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苗族
小街乡的苗族居住在罗尹村委会的歪头山村,该村位于小街乡北部,距离县城60公里,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71户238人,有两个自然村,是小街乡唯一一个苗族聚 居地,也是全县最大的苗族聚居地。歪头山苗族属于花苗支系,是苗族6个分支之一,苗语叫“HmoobNtxaug”,含有“花”的意思。因妇女穿着的上衣比其他苗族分支刺绣更多,繁花似锦而得名。
1、服饰
花苗的服饰可以说是苗族服饰系列中,做工最考究、工艺最原始、色彩最艳丽、刺绣最精湛的少数民族服饰精品,在花苗村寨里,女性自幼要学习绘蜡、点蜡等手艺,学习制作蜡染裙子、花袋、背带、腰带等,这成为她们劳动技能的象征,并充当女性走向婚姻生活的桥梁。每逢节日聚会、走亲访友,姑娘们都要穿上自制的蜡染花裙,显示自己心灵手巧,以吸引男青年。男青年则通过姑娘的穿着来衡量她的价值。首先从蜡染在她们衣物上的图案来判断她的人品、聪明与否,然后才决定是否与她们交往、谈情。
2、文化
歪头山村完整地保留了苗族文化传统,民族特色浓郁。村中建有基督教堂一座,苗族小学一所,农村文化科技活动室一间。每年春节后均举办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在花山节期间会有苗族传统歌舞表演、斗牛等活动,从1998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吸引了邻近各县苗族文艺队伍的参与,在易门及周边有较高的知名度。
3、饮食
苗族以大米或玉米为主食,辅以小米、荞麦、红薯等杂粮,喜欢腌制酸鱼、酸肉、酸菜、辣椒骨等,饮酒、吃酸、吃辣的嗜好十分普遍。
4、婚俗
(1)自由恋爱
苗族一般不与他族通婚。同民族不同服饰的支系也少通婚或不通婚。苗族禁止家族内通婚。苗族越是聚居地区,越是婚姻自主,通过青年男女亲自参加“游方”社交活动来实现。即使有父母包办,只订婚而未结婚的,也可以自由参加正常的“游方”社交活动。
(2)订婚
苗族通过自由恋爱后,男方就可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正式求婚,一般媒人去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亲以多求为贵”。如果女方家同意就可举行订婚礼。然后男家再择吉日向女家过礼,即送糯米粑、酒、肉等。女家还要请家族人吃喝两天三晚。过礼后,男家又择吉日娶亲。
(3)结婚
苗族婚礼一般都很隆重,届时男、女主家都宰猪杀羊招待乡亲和来宾。一般包括送亲、迎亲等程序。当新娘走近新郎家时,由新郎的父母出来迎接新娘和陪娘。晚饭时,新娘和陪娘坐一桌,新郎和陪郎坐一桌,其余的人随便就坐。夜间,男女青年唱歌,吹芦笙、口琴等;老年人也参加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4)回门
苗族婚姻都有回门的习俗,即新娘嫁到新郎家后都要回娘家。回娘家的当晚,新娘的家长大摆宴席招待客人,并邀请本家族的青年男女来作陪,男女分桌就宴。
5、节日
歪头山苗族同全国各地的苗族一样,亦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中春节后举办的“花山节”是最隆重、最饶有风趣的节日。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欢天喜地的聚集在空气清新的广场上,参与各种有趣的斗牛、跳芦笙舞等活动。斗牛场周围人山人海,场中央的围栏中有几十头膘肥体壮的牯牛在凶猛的角逐,最后获胜的牯牛雄赳赳、气昂昂地张开大嘴,连连吼叫,这时牛的主人兴高采烈地把红绸布挂在牯牛犄角上,以示“利市”和奖励。在欢快的日子里,为了增添节日情调,他们不但进行文体表演,而且组建贸易集市。到处都是欢歌笑语,充满着欢乐的气氛,确实令人恋恋不舍,留连忘返。
6、丧葬
农村丧葬一般都实行土葬,以芦笙奏哀乐,葬礼比较简朴。
二、彝族
小街乡的彝族主要聚居在甲浦村委会的核桃箐、木冲村委会的母得亩村和普厂村委会。因人数不多,其服饰、节日、丧葬习俗已趋于汉族。
这是苗族姑娘的定情信物苗绣,他们在适婚年龄遇到喜欢的男人,就会主动的给心上人苗绣,你要是接了就代表你喜欢她,想跟她在一起,但一定对她感情忠诚,不能背叛,要是有女朋友的人或有家事的人,千万别招惹她们因为这些事或别的事背叛她,她就会下蛊咬你,会让你感到生不如死,甚至会出人命的,我是汉族的,邻居是苗族的,所以有些习俗、禁忌、婚俗知道,小伙子在最后祝你好运。
苗族历史、文化、习俗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苗族的先祖可追
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战争和朝廷的追杀与民族文化迁徙秘密等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焚烧,抹去,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召龙节”、“吃薪节”、“苗年节”等。
苗族人民善于歌舞,各种苗歌形式丰富多彩,苗族舞蹈、鼓舞、芦笙舞令人叹为观止,苗族被称为“歌舞的民族”。
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动月(鼠或子月)1―15日(第一个子日至第二个寅日)为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苗人不出门(远门);第1个丑日是地岁节,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人们纷纷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第2个寅日(15日)为尾巴年(烧龙灯)。偏月(牛月或丑月)第一个丑日为社日,亦称龙头节,苗人祭土地神,接龙、安龙(苗语染戎)。1月(虎月或寅月)的第一个寅日为物质交流、男女社交节(汉籍称为三月三街节)。2月(兔月或卯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汉籍称四月八日)、男女社交樱桃会、佛生日。3月(龙月或辰月)的第一个辰日、第二个寅日分别为小端午节和大端午节,其中小端午节后来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芈姓),亦称屈原节、歌师节。4月(蛇月或巳月)的第1个巳日为降龙节(汉籍称为六月六、六月场)、吃新节(大麦熟)。5月(马月或午月)的第1个子日是小年节(苗语称七姊妹,即北斗七星)。6月(羊月或未月)的第2个寅日为鸭节,第2个辰日为赶秋节。7月(猴月或申月)的第1个申日为酒节(糯稻收割酿制甜酒、米酒)。8月(鸡月或酉月)为祭祀节(主要进行椎牛、吃猪、跳香、还傩愿、安龙等祭祖祀魂活动)。9月(狗月或戌 月)狩猎节,择日祭梅山三神,开始狩猎。10月(猪月或亥月)卯日、午日为吃猪泡汤节(杀年猪),灶神节(祭灶神),除夕夜(大年夜,汉籍称苗人十月过年)。
苗族的民俗文化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 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回答者:茶墨轩主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7-26 18:43反映苗族经济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风俗习惯。这类风俗如黔东南的吃新节等等。这些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盛大节日,生动地反映了苗族内部以及苗族与各族人民的物资交流、经济联系和农业耕作,富于生活气息,对农、牧、渔业的生产都起着积极作用。在饮食居住方面,苗族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苗族习惯吃糯米,为了帮助消化,又喜欢吃酸品等。苗族大多聚居在西南山区,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因而喜欢居住干栏建筑,等等。
苗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 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 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
与苗族男子的简单衣着相反,苗族妇女的服饰十分精美复杂。
头帕:苗族妇女的头帕,因地而异。凤凰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长三尺多,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花垣等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叠整齐,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齐额眉。吉首县境内的苗族妇女头帕较杂,与凤凰县相接的地区包花帕,与花垣县相邻的地区包黑帕。泸溪、古丈和吉首东部地区的苗族妇女则包白色头帕。帕上绣有四对青色花蝶,朴素美观,独具风韵。所谓“头上帕子四个角,四个角上绣飞蛾”,说的就是这种白帕。
首饰:苗族妇女的首饰,造型精美,种类繁多。以制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饰、银饰、铜饰、铝饰、玉饰等,而以银饰最为普遍。从佩戴的部位分:有银帽、银盆、凤冠、苏山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牙签、扣绊等,而以手镯和戒指必须常戴。从造型上分,仅耳环一项,就有瓜子吊耳环、石榴耳环、梅花针耳环、圈圈耳环、龙头耳环、梅花吊瓜子耳环、耙粑耳环、龙头瓜子吊耳环等等。
衣裤及其他:苗族妇女的衣服,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没有衣领。袖口之大,约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习惯要滚边、绣花或缕纱,并要加上栏杆花瓣于其问。有的还需在开岔和放摆前后两面的边缘刺绣挖云钩。衣服式样一律是满襟,无对襟式。制作一套苗族妇女的衣裤,缝工、绣工精致的,需工日数十。裤子较短,裤脚较大。裤筒边缘的滚边、绣花或数纱与衣服相同。礼裙长而宽,下脚沿边满绣花纹,并滚栏杆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满绣花,头尖口大,后跟上耳,以便穿着。
解放后,在一些苗汉杂居地区,苗族服饰受汉族的影响较大,一些青年已改着汉装。
二、节 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年场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异常热闹。人们不但可以进行物资交流,还可以参加或观看打秋千、舞狮子、玩龙灯、上刀梯等活动,青年男女也多利用这种机会,物色情侣,谈情说爱。歌郎歌娘更是大显身手,三五结伴,说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盘根,或祝贺,或叙述传统故事,或即兴演唱新词。唱的人愈唱兴致愈高,听的人愈听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年场也要如期举行。
2.三月三。这是湘西苗>>
苗族有哪些风俗?苗族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苗族的民风民俗: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人口:970,000人。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节庆
踩花山是境内苗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这几天举办。凡有苗族居住的各县,这几天都要立花杆,举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动。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苗族人民开展文体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脚下,吹芦生、弹响蔑、跳脚架、耍大刀、斗牛、摔跤、斗画眉、爬花杆。
打背节流行于境内富宁县的部分地区,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节日。节日中,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蜂拥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即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个竹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蜜语衷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苗族--婚俗
苗族是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婚前有传统的社交活动。如“会姑娘”就是苗族青年自由恋爱的方式。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又名踩花山),这是苗族人民最盛的节日,节日期间,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青年欢聚对歌,表演踩鼓,跳狮子和芦笙舞,热闹非凡。
在青年男女婚恋过程中也必不可少的食品是糯米饭。湖南城步的苗族把>>
苗族的风俗习惯 现在查苗族的风俗习惯很方便阿,你百度上一搜就出来了,非常简单的,当然你也可以用一个微信服务号去查,叫一号查询,这个里面功能很强大,风俗习惯,翻译,旅游,酒店住宿,公交车次,什么都可以查,你快去关注一下
苗族过中秋节风俗习惯 中秋节风俗中有拜月、赏月等常见的的中秋风俗习惯,在苗族的中秋风俗习惯中还有跳月的说法,青年男女借此苗族的中秋风俗习惯寻找心上人。
中秋节不仅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也包括苗族。而跳月就是苗族所特有的苗族的风俗习惯,也是非常赏心悦目的舞蹈。
按照苗族的中秋风俗习惯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
苗族的古老传说,月亮是个忠诚憨厚、勤劳勇敢的青年。有个年轻美丽的水清姑娘,她拒绝了来自九十九州九十九个向她求婚的小伙子,深深爱上了月亮。最后,她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终于和月亮幸福地结合一起。
苗族父老为对他们幸福爱情的怀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着月亮的光辉,跳起苗家歌舞,并把这一苗族的中秋风俗习惯称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白头之好。
中秋夜,不少地方还盛行着求子之俗。这是古代生育 崇拜的体现。这是因为月属阴、属女性神,同时又有追求爱情的活动,故求子之俗流传于中秋节俗中。而求子之俗各地各不相同。
由于苗族的中秋风俗习惯较为特殊,若有机会参加苗族的中秋活动不妨体验苗族的中秋风俗习惯的乐趣。
浅谈苗族舞蹈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意义 摘要:苗族舞蹈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以舞蹈的的形式生动地描绘人们的生活、精神,声声不息的鼓点舞步千百年来传承着苗乡的风土人情。在旅游景区中,苗族舞蹈文化艺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对于苗族舞蹈文化的保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行动来继承苗族舞蹈文化,使苗族舞蹈这朵艺术奇葩在中华民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大观园中常开不败。
中国论文网 xzbu/7/view-4708269
关键词:苗族舞蹈 旅游景区 文化功能 保护 发展
引言:去年暑假,我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美丽的凤凰县旅游,在凤凰县的苗家寨观看了极具苗族特色的舞蹈“击鼓迎客”后,我随即对苗族舞蹈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深入苗寨了解后,我才知道苗族舞蹈之所以能踏着自己矫健的历史脚步,跨越数千年而走进今天的艺术世界,首先在于它有自己赖以生存和传承的艺术环境,只要我们揭开它那艺术生态环境的天窗,我们便会发现那个与苗族自给自足经济相适应,以幸福和光明为目标的文化追求意识,才是苗族舞蹈生命和特色的沃土。
一、传统文化中的苗族舞蹈
通过观看苗族舞蹈的表演,我们不难看出苗族舞蹈总体上的原始风貌是较为突出的,这首先与苗族的历史文化生态有关。原始崇拜和巫教文化在苗族舞蹈的外在形态下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不仅仅体现在道具、服装等实物的身上,还体现在舞蹈本身的动作形态上,如果说具体的动作形态是地理环境、服装、劳作方式等直接影响形成的,那么舞蹈的原始气息则是更多的从整体风格与气氛中散发出来的。
二、苗族舞蹈文化保护的现状
苗族舞蹈,作为苗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最具有诱惑力和神秘性。是最古老的原汁原味原生态艺术。如今,苗族舞蹈伴随着时代步伐,把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独特艺术走出湘西、走向全国、迈出国门,苗族舞蹈文化已经逐渐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同时也得到了现代社会的普遍认可。在2005年6月由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举办的首届“德夯中国鼓文化节”,选出了全国第五代女鼓王、第二届猴儿鼓王,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而龙英棠作为苗族鼓舞传承人进入湘西州首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苗族鼓舞”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4年取得“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身份。但是现在苗族舞蹈逐渐出现逆向发展的危机,比如说苗族一年一度的重大的节日鼓社节,每逢这一天苗族上下都盛装出席,苗族舞蹈始终贯穿整个节庆活动,整个节庆场面热闹非凡。由于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之后,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自卑感,对家乡的民间艺术活动不热爱、不支持、不参与,所以出现不少村寨退出这一大型的节庆活动的现象。
三、如何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苗族舞蹈文化
苗族舞蹈因形成的历史久远,对研究苗族的历史、战争、宗教、迁移、生产、爱情、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自古以来,苗族鼓舞的表演包涵了苗族人民的信仰和民族精神,保护苗族鼓舞这一艺术形式,对提高苗族人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培养苗族人民勇于创造顽强拼博,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经过友人的介绍,我带着了解和学习苗族舞蹈的迫切心情走访了居住在苗族文化保护较好的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的龙洲长,在说明来意后,龙洲长很高兴的接受了我的采访,他告诉我,为了在山江保护这些珍贵的苗族民间艺术文化,近几年来他把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当成弘扬>>
苗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苗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人物,经典文化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湘西苗族属其中之一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节庆、婚嫁、丧葬、娱乐、礼节、禁忌、饮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 饰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色彩斑澜”;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 指令“服饰宜分男女”之后,变化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换上 服装。如今天的永顺、龙山等县的苗族,其服饰与汉族已无分别。但在花垣、保靖、凤凰、吉首、古丈、泸溪等县境内,苗族的服饰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饰较为简单;头缠布帕,身穿对襟衣,衣袖长而小,裤简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脚。头帕有青帕和花帕两种,帕长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缠戴时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颜色有花格、全青、全蓝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为七颗。有的青年男子,为使人欣羡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层的衣服只扣最下边的一对纽扣,第二层衣服扣下面两对纽扣……以此类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层的七对纽扣为止。这样,层层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别有一种情趣。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8-08 15:20 壮族风俗习惯
建筑
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服饰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
婚俗
“炮火”入洞房
壮族的一种婚俗。迎亲那天新娘要经过“炮火”的洗礼后才能进门入房。这个婚俗,在广西田阳县玉风等壮村流行。新娘来到新郎家以前,要稍停片刻,做好“冲锋”进门的准备,因为在门口、厅堂、洞房等三个地方分别由七八个男青年组成的“炮火”组,手拿着串串鞭炮等着新娘过来。当新娘将要靠近门口时,“炮手”们点响鞭炮,形成道道“火墙”,挡住新娘的进路。如果是胆小的新娘,这时只好退却在门外,再等第二次“冲锋”。“炮手”们也总结胜利的经验,做好第二次的“阻击”准备。可以说,新娘不经过两三次的“冲锋”是进不了门的。围观的客人,里三层外三层,好不热闹。新娘经过苦战跃进门口,来到洞房门前,这是难通过的最后一关,因为“炮手”要放“火炮”。这时,聪明的伴娘和迎娘左右“侦察”,乘“炮火”稀疏时夹着新娘跳到洞房里。顿时欢声雷动,祝贺新娘“旗开得胜”。婚宴后到掌灯时分,客人们还要观看新娘在迎娘的指引下摸黑出门“挑水”。新娘将把水缸挑满,这是在考验新娘是否吃得了苦。就这样,直到夜深了新娘才能入洞房。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