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白,闽剧表演艺术家。原名“西官”,艺名“小白”,长乐坑田人。12岁卖入闽班“三赛乐”学戏,拜名家黄奇惠为师,专攻小生。其扮相俊美,举止大方,艺术素质好,无论蹲步挥扇,还是科步、勾袖,都儒雅潇洒,严谨合度。13岁便登台献艺演出《封神榜》《青云寺》《玉连环》等戏,初露锋芒,成为“三赛乐班”新秀小生。满师后,他一直在这个戏班里当主演。
他的《白扇记》获1954年福建省戏剧会演一等演员奖;同年,他参加华东地区首届戏曲观摩调演,在《渔船花烛》中饰演王俊,荣获二等演员奖;1959年,他随福建省闽剧代表队晋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大典,受到周总理、朱德、陈毅等中央首长的亲切接见。从此,他的名字与名旦刘小琴、武旦董小狐一起被观众并誉为“闽剧三小”而享誉榕城。
1977年,复办福建艺校福州闽剧班时,李小白调任省艺校福州闽剧班班主任兼小生科主教。这时李小白已年过半百,除担负日常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外,还像年青人一样,踏进练功房,练硬功夫,为了给学生示范动作做好课前准备,学生流多少汗水,他比学生流得更多。就拿排练《庵堂会母》来说吧,他跪在石板上做示范动作一遍又一遍。学生们十分不忍心,都劝道:“李校长,您年纪大了,不能老跪着说戏呀!”他说:“不跪,出不了感情;不跪,学了就会走样。”
1986年,福建省闽剧名老艺人联合演出。62岁的李小白在《窦氏女》中饰南三复。为了表现南三复的惊恐之情,要来个“高台抢背”。同行劝他说:“老李,你年逾花甲,不能动真格,万一出事怎么办?来个假‘抢背’就行了。”李小白毫不犹豫地说:“死人不死戏,上桌!”他的精彩表演,连北京来的《戏剧**报》专家看了都叹为观止,还写出了专题报道,给予高度评价。
在30年的戏曲教学中,李小白始终把培养戏剧人才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认为闽剧是活的艺术,而活的艺术,必须继承在活人身上,才能延续不断,源远流长。1986年,原福州闽剧院一团团长郑小芳将小生新秀林培新带到李小白家中,要拜李老为师。小白不但没收礼,还送林培新一个笔记本。此后,他不仅言传身教,还和小林一起刻苦钻研,练硬本领。如今,林培新是福州闽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奖”得主。不仅如此,李小白在这块闽剧沃土上,辛勤耕耘,言传身教,还培养出了十几个闽剧生角优秀演员,如胡金建,林健、陈孝钦、陈金增、黄华强、陈疆、陈剑辉、吴则文、陈新华、林文生、丁杰等。
1995年,在全国中等艺术院校“梨园杯”基本功比赛中,福建艺校福州闽剧班的16岁学员丁杰,在《紫玉钗》中饰李益(小生)荣获三等奖。其指导老师李小白获园丁奖。李老说:“每当学生取得一点成绩,我都认为这是我艺术生命的延续。”
2007年9月13日,李小白在福州溘然长逝,享年82岁。
李校长为学生讲解知识。知心李校长是天鹅湖小学第一名普通校长,因李校长化身知心姐姐,以有趣的比喻和科学的解释,给六年级孩子们普及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让孩子们要学会正确的面对自己生理与心理发生的变化而得名。李校长还创办了“知心”家长学校,连接家庭和学校,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阵地,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积极加入家长学校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八面玲珑的李明国校长
李明国校长是我舅家村庄岗湾人,按舅家亲戚关系论起来,我喊舅家表哥的,时任校长。
李明国高高的个子,大背头,梳的很整齐的头发上喷了发油,油光发亮。秀气而明亮的大眼睛,白净子,衣服穿的一尘不染,素雅洁净。他生性外向热情,举止潇洒,乃一风流人物。喜欢结交朋友,因此就交游四方,是个会办事的外场人。兴趣爱好广泛,会拉二胡,喜好喝酒,
李校长早年娶了李富户村李氏为妻,这李氏读书不多,为人诚实,质朴本分。结婚后很长时间却没有生育。于是李校长表面上不冷不热,心里就不待见,常年住在学校不多意回家。后来李氏新(宛东方言,领、娶的意思。)了一个女儿,不长时间怀孕了,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李氏欢喜得不得了。在农村有一个习俗,不会生育的妇人,抱养一个孩子后,就有了引窝蛋儿,很快就会生孩子。大概是领养孩子后,心理不焦虑,精神放松下来了,反而易怀孕这个方法灵验的很,我所知道的不好生育的妇人,抱养了小孩子后都又自己生育了。
李校长工作之余,闲暇之时,喜欢热闹喝酒,坐在酒场儿上,枚来的很好。1981年6月底,我们六七个在李店镇实习的师范同学实习结束了,教办室在当晚整治了酒席,教办室领导,李店乡中校长李明国出席。席间,李校长谈笑风生,与人们猜枚喝酒。我那时候啥人情世故也不懂,更不会喝酒来枚,就在酒场上倒酒。这事已经过去四十年了,至今还清晰地铭刻在脑海里。
李校长星期天没有事,也不出去喝酒了,就在住室里拉二胡,那悠扬婉转的韵律,绕梁不绝。他的住室墙壁上,挂了别人送给他的四扇屏书法作品,写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字写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那时候看着只感觉艺术性很高,好的很,就是不知道如何个好法儿。
在实习时,有一天上级领导要到学校检查工作,李校长见我了,笑着说,你到街上买一瓶花露水。我当时一听,心中茫然,啥是花露水呀,但是还是接了钱,到街上遇商店就进,立在柜台外,伸长了脖子,两眼往柜台里面的货架上乱瞅,找花露水的呀。也不知道问营业员,也许是不好意思问。转了一圈儿,回到学校对李校长说,没有的,没有买来。李校长听了,不可置信地笑着反问道,咋会没有的但是也没有再让我去买。
回想当初我才参加工作,没有一点儿社会经验,见人不会寒暄打招呼,人情世故一概不懂,就这样懵懵懂懂地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的,感到不能适应社会,无所适从。在学生时代就要多参加勤工俭学、志愿者服务、支教义工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来可以挣钱养活自己,在经济上独立,减轻家庭父母的负担;二来多与社会上的人交往,学会与人交际沟通,社会实践经验和能力,不是在课堂上能学会的。有了社会实践经验,踏入社会后就没有不适应感,就会如鱼得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车子、手表、缝纫机还属于紧俏商品,凭票也不一定买的来。我上学校时,骑了大姐在四川给家里买的永久牌自行车。李校长见了就问,在那儿买的呀。当时我也小,不谙世事,也不会说谎,就实话实说道,我大姐在四川买的。李校长说,你写封信说说,给我买一辆。我说,在那也不好买呀,得凭票才能买,我写封信问问,能买了买一辆。后来,写了信,回信说确实不好买,这事也没有给李校长办成。
李校长住室的外面是两间小会议室,放了一个乒乓球桌子,里间住人。五月的一天午后,五、六个老师围在乒乓球桌子旁打牌,大家热热闹闹地争论着。一次学校的老师们听说李校长的母亲病了,我和王永泰,罗子怡等几个老师,在街上买了一些礼物去探病人。晌午了在那儿喝酒。席间,王老师猜枚输了,端起酒杯凑近嘴唇装着喝酒,顺势把酒倒进袖子里,最后还是喝的酩酊大醉,东倒西歪才罢了。有一年过春节,我去舅家走亲戚,拿了礼盒到李校长家去,有个唇红齿白,眉清目秀的女学生也去瞧老师。中午吃午饭时,一干子人在喝酒,女学生不喝酒,双脚踩在门槛上玩耍。那一年中招时,女学生考上一高上了不太长时间,就不上学了,回到李店食品厂做月饼,曾去看望李校长。
李校长是教政治的,讲课时滔滔不绝,口才极好,善于表达,政治课本来是很枯燥的,但是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讲述中,艰深枯燥的政治理论和观点,就听起来很有趣味了。李校长就像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平时在舞台下平平静静的,一旦走上讲台,陡然间换了一个人,一下子就激情澎湃,精神焕发,意气飞扬。板书时先动作麻利地挽起袖子,潇洒地在黑板上刷刷刷写起粉笔字来,不大功夫,课堂上要讲的重点就一条条列在黑板上了。然后按照顺序条分缕析地阐述起来,往往下课铃响了,李校长还意犹未尽地继续讲着。
因为是高考前夕,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晚自习下课后,学校要统一熄灯休息。晚上睡在班里的同学们就点了蜡烛学习。秋天的一天下了晚自习,我和一个同学头对头正凑近蜡烛背书呢,李校长和惠义恩两人,趴在教室北面的窗户前,探了头往教室里看,李校长笑道,现在学生们学习的劲头儿很足,下了晚自习还点了蜡烛学习。这些开夜车的学生高考成绩不会差了。那些现在焦麦炸斗了,还整天混日子,不知道抓紧时间学习的同学,高考能考个啥。
高考前,李校长雇了一辆汽车,要拉学生去青台参加高考。去的那一天,下着瓢泼大雨,大家冒雨挤上汽车。到了青台住在小学的教室里,每人拿了一个小卷席。我把席子铺在地上,正要掏出复习资料背书。突然见一个提包里露出一本白色的复习资料,像是我写信让大姐给我寄回来的政治复习题。抽出来一看,上面还写着我的名字呢。心中惊疑我的复习资料,别人啥时候拿走了,这不是耽误我背吗啥也顾不得说了,赶紧抓起本子背了起来。
1981年秋天,我又到李店乡中教学时,李校长到南阳找了在组织部工作的同学,改行到行政上,任李店乡副书记。在开会时坐在主席台上说,我代表六十万李店人民如何如何,我坐在会场上,心想,李书记就是当干部的料,从事教育工作真屈才了。1983年的某一天黄昏,李书记带了十来个人在街上往南走,要去抓坏人的。
后来,我从社旗回老家薛庄,在草庙王村北面的公路上,遇见李书记,他推了一辆自行车,我赶紧走上前去打招呼寒暄。
再后来,我听知情的人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财政乡级包干,工资不能及时发下来了。李校长的妻子在街上开了一个超市,收入颇丰。李校长花钱时就向他妻子要。时移世易,此消彼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呀。
我已经三十又五年没有见到李校长了,他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又给了很多的人生启迪。
作者简介
杨连山,一九六二年六月生,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李店镇薛庄村人。 一九八一年年七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为南阳市十四中高级语文教师,校报琢玉主编。先后主编了雏鹰、文网、琢玉等校报,编印了《文网荟萃》、《十四中校志》、《文海拾贝》、《心有灵犀》、《小荷尖尖》、《杏林花满枝》和《蝶变》五本书。藏有三万六千多册毛著红宝书连环画,酷嗜红楼梦。 二零零九年八月发起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的活动,坚守十一年,行程二万多公里,执着的为十四位南阳籍烈士找家,已经送六位烈士魂归故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阳电视台、广东考试网等数千家媒体进行了数十余万篇次的报道。《我们一起为烈士寻找回家的路》等数十篇文章发表在报刊上,著有《永远的谷子地》一书。二零零九年获南阳第一届读书月读书人物称号,二零一四年获河南好人称号,二零一四年获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二零一六年获南阳第八届读书月金牌推广人称号,二零一八年获南阳市十佳最美家庭称号。二零一九年五月获河南省、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