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种兵之霹雳火高胜寒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我是特种兵之霹雳火高胜寒最后和谁在一起了,第1张

电视剧的结尾是开放式的。高盛寒没有和谁在一起,但是与女同事说开了。同时放大了女老师的可能性。从亲情角度和与蓝妞关系角度讲,最终应该是女老师。

结局:

霹雳火和战虎的领队紧急集合,原来L国遭到了反政府武装的袭击,他们是唯一一支负责撤侨的陆军队伍。高胜寒想到自己的女儿不禁眉头紧锁,部队首长知道了蓝妞在L国以后很担心她的安全,高胜寒表示自己是霹雳火的队长,他肩负的是所有侨胞的安全。

他一定会排除干扰全力以赴。 李珊接到命令也迅速安排好了父亲的生活,调整心态回到了部队。 敌人的火力很猛,因为坦克的掩护,他们根本无法前进,而且伤亡惨重。高胜寒命令炸掉那辆坦克,王星自告奋勇,带着他和谢思潇两人的炸弹冲了上去。

就在快要接近坦克的时候王星身中数弹再也爬不起来。在最后关头他拉响了引线打算与敌人同归于尽。关键时刻黑龙用他小小的身躯叼起炸弹,成功炸毁了坦克,但是黑龙也牺牲了。 

他们成功完成了撤侨的任务,回归祖国的霹雳火和战虎所有队员们重聚在烈士陵园中,谢思潇流着泪将属于黑龙的军功章放在他的墓碑上,黑龙得到了所有军人最高的致礼。 

谢思潇到处找不到受伤住院的王星,却原来不知道王星给她准备了一个大的惊喜,他为谢思潇准备了一枚属于她的戒指并在广场向她求婚,这对恋人经过战火纷飞终于携手。 

高胜寒和曾紫陌也终于敞开了心扉,曾紫陌也终于看清了自己,这些年她更多的是对当年爱而不得的不甘心与怨恨,而高胜寒也只是对她的亏欠和想要弥补,无论什么时候两人都是战友是兄弟,曾紫陌主动伸出手,所有的爱恨纠缠都释然。

 崔华盾和顾意两人并没有错过自己的幸福,他们已经打了结婚报告。 当看到崔华盾和高胜寒两人在操场上肆意奔跑的背影,曾紫陌不禁感叹,无论什么时候她依然只适合和他们做兄弟而不是恋人。

扩展资料

剧情介绍

狼牙特战基地的高胜寒接到了新的任务:调到陆航旅去组建和训练一支特殊的特战分队,代号“霹雳火”。高胜寒带着资深军士长马路和一直闯祸的王星来到了陆航,却没想到遇到了曾经的战友崔华盾和昔日恋人曾紫陌。作为军医的曾紫陌也参加了集训,她深知组建霹雳火的意义。

经过各种残酷的考验,霹雳火特战分队正式成立。他们首要面临的任务便是西南地区的抢险救灾。高胜寒主动请缨要求高空跳伞,成为了进入震中的第一批救援队伍,打通了生命通道。

载誉归来后,霹雳火又投入到去边境营救被贩毒武装抓获的侦察员的任务,并到非洲A国担任武装护卫、保护撤侨。经历了重重血与火的考验,霹雳火逐渐走向成熟,开创了中国陆航的新历史。

埃里希·哈特曼(Erich·Hartmann)是一位德国空军的头号王牌飞行员。对于世界各国空军中那些立志要当世界头号王牌杀手的飞行员来说,埃里希·哈特曼一定是最招他们痛恨的人。因为这位前德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352架的战绩创下世界空战史上空前绝后的纪录,这座很可能是永远无法攀越的高峰迫使哈特曼的后来者无可奈何地永久生活在他的阴影下! 

 

 

中文名:埃里希·阿尔弗雷德·哈特曼 外文名:Erich Alfred "Bubi" Hartmann 别名:金发骑士、卡拉雅一 国籍:德国 出生地:符腾堡地区魏斯扎赫城 出生日期:1922年4月19日 逝世日期:1993年9月20日 职业:空军飞行员 主要成就:创下世界空战史上空前绝后的纪录 获得勋章:钻石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 

 

目录

天才少年

幼年经历

学习滑翔飞行

报名参军

展露才华

对苏作战

第一次胜利

取得胜利

新型战术

突出战绩

被俘经历

南方黑色魔鬼

黑色魔鬼

传奇人物

累累战果

携枪受勋

求婚成功

最后的战斗战后生涯人物评价展开天才少年 

幼年经历 

学习滑翔飞行 

报名参军 

展露才华 

对苏作战

第一次胜利 

取得胜利 

新型战术 

突出战绩 

被俘经历

南方黑色魔鬼 

黑色魔鬼 

传奇人物 

累累战果 

携枪受勋 

求婚成功

最后的战斗 

战后生涯 

人物评价展开

 

 

编辑本段天才少年幼年经历

  埃里希·哈特曼

1922年4月19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地区魏斯扎赫城。父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医。战争结束后,为躲避经济危机,于1925年(即哈特曼出生后的第三年)全家离开德国,到中国的长沙开了一 

家诊所。1929年,哈特曼随母亲和弟弟一同回国,3年后,老哈特曼也回到德国,在魏尔的俾斯曼大街开了一家诊所,行医谋生。哈特曼从小就喜欢飞行,他第一次尝试飞行是乘坐一架竹子做框。旧布蒙皮的滑翔机从房顶往下跳,落在事先挖好的松土坑里。哈特曼的母亲是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飞行体育运动爱好者,这对哈特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母亲参加了伯布林根机场的航空俱乐部,经常驾驶克莱姆1-27轻型飞机,哈特曼兴高采烈地随母亲一起飞上了蓝天,开始有了真正的飞行体验。哈特曼的母亲是对他的飞行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第一人[1]。学习滑翔飞行1932年,由于经济困难,他们卖掉了飞机。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掀起了飞行热。希特勒大力支持建立滑翔俱乐部。1936年,哈特曼的母亲在魏尔建立了一个俱乐部,亲任教员,招收青年人学习滑翔飞行,正上中学的哈特曼加入了俱乐部。14岁的哈特曼成为一名优秀的滑翔机驾驶员。1937年底,他获A级和B级滑翔机驾驶员证书,取得C级后,成为希特勒青年飞行团中的滑翔机教员。在中学里,哈特曼是不守规矩的学生,履历表里填有课间休息时点燃用木炭和硫磺制造的黑色粉末恐吓同学的记录。他的学习成绩一般,不求上进,考了个及格就心满意足,但却醉心于体育活动,一次,他未经训练就参加了从33米高台跳下的滑雪比赛,动作竟然相当优美,同学们给他起了个“野母猪”的外号。1939年10月,哈特曼看上了一名叫乌尔苏拉·佩奇,昵称乌施的女同学,姑娘当时才15岁,哈特曼不顾姑娘家里的反对而死命追求,日后两人还真结为了伉俪。报名参军1939年9月1日,欧洲战争爆发,半年后,哈特曼高中毕业,立即报名参加了空军,父亲反对他的选择,老医生希望儿子去从事救人生命的事业,而不是去杀人,而且他认为战争会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母亲却理解哈特曼参军的志向。老医生无力阻止他,只好寄希望于战争尽快结束,那样的话儿子在停战后还能有足够的时间学医,继承祖业。哈特曼1940年10月15日加入了德国空军第10训练团,驻扎在离东普鲁士的科尼斯堡15公里的新库伦地区。1941年3月,转入柏林加托夫第2空战学校,在训练团里学的是航空史、飞行原理和发动机的使用、设计和构造、空气动力学、材料学知识和气象学等飞行基础知识。到空战学校,主要是训练飞行。1941年3月24日,入校不到一个月的哈特曼放了单飞,至10月14日,基本飞行训练结束,他转入第布斯特歼击机飞行学校,学习驾驶梅赛施密特公司生产的ME-109式战斗机。在这里,他遇到了对他的飞行生涯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第二个人瞿哈根教官,教官是德国有名的特技飞行能手,他对哈特曼也特别赏识,他教哈特曼基本战术动作和独自驾驶ME-109的技术,还传授了一些特技飞行的秘诀。展露才华1942年3月,哈特曼顺利结束飞行训练,获驾驶员证章,并晋升为少尉。在1942年六月转入空战和射击训练后,哈特曼很快显示出天生的射杀才能,他特别热衷于近距离射击,不喜欢当时流行的远距离射击。1942年6月3日,哈特曼驾驶ME-109D型飞机用机枪对拖靶射击50发,命中24发,引起教官和同行的注目。初学飞行的一帆风顺,难免使年轻的哈特曼有些得意忘形。1942年8月24日他在第布斯特表演特技飞行,飞完低空搜索、横滚和8字飞行后,他意犹未尽,又作了个从好莱坞旧**学来的惊险动作,从10米低空飞掠基地上空。结果,他受到关禁闭一周的处分,扣发3个月工资,有意思的是,这次冒险救了他一命,他因受罚没去执行计划好的一次战斗飞行,他的一位同伴驾驶他的飞机代替他出动,不料起飞后发动机出现故障,机毁人亡,死神与他擦肩而过。对苏作战不久,他告别了父母及女友,开赴东线战场,加入德国空军第52战斗机联队,参加对苏军作战。初战受挫52联队在苏联南部战区作战,指挥部设在迈科普,哈特曼到达的时候刚巧目睹了一架ME-109式飞机迫降时起火爆炸,战争的残酷立即笼罩在他心头。哈特曼两天后被分配到第三大队,大队部设在索尔达卡兹卡亚,他到第7中队任勒斯曼中士的僚机。1942年10月14日,哈特曼和勒斯曼初次合作,驾驶ME-109。G-14式飞机在格罗兹尼一带作警戒飞行。忽然,耳机里传来命令:“7架歼击机和3架伊尔-2飞机正在普罗赫拉德尼吉附近扫射街道,命你等截击”。哈特曼紧跟勒斯曼向目标飞去,高度4000米。15分钟后,勒斯曼在无线电里呼叫“左前下方有敌机,靠拢,占位,然后攻击”。可是哈特曼怎么也找不到目标,俯冲时,他与长机拉开了30米距离,冲到1800米高度,仍找不到敌机的影子,于是改为平飞,就在这时,他看到了2000米远处有2架深绿色的飞机。哈特曼的心狂跳起来,他的机会来了,他加大速度,越过勒斯曼,抢占攻击位置,在距敌机300米时,他开了火,但所有炮弹都未击中,为了避免与苏机相撞,他拉杆规避。然而,他扎入了对方机群中,周围都是深绿色的苏军飞机,哈特曼觉得他快完了,他找不到勒斯曼,于是急转弯飞进一片小云块中,穿出云后他发现周围已没有飞机,这才松了口气。“别怕,我在掩护你,在穿云时,我已找不到你,赶快穿云下降,这样我就可以找到你”这是长机的声音。穿出云层后,哈特曼看到1500米处有一架飞机直奔而来,他惊慌地向西飞行,一边下降,想摆脱那架飞机。“向右转弯,这样我可以向你靠拢”又是勒斯曼的声音,此时,那架飞机截住了哈特曼的去路。两架飞机越来越近时,哈特曼加大油门,再次下降到超低空,向西飞去。向西疾驶时,哈特曼缩着脖子,躲在防弹钢板后面,等待苏机的炮弹射来,几分钟后,哈特曼发现自己飞到了厄尔布鲁士山,燃料却只够飞5分钟了。飞机迫降在一条狭小的公路上,两分钟后,德国步兵围了过来,用军车送哈特曼回机场,迫降地离机场有30公里远。冯博宁大队长高声训斥着哈特曼,一条一条的数落他的罪状:1。未经允许擅自离开长机;2。抢占长机的射击位置;3。擅自进云层;4。把长机误认为敌机(多次躲避的是长机);5。没执行“靠拢”的命令;6。迷失方向;7。没有击中敌机,自己却受到伤害。这7条罪状,使哈特曼只好和地勤一起工作3天,作处罚。反思这次经历,哈特曼从长机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勒斯曼从不急于攻击,而认为要掌握时机,有很大的把握才射击,他讲究“观察和判断”,慢慢的,哈特曼克服了新飞行员的盲目性和不善观察的毛病。编辑本段第一次胜利取得胜利

  埃里希·哈特曼[2]

1942年11月5日下午,哈特曼和大队副官特雷普特中尉率4架飞机在迪戈附近起飞,去拦截企图攻击德军地面部队的8架伊尔-2强击机和10架拉-3飞机作战。哈特曼第一个发现了苏机,大队副官命他组织和指挥攻击,哈特曼急速俯冲到50米高度,在100米距离以内,但炮弹从苏联飞机的装甲上弹了回来,他发现这样射击伊尔-2飞机纯属徒劳,这种飞机的装甲厚度是出了名的,他想起阿尔弗雷德·格里斯拉夫斯基过去告诉他的方法——攻击伊尔-2飞机的滑油散热器。哈特曼急速爬高,然后俯冲到离地仅几米的高度,从苏机的后下方逼近。60米距离,哈特曼对准滑油散热器开火,这次,苏机冒出了浓烟,拖着长长的火焰开始下降,接着,它的翼下发生了爆炸,碎片击中了哈特曼的飞机——他一直在后面穷追不舍。黑烟从发动机舱下冒出来,哈特曼意识到自己的飞机受伤了。当哈特曼想方设法迫降在地面时,舱内的浓烟熏的他几乎窒息,他爬出机舱时,苏机在2公里的地方爆炸了。步兵把哈特曼救了出来。哈特曼想,击落敌机也不是天方夜谭,这是他的第一次胜利。聪明的哈特曼很快悟出:这次胜利是新战术的胜利,在医院里,他想,如果离开敌机快一点,不至于要迫降,但这次比上次参战沉着,没有违记,较好的控制了火力,能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逐步的,哈特曼弄清了当时流行的盘旋战术并在远距离开火并非最好的办法,这样容易顾此失彼,他认为最好的战术应该是:搜索——攻击——脱离或暂停攻击,即及早发现敌机,但不忙于攻击,而是注意判明其他情况,若无别的敌机来袭,再发动突然的攻击,然后迅速脱离。新型战术第一次胜利的启示,使哈特曼慢慢获得了信心,也获得了新的战术——一种背离教科书的战术。渐露身手哈特曼被任命为克鲁平斯基的僚机,克鲁平斯基当时已击落飞机70多架(战争结束时,共击落197架,居世界第15位),此时,哈特曼才击落2架飞机,被战友称为“娃娃”。在与经验丰富的克鲁平斯基配合的日子里,哈特曼的战术逐步奏效,至1943年3月14日,他共击落敌机15架,获得了二级铁十字勋章。1943年底,他已出动110次,当上了长机,1943年5月25日,哈特曼又击落6架敌机,一次他与一架拉-6式飞机相撞,凭驾驶滑翔机的能力,把受伤的ME-109飞机迫降在德占区,这是他第5次迫降。事后,中队让他回家休假,在4个星期的假期里,哈特曼享受了斯图加特家中悠闲自在的日子,但战争留给他的烙印并不能完全消除,一天晚上,哈特曼在半夜惊醒,似乎听到僚机的急促警告:“转弯!转弯!”战争的态势正在逆转,盟军日益强大,德军日陷窘态。英美军持续不断的的大规模空袭,使德国不得安宁,哈特曼结束休假匆匆赶回前线。突出战绩1943年7月5日,哈特曼一天出动4次,击落5架拉-5歼击机,这天战绩最大,但他的同伴克鲁平斯基因与敌机相撞而受伤,离开了中队,同一天死去的同伴还有5位,占中队兵力的三分之一,哈特曼不停出击,几乎每战必有斩获,战绩急剧上升。

  战场上的埃里希

8月17日,哈特曼击落飞机达到80架,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著名空战英雄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曼所创造的世界记录。9月,他升任中队长。9月底,哈特曼击落敌机115架,破默尔德斯创造的击落敌机100架的记录,成为新的“空军英雄”。10月29日,他击落了第150架,扳平了克鲁平斯基伤愈归队后于10月1日创造的150架的记录,令人称道的是,他这150架战果有148架是在2月底到10月底这8个月中取得的。平均每月打下18架,每5天打下3架。他因此被授予铁十字骑士勋章,并获准休假两周。被俘经历当然,在此过程中他也有败走麦城的时候,差一点进了苏联人的战俘营。8月下旬,他在一次出动中飞机被击中,迫降到苏军防线后面,两名苏军士兵抓住了他,他急中生智,假装负了重伤,致使苏军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他在被押送后方的途中,趁德机轰炸的混乱跳车逃走,最后穿越战线逃回。编辑本段南方黑色魔鬼黑色魔鬼哈特曼击落150架飞机后,得到了很高赞誉,报上常常登出他和52联队其他“英雄”的照片。苏联飞行员给他起了个“南方黑色魔鬼”的绰号。所谓黑色魔鬼是哈特曼机头上画的一个象郁金香花心似的黑色箭头。据说有一段时间苏联飞行员一见到这个黑色箭头标志就躲得远远的,哈特曼因此竟无事可做,战果增长慢了下来。哈特曼改变了策略,他把这架画有黑色标记的飞机转让给没有经验的僚机,以保护他,而自己驾着没有标记的飞机。这样他又得到了与敌机格斗的机会。1944年1月至2月,哈特曼又击落飞机50架,平均每个飞行日击落大约2架飞机。哈特曼在攻击中已创造了一套战术,那就是“观察——判断——攻击——脱离”。但是,在东线的空战中,德国空军在数量上已居劣势,哈特曼必须经常应付苏联飞行员的攻击。于是,他又创造了一套防御战术。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形成一种守中寓攻攻守兼备的厉害战法。哈特曼每次在遭到对手从后下方攻击时,都采用一种向左或向右转弯下降的路线,迎着对方转弯,然后摆脱。对方逼近并要进行射击时,哈特曼镇静的在同一水平上飞行,然后侧滑等待,让对手冲前,然后以小速度转弯摆脱。“第8中队的奥伯雷泽尔对别人说,他不相信我击落飞机的数字。”哈特曼出色的战绩也引起了队内一些同人的怀疑或嫉妒。同他一起调来52联队的奥伯雷泽尔少尉就不服气,当面说哈特曼吹牛。哈特曼气冲冲找到大队长京特·勒尔少校,告了昔日战友一状。大队长扬了扬眉毛:“可我相信是真的!”哈特曼想出个妙招:“我愿意和他一起飞行、战斗。”第2天,奥伯雷泽尔果然被派来作为哈特曼的僚机。那一天,哈特曼升空击落2架敌机,奥伯雷泽尔臊的满脸通红,哑口无言。1944年3月2日,哈特曼击落飞机数达到了202架,希特勒授予他和克鲁平斯基中尉各一枚柏叶骑士十字勋章。哈特曼少尉和克鲁平斯基一起飞到阿尔卑斯山脉的贝希斯特加登山庄。在这里,希特勒亲手给他们授衔。参加授衔的共有16名王牌飞行员和两名步兵上校。哈特曼在这些人中年纪最轻,军衔最低,尤为引人注目。哈特曼顺道回家省亲。父母为儿子的战绩和勋章感到骄傲。但父亲喜中有忧,他端坐在沙发上严肃的说:“好,经过考验表明你是个有能力的战斗机飞行员,并且还活着。埃里希,你要相信,我们已经被打败了,战争失败了,现在我们得准备尝尝失败的味道了。”父亲拿过一张报纸,继续说:“即使戈培尔那种美妙的坚持到底的说教,也掩盖不了事实的真相。”哈特曼沉默不语,他无力反驳父亲。 

军医,先军后医。你首先并且主要是一个军人,其次才是一个医生。所以。你要明白不管是在军医大学也好,还是去部队当军医也好。你的生活都是以军人的生活为主。在学校里,你要学军事课程,轻武器射击,体能训练,你要一天集合走队列十次,还有数不尽的公差勤务,站岗巡逻,扫地拔草,开会开会再开会。余下的时间才是你学医做医生的时候。下连队后,你也要做着士兵的工作。各种杂事勤务营房建设甚至喂猪扫地拔草都要做,这时有个军人生病了想找你看看。结果你手边没有设备,也没有几种药。空有医术却无法治病。只能无奈的开出一张转诊单,让他到外面的医院去治疗。等过了十几年,你的技术也荒废了。你的青春也献给了部队。出来以后想要再回到医疗行业,几乎不可能。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就要看你的意愿如何了,如果你有军旅情怀,愿意投身国防,扎根基层发光发热,把自己最美好的十几二十年献给军队,最重要的一点是,你确实能够忍受部队那种枯燥单调压抑,纪律大于生命的模式,那么你可以选择军医大学,甚至报考地方医学院,然后入伍当军医。如果没有军旅情怀,仅仅是想当一个好医生,想要做治病救人的医生,做军医无法实现这个理想。

我希望你仔细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这是关于你人生前途命运的大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就去盲目选择一个职业。这会让你用一辈子去为错误买单。我当年填志愿的时候也是因为欠考虑,现在一直在后悔。有问题欢迎来私聊。我很愿意为你解答,因为能帮到一个人就能避免悲剧重演一次。

发布于 2021-06-20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距离当年自己去军医大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毕业也快十年了,在那个年代网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没人能告诉我这些事情,家人又对军医大有迷之一般的崇拜,在家人一再逼迫下我报了某军医大,再加之我的成绩确实非常高,一切就顺理成章了!我是个女生,众所周知,军医大的女生成绩会比同一地区去的男生高出非常多,因为招生名额少,最后我以接近清华的分数去了这所军医大学。

我对这个学校从最开始就有些抵制,上学后更加发现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我是个非常叛逆的人,因为大学志愿的事情,我和家里人几年不说话,因为是他们逼我的,这种状态下我的成绩非常糟糕,对于高中时候的成绩来说简直就是惨不忍睹!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在父母旅行于欧洲的途中,在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城出生。她父母以此城为名为她取名。

南丁格尔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家境优裕,她的父亲威廉·爱德华是一个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一名统计师。母亲芬妮·史密斯,也出身于英国望族,不但家道富裕,更是世代行善,名重乡里。南丁格尔毕业于剑桥大学,谙熟数学,精通英、法、德、意四门语言,除古典文学外,还精于自然科学、历史和哲学,擅长音乐与绘画。南丁格尔自幼便在家庭里接受教育。她母亲对她很不满意,因为她无意于婚姻。她在当主妇、文学家、护士三者之中选择了当护士。

19世纪50年代,英国,法国,土耳其和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的战地战士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主动申请,自愿担任战地护士。她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在战地医院服务。她竭尽全力排除各种困难,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每个夜晚,她都手执油灯巡视,伤病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1860年,南丁格尔用政府奖励的4000多英镑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随后,她又创办了助产士及经济贫困的医院护士培训班,被人们誉为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

1901年,南丁格尔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 1907年,英王颁发命令,授予南丁格尔功绩勋章,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妇女。后来还发起组织国际红十字会。她终身未嫁。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尔被授予伦敦城自由奖。 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溘然长逝,享年90。

她的一生,历经整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对开创护理事业做出了超人的贡献。她毕生致力于护理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一切,使她成为19世纪出类拔萃、世人敬仰和赞颂的伟大女性。

南丁格尔逝世后,遵照她的遗嘱,未举行国葬。后人赞誉她为“伤员的天使”和“提灯女士(神)”。 北京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白衣天使》、重庆西师版教材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提灯女神》讲述了她的故事。

在中外历史上,能以坚持的信念,排除一切困难并建立特殊功业的人物向来不多,尤其女性人物更为鲜见。现代护理的鼻祖及现代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伟大女性。

为了纪念她的成就,1912年,国际护士会(ICN)倡仪各国医院和护士学校定每年5月12日南丁格尔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并将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以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

[编辑本段]南丁格尔轶事

■心地善良,放弃富贵

父亲威廉和母亲芬妮,都有着贵族血统。在英国,他们拥有两处家园:茵幽别墅和恩珀蕾花园。每年夏天,烈日炎炎,他们全家像候鸟一样,马不停蹄地到“茵幽别墅”避暑;而在一年的其余时间,他们住在恩珀蕾花园里。到了春秋季节,全家人就到附近的伦敦探亲访友,忙得不亦乐乎。小弗洛伦斯的童年,是在天堂般的环境中度过。

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她的兴奋点,却往往不在小伙伴们身上。她爱骑小马,爱和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们聊天,玩耍。她乐于照看它们。有一次,一只小山雀死了,她用手帕把小鸟包起来,把它埋在花园内的松树下,还竖起了一块小墓碑,上面写了墓志铭——

可怜的小山雀/你为何死去/你头上的皇冠/是那样美丽//但是现在/你却躺在那里/对我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从小时候起,她就独来独往,不像一般的孩子那样顽皮。她倔强而执拗,多愁善感,似乎过于早熟。她在满目繁华中孤独地成长。

恩珀蕾花园一片繁荣,花园外面却是满目凋敝。1842年的英国,经济异常萧条,饥民充斥了各个角落。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写道:不管什么时候,我的心中,总放不下那些苦难的人群……

1843年7月,正是炎热的季节,南丁格尔一家再度到茵幽别墅消夏避暑时,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去帮助周围的穷人。她不怕肮脏和吃苦,把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多地消磨在病人的茅屋中。因为不少病人缺衣少食,她常常硬要母亲给她一些药品、食物、床单、被褥、衣服等等。她把这些东西用于赈济穷人,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到了应当返回恩珀蕾花园时,弗洛伦斯不愿半途而废,她想留在当地。但是母亲认为,出身贵族的女儿理应在别的事情上有所作为,浪费时间护理那些穷人,简直荒唐无比。父亲和姐姐也都站在母亲一边。弗洛伦斯孤立无助。

在当时英国人的观念中,与各式各样的病人打交道,是非常肮脏而危险的。人们对于“医院”、“护理”这样的字眼一向避而不谈,因为都是一些很可怕、很丢脸的事情。由于医疗水平落后,加上国力衰微,战争频仍,在1844年以后的英国,医院几乎就是不幸、堕落、邋遢、混乱的代名词。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它有时简直就像疯人院。在弗洛伦斯看来,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事,还不是上述可怕的医疗条件,而是医院中“护士”的不佳的名声,和她们那低下的素质。

1845年8月,弗洛伦斯同父亲一道,到曼彻斯特去探望生病的祖母。因为祖母病情加重,卧床不起,而且缺少照料,她便留在身边护理。很快,祖母的身体大有起色。接着老保姆盖尔太太又病倒了。弗洛伦斯又赶回家里,精心护理病入膏肓的盖尔太太。直到老人临终,弗洛伦斯一直守候床边,没有离开半步。

这年秋天,恩珀蕾花园附近农村中瘟疫流行,和当地的牧师一道,弗洛伦斯积极地投入了护理病人的工作。她在一次次地证明着自己,她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了。

在那时,人们都以为护理工作很简单,根本用不着培训。以前连弗洛伦斯自己也曾认为,只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就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这就是护理工作的全部。一天,她亲眼看到一个女人,在她面前痛苦地死去。这位病人服错了药。“她必然是死不瞑目,是那些护理者‘毒死’了她!”这一想法让她大受刺激。她从此知道,护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别无选择,必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离恩珀蕾花园几英里处,有一个诊疗所,主治医师富勒先生很有些名气,据说毕业于牛津大学,而且是南丁格尔家的老朋友。于是,弗洛伦斯打算说服父母,给她一段时间,准许她去这个诊疗所学习。恰逢富勒夫妇应约到恩珀蕾花园做客,她就当着父母的面提出拜富勒为师。

不料,一场风暴就此爆发了。父亲拂袖而去;母亲则气得发疯,说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怪念头;连姐姐也歇斯底里大声嚷嚷,说妹妹一定是“中了邪”——这不单有失贵族身份,还会把病菌带入家门,害死全家。

富勒夫妇感到很难堪。为了安抚南丁格尔夫妇,他们也只好向弗洛伦斯“泼冷水”,劝她放弃自己的想法。

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她咬紧牙关,没有屈服。她开始偷偷钻研起医院报告和政府编印的蓝皮书。她还私下给国外的专家(比如普鲁士大使本森夫妇)写信,向他们请教各种问题。并且,还时不时地索求有关巴黎和柏林两市医院情况的调查报告。每天早晨,她至少要学习一个多小时。当早饭铃声响起,她会迅速收拾书本,若无其事地下楼用餐,看上去规规矩矩,也尽量不提及内心的想法。母亲要她负责储藏室、餐具室和藏衣室的整理工作,她丝毫不敢怠慢。她希望母亲回心转意。她给朋友克拉克**写信说:“我不得不做很多家务。那些衣被、玻璃杯、瓷器,已埋到我的下巴了。它们简直是乏味透顶。我也不禁要问自己:‘这就是生活吗?难道一个有理智的人,一个愿意有所作为的人,每天想要做的,就是这些吗?’”

她也收到了爱情的橄榄枝。在一次宴会上,她结识了年轻的慈善家理查德(将少年犯与成年犯分离,以接受更合理更人性的管教,就是出自他的提议)。理查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一起谈诗作画,愉快交往。在弗洛伦斯寂寞无助的时候,理查德的数不清的信笺,给过她很大的精神安慰,她也曾把理查德称为“我所崇拜的人。”但是,在他求婚时,她考虑良久,却拒绝了他。她给理查德写信说:我注定是个漂泊者。为了我的使命,我宁可不要婚姻,不要社交,不要金钱。

弗洛伦斯曾在一封信中流露出追求独身生活的态度,同时谈到自己对婚姻的看法:“普遍的偏见是,归根结底,一个人必须结婚,这是必然的归宿。不过,我最终觉得,婚姻并不是唯一的。一个人完全可以从她的事业中,使自己感到充实和满足,找到更大的乐趣。”此后,她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

经弗洛伦斯的请求,本森爵士给她寄来了一本书:《凯撒沃兹的基督教慈善妇女年鉴》。书里介绍了凯撒沃兹在护理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有关情况。

她仔细阅读之后,不由得喜出望外。作为慈善医疗机构,凯撒沃兹正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地方。在那里,各方面的条件相对完备,她可以得到适当的训练,同时,那里的宗教气氛、清规戒律,是一张“挡箭牌”,可以保证护士的名声不受舆论指责。

但她不敢贸然向父母提出直接去凯撒沃兹,只是利用病后疗养的机会,先来到法兰克福,当时那里的护理事业也走在各国前列。在一家诊疗所,她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两周以后,她离开时,觉得自己有资格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员了。

当父母、姐姐知道她对护理“贼性不改”,还在私自学医时,个个气得发抖。他们联合起来惩罚她,令她“闭门思过”,不许出家门一步。

她与家人冷战数年。时光如飞,在1851年6月8日这一天,弗洛伦斯在她的笔记中,以前所未有的坚定语气写道:“我必须清楚,依靠一味的死守和等待,机会就会白白地从身边溜走。从他们那里,我得到的,只是愈演愈烈的冲突。我显然是不会获得同情和支持的。我应该就这样坐以待毙吗?绝对不可以!我必须自行争取那些我赖以生存的一切。对于属于我的事业,我必须自己动手去做。我的人生的际遇,我的真正的幸福,要依靠我的努力,他们是决不会恩赐与我的。”

这次,她的确是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首先,她以出去散心为借口,去了凯撒沃兹;在那里学了两个星期之后,为了获得更为系统的学习,决定再次去法兰克福。她平静地向家人宣布了她的决定,父亲尚平静,但母亲和姐姐惊慌不已,再度极力阻挠。这一次,弗洛伦斯丝毫没有退却。她们三人大吵了一通。父亲见劝阻无效,气愤之下,提着猎枪牵着爱犬走出家门。他走后,她们更吵得天昏地暗。母亲甚至想打她耳光,但被她灵巧地躲开了。

第二天,弗洛伦斯勇敢地离开了家。来到西道尔·弗利德纳牧师的收容所——这所机构拥有一所医院,一所育婴堂,一个孤儿院和一所培训女教师的学校。

弗洛伦斯住在孤儿院内的一个小房间里。她的工作地点,就是孤儿院和法兰克福女子医院。所有的工作她都学着干,一点儿也不肯落下,甚至连手术护理她也参加。这对她来说非常不易。毕竟,在当时,对于一个贵族女子来说,完全是“有失体统”的事。她明白这一点,但她不在乎。

在这段时间里,她往家里写了好几封信,介绍自己的情况,也渴望和家里人重归于好。在32岁生日时,她感谢家人的祝福,还特地给父亲维恩写了一封信。其中写道:

“尽管我的年龄的确不小了,不过我会更加坚持行使我的使命。事实上,我很高兴,因为我终于重获自由。我的不幸的青春期已经过去,我并不多么留恋。它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为此而欣慰,因为这意味着,我将获得新生命。”

■庄重大方,志向成型

1837年的一天,南丁格尔觉得自己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要她完成一个使命。她从小便经常照看附近村庄的病人、残疾人,并护理她的亲属,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年青时代的南丁格尔由于常协助父亲的老友(一位医生)精心护理病人,逐渐对护理工作发生了兴趣。她曾到德国、法国、希腊等地考察这些国家的医院和慈善机构,充实阅力,坚定立志于护理事业的决心。她自学有关护理知识,积极参加讨论医学社团关于社会福利、儿童教育和医院设施的改善等问题。

由于家庭富有,南丁格尔的幼年生活极为优裕。与他们往来的人士也都是社会名流,包括当时的政界人士、文艺作家、艺术家、以及一些地方绅士。这使她充份享受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安逸生活。但在南丁格尔的小小心灵中,面对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觉得快乐,她缅典害羞,不愿见到生人,常有一种莫名的寂莫感。到了十二岁,她跟父亲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语、历史、数学和哲学等。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南丁格尔的学业大有长进。她常常跟父亲一起朗读,高谈阔论,遇父亲出外远游时,便以书信交流感受。1837年,他们全家到欧洲大陆旅行,父母用组女儿们的在欧洲各地增长见识。这时用了格尔已经十七岁,伊然成为一位美丽的大家闺秀。他们全家用一年半的时间,遍游法国、意大利、瑞士各地,沿途饱览湖光山色、艺术古迹,并到处考察社会人情。南丁格尔从小就养成记事与写日记的习惯,所见所闻,均—一记录下来,成为她日后办学治事的重要资料。她在法国结识了一些知名人士,并与从事社会活动的著名女性交往。她对政治与民众甚有兴趣,尤其对慈善机构更是特别留心。她从少年时期,就怀抱着这种服务人类的自我信念和坚定的济世行善的意志。

她在欧洲大陆旅行之后,发现医院里的护理情况极为恶劣,觉得英国也需要有如法国圣温森.载保罗慈济院,那样的修女来照顾病人。护理工作开始在她心中萌芽,她要做一个护士!当时英国护士的形象是:粗陋老化的女人,既愚昧,又无知,更不能执行任务医疗任务。南丁格尔选择这个工作,在她母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1839年,全家返回英国,这时南丁格尔已出落得庄重大方,经常在家里会吾社会名流,很受世人的注意和赞赏。她尤其喜欢结交社会工作者与从事革新工作的各界人士,其中有一位知名的医师,在郡隆利斯伯里工作,因此启发她想去医院学习的念头。

当时医院里的病房多半都是一间大统房,病床紧密相连,十分拥挤,墙壁与地板上沾满了血迹和污渍,而且臭气难闻,令进来的人难以忍受。这种恶劣的状况在各地比比皆是,相差无几。一次一位美国医师赛穆尔·郝到她家作客,南丁格尔便向他咨询对做护士的看法,郝医师对她的想法大加称赞,并鼓励她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但终难获得父母的首肯。在这段时间,甫丁格尔为迎合父母的心意,一面潜心研读,吸取有关卫生方面的新知识,一面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并结识了两位极为知心的男友。一位是她的表亲亨利·倪柯逊;另一位是查理·麦恩斯。但他们的求婚,都遭到南丁格尔的拒绝。她决定独身!这在当时,是一项多么了不起的决定,她决心以献身护理事业为己任!她在日记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一字一泪,感人至深。麦恩斯后来成为国会议员,终生支持南丁格尔的事业。一八四八年初她在罗马会吾了希德厄·海伯特,此君英俊滞洒,文质彬彬,一派英国绅士风度。海伯特与南丁格尔一见如故,终生保持高贵的友谊,后来他人选成为作战部长,对南丁格尔的事业给予了有支力支持。

1849年10月,她再次跟友人远游埃及,渡海至希腊;次年四月,到达雅典。南丁格尔每到一地,必定参观慈善机构,例如养老院、孤儿院、以及有关的医疗救济机构等。1850年5月12日,正好是她三十岁生日,她在记事薄上写下了这样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成立护所,志愿救人

在她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护理工作。最后她选定了解过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1844年,她从英国出发开始了欧洲大陆的旅行,足迹遍及法、德、比、意等国,对各国的医院进行了考察。1850年不顾家人的反对,她毅然前往德国的凯撒斯畏斯接受护理训练。她的才智被发现了,1853年受聘担任伦敦患病妇女护理会的监督。

南丁格尔的雄心壮志,终于感动了她的父亲,答应每年资助她五百英镑。并于1853年8月12日,在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南丁格尔在伦敦哈雷街一号成立一看护所,开始施展她的抱负,她采取了许多措施,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如采用病人召唤拉铃,在厨房设置绞盘以运送膳食给病人,她强调“任何妇女,不分信仰、贫富,只要生病,就可收容……”她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大家对她都言听计从。

1854年8月,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南丁格尔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她在医院里照料垂死病人,终日奔忙,不少人在她怀抱中死去。卡斯凯尔夫人对南丁格尔的义行推崇备至,因为她亲自体会和感受到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她这样描述:“她身材高挑,消瘦修长;一头棕色茂密的短发;肤色白细;灰色的眼睛闪现着忧郁消沉的神色,但有时却流露出快乐的波光,真是令人难忘;她的牙齿美丽整齐,笑起来甜美无比。头上蒙着一条长的柔软发巾,沿着发角扎起来,使她白静的瓜子脸儿,衬托得更为美丽。她经常穿一件黑丝质料的长衫,外加一件黑色披肩,给人一种雍容高雅。落落大方的印象…。”

■提灯女神,义无返顾

1853年,土耳其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4年3月,英法为援助土耳其,正式对俄国宣战。9月,英法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在前方发回的报道中,对伤兵没人照顾颇有意见。报道中说,法国伤兵有修女照顾,俄国伤兵有修女慈悲团照护,英国为何没有修女照顾伤兵!况且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

当这些事实经报界披露后,国内哗然。南丁格尔闻知这一消息,立即给当时的作战部长海伯特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愿自费率领四十名护士赴战地救伤。对于当时一位35岁的女性而言,这是一种非常艰巨的挑战。当时,在欧洲各先进国家早有被称为“姊妹 ”(Sisters)的女护士出现,但英国由于受宗教和社会的成见,一直反对在医院特别是战地医院中有女护士出现。10月15日,海伯特部长同意了她的请求,并给南丁格尔回信,邀请她率领一批护士前往斯库塔里,由政府任命并给经费支援。南丁格尔欣然同意,五天后政府颁布她为驻土耳其英国总医院妇女护士团团长。护士团包括三十八名团员,其中十四位是由各医院选送的职业护士,另二十四位则是各宗教团体选派的。10月21日,她们即匆匆装束上路。在十一月四日到达斯库塔里,立即投入忙碌的工作。

最初,医师们基于传统认识及嫉妒心理,主张没有医师指示,不让她们涉足病房。一连四天被拒之门外。面对这种局面,南丁格尔首先着手进行改善伤兵的饮食,换洗肮脏的衣服,共同致力清理工作。她深深感到,一所完善的医院,必须有充分的供水与良好的排水系统。三个月下来,她清理好一万件衬衫。为了收容八百名新伤患,她自己出钱支付紧急修理病房费用。南丁格尔的积极服务精神,终于化解了军医们的敌视心理,更赢得了伤患的敬爱与信任。她夜以继日地将全部心力投入护理工作,使医院逐渐走上轨道,而她的办公室,也自然成为放射温暖与爱心光芒的中心。英军的医院院址,原是土耳其的驻军营房,建筑因陋就简,设备更是奇缺,整个医院肮脏破乱。因预定要收容二千五百位伤患,因此所有走廊里都开设成病房。这些走廊全长达四英里,病床拥挤不堪,卫生设备极差,通风尤其不良,臭气四溢,雨天满地污泥,晴天沙土侵袭,成群老鼠到处流蹿,环境极为恶劣。每个病人每天只能分配到500毫升水。由于床位不足,许多病人就睡在地板上,被子也不够用,有的竟以帆布代替,许多伤兵宁可不用。燃料一直缺乏,膳食供应更不理想。一般药品极为缺乏。在这种恶劣条件下,大批伤兵均感染了痢疾与霍乱。

南丁格尔拿出自己的3万英镑为医院添置药物和医疗设备并重新组织医院,建立改善伤员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整顿手术室、食堂和化验室,很快改变了战地医院的面貌,只能收容1700名伤员的战地医院经她安排竟收到3000~4000名伤员。在这里,她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得到充分发挥。6个月后,战地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伤员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至2%。这种奇迹般的有目共睹的护理效果震动了全国,同时改变了英国朝野对护士们的估价并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重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亦为人们所承认。同时,为妇女开辟和创建了一个崇高的职业。南丁格尔为此付出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她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每天往往工作 20 多个小时。夜幕降临时,她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在 4 英里之遥的营区里,逐床查看伤病员。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的天使”。伤病员写道:“灯光摇曳着飘过来了,寒夜似乎也充满了温暖……我们几百个伤员躺在那,当她来临时,我们挣扎着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的修长身影,然后再满足地躺回枕头上。”这就是所谓的“壁影之吻”。因此,“提灯护士”和“护士大学生燃烛戴帽仪式”,也成为南丁格尔纪念邮票和护士专题邮票的常用题材。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博得各国公众的赞扬。护士工作的重要性为人们所承认,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的重视。

过度的劳累使南丁格尔染上终生不愈的疾病。 她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战争结束,南丁格尔避开政府隆重的迎接仪式,化名“史密斯**”悄悄返回英国的家里。她说:“我不要奉承,只要人民理解我。”

在我国的军医大多数是文职军衔,军衔的也有但是不多,文职一般分为14级,排是14级,副连是13级,正连是12级,副营是11级,正营是10级,如此类推

分散在全国的各个军医院大多都是师级单位,即院长、政委是师级,所以中尉就是相对应的13、12级,就是一般的军医。

报考军医等军事院校就是入伍,以前个别军校的有非军籍培养,毕业后只面向地方分配,最近军委已经明令取缔了

报考第四军医大学等军校必须是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并且政审、体检合格,之后根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地方医药学院校毕业生还有机会报考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478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