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词条源氏物语
目录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作品内容
历史版本
作品影响
作品评价
作品书摘
相关作品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作品的成书年代至今未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是在1001年至1008年间,因此可以说,《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这部小说描写了宫中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妇女的无权地位和苦难生活,被称为日本的“国宝”“源氏”是小说前半部男主人公的姓,“物语”意为“讲述”,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的一种体裁,类似于我国唐代的“传奇”。较著名的还有《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平家物语》、《伊势物语》等。《竹取物语》中辉夜姬的故事在日本更是妇孺皆知。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在这以后,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源氏物语的作者是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的著名女作家紫式部(973-1015),紫式部本姓藤原,字不详。按照日本古代妇女没有名字的惯例,紫式部只是后人给她写的作品上加题上的名字。因其长兄任式部丞,而当时宫中女官往往以其父兄的官衔为名,以显其身份,所以称为藤氏部;后来因她所写《源氏物语》中女主人公紫姬为世人传诵,邀改称紫式部。作者生率年月不详,普遍认为是生于978年,死于1015年。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父亲更是长于汉诗和歌,对中国古典文学颇有研习。作者因此自幼得以随父学习汉诗,并熟读中国古代典籍,她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读者读《源氏物语》时,很容易感到是在读一部中国古典名著的原因之一。紫式部家道中落,曾给一个官吏做过小妾,丈夫去世后,依赖父兄生活,寡居十年。后进宫做了彰子皇后的侍读女官,这篇小说就是她写给皇后供天皇消遣的读物。因为有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对当时日本贵族阶层的*逸生活及男女间的情爱之事有全面的了解。加上作者内心细腻、敏感,所以《源氏物语》读来令人感动,就仿佛一部古典静雅而又美丽哀挽的“言情小说”。
编辑本段作品内容
全书共五十四回,近百万字。故事涉及三代,历70余年,所涉人物四百多位,其中印象鲜明的也有二三十人。人物以上层责族为主,也有下层者族、宫,己诗女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与众妃、诗女的种种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从体裁看,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加上书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90余处,及《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并巧妙地隐伏在迷人的故事情节之中,使该书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我国读者读来有读本国小说那种强烈的亲近感。而且该书与《红楼梦》一样,所涉人物都是皇族,虽然所展示的场景是日本的贵族阶层,但对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却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比红楼梦早了700多年,因此,被认为是日本的《红楼梦》。
目录
第一回 桐壶
第二回 帚木
第三回 空蝉
第四回 夕颜
第五回 紫儿
第六回 末摘花
第七回 红叶贺
第八回 花宴
第九回 葵姬
第十 回 杨桐
第十一回 花散里
第十二回 须磨
第十三回 明石
第十四回 航标
第十五回 蓬生
第十六回 关屋
第十七回 赛画
第十八回 松风
第十九回 薄云
第二十回 槿姬
第二十一回 少女
第二十二回 玉髪
第二十三回 早莺
第二十四回 蝴蝶
第二十五回 萤
第二十六回 常夏
第二十七回 篝火
第二十八回 朔风
第二十九回 行幸
第三十回 兰草
第三十一回 真木柱
第三十二回 梅枝
第三十三回 藤花末叶
第三十四回(上)新菜
第三十四回(下)新菜续
第三十五回 柏木
第三十六回 横笛
第三十七回 铃虫
第三十八回 夕雾
第三十九回 法事
第四十回 魔法使
第四十一回 云隐
第四十二回 匂皇子
第四十三回 红梅
第四十四回 竹河
第四十五回 桥姬
第四十六回 柯根
第四十七回 总角
第四十八回 早蕨
第四十九回 寄生
第五十回 东亭
第五十一回 浮舟
第五十二回 蜉蝣
第五十三回 习字
第五十四回 梦浮桥
故事开始于桐壶帝在位的时候。出身低微的更衣,独得桐壶帝的宠爱。后此更衣生下一位皇子,其他嫔妃,尤其是弘徽殿女御也愈加忌恨。更衣不堪凌辱折磨,生子不到3年,便悒郁而亡。小皇子没有强大的外戚做靠山,很难在宫中立足。桐壶帝不得已将其降为臣籍,赐姓源氏。源氏不仅貌美惊人,而且才华横溢。12岁行冠礼之后,娶当权的左大臣之女葵姬为妻,但葵姬不遂源氏的意。于是源氏追求桐壶帝续娶的女御藤壶,据说女御酷肖源氏生母。不久,两人发生**关系,生下一子,后来即位称冷泉帝。源氏到处偷香窃玉,强行占有了伊豫介的后妻空蝉 ,还向比他大7岁的婶母六条妃子求欢,并同时辗转在花散里、末摘花等众女子之间。当他劫持一位不明身份的弱女子夕颜(其实却是葵姬之兄头中将的情人)去荒屋幽会时,这女子不幸暴亡,源氏为此大病一场,病愈进香时遇到一个女孩,她酷似自己日思夜想而不得相见的藤壶,得知她是藤壶女御的侄女,名叫紫姬,就趁紫姬熟睡把她带回家中,收为养女,朝夕相伴,以寄托对藤壶的思慕。几年后紫姬出落得亭亭玉立,高贵优雅,才艺超众,十分可人。源氏便把她据为己有。葵姬生下夕雾小公子时,因六条妃子生魂附体而过世,之后紫姬被扶为正夫人。
桐壶帝退位以后,右大臣弘徽殿女御的儿子登上皇位(朱雀帝),源氏及岳父左大臣一派从此失势。恰巧源氏与右大臣女儿胧月夜偷情之事败露,源氏自觉噩运临头,便远离京城,到荒凉少人的须磨、明石隐居。为排遣寂寞,与明石道人的女儿明石姬结合,后生一女,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由于天降异兆,朱雀帝又重病在身,朝政不稳。源氏奉召回京辅佐朝廷。不久,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升任太政大臣 ,源氏及左大臣一门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气派。源氏建造了集四季景物为一体、蔚为壮观的六条院寓所,将昔日恋人统统接到院里来住。源氏近40岁时,将朱雀帝之女三公主纳为正妻,紫姬终因心力交瘁,病卧在床。早已凯觎三公主美貌的头中将之柏木趁源氏探病的机会,与三公主幽会,被源氏发现。柏木惧悔交加,一病不起,英年夭折。三公主生下容貌与柏木毫无二致的私生子薰后,落发为尼。源氏深感自己和藤壶**之罪的报应临头,心如死灰。恰巧紫姬不久又逝,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了断尘缘,隐遁出家。几年后死去。
源氏之子夕雾为人方正严谨,并不像父亲一般处处留情。源氏刻意不让夕雾仕途太顺利,意图培养。夕雾从小与表姐云居雁青梅竹马,两情相悦,但云居雁之父葵姬之兄嫌弃夕雾官位不高,又一心想送女儿入宫,因此不答应夕雾求婚。夕雾思慕云居雁不得,恰逢唯光大夫家送入宫中作舞姬的女儿藤典侍酷肖云居雁,因而与她私通,后成为夕雾侧室。后来夕雾终于和云居雁结为连理,生育许多子女。柏木过世后,与之生前交好的夕雾前往安慰其夫人时,爱上了柏木遗孀落叶公主。落叶公主自感命运凄凉,一直不肯接受夕雾的求爱,最后夕雾在侍女们的帮助下才得遂心愿。源氏过世之后夕雾任太政大臣,位高权重。
源氏之子薰生性严谨。20岁来到宇治山庄爱上了庄主八亲王的大女公子,不料遭到拒绝。大女公子病故后,他寻回外貌酷肖大女公子的八亲王的私生女浮舟,填补心灵的空白。可是 匂皇子深夜闯入浮舟卧房,假冒薰的声音,占有了浮舟。当浮舟意识到自己一身事二主后,毅然跳水自尽,被人救起后削发出家。尽管薰一往情深,多次捎信,以求一见,但终未了此心愿。
书中登场人物:
桐壶帝:源氏的父皇
桐壶更衣:源氏的母亲
藤壶中宫:先帝的皇女,桐壶帝的中宫,长得和桐壶更衣相像。
冷泉帝:名义上是桐壶帝的皇子,实际上是源氏与藤壶中宫密通所生之子。
王命妇:藤壶中宫亲信的侍女。
兵部卿宫:藤壶中宫之兄,紫之上之父。
葵之上:源氏的正室夫人,在生下夕雾后就过世了。
夕雾:源氏与葵之上之子。
左大臣:葵之上之父。
大宫:桐壶帝的姊妹,左大臣的正室夫人,是葵之上与头中将的母亲。
头中将:左大臣与大宫之子,葵之上之兄,后来官至内大臣。
紫之上:也叫做若紫。葵之上过世后,在实质上是源氏的正室,后来在六条院里是春之町的女主人。
北山尼君:紫之上的祖母。
北山僧都:北山尼君的哥哥。
少纳言:紫之上的乳母。
明石之君:源氏的侧室,两人之间生下明石中宫,是六条院冬之町的女主人。
明石入道:明石之方的父亲,是桐壶更衣的表兄弟。
明石尼君:明石之方的母亲,入道过世后出家为尼。
明石中宫:光源氏与明石之方的女儿,也是紫之上的养女、匂宫的母亲。
今上皇帝:冷泉帝的皇太子、朱雀院的皇子,以明石中宫为皇后。
女三宫:朱雀院的皇女,光源氏第二任正室,薰之母。
朱雀帝:桐壶帝第一皇子,光源氏之兄,让位给冷泉帝以后被称为朱雀院。
花散里:六条院夏之町的女主人,是夕雾与玉鬘的养母
丽景殿女御:花散里之姊,是桐壶帝后宫的妃子。
光源氏的兄弟朱雀帝:桐壶帝第一皇子、光源氏之兄。母亲是弘徽殿女御。
萤兵部卿宫:桐壶帝皇子,光源氏之弟,和藤壶之兄兵部卿宫不是同一个人。曾经暗恋源氏的养女玉鬘。
八之宫:桐壶帝第八皇子,曾经被卷入在冷泉帝东宫时代的废太子阴谋中而隐居,后来在宇治十帖的部份登场。
光源氏身边的女性:
空蝉:伊予介的续弦妻子。
轩端荻:空蝉的继女。
夕颜:也是头中将的爱人,是玉鬘的母亲。
末摘花:常陆宫的公主。
源典侍:仕奉桐壶帝的年长女官,另有情人修理大夫。
胧月夜:右大臣的第六个女儿,是弘徽殿女御之妹,后来成为朱雀帝的尚侍。
槿斋院:桃园式部卿宫之女,和源氏之间没有肉体关系。
六条御息所:前任皇太子之妃。
秋好中宫:六条御息所之女,后来成为源氏的养女,做冷泉帝的中宫是六条院秋之町的女主人。
其他:
藤原惟光:光源氏乳母之子。
源良清:光源氏的家臣,少纳言。
光源氏的晚辈
头中将(内大臣)的子女
柏木:头中将(内大臣)的长子。
玉鬘:夕颜与头中将(内大臣)之女,光源氏的养女。
弘徽殿女御:头中将(内大臣)之女,与朱雀帝之母并非同一个人,是冷泉帝的后宫妃子。
近江之君:头中将(内大臣)之女。
云居雁:头中将(内大臣)之女,夕雾的正室夫人。
红梅:头中将(内大臣)之子,柏木之弟。
其他:
藤典侍:光源氏乳兄弟惟光之女,夕雾的侧室。
王女御:兵部卿宫之女,是冷泉帝的后宫妃子,也是紫之上的异母姊妹。
髭黒大将:今帝的舅舅,披香殿女御之兄,迎娶玉鬘做正室夫人。
髭黒的元配:兵部卿宫之女,紫之上的异母姊。
真木柱:髭黒之女,嫁给萤兵部卿宫,丈夫死后又改嫁红梅大纳言。
落叶之宫:朱雀院的女二宫,柏木的正室夫人。柏木死后,成为夕雾的第二夫人。
宇治十帖的人物:
薰之君:名义上是源氏之子,实际上是柏木与女三宫之子。
匂宫:明石中宫之子,今帝的第三皇子。
大君:桐壶帝八之宫的长女。
中君:桐壶帝八之宫的次女,后来成为匂宫的侧室。
浮舟:桐壶帝八之宫之私生女。
横川僧都:救起投水自杀的浮舟并且帮助她的人。
编辑本段历史版本
此书,共有54卷, 流传现今的已不是原版了,在纷乱繁杂的众多古抄本中,可信度较高的就是所谓的“青表纸本”和“河内本”前者是由镰仓初期的个人藤原家定整理编订的,而后者是源光行。源亲行父子整理编订的。
中译本:
●丰子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初版[简体字版],远景出版1986年初版,木马文化2000年重印[繁体字版]。电子版目前有1-30,33-43,54章。
●林文月译,中外文学月刊社1978年初版,洪范出版1997年重印
●殷至俊译,版权不详,约2001年出现在因特网上
除了1962年12月-1965年10月丰子恺首本中译本外,亦有英、德、法译本,英译本最早,成书于1921年。另外,日本国内亦有注释本和日语译本发行。
编辑本段作品影响
《源氏物语》是一部让日本民族整整骄傲了十个世纪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这数千年来《源》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著作。
编辑本段作品评价
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它大概可以被看成是中国的《红楼梦》,因为其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出场人物达到四百之多。《源》主要讲述了平安时代里日本贵族的生活,以光源氏的故事为核心,带出了众多与之关系暧昧的女性。葵姬是他的正室,出身高贵气质冷淡,光源氏冷落她,陆续有了藤壶、紫姬、明石姬等多位心爱的女子。相继和光源氏亲近的女人还包括栊月夜、夕颜、六条御息所等十数位贵族女性。或因偶遇生情,或有宿世之缘,书中大量写实的白描让贵族们糜烂而又出奇优雅美丽的生活横陈在读者眼前,相隔千年却始终魅力不减。对于异国读者而言,弄明白这部著作的首要问题是心随意动,在没有被大量的人名弄糊涂之前先领略到日本文化里美丽和暧昧交错互动的气氛。书里有许多关于性爱的描写,所以日后出现《失乐园》或是《感官王国》一类日式作品实在无须惊讶,毕竟1001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已经用他们的严肃态度来享受这道人生易垮的堤防。
编辑本段作品书摘
时值小雪飘飞,无空异常美丽。善于鹰猎的亲王公卿,皆早已备制了式样新颖的狩猎服装。六卫府中养鹰的官员,其服饰尤为稀罕:样式各异,其上配有不同染色花纹,光怪陆离,超妙独特。
女子们对鹰猎之事所知甚少,只因难得一见,且场面浩大,便争先恐后来观赏。那些身份低微之人,所乘蹩脚的车子半路坏了车轮,显得甚为狼狈。桂川上的浮桥旁,亦有众多高雅的女车,其主人尚在徜徉着找地方停车。
玉勇也在观赏者之列。以她观之,那些竞相炫耀服饰的显贵们,虽个个容光焕发,然皆不及冷泉帝穿着红袍正襟危坐的尊贵姿态。她暗中打量父亲内大臣,果然仪表堂堂,衣饰华贵,且正值盛年。身为臣子,他显然优于别人。然而较之风辇中的龙颜、内大臣终逊一筹。至于那些众年轻侍女美其名日“美貌”、“俊俏”而狂热恋慕的柏木中将、非少将、某某殿上人等,愈发一无可取,不值她一瞥了,可见这一切仅因冷泉帝之美貌确乎无与伦比。源氏太政大臣酷似皇上,竟似无丝毫差异。不过,许是心情之故吧,冷皇帝似乎更有逼人的威势。以此再思,此种美男子,确为世间罕见。玉皇素来习惯了源氏与夕雾中将的俊逸,以为凡是贵人,必皆相貌非凡。岂知今日所见众多贵人,虽在饰堂皇,但相形之下竟似丑鬼一般,眼鼻皆异样,个个给残酷地比下去了。
萤兵部卿亲王也随驾行,髦黑右大将今日装束得异常威武,身背箭囊,神气活现待于驾侧。其人满面虬须,皮肤黝黯,样子甚是难看。其实男子相貌,怎能与盛妆的女子相比麻希求男子貌美,实甚无理。玉髦打心底瞧不起髯黑大将等人。源氏曾私下与王慧商量过送她进宫当尚侍。她想:“入宫怕是很痛苦的吧?尚侍又是怎么回事呢?我还一无所知呢。”心下犹疑不决。今日见了冷泉帝的非凡貌相,不由动了心:“无须受宠,只作一平常宫人,奉传御前,倒是情趣盎然吧?”
冷泉帝的风辇停于大原野。请亲王公卿卸下官服,换上礼服及猪装进入平顶帐幕进餐。六条院主人呈进了酒肴果脯之类。本来,今日源氏太政大臣当随御驾,御意亦如此。但时逢斋戒,终未能奉旨。冷泉帝收下所献物品,为示宠幸,特赐一只猎获的野雉鸡,穿在树枝上,遣藏人左卫六尉为钦使,送与源氏太政大臣,并赐御诗一首:“小盐山披皑皑雪,雉鸡飞掠动幽冥。欲循古来先例事,盼君同看漫集白。”
或许,太政大臣陪驾行幸野外为古惯例吧!源氏接得赐品,不胜惶恐,忙款待钦使,
并答诗云:“皑皑雪漫小盐山,良景美色在松原。自古行幸无尽数,由来不及今年欢。”
翌日,玉望接到源氏来信,其中写到:“想来你昨日已拜见上皇了吧?敢问入宫之事,意下如何?”其措词甚是恳切,毫无出轨之言。使玉望甚为满意。她笑道:“呀!真是无聊啊!”却又想道:“他倒真能猜度我心思呢。”复信中写道:“昨日白雪作伴明雾薄,隐约不群天娇颜。一切都在迷茫中呢。”紫姬也读了此回信。源氏对她说道:“我曾要她入宫,然秋好是后名义上亦为我女,倘玉累得宠,定于她不便。况弘徽殿女御亦在宫中,倘向内大臣道出实情,她以内大臣之女的身份入宫,则又有姐妹争宠之虑,亦甚不便,故万般踌躇。今日窥见天颜,她芳心已动,进宫之事,恐也是其愿吧厂紫姬道:‘称得瞎猜!一个女子哪有一见是上相貌英俊,就一门心思地想入宫承宠呢? 这样未免太轻率吧? ”说罢便笑了。源氏也笑道:“此乃何言?换了你,惟恐动迟了此心呢!”他给玉望回复一书:“朝日不及夫颜朗,秋波不辨实难察。尚望速作决定。”
源氏决定首先为玉是举行着裳仪式。遂置办了种种精美的用品。源氏打算在此仪式上,向内大臣道出实情,便极力要将仪式办得隆重光彩。故置备的种种物品,极为丰富精美。他将着裳仪式日期定于次年二月。
凡女子,即便甚为出名,且年龄也使她无法再隐讳姓名之时,仍可不参拜氏神,不将其姓名公诸于众。是以玉望昔日的岁月皆消磨于糊涂中。如今源氏要送其入宫,若以源氏冒充藤原氏为姓,则会冒犯春日神,故此事已无法再隐瞒了。更堪忧虑的是:不知情者会讥议他冒领女儿,居心叵测,终致恶名流播。身份微贱之人,改名易姓自非难事,但源氏家族不得如此。他思虑再三,终于下定决心:“父女之缘怎能轻易地断绝呢?事既如此,倒是我主动告知她父亲为好。”遂致信内大臣,恳请他在着裳仪式中担任给腰之职。但是因太君自去年冬患病至今未愈,内大臣心甚忧戚,无心参加典礼,便婉谢了源氏的请求。夕雾中将也昼夜服侍着外祖母,无心顾及其他事情。源氏见时机不佳,心下犯难。他想:“世事不测,倘太君病故,孙女亦应穿丧服;倘教她佯作不知,则深蒙罪孽。还是趁太君尚在,将此事挑明吧!”主意一定,即赴三条哪探病。
源氏太政大臣如今显赫更盛于从前,虽是微行,其排场之隆重亦不亚于行幸。太君暗赞其非凡风度,觉得他超凡脱世,竟是仙佛了。于是痛苦立减,竟坐起身,倚在矮几上,虽重病在身,却健谈得很。源氏道:“太君的贵恙并不像夕雾说的那样重呢。看来是夕雾忧虑过头了,叫我好不担忧。如今亲见,喜慰不已。近来我除了特别要紧之事外,并不入宫,常自闭于家中,不像个效劳朝堂之人了。百事不问,疏懒成性。那些年纪更老于我的、虽驼背勾腰了,还能四处奔劳。我却不同,恐是天生糊涂外加懒散吧!”太君答道:“我害的是常见的衰老病,生病时间也够长了。今春以来仍毫无起色,以为再见不到你了,甚为伤怀。今日得见,我命或可稍延。如今我已到了对生死之事无所谓的年纪。人到老年连可慰寂寞的人都不在眼前,度日如年,苟延残喘,还有何意思呢?因此我已做好了早日动身的准备。但夕雾他为我的病满怀忧虑,态度亲切,照料周到,使我心下难忍,以致拖拖拉拉,延至今日。”说时泣下不已,声音颤抖,明显古怪。然所言至情,思之甚为可怜。(第29章)
编辑本段相关作品
漫画:
大和和纪《源氏物语》(あさきゆめみし)全十三集,尖端出版
电视剧:
TBS电视台:桥田寿贺子编剧“源氏物语”,东山纪之、片冈孝夫主演
**:
1951年吉村公三郎导演“源氏物语”,长谷川一夫主演
1961年森一生导演“新源氏物语”,市川雷藏主演
2001年堀川敦厚导演“千年之恋·光源氏物语”,天海佑希、常盘贵子主演
平安时代的婚姻观:
紫姬是否是源氏的正妻这一点不管在日本还是所有喜欢或研究它的人中一直都没有定论。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日本古代的妻妾制度和中国古代的妻妾制度是完全不同的!
中国的《唐律疏义》中说“妻者,齐也,妾通买卖。等数相悬。”而日本的《养老令》却明确规定妻和妾同为二等亲。《大宝律令》的注释书《古记》中记述有“本令(指唐朝的律令)妾比贱隶此间(指日本)妾与妻同体。”
十世纪中叶以后的平安文学作品中,由于假名的普遍使用,“妻”、“妾”等汉语词汇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北方”、“当腹”、“外腹”等词语,这些词语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以区分同居和别居的这些妻子们,同居的妻子明显优于别居的妻子。从这时期起,日本的妻妾制度从从前的按结婚时间的先后顺序,过度到了同居别居的时代。
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制”准确的说应为“一夫一妻多妾制”,而平安贵族的婚姻,无论从婚姻理念还是婚姻形态上来说,都是一种“一夫多妻制”,其最大特点就在于无法将“妻”的地位永久的固定在一个女性身上,也无法在制度上将一个女性与其他女性作明显的区分。当然这种“一夫多妻制”并不意味着妻子们之间的完全平等。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所区分的,古日本甚至还流传有一种“打后妻”的习俗,即先结婚的妻子有权对后结婚的妻子表示自己的嫉妒和愤怒。
在《源氏物语》的世界里或者说在平安朝贵族的多妻婚社会里,男子的诚意并不表现在他对妻子的忠贞上,而是表现在他对妻子的坦诚上。
对妻子,特别是同居的正妻公开自己和别的女性的关系,以此表示自己并无隐瞒之心是很重要的,而女子在对待男子和其他女性的关系上则要适度的表示“嫉妒”,这种“嫉妒游戏”在光源氏和紫姬之间是经常能够看到的。
再回到《源氏物语》上来,有的人认为紫姬缺少一个正式的“婚礼”,及她没有住在寝殿而住在了“对屋”所以她不是正妻;但也有人认为从紫姬被称为“北政院”这一点上,就可以认定她应该是源氏的正妻了,而紫姬是否是源氏的正妻,是一直存在有非议的话题,毕竟当时日本的婚姻制度和我们中国的婚姻制度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如果在看《源氏物语》时能多看看有关古日本的其他资料,就可以更深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更深的走进《源氏物语》的世界。
姓名:金承佑
生日:1969年2月24日
学校:开封小学-京西中学-京西高中-水原大学体育系-水原大学经营硕士
家庭:父亲金时英,母亲金容淑,弟弟金承俊
睡觉时的毛病:疲劳时磨牙
爱好、特长:高尔夫(因为爸爸的原因才学)
身高、体重:180cm,70kg (拍**“秘密”时,掉了6斤)
血型:A型
性格:性格开朗,跟谁都能打成一片,社交能力很强。
喜欢**地动机:看了裴昌浩导演的“又深又蓝的夜”和郭志均导演的“冬天的男人”之后。
酒量:从前两盅就会醉,最近总和朋友一起喝酒,练出来了。
好朋友:像恋人一样的朋友—李美研,总是默默支持我的师兄—朴中勋,朴信阳、申玄俊、李范秀、裴勇俊、郑宇成、金惠秀、李承燕、黄欣惠、高晓英、宋允儿、李昌淳 PD 等。
**:1990—“将军的儿子”
1991—“不离婚的女人”
1993—“101次求婚”“将军的儿子3”
1994—“结婚”
1995—“卷款逃吧”
1996—“规制”/“你们相信命吗?”
1997—"Ghost mama"/ "拿着花的男人"/ "忧伤"
1998—“男人的香味”
1999—“开业”
2000—“秘密”
2001—“昨天”
连续剧:
“恋爱的基础”
“拥抱”
“苹果飘香”
“回忆”
“新贵公子”
“宾馆"
金承佑的沉稳内敛气质,及高大英挺的身材,在剧中经常扮演青年才俊,因此也成为韩国传统女性的理想结婚对象的不二人选。事实上,他的婚姻路途并不顺遂,演艺生涯自他和女星李美媛(Lee Mee Yeoun)离婚之后才开始。
2000年的作品《新贵公子》和人气女星崔志友合作,是一爱情喜剧,他假扮英国牛津大学的学者,被自信美丽的崔志友找来充当男友以欺瞒父母,喜感十足。
2001年新作《情定大饭店》(Hotelier)中饰演饭店的经理,自信稳重更同时赢得两位女主角宋允儿和宋慧乔的芳心。
第一本是裂锦(原名《芙蓉蕈》)
内容提要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的试探与挣扎里,慢慢陷入与对方的情感纠葛中。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易志维突然发现其弟易传东爱上了傅圣歆,骤然翻脸之后,圣歆几乎失去一切,心灰意懒之下,她答应了另一个青梅竹马、却是家族新仇人——简子俊的求婚。当易志维陷入困境时,傅圣歆不顾一切回到他身边,最后一次希翼得到爱情。谁知这爱情,竟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骗局……
编辑推荐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锦袍,原来我只是你的锦上花,盛放绚烂,撕裂后静静凋谢了!女人,是艳丽如花的巫蛊。女人的存在,给了男人失败或坠落最好的借口。
她的文字华丽似张爱玲,她的故事冷情如梁凤仪;爱恋飞扬在她胥梢,离恨辗转在她指间,她就是思存,一个爱的精灵,翩跹在知性女子时代的阡陌红尘之中!
《寂寞空庭春欲晚》
内容简介
她兰心慧质,饱读诗书,却因为父兄卷入党争,籍没入宫,宫中辛者库为浣衣奴。
他是满清第一才子,繁华似锦、侧帽风流,却有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隐痛。
他是八岁御极,除权臣、定三藩、文才武略、睿智过人的一代帝王。
一曲箫簧合奏,引出一段盛世情错……
康熙十八年春,皇帝前往保定行围。是晚随驾的御前侍卫纳兰容若,听皇帝吹奏一曲铁簧《月出》,大营远处有人以箫相和。纳兰听出吹箫之人是自己籍没入宫的表妹琳琅,情不自禁神色中略有流露。皇帝遂命裕亲王福全去寻找这名吹箫的宫女,意欲赏赐给纳兰。不想福全认出琳琅就是皇帝倾心之女子,私下移花接木,另择他人指婚给纳兰,并将琳琅派至御前当差。待皇帝对琳琅情根深种时,方知她即是纳兰的表妹……天意拨弄,一错再错,一路行来,风雪多明媚少,终是梨花如雪空寂寞。
编辑推荐:
《金枝欲孽》般的诡谲宫廷,《大长今》似的励志童话。
庭院里寂无人声,只有睛丝在阳光下偶然一闪,若断若续。
幼时读过那样多的诗词,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一生还这样漫长,可是已经结束了……
《如果这一秒,我没遇见你》 (原名《玉碎》)
内容提要
如果说不幸,她怎会遇见一个令所有女子都艳美不已的贵州公子;如果说幸运,他为什么总是对她极度冷漠。如果不喜欢,他为什么要逼婚;如果喜欢,结婚之后他为什么对她不理不睬……出身权贵家门的慕容清峄,在马场里偶然救下惊马背上的任素素。这场豪门贵公子与寒门女子的爱情,究竟是缘?是孽?
《来不及说我爱你》 ( 原名《碧甃沉》)
内容提要
已订婚的她,在无意间救下了一个英俊而权倾一方的贵公子,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擦肩而过的邂逅,谁知道他居然甘冒奇险,在婚礼上把她抢了过来,而等待他们的却不是王子与灰姑娘走入城堡的童话……
内容提要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以为不过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生。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使家族企业避免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取暖中慢慢走近,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易志维突然发现其弟易传东爱上了傅圣歆,骤然翻脸之后,圣歆几乎失去一切,心灰意懒下答应了青梅竹马的简子俊的求婚。当易志维陷入困境时,傅圣歆又不惜一切向他而去,最后一次希翼到了爱情。谁知这爱情,竟是一场精心谋划的骗局……
生活是一袭华丽的锦袍,她终究只是一朵锦上花,点缀在他姹紫嫣红的过往,静静凋谢在撕裂中。
编辑推荐
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 感动经典再续三世纠葛情仇,这一刻的爱情情深似海, 而人生注定寂寞如雪。当文字也开始哭泣…
我到底有多爱你,只有我自己才知道,可这世上的爱情,无可奈何,身家利益总要排在前头。
《冷月如霜》番外 暮成雪
内容简介
十六岁前,她,是首辅的掌上明珠,满门权贵。
十六岁后,她,一夕之间,家破人亡。
凭借帝王最后一丝悯爱,慕如霜终于站在了六宫之上。
阴谋、猜忌、离间,她除去后宫朝野之中一个一个的敌人。
机关算尽,却没有最后的赢家。
《香寒》
编辑推荐
悲情天后匪我思存倾心巨献
{裂锦}姊妹篇
阴谋,还是爱情?
当文字也开始哭泣……
他是复仇而来的金融巨子,她心甘情愿含笑饮鸩;
她是瑰丽带刺的商界蔷薇,他却让她成为锦上花。
为了相同的敌人、刻骨的仇怨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
最终会选择爱情,还是背弃?
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一本使你痛彻心扉而又欲罢不能的悲情巨作!
很多时候,我们离天堂的幸福其实只有寸步之遥。而我曾有过的一切,你给的最美。
内容简介
一颗泪珠般晶莹剔透的印信,一张年代久远的洒金笺,诉说两段至死不渝的悲欢离合。
深爱的男子,手挽着的美丽新娘却是她的妹妹。本以为,心如死灰,可亲人的血海深仇让她不得不与爱人为敌。然而,那个突然闯入、俊美玿魔魅的男人,是救赎她的解药,还是爱情的毒药?
当她再次归来,竟然与他盟约,化身为美丽的复仇女神,手刃共同的仇人。可是,她终究不过是十丈红尘中的俗人,忘去前尘往事,却跳不出爱恨贪嗔。而他,撒旦的爱情会得到祝福吗?
惜花人走花无主,那明艳不可方物的香寒,那悲恸绝望的宿世孽缘,百年之后,是否仍焕发着熠熠光彩?
《当时明月在》(中篇合辑)
明月篇:
《曾是惊鸿照影来》
《萧二的故事》
《凌波不过横塘路》
《殊途》
彩云篇:
《杨不悔》
《纪晓芙》
《老麦的故事》
《容博》
《花好月圆人长久》
《错姻缘》
明月篇主要是悲剧或正剧结尾,而彩云篇都是恶搞或者大团圆。
编辑推荐
2008匪我思存贺岁之作,希望大家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能够对里面的大团圆结局感动满意。
那时候年轻,什么都没有,可是有勇气。年少的时光,如青春一阕酸甜的歌谣,放任我们倚坐在天的栏杆上。幸福只有这么一点点,捧在掌心,舍不得遗忘。
————————————————————————————————————
其实匪大的书每本抖虐的啦```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卓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提出创作方法上要“莎士比亚化”, 称赞莎士比亚剧作情节丰富,浑然一体,赞许他历史剧中的“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他以奇伟的笔触对英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历史转折斯的英国社会做了形象、深入的刻画。
1564年4月23日, 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18岁时他和一个比自己大8负的农场主女儿结了婚,几年后就做了三个孩子的父亲。 22岁时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伦敦。最初是给到剧院看戏的绅士们照料马匹,后来他当了演员,演一些小配角。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先是改编前人的剧三,不久即开始独立创作。当时的剧坛为牛津、剑桥背景的“大学才子”们所把持,一个成名的剧作家曾以轻蔑的语气写文章嘲笑莎士比亚这样一个“粗俗的平民”、“暴发户式的乌鸦”竟敢同“高尚的天才”一比高低!但莎士比亚后来却赢得了包括大学生团体在内的广大观众的拥护和爱戴,学生们曾在学校业余演出过莎士比亚的一些剧本,如《哈姆雷特》、《错误的喜剧》。
写作的成功,使莎士比亚赢得了骚桑普顿勋爵的眷顾,勋爵成了他的保护人。莎士比亚在90年代初曾把他写的两首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献给勋爵,也曾为勋爵写过一些十四行诗。借助勋爵的关系,莎士比亚走进了贵族的文化莎龙,使他对上流社会有了观察和了解的机会,扩大了他的生活视野,为他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从1594年起,他所属的剧团受到王宫大臣的庇护,称为“宫内大臣剧团”;詹姆斯一世即位后也予以关爱,改称为“国王的供奉剧团”,因此剧团除了经常的巡回演出外,也常常在宫廷中演出,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进而蜚声社会各界。
1599年莎士比亚参加了伦敦著名的环球剧院,并成为股东兼演员。莎士比亚逐渐富裕起来,并为他的家庭取得了世袭贵族的称号。1612年他作为一个有钱的绅士衣绵还乡,四年后就与世长辞。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1.历史剧和喜剧时期:(1590—1600)
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初十年中,他共创作了九部历史剧。在这些剧本中除了《约翰王》(1589)描写的是13世纪封建王朝内部的争斗外,其他的剧作则构成了两个内容衔接的四部曲:《亨利六世》上、中、下部(1590—1591)与《理查三世》(1592);《理查二世》(1595)、《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与《亨利五世》(1599)。
这些剧本概括了英国从1377—1485年间一百余年的动乱历史,描写了英法战争和英国的封建内战,歌颂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谴责封建领主之间的不义战争,对人民的疾苦则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后一组剧本写理查二世优柔寡断,听信宠臣,他的堂弟趁机起兵篡夺王位,自立为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虽然两次平定内乱,却整日忧心忡忡,害怕有野心家会像他曾经做的那样来夺取王位,而太子又是个不务正业的公子哥儿,国家的前途令人担忧。幸好太子改过自新,即位为亨利五世,他以对法战争转移了国内矛盾,收复了在法国的领地。前一组剧本则紧接后一组,写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因贵族内讧而失利,贵族纷争再加上平民起义导致争夺王位的封建内战--红白玫瑰战争。内战中,属于红玫瑰集团的国王亨利六世被杀,夺取了王位的白玫瑰集团在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以狡诈、凶残的手段窃取了王位,最终也死于敌党之手。
这些剧本的艺术成就不一,而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是英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莎士比亚怀着无比愤怒的心情,在剧中描写了阴险狡诈的贵族理查如何以血腥手段挤掉了六个合法继续人,登上王位的故事,揭露谴责了他的凶狠暴和昏庸无道,塑造了一个虚伪狡诈、残酷无情的暴君形象。《亨利五世》描写亨利五世做太子时不甘心宫廷中的刻板生活,在下层社会厮混,与流氓无赖为伍,即位后改邪归正,成为英明的理想君主。这两个剧本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他谴责封建贵族争权夺利给国家造成的内乱,认为通过道德改善可以产生开明君主,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与理想的社会制度。
《亨利四世》创造了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喜剧人物福斯塔夫。福斯塔夫是一个年过五十的破落骑士,一个好吹牛的懦夫,一个贪婪的冒险家。他是流氓头子,善于见风使舵、混水摸鱼。他否认任何道德,既无良心谴责也无怜悯之心,平生第一快事就是以粗鲁低级的方式向女子献殷勤,生活理想只是如何更大了限度地满足口腹之欲。他生性幽默,喜剧情节和笑料通过他的所言所行妙趣横生。他自恃是太子亲信,整天醉眼朦胧,坐在野猪头酒馆里,率领着一群年轻的地痞无赖,说谎、欺诈、抢劫。一但被太子拉上战场却又胆小如鼠,毫不顾及封建骑士的勇敢精神与荣誉观念,只会倒在地上装死,驮来敌人的尸体冒功。作品最后通过福斯塔夫被掌权的太子——“贤明”君王亨利五世驱逐,反映了封建势力及其附庸必将灭亡的命运。而福斯塔夫则作为一个活在老百姓身边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人物,一个封建关系解体时期“无衣无食的雇用兵”和“冒险家”的典型,成为莎士比亚笔下最成功的喜剧形象之一。
在莎士比亚历史剧大受欢迎的同时,他还创作了十部喜剧:《错误的喜剧》(1592)、《驯悍记》 (1593)、 《维洛那二绅士》 (1594)、 《爱的徒劳》 (1594)、 《仲夏夜之梦》(1596)、 《威尼斯商人》 (1597)、 《温莎的内风流娘儿们》 (1598)、 《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1600)、《第十二夜》(1600)。其中最后三部最能表现莎士比亚喜剧创作的风格,人称"娇艳明媚的喜剧三部曲"。这些剧本大都以爱情、友谊、婚姻为主题,而情节却异常生动丰富,非同凡俗。作者以幽默、欢快的笔触和如诗如画的抒情,来揭示人们的感情冲突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塑造了一批勇气过人又执着、风趣、机智、温柔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追求自己自由恋爱的权力,与各种邪恶势力做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戏剧舞台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第十二夜》描写孪生兄妹西巴斯辛和薇奥拉在海上航行遇险,先后流落到伊利里亚。这里的统治者奥西诺公爵正在向一位名叫奥丽维亚的贵族**求婚,却遭到拒绝。薇奥拉女扮男装,化名西萨里奥做了公爵的少年侍人。从此,爱上奥西诺公爵的薇奥拉作为爱情的使者,奔跑于奥西诺和奥丽维亚之间,凭着她与自己孪生哥哥相貌异常相像,顺利解决了一系列复杂而又严重的爱情冲突。钟情少年侍从薇奥拉的奥丽维亚成了薇奥拉哥哥的妻子;而饱受对奥丽维亚单相思之苦的奥西诺公爵在发现他的侍从原来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之后,也认识到她感情的可贵,就和薇奥拉结了婚。剧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充满了巧合、悬念、误会以及移花接木、巧装改扮的喜剧因素,而处于全剧中心的是勇敢、热情、纯真的少女薇奥拉,在争取人格独立、幸福的权力及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斗争中,她显示出忘我无私、坚贞不渝的品格,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全剧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朝气蓬勃、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威尼斯商人》则以较强的对社会讽刺、批判的态度见称。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为了成全好友巴萨尼奥的婚事,向犹太人高利贷者夏洛克借债。由于安东尼奥货款给人从不要利息,并帮夏洛克的女儿私奔,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也不要利息,但若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巧传来安东尼奥的商船失事的消息,资金周转不灵,贷款无力偿还。夏洛克去不法庭控告,根据法律条文要安东尼奥履行诺言。为救安东尼奥的性翕,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细霞假扮律师出庭,她答允夏洛克的要求,但要求所割的一磅肉必须正好是一磅肉,不能多也不能少,更不准流血。夏洛克因无法执行而败诉,害人不成反而失去了财产。
莎士比亚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样一个生动复杂、极端利己的高利贷者的形象,同时通过夏洛克,莎士比亚又为一切受民族与宗教歧视的犹太人鸣不平,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剧中借生动的法庭对抗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使人感到作者驾驭素材的高超能力。
剧中性格纯朴、富有才华和正义感的鲍细霞则是莎士比亚塑造的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女性形象。她年轻、貌美、智慧超人,芳名远播,面对纷沓而来的求婚者,她把人的品行作为考虑的第一条件,而并不看重门第财富。她遵从父亲遗训,设置了金、银、铅三个匣子供求婚者挑选,结果攫取金匣的摩洛哥王子得了一张骷髅画,拿了银匣的法国阿尔贡亲五看到的是傻瓜画像,只有聪明、坦诚的巴萨尼奥选中了朴实无华的铅匣,得到了藏在里面的鲍细霞的倩影。鲍细霞则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个贫穷的青年人的怀抱。这一婚姻标准实际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挑战,体现了鲍细霞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在法庭上,当凶恶的夏洛克挥舞着借据逼迫法庭镣害安东尼奥的性命时,所有的男人都束手无策,只有智慧的鲍细霞看出了契约的漏洞,重新对契约进行法律的解释,制止了满心报复的夏洛克的凶残行为,这又为鲍细霞的聪慧形象增添了明丽的一笔。
在这一时期写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594),则是反映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与封建压迫之间冲突的一出充满诗意地悲剧。意大利维洛那城有两个世代为亿的家族。一次舞会上,蒙太古家族的罗密欧与凯普莱特家族的朱丽叶一见钟情,但家族之间的仇杀使恋爱受到阻力。经劳伦斯祖父帮助,两人秘密举行了婚礼。罗密欧因替友复仇刺死了朱丽叶的表哥泰保尔。亲王下令放逐罗密蔚蓝色,朱丽叶也面临被迫逼婚的窘境。神父给她吃安眠药让她装死,并派人通知罗密欧立即返回,但送信人却误了期。不明真相的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立刻悄悄赶回家乡,在她身边自杀殉情。不久朱丽叶苏醒,见爱人已死,悲痛之余,也用匕首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鉴于世仇造成的恶果,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录柩前,多少世纪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后和解。这一对纯真的青年为了追求爱情自由,最终以死反抗阻碍他们结合的封建势力,在情节上虽属悲剧,却也充满了喜剧作品中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信心,钱剧洋溢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气氛,实际是一首青春与爱情的赞歌。尽管主人公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隔阂却消除了,爱情、理想最终得胜,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为世界文学中不朽的典型。剧中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如朱丽叶等待罗密欧前来赴约的优美独白:
来吧,黑夜!来吧,罗密欧!来吧,你黑夜中的白昼!因为你将要睡在黑夜的翼上,比乌鸦背上的新雪还要皎白。来吧,柔和的黑夜!来吧,可爱的黑夜,把我的罗密欧给我;等他死了以后,你再把他带去,分散成无数的星,把天空装饰得如此美丽,使全世界都恋爱着黑夜,不再崇拜眩目的太阳。
这深情热烈的词句不知打动过多少少男少女的心。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2.悲剧时期 (1601—1608)
这一时期,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阶段。时值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期,王权与资产阶级关系开始紧张,宫廷贵族生活日趋腐朽。莎士比亚已看清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他把这些归结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他反对暴力,强调理性的作用,创作了一批辉煌而又抑郁愤怒的悲剧剧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剧中的浪漫主义光辉越来越弱,现实主义描写日益突出。其悲剧的主要内容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内心深处的冲突,被称做“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典范。
《哈姆雷特》(1601)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就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来说都是最丰富的。它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早在12世纪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据其情节写过中世纪的血亲复仇为中心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将其改编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激烈矛盾冲突的杰出悲剧,使这一复仇故事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年轻的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是一个有理想、有魄力、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是个诚实、坦率、正派、道德高尚的人。他结束求学生涯回国时发现,他的祖国已变成成了黑暗的牢狱,父亲已被叔父克劳狄斯害死,克劳狄斯还娶了哈姆雷特的寡母,篡夺了王位。父亲的亡魂出现,要求他复仇。哈姆雷特决心杀死奸王但又顾虑重重,他报仇的愿望逐渐转变成为一种社会责任心:应当改变这个充满犯罪、不仁不义、谎话和虚伪的世界。而要完成这一重整乾坤的神圣使命,哈姆雷特深感自己无法胜任,反之,要同恶势力妥协, 他又深恶痛绝。 这一切使哈姆雷特陷入犹豫、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分析之中。在他下决心动手除去奸王时,不幸误杀了恋人娥菲丽娅的父亲、媚上的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伤心的娥菲丽娅因此丧失了理智,溺死河中。娥菲丽娅的哥哥雷欧提斯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在奸王阴谋安排的决斗中用涂了毒药的剑刺中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母亲也误饮奸王为哈姆雷特准备的毒酒毙命。哈姆雷特在临死前奋力刺死了奸王,但他改变现实的宏伟理想却没以能实现。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有着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破其来的巨变,使他遭受了那样多的不增,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父死母嫁,奸邪当道,国内一片乌烟瘴气。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踌躇难决之下,他苦思焦虑,性格一变而为忧虑沉闷,更因复仇的证据不足,一时也找不复仇的时机,无法贸然行动,这使得他优柔寡断,拖延迟疑, 戏中大段沉痛的、强烈自责的独白, 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过了一次次行动的机会,实际上这正是敌我力量悬殊,人文主义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剧性反映。从第三幕起,他忧郁的心情开始得到克服,崇高的理想与责任感,使他意识到必须以行动来抗争不合理的命运,于是他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一系列复仇措施,从采取演戏的方法从实奸王的罪行到改写密信,破坏了奸王把他放逐到英国,然后借刀杀人的阴谋,最终刺杀奸王,把国事托给他志同道合的密友,这无不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镇定缜密以及超人的智慧。莎士比亚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变化与发展。
悲剧《奥赛罗》(1604)同样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深刻的社会矛盾。在威尼斯,黑皮肤的摩尔人大将奥赛罗和贵州**苔丝狄蒙娜相爱而结婚,遭到贵族们的反对。威尼斯大公派战功赫赫的奥赛罗去抵御土耳其人入侵,故对婚事不加干涉。伪善、狡诈而又阴险的旗官伊阿古因奥赛罗未任命他为副将怀恨在心,为了报复,他巧使诡计诬陷苔丝狄蒙娜不贞。轻信他人而又嫉恶如仇的奥赛罗陷入极大的悲愤与绝望中,妒火中烧,他亲手扼死了无辜的苔丝狄蒙娜,还以为做了一件正义的事。伊阿古的妻子当场揭发了真相,奥赛罗悔恨万分,为了惩罚自己铸下的大错,挥剑自杀身亡。
奥赛罗其实是作者所肯定和同情的人物,他坦率、公正、诚信,但性格中存在着致使的点。他轻信虚假的表面现象,让感情左右理智,以至他和苔丝狄蒙娜的爱情虽战胜了种族的偏见,却未能躲过极端主义者的暗箭,酿成悲剧结局。剧中的伊阿古是一个极端生活利已主义者的形象,为了个人私欲,使尽了卑鄙毒辣的手段。他的生活信条是“既不是为了感情,也不是为了义务,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设尽圈套去暗害别人,最后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李尔王》(1605)取材于古代英国的历史传说:年老昏聩的李尔王把王国分给了虚伪的大女儿里根、二女儿贡纳莉,却把诚实率直不会取悦父王的小女儿考迪丽霞驱逐到国外。李尔自己仅保留国王的尊号和一百名侍从,准备轮流住在两个女儿家中安享晚年。谁料两个大女儿达到目的后却原形毕露,把老父赶出家门,李尔王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逼疯癫的李尔王奔向旷野,对苍天呼喊着自己的悲愤与无奈。李尔王在狂风暴雨下的大段对天独白, 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痛苦心灵的同时, 也揭示了这个曾被权利异化的君王的人性觉醒过程。小女儿得知李尔王的遭遇,起兵讨伐两个姐姐,不幸失被杀,李尔王也在悲痛疯癫中死去。莎士比亚站在人文主义者的立场,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传动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
莎士比亚生活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上升的大转折时期。当时中世纪以宗教神学为代表的蒙昧主义思想走向没落,资产阶级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世界观日益深入人心,人文主义在社会文化思潮中开始占据统治地位。莎士比亚则以他的剧作,大胆地批判了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及对人性的禁锢,强烈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和伦理思想的要求,为人文主义在英国和欧洲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莎士比亚的许多剧作都遗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三十七个,研究者将他的创作按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苏格兰大将麦克白从战场上凯旋而归,途中听信女巫他能当国王的预言, 在野心驱使与其妻的怂恿下, 趁国王邓肯到家中作客之机,弑君篡位,最终落得众叛新离、兵败被杀的下场;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以上四部剧作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这些剧作中,莎士比亚看到了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出阶级压迫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但他把社会斗争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仅仅看到思想的力量,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大众,因此在冷酷的、充满罪恶的社会面前,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血流,悲观、茫然、幻灭, 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结局。 在悲剧终场时,没有一个主人公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以至后人把莎剧结束的第五幕称之为“死床”。但玉石俱焚的可怕结局,又表明了剧作家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杰出之士死了,为个人利益使尽花招的野心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正义却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 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 邪恶却为人唾弃,遗臭万年,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其尖锐的批判锋芒,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戏剧史上的丰碑。
除了“四大悲剧”外,在这一时期里莎士比亚还根据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撰写了《尤利乌斯·凯撒》(1601)《雅典的泰门》(1605)、《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1607)、《科利奥兰纳斯》(1607)一系列悲剧。 《雅典的泰门》写雅典的贵族泰门慷慨好客, 乐善好施,挥金如土,家中日日宾客如云。虽然他帮助许多人摆脱困境,但他分不清谄媚者与朋友,大部分钱还在花在恶棍与寄生虫身上。一朝他黄金散尽,债主盈门,派人向元老、贵族以及那些曾经受过他恩惠之人请求援助时,那些曾百般躬迎的小人却如躲避瘟疫一样唯恐不及,弄得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泰门悲愤地离开了人群,独自隐居在城外的洞穴里,一天,他正挖树根充饥,无意中发现了一大堆金子,饱经世态炎凉,看透人间虚伪的泰门不由愤怒地诅咒道: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么一点点,就足够颠倒黑白,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的奴才,可以使异教联盟,国家分裂,祝福罪人;麻疯病人被当作情朗;有了他在元老会议上,强盗可以封官获爵,受人们的跪拜、颂扬;有了他,黄皮鸡脸的寡妇与能重做新娘。
对资本主义金钱原则的揭露真是入木三分!马克思在《资本主义》中曾引用这段话来说明货币的本质。剧中的雅典后来遭到围攻, 贵族与元老们又来找寻曾经是骁勇善战的泰门, 给他金钱、权力、地位,但泰门的心已冷了,最后他变成一个厌世者,怀着对伪善的人类的痛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3. 传奇剧时期 (1609—1613) 晚期的莎士比亚创作呈现出脱离现实,转向梦幻世界的倾向,以幻想来解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风格也为之一变,充满童话式的想象,富于明快的节奏。其作品有《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暴风雨》(1611)等。这些剧本的情节大同小异,都是主人公先遭到灾难与不幸,后来得于偶然契机转危为安,甚至因祸得福。虽然对黑暗现实有所揭露,但宽恕和谅解的精神贯穿全剧, 主张用爱心医治旧日的创伤, 强调忏悔、改过能产生新的希望。剧本的人物和背景极富传奇性,人物动机近似荒诞,突出运用了大量巧合与偶然事件。
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是《暴风雨》。米兰公爵普洛斯比罗被弟弟安东尼奥篡夺了爵位,只身携带襁褓中的独生女米兰达逃至一荒岛,他依靠魔法成了岛的主人。 后来, 他制造了一场暴风雨,把经过附近的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子费迪南及陪同的安东尼奥等人的船只弄到荒岛,又以法术促成了王子与米兰达的婚姻,结局是普洛斯比罗恢复了爵位,宽恕了敌人,返回家园。玄妙的幻想、瑰丽的描写、生动的形象、诗意的背景使此剧成为莎士比亚晚期戏剧艺术的代表。
莎士比亚的剧作是西方戏剧艺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在他的戏剧中,展开了如此广阔的生活画面: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民百姓,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剧中婆娑起舞,而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爱憎、伤悲与欢乐,每个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是阴险狡诈、极端自私,麦克白与伊阿古不同,同是勇于为理想、正义献身,奥赛罗与哈姆雷特各异。不同的人物生活在各自的典型环境中。
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的剧本固然有悲、喜剧之分,但在创作实际中又打破了悲、喜剧的界限,不受严格的传统体裁划分的限制,从而展现出更丰富饱满的人性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他善于描写几条相互平行交错的线索,来促进生动复杂的情节发展。写作技巧上则表现出一种奇妙的戏剧紧迫感,逐渐加快的情节发展的节奏,往往有一种气呵成的神来之笔,令观众惊叹不已。
莎士比亚剧作的语言,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柔婉如同淙淙流水,激荡如惊涛拍岸,令人回味无穷。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一万五千个之上,并善于用比喻、隐喻、双关语,许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藻。语言形式则既以无韵诗为主,又杂有古体诗、民谣体、俚谚与轻快滑稽的散文体对话,可谓多种多样、丰富生动,成为构成莎士比亚戏剧艺术大厦的基本材料。
莎士比亚还创作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一般认为是在1592—1598六年间陆续完成的,一到一百二十六首写诗人与一位贵族青年的友谊的升沉变化,一百二十七到一百五十二首吐露了诗人对一位“黑肤女子”的恋爱,形象生动,富有节奏感,表现了人文主义者对真、善
参考资料:
回答者:liangbowena - 魔法学徒 一级 1-15 12:55
四大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