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第1张

阿炳阿炳,生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嫖娼、吸毒的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度日如年。

1949年7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华雪梅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这个华清和的私生子,生来就被剥夺了家庭慈爱的权利。当他的生母无奈地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抵抗世俗的歧视,这个孩子性格中一些隐秘的部分已经可见端倪。在外寄养几年的少年回归生父华清和的身边,他的眼光所见之处,也许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我从资料中知道,他是叫着“师傅”来到当道士的父亲身旁。华清和自号雪梅,精通各种乐器。阿炳勤学苦练,不久就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此刻阿炳还当自己只是个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儿。然而当他长到21岁时,阿炳突然在华清和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往后的日子说来也令人唏嘘。无锡城中道观洞虚宫里雷尊殿的新任当家道士华彦钧似乎放任自流,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荒唐的生活带来荒唐的结果:因为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丧失对道观的控制。流落街头后,族人安排江阴的农村寡妇董彩娣来照顾他。世事就是这样矛盾。痛苦绝望中的阿炳没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后的日子里,一个说唱时事,在街头卖艺,以“瞎子阿炳”闻名的创作型民间艺人新生了。有一篇当时见证人的回忆文章说,日本人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曾外出避难,在上海的昆曲班仙霓社担任弹奏三弦的琴师,其间甚至还在当时拍摄的**《七重天》里表演了一个群众角色。

阿炳在这个卖艺为生的时期创作了他最为动人的乐曲。围绕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流传有许多故事,我在偶然中读到其一个,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黎松寿孩童时期和阿炳是邻居,少年时喜好二胡,在演奏技法上常常得到阿炳的点拨。后来他考上了南京艺术学院民乐系。一天天很冷,他在老师琴房外活动手指,随手拉了支阿炳教他的乐曲。一曲终了,过来一个人讯问他拉的是什么曲子。老师告诉他,这位问他的先生是从中央音乐学院来的杨荫浏教授。黎松寿说这乐曲是家乡一个民间艺人教的,没名字。杨荫浏说这曲子好,还说他们正在收集民乐,要用刚从国外进口的钢丝录音机录下这样好的民间音乐。黎松寿和杨教授约好,回到家乡一直等到9月份,杨荫浏和曹安和两位教授才来到无锡。这次他们带来的任务是录制无锡的道教音乐。等录完这些道教音乐,黎松寿坚持请他们去录阿炳的乐曲。等阿炳拉完一曲,杨荫浏教授轻声问这曲子的名字,阿炳说没名字。杨教授说没名字不行,要想一个。阿炳接着说那就叫《二泉印月》吧。杨教授又说,《印月》这名字跟广东音乐重了,要不叫映月,无锡有映山湖么,阿炳说,好,你的学问大,就听你的。

对这件事情,黎松寿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里说:1950年9月20日,我和妻子陪着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找阿炳录音,那天一直录到晚上7点半才结束。录音的时候,阿炳因为身体很不好,手劲也不够,琴也是临时找的,所以录音保存下来的《二泉映月》并不是效果最好的。阿炳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23天,好像是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阿炳支撑着病体出门,由于他走得慢,到会场时演出都快结束了。我扶着阿炳走上舞台,坐在话筒前面。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面对话筒演出,也是惟一的一次。阿炳一开始是弹琵琶,后来台下有人叫着要阿炳拉二胡,我和妻子就叫阿炳注意身体,不要拉。阿炳说了一句:“我给无锡的乡亲拉琴,拉死也甘心。”接着就拉起了他不知拉了多少遍的《二泉映月》。我记得满场都是人,连窗户上也站满了人。演出结束的时候,台下掌声和叫好声不断,阿炳听见就脱下头上的帽子点头示意。

80多年前,无锡街道的上空常常飘扬着阿炳卖艺乞讨所奏响的琴声。他的即兴演奏,不仅成就了《二泉映月》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摆脱了那种赏玩式的心态,上升为一种与我同在的共命运感。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难,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贝多芬相提并论。不是说人活着多么艰难,或者古人挂在嘴边的“天降将大任于斯人”,而是真切的自己的行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心灵史,它折射了人之所以要站立的原因。我在阿炳音乐里常常感觉到的,在那一瞬间,就是能分清许多是非。我记忆里有过一段介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文字,说他在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流着眼泪告诉别人:“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阿炳因为1950年那次录音保留了他创作的六首乐曲:即今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是一件万幸的事情。作为民间艺人,他艰苦的一生也许只是有史以来无数血泪人生其中的一次。幸好他有了一个机会,不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用音符来表达,还能借助音乐这种工具来感染其他的心灵。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华彦钧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86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间盲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在音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联系到阿炳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叹身世时,还流露着对旧社会进行控诉的愤懑之情。在《阿炳曲集》中曾这样介绍:“他在双目失明之后……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但当时感到的却是周围漆黑的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宛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感伤凄凉的情调来”。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 《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它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这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反抗和斗争。

《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它是中国一位穷苦盲艺人的传世杰作,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泉凄月冷 曲情感人

——阿炳《二泉映月》赏析

作者:萧前勇

在中国音乐史占有重要地位的阿炳(1893—1950),其个人遭遇是十分不幸的。他原名华彦钧,小名阿炳。他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时当过吹鼓手,中年时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从此流落街头,靠卖艺糊口。他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面对恶势力的欺凌和*威,他从不卑躬屈节,而总是与之抗争,对之声讨。在音乐艺术上,他总是广取博采,勤学不辍,深深直根于民族民间的音乐土壤,从而使自己的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创作上也有所建树。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使阿炳的乐曲和琴音民族风格浓郁,并且很自然的带有一种忧郁愤懑的情调和拧折不弯的大丈夫气概。这些,也许就是《二泉映月》所以能广为流传,经久不衰的原因,也正这首乐曲感人的魅力所在。

《二泉映月》自问世以来流传至今。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男女老少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在国外也有广泛的影响。著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在北京听二胡演奏家姜建华演奏《二泉映月》,聆听中,顿生断肠之感,不禁黯然泪下。

新中国成立后,曾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派出音乐史家杨荫浏、曹安和等同志去无锡对阿炳的音乐作品进行了录音、记谱、整理,并由有关部门出版、广播。自此,《二泉映月》更焕发出了他勃勃生机和动人的光彩:他先后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民乐合奏、民乐重奏、旋乐四重奏、西洋旋乐合奏、二胡与乐队、高胡与竖琴等演奏形式,无不绚丽多彩,各得其趣。此曲后来又被搬上银幕,成为**《二泉映月》的主题音乐。

为什么这位盲艺人的二胡曲会如此引人注目,视之为我国民族乐曲的瑰宝呢?

首先,阿炳的坎坷人生和悲惨境遇,正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一幅缩影,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与同情。阿炳威武不屈,忠诚爱国的品格和气节,表现了一种民族的气度和精神,令人佩服。阿炳的《二泉映月》等音乐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必然会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极大共鸣。

其次,《二泉映月》音调和中国江南一带的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等有着很深的渊源联系,给人以十分亲切之感。它的曲式结构为循环变奏体。通过变奏的手法,即句幅的扩充、缩减,结合旋律音域的上升或下降的手法,让音乐层层推进和迂回发展,从而塑造出单一而集中的音乐形象,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它的旋律发展,使用了中国民间的乐句首尾衔接,同音承递的旋法,使音乐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起伏连绵的律动美感,仿佛是道不完的苦情话,流不完的辛酸泪,给人以“叹人世之凄苦”,“独怆然而涕下”之感。另外,乐曲的艺术美感还表现在于深沉中含质朴,感伤中见苍劲,刚柔并济,动人心魄。这样富于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二胡曲怎能不使人为之陶醉,百听不厌呢?

再则,这首乐曲体现了注重情深、着意传神的法则,发人联想,令人回味。如果将他比之于歌,则决非王摩诘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重要描景之作,而倒有杜甫诗歌中那忧国忧民的叹息,李白诗歌中《蜀道难》之感慨,屈原诗词中那怒不可遏的呼喊声。比之于绘画,决非清代“四王山水”,而倒有扬州八家之犀利、坚挺的锋芒。决非《平湖秋月》一类的陶情之作,而倒有贝多芬“月光”奏鸣曲中所蕴涵之愤然心绪。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的标题,也使学者们常常为之争论。在江苏无锡市的西郊,有江南名山惠泉山。山上的一泓清泉,经唐朝“茶神”陆羽品尝,评为“天下第二泉”。阿炳失明前后常常去这里流连,他对故乡的山水充满着深情。然而,面对那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现实。他心中月儿凄冷,泉水怆凉。于是便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倾诉辛酸,遂取名为《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问世以来,奏家蜂起,各展其长,异彩纷呈。对乐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一切演奏家都把握了“形神兼备,寓神于形”这一表现原则,从而给听者留下铭心刻骨的深刻印象。《二泉映月》的“神”是什么呢?在于其孤独者的心境,夜行者的伤感,不屈服的性格和对光明的希望。

附录:咏阿炳诗句

《忆民间音乐家——华彦钧》

朝霞相伴夕阳斜,胡琴盲杖乞天涯。

一曲二泉映明月,谁人不晓艺术家。

——(上海)张志真

《二泉映月》,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阿炳的朋友陆墟曾这样描写过阿炳拉奏《二泉映月》时的情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疯疯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 ,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51年,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周年国庆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又将此曲作为我国民族音乐的代表之一送给国际友人。从此,此曲在国内外广泛流传,并获得很高评价。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

后来,彭修文将此曲改编成民族器乐合奏曲;吴祖强改编成弦乐合奏曲;丁芷诺、何占豪改编为小提琴独奏曲;丁善德改编成弦乐四重奏等等。中国唱片社曾将阿炳于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钢丝录音制成唱片,畅销海内外。

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阿炳

许多人都听过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但对这首名曲的作者阿炳的关注度并不高。《辞海》对华彦钧(即“阿炳”)的介绍是“传谱有二胡曲《听松》、《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和琵琶曲……”,评价是“其演奏风格清劲,表情深切,技法上有很大的创造性”。这个评价似乎偏低。阿炳不是一般意义的“表演艺术家”,实际上也是“作曲家”,突出其贡献为“演奏风格”和“演奏技巧”,总觉欠妥。而且他的二胡曲以《二泉映月》最负盛名,也未加体现。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由于它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极其美妙的旋律,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已被国际乐坛公认为世界不朽的十大名曲之一。

阿炳生平

阿炳(1893-1950):江苏无锡人,杰出的现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出生本身就是一个悲哀,他的父亲是无锡一所道观里的主持道士,和一位寡妇私通,而后便生下了他。后母亲因为封建礼教和道规清律被活活逼死。阿炳一生下来就被父亲送至无锡县东亭镇小泗房巷老家托族人抚养,8岁后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阿炳的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不仅精通道教音律,而且擅长演奏许多民族乐器,如二胡、三弦、笛子等,尤以琵琶最精,人称“铁手琵琶”。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奏,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岁那年,双目相继失明,故称“瞎子阿炳”。阿炳双目失明后得不到有钱的斋主的欢迎,只能离开道门,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55岁卖艺途中被三轮车撞倒,琵琶和胡琴均毁。结束卖艺,绝弃音乐。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等人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1993年获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1950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拟聘阿炳为教师,但当时他已身患重病,无力应聘。阿炳57岁在无锡图书馆旁小屋仙去,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79年6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左前方有阿炳青铜雕像,高19米,重1吨,由雕塑大师钱绍武先生创作。李岚清写了一首诗概括了阿炳的一生:“阿炳乃一苦命人,自幼随父入道门;酷爱琴瑟学有成,不羁观规出雷尊;人贫眼瞎流锡城,二泉卖艺为生存;日出奇曲惊现世,名垂青史千古存。”(人民音乐,2007(3))

《二泉映月》

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阿炳的这首“依心曲”就是响誉全球的名曲《二泉映月》。然而这首名曲和泉水以及明月并无太大关联,这是阿炳在1950年接受录音时起的,这个曲名引起许多人的质疑。

《二泉映月》以一声长叹开头。人称这是人类之叹,像初生婴儿的哭声。你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免要遇到坎坷,你不能不叹惜!这一声长叹是超人之叹,亦是常人之叹。为什么叹?下面的第一主题就演释一股泉水在幽暗、曲折、深邃、崎岖的山谷中呜咽地奔突,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股在山谷奔突的泉水,曲折而艰难。

第二乐章是对生命的颂歌。这个颂歌用稍有变化的音符重复6次,反复咏叹歌吟,其意是生命如此艰辛、生命如此可爱、生命如此多变。生命于人只有一次,无论怎么艰辛苦难也让他发光焕彩。在咏叹歌吟的音节中时时跳跃着显示清风明月、流水飘花的美艳篇章,展示着大自然的华美。美丽的大自然既能抚慰受苦的心灵,又能激励人向上。

当年,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等人到无锡用当时罕见的进口的钢丝录音机为阿炳录音。据说当时阿炳已放弃了演奏。杨先生立即借来二胡和琵琶,好言相劝,最后阿炳终于同意演奏。由于久未练习,于是他要求先练几天。几天后,两位专家录下了包括《二泉映月》等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但后来由于担心录音钢丝不够用,《三六》(即《梅花三弄》)被删去了。回去一播放,阿炳马上成了新闻人物。录音后的第23天,阿炳在无锡的一个音乐会上演奏。这样的登台演出,是阿炳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第二年,当两位专家再拜访他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艺人已去世,他留下的六首乐曲也成了绝响。《二泉映月》录制后,在当时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领导工作的吕骥等同志的支持下,1951年被制成唱片出版,轰动了全国;1954年,《阿炳曲集》也得以出版。1985年在美国被灌成唱片,成了流行全美的十首中国乐曲中的榜首歌曲。日本指挥家、波士顿交响乐队首席指挥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学院第一次听到二胡演奏家姜建华演奏《二泉映月》时,泪流满面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去听!并顺势要跪下,中央音乐学院终生院长赵讽先生扶他起来之后,他又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对此,《朝日新闻》发表了《小泽先生感动的泪》。

人称艺术作为一种心灵的自由创造,真善美便成了它的骨架。《二泉映月》要跪着听,《梁祝》要哭着听,《命运交响曲》要笑着听。因为它们体现着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阿炳音乐作品

据说,瞎子阿炳一生创作、改编的乐曲有六百余首(一说七百余首)之多,但留存下来的只有六首。 除《二泉映月》之外还有:

《听松》:塑造了一个生活中强盛者的形象。乐曲描写宋代伟大的爱国将领岳飞,率领义勇军士进行抗战的故事。阿炳在此曲中间寄托着抗战胜利的心情。乐曲个性鲜明坚强,引子气魄阔大,一、二、三段都满含着不平凡的情调和结构,成功地抒写了奋斗的勇气和胜利的把握。阿炳在二胡上用的是老弦和中弦,声音特别浓厚有力。

《寒春风曲》:塑造了一个挣扎者的形象。这是阿炳又一首二胡曲子。阿炳自己说是道家失传了的《梵音》曲调,而杨荫柳先生研究的结果是阿炳自己的作品,从曲名看是描写春天所吹寒冷的风,从乐曲本身让人感受到的是被压迫的沉重的唉叹和对光明的无限向往。

《大浪淘沙》:塑造了一个搏击者的形象。据阿炳生前所言,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弹奏,而加进了琵琶的技术的。此曲经杨荫柳、曹安和二位先生录音并记谱才得以保存下来。乐曲结构紧凑,共分三段,音乐情绪从原来的深沉忧怨发展到活泼有力,最后在充满乐观和自信的乐声中结束。

dhh4

《二泉映月》

导演: 严寄洲

编剧: 鄂允文、刘保毅、荣磊

主演: 郑松茂、张勇手、陶玉玲、冯恩鹤、袁梦娅、董钰刚、刘龙、邵华、龙义顺、宁化鲁

类型: 剧情、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又名: Moonlight on Second Spring

阿炳(郑茂松 饰)天资聪慧,自幼跟父亲华雪梅(宁化鲁 饰)学艺。父母双亡后,他已是无锡城有名的“小天师”。孱弱艺人钟师傅(邵华 饰)遭恶霸李老虎(董玉刚 饰)欺凌,其女琴妹(袁梦娅 饰)卖艺还债屡遭街头混混滋扰,阿炳因无力相帮,心生愧疚,遂云游他乡。

数年后二人重逢,各诉衷肠。官至警察局长的李老虎越发霸道,由于倔犟的阿炳和琴妹不肯为其唱堂会,他差人弄瞎阿炳的双眼,遭凌辱的琴妹绝望中命丧黄泉。

阿炳再度四处漂零,一腔悲愤时时灼烧着瞎子阿炳的心,回顾几十年自己所走坎坷之路,心中万般感慨。最终,流传千古的《二泉映月》从指尖流出

《二泉映月》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8xae  

阿炳(郑茂松 饰)天资聪慧,自幼跟父亲华雪梅(宁化鲁 饰)学艺。父母双亡后,他已是无锡城有名的“小天师”。孱弱艺人钟师傅(邵华 饰)遭恶霸李老虎(董玉刚 饰)欺凌,其女琴妹(袁梦娅 饰)卖艺还债屡遭街头混混滋扰,阿炳因无力相帮,心生愧疚,遂云游他乡。数年后二人重逢,各诉衷肠。官至警察局长的李老虎越发霸道,由于倔犟的阿炳和琴妹不肯为其唱堂会,他差人弄瞎阿炳的双眼,遭凌辱的琴妹绝望中命丧黄泉。阿炳再度四处漂零,一腔悲愤时时灼烧着瞎子阿炳的心,回顾几十年自己所走坎坷之路,心中万般感慨。最终,流传千古的《二泉映月》从指尖流出                                   

   

  华彦均(1893-1950),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雷尊道士华清和学习各种乐器。华清和死后,他经常同民间吹鼓手交往,并参加他们的吹奏活动。后因道产变卖殆尽,沦为街头流浪艺人,依靠演奏为生。在二胡、琵琶的创作、演奏上有相当大的造诣;琵琶技艺尤为高超;解放初期被发现于无锡街头,经录音留下二胡曲三首:《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三首《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华彦均病逝于1950年。 阿炳是这位艺人的乳名,他的姓名叫“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是江苏省无锡东亭人,是当地“雷尊殿”一位道士——华清和的儿子。华清和名号为“华雪梅”,擅长演奏二胡、三弦、琵琶等乐器;其中,以琵琶演奏最为精通。 华彦钧4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音乐演奏;20岁时,父亲患病去世;21岁时患了眼病,34岁双目失明;因社会动乱、生活无着,道产卖空,他无法再做道士,只得流落街头,以卖艺为生,饱受了人间的艰辛和苦难。 华彦钧天资聪颖,自小学习十分刻苦。冬天,为了弹好琵琶,他用冰块摩擦双手锻炼指功;夏夜,他在练二胡时将双脚泡在水里,以防蚊虫的叮咬;真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由于这种勤学苦练,他在13岁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6岁时已得到了无锡道教界的一致公认。此后,华彦钧不顾父亲和道教长辈们的指责,沉迷于与浪迹天涯的民间艺人的交流和切磋之中,并由此广泛学习了各地丰富的民间音乐。 华彦钧的民族器乐演奏植根于深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民族底蕴,它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从民间艺术遗产中超凡脱俗,创作、改编、演奏出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作品。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在街头编唱过《汉奸的下场》等小调;他著名的二胡曲《听松》以南宋名将岳飞抗金的史实寄托了对民族解放的期望。在抗战胜利以后,他又编唱了《前走狼,后走虎》等在街头演唱,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揭露和抨击。他这种新闻活报式的艺术创作和表演,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民主意识。 华彦钧在二胡、琵琶等艺术作品中体现了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但他留下的只有创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亲传的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被收入了1956年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阿炳曲集》,成为中国近现代民间音乐研究的宝贵遗产。 他的《寒春风曲》音调与《二泉映月》相近,在明亮音区的演奏更显得活泼流畅、舒展宽广,展现了充满活力的世界;他传谱的琵琶曲《大浪淘沙》取材于十番锣鼓曲中的《将军令》,音调铿锵有力,表现了热情奔放的情绪,使人陶醉于“天人合一”的意境;《昭君出塞》是华彦钧的父亲华清和传授的琵琶曲,曲中展示了威严端庄,富于动力和明快的形象。琵琶曲《龙船》源自江南民间套曲,表现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欢快热烈场面,反映出作者的民俗生活情趣……在这些作品中,无不显示出华彦钧丰富的精神世界;其中,以《二泉映月》的影响最为广泛。 《二泉映月》是华彦钧最杰出的二胡代表作。这首乐曲原为道教的唢呐曲,具有浓郁的宗教音乐风格。20世纪30年代末,华彦钧在街头流浪卖艺的过程中,经过反复演奏、加工、创作,引入了苏南一带的山歌、小调、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滩簧腔甚至广东音乐《三潭映月》的音调。它从最初不定型的片段到完整结构,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得以形成,华彦钧称之为“依心曲”或“自来腔”。在1950年夏天,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先生等人在民间音乐的“抢救”性采风中,为其录制了钢丝录音,并与华彦钧先生商榷,定名为《二泉映月》。 作品的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作者运用二胡上五个把位的宽广音域演奏,配合苍劲的运弓处理,流露出如泣如诉、如悲似怒的情调及对光明和理想境界的憧憬,表现了一个经历旧中国生活坎坷和磨难的流浪艺人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编辑本段-身后的怀念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当时文化艺术界“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口号下,众多艺术家对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了加工整理。《二泉映月》先后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作者之一——何占豪改编的小提琴独奏、储望华改编的钢琴独奏、吴祖强改编的弦乐合奏等西洋乐器改编曲相继问世,得到广大听众的由衷喜爱。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由一些世界级的指挥家指挥著名的中国和外国交响乐团演奏,并使它的影响跨出了国门。 《二泉映月》作为中国近现代民族器乐创作的优秀代表,以逻辑严谨的结构以及对人生的深切感叹,展现了古老民族的东方神韵。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演奏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聆听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演奏这首乐曲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华彦钧作为一位中国的民间艺人,在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历史积淀上,以自己度过的沧桑岁月和不平凡的经历凝聚成了逐渐获得世界性声誉的传世之作;应该说,他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民族、民间音乐家。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嫖娼、吸毒的恶习,35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 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

  编辑本段轶闻趣事

  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在无锡城里,有个地主强奸家中的一个13岁丫头,阿炳知道后,马上把此事编词演唱,揭露地主的罪恶之举,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外逃好几个月都不敢回家。 有一次,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他的十三姨太唱生日堂会,阿炳断然拒绝,遭到一顿毒打,可阿炳毫不屈服,并编了唱词,拉起二胡痛骂他们。 抗战时期,日寇占领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汉奸,阿炳知道后,就编词骂他,又遭到一顿毒打。后来,这个汉奸被日本人杀了,阿炳拍手称快,并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演唱,无锡人士无不叫好。

  编辑本段华彦均墓

  华彦钧墓(hua yan jun mu),一名阿炳墓。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86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间盲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在音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联系到阿炳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叹身世时,还流露着对旧社会进行控诉的愤懑之情。在《阿炳曲集》中曾这样介绍:“他在双目失明之后……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但当时感到的却是周围漆黑的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宛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感伤凄凉的情调来”。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 《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它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这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反抗和斗争。 《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它是中国一位穷苦盲艺人的传世杰作,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异地恋只有两种结局:要么领证,要么形同陌路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唯美异地恋 文章 ,希望大家喜欢。

唯美异地恋文章:送给异地恋和即将异地恋的人

 尽管我不想承认,可这是个残酷的事实。

 异地恋只有两种结局:要么领证,要么形同陌路。

 你们在学生时代 相识 熟悉 热恋,中间会有坎坷 但依旧选择在一起。

 可 毕业 呢

 被迫分割到不同的城市甚至远隔重洋,原本看似坚固的红线也被轻易的拉扯断了。曾经立下的海誓山盟变得如此不堪一击,曾经夸下的雄心壮志也在各种诱惑前成了笑谈。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被自己的誓言打败,心里不知道该为他们庆幸还是悲哀。

 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应该说是在习惯,习惯一个人的世界。

 我不想落入俗套地赘述你一个人的各种生活,大家都一样。

 你忙来忙去,好让自己过的充实一些。你睡前会听音乐,顺便想想过去和憧憬一下迷茫的未来。你有了更多的朋友,日子过的越来越精彩。你也不会拒绝某些异性来到你的生活,暧昧些反而会让你不那么落寞。

 就是不敢想TA。

 早就过了甜言蜜语的时期吧,空空望着手机却不知道还能说些什么,对么我想你了早已被那句在干什么所替代,甚至连说句我爱你都显得苍白无力。每天只是简单的汇报一下今天的活动,不敢多说话 怕想念 怕心疼 更怕吵架。

 明明爱着却总怕被爱伤的过火,明明思绪万千却就是不敢表达。

 我看到过最狠的一句话是异地恋最怕的就是,感情不知道怎么就没了。

 我想说,那是因为彼此都把自己伪装的太过了。

 心里极力想过好一个人的生活,结果,真过好了。

 可笑对不对毋庸置疑,事实就是这样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然而对异地恋来说,还有更无奈的一件事。

 天冷了,你只能嘘寒,却不能送暖。

 这话尤其对女生说,当你一个人在冰天雪地中无助地站着时,是一个男人的短信会给你温暖,还是一辆轿车中的热咖啡更让你感动

 当你蜷在椅子里被感冒折磨的昏天黑地时,是一个男人的电话会给你依靠,还是一杯热水和退烧药更让你好转

 当你被倾盆大雨淋的瑟瑟发抖时,是一个男人的言语会给你遮风,还是一件宽厚的外套和大伞更为你挡雨

 当你每天被各种事忙的焦头烂额时,是一个男人的信念会给你鼓励,还是一双有力的手掌更能给你支持

 我知道你的答案。

 异地恋人最怕听到的一句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 你在哪''。

 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还有些话,对不甘寂寞的男生说,我知道 你不会一门心思等待。

 我知道 你会和周围的女生暧昧,更不会拒绝女生对你的暧昧。

 我知道 你和别的女生也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却绝对要瞒着她不能让她知道。

 我知道 你不会像自己标榜的那样清高。

 你可以骂我,但我想你能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都一样。

 诚然,你会说你心里真正在乎的 还是她。

 我不是在为你的不忠找借口,这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收敛一些,否则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异地恋人最恨的咬牙切齿的,莫过于被戴了顶大大的绿帽子。

 没错,可还是有人在坚守。

 下面这些话,就是给那些坚守着却有一丝动摇的人,你真的觉得毕业即分手么那现在分了吧,长痛不如短痛。

 你真的不想去想TA 觉得自己也可以过的很好么那看到TA照片时一瞬间的心疼你也一起忽略吧。

 你真的觉得对方熬不到遥遥无期的那一天么那就熬不到吧,再找个真正满足自己心意的人。

 没有所谓的劝合不劝离,因为异地恋容不得有丝毫的动摇。

 最后一句话,给苦苦坚守的人,当你感觉你们间的爱情渐渐消失不见的时候,我希望取而代之的 是亲情。

唯美异地恋文章:异地恋请深爱

 如果我们在一个班,一起学习,一起上课下课,一起泡茶,一起记笔记,离开一秒也没关系,还有下一秒;

 如果我们在一个学校,可以一起去图书馆,一起去露天**场,一起进食堂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一起跑八百一起手牵手进小树林,一天不见,至少还有明天,至少还可以一起毕业;

 如果仅仅在一个城市,也还可以一起逛街,一起吃冰一起玩电玩,一起坐公交一起乘电梯,可以一起想起城市某家小店某个好玩的去处,一个星期不见也会想念,毕竟不是每个星期都有空,每个节日都放假;

 可是,有些人一刻不曾想念。不思量,自难忘。不敢想念,因为不敢忘记。

 可是可是,有些手很久很久没有办法牵,有些依依不舍吻只能对着电话……

  新买了发卡,不知道什么时候得到他的赞美;下雨啦,有没有人给他撑伞;碗里有他最喜欢吃的肉才想起来不能夹给他;夜里醒了,因为梦到她的身边有另一个他给披衣服;逛街脚疼了,那个心疼的人不再提醒说,回家吧;学习累了,想捏捏她的肉肉的脸告诉她,其实你不用减肥,一点不胖;有了古怪的点子,留着忍着,打电话时告诉他,然后听他说,好,下次我们见面时一起……

 下次,下次有多久

 一个人裹紧大衣一个人吹吹风,一个人承受另一个的理想,一个人奋斗为一个人的承诺, 一个人左手握右手,一个人坚强一个人守着信仰,一个人等着,等着一句话:下次见面时一起!

 “距离是一份考卷,测量相爱的誓言,最后会不会实现。我们为爱还在学沟通的 语言,学著谅解学著不流泪,等到我们学会飞,飞越黑夜和考验,日子就要从孤单里毕业 ,我们用多一点点的辛苦,来交换多一点点的幸福。”

 异地恋,请深爱,请不要放开我的手!

唯美异地恋文章: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的异地恋

 一转眼,高中毕业已经十年有余。每次同学聚会的保留节目就是盘点高中时期的情侣,现如今还剩了几对。

 上大学时,大家都很年轻,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和无法安放的青春,对于高中同学聚会这种事很热衷,基本能保证一年一次,而且人数比较齐全。大家聚在一起,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互相寒暄,一起狂欢,甚是热闹。

 慢慢的,同学聚会的次数越来越少。毕业工作后,大家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着,聚在一起越来越难。

 最近的一次聚会中,仅有几个女同学带着孩子参加,看上去更像闺蜜的家庭聚会。看着那些曾经的青葱少女如今已为人母,大家感慨万千。酒足饭饱后,大家依然乐此不疲地八卦着那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当年那些小情侣们,如今还有谁,经过异地恋的考验,排除万难,修成正果。

 我们悲伤的发现,当年十几对小情侣,如今有情人终成眷属,步入婚姻殿堂的只有两对。

 一对是,专业尖子的学霸组合。另一对是,男才女貌的金童玉女组合。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金童玉女大俊和明熙长达十几年的异地恋 故事 。

 大俊和明熙其实早在初中时就已经认识,俩人同为音乐特长生,经常一起去琴房拉二胡。

 对!去琴房,不是弹钢琴,而是拉二胡。那时候实验中学的音乐特长生主攻的乐器基本都是二胡。

 对此,我们都非常不解,为啥你们个顶个都那么喜欢拉二胡呢一提到二胡,大家总是会脑补瞎子阿炳凄凉的拉着《二泉映月》。

 每每此时,大俊和明熙都会非常无奈地说,没办法,我们专业老师就二胡拉得最好。

 初三时,大家都拼命学习,恨不得头悬梁,锥刺骨,秉烛夜读,为的就是削尖脑袋考进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自然是没有闲情逸致谈恋爱的。

 中考时,大俊和明熙都没能如愿以偿进入全市最好的高中。俩人双双到了最不被众人看好的音体美特长高中。

 一进入高中,走过初三备战中考的紧张阶段,大家都放松了下来。很多同学纷纷谈起了恋爱。

 早在初中时,大俊对明熙就颇有好感,只是当时备战中考,学习太紧张,没有顾上谈恋爱。

  军训 开始,大俊就对明熙展开了轮番轰炸式的疯狂追求。

 2002年正是《我的野蛮女友》在中国红得发紫的时候。

 那时的明熙可真漂亮,明眸皓齿,螓首蛾眉,肤如凝脂,比全智贤清纯美丽多了,虽然性格直率,有点小个性,但也不失温柔可爱。大俊对明熙的宠爱比起**中的车太贤,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最重要的是他比车太贤要大威猛帅气一百倍。

 俩人每天就像连体婴儿一样,形影不离。当然更多的时候,大俊就像老佛爷身边的“小俊子”,对低头哈腰明熙百般讨好。

 大多时候,男同学们看不惯,大俊天生“妻管严”的样子,强烈抗议,你堂堂一七尺男儿,还怕她一个小丫头片子不成

 每每此时,大俊都要抬头挺胸,用他那浑厚有力充满磁性的声音说道,谁说我怕她,我那是 爱好 不好网上都说了,聪明的男人就会把自己的女人宠得无法无天,让别的男人都接受不了她的臭脾气。这是我的策略,你们懂个毛线

 就这样,大俊依然幸福得像花儿一样宠着自己的明女王。

 当然有时候俩人也会吵架,明熙和大俊都是一擦就着,不点还自燃的急脾气。不过明熙性格执拗,始终不肯低下高傲的头颅。每次都是大俊妥协让步,他的杀手锏就是 唱歌 “你我约定,一争吵,马上要喊停……”他总是有办法哄的明熙多云转晴。

 高三的时候,音乐班解散,大俊和明熙被分到两个美术班。

 就这样俩人开始了最早且最短距离的异地恋。

 那时候,大俊几乎每节课的课间休息都会来我们班陪明熙说话,逗她开心。

 为了能和明熙考入同一所大学,音乐专业考试的时候,大俊选的学校几乎和明熙都是一样一样的,他简直就是明熙的陪考小书童。

 面对大家的质疑声,大俊心满意足地搂着明熙说,我也没什么远大梦想,就想一直陪在我明女王身边。

 然而天意弄人,明熙并没盼到心仪大学的专业录取 通知书 ,陪考的大俊却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拔得头魁取得宁夏大学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

 那一幕就好像是陪白云练跑的黑土竟然意外称为奥运会火炬手一样。

 明熙的骄傲碎了一地,她哭得昏天暗地,边哭边念叨,我那么努力,平时成绩都是数一数二,考试的时候发挥的也不错,你咋就拿了第一名。这下好了,你风光了,尽情地得瑟吧!以后等你飞黄腾达了就会嫌弃我了……”

 大俊看着明熙哭的一把鼻子一把泪,心都碎了,他使出浑身解数安慰明熙,女王大人,我的小心肝,求求你别哭了,不就是破宁夏大学的第一名么我才不稀罕呢,我只稀罕你。我永远都不会离开你的。是不是这张破通知书碍你眼,我现在就把它撕了,省得你看到伤心……以后你去哪儿我就跟你去哪儿,大俊永远是女王大人的跟屁虫。

 看到大俊真的手撕通知书,明熙吓得赶紧一把抢过来,边擦眼泪边说,你疯了,这通知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你居然要撕了,我不许你撕!

 其实我就是一想到即将要和你分开,心里很难过……那一刻,傲娇的明熙温顺的像个小花猫,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大俊一把搂过明熙,温柔地摸着她的头说,分开是暂时的,一毕业咱就结婚,一辈子都不分开。

 从此他俩开始长达四年的异地恋。

 和其他异地恋的情侣一样,俩人维持感情的 方法 就是煲电话粥,视频,聊QQ。

 为了巩固感情,大俊和明熙每年五一和十一都约定去西安旅游。

 穷学生没有太多钱,俩人就坐绿皮火车,明熙从青岛坐车,大俊从银川出发,那时俩人坐的两班车一前一后相差二十分钟。

 每次大俊都怀揣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等明熙,这二十分钟对他来说简直太美好了,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心爱的姑娘,大俊兴奋的忍不住,引亢高歌那首明熙最爱听的《你是我心爱的姑娘》完全不在乎,周围人异样的眼光。

 就这样一直单曲循环到明熙下车后飞奔向自己。那时候俩人就像《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依萍和书桓,在离别的车站,飞奔向对方,拥吻在一起。那一刻,好希望时光停止,永远停留在幸福的瞬间。

 2008年,明熙早大俊一年毕业,思索再三,她决定去银川找份工作,陪大俊一年。

 那年,俩人就像久别重逢的小夫妻,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相聚时光。大俊惊喜地发现明熙温柔很多。

 2008年底,我在老家商场偶遇大俊和明熙。说实话,如果不是看到大俊,我都没有认出明熙。她的变化着实把我惊艳到了!一头纯黑色的柔顺秀发垂至及腰,精致的粉色系妆容和修身的桃粉色大衣,让明熙粉面含春。她温柔地挽着大俊的胳膊,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俩人时而温柔对视,时而耳鬓斯磨,喁喁私语。

 看着眼前的这一对壁人,我突然好想好想谈恋爱。

 一直信奉单身主义的我,曾经有两次特别想谈恋爱的冲动。一次就是,高考前夕明熙因没有拿到心仪大学通知书而痛哭流涕,大俊在一旁百般安慰她,甚至要撕通知书的时候。

 另一次,就是眼下俩人满眼爱意,你侬我侬,羡煞旁人。

 2009年九月,明熙考取了去香港工作的机会,薪水不菲。大俊大学毕业后,被父母逼回了山东老家,父母希望他能在小县城当一名音乐老师。

 彼时,明熙已经飞去香港工作,她想趁着年轻多赚钱,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

 大俊在父母的威逼利诱下,通过了教师资格考试,眼看就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这时,明熙提出了条件,要么去香港陪她,要么分手。

 听到明熙提分手,大俊心都碎了,那一刻他才发现,明熙就是他的氧气,离开她,活不下去。

 大俊非常坚定地和父母摊牌,我不能没有明熙,没有她,我活不下去,我必须得去香港找她。

 为了能和明熙在一家公司工作,去香港前,大俊在小县城的火锅城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想积累点工作 经验 ,好去了香港能和明熙比翼双飞。

 就这样一个风流倜傥的名牌大学音乐系高材生当起了火锅城的跑堂,每天累得像狗一样,浑身弥漫着久久无法散去的火锅味。

 对此亲朋好友们都非常不解,放着轻松、舒适、体面稳定的老师不做,天天把自己累成这样,值得么

 每次大俊都微微一笑,只要能和明熙厮守一辈子,做什么都值得!

 一晃大半年过去了,看大俊迟迟没有来想香港找自己,明熙再次提出分手。

 大俊挂掉电话,收拾好行李,兜里揣着在火锅城打工赚来的三千块钱,马不停蹄飞向香港。

 在香港,傲娇的大俊依然从最底层服务员开始做起,虽然每天工作很辛苦,但他却非常happy。

 每次看他发朋友圈,各种花式秀恩爱,俩人的甜蜜的身影遍布全国各地,甚至秀到了美国。每张合影大俊都乐得大嘴巴子咧耳朵后面去了,依偎在他身边的明熙,依然幸福得就像掉进蜜罐一样,宛如十几年前那个被爱情宠上天的青葱少女。

 是的!对女人来说,甜蜜的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有效的保养品。

 2013年,升职加薪,春风得意的大俊,在同事的见证下,给明熙准备了非常惊喜的求婚仪式。

 就像偶像剧里的庸俗桥段一样,西装革履的大俊手捧一大束玫瑰花,单膝跪地,明熙喜极而泣,十四年了,俩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一起。

 上周末在珠海,我有幸再次大俊和明熙小聚。几年没见,大俊瘦了一大圈,明熙胖了,不过依然美丽动人。

 那种美丽,是任何昂贵化妆品的精心保养无法达到的,完全是爱情的伟大魔力。

 大俊依然像中学时候一样,没心没肺地笑着问我,看我变了没我瘦了足足二十多斤,肉全长我家明熙身上了。

 明熙娇嗔道,去,你就是居心叵测,把我喂那么胖。

 大俊笑了,小孩子胖点好看,你现在正在长身体,就应该多吃点。

 看到俩人依然和十几年前一样,爱得浓情蜜意,我羡慕的口水都要喷出来了。

 “好羡慕你俩,十几年了,还和刚谈恋爱的小情侣一样。快点给我传授点爱情保鲜的秘籍。”我一脸羡慕地说。

 明熙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俩也经常吵架的,我们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吵架。

 两个人在一起吵架是在所难免的,吵不离、骂不散、打不走才是真爱!我说,还有没有其他秘诀好多人都说异地恋特别煎熬,很难挺过去,成功率特别低。

 大俊一脸认真说,异地恋真的特别考验两个人的感情,两个人天天腻在一起,根本无法体会到异地恋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饱受相思的煎熬。其实我认为情侣之间都应该分开一段时间,去体会一下异地恋,因为如果没有分隔两地,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有爱对方。所以才会有“小别胜新婚”嘛!不要说什么异地恋很难成功,其实往往是爱得不够深罢了,因为不够爱,所有把异地当做分手的借口。

 明熙羞涩地补充到,我觉得旅游是异地恋保鲜的秘诀。我俩从上大学到现在,已经把大半个中国游遍了,还去了美国。平时我俩只要一觉得生活平淡乏味,激情快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磨淡时,就背上行囊去旅行。

 旅行真的非常神奇,看着两个人的足迹和身影,走过一座又一座城市,穿越一条又一条的陌生街道。那种感觉非常奇妙,就好像两个人一起经历了很多,俨然已经融为一体,再也无法分开。如果说平淡琐碎的生活就像白开水,那旅游就是最好的调剂品。

 看着明熙侃侃而谈,大俊心满意足地说,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我家明熙能给我生个女儿,这样我的人生就完美了,守着我的两个大宝贝过一辈子,我也别无所求了。

 我笑了,你就没有什么音乐梦想么你外形条件不错,唱功又非常了得,为啥不去参加中国好声音

 大俊笑呵呵地说,我没啥音乐梦想,我的最大梦想就是一直陪着明熙。我可不能参加中国好声音,万一红了,每天忙糟糟的,谁来照顾明女王

 明熙温柔地对我说,他唱歌真的蛮好听的,我最喜欢听他唱歌了,其实他在香港很多歌唱比赛中都拿过奖的。

 我看到明熙的眼睛里有亮晶晶的东西不停的闪烁,我知道她眼睛里不经意流露出的明亮神采,是对大俊发自内心深处的爱。

 只有真正的爱,才会让一个女人谈起他的男人时,如此神采飞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061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