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黄冈镇

饶平县黄冈镇,第1张

在广东饶平黄冈西南有河名叫黄冈,古时称“凤江”,发源于闽粤交界的屋秋岽,贯穿饶平境内南北,沿途汇集多条支流,蜿蜒87公里,从黄冈南侧流入南海。

黄冈城由于接近凤江的出海口,古昔海潮涨时可达黄冈的西门。黄冈西南村庄甚多,往来者众,江河阻隔,而昔时竟无一桥,附近设了下寮、水鬼码头、二中、南门、关锁口等五个津渡。由于长年失修,沙泥淤积,河浅而宽,叉道甚多,退潮时过客搭渡又要涉水,非有急事,要等涨潮才过河。清诗人丘逢甲《过黄冈》诗曰:“隔林野店人沽酒,拢岸溪船客候潮。”但至涨潮时,乘客上船下船争先恐后,翻船死人之事,时有发生,很不方便。为此黄冈民间流传着黄冈河姑娘桥的传说,至今依然动听感人。

古时候,黄冈河没有一座桥梁。在水鬼码头有一渡工,家有一妻一妹,他终日摆渡,靠微薄的工钱养家糊口,最后积劳成疾,终于病死。家中失去经济支柱,生活很艰难。渡工一死,此渡口便无人摆渡,来往百姓十分不便,只好涉水过河,河水涨时,唯有望河兴叹。姑嫂见了暗中商量,与其坐吃山空,不如出去摆渡,利人又利己。于是,姑嫂两人早出晚归,摆渡载人。但是,姑嫂两人在风平浪静的日子摆渡还可以,但风急浪高时就很危险了。有一次,船到河中央,因风浪太大,船被打翻,乘客都被冲散,幸得姑嫂两人识水性,拼命救人,才多数死里逃生。

这给姑嫂俩很大的打击,她们深感内疚,决心建一座桥,以方便过往行人。民众知道后纷纷解囊相助。不久,小木桥即将建成,但在一个洪水暴涨的夜里,小木桥被冲得不见踪影。这姑嫂并不气馁,洪水退后,又重新建桥,但不久又被洪水冲垮。第三次,桥刚造好,洪水又来了,姑嫂俩急了,奋不顾身跳下水紧紧抱住桥柱。大水过后,桥保住了,姑嫂俩却没踪影了,相传她们化作护桥水神,后人便把此桥取名为“姑嫂桥”。

新中国成立后,黄冈人民在南门渡头筑了长达178米,宽 83米的南门桥;在原二中渡头建一条长160米,宽4米的凤江桥;1979年修建黄冈大桥长296米,宽12米。如今黄冈河三条大桥,既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又促使闽粤两地经济的发展。

在黄冈河畔的黄冈镇,古时称“凤岗”。据《饶平县志》记载:“明初凤岗改名黄冈埠。”“洪武三年设黄冈巡检司”。究竟凤岗为何要改称黄冈,这还须先弄清“凤岗”的由来。原来,黄冈北面东侧,乃是凤岭余脉冈陵,故名凤岗。凤岗之后又为何演变为黄冈呢这里头有个传说。

明初,朝廷决定在这里设巡检司以镇平祸乱,当时饶平尚属潮州府的海阳县,海阳县令便派刘宗仁来主办这事。刘是湖广人,操荆楚音,完全不懂潮语,上司叫他来凤岗,他误听作“黄冈”,呈文也写作“黄冈”,文到上司,也就照批。黄冈之名遂流传至今。

至于民间把“黄冈”又叫瓮城,这里头也有一段故事。据清《饶平县志》载:明嘉靖戊申年,因倭寇蹂躏居民,余廷仁等呈请当道筑城御寇,潮州知府郭春震来到黄冈,着手规划建城。东门在今猪仔场街与中山路交汇处,向北至菜石狮巷北,折西至蟹洞,再向西至小金山西侧。南面直至溪畔街头,折西至太平门,稍偏西北沿今于末路南边向西进,至城隍庙西侧会合。这样,兵家防御之城,又酷似一个向东平放的大瓮,城开四门,东门特别阔大,且外门拱成圆形,颇似瓮嘴,从此,远近都知黄冈叫瓮城。

现在我们站立黄冈河两岸,所看到的是具有黄冈人文氛围的两岸景观,这便是闻名的黄冈河两岸长廊。南岸长廊长1.6公里,北岸长廊长1.5公里,宽为3米至5米不等,采用凹凸和曲线布局,配有石椅和石护栏。南岸有11个景点,北岸有10个景点。每个景点均由饶平文艺界人士命名并由书法名家题写,体现了当代饶平的文化积淀和文明风尚。两岸芳亭书匾,绿树成阴,繁花盛开,与亭台的红、黄、绿色形成亮丽的风景,构成了一幅黄冈的“清明上河图”。每到晚上,路灯和五颜六色的彩灯相辉映,使两岸文化长廊更显得绚丽多彩,是一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新景观。

饶平位于广东省的境内,而广东省的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是狂热的,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飞禽走兽,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不能上餐桌的。同样的饶平地区的小吃也颇具特色,是中国小吃文化大全里主要的组成部分。

蚝烙,鲜美酥香,酥而不硬,脆而不软。

薄壳宴,第一道薄壳菜“野菊花薄壳米”就让大家叹为观止。只见黄、白两色的菊花瓣摆在盘沿成一圈,薄壳米炒得喷香盛在中间。吃的时候,勺子舀上一小撮薄壳米,再用筷子夹几片菊花瓣放置其上,整勺入口,花的清香味与薄壳肉的咸香味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饶平宝斗饼,饶平县城黄冈镇生产一种饼食叫宝斗饼,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一个饼种,八角四方,如赌具宝斗,故名。这种宝斗饼,吃起来松软、清甜、凉爽,不粘牙,不油腻,非常可口,一直畅销国内外。

菜脯,即萝卜干。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是潮汕地区的特产之一。产于广东省饶平县高堂镇的菜脯更以其色泽黄珀鲜艳,味道香甜,肉厚酥脆等特点而著称,深受群众喜爱。

相传明朝末年,在潮汕地区饶平县黄冈镇有户人家,老汉姓庞,在该镇的南门妈宫前摆摊设赌。其赌具是木制的斗只,也叫宝斗。着似赌具的食品,爱不释手,尝起来又有滋有味,精神随之好转。在这情况下,老汉的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生意也一日一日好起来。这种食品也逐渐传开来。由于形似宝斗,便叫“宝斗饼”。从此,逢年过节,都必食宝斗饼。

黄冈镇的风景名胜

概述

黄冈镇名胜古迹众多,拥有以山海为主的自然景观和以古文化、古建筑、民俗风情为主的人文景观。

名胜古迹属省市级文化保护37处,其中古墓3处、石刻1处、古建筑25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8处,其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和黄冈丁未革命聚义誓师处等地。

主要景区景点有位于镇区北面二公里的栖云山的石壁山风景区;有“市重点开发旅游岛”、素有“白鹭天堂”之美誉的汛洲岛;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丁末黄冈起义秘密会所旧址“名贤余氏家庙”等等。 黄冈镇主要风景名胜石壁山风景区

石壁山风景区位于县城北侧,景区总体规划区32平方公里,设置核心保护区、游乐度假区、文化与综合服务区和森林探险区等4个功能区。有纳海楼、“粤东一璧”大牌坊、涑玉泉、雷音寺、摩崖石刻、丽泽湖以及饶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主要景点。 黄冈河两岸

黄冈河两岸长廊,南岸长廊长16公里,北岸长廊长15公里,宽为3米至5米不等,采用凹凸和曲线布局,配有石椅和石护栏。南岸有11个景点,北岸有10个景点。每个景点均由饶平文艺界人士命名并由书法名家题写,体现了当代饶平的文化积淀和文明风尚。两岸芳亭书匾,

位于黄冈河南岸的瑞光台(瑞光书院),是饶平二中的旧址,也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汛洲岛

汛洲岛在广东省饶平县柘林湾中部,位于饶平黄冈河出海口以南4公里处。面积约25平方公里。汛洲岛东西部凸起两座山峰。、汛洲岛、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岛上有长达10公里的海湾沙滩。域内高峰期会集结十万只以上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 中山公园位于县城公园大道和汕汾公路路口的中山公园,是为纪念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丁未起义而建的。公园内有孙中山先生的雕像,还有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

中山公园纪念亭前建了孙中山先生铜像、人工湖、湖心亭、九曲桥廊等景观。 大澳文化公园

大澳文化公园位于黄冈镇大澳村委会的村后山,总面积100多亩,建设主要以浅海文化为主题,用石雕、建筑物和绿化为主要载体,立海神妈祖巨型塑像为公园标志,集运动、健身、休闲、宣传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

饶平有哪些旅游景点

1、绿岛旅游山庄。绿岛旅游山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潮州新八景之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厦门市民周末自驾游十大目的地。山庄位于钱东镇万山红农场,占地面积3000多亩,保留了原始自然生态地貌,林地覆盖率高达百分之95。

2、隆福寺。饶平县海山镇石头村之东,上港村之西南,海山镇烟楼山麓的隆福寺,创自1千多年前的晋朝,为志书所载潮汕最早创建之寺庵。历经多次兴废,已于1986年至1994年由释光辉法师主持重修,规模宏伟,庄严壮观,1988年10月21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登记开放。

3、石壁山风景区。石壁山风景区位于县城北侧,景区林木苍郁,风景秀丽,是休闲健身,登高揽胜,科普教育,善信朝圣的重要场所,有县城后花园之称。景区总体规划区3、2平方公里,设置核心保护区,游乐度假区,文化与综合服务区和森林探险区等4个功能区。

饶平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1、饶平绿岛旅游山庄: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潮州新八景之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厦门市民周末自驾游十大目的地。山庄位于钱东镇万山红农场,占地面积3000多亩。

保留了原始自然生态地貌,林地覆盖率高达95%。山庄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犹如一颗镶嵌在粤东大地上的绿色明珠。现已建成民俗文化体验区、别墅酒店度假区、千竹湖畔游乐区、湿地湖景休闲区和特色农业体验区等五大主题园区。

2、云_寺:南粤边陲的饶平县所城镇高埕村北面,有座高峰,名叫“云_寺”。山腰有座古刹,因山而名,称“云_寺”。

这里山高石奇,雄伟壮观,远望寺后主峰,峰顶端有几块巨石,巧合在一起,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冲天莲花,真是天造地设,人间奇景。 云_寺始建于宋末,几度兴废,至明嘉靖年间,两广提学使进行,“毁*词,兴社学”,此寺也被夷为平地,只剩断墙残壁。

3、隆福寺:饶平县海山镇石头村之东、上港村之西南,海山镇(岛)烟楼山麓的隆福寺,创自1千多年前的晋朝(265—420),为志书所载潮汕最早创建之寺庵。

历经多次兴废。已于1986年至1994年由释光辉法师主持重修,规模宏伟,庄严壮观,1988年10月21日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石壁山风景区:位于饶平县城北侧,景区林木苍郁、风景秀丽、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是休闲健身、登高揽胜、科普教育、善信朝圣的重要场所,有县城“后花园”之称。

景区总体规划区32平方公里,设置核心保护区、游乐度假区、文化与综合服务区和森林探险区等4个功能区。有纳海楼、“粤东一璧”大牌坊、涑玉泉、雷音寺、摩崖石刻、丽泽湖以及饶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主要景点。

5、饶平土楼道韵楼: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始建于明万历15年(1587年),该楼呈八卦形,三进三环围共构成“八卦”的爻画。

座南朝北,面积1万平方米,外围周长328米,直径101米、墙高116米,三层半,皆以黄泥土夯成,中间设有广场,全楼有正房56间,角房16间,水井32口,楼外周设有枪眼、炮眼,楼门顶还没有注水暗涵,很有特色。

饶平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

饶平依山面海,古有“岭南佳胜地,瀛海古蓬莱”之誉。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绿岛旅游山庄、青岚省级地质公园、“海龙”世界地质遗产奇观、中国休闲垂钓基地柘林湾、千年古刹海山隆福寺、赵朴初题书“粤东一壁”的石壁山风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饶道韵楼以及“饶平千岛湖”汤溪水库、张竞生博士故居公园、中央苏区县“茂芝会议”红色旧址、孙中山辛亥革命先声丁未革命中山纪念公园、中国兰文化基地云峰兰苑、海上温泉七夕井、天然海水浴场东沙湾、金狮湾、大埕湾、野水渡假村等胜景奇观,还有地方特色文化奇葩中国布马舞、非遗文化三饶彩青艺术等。

一、自然景观

饶平县陆域面积169406平方公里,山地约占饶平县陆域面积的70%,500米以上山峰共有133座,其中千米以上山峰10座,以北部的西岩山为最高,主峰海拔1256米。黄冈河自成水系,由北向南纵流饶平县,全长872公里。1958~1959年,在黄冈河中游建成具防洪灌溉、发电、饮用等功能的汤溪水库,最大库

饶平土楼圆寨建筑

容378亿立方米,是粤东第一大蓄水工程,称为北湖,湖中有大小岛72座。饶平是个滨海县份,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有大小岛屿27个,海滩涂面积1360公顷,位于海山黄隆西南的“龙”——海滩岩田,是世界上罕见的海洋地质景观。分布于县境中北部山区多达10万多亩的苏铁蕨是古生代泥盆纪的孓遗植物,有40亿年历史,对研究广东的地质、古气候的变迁具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分布于樟溪青岚的冰臼群(青岚冰臼)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已开发成旅游景点。

二、人文景观

饶平自4000多年前就居住着古越族先民。初唐,中原文化进入饶平。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县。饶平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景观。

历史遗迹比较有影响的有:民族英雄戚继光等抗击倭寇斗争的重要战场大埕所城、旗头山炮台等遗址;郑成功抗清复明斗争的分水关史迹;辛亥革命先声“黄冈丁未革命”史迹;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入饶的“茂芝军事决策会议”史迹。

文化遗迹最有影响的是商周文化遗迹——“浮滨文化”。位于浮滨圩北面的塔仔金山的商周墓葬群遗址,是70年代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存,有3000多年的历史,史学价值极高。

古塔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林镇风塔最为著名。该塔建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基围16米,七层八面,构筑稳重精巧,600多年来历经战乱和天灾却安然无恙,令人惊叹。

饶平县隆福寺

古寺庙饶平古寺庙众多,其中有始建于晋代的海山隆福寺,是潮汕地区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有始建于宋代的林姜古寺、永福寺,建于南宋的白雀寺、普陀岩,还有明代的雷音禅寺、西岩寺、观海寺和金光寺等等。

古楼寨饶平县有各种类型古楼寨700多座,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座,其中以三饶镇南联村的道韵楼最为著名,2006年5月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以其古、大、奇、美而享誉海内外。已开放成旅游景点。

三饶镇

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建于明末清初,是中国最大的客家土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道韵楼俗称大楼,呈八角形,楼内处处有“8”。得到公认的是道韵楼的造型是仿周文王八卦形设计,整座楼呈八卦形,卦与卦之间巷隔开。楼内充满8的倍数——72间房、32口井、112架梯。此外,围楼内广场中有两口井,象征太极中的两仪阴阳鱼眼。座南朝北,周长328米,高115米,墙厚16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楼内房屋分为3进,共深2 9米,前、中进为平厉,中进后各留出一天井,屋虽深而光线充足。后进为3层楼,全楼有正房56间,另有角房16间。楼内最多时曾居住600余人。楼周设有枪眼、炮眼外,楼门顶还特设有防火烧门的注水暗涵,全楼具有防兵乱、防乡斗、防火灾、防暴暑、防地震的八防作用 。

饶平城隍庙

饶平城隍庙位于三饶镇中华路,是饶平最大的城隍

饶平县风吹岭石刻群

庙。三饶城隍庙规模之大,可以用俗语“饶平城隍大过府”来形容。朱元璋为了加强神权的统治,各级官员赴任时都要向城隍宣誓就职。城隍庙规模不小于府县衙门。城隍庙宇之大、品级和某些建筑规格之高,都为潮汕地区古建筑所罕见的。

琴峰书院

琴峰书院在饶平县三饶镇琴峰山东南麓,因其山形似琴台,故名。建于清乾隆元年门(1736年),座西北向东南,占地近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依山而筑,前低后高,前厅与两旁厢房是2层木结构楼房,连成凹字形。两廊上下各有厢房10间,为生员宿舍,中间是天井,从天井沿两侧石阶可拾级登上后厅讲堂。前厅楼上题名“雨化楼”,取“春风化雨”之意。院左侧建“义举词”,置曾于此任教的举人名牌;右侧建“先贤词”,塑立关云长、岳飞等神像。迨至清末废科举,琴峰书院改为饶平县立高等学堂。解放后改为三饶镇小学。1988年10月被列饶平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古县衙

饶平县县衙(在今三饶镇),是至今为止保存比较完整(今经二年时间始修复)的县衙。该县衙独特的把大门顶简陋的谯楼(鼓楼)建成有城堞而宏伟壮观的城楼和门口设置石狮的县衙为别的县衙所无(衙后秀美小山之上筑望耕台也是其他县衙所少有)。故如从这一独有的特点上说,堪称是另一特色的“中华之最”和“天下第一县衙”,也是潮汕地区一处不可多得的胜迹。

海山镇

海滩岩近照—海山镇“辟龙”

“辟龙”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属贝壳冲积岩,东西长4500米,宽1150米,後2米至10米,总面积为2875公顷。因裸露在地面部分横卧于海滩,形似长龙,俗称“辟龙”。经专家考证,该海滩岩田是由文石、高镁方解石、有孔介虫、海生贝壳、微体古生物和细砂粒在特定的地址条件下长期堆积、胶结而成,约有五千年历史。为广东省第三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隆福寺

位于海山镇烟楼山麓。清代《潮州府志》载:“隆福寺在信宁都黄芒山,晋时建”,宋、明两次重修,后废。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季春又重建,1986年由释光辉、释定

石壁山风景区

因法师等募捐近百万元,全面进行修建。宫殿式结构,主寺三厅大院九天井;后座为两层大厅八房藏经楼。硬山顶建筑,穿斗式梁架结构,整座寺院雕梁画栋,凌角飞檐,为饶平第一大寺院。寺内佛像均塑金身;观音堂古铜匾铸浮雕“玄武飞来”,重140余公斤;还有泰国僧王赠送铜佛;藏经楼藏经数百卷,仅台湾星云法师馈赠(大藏经)100卷,寺正门匾额有“隆福寺”三个大字,苍劲雄浑,相传是晋代王羲之手笔。

野水度假湾

位于海山的东南部,有一条长约四公里的海边沙滩,风平浪静,前无岛屿阻隔视野开阔,少人涉足水清沙白。

松磐胜_

位于海山镇浮任村北的候山巅,耸立着一方巨石,石高二丈有余,顶端是两级平台,坐二十余人也不觉得拥挤。巨石来临清池,西傍洼地,南倚民房,北望埭田,历尽沧桑而不变。就在磐石南侧石壁上,长着三棵姿态各异的古榕。。

宝云名庵

宝云庵座落于海山浮任村东北的“落山虎”山麓,是海山有名佛寺之一。它背倚如猛虎下山的峰峦,面前是浩瀚的海洋(现已围垦成万顷良田和鱼塘)。远处,莲花山缭绕着瑞霭当门而入,左右苍松翠竹环抱,风景幽雅,堪称佛门胜地。

柘林镇

柘林镇“镇风塔”

“镇风塔”位于饶平县柘林镇,地处风吹岭峡谷口。镇风塔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塔高22米,基围16米,七层八面。塔尖为制作精美的千斤石葫芦,塔身周围是石板围成的环形面屏。该塔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柘林镇“白鹭天堂”

饶平县柘林镇西澳岛上因白鹭成群,而被称为“白鹭天堂”。西澳的白鹭为黄嘴白鹭,是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

风吹岭石刻群

风吹岭石刻群在饶平县柘林镇东l5千米的风

古哨大所城

吹岭。困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丸入海,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纷迭至此观览,吟诗作赋于此,于今留下了许多摩崖石刻。有明万历九年(1581年)闽广副总兵晏继芳题的“闽广达观”,以及来自湖北、四川、贵州、吉林、江西等地文人墨客题刻,有“海阔天空”、“水天一色”、“闽粤一览”、“玉柱天关”、“天风海涛”等。1981年列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黄冈镇

石壁山风景区

位于离饶平县黄冈镇城北的栖云山,又称“石壁庵”,因此山多为石头山而得名。山上有“涑玉泉”、“古雷音寺”、“纳海楼”、“慈悲亭”等景观。其中漱玉泉成于山上天然岩洞,长年清泉不竭。在山的最高点有饶平县电视塔,为饶平最高建筑物,在那里可以一览饶平全景。而纳海楼也能一览饶平县全景、中央电视台“沿海行”节目组到访饶平时,就曾到过纳海楼。

涑玉泉

涑玉泉是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壁山谷处。周围古树成荫,一巍峨巨石覆盖数石、形成一个石洞。洞口高1米,宽17米,向纵横各5米。洞床有一大石,依山势趋前倾斜,两侧各有一道弯弯曲曲小石沟从底端伸出,四时冒出清泉,于洞口汇合流出洞外,如卧龙吐水。明嘉靖三年(1524年)余翁在巨石上镌刻“涑玉泉”3个大字;清乾隆十六年(1752年)许志良题《玉泉留题》诗二首;清同治六年门(1867年)凤冈督军使者张殿雄题五律诗一首,均赞美涑玉泉。

古哨大所城

古哨大所城古称大城所、大埕所。明、清海防军事重地。位于饶平县黄冈镇东南方14公里处(属所城镇),东临南海,北倚大尖山,西连黄冈古城,是潮州府的前卫。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百户侯顾实创建,呈方形,城垣高27丈,周长643丈,厚16丈,内外两面用花冈石条丁卯垒砌,中填泥土。设东西南北4个城门,城门上皆建二重楼,城垣四角置设敌台。全城面积约2600市亩。城内有三街六巷,中心交叉呈“十”字形,街宽15丈,外侧四周城池环绕,城池宽2丈左右,长696丈。清康熙三年(1664)曾迁拆,七年展复,八年重建。所城曾称大城所,设正千户2员,副千户3员,百户10员,镇抚1员,旗军1225员;各种军器5457件。四城门尚存,东西城垣尤为完整,是潮汕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1981年被列为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377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6
下一篇2023-07-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