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李白的诗有哪些

l李白的诗有哪些,第1张

  这是我复制的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咏苎萝山 塞下曲六首 静夜思

  望天门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凤凰台 长相思二首

  把酒问月 独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萨蛮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行路难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荆门送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赠孟浩然 春思

  军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蜀道难 长门怨 送友人 白头吟

  草书歌行 关山月 白马篇 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难 春夜洛城闻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行路难 其二 子夜四时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风其二十四

  月下独酌其一 古风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远

  秋风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连理枝 金陵酒肆留别

  北风行 忆秦娥 峨眉山月歌 清平乐

  塞上曲 白鸠辞 怨情 日出入行

  独漉篇 山中问答 江南春怀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望鹦鹉洲怀祢衡 劳劳亭 子夜四时歌:春歌 夜坐吟

  子夜四时歌:秋歌 金门答苏秀才 学古思边 玉阶怨

  妾薄命 结客少年场行 子夜四时歌:冬歌 采莲曲

  飞龙引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乌夜啼 久别离

  送别 远别离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有所思

  临江王节士歌 拟古其九 古风其二 古风其三

  襄阳歌 上云乐 菩萨蛮 冬日归旧山

  哭宣城善酿纪叟 于阗采花 乌栖曲 句

  南陵别儿童入京 寄东鲁二稚子 在金陵作 上李邕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斌下 赠从孙义兴宰铭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太华观 独坐敬亭山 清平乐

  战城南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古风其十五 天马歌

  扶风豪士歌 玉壶吟 梁园吟 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长歌行 清平调词三首 阳春歌 箜篌谣

  胡无人 广陵赠别 阙题 上清宝鼎诗

  临路歌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 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 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月下独酌其二 过汪氏别业其一

  南奔书怀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 沙丘城下寄杜甫

  夜泊牛渚怀古 豳歌行上新平长史兄粲 白纻辞 其一 幽州胡马客歌

  梁甫吟 行行游且猎篇 古风其二十 古风其十八

  古风其三十四 横江词其一 猛虎行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彬下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

  少年行其一 结袜子 沐浴子 上清宝鼎诗

  句 句 句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赠僧崖公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赠张相镐其一 时逃难在宿松山作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 登黄山凌□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越女词其三 感兴其一 天台晓望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雪谗诗赠友人

  赠清漳明府侄聿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句 别匡山 观佽飞斩蛟龙图赞

  地藏菩萨赞 句 阙题 栖贤寺

  炼丹井 宿无相寺 荆州歌 杨叛儿

  野田黄雀行 少年行其二 听蜀僧浚弹琴 渌水曲

  门有车马客行 丁都护歌 ( 都一作督 ) 上留田行 公无渡河

  古风其七 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 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横江词其五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 古风其一 钓滩 洛阳陌

  桂殿秋 咏方广诗 题楼山石笋 句

  秀华亭 赠韦秘书子春 古意 酬张司马赠墨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送别 越女词其四 宣城见杜鹃花

  九日登山 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登瓦官阁 越中览古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月下独酌其三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感遇其一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江夏送友人

  酬崔五郎中 留别金陵诸公 江夏行 悲歌行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赠崔司户文昆季 书情题蔡舍人雄 赠钱徵君少阳 (一作送赵云卿)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题宝圌山 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 赠江油尉

  桃源 普照寺 兴唐寺 相逢行

  寻雍尊师隐居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上崔相百忧章(时在浔阳狱)

  白毫子歌 王昭君其一 王昭君其二 雉朝飞

  古风其四 君马黄 从军行 君子有所思行

  独不见 北上行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双燕离

  殷十一赠栗冈砚 乌牙寺 桃源 阳春曲

  惧谗 赠裴十四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自金陵溯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送崔氏昆季之金陵 (一作秋夜崔八丈水亭送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 春日独酌其一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望庐山瀑布其一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金陵凤凰台置酒 金陵其一

  望黄鹤楼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奔亡道中其一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还题壁 秋下荆门 江行寄远

  月下独酌其四 早望海霞边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友人会宿

  越中秋怀 流夜郎闻酺不预 从军行 示金陵子 (一作金陵子词)

  越女词其一 越女词其二 五松山送殷淑 送梁四归东平

  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 寄崔侍御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北山独酌寄韦六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东山吟 怀仙歌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淮海对雪赠傅霭 ( 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 横江词其四 赠参寥子 赠崔郎中宗之 时谪官金陵

  赠从弟冽 赠张相镐其二 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 赠别从甥高五

  赋得鹤送史司马赴崔相公幕 小桃源 日出东南隅行 代佳人寄翁参枢先辈

  中山孺子妾歌 送别 发白马 东武吟 ( 一作出东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 )

  紫骝马 古风其三十五 飞龙引其二 古风其四十六

  古风其五十九 禅房怀友人岑伦 相逢行二首 长门怨二首

  登高丘而望远 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金陵歌,送别范宣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蔡氏五弄·渌水曲 古风其五十六 古风其四十四 古风其四十八

  春日行 司马将军歌 代陇上健儿陈安 古风其三十六 古风其四十

  古风其三十一 古风其二十一 古风其十四 折杨柳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送贺宾客归越 题舒州司空山瀑布 月夜金陵怀古

  寒女吟 南陵五松山别荀七 观鱼潭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赠闾丘宿松 赠僧行融 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一作春归桃

  陈情赠友人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赠崔侍郎 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口号 (一作口号留别金陵诸公 )

  别中都明府兄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泾川送族弟□ 金享

  洞庭醉后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 果一作杲 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君一作翁) 以诗代书答元丹丘 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

  送杨山人归嵩山 送范山人归泰山 送韩侍御之广德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对酒 放后遇恩不沾 题金陵王处士水亭

  避地司空原言怀 感遇其二 酬崔侍御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时欲东游遂有此赠

  江上望皖公山 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潭在秋浦桃胡陂下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金陵其二

  宿巫山下 金陵白杨十字巷 下途归石门旧居 上三峡

  苏台览古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宿虾湖 虾换鱼旁 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 纪南陵题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时赠别 金陵其三 过四皓墓

  岘山怀古 苏武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九日

  九月十日即事 与谢良辅游泾川陵岩寺 登太白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焦山望松寥山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江上答崔宣城 感兴其二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咏山樽二首 ( 此首一题咏柳少府山瘿木樽 ) 观放白鹰其一 拟古其三

  拟古其六 独酌 夏日山中 对酒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观猎 咏槿 白田马上闻莺

  自代内赠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一 越女词其五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 送长沙陈太守其一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江夏送张丞

  浔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饯校书叔云 送二季之江东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寄淮南友人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江上寄元六林宗 寄从弟宣州长史昭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

  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金陵白下亭留别 留别西河刘少府 送杨少府赴选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赠华州王司士

  赠饶阳张司户燧 赠溧阳宋少府陟 赠嵩山焦炼师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 赠友人其二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江夏赠韦南陵冰 赠柳圆 流夜郎赠辛判官 赠常侍御

  哭晁卿衡 金陵新亭 邹衍谷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劳劳亭歌 在江宁县南十五里 古送别之所 横江词其六 少年行其三 ( 此诗严粲云是伪作 ) 邯郸才人嫁为斯养卒妇

  短歌行 千里思 树中草 枯鱼过河泣

  上之回 怨歌行 长安见内人出嫁 友人令余代为之 古风其十六 古风其十七

  古风其二十二 古风其二十三 古风其五 古风其三十二

  古风其四十一 山人劝酒 古风其四十九 古风其四十五

  古风其四十七 古风其五十八 古风其五十四 湖边采莲妇

  凤凰曲 秋夕旅怀 代别情人 怨情

  捣衣篇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 襄阳曲 夜坐吟

  咏桂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 寓言三首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落日忆山中 万愤词投魏郎中 古风其三十九 古风其五十七

  鞠歌行 君道曲 梁之雅歌有五章 今作一章 古风其四十二 古风其四十三

  古风其三十七 古风其十九 古风其二十七 古风其六

  古风其八 古风其九 古风其十 古风其十一

  古风其十二 宫中行乐词其一 宫中行乐词其三 鸣雁行

  陌上桑 出自蓟北门行 秦女卷衣 宫中行乐词其六

  宫中行乐词其八 入朝曲 ( 一作鼓吹入朝曲 ) 秋思 对酒行

  估客行 ( 行一作乐 ) 横江词其二 横江词其三 鸣皋歌奉饯从翁清归五崖山居

  南都行 戏赠杜甫 送友生游峡中 春感

  鞠歌行 会别离 初月 对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赠武十七谔 宿清溪主人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一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二 狱中上崔相涣 赠王汉阳

  赠历阳褚司马 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赠宣城赵太守悦 巴陵赠贾舍人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赠友人其三 赠闾丘处士 赠僧朝美 淮阴书怀寄王宗成 (一作王宗城 )

  宿白鹭洲寄杨江宁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寄弄月溪吴山人 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

  赠郭季鹰 赠范金卿其二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僧伽歌

  和卢侍御通塘曲 东鲁见狄博通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送杨山人归天台

  送友人游梅湖 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留别广陵诸公 (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别东林寺僧

  别韦少府 将游衡岳过汉阳双松亭留别族弟浮屠谈皓 寄上吴王其一 别鲁颂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题情深树寄象公 寄当涂赵少府炎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早春寄王汉阳 寄王汉阳 送王孝廉觐省

  送鞠十少府 送储邕之武昌 酬谈少府 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 送杨燕之东鲁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四 巴女词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代美人愁镜其一 代美人愁镜其二

  寄远其十一 长信宫 嘲鲁儒 寄远其三

  白胡桃 巫山枕障 流夜郎题葵叶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白鹭鸶 洗脚亭 醉题王汉阳厅 山中与幽人对酌

  对酒醉题屈突明府厅 待酒不至 拟古其四 拟古其五

  效古其一 忆东山二首 紫藤树 拟古其八

  拟古其十一 感遇其三 江上秋怀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 酬崔十五见招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 宴郑参卿山池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一 登锦城散花楼

  登峨嵋山 登新平楼 谒老君庙 夜泛洞庭寻裴侍御清酌

  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 慈姥竹 丹阳湖

  奔亡道中其二 太原早秋 过崔八丈水亭 上元夫人

  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鹦鹉洲 金陵望汉江 姑孰溪

  庐江主人妇 鲁中都东楼醉起作 牛渚矶 灵墟山

  寻山僧不遇作 过汪氏别业其二 春归终南山松龛旧隐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铜井西五里

  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 九日龙山歌 大庭库 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朝下过卢郎中叙旧游 侍从游宿温泉宫作 邯郸南亭观妓

  春日游罗敷潭 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 东鲁门泛舟其二 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

  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赠别 此水旁 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 秋夕书怀 感兴其五

  感兴其三 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观放白鹰其二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田园言怀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南轩松

  望月有怀 重忆一首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 拟古其七

  忆崔郎中宗之游南阳遗吾孔子琴抚之潸然感旧 拟古其二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时于落星石上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清溪半夜闻笛 庐山东林寺夜怀 观胡人吹笛 ( 观一作听 ) 题宛溪馆

  题东溪公幽居 题元丹丘山居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寄远其四 寄远其五 寄远其六 寄远其七

  寄远其八 嵩山采菖蒲者 春怨 代赠远

  陌上赠美人 闺情 代秋情 代寄情楚词体

  寄远其一 秋浦寄内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在浔阳非所寄内

  送张秀才从军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 灞陵行送别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 送殷淑三首 送侯十一

  答友人赠乌纱帽 送舍弟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

  送郗昂谪巴中 书情寄从弟□州长史昭 都者换分 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 夜别张五

  寄上吴王其二 寄上吴王其三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石上寄何

  江夏别宋之悌 南阳送客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王景 留别龚处士

  别储邕之剡中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 别山僧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鲁郡尧祠送吴五之琅琊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一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二

  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赠韦侍御黄裳其二 赠薛校书 赠何七判官昌浩

  赠徐安宜 赠任城卢主簿 山鹧鸪词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赤壁歌送别 赠瑕丘王少府 赠临□县令皓弟 时被讼停官 名水旁 赠新平少年

  赠崔侍郎 (郎一作御) 戏赠郑溧阳 赠张公洲革处士 秋山寄卫慰张卿及王徵君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春日独坐寄郑明府 赠友人其一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赠汉阳辅录事其一 赠汉阳辅录事其二 系寻阳上崔相涣其三

  闻谢杨儿吟猛虎词因此有赠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赠易秀才 江夏使君叔席上赠史郎中

  博平郑太守自庐山千里相寻入江夏北市门见访 江上赠窦长史 赠崔秋浦其二 赠崔秋浦其三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宣城哭蒋徵君华 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战城南 送袁明府任长沙

  送客归吴 望夫石 暖酒 元丹丘歌

  秋思 高句骊 宫中行乐词其七 宫中行乐词其二

  来日大难 大堤曲 黄葛篇 凤吹笙曲 ( 一作凤笙篇 送别 )

  白纻辞 其二 白纻辞 其三 古风其二十八 古风其二十九

  雉子斑 ( 一作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 幽涧泉 古风其五十三 古风其五十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湖 夜下征虏亭 春日醉起言志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

  白鼻騧 少年子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送于十八应四子举落第还嵩山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捶碎黄鹤楼(此诗杨慎 游南阳清泠泉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赠刘都使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走笔赠独孤驸马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句

  见野草中有曰白头翁者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姑孰溪 姑孰十咏·望夫山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古风其五十一 古风其五十二 古风其五十五 古风其三十

  古风其三十三 古风其三十八 古风其十三 古风其二十五

  古风其二十六 宫中行乐词其四 宫中行乐词其五 空城雀

  拟古 凤台曲 豫章行 胡无人行

  题许宜平庵壁 题峰顶寺 晓晴 庭前晚开花

  宣州长史弟昭赠余琴溪中双舞鹤诗以言志 醉后赠从甥高镇 赠秋浦柳少府 赠崔秋浦其一

  赠裴司马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 赠卢司户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二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对雪醉后赠王历阳 新林浦阻风寄友人

  赠崔咨议 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口号赠徵君鸿 此公时被征 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录临别留赠 上竹 赠卢徵君昆弟 赠郭将军 玉真仙人词

  清溪行 ( 一作宣州清溪 ) 赠范金卿其一 送薛九被谗去鲁 送族弟凝至晏□ 单父三十里 土固

  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 赠别郑判官 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留别王司马嵩 游敬亭寄崔侍御 (一本作登古城望府中奉寄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流夜郎永华寺寄浔阳群官 江上寄巴东故人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一作送族弟金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录毕归北海 录竹 送纪秀才游越 送蔡山人

  送长沙陈太守其二 送李青归华阳川 送窦司马贬宜春 送羽林陶将军

  送侄良携二妓赴会稽戏有此赠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送崔度还吴 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一(一作同王昌龄 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二

  南流夜郎寄内 思边 浣纱石上女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三

  赠内 寄远其二 平虏将军妻 杂诗

  寄远其九 寄远其十 题江夏修静寺 春日独酌其二

  自遣 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秋夜独坐怀故山 效古其二

  拟古其一 鲁东门观刈蒲 览镜书怀 题雍丘崔明府丹灶

  感兴其四 拟古其十二 拟古其十 感兴其六

  感遇其四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 东鲁门泛舟其一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二 游谢氏山亭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杜陵绝句

  宣城青溪 (一作入清溪山) 游水西简郑明府 铜官山醉后绝句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宴陶家亭子 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 天门山 望夫山

  谢公宅 凌歊台 桓公井 商山四皓

  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 望木瓜山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 秋登巴陵望洞庭 奔亡道中其三 奔亡道中其四

  奔亡道中其五 郢门秋怀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荆门浮舟望蜀江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王右军 姑孰十咏·天门山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对酒忆贺监二首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赠段七娘 别内赴征三首 雨后望月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 历阳壮士勤将军名思齐歌 舍利弗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登庐山五老峰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 摩多楼子 回答者: 薄荷荼靡梨花m | 二级 | 2011-3-12 14:32 | 检举

  《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李太白集》传世。 回答者: 点点芯动 | 二级 | 2011-3-12 14:43 | 检举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将进酒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咏苎萝山 塞下曲六首 静夜思

  望天门山 夜宿山寺 登金陵凤凰台 长相思二首

  把酒问月 独坐敬亭山 客中行 菩萨蛮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行路难 其一 送友人入蜀 渡荆门送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长干行 赠孟浩然 春思

  军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蜀道难 长门怨 送友人 白头吟

  草书歌行 关山月 白马篇 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难 春夜洛城闻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行路难 其二 子夜四时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风其二十四

  月下独酌其一 古风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远

  秋风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连理枝 金陵酒肆留别

太祖乾德二年,遣使案行黄河,治古堤。议者以旧河不可卒复,力役且大,遂止。诏民治遥堤,以御冲决之患。三年秋,大霖雨,河决阳武,梁、澶、郓亦决。诏发州兵治之。四年八月,滑州河决,坏灵河县大堤。诏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等督士卒丁夫数万人治之。

《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作者:辛弃疾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

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

应别有,归来意。

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

吾侪心事,古今长在,高山流水。

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

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

为苍生起。

赏析:

我们知道,辛弃疾自青少年时代起,就饱经战乱之苦,立志抗金,恢复中原,他的词也以激越豪放而着称。但是在这首《水龙吟》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引归耕隐居的陶渊明为知己,未免有点消极。之所以如此,与他的遭际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学者考证,此词约作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那年辛弃疾已经五十五岁,秋天又被罢官,于是感伤世事人生,免慨叹。

此词上片开头就说: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句法就有点特别。陶渊明与作者,本来志趣不同,性格各异,而作者却说他们已有了神交,并在梦中见过面了。这对一般读者来说,不能不感到突兀、惊诧,从而也就有可能构成一个强烈的印象,令人玩味。老来二字是特指,说明作者驱驰战马、奔波疆场或是筹划抗金、收复故土的年轻时代,与脱离尘嚣、回归自然的陶渊明是无缘的,而只有在他受到压抑与排斥,壮志难酬的老年时代,才有机会相识渊明。这个开头,对读者来说既有些突然,又让人感到十分自然。而作者也以平静的语气叙述,益发显得深沉。接下去的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三句,直接抒写作者心中的沉痛心情。心头之恨是如此沉重,竟使得作者酒也不饮,歌也不唱。这是为什么?作者作了回答:一个白发老翁怎能在西风萧瑟中为五斗米折腰!但是,也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词的下片紧随前文,并作了更深入的回答:悔恨东山再起!先讲陶渊明的精神、人格和事业都是永在的,而且仍凛然有生气,和现实是相通的。懔然生气一句,这里暗用《世说新语。品藻》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的语言以赞渊明。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作者紧跟着又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来说明他同渊明之间是千古知音。这知音就在于对富贵他年所持的态度。接下去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三句,引用了东晋谢安的故事。据《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谢安在东山居布衣时,兄弟已有富贵者,翕集家门,倾动人物。刘夫人戏谓安曰:大丈夫不当如此乎?谢乃捉鼻曰:但恐不免耳。说明即使他年不免于富贵显达,也是没有意思的。结语甚东山何事三句用的仍然是谢安的事,同书又记载: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很显然,从作者到陶渊明,又从陶渊明到谢安,或富贵显达,或归田隐居,或空怀壮志,虽处境各不相同,但其实一样,都没有什么意义。这是英雄的悲叹!

与辛弃疾其他一些诗词中所反映出来的豪情壮志不同,在这首词中,作者已没有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虞美人》)那种壮志凌云、激越慷慨的感情,而是把一切都看得如此闲淡无谓,如此的不屑一顾,这难道是作者的本意吗?不,这是作者对现实政治的失望与哀叹,是时代的悲剧!

陈亮 水龙吟

《水龙吟》

陈亮

闹花深处楼台,

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

平莎茸嫩,

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

淡云阁雨,

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

游人未赏,

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

青丝勒马,

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

翠绡封泪,

几多幽怨?

正消魂又是,

疏烟淡月,

子规声断。

赏析:

这首词别本题作春恨。但写的并非寻常的闺怨和离愁,而是一首春恨之国的政治抒情词。上片写春日美好的景象,下片写恨。层楼、画帘、风软、草嫩、云淡、寒轻,以工笔细描全力表现出春光的美好宜人。而后笔锋陡转,芳菲世界,只有莺、燕领略享受,气氛骤然凄冷寥落。寂寞承恨字而来,雁归人渺,无限凄清,转入忆旧。男女踏青斗草的美妙情事,风流云散。情人洒泪分手的幽怨,刻骨镂心。最后以景作结。一腔壮怀激烈,全在这淡淡的景物之中,写得沉郁悲凉。本词实乃借春恨,隐寓时代愁、家国恨。

辛弃疾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作者: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

公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注释:

1、韩南涧:即韩元吉,辛弃疾居信州,与韩相邻,往来唱和频繁。

2、渡江天马:原指晋王室南渡,建立东晋,因晋代皇帝姓司马,故云天马,此指南宋王朝的建立。

3、经纶:原意为整理乱丝,引伸为处理政事,治理国家。

4、新亭风景:在今南京市南,三国时吴所建。东晋初渡江南来的士大夫,常在新亭饮宴。一次,周于座中感叹: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大家都相视流泪,见《世说新语言语》。此指南宋人们对河山废异的感慨。

5、夷甫:西晋宰相王衍的字。他专尚清淡,不论政事,终致亡国。

6、沉陆:也说陆沉,指中原沦丧。

7、平戎万里:指平定中原,统一国家。戎,指金兵。

8、山斗: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曾说韩的文章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句赞扬韩元吉的文章。

9、桐阴:韩元吉京师旧宅多种梧桐树,世称桐木韩家。元吉有《桐阴旧话》记其事。此句写其家世、生活。

10、绿野:唐宰相裴度退居洛阳,其别墅曰绿野堂。

11、平泉:唐宰相李德裕在洛阳的别墅名平泉庄。

12、东山:在今浙江省上虞县。东晋谢安寓居东山,常游赏山水,纵情歌酒。这三句是预想韩元吉将来功成身退后的生活。

赏析:

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时作者家居上饶带湖。韩南涧,即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渡后,流寓信州。孝宗初年官至吏部尚书。

词一起两句如高山坠石,劈空而来,力贯全篇。《晋书》卷六《元帝纪》载:西晋亡,晋元帝司马睿偕西阳、汝南、南顿、彭城四王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晋王朝,做了皇帝。时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此借指宋高宗南渡。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缕。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王安石《祭范颍州文》:盖公之才,犹不尽试。肆其经纶,功孰与计?南渡以来,朝廷中缺乏整顿乾坤的能手,以致偏安一隅,朝政腐败。此二句为全篇之冒,后面的议论抒情全由此而发。接长安父老,新亭风景,连用两典:一见《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桓温率军北征,路经长安市东(古称霸上,即咸阳),居人皆安堵复业,持牛酒迎温于路中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此指金人统治下的中原人民。一见《世说新语言语篇》:东晋初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北宋沦亡,中原父老盼望北伐;南渡的士大夫们,感叹山河变异可怜依旧。这就是宋室南迁近六十年来的社会现实!宋高宗在位三十五年,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投降派,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文征明《满江红》)。任何屈膝叩头的事都做得出来,只求保住自己的小朝廷皇位。宋孝宗初年还有些作为,后来又走上老路。继指责朝廷中一些大臣清谈误国: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夷甫即王衍,西晋大臣,曾任宰相。衍将死,顾而言曰: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王衍)。后桓温自江陵北伐,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这里借桓温对王夷甫的批评,斥责南宋当权者使中原沦陷,不思恢复。通过上述种种有力的议论,于是指出: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泛称之一。这里指金人。辛弃疾在带湖闲居,提出平戎万里这样严肃的政治问题,既是对韩南涧的期望,更表现出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对国事的关怀。

这是一首寿词,过片不免要说些祝寿的话。先颂韩的才干和光荣家世。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黄升《花庵词选》则称韩南涧政事文章为一代冠冕。并说他的文才可比美韩愈。韩家为北宋望族。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韩元吉《桐阴旧话》十卷,说记其家旧事,以京师第门有梧木,故云。此以庭门梧桐垂阴,满院清幽,赞韩元吉家世显赫。因此说他自在人间诞生到而今的年纪,正可风云际会,在政治上大显身手。继用古代三个着名宰相寄情山水的佳话喻韩寓居上饶的志趣。一、唐文宗时,裴度治第东都集贤里,沼石树丛,岑缭幽胜。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号绿野堂,激波其下,不问人间世(《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三《裴度传》)。二、唐人康骈《剧谈录》:李德裕东都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远方之人多以异物奉之。三、《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其时谢安寓居会稽东山。这里以裴度、李德裕、谢安的闲适潇洒风度来喻韩南涧,虽不无过誉,但文字浏丽自然,清新雅致。而后结以他年整顿乾坤事了相共勉,卒章见志,与前结爱国情怀,一脉相承,正是前后贯串,神来气来,而中有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致(沈祥龙《论词随笔》)。

这是一首以议论为词的作品,且数用典故,但不觉其板,不觉其滞,条贯缕畅,大气包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沉着而痛快。这一因作者感情沉挚,曲折回荡,或起或伏,始终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深厚感人。二因援古以证今,又用人若己(《文心雕龙事类》),熨贴自然。三则豪情胜概,出之字清句隽(如裴度等三典),使全篇动荡多姿,岂一味叫嚣者所能望其顶踵(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

水龙吟·西湖怀古

陈德武 水龙吟西湖怀古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 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睛翠。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 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 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赏析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词作。词人笔触徘徊在怀古与伤今之间,徜徉在幻想和现实之侧。写得慷慨悲壮。下笔千钧,表情亦淋漓酣畅。

写西湖的诗词,古往今来真不知有多少!南宋末年陈德武这首词虽题曰怀古,却更多是感今的。

此词一起不凡,是属于那种起句贵突兀(沈德潜《说诗晬语》),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谢榛《四溟诗话》),令人为之一震。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是宋仁宗御制题辞。但词的首句是果,次句是因,即正由于西湖自古多佳丽,所以她才使钱塘成了东南第一名州。这两句与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望海潮》)的写法颇相似,都从大处落墨,概述钱塘或西湖的气象非凡,接着才作具体描述。

接下来六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来写西湖的佳丽。堤上,亭台楼阁,园林秀美;堤下,湖水荡漾,游人歌吹。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在六月;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在九月,自夏到秋,四山晴翠,景色宜人,风光明媚。这里说的虽是夏秋间事,实际含有四季风光,无不秀美的意思。这三句显然来自柳永的词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总之以上六句从空间和时间上描述了西湖的佳丽,而钱塘成为东南第一名州,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不过词人用了这样多笔墨写名州美景,并非欣赏她的秀丽风光,从全篇看,这只是一种借托而已。

靖康二年(即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北宋沦亡,宋室南渡,偏安在西子湖畔(因称钱塘为临安)。那时候,多少志士仁人发出过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纲);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张元干)。但是结果呢?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应该说词人在这里所指斥的并非是誓志收复中原、为国立功的文臣武将。所谓一时豪杰是指南渡之初,那些也曾感慨过、激昂过、甚至痛哭流涕而后来壮志消沉抗战不彻底的人。词的这几句,在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中有着极其高度的概括:况人情老易悲难诉。人情老易,由于时过境迁,朝中一些官僚和士大夫们,安于现状,习以为常,直把杭州作汴州,逐渐忘掉国难家仇了!上片的最后这几句正如文及翁《贺新郎西湖》中写的: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世界,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南宋覆亡前后这样的愤激之言,悲壮之音,总藉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传出,看来可能因为她地处南宋的首都吧。

词的上片先写西湖的佳丽,结以都忘却,平生志,以美景映哀情,兴亡之思,郁愤之感,已弥漫字里行间。至下片便汪洋恣肆,一发不可收拾,而且生出了奇思异想来。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天旋时异,古人常用翻天覆地来比喻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便是。公元1127年汴京沦陷,徽宗、钦宗和后妃、公主、百工技艺、娼优、儒生以及金银、珍宝、器皿等被掳北去。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少见的奇耻大辱。但如今凭靠何人才能雪耻呢?换头这二句,感慨殊深,激愤之情,较前尤甚,也即文及翁词中问中流击楫何人是?千古恨,几时洗的意思,为国势的危殆而焦灼。

但正由于希望尚未完全泯灭,所以当登临这地形险固(形胜)之地的时候,一方面感伤今古,一方面又觉得英雄才气尚可发挥,还没有到国中无人、国势不可挽救的地步?真是既抱希望,又感无望,充分表现出此刻登临的复杂矛盾感情。细品味笔意,却是颇曲折的。

力士推出,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个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个力士,能徙山。秦王献美女于蜀王,遣五个迎女。见一大蛇入山穴中,五个共引蛇,山崩,压杀五个秦女,皆化为石,而山分为五岭。天吴移水,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青黄也。联系起下句作农桑地,是作者希望能有神人来推山移水,把西湖变为农桑之地。这一奇思妙想与上面的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和都忘却、平生志紧相联系,是词人复杂矛盾而充满郁愤心情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可是无情的现实是:至南宋建都,则游人仕女,画舫笙歌,日费万金,盛之至矣,时人目为销金锅(郎瑛《七修类镐》)。如果铲除这罪恶的渊薮,变为农桑良田,就可以有益于人民了。但这只不过是幻想,铲除这个销金锅,南宋君臣,达官贵人,地主豪绅会找另一个寻欢作乐的地方。词写至此,再一转折:

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绍兴十一年(1141),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兀术,进军朱仙镇,距汴京仅四十五里,大河南北人心振奋,在此大好形势下,宋高宗赵构用秦桧计以一日十二道金牌招回,诬陷至死。这里词人祝愿用钱塘江水来湔雪国耻,以慰岳飞在天之灵。

上片叙西湖佳丽为指斥南宋君臣断送大好山河映衬;下片一幻想或许有人可雪当年耻,再幻想发挥英气,三幻想力士推山,天吴移水,作农桑地,四幻想借钱塘潮汐,为岳飞报仇雪恨。幻想重重,转折层层,一股忧国伤时的感情,欲有所为却又明知已不可为,将复杂矛盾而始终充满郁愤的爱国哀思,表达得委曲深刻。江顺诏曰:词贵柔、词贵曲、词贵巧、词贵蕴蓄(见《词话丛编》二十册)。此词写景明丽,多用柳永《望海潮》句,并无特色,但其抒情,却称得上是取径巧,用语柔,达情曲而又蕴蓄的了,不失为一首爱国主义的佳篇。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绝句古诗宋曾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517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