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 序说: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而死)这件事,也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悼他们。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
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能够织精美的白娟,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
丑时(1时-3时)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您家的)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少年夫妻)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我们)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满意呢?”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长相)可爱,姿态优雅。没有谁比得上,母亲替你去提亲。(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她)!”焦仲卿伸直腰跪着禀告:“孩儿恭敬发禀告母亲,现在假如休掉这个女子,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坐具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
焦仲卿默默不敢作声,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张嘴想对妻子说话,却抽抽咽咽话也说不成句:“本来我不愿赶你走,但有母亲逼迫着。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说的。”刘兰芝对焦仲卿说:“不要再白费口舌了!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总以为没有过错,终身侍奉婆婆。(我)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哪里还说得上再回到你家来?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美丽的刺绣发出光彩,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样样东西各自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帘里面。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鸡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穿上绣花夹裙,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好几遍。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插)着闪闪发光的玳瑁首饰,腰上束着白绢子,光彩象水波一样流动,耳朵戴着用明月珠做的耳坠,手指纤细白嫩象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象含着红色朱砂,轻盈地踏着细步,精巧美丽,真是世上没有第二个。
刘兰芝走上厅堂拜见婆婆,婆婆的怒气仍未平息。(兰芝说:)“从前我做女儿时,出世后从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没受过什么好的教养,同你家少爷结婚,更感到惭愧。接受婆婆送的钱财礼品很多,却不能承担婆婆的使唤。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只是记挂婆婆在家里辛苦操劳。”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象连串的珠子掉下来。(刘兰芝对小姑说:)“我初来你家时,小姑你刚能扶着坐具学走路,今天我被赶走,小姑你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一起会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马坐入刘兰芝的车中,两人低头互相凑近耳朵低声说话。(焦仲卿说):“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去庐江太守府(办事),不久一定会回来,我对天发誓,决不会对不起你。”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象丝一样,磐石不容易被转移。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样。”接着举手告别,惆怅不止,两人的感情同样的恋恋不舍。
兰芝走进了家门,来到内堂,上前后退都觉得没有脸面。刘母(看见兰芝回来)大为惊讶,拍着手掌说:“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十三岁就教你纺织,十四岁就能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节,十七岁送你出嫁,总以为你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现在究竟有什么过错,没有人迎接你就自己回来了!”兰芝惭愧地对母亲说:“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错。”母亲听后非常悲伤。
(兰芝)回家才十多天,县令派了媒人上门来。(媒人)说,县令家有个三公子,人长得漂亮文雅,世上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干。
刘母对女儿说:“你可以去答应他。”女儿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才回来时,焦仲卿再三嘱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离。今天违背情义,恐怕这件事这样做不合适。那么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讲这件事吧。”
刘母告诉媒人说:“(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她)不能做府吏的妻子,怎么配得上县太爷的公子?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再访求别的女子),我不能就答应你。”
县令的媒人走了几天后,不久太守派郡丞来求婚了。……说太守家有第五个儿子,娇美俊逸,还没有结婚,请郡丞去做媒人,这是主簿传达下来的话。郡丞直接对刘母说:“我们太守家,有这样一个好公子,既然想和你家结为婚姻,所以派我到你府上来说媒。
刘母谢绝媒人说:“女儿先前有过誓言,老妇我怎么敢(对她)说再嫁这件事呢?”
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作这样打算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相差得象天上地下一样,(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兰芝抬头回答道:“道理确实像哥哥说的话一样,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半途回到哥哥家里。怎么处理完全听从哥哥的主意,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立刻就答应太守这门亲事,就可以结成婚姻。”
太守的媒人从座位上起来连声说:“是是,就这样办,就这样办。”他回到郡府报告太守说:“我接受您交给的使命,到刘家去做媒,公子很有缘份,说媒很成功。”太守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欢喜,(马上)查看婚嫁历,又翻看婚嫁书,便告诉郡丞:“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好日子就在三十这一天,今天已经是二十七了,你赶快去刘家订好结婚日期。”太守府内大家互相传话说:“赶快筹办婚礼吧!”(赶办婚礼的人)象天上的浮云一样来来往往连接不断。装婚礼(物品)的船绘有青雀和白天鹅的图案,四角挂着绣有龙的旗幡,轻轻地随风飘荡。金色的车子白玉镶的车轮,缓步前行的青骢马,套有四周垂着彩缨、下面刻着金饰的马鞍。赠送的聘金有三百万,都用青色的丝线穿着,各色绸缎有三百匹,从交州广州采购来的山珍海味。跟从的人有四五百,热热闹闹来到庐江郡府门。
阿母对女儿说:“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接你,为什么还不做衣裳?不要让婚事办不起来!”
兰芝默默不作声,用手巾捂着嘴哭泣,眼泪淌下就象水一样倾泻。移动坐着的琉璃榻,搬出来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动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绣花的夹裙,晚上做成了单罗衫。阴沉沉地天快要黑了,兰芝满怀悉思,走出门去痛哭。
焦仲卿听说有此变故,于是请假暂时回来,到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人伤心,马也哀鸣。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悲伤失意地望着,知道(相爱的)人来了。她举起手抚摸着马鞍,哀声长叹使人心都碎了。说:“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亲哥哥,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回来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
焦仲卿对兰芝说:“祝贺你得到高升!我这块磐石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苇一时柔韧,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间罢了。你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我一个人独自走到地府去吧!”
兰芝对焦仲卿说:“哪里想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来!同是被逼迫,你这样我也这样,(我们)在地府下互相见面吧!(但愿)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他们)互相紧紧地握着手,然后告别离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想到(他们)将要永远离开人世间,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
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厅堂拜见母亲说:“今天风大又非常寒冷,寒风摧折了树木,院子里的白兰花上结满了浓霜。儿子现在就象快要落山的太阳一样,使得母亲在今后很孤单。(我)是有意作这样不好的打算的,不要再去怨恨什么鬼神了!愿您的寿命象南山的石头一样长久,愿您的身体永远健康又舒顺!”
焦母听到(儿子)这些话,泪水随着说话声一起流下,说:“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里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东邻有个贤慧的女子,她的美丽在城内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会有答复。”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他)把头转向兰芝住过的内房,(睹物生情),越来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兰芝)结婚的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刘兰芝走进了行婚礼的青布篷帐,在暗沉沉的黄昏后,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兰芝自言自语说):“我的生命在今天结束了,魂灵要离开了,让这尸体长久地留在人间吧”!(于是)挽起裙子,脱去丝鞋,纵身跳进清水池里。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自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
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在坟墓的)东西两旁种上松柏,(在坟墓的)左右两侧种上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仰头相互对着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脚步听,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注:在“媒人去数日·····承籍有宦官”这儿可能是文字脱落或错误,因此这四句就无法解释了!有人认为“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两句当在“阿母谢媒人”之后,是阿母次谢媒人的话。意思是有兰家之女,出身于做官人家,可配太守之子,而自己的女儿出身微贱,不能相配。 梁祝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写作背景: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原文: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译文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作品简介: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的绝笔。
此诗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杨万里的老师王庭珪
杨万里“为童子时,从先君宦学四方”(《诚斋集》卷126《曾时仲母王氏墓志铭》),其父杨芾“隐吉水之南溪,号南溪居士云。家无田,授士以养,暇则教子”(胡铨《杨君文卿墓志铭》),最初接受的是父亲的教育。14岁时,“拜乡先生高公守道为师,与其子高德顺为友,同居解怀德之斋房”(卷39《赠高德顺》诗序)。后有《夜雨》诗云:“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便是回忆师从高守道的这段生活。如果其父亲不计在内,那么,接下来的第二位老师就是王庭珪。自17岁进拜王庭珪为师以来,杨万里就和王庭珪之间建立了一种越来越密切的师生情谊。
王庭珪(1180—1172),字民瞻,吉州安福县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调茶陵县丞。“以上官不合,弃官去,隐居卢溪者五十年,自号卢溪真逸”(卷81《卢溪先生文集序》)。自宣和五年(1123)辞官茶陵之后,隐居安福家乡,著书吟诗,设帐授徒,“主庐陵文盟者六十年”(周必大《跋王民瞻杨廷秀与安福彭雄飞诗》)。同时,“虽不仕,常怀经世心,事苟宜民,必告于当路”,从未忘怀世事。由于“蚤忤上官,晩复流窜,官簿所以不进”(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以左承奉郎、直敷文阁、主管台州崇道观而终。王庭珪学问渊博,著述颇丰,“有《卢溪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论语讲义》五卷、《语录》五卷、《杂志》五卷、《沧海遗珠》五卷、《方外书》十卷、《校字》一卷、《停停山丛录》一卷。公学无不通,而尤䆳于《易》”(同上)。
进拜而师
杨万里至安福师从王庭珪而问学,时在高宗绍兴十三年癸亥(1143)。其《杉溪集后序》(卷84)说:“予生十有七年,始得进拜卢溪而师焉,而问焉。”王庭珪已是64岁的老人。17岁开始师从,为时几年,却不得详而知之。由其《送刘景明游长沙序》(卷78)所云:“始予生二十有一,自吉水而之安成,拜今雩都大夫公刘(安世)先生为师。”可知其于21岁之前已回吉水,师从王庭珪问学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三年。又由绍兴二十九年王庭珪《答杨廷秀》(《卢溪文集》卷32)云:“某去岁获见清矩,慰十年怀想之诚。”知杨万里后于绍兴十七年至十九年在安福师从刘安世期间,与王庭珪仍时有师从来往的。
那么,所学内容又主要是什么呢?对此,杨万里曾说:“其所以告予者,太学犯禁之说也。”(《杉溪集后序》)所谓“太学犯禁之说”,其在《杉溪集后序》中有具体说明:“古今文章,至我宋集大成矣……在仁宗时,则有若六一先生,主斯文之夏盟。在神宗时,则有若东坡先生,传六一之大宗。在哲宗时,则有若山谷先生,续国风、雅、颂之绝弦。视汉之迁、固、卿、云,唐之李、杜、韩、柳,盖奄有而包举之矣。中更群小崇奸,绌正目为僻学,禁而锢之,盖斯文至此而一厄也。惟我庐陵有卢溪之王、杉溪之刘(才卲),两先生身作金城,以郛此道。自王公游太学,刘公继至,触犯大禁,挟六一、坡、谷之书以入,昼则庋蔵,夜则翻阅,毎伺同舍生息烛酣寝,必起坐吹灯,纵观三书。逮暇,或哦诗句,或绩古文。每一篇出,流布辇毂,脍炙荐绅,纸价为贵。嗟乎,若两先生,当妖禽群啾而发紫鸾之鸣,抑扬骤歌而奏清庙之瑟,鹬冠毳服之竞丽,而觌黄收纯衣之制,其有大勋劳于斯文,其伟乎哉!”可见,其所学主要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古文和诗歌。
作为独出机杼、自成一体的诗人,杨万里曾经走过一条曲折而漫长的探索之路,他曾总结说:“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既又学后山五字律,既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若有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卷81《诚斋荆溪集序》)又说:“予少作有诗千馀篇,至绍兴壬午七月,皆焚之。大概江西体也。今所存曰《江湖集》者,盖学后山及半山及唐人者也。”(同卷《诚斋江湖集序》)绍兴三十二年壬午(1162)杨万里36岁以前,作诗学江西诗派,所作“大概江西体”,与老师王庭珪崇尚黄庭坚恐怕不无关系。当然,诚如钱钟书所云:“北宋末、南宋初的诗人里,有些是瞧不起江西派而对黄庭坚却另眼看待的,例如叶梦得和王庭珪;他们的态度恰好像元好问的《论诗》绝句所说:‘论诗宁下涪翁拜,不作西江社里人。’”(《宋诗选注》)对于王庭珪的诗文,杨万里也曾如此评价:“先生诗句得法於杜子美。自江西而下不论也。”(卷126《王叔雅墓志铭》)又说:“少尝见曹子方,得诗法。盖其诗自少陵出,其文自昌黎出,大要主于雄刚浑大云。”(卷81《庐溪先生文集序》)王庭珪崇尚黄庭坚的诗,然而却“不作西江社里人”,“自江西而下不论”,不步江西诗派之后尘,其诗近学黄庭坚,远承杜甫,走出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的风格。而杨万里对江西诗派始学终弃,既学习前人,转益多师,又追求“笔下何知有前辈”(《迓使客夜归》),追求“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跋徐恭仲省干近诗》),终于落尽皮毛,自出机杼,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诚斋体”,这一点,与王庭珪也似乎不无关系。
王庭珪又是一位刚正爱国、颇具胆识和骨气的诗人。在南宋朝廷主战派与主和派的激烈斗争中,一直坚定地支持抗战,反对和议。绍兴十二年(1142),也就是杨万里至安福师从的前一年,王庭珪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不但热烈赞扬了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乞斩桧罢和议”(王庭珪《跋曾世选三贤论》)的爱国壮举,而且直接指斥了秦桧的卖国罪行。“时先生年七十矣。于是先生诗名一日满四海”(杨万里《卢溪先生文集序》)。后被乡人欧阳安永告讦,朝廷以为“谤”,十九年贬辰州(属湖南)编管。在王庭珪因诗送胡铨而获罪遭贬之后,也有人谓乃“先生之过”者。杨万里后来在《卢溪先生文集序》写道:“里之士爱先生者,谓诗之祸从古昭昭也,先生不戒,又欣然犯之,适以济权臣之威、成小人之名,此先生之祸也,亦先生之过也。或曰:先生何过哉?先生言直而诗工耳。言不直,诗不工,世无传也。世有传矣,不见媚于明,必见媚于幽,故庭草随意之诗,空梁燕泥之诗,飞燕昭阳之诗,不才多病之诗,言非直也,诗工而已耳。诗工而非直,犹且小者逐、大者死,况先生之诗工而言直耶?先生何过哉?济权臣之威,亦稔其恶,先生成小人之名,未若小人成先生之名,先生何过哉?未几,时相殂,先生得归。又未几,今上践阼,初召,除国子监簿,再召,除直敷文阁。年馀九十,耳目聪明,赋诗作文,不见老人摧颓之气,朝廷想闻其风采,天下诵传其诗。祸先生者,何知其非福先生乎?”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后,王庭珪获许自便,于次年春回乡。孝宗即位,召对,他乘机极言时政,建议“诚宜赫然奋威权,震动天下,委任贤相良将,以扫除宿愤,恢复中原”,力戒“和议断不可用”(《卢溪文集》卷26《上皇帝书》)。王庭珪坚定的爱国精神、刚正气概和无畏的人格,给正处青年的杨万里以震撼、以濡染,在杨万里心灵深处刻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
又,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云:“公学无不通,而尤䆳于《易》。少尝师乡先生张汝明,晚自得于言意之表。汉上朱先生震、文定胡公安国、芗林向公子諲见其解,皆叹赏以为必传。公亦不轻示人,欲献公车。会诗狱兴,郡守议收公,理掾汪公涓奋曰:王君刚介,勇于义,一纸书招之,必来。他掾变色云云,自请提禁卒、挟廵尉捕公,守唯唯。他掾遂行,至则突入公家。公谈笑就逮。家四壁立,惟《易解》鐍箧中,卒疑其货也,挈以去。他日,公叹曰:天厄吾书。或谓今藏掾家云。”王庭珪《易解》20卷虽因诗狱而遭亡厄,未得其传。但是,后来杨万里自62岁始,用去十年时间,潜经覃思,作成《易传》20卷。这是否也受到老师的影响呢?
在王庭珪之后,杨万里还师从过安福刘安世、刘廷直,师从过庐陵刘才卲,然后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及第,二十六年初赴任赣州司户参军。值得注意的是,正值“而立”之年,才刚刚走上仕途,杨万里便萌发了“弃官”之念。四十四年后,74岁的杨万里在《与南昌长孺家书》(卷67)中曾提及此事:“初仕赣掾,庀职一月,有所不乐,欲弃官去,先太中怒挞焉,乃止。”若非其父之“怒挞”,杨万里竟真的“弃官”而去,那么,其所为与其师王庭珪弃官茶陵、长隐卢溪又将何其相似乃尔!由此可见,在为学、为诗、为人、为仕等方面,杨万里所受王庭珪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勤相往来
杨万里进士及第、初入仕途之时,王庭珪还远在湖南辰州。而王庭珪获自便回安福之后,杨万里却一直在赣州任职。因而,两人重新见面,只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绍兴二十九年(1159)十月,杨万里赴任永州零陵丞。当年,曾两度至安福拜谒王庭珪。王庭珪《答杨廷秀》手简(《卢溪文集》卷32)云:“某去岁获见清矩,慰十年怀想之诚。少年登科,未足为左右贺。一日相见,词学骤长,语有惊人,兹可贺也。去冬之官,再经敝里,失于侦伺,辱留手墨,追见不及。家仆回,又辱惠字,何其勤也。”第一次应是专程前往拜谒,两人相别十年,今“一日相见”,王庭珪喜其学成,故贺其“词学骤长,语有惊人”。对照王庭珪后来于乾道六年所作“益能为文,以显于时”(《卢溪文集》卷45《故左朝奉郎刘公墓志铭》)之评,可见此贺并非客套、溢美之语。第二次则是赴任途中取道安福,因未能谋面,故留下“手墨”,留下遗憾。至零陵后,又有书信命回吉水的家仆送致,可惜已佚。由“慰十年怀想之诚”一语可知,在王庭珪于绍兴十九年七月被贬辰州离开安福之前,两人之间该是常相见的。杨万里有《题代度寺》(卷2)云:“一别重来十五年。”代度寺在安福,诗写于隆兴元年(1163)八月,前推15年,正是绍兴十九年(1149),足证杨万里于绍兴十九年确实到过安福。也许正是特地赶往安福为老师贬窜辰州送行呢!师生情谊,于此可见一斑。
杨万里离任赣州,时在绍兴二十八年,其《达斋先生文集序》(卷80)云:(绍兴二十四年)“甲戌……后四年,某自赣掾辞满,乃归南溪”。第二年,便赴任零陵。那么,其专程前往安福拜谒老师,首先当如师所言,为“慰十年怀想之诚”,其次或许亦为赴任零陵为政之需。因为王庭珪曾任丞茶陵,两地同属湖南,虽隔时已久,然风俗民情,毕竟可以咨询。
隆兴元年夏,杨万里离任零陵归至吉水,九月,赴调至临安。时王庭珪已在临安任国子监主簿,两人开始又一度密切交往。
杨万里到达临安后,王庭珪是其首先谒见的人物之一。九月就有《为王监簿先生求近诗》(卷2)云:“林下诗中第一仙,西风吹到日轮边。杜陵野客还惊市,国子先生小著鞭。拈出老谋开宇宙,本来清尚只云泉。新篇未许儿童诵,但得真传敢浪传?”诗中将王庭珪称为“清尚只云泉”的“林下诗中第一仙”,誉为“杜陵野客”杜甫;祝其来到皇帝身边做“国子先生”,只是小试马力,虽年已84岁,仍当“拈出老谋开宇宙”,大展宏图;最后表明“求近诗”以“得真传”之意。其中“杜陵野客”之誉,与后来《卢溪先生文集序》中“其诗自少陵出”之说是一致的。王庭珪则有《次韵杨廷秀求近诗》(《卢溪文集》卷17)诗:“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曾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只今老钝无新语,枫落吴江恐误传。”紧扣“诗仙”一语下笔,说“学诗如学仙”,只要修炼到了家,便能“诗思渺无边”,虽然自痴于诗,也曾被誉为“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但毕竟今已“老钝”,无有新作,只是误传诗名而已。一者诚以求之,一者谦以答之,师生授受之意彰显。
当月,杨万里又有诗曰《宿徐元达小楼》(卷2):“楼迥眠曾著,秋寒夜更加。市声先晓动,窗月傍人斜,役役名和利,憧憧马又车。如何泉石耳,禁得许喧哗?”王庭珪也有诗《次韵杨廷秀临安小楼不寐之什》(《卢溪文集》卷10):“坐待银蟾上,寒禁酒力加。霜清群动息,雁过几行斜。楼角犹吹笛,天街又走车。客眠终未稳,人语已争哗。”两人不但吟诗唱和,而且共宿徐元达小楼,师生亲和之情深在。
十月,王庭珪“以老求去,主管崇道”(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10),离临安回安福。杨万里为其送行,作《送王监簿民瞻南归》(卷2)诗:“潮头打云云不留,月波泼窗窗欲流。夜寒报晴岂待晓,天公端为卢溪老。卢溪在山不知年,卢溪出山即日还。黄纸苦催得髙卧,青霞成癖谁能那?诏谓先生式国人,掉头已复烟林深。路旁莫作两疏看,老儒不用囊中金。”对王庭珪因“青霞成癖”、清尚烟林而“黄纸苦催”、再“得高卧”倍加钦赏,深致敬意。两人在临安的交往就此结束,为时一个多月。
隆兴二年正月元宵后,杨万里因父病,离临安回吉水。当年八月父亲去世后,又在家守制三年。服除后,直至乾道六年(1170)四月赴任知奉新县以前,基本上都在家乡。王庭珪自回安福后,除去世前一年即乾道七年冬因胡铨力荐、孝宗两诏而赴临安、“对内殿”(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外,也一直是在家乡。这六七年之中,两人当时应有来往。乾道七年冬,王庭珪因赴临安“锡对便坐,富有嘉言”,十二月二十二日被“特授依前左承奉郎、直敷文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卢溪文集》附录《除直敷文阁诰词》)。时杨万里已在临安任太常博士,两人当时也应有来往。只是这两段交往皆未见诗文记载,无法考实而已。
晚复托婚
回到安福后,王庭珪于乾道八年“三月己丑(二十一日),乃得微疾启手足”(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走完了他93年的人生历程。三年后,其子王頔(字叔雅)也“坐而云逝,实淳熙二年闰九月一日也,享年五十有三”(卷126《王叔雅墓志铭》)。杨万里《王叔雅墓志铭》有云:“某少出先生门下,与叔雅有五十年之旧,晚复托昏焉。于谊宜铭。”两家“晚复托昏(婚)”一事,应该发生在王頔去世之前。《诚斋集》卷52有《回王敷文民瞻家定亲启》,全文云:“贤者有后,仰玉树之森然;儒冠多贫,顾席门而陋甚。云何犹子之二女,得配执事之两孙?伏承某人第一令孙,乃吾家忠襄之甥,生而独秀;而某侄子第五女孙,为诗人泸溪之妇,愧其非宜。发币载欣,挥毫莫叙。”此定亲启既称王庭珪为“敷文”,而王庭珪在乾道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才被除“直敷文阁”,则最早也应作于八年初之后。
由启文所述,“某”“犹子之二女”,得配王庭珪家之两孙,而此启所定之亲,乃“某侄子第五女孙”配王庭珪“第一令孙”。又由《王叔雅墓志铭》可知,王頔比王庭珪去世才后3年,却已有“男二人,詹、澹”和“孙男五人”,则此次定亲之“第一令孙”,绝非早已生儿育女的王詹,而是叔雅“孙男五人”中第一人,即王庭珪第一曾孙。《卢溪文集》卷39有《詹孙定婚启》和《澹孙定婚启》,后者有云:“不揆蓬蒿之室,素钦忠义之门,久接英游,敢求婚对。”其“忠义之门”之称,与杨万里启之谓“吾家忠襄之甥”相符,则此“第一令孙”或应是王澹之子?但是,问题却远非如此简单。
今据乾隆壬寅重修安福《冷溪王氏族谱》载:“詹,頔长子,字岩鲁,行八,配东冈刘氏,子四:澄、洄、澜、涛。澹,頔次子,字无极,行九,秀才,常(尝)与侄澄编次祖《卢溪集》。配吉水湴塘杨忠襄先生女。子三:潜、溉、湜。”再据杨万里《宋故赠中大夫徽猷阁待制谥忠襄杨公行状》(卷118),杨邦乂只“生女一人”,“归新淦进士陈敦书”,则王庭珪次孙澹之所娶,并非如族谱所说为“杨忠襄先生女”,而其实是杨忠襄先生之孙女。又据《冷溪王氏族谱》载:“澄,詹长子,字见可,行二,秀才,尝编次祖《卢溪集》,配吉水湴塘杨诚斋先生女。”“潜,澹长子,字时可,行七,配湴塘杨诚斋先生女。”再据杨万里于庆元四年(1198)所作《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望东山》诗(卷38):“亲交久别忽相从,饭罢相将柱瘦筇。”称王澄(见可)为“亲交”,庆元五年(1199)所作《赠王婿时可》诗(同上):“忠襄先生有贤甥,卢溪先生有贤孙。只今二十能缀文,超然下笔如有神。”则杨万里之二女,分别配王庭珪之澄、潜二曾孙,当属实无误。又据杨长孺《诚斋杨公墓志》(载吉水《忠节杨氏总谱》),杨万里有“女五人,长季蘩,嫁进士刘价,皆先卒;次季蕴、季藻、季苹、季菽,嫁进士王徽、刘亿、从仕郎新荆门州司法参军陈经、进士王潜”,则第五女季菽嫁王潜,应相合无疑,而次女季蕴嫁王徽,徽、澄则字异。杨万里于淳熙十五年(1188)所作《庐溪先生文集序》(卷81)有云:“先生之孙澹及曾孙徵及其门人刘江诠次先生之诗文凡若干卷,将刻枣以传。”然而王庭珪曾孙七人之名,字皆从“水”,将徽、澄、徵三字相比较后,完全有理由相信,杨长孺墓志之王徽、王氏族谱之王澄及杨万里序文之王徵其实是同一人,而徽、徵则皆为澄之因形近而字误耳。而《卢溪文集》卷首所附杨万里序文,“曾孙徵”则正作“曾孙澄”!又据《冷溪王氏族谱》,王庭珪曾孙七人,澄行二,洄行三,澜行五,涛行九,潜行七,溉行十三,湜行十六,可知《王叔雅墓志铭》之云“孙男五人”依次应指澄、洄、澜、潜、涛,而溉、湜则出生于頔去世之后。王庭珪于乾道八年去世后,周必大所撰行状和胡铨所撰墓志铭载其有“一男,頔;一女,嫁将仕郎彭飞。孙男二人,詹、澹,皆世其业,孙女二人”,虽皆未言及曾孙,而王頔去世才仅仅后王庭珪三年,却已有“孙男五人”,不可能全在王庭珪去世之后出生。但王潜至庆元五年(1199)尚被岳父在赠诗中称扬为“只今二十能缀文”,却可以说明他应该出生于曾祖王庭珪去世之后。则定亲时间,也应在王庭珪去世之后。
至此可以明白,启文中“云何犹子之二女,得配执事之两孙?伏承某人第一令孙,乃吾家忠襄之甥”,所称“执事”、“某人”,原来不是指王庭珪,而是指王頔。还可以认定,杨万里这篇定亲启应该是以他的一位叔父的名义写的,也就是说,杨万里二、五两女各婚配王庭珪两孙之长子这门亲事,是由他的那位叔父出面料理的,所以启文中称杨万里为“犹子”、“某侄子”。同时也可以发现,启文中“第一令孙”其实应是第一、四令孙,“某侄子第五女孙”也应是某侄子第二、五女儿。或许,季蕴婚配王澄之亲已先定,此启所定只是杨万里第五女季菽与王頔第四孙王潜之亲事。然而今存启文何以误为“第一令孙”和“第五女孙”?则无从考证,姑存疑耳。
杨万里与王庭珪两家“晚复托昏(婚)”,结为姻亲,将自己二女许嫁给老师两曾孙,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其师生之间无比亲密的情谊。
师恩永铭
在王庭珪去世三年以后,其子王頔也于淳熙二年(1175)闰九月一日去世,且“将以明年十二月庚申葬于安福县翔鸾乡青陂之原”(《王叔雅墓志铭》)。杨万里牢记“某少出先生门下,与叔雅有五十年之旧,晚复托昏焉,于谊宜铭”,为作《王叔雅墓志铭》。在这篇墓志铭中,杨万里由子及父,写王頔“六经、百氏,悉钩其深,尤邃于《春秋》,初,文定胡公(安国)过泸溪先生草堂,与先生讲《春秋》,叔雅从傍听之,即能陈说大义”,写王頔“少从先生,赋《早行篇》,先生惊喜曰:吾子亦能诗乎!遂授以句法”;写先生送胡铨诗狱发时,王頔“愿以身代之罪,若笞死、庾死,唯命,翦之市朝,亦唯命”,写先生已谪辰州贬所后,王頔不顾“狸嗥鼯啸,非人所居,崖路攀天,下则入阱,距家二千余里”,“徒步省觐,胝足血指,一岁再行,行不可至,至不忍归”;写王頔“一再试于有司,即弃去,曰:持古晞今,可乎”;写孝宗“即位,闻先生名,两诏召见,先生往来道途,叔雅皆侍行,礼部侍郎周公(必大)嘉叔雅之勤,欲白之朝,有以旌宠之者,叔雅力辞焉”,等等。择事谋篇,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先生父子的深厚情谊和诚挚敬意。
至淳熙十五年(1188),王庭珪“先生之孙澹及曾孙澄,及其门人刘江,铨次先生之诗文凡五十卷,将刻枣以传,而太守朱公(晞颜)子渊复刻其诗于郡斋,澹属万里序之”,杨万里深感自己“尝侍先生之杖屦,闻先生之诲言者,欲辞,敢哉”,故于当年“九月晦日”为作《卢溪先生文集序》,且不忘署名时自称“门人”。序从绍兴十二年先生以诗送胡铨贬新州而“诗名一日满天下”写起,对先生的壮举加以充分肯定和赞扬,接着对先生的诗文作出了高度的评价:“盖其诗自少陵出,其文自昌黎出,大要主于雄刚浑大云。清江刘清之子澄评先生之文,谓庐陵自六一之后,惟先生可继闻者,韪焉。”表达出杨万里对自己老师的真诚推崇。
对老师的恩谊,杨万里可谓永生难忘。在王庭珪去世三十年以后的嘉泰二年(1202)壬戌,76岁的杨万里重新读到其《与彭郎凌云将仕》手简,仍激动得难以平静,因而于正月十二日为之题写跋语。《诚斋集》卷101有《跋王泸溪民瞻先生帖》,全文云:“泸溪先生以诗取老桧之嗔,二沈希其意,出力挤老先生,以策元勋,竟何成耶?先生料其不三年必有大咎,果若其言。又四年,桧亦殪。古语云:前车覆,后车戒。嘉泰壬戌后五日,门人杨万里敬书帖尾,而归之其宅相彭梦协云。”考《卢溪文集》卷31《与彭郎凌云将仕》手简六幅之一有云:“己巳冬,作书与彭彦直、王十五迪洪时云:(沈)昭远欲陷我而进身,我非凡人,二沈不出三年,必有大咎。彦直以示同僚,端修亦闻之,莫不笑以为狂言。近方知端修死状与昭远无异,皆不出三年。天道如是,我又何憾!当有归日矣。”故知所跋“王泸溪民瞻先生帖”即《与彭郎凌云将仕》手简。又《卢溪文集》附录有《杨文节公诚斋跋王泸溪手简》云:“嘉泰壬戌人日后五日,门人杨万里敬书帖尾,而归之其宅相彭梦协云。”故知集载跋文“嘉泰壬戌后五日”中,“壬戌”后脱“人日”二字,人日为正月初七,后五日,当为正月十二日耳。师亡已三十年,仍不忘自称“门人”,师恩永铭之心,可鉴!可叹!
铁木真曾为长子术赤9王罕之子桑昆的女儿求婚,结果被拒绝。骄横自大的王罕仍未把铁木真当成平等的同盟者,双方关系再度恶化。嘉泰三年(1203)春,王罕父子伪许婚约,邀请铁木真赴宴,想乘机杀他。铁木真信以为真,带领10名随从前去。行至中途被知悉内情的王罕部下蒙力克劝阻。桑昆知道奸计泄露,准备偷袭铁木真。铁木真仓促整军迎敌,大战于合兰真沙陀之地。铁木真当时仍处于劣势,虽经苦战,抵挡了一阵,但终因寡不敌众,队伍溃散。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任校书郎,奏除江右税外所取米百万斛。旋转著作郎兼国史院实录院属官,并奉命以《左氏春秋》侍讲东宫。淳熙八年(1181年)任常平官,皆有政声。淳熙十四年(1187年)任起居舍人兼左庶子,兼代理给事中。淳熙十六年(1189年)出使金国,金人以其国主有病为由,令其到閤门投递国书,遂据理力争,终使金人以礼相待,完成了使命,受到全国上下的赞扬。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赵汝愚、韩侂胄等发动政变,拥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时以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事。时韩侂胄弄权,朱熹进谏,宁宗不理。韩侂胄大怒,指斥朱熹理学为“伪学”,朱熹被罢黜。便四次上疏,忤怒了韩侂胄。在一再要求下,光宗准其再次外任,以显谟阁学士出知建宁府,后又移知福州府和建康府。所至之处,均针对当地情况,或认真救荒,或疏请蠲赋、招商,为各地做了好事。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宁宗即位后,被召为吏部尚书;十二月拜同知枢密院事。庆元元年(1195年)又拜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进知枢密院事。上疏请留朱熹,但不被采纳。因此进知枢密院事才3个月,便上章求退。庆元三年(1197年)正月遂以资政殿大学士再次知福州,辞行时再次向宁宗进言:“平国论而无偏听,严边防而无轻信。”后来宁宗要其移知建康府,坚辞不赴,遂以原官提举洞霄宫。又连续3次上疏告老。嘉泰元年(1201年)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在朝以不欺事君,以无我议政而闻名,大节为世人所推崇。工书法,尤其擅长行书,一生著述颇丰。
郑侨族谱
黄帝(姬姓)→玄嚣→峤极→高辛(帝喾)→后稷→漦玺→叔均→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周太王)→季历(公季、王季)→姬昌(西伯、周文王)→姬发(周武王)→姬诵(周成王)→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姬静→郑桓公(姬静封弟姬友於郑国,为郑姓始祖)→郑武公→郑庄公→郑桓公三十九世孙郑庠(307年居江苏丹阳为郑氏渡江始祖,字文序) →郑昭(字元质,晋龙骧将军名曰“郑十二五”,为入闽始祖,葬其先祖骨骸于南湖山,即今广化寺,昭公卒葬于长乐) →郑昭之十三世孙郑伯纯(官车骑征西大将军)同三弟郑伯良(官司农卿)和子郑膺(时任泉州刺史)为拜祖和修宗谱事,同来莆田南湖山,居祖墓侧,当夜梦见有一和尚,向他们乞地建庵,次日果然来一和尚。三人商议后,决定舍地建庵,初名为“金仙庵”,后改为“广化寺” →郑桓公五十六世孙、入闽始祖郑庠第十七世孙唐太府郑露、中郎将郑庄、另驾郑淑三兄弟,于唐德宗贞元元年因避朱氵此,李希烈之乱解甲归田,由福州经永泰入莆田居南湖山“郑十二丘”祖坟之侧,构建“湖山书堂”,开课讲学以训子弟,为开莆倡学者,人称“南湖三先生”,也是南湖郑氏入莆始祖, 郑露生于唐玄宗开元28年庚辰,3月15日辰时。卒于唐宪宗13年戊戌十月初九辰时。享年79岁。郑庄生于唐天宝三年甲申,九月九日寅时。卒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壬寅,八月初一日午时。享年78岁。郑淑生于唐天宝五年丙戌,正月十一日辰时。卒于唐穆宗长庆四年甲辰。享年78岁→郑积(郑庄之子,官拜金柴光禄大夫、侍御史兼右散骑常侍,墓在仙游县象溪乡) →郑方迕(官拜殿中丞骑都尉) →郑朗(官拜殿中侍御史) →郑璩(官拜侍讲计兼光禄勋)----→郑侨(郑璩第9代孙,郑庄第13代孙,1132~1202年, 宋乾道五年状元,三朝元老,宋代名臣,追封太师,封郇国公邹,谥忠惠,云顶山双桂龟岭人,与老师黄中庸的堂叔黄完是同村人,葬永福广业里龟岭教忠寺北,今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大洋屏峰山下教忠寺北。兄郑万卿,弟郑禹)。
关于郑侨的传说
新科状元娶贫女
郑侨在县学读书,县学汪教谕对他爱护有加,认为此子聪明博学,将来必成大器,常常夸他是自己最得意的学生。汪教谕有一独生女儿,正值芳龄,尚未婚配。夫人对教谕讲:“既然你如此看重郑侨,不如把女儿贞娘许配与他。”汪教谕早有此意,就托人为媒说合。对于这门亲事,郑侨家里也同意,不过最后还是依了郑侨,等“大登科之后再小登科”,意即等郑侨功成名就之后再谈婚论嫁。
后来,郑侨中了举人,入京应试,果然文章盖世,被皇帝钦点为状元。皇帝见新科状元才貌双全,特别看重,欲马上委以重任。郑侨请求先返乡拜祖,再为皇家效力,皇帝当即准奏。
且说新科状元衣锦返乡,何等荣耀,千里迢迢归来,一路鸣锣开道,好不得意。数日后,在大队人马进入兴化县境之时,却碰到一架装棺材的灵车。由于官道窄,灵车塞在路口,大队人马根本无法通行。衙役轿夫见状,大声吆喝,大喊晦气,要灵车赶快让道。轿内的郑侨听见后赶快下轿,微笑着说:“出门遇棺材,升官又发财。这是好兆头,好兆头!”即使郑侨这般友好,这丧家家属也躲避着不露面。原来,躺在棺材里的不是别人,正是汪教谕,因为种种变故,汪夫人与贞娘**虽然知道是郑侨得中状元回乡,但就是不愿与郑侨见面。
汪教谕为官清廉,奉银微薄,却不时资助贫困学子,现忽然病故,家无余资,无力安葬,夫人与贞娘**便变卖衣物,勉强下葬,不想竟路遇新科状元郑侨。不过,尽管汪夫人与贞娘**左躲右避,最后还是让郑侨认了出来。他赶快上前拜过师母与**。得知恩师已逝,他更是悲痛万分,立即在路边设祭,祭奠恩师,哭得就像个泪人。
安排妥当后,郑侨先赶回大洋龟岭祖家地,拜祭了祖先,随后,便主持操办恩师的葬礼。忌日一过,他又马上派人向师妹求婚,因应当时婚配之约。可是贞娘**不答应,自觉如今门不当,户不对,不敢高攀。郑侨听说贞娘推辞,就亲自上门求婚,声言非贞娘不娶。贞娘母子受郑侨诚恳深情所动,终于答应了亲事。随后,郑家下了聘礼,在龟岭祖居择日为郑侨、贞娘完婚。后来,郑侨接岳母同住,颐养天年。
由于郑侨为官清正廉明,关心民苦,先后受到三代皇帝的宠信,后来还登堂拜相,贞娘则被封为一品夫人。这真是:新科状元有情义,贫寒女子福滔滔。
教忠寺失火的传说
传说一:郑侨小时候很穷,在教忠寺读书被僧人看不起,他偷偷自制木头鸡腿以解饥肠,后来有次正在舔木头鸡腿时教忠寺一个僧人发现,僧人就认为他偷人家的鸡,四处宣传,败坏他的名声,结果众僧和周围百姓都对他另眼相看,郑侨委屈极了,他发誓烧了教忠寺以解心头之恨,死后葬在教忠寺后山压住教忠寺的风水。
传说二:教忠寺是作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之一,清军发现后被官兵一把火烧光,然后嫁祸给郑侨,满人借此打击汉人的名人,历史考证教忠寺失火属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三鲤朝天的传说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己丑科状元殿试,宋孝宗出了一个上联:“蕊蕊黄花,千秋丹桂谁能折?”以一种抛绣球的语气试问天下学子,谁敢为天下先?意为月中丹桂,有谁敢折。郑侨脑子一闪而过自己以前在兴化菜溪岩读书时见到的一处胜景——三鲤朝天,就立即应声道:“滔滔白浪,万仞龙门我独登!”以鲤鱼跃龙门喻意,在惊涛骇浪之中,挺身而出,学成一身艺,报效帝王家。孝宗皇帝龙颜大悦赞曰:“素闻兴化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果然名不虚传”,当下钦点为状元。
高耸入云的菜溪岩赋予郑侨远大的志向,深厚淳朴的民风造就了郑侨博大的胸怀。郑侨一生为官忠直,刚正不阿,孝宗、光宗、宁宗三位皇帝都十分器重他。郑侨为官廉洁,体恤民情,理财有方,为宋代经济名臣,他死后被追封为太师。
郑侨违命拒草诏
郑侨中了状元以后,被皇帝任命为镇南军节度推官。到任后,他协助知军治理地方。那时,镇南军正在闹饥荒,由于粮食欠收, 常有饿死人情况发生,百姓苦不堪言。知军心急如焚,束手无策。郑侨积极救荒,到实地视察,提出十多项救灾措施。由于措施有效,灾荒很快就过去了。皇帝知道后,对郑侨的救灾措施十分满意,命令大臣好好研究,作为法令向全国推广。
后来,淮浙一带也闹饥荒,朝廷派了几位大臣去治却治不好,大批流民不断外流,情况十分危急。这时,皇帝又想起郑侨,马上委派他前往治理。当时,郑侨因为父亲去世在家守制刚刚期满,接到皇帝命令,马不停蹄地赶回朝廷。在请求划拔四万石粮食赈济饥民后,他亲自办理运粮赈济之事,把赈济粮食尽数发到饥民家中,一时,大批流民高兴返乡,社会很快安定了下来。
那时候,盐税还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可是因为官员层层贪污,不但朝廷没有收入,反而亏了几十万钱,这真叫皇帝头痛。皇帝又想起郑侨,就派他去管盐税。盐要流通全国,主要靠水运,郑侨上任后,一边惩治贪官,一边疏通河道,仅仅一年时间,运盐的河道就畅通无阻,盐税扭亏为盈,一下子为朝廷积累了三四百万银子。
郑侨的能干与清廉,得到朝野的称赞,皇帝龙颜大悦,立即召郑侨入京,封为太子的老师,并为皇帝起草文书。郑侨饱读诗书,不但非常胜任太子老师的工作,为皇帝起草的诏书,也是字字珠玑,篇篇锦绣,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读他的文章。在皇帝身边任职期间,郑侨仍是一身正气,为人正直,对官场黑暗直言指斥,这使得他在朝中的威信如日中天。
那时的皇帝是孝宗。孝宗皇帝是个好色之徒,一个姓陈的奸臣见势就进献了一个美女。这美女极尽*秽之能事,皇帝受她迷惑,日夜与之厮混。有一天,在皇帝高兴的时候,这个美女趁机向皇帝求情,要皇帝给陈奸臣升官提职。皇帝高兴,想都没想,就亲手写了诏书,要郑侨起草任命文书。郑侨接到孝宗皇帝手令,十分生气,他说:“这个姓陈的不是东西,无功又无德,让他提拔的诏书我不能写!”
郑侨就退回了孝宗皇帝给他的诏书。好友劝他说:“皇帝的诏书怎么能退?这可是欺君之罪呀!”郑侨不听劝解,断然说:“我这样做是为朝廷好,是为皇帝好,如果为此被撤职或杀头,那我也心甘情愿!”
孝宗看郑侨退回诏书有点生气,但由于太爱郑侨的文才,又听郑侨讲得理直气壮,只好作罢。
郑侨使金不辱命
北宋后期是一个国势很弱的朝廷。金兵攻下汴京,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当了俘虏,被带往漠北。康王(南宋高宗)仓皇渡江,在临安(今杭州)建了南宋小朝廷后,竟不想念囚禁漠北的父兄,实行投降政策,重用投降派秦桧等人,对李纲、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横加迫害,还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父子惨杀于风波亭。从此,为求一隅之安,南宋每年都要向金国送去大量金银财宝。
郑侨在朝为官时,高宗已经退位。之后的孝宗也年年要派人送礼给金邦,可是这使节不好当,往往受到金邦的百般刁难和侮辱 。这一年,朝廷又要向金邦派去使者送礼,朝中无人敢接受这个任务。郑侨看朝臣如此害怕,就主动向孝宗皇帝请命。孝宗当然高兴,就封郑侨为使臣出使金邦。
郑侨到金邦时,正好金邦主有病在床,不能接见。一天,金邦大臣带郑侨入宫探病。进了金邦深宫,郑侨抬头一看,要进的宫门不是正门,而是东面阁门。他立即停住不走,手捧着皇帝诏书定定地站在门外。金大臣说:“进来啊。”郑侨大气凛然地说:“不,这东阁门是你们金邦大臣上奏进入的门。我今天奉大宋皇帝出使来此,应该走正门。”金大臣笑道:“大宋已灭,皇帝都成了我们的俘虏,你不是来这里进贡的吗,还摆什么大国的臭架子?”郑侨说:“我大宋文明上国,礼仪之邦,现如今看你漠北贫穷至极,才以金银物资相赐,你们却敢如此不尊,口出狂言!”金邦大臣冷笑着说“今日在我宫中,你进也得进,不进也得进,难道你不怕死吗?”郑侨微微一笑,朗声说道:“辱命之罪,死不足赎。”金兵仗势推他,但他如落地生根,就是不从东阁门进入。
从早上到中午,又从中午到下午,郑侨非进正门不可。没有办法,金邦大臣只好叫他归回驿馆。晚上,金邦又派人威胁郑侨,郑侨始终不屈服。金邦大臣只好向金主禀报,重病中的金主佩服郑侨的胆识,吩咐好生招待。
郑侨完成使金重任后,金邦只好礼送他回去。
郑侨回到朝廷时,孝宗皇帝已把皇位让给光宗皇帝。新皇帝知道郑侨出使金邦,不辱使命,为朝廷争了面子,就亲自接见,大加称赞,又升了他的官。
少年郑侨读书的地方有四个:
第一个是凤凰寺,在今永泰县同安镇。在凤凰寺旁边,也有一个“海会塔”。据《永泰县志》记载:“同安乡原称辅弼,因宋邑人状元郑侨官至参知政事,为国家辅弼大臣而名。”
第二个是教忠寺,在今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当时有正式的私塾,这个地方可能是少年郑侨最重要的读书地,因为郑侨逝世后就依他遗愿葬在教忠寺旁边。
第三个就是菜溪岩,位于今仙游县象溪乡,在山顶上有三块鲤鱼状的石头,每当风起云涌山雨欲来时,三只石鲤就像跃跃欲试欲冲天,所以叫“三鲤朝天”。 在菜溪岩山岭“海会塔”处曾立一石碑,镌刻郑侨的警句:“到此才行一步,望君莫废半途”。
第四个读书地是云顶峰,在今仙游县石苍乡,萧国梁在赠郑侨的诗中曾曰:“云顶峰前分玉带,礼闺名上探金笼”。
郑侨为人持重,崇尚信义,民间有一个传说,他高中状元而迎娶孤女。传说郑侨少时为某县尉所赏识,并许配其女。郑侨赴京应试,高中状元。返乡路上,巧遇县尉妻女护送县尉之魂归土安葬。郑侨感念县尉生前知遇之恩,即前去设奠吊祭,并请人为媒下聘。县尉之妻因家庭变故,时过境迁,不敢高攀状元门,婉言谢绝。郑侨坚守县尉前约,不弃孤女,不厌贫贱,毅然完婚。
郑侨为官清廉,不沽名钓誉,不结党营私,在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一直受到信任和重用。在他年老的时候,经过三番五次辞职,宋宁宗才让他以观文殿大学士退休。郑侨死后赠太师,祁国公,谥号忠惠,祀乡贤祠。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病逝,终年71岁。宁宗闻讯,封赠太师、邠国公,谥号忠惠,葬永福县(今永泰县)。
郑侨墓
郑侨墓位于福建省永泰县梧桐镇潼关村教忠寺北侧,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局和永泰县人民政府,于二十世纪九年代末拨款修耸一新。
陵墓坐落在群山环抱,峰峦叠翠的山腰上,碧天高远、浩瀚无边、林木葱郁、花草满坡。山村景色收眼底,田野风光爽心扉,郇国陵中思祖德,梧桐峰上悟亲情。陵墓左右宽约60米,前后深约70米,墓周约200多米,依山砌筑六层,错落有致。每层前后有5米或10米宽平面,层层间有红砖阶级登上,底层48级,其余各层或10级或5米,第三层层壁上镌刻宋光宗赞郑侨语云:“朝野臣僚能如侨之爱民,则天下安矣。”由此起分左右两边上下,顶层墓碑曰:“宋太师郇国公郑侨之墓”。墓顶后墙高二米如屏风,增强陵墓雄伟。
永泰县人民政府1998年竖“永泰县文物保护单位郑侨墓”石碑,碑文曰:“郑侨墓位于梧桐镇南向潼关村。郑侨系宋乾道五年状元,逝后溢封太师。”墓址石刻尚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