯莉的装扮上知道“最近曼哈顿在流行什么”。

一部以都市成熟女性感情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能连续六年大红大紫,并能捧得一大堆金球奖和艾美奖,在美国电视史上还并不多见。根据尼尔森收视调查公司的统计,《欲望城市》最后一季的平均收视率,几乎能和1998年刚刚出炉时持平,它是HBO电视台过去几十年来最叫座的连续剧。该剧和NBC电视台的电视连续剧《老友记》(播出长达十年)堪称美国电视的“常青树”,而最近这两个剧集同时落幕,也引发了美国女性“今后晚上干什么”的感慨。因为在美国,男人永远都会有没完没了的棒球、橄榄球或篮球赛可看,而女性的主要娱乐就是看肥皂剧。自打1998年6月,《欲望城市》首度与观众见面,由于剧中女性敢于“大胆讨论关于男性的一切以及她们对于男性的渴望”,而立即在美国成为一种人人关注的文化现象。

无论是20年前还是20年后, 肥皂剧的主要观众都是女性群体, 特别在发达国家。英国泰晤士报的一项统计显示, 对比这两部间隔20年之久的《豪门恩怨》与《欲望城市》,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收看者均为女性。有趣的是,即使一些肥皂剧目拥有少数的男性观众, 这些男性关注的焦点似乎也背离肥皂剧的中心剧情,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豪门恩怨》中的”商战”,富豪家庭的男性权利和富足生活方式, 《欲望城市》里露骨的 “色情”对白和少量的三级镜头。而这些关注往往背离了肥皂剧的真正主题和社会意义。

当代社会中, 肥皂剧在女性群体中的高收视率为女权主义诠释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基础。 美国女权主义强调政治, 现实主义和经验主义, 因此聚焦妇女个人经验的肥皂剧便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素材,以供女权主义观点来分析与评价。这也成为女权主义者用来唤醒并 “提高女性危机意识”, 攻击男性至上主义和父权主义和最有力武器。部分主流学术思想似乎总是歪曲肥皂剧的真实意识, 他们简单的把肥皂剧看成是男性至少主义和家长作风的简单体现,他们认为观众仅仅是情节与情感的被动接受者, 而忽略了妇女观众作为受众主体与电视节目的主动理解与互动。

“提高意识”就是提高人的认识(awareness),看清先前很少注意或完全忽视的男性统治的事实,把先前只在无意识层次所知觉和理解的东西推进意识层里。 “提高意识”被女权主义者视为女权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关键作用是使妇女将个人经验与政治含义联系起来。无论是作品中的女性是 “抗争” (《欲望城市》)还是 “妥协” (《豪门恩怨》), 只要其包含女性的人文关怀, 都是可以起到 “提高意识”的社会功效。

《豪门恩怨》中的三位女主角每人都说过一句经典的台词:艾里: “无论失去多少, 家庭必须保持完整”。 苏艾里:“如果你的婚姻破裂了, 你要么试着接受其他男人要么就愤世嫉俗”。帕玛拉: “如果失去了孩子,那么你就不可能快乐” 。这三句看似再简单不过的台词, 正好代表了80年代王朝肥皂剧中传统女性的核心意识形态____ “被动的, 完全的服从男权主义与家长制度”。 这就是为什么部分西方学者误认为《豪门恩怨》将妇女思想引向了低层次, 在他们认为, 女权主义作品应该是充溢着抗争与实际行动。

纵观两剧,无论是20年前《豪门恩怨》的逆来顺受还是今天的《欲望城市》的放荡不羁, 它们对私人领域的有效拆解都是原始女权主义的姿态。肥皂剧最本质的特征是公开曝光隐私,如果我们将家庭和私人领域当作女性压抑自我世界的首要场所,那么肥皂剧角色生存的背景所具有的公开、公有特质,恰好满足了女性群体对这一压抑的宣泄与缓解。肥皂剧热衷于交谈,并以交谈作为肥皂剧情节行进的主要手段。在角色的交谈中, 隐私无可立足,没有“私人”领域, 各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私人屏障常常被冲破。对私人体验和情感进行公开曝光便是肥皂剧的规则动力。在肥皂剧的叙事中,习惯抹杀单个角色的隐私方式,即向其他角色披露各种琐碎的隐秘信息,这种披露可以通过表演直接表现,也可以通过人物之间对话间接体现:情人身份的确认、深藏的感情和见解的本质、过去经验或未来计划的真相等等。《欲望城市》中, 四名女主角以朋友的关系,会在公共场所相互公开所有隐私,甚至是性爱的细节,正是新时期肥皂剧公开个人隐私特点的最有力体现。

事实上, 《豪门恩怨》中的妇女形象,虽然被赋予了 “传统” “逆来顺受”、 “反对解放”等符号, 但妇女观众还是不应该被视为被动接受的牺牲品。即使是文化层次不高的观众,对电视节目的理解也是主动的、分析的、比较的和有选择的,而不是完全地被动接受。这就是为什么“警匪片”会被主流社会理解成正义战胜邪恶,而不会是展示罪犯的悲剧。 “妇女观看肥皂剧,是为了逃离无聊空虚和现实”的观点,歪曲了肥皂剧对于妇女社会群体的意义。

(三)

从电视节目界定的角度上去看, 肥皂剧无非是娱乐节目的一种。媒体消费主义观点认为, 女性观众喜爱类似《豪门恩怨》和《欲望城市》一类的肥皂剧目,就是为了获取愉悦。然而“愉悦”的意义又是很难定义的,特别是在将本已很复杂的观众理解为女权主义的观点。愉悦可以来源于妇女观众对剧中人物日常生活细节的认同。如《欲望城市》中熟悉的纽约曼哈顿街景, 无数的购物与聚会, 酒店与咖啡。愉悦也可以来源于女性观众对剧中角色情感经历与生活经验的理解。当代社会离婚率的逐年上升和单身女性群体阶层的形成,都为这一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受众基础。面对《豪门恩怨》中女性的悲惨遭遇和《欲望城市》中的放荡不羁, 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已经可以把 “愉悦”建立在与剧中人物类似的遭遇上了。愉悦更可以建立在观后的群体话题中。

社会学调查显示, 妇女习惯把自己的痛苦与苦难视为个人的不幸,但若在同伴中互叙苦楚与凄凉,这些痛苦与苦难就可能落入一种模式,虽有不同却折射出妇女生活的共同特征。这样,妇女就会认识到个人的不幸绝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了,而可能是社会问题,因而也是政治问题。因此,“提高意识”实为女权主义者将批评直接挂钩于政治的表现。其实, 欣赏肥皂剧的女性很大一部分还是家庭妇女或者中年妇女, 对于这些人来说, 欣赏《豪门恩怨》与《欲望城市》的愉悦在于,目睹剧情中高层次社会群体的情感与矛度纠葛,了解中产阶级的礼仪限制与情欲放纵。正如一位美国普通中年妇女说的那样:“幸好我们不是那样的家庭,我可是不会像她们那样”。

在过去的六年里,《欲望城市》的播出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无数的女性人文关怀。且不提其自身作为娱乐节目为亿万女性观众带来的饭后消遣,单是剧中女主角对性和爱的不同理解和亲身实践,也让许多同龄女性大开眼界。如果用一句话来表现《欲望城市》的整体内容,那便是: “四个活色生香的曼哈顿白领女人,在都市物质生活的狂流中毫不掩饰的攫取自我”。《欲望城市》唤醒了无数都市女性如涨潮般汹涌、如退潮般湮没的欲望, 它单刀直入,光鲜时髦,生猛无比。从传统的观点看,这四个女人都是不折不扣的“坏女人”,绝对的“物质女孩”,工作上追逐名利, 包里塞满避孕套,换男友如同换床单般家常便饭,心无旁骛的享受着肉体和心灵的单身自由。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表皮下面,四个女人的感情却是纤细脆弱的:Carrie的深爱MrBig;Charlotte追求美好婚姻的愿望;Miranda对相貌和忠诚的疑虑,即使是最*荡的沙沙,她在面对自己日益松弛的皮肤时,却悄然泪下。极度的物欲享受对应着内心的失落和挫败,这也许就是《欲望城市》对女权主义的辨证诠释。对于这个时代的大多女性而言,绝对开放的物质生活与肉体享乐并不能被认同,四个剧中人有浪荡的形骸和常人无法想象的享乐生活,内心却极容易受到伤害。这种状态既满足了女性观众仰视的窥看欲望,又恰到好处的提高了普通女性的心理防范与约束意识。一方面,女性们需要看到生活中出现不了的虚构元素,是为幻想;另一方面,女性则需要看到虚构人物拥有和自己同样的弱点,是为心理平衡。

《欲望城市》的主要情节均是围绕人物的男女关系变化上拓展的, 这反映在女权主义上的深层意义则是男女在择偶心态方面发生着的巨变。五光十色的曼哈顿,代表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集聚地, 这意味着包括恋爱在内的一切事务都有 “市场”和 “供求关系”。市场经济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同时也给女性的生存空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社会的竞争和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通过婚姻来缓解生存压力,所以女孩择偶的年龄越来越低已成为一种趋势; 而把婚姻更看成是一种责任的男士则会把精力更多放在创业上,结婚的年龄越拖越晚,甚至不婚。这样的矛盾,在 “欲望城市”一类的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早已屡见不鲜,甚至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即使是一些已经事业有成的男士,他们对婚姻的态度也是不紧不慢,因为他们有年龄的优势(如凯莉后来的伴侣----一位事业有成的俄罗斯画家)。

随着社会的变化,以前只有通过家庭才能得到的一切,现在即使不通过婚姻也能得到。 一方着急,一方不急,就这样,长期以来形成的男追女的恋爱定律已被彻底打破,女性在恋爱中的地位也自然随之变化。男士主动, 男士买单的定律也已被打破。《欲望城市》中的男性择偶取向已经更偏向于成熟理智,善解人意的女孩。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所有矜持的女性, 即便遇上了能令自己心动的男士,也会因为被动的心态而使幸福在不经意间悄悄从手中滑走。

《欲望城市》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都市单身女人的生活,她们什么都做,但从不绝望。其实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曼哈顿的这些社会名流不过是在追逐一种理想的两性关系。如果这种两性关系可以由传统的男性掌控变成女性掌控, 那么女权主义便落地生根了。谈及女权主义意识中的两性关系处理, 不能不提及《欲望城市》中的米兰达-----一个事业成功而又“缺少母爱”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她和男友史蒂夫分手后却发现自己怀孕了,没有母爱的她决定独自生下这个孩子。史蒂夫知道她的决定后,向她求婚,却遭到毅然拒绝,米兰达知道他们之间现在已经没有爱情,她只是平静的和史蒂夫分配着照顾孩子的时间。一个女人,敢于一个人面对所有的难题,而不需要男人的施舍, 这里面所需要的勇气和胆识不言而喻。的确,今天的女性似乎太需要一种能够 “独立地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的能力, 可以说是《欲望城市》给陷于情感漩涡中的女性点燃了一盏明灯。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欲望城市》的结局都充满了女权主义的理想色彩。女性问题专栏作家凯莉最终决定抛弃俄罗斯画家而与老情人比格旧情复燃;从乳癌病魔中康复的豪放女萨曼莎得到了男模特的真爱;夏洛特终于从中国领养了一个她梦寐以求的女孩;而米兰达则从琐碎的家庭生活中体会到自己新的价值。对比昔日的《豪门恩怨》, 《欲望城市》则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地表现了女权思想抗争命运,争取独立的女性人文关怀 它用更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表现了 “提高女权意识”的观点, 用理想的结局告诫妇女们 “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对比国内电视剧的情节,大部分的剧作中人物关系的处理很多都严重倾向于男权, 无论是武侠帝王,还是刑警精英, 多数制造矛盾的三角恋情和戏剧化矛盾冲突总是令女性角色处于被挑选和被选择的劣势地位。

如果按照严格的定义, 肥皂剧在国内的电视媒体市场似乎还是个空缺 尽管国内许多情景剧的姿态和形式都酷似肥皂剧, 但是多数都因为没有像西方肥皂剧那样富裕女权主义的深刻意义而失去了大批的女性观众,当然这与东西方文化和欣赏水平的差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里我们不去讨论肥皂剧中饱含女权主义观点的是非对错)。但是, 当国内的观众与电视剧制作人都沉迷于大量的公安题材和古装连续剧的时候, 是否也可以考虑从肥皂剧的批量生产中找到女性观众的市场与卖点呢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从总体上来说,判断自己是不是女友的备胎,就是要从细节方面的事去考察。私以为,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去考察。

第一:对你“冷漠”,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

若你的女友对你是这样的情况,说明你在他心里的地位不高。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说明他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感觉到很不自在。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表现其实就是不够爱你。而不够爱你,多半就是她心里有别的人。但她暂时还拿捏不好到底选择谁。

故而,你就在无形中成为了她的备胎。或许你会说,这样也未必就是她把自己当备胎了啊。

当然,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但一个女人和你在一起都心不在焉。反正就是不够爱你,而即便现在她还没有和你摊牌。但她心里其实就是把你当成备胎了。

第二:不愿意你融入她的朋友圈。

有句话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个人若真的确立了恋爱关系。彼此应该会让对方进入自己的朋友圈。

一般来说,都会让自己的朋友知道。

可若你发现你的女友并不希望你进入她的朋友圈,也不带你去见她的朋友。简单来说,她就是不希望自己的朋友知道你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她其实就是把你当备胎了。

要不,除了这个解释,我也想不出有其他什么解释。这样的女人,简单来说就是不愿意让你真正融入她的生活。她只是把你当成一个备胎。

若她没有更好的考虑,就会选择你。而一旦有了不错的选择,你就会给她放弃。

所以,恋爱中男人要明白这个道理。若你发现自己的女友对你是这样的情况,就应该认真反思一下了。或许你应该重新认识一下你们的感情了。也该决定一下接下来该如何走了。

第三:不愿意和你有进一步的发展,不提未来的事。

恋爱到一定的程度,男人总是想要和自己心爱的女人结婚。若你向你女友求婚,结果她拒绝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可以说她把你当成备胎了。

是啊,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不想和你有进一步的发展,也不提关于你们未来的事。

说实话,这样的感情算什么呢?要是你们都看不到未来,那么这样的感情还能继续下去吗?

恋爱那么久,女人对你的态度就是这样的?你也可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或许你会说,是因为她不够爱你。

但在我看来,若你付出足够的真心,结果她还是这样的态度对待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你就是他的备胎。她还是在等待更好的人的出现,故而才会拒绝和你有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对于男人来说,若你发现自己的女友有这样的反应。你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这段感情了。

总结:

上面我们提了三个方面。男人从这三个方面就可以判断自己到底是不是女友的备胎。其实,这些都是一些细节的东西。只要去试一试,就能明白。

从某种角度来说,感情不够深,她对你没有那么关心,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爱你。你其实就是她的备胎。这是广义上的定义。

从男人的角度来说,在恋爱中,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感情状态搞清楚。不要稀里糊涂付出真心。因为真心很贵,要留给对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990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