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
庄周即庄子,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所做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文章的结构奇特,不拘一格,思想所至,文笔汪洋恣肆,变化无端。句式也富于变化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片段欣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子·逍遥游》
这一段文章,天马行空,想象力极为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语句流畅,也充满了思辨。
分析:
荀卿:即荀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的文章体现的是儒家的观点,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文学成就也是非凡,但是没有浪漫主义精神。
韩非:韩非,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
孟轲:即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所以不体现浪漫主义精神。
先秦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汉书·艺文志》作者根据刘歆的《七略》一书,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小说家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杂家
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
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纵横家
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 ·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诸子散文包括:
1、士的兴起与诸子百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士这一阶层的兴起有密切关系,由社会各个阶层转化而来的士,成为此期活跃于政坛及思想界、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其中“九流十家”,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
2、兵家与早期道家的格言体散文。《孙子兵法》谋篇布局的特点;《孙子兵法》的语言特色;《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格言式散文。
3、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孔子的思想;《论语》精粹的语言艺术;《论语》对人物性格及语态的描写。
4、对话式论辩体散文《孟子》和《庄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论辩特点;《孟子》的语言艺术;《孟子》的寓言艺术;《庄子》的思想;《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点;《庄子》的寓言艺术。
5、论说体散文《荀子》与《韩非子》。《荀子》说理文的艺术;《韩非子》的寓言艺术。
这是资治通鉴随笔感悟系列的第6篇文章
在先秦历史中被传的最神的人物,当属鬼谷先生了。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王通,卫国朝歌人(今河南鹤壁)一说是魏国邺地人(今河北临漳)又说是陈国郸城(劲河南郸城)。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又因额前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创立鬼谷门派,是先秦诸子之一,著名的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其代表著作为《鬼谷子》。
鬼谷子的现存史书资料极少。那么,鬼谷子是否在历史上真有其人呢?目前有三种较常见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历史上鬼谷子确有其人,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严谨性和准确性远远超过其他史书。其中虽然没有专门为鬼谷子先生做传,但在描述他的徒弟苏秦、张仪时,就多次提到其师从于鬼谷先生,如《史记·张仪》列传中写道。“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和张仪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再加上司马迁的求实性,所记载的内容可信度极高的。
当然也有人质疑第一种说法,认为鬼谷子只是苏秦、张仪二人为给自己脸上贴金,凭空杜撰出来的。唐朝名家司马贞就在他的《史记索隐》中写道:“苏秦欲神秘其道,故假名鬼谷”。济安认为,这种观点看似毫无根据,但是其中也有它的道理。毕竟目前为止史料并没有完整和确切的关于鬼谷子的记载,同时鉴于纵横家惯用的伎俩,为求师出有名,无论有没有先炸一下,很有可能编造一个虚构人物来自抬身份。
第三种说法听起来就更扯了,将鬼谷子描述成一个得道高人,说他是老子的弟子,能博古今通未来,所以他培养出来的弟子才各个神通广大。后世的很多志怪小说就多持有此观点,梁元帝萧绎的《金楼子》著作中,就记载道“徐福下海求仙问药,就是因为秦始皇听闻其师傅鬼谷子妙言”。不过转念细想,如果鬼谷子能见到秦始皇,又曾受教于老子的话,那么他的生命跨过了整个战国时代,至少活了三百年,这听来实在是匪夷所思,难以置信。
根据史料记载,鬼谷子有四名徒弟显名于世,分别是孙膑,庞涓,张仪和苏秦。每一位都是战国时代响当当的人物。在历史上除了“苏秦张仪”在《史记》上有载“俱事于鬼谷先生学术”,至于孙膑和庞涓《史记》有“孙膑尝于庞涓俱学兵法”,但是没有说是出于鬼谷子门下,说是出于鬼谷门下的,是源于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智演义》。
而四人当中最著名的便是张仪苏秦二人,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以合纵之术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以连横之策破合纵之术,六国合纵土崩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史书称赞二人: “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合纵主要是指游说东方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但合纵也不只是针对秦国,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苏秦劝齐湣王放弃帝号。前287年,赵国李兑、齐国苏秦倡导齐赵韩魏楚五国合纵抗秦,结果齐湣王出兵灭了宋国,引起列国的不满,将矛头转向齐国。前286年,燕韩赵魏秦五国合纵攻打齐国,齐国几乎灭亡,后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苏秦遭齐国人刺杀,六国联盟因此瓦解;连横指的是东方六国分别与地处西陲的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事一强以攻众弱)
无怪乎有人说整个战国不过是鬼谷子手中自娱自乐的棋盘,他一手持黑(连横),一手持白(合纵),扭转乾坤,转天动地,坐观黑白子角逐,究竟谁能一统天下。
而鬼谷子的代表作则是《鬼谷子》一书。这是后来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谋略的理论。《鬼谷子》博大精深,充满着权谋策略的智慧,包含着言谈辩论的技巧,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纵横思想的荟萃。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
虽然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有人诟病,有人辱骂,认为此书传授“诈人之术”,“妄言乱世”,甚至有人说它“是皆小夫蛇鼠之智,家用之则家亡,国用之则国偾,天下用之则失天下。学士大夫宜唾去不道”,但这并不影响各位历史名士对它的喜爱及赞赏。
比如,文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诸子》中,把鬼谷子和孟子、庄子、墨子等相提并论,进行肯定评价,写道: “硅谷渺渺,每环奥义。” 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对《鬼谷子》的《飞钳第五》和《转丸第十三》(此篇现已亡佚)作了精到的评论:“暨战国争雄,辩士云涌,纵横参谋,长短角势。《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南宋学者高似孙评价:“《鬼谷子》书,其智谋,其术数,其变谲,其辞谈,盖出于战国诸人之表。夫一辟一阖,《易》之神也;一翕一张,老氏之几也。鬼谷之术,往往有得于阖辟翕张之外,神而明之,益至于自放溃裂而不可御。予尝观诸《阴符》矣,穷天之用,贼人之私,而阴谋诡秘,有金匮韬略所不可该者。 而鬼谷尽用而泄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
《鬼谷子》是纵横家思想之集大成,可以说是谋略权术、神机妙算的百变真经。纵横之术的运用十分广泛,在今天这个风诡云谲的时代,它依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大到国家外交战略,小到个人处世往来。外交战术得益与否,关乎国家之安危兴衰;而个人言谈是否得当,则关系到一人为人处世的得体与否。
《鬼谷子》是积极的入世学,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其中的方法极具操作性,注重辩证、实际和实效。非常重视智谋的隐秘运用,即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 达到 “潜谋于无形,胜于不争不费” ,这便是鬼谷子学问的精髓所在。
在济安看来,鬼谷子的理论与现代管理的思想不谋而合。鬼谷子虽然讲谋略,谈睥睨纵横之术,背后归根揭底,就是对人的分析,是对人心的揣量和把握。而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人,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对人进行科学的协调和组织。鬼谷子书中讲到对人性和人心的考量和把握对当前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依然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
济安想如果我们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并结合传统的历史经验和当代成功人士的典型范例,去演绎和发挥鬼谷子中的哲理和谋略,必然会让我们在中国古代智慧宝库中获得新的体会和感悟,提高自身对智慧灵活运用的能力,真正达到 “学以致用,古为今用” 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