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求婚使者

聪明的求婚使者,第1张

成唐时期,干布和公主之间的一段美好姻缘一直被传为佳话,但鲜头人知的是,干布能够成功迎娶公主,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当时的唐朝国十强成,虽然干布的部落也拥有一定的实力,但是仍旧不能和唐朝相抗衡,唐大宗李世民深得周边少数民族部族的尊敬与爱戴,被他们尊称为“天可汗”。松费干布在同唐朝建立起联系之后,得知其他少数民族部落都同唐朝联姻,部族首领都迎娶了唐朝公主,非常羡慕,也想要迎娶一位大唐公主,于是他上书唐太宗,表明自己的诚意,还派出使者特意来到唐朝。不过当时唐朝同吐蕃之间刚刚建立起关系唐太宗没有贸然同意干布的求婚请求。

干布的使者回到吐蕃之后,汇报了这次行程的所见所闻,当然也汇报了求婚请求被拒绝的消息。这位使者还添油加醋地说他本来受到唐太宗的礼遇,而唐太宗也已经答应了将公主下嫁给干布,但是经过其他少数民族的挑拨之后,唐太宗又改变了他的看法。干布听到这些,非常不高兴,他对那些从中挑拨的少数民族很不满,随着吐蕃实力的日益壮大,他率领吐蕃士兵相继重创那些少数民族,最终他甚至向唐朝挑衅,声称不将公主下嫁于他,他就要踏平大唐,夺取公主。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戎马生涯,有勇有谋,大唐国力强盛,根本不惧怕干布的挑衅,大唐军队在战场上对吐蕃军队还以颜色。干布很快意识到自身的势力根本无法抵抗大唐的军队,不过他仍旧没有放弃要同大唐联姻的想法,再次派出使者向大唐求亲。唐太宗并没有被军事上的胜利冲昏头脑,他敏锐地认识到吐蕃的游击战术对大唐的潜在威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答应将公主下嫁吐蕃。得知这个消息,干布欣真异常,他派山叶幕大臣禄东整作为自己的使著护法塑干两黄会从为鹏礼来到大唐。

做下了很好的印象,是松牲干布能够成功迎娶公主的关键所在。虽然唐大宗F提东精是吐幕的大臣,为人机智明敢,面对唐太宗的考验沉稳睿智,给唐大宗提出了六个难题,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禄东特竟然将这六个难斯成做应将大唐公主下嫁吐幕,但是他还想要考验一下叶菜的来使,所以他向禄女智一一破解,这就是唐太宗六难求婚使”的故事,

第一难,唐太宗在一条粗细均匀的木头上做文章,禄东赞需要分辨出这根木斗的哪一面是根部,哪一面是尾部。禄东牲仔细地分析了这个问题,他灵机一动将大义放在水中,木头根部的密度比较大,所以在水中会下沉,以此判断出哪一面是辉部,哪一面是尾部。

第二难,唐太宗有一块美玉,这块美玉的独特之处在于玉的中间有一条极其曲折狭窄的孔道,禄东赞需要把细线穿过孔道。禄东赞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令人叹相止,他在孔道的一头涂抹上蜂蜜,在另一头放入一只蚂蚁,这只蚂蚁的腰腹之就拴着细线,蚂蚁为蜂蜜的甜味吸引,从孔道的一头走到另一头,细线就这样通过了曲折狭窄的孔道。

第三难,唐太宗命人将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刚刚出生的小马驹混在一起,禄东赞需要将每一个小马驹和生出它的母马匹配在一起。面对这个难题,很多人都试愿根据毛色和花纹来分辨,但最终都失败了,禄东赞再出妙招,他把所有小马驹都关在栅栏里一天一夜,不给喂食。第二天,这些饥饿难耐的小马驹被放出来的时候,当然各自寻找自己的母亲以填饱肚子,用这个方法,禄东赞准确快速地解决了唐太宗的又一个难题。

第四难,唐太宗这次命人将一百只小鸡和孵化它们的一百只母鸡混合在一起,禄东赞需要将它们分别匹配。禄东赞以鸡类的生活习性为解决问题的切人点,他意识到小鸡在进食和遇到危险的时候一般都会跟随母鸡,所以他在鸡群进食的时候,将母鸡和小鸡分开,然后把母鸡一只一只地放进小鸡当中,这只母鸡孵化出的小鸡自然就会跟随自己的母亲。当然也会有不听话的小鸡,这个时候禄东赞就命人模仿老鹰等鸡类天敌的叫声,这些不听话的小鸡受到惊吓都奔向自己的母亲以寻求保护。

第五难,唐太宗要求每一个吐蕃使臣需要在一天之内吃掉整整一只羊喝完一坛酒,除此之外还需要自己走回住处去。很多使者还没有喝完一坛酒就已经醉倒了有一些虽然喝完了酒也吃完了一只羊,但是已经分不清方位,更别提自己走回住处去了。反观禄东赞,他在去喝酒吃肉之前就在自己的住处同喝酒吃肉的地方之间牵了一根线,这样在喝完酒吃过肉之后,他顺着这根线顺利回到了住处。

第六难,这也是最后的一道难题,唐太宗让公主混在五百个宫女当中,所有人穿着打扮完全一致,而且她们的脸上都蒙着盖头。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使臣需要从中辨认出哪一位是真正的文成公士,很多使臣学试了很多次,但是全都没有成功,唯有禄东赞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工作,一举成功。他之前就了解到公主喜好一种熏香,这种熏香的味道非常稀有,能够吸引蜜蜂,轮到禄东赞辨认公主的时候,他放出事先握在手中的蜜蜂,这只蜜蜂被奇香吸引,落在公主身上,禄东赞成功地完成了最后一项考验。

禄东赞的表现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唐太宗不仅加封他的官位,同时还想把皇室宗亲之女许配给他,但是禄东赞家中已有妻室坚持不能负糟糠之妻,拒绝了唐太宗的美意。这样一来唐太宗更加欣赏他了,可以说干布能够顺利迎娶到公主,禄东赞这个机智的求婚使者功不可没。

古人还真是有意思,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 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藏族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其中一个传说故事是这么说的: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西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7位使者,企图将藏王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

第一个难题是将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的解答了这个难题。

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相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

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叫人把木头放在 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伴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西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籽、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西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500驮五谷种籽、1000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爬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马思纯更新了社交平台上的当前状况,配文说我准备进入夏天,这张照片是马思纯上半身的最新照片,我相信这是夏天的第一张漂亮照片。穿着黑色的衬衫衬衫上戴着一朵**的小花,从侧面看马思纯,似乎减轻了很多体重,尤其是下巴线条和苗条的身材,这一切都表明其健康和体重前一段时间的损失是有效的,现在我看看。马思纯也许不是她曾经受过祝福和肿胀,但那时她却有“小马哥”的身影

据了解,马思纯最初患有抑郁症,然后在此期间他不得不吃药,这带来了祝福。另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因此他成为了媒体网民讨论的重点。面对自己肥胖的人,马思纯似乎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相反,在此期间,他会不时发布vlog。一方面,他希望粉丝们了解自己的现状,另一方面,他每天都要记录自己。从发送的动态和来看,马思纯似乎已决定减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果然女演员们如果想瘦就可以减肥。

除了马思纯的身体变化外,媒体网民最关心她与男友的关系张哲轩,尽管她没有积极回应,但那个男人也没有注意。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不被看好,但是马思纯似乎没有听取粉丝和网民的建议。在此之前,似乎借用了易立竞的一条新闻并大喊,我喜欢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每天都喜欢。但是现在,在她的生活中,确实有一个额外的男友和恋爱关系。至于它是否甜蜜快乐,外界是无法知道的。公众号爆料,西北圈小公主现在不服用抑郁症药,她准备向丈夫求婚,咨询了她周围的许多朋友,并准备怀孕计划,现有的一些合同已被搁置,该团队目前仅支持业务认可。仍然暗示她在后台马思纯。

从新闻来看,马思纯的身材快速恢复仍然是由于没有服用抑郁症药物,加上自己的努力,所以她的身材也明显变瘦了,这有利于她的身体和健康。这也很好。这也表明她想向男友求婚,甚至准备怀孕,这似乎已经确定。似乎她不想关注男人过去的某些“黑人历史”张哲轩,例如性格不佳,私下约会的粉丝等。

在节目马思纯之前,她还透露她确实打算结婚。那时,她和她的男友张哲轩之间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外界对此并未给予太多关注,但是33岁的她,可能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想起稳定的生活了。包括与张哲轩私下讨论婚姻。但是粉丝和网民对此人并不乐观,并认为她被选为最差的艺人,关于这一发现,马思纯没有回应,内容的真实性是尚未确定的。

吴佳妮

姓名:吴佳妮

性别:女

原名:

英文名:

生日:2月22日

星座:

国籍:中国

地域:中国大陆

身高:

血型:

三围:

嗜好:

生平介绍:演艺经历:

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意大利、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国家及地区演出

获得北京市大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

获得全国"JVC"青春舞蹈大赛形象优秀表演奖

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文艺演出

2000年出演大型歌剧《阿依达》

2001年美化生活杂志封面娇点化蝶的女孩

毕业院校: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表演专业

电视剧:

《都市山歌》 饰宝妮

《浪迹天涯》 饰温柔

《英雄》 饰芷青

《如来神掌》 饰明鸾

《男才女貌》 饰沈小芳

《出水芙蓉》 饰叶佳

《101次求婚》 饰一旋

《新醉打金枝》 饰 剑眉

广告形象代言:

拍摄:郑明明FL彩妆、西门子手机3118平面、伊卡璐、浪潮电脑、摩托车、荣事果汁等广告

1、梦见刚初生的小马的预兆

若三才皆吉数,则能得上司惠泽及下属之助,只要戒除自大狂,乃必得辉煌之成功,并伸张发展,而有优越之成就,即为大吉之优良配置。大吉

吉凶指数:97(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2、梦见刚初生的小马的宜忌

「宜」宜外出,宜夜店,宜联络旧友。

「忌」忌充公交卡,忌给朋友打电话,忌叫外卖。

3、梦见刚初生的小马是什么意思

梦见刚初生的小马,似乎特别在意他人的对你说的话与看你的眼光。精神上有著过於神经过敏的倾向。可能就因别人几句开玩笑的话就一直记在心上,尤其情人无意的一句话很可能就让你觉得受伤害,自己生闷气而破坏了大好日子气氛可划不来喔。另外就是金钱感有点矛盾的样子,明明是该花的地方显得小气,不该花的反而出手大方不心疼。

出行的人梦见刚初生的小马,建议平顺外出。

做生意的人梦见刚初生的小马,代表虽然进步慢,但亦有财利可得,改进后较好。

梦见小马,预示适度的投机,将得到成功的回报。

恋爱中的人梦见刚初生的小马,说明掌握时机求婚必有结果,婚姻可成。

梦见马,象征被人类驯服的大自然的野性力量,同时也是性欲强烈的表示,特别是梦里骑着它的话。梦见马向自己奔来,预示你事业成功,或能发大财。

怀孕的人梦见刚初生的小马,预示生男,夏占生女,忌动土损胎气。

本命年的人梦见刚初生的小马,意味着多充实多学习,不必互相比较,多修持能得平安。

梦见马,主事业,马背上的鞍子就象征着由事业撑起来的生活。

梦到小马,意味着适度的投机,将得到成功的回报。

梦见刚初生的小马,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绿色,幸运数字是9,桃花位在东南方向,财位在正北方向,开运食物是草莓

梦见小马,按周易五行分析,桃花位在东南方向,财位在正南方向,幸运数字是7,吉祥色彩是绿色,开运食物是花生

恋爱中的人梦见很多初生的婴儿,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了解才有结果。

怀孕的人梦见初生的婴儿死了,预示生女。一、二月生男。

梦见婴儿,预示着你内心心灵需要抚慰,小孩子也是不成熟的象征,如果你目前正处于窘境时,就应该回到原点去想清楚,或者要从头细细思量,才能把事情顺利解决。

本命年的人梦见初生婴儿死亡,意味着春季不顺而后平顺如愿,处事勤快有利。

梦见太阳,一摸却是月亮,表示要生女儿。

梦见初生的红日,受到伤害的话,请把它当成一个成长的过程。今天的你会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如果没有这样积极的心态,心情很容易就垮下来了。今天也是主动出击的一天,虽然明知会受到伤害和挫折,但也会让重要的人发现你,如何抉择由你自己来决定吧!另外,缺乏世故思想的年轻你,还要注意自己一时气愤说出过分的话,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恋爱中的人梦见抱着初生婴儿,说明心甘情愿,有诚信相处婚姻可成。

怀孕的人梦见很多初生的婴儿,预示生男,水边勿近,防流产。

那是《黑糖玛奇朵》

是黑Girl的MM和棒棒堂的DD主演的,现实生活中跟里面的名字一样!

还有,小薰不是配角,里面所有人都是主角,没有主、配之分!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松赞干布即位为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国王),年仅十三岁,并依靠论科耳,尚囊等辅臣,讨伐叛乱,统一吐蕃。当唐帝国称霸中原时,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 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为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写的是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第一道题是用丝线穿九曲璁玉。其他国家使臣都穿不过去,噶尔东赞用丝线缚住蚂蚁的腰,放在珠的孔口,慢慢吹气,让它爬过去,线也就穿成了。

第二次比试是令各国的使者各领一百只羊,一百坛酒;要将羊杀了,剥皮、吃光肉,揉好皮、喝完酒。其他使节有的肉没吃完便醉倒了,有的皮没揉好便累倒。只有噶尔东赞令随从们慢慢地小碗喝酒,边吃边喝边揉皮子,最后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

第三次,唐皇又命令使臣认出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马驹各自的母子关系。噶尔东赞令小马驹单独关上一夜,只给草料不给水喝。第二天,放到母马那里去,小马驹都各自认自己的母亲吸奶去了。这样,吐蕃使臣又胜。

唐皇又命拿出一百根头、尾一般粗的木棒,令使臣认出头梢。噶尔东赞将木棒推进水里,头重尾轻,重的沉下,轻的浮在上面,认得一清二楚。

最后,唐太宗将文成公主杂在三百位打扮得一模一样的美女里面,令使臣们找认,认出者公主可随之而去。噶尔东赞先找服侍过文成公主的老大娘打听公主的模样和特征,得知公主眉心有一颗朱砂红痣。吐蕃大臣又照汉族老大娘的指点,终于认出公主。

于是,唐太宗便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并陪了许多礼品嫁妆,让公主带到吐蕃去。

吐蕃,乃藏族的祖先,是一个以游牧为主兼事农耕的民族,生活在我国青藏高原一带地方,素以性格剽悍勇敢善战著称。强雄的男子称之为“赞”,成年的丈夫称之为“普”,部落首领称之为“赞普”。赞普之妻称为“末蒙”。民族性格中尚武精神特别突出,崇敬战斗英雄和阵亡将士。某户人家若祖孙几辈均有阵亡纪录者,则列为甲等门户,以褒扬其勇武。若有在战斗中怯懦退缩之徒,则强迫在他的帽子上缀一条狐尾,讥笑他像狐狸一样胆小,以示惩罚,视为懦夫。隋唐以前,族内派系甚多,部落间时分时合,兼并战争不断,和中原各族往来甚少。隋唐之后,统一之势渐明,与中原各族的交往也比较密切。

隋唐之际,即公元七世纪前期,吐蕃族出现了一位杰出领袖名叫弃宗弄赞,西藏的佛教史则称之为松赞干布,后来的历史文献均用此名。他年纪很轻就当了赞普,性格骁勇,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带领他的部下,用武力征服青藏高原的许多部落,连实力与之相等的羊同国(有大小二羊同国)也俯首归顺,其余较小的部落无不影从,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成为青藏高原各部落的霸主,以逻些(今拉萨)为首都。那时内地正是唐太宗贞观时期,声威远震,万国朝宗。而松赞干布又素慕唐朝的文化,景仰唐朝的文明,于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派遣首批使者来到长安,唐朝亦遣冯德遐回访吐蕃,成为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的开端。此后,松赞干布多次遣使来长安朝贡,欲效吐谷浑及突厥之先例,娶唐朝公主为妻,唐太宗没有允许。使者回到吐蕃谎称:“初到长安,唐朝十分优待,允许通婚。正好碰上吐谷浑国王入朝,在唐太宗面前离间我们的关系,遂罢通婚之议。”松赞干布闻之甚怒,与羊同等部落连合出兵,攻击吐谷浑。吐谷浑招架不住逃至青海。吐蕃攻击党项及白兰两个部落之后,屯兵20万于松州(今四川松潘县)之西,遣使送金银币帛至长安,声称是娶公主的聘礼。由使者传话威胁说:“若大国不嫁公主,当即进攻内地。”这种以重兵逼嫁,胁迫成婚的无礼要求,自然遭到唐太宗的反对。不久,松赞干布果然率兵进攻了松州。唐太宗当即遣吏部尚书侯君集率兵5万分四路合击,斩首干余级,松赞干布大败,引兵遁逃,遣使谢罪,复求婚约,唐太宗这次才答应通婚的要求。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遣他的大相(职同宰相)禄东赞送上黄金5000两,珠宝数百件到长安聘婚,唐太宗答应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相传唐太宗在答应之前曾经“五难婚使”。五件难事之一就是要使者认出百匹母马与百匹驹马的母子关系。这意味深长的难题含意婚使心领神会,即汉藏两族通过公主出嫁要建立永久的母子亲情。据说禄东赞运用吐蕃人丰富的牧畜经验,将母马和驹马分别圈起来,并暂时断绝驹马的饮水和草料,过了一两天之后,把母马与驹马同时放出马厩,顿时出现了母觅子,子寻母,母子偎倚一起的动人景象。禄东赞就这样地一一解决了五个难题,唐太宗十分高兴,允许他立即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对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之事十分重视,不仅为她准备了很多妆奁,其中包括诗文、经史、农事、医药、天文、历法等书籍,还有谷物、蔬菜、果木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除此之外,还带去了各种技术工匠和一支宫廷乐队。当时唐朝盛行佛教,文成公主是一虔诚佛教信仰者,所以还带去了一尊佛像。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率领侍从和卫队从拉萨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区域)等待,然后再到河源(今青海兴海县一带)迎接。松赞干布拜见李道宗,恭谨地奉行子侄之礼,不断叹服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之间均表现出一种愧沮之色。与公主回到拉萨之后,举行了盛大婚礼。松赞干布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真可谓是“金屋藏娇”。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和松赞干布同心协力发展吐蕃的经济和文化。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用绳子打结或以木刻划记号来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进行专门研究,创造了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了藏人无文字的历史,从此汉文书籍可以译成藏文,对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西藏过去无完整的历法,以麦收的季节(约为夏历三月)作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推行夏历制,大大便利了藏族历史文化的纪年和著录。文成公主带去的宫廷乐队,丰富和繁荣了藏族的民间音乐、提高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她带去的许多工匠使藏人深得其利,从此藏民掌握了汉族的先进工艺技术,推广了汉族的农业生产工具,大大发展了藏族的农业生产力。文成公主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也在西藏土地上生根、开花、结实,改变了藏民的食品结构,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文成公主信佛,松赞干布在她的影响下,大力提倡佛教,还特地在拉萨修了大昭寺,这对西藏人的精神生活影响之大,的确难以估量。在文成公主的倡导下,松赞干布不断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此后唐朝又不断送去蚕种,帮助发展养蚕事业。送去酒曲,派人帮助发展酿酒事业。还有碾磨、造纸、造墨等等,也派专人传授。文成公主本人还亲自传授了刺绣、纺织的技术。松赞干布本人对文成公主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在她入藏之前,藏人喜欢用一种矿物赭石的色彩涂面,公主讨厌这种化妆品,使人面目可憎,松赞干布马上下令全国禁止使用赭石涂面。公主喜穿汉族轻质的纨绮服装,松赞干布也就脱掉传统的藏民皮褥毡裘,身着丝绸服饰,真是做到了妇唱夫随啊!

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二人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出生于藏河 (今雅鲁藏布江冲游的雅隆汉谷地区。他统一了藏族地 区,成为藏族赞普,建立了吐警王朝。松赞干布渴慕 唐风,希望能和大唐和亲。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遣使入唐 进贡井请婚。唐太宗没答应,派冯德遇前去抚慰。 松赞干布又遣使随冯德遁入朝,“多资金宝,以奉表 求婚”,也未获准。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 干布再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 请婚。唐太宗感其诚意,让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吐善。 次年旧元 64年)初,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 宗和吐蕾迎亲专使禄东赞的陪伴下,出长安去逻些完 婚。 据《吐蕾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出 嫁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绪的嫁妆非常丰厚。有“释 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 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 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用以分别善与恶的明鉴, 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 404种病的医方 100种,医 学论著 4种,诊断法 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大量 谷物和芜警种子等入藏。松赞于布于河源迎亲,对唐 行子婿之礼,还专建宫室供文成公主居住。文成公主 还带去了各种工匠,这一队伍成为传播中原先进的农 业、手工业、文化科学技术的使者。 文成公主在吐善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礼遇并深 得吐善人民爱戴,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病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40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