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我重温了林文采老师的《心理营养》。我的目标是从头理清思路,再一次强化什么是心理营养?如何给足心里营养?重温案例提升个案解读能力?
心理营养是林文釆老师2008年首次提出来的。分为她将孩子7岁前分为4个阶段,养育过程中要满足无条件的接纳,我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赞美认同,学习认知模范五大营养,只有五大营养满足,就如种子,有了阳光,空气和水,根据孩子的先天气质(即不同的种子)开出五朵金花,爱的能力,独立自主,连接,价值感,安全感。
不同阶段重要营养不同
在孩子0~3岁的时候,主要是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我最重要。这里面引进了一个重要他人的概念。重要他人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他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或者社会化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那个人,这个人的养育态度以及行为举止,将对孩子的成长形成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一般来说的话,孩子会最初最本能的选择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不行的话,他才可能选择祖父母老师或者其他的长辈。
孩子一般是得到无条件的接纳,希望成为这个人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人,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找到这个理想的重要他人的话,那么他的一生都会去寻觅,直到找到为止。上小学的时候,他会把小学的老师当做重要他人,上中学的时候他会去找女朋友,会很早谈恋爱。
童年时,爸爸妈妈不并不在我的身边,而读小学的时候,我应该把我的老师当做了重要他人,她的一句无意的话知道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导师班才得以疗愈。
人一生会非常希望弥补曾经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最重要的感觉,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反之,如果从一开始,孩子确信自己是父母最重要的也是最爱的那个人,是无条件被接纳的,他才能够感到安全,没有任何顾虑的去学习,探索,进步。
在4个月到3岁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的是妈妈给予她的安全感,所以这个时候,第一是妈妈的情绪一定要稳定,第二就是夫妻关系要比较融洽,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前几年,夫妻关系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要保持温和而坚持。
4~5岁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的是肯定赞美和认同,这个时候孩子会主动去找爸爸,希望爸爸多陪陪她,爸爸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性别认同和价值感。父亲这个时候的作用就比妈妈的作用大很多。
当6~7岁的时候,孩子特别需要的是学习,认知和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他遇到麻烦的时候知道怎么做,他心情不好的时候知道怎么办,与别人的意见不同的时候知道怎么处理。
孩子的先天气质分为乐天,忧郁,激进和冷静4个类型,我儿子应该是乐天型更多一些,他兴趣广泛,喜欢交友,温暖很热情,乐观善于表达。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做事半途而废,容易懊悔,碰到一点压力就容易逃避,比较浮躁,需要重点培养的地方是要学会理财和计划,启发是可以买一些笑话幽默书,引导他阅读,亲子陪伴,成为一个有趣的灵魂。还要加强对金钱的管理和规划,通过富爸爸和穷爸爸的财富游戏可以尝试。
孩子特别关注关系,所以他不在乎事,更在乎人,他在乎这个人的感受,进而听这个人的话,在引导他的时候,多向人的层面来引导,比如你要是看到爷爷叫爷爷,你就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可以换个说法,他也许更愿意做,如果你看到爷爷叫爷爷,爷爷的心里会感觉到很温暖,这就是乐天派孩子的典型性格。
忧郁型的孩子的明显的特征,最重点是情绪管理方面,是需要他攻克的课题,心思缜密,感受细腻深刻,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所以当他要去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是任务导向型。他会事情完成了以后,才会去照顾到他人的想法,才会来帮助你。对于他这种性格,需要调剂的是要放自己一马也要放别人一马。优势是他的专注度很高,理解深刻,对于书本上的知识,脑海中会出现画面感和故事,所以他的学习效率就很高。
激进型是天生的领导性,他的目标感很强,为了达到目标的话,如果没有正确很好的引导的话,会有时候会出现不择手段,所以我们要帮助他建立良好的道德观,然后激发他的同情心,因为它具有很强控制欲,同时讨厌被父母控制,所以当父母喜欢控制孩子的时候,他们俩就常常会有冲突。对于激进型的孩子的话,我们要尽量积极给予正面的支持,而不是控制。
冷静型的孩子,他天生比较谨慎,温和和稳定,慢条斯理,容易相处。缺点就是比较慢懒,也不爱表达冷漠旁观,所以我们首先就要接纳他的慢节奏,这是他的天生气质,我们要学会接纳,然后多给肯定鼓励他,多鼓励他表达感受。
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不同,养育方法不尽相同。
下篇,林文采老师把个案分类逐项解答。主要分成安全感问题,情绪管理问题,性格难题,偏差行为,社会化与社交,妈妈自我成长与支持,爸爸养育,隔代养育,性教育和疑难表现。
很有参考价值,我们来先说一说安全感。
安全感首先我们在养育孩子的事情,让孩子怎么样一点点的增加安全感和自信心呢,就是让他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会增强他的自信心,也会慢慢的增强他的安全感。如果我们过度的保护,就会降低他的安全感,要允许孩子在分离期有一些代替物过渡或者说过渡性重要他人这样可以安抚到孩子的情绪,帮他安全平稳的度过分离焦虑症。
对于两岁的孩子,”不”,是她的口头禅,就是我们要防止自己反控制,给予孩子充分的陪伴。分清“妈妈在”和“妈妈管”是两个概念,妈妈管就是控制。
在情绪管理方面,有些情绪让你很舒服,那就是比较正向的,有些情绪,让你很不舒服,那就是负相的。
当有情绪时我们要做到对孩子的三不要:一是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二是在公共场所不要骂孩子,三不要是妈妈不要太焦虑。当老师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与孩子一些解释,不一定所有老师都说话很注意,所以我们就说要告诉孩子,老师刚刚批评的是你做的那件事,有些事你是做错了,但是他没有否定,没有拒绝你这个人,老师还是很爱你的。
乐天型的孩子,喜欢认可赞美和肯定,不喜欢受批评,如果一直不收拾的她,收拾整齐以后可以说:”我看到你把东西收好了,真好,妈妈真高兴“。
常说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那怎么样叫无条件的接纳呢?如果孩子生气说要拿刀去杀人,我们也要无条件去接纳吗?我们要接纳行为背后的情绪,而不是孩子去拿刀杀人他的行为。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他是一个信使,他是来告诉我们身体的状态的。
在性格难题方面,我们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破坏环境,这三个原则,就不需要过度的去干涉。比如有一个家长,他最无法忍受孩子的倔强,因为自己曾经的倔强,吃了很多亏,他就担心孩子的倔强,会吃很多亏倔强一定是负面的吗?他的正面就是他足够自信,他对自己足够的耐力和坚持,这是一份很好的品格,在这些优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添加一些弹性,就更加完美了。
妈妈自我成长与支持方面。当妈妈生孩子的时候会有很多妈妈反映说有焦虑啊,忧虑啊,或者是抑郁啊,其实妈妈生育之后更多的是激素的原因,他是有方法可寻的,比如说通过运动,运动是唯一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分泌平衡心理的激素的行为,每次运动30分钟到45分钟以上,身体的激素就会发生一些变化。
第二,我们还要保证休息,每个星期让自己有3~4个小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孩子让别人代管。第三,进行身体觉察,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了,不行了,不要勉强自己,总有办法可以解决问题的。
第四,多与家人沟通,告诉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五,找到情绪的根源。
我们如何转化情绪呢?
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孩子常常就成了我们的剑靶。我们不要让情绪进行积累,在情绪积累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比如说写写博客画画;通过动能,比如说运动瑜伽跑步;通过声能,比如说唱歌,诗朗诵都是可以转化释放情绪的。
还有爸爸养育,隔代养育,性的教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买下看看。
利用3个小时重温五大心理营养,为萨提亚冰山理论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书的经典句子
·父母总是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这一句话可以疗愈两代人就是当我们有对父母之间一些纠缠和怨恨的时候,想着这句话就会释然了,父母总是在他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我们亦然。心中会少一些对父母的怨恨,对孩子的内疚。
·没有非如此不可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情,尤其是时间,金钱,完全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当你因为不能给他时间内疚很大的时候,你自然会减少工作量,减少应酬,当内疚没有让你做出改变的时候,至少可以说内疚,没有你内心的某些需要更重要。
·如果养孩子,如果养的鸡犬不宁的话,那一定是方法有问题。
·如果一个人能做好自己的父母,也就能做好孩子的父母。
·对待孩子乃至对待自己的心理基调,是要带着敬畏之心去探求内心的奥秘,带着接纳之意去看待情绪的起起落落,带着温和之情去好好的说出每一句话。
·我们指责孩子某个特质,一定是我们不满意自己的地方。
·只有我们无条件接纳的态度,孩子才会感觉安全,那他才能去探索、学习和进步。
·运动是唯一能帮助我们分泌平衡心理的激素的行为。
投射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常用概念,他的意思是当我们对于自己本身的一些经历有负面感受时,我通常不敢直面自己的这个特质,而会把我的这个特征呢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一旦看到其他人有同样的特质或者感受时,我就会很敏感的发现他,然后开始指责别人,因为我不敢指责自己,指着自己是很痛苦的,指着别人却可以理直气壮,所以一个人越是不喜欢自己,它投射出去的东西就越多,同样一个越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他骂孩子也就越多,因为他全都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当我们做善良的事情就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力连接,那一刻我应该是快乐的,否则的话他可能不叫善良,他也许叫软弱,叫讨好,叫迁就,叫忍受,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判断善良呢?如果心里感觉到委屈那件事就不用去做了,做善良的事情收获的一定是快乐,如果收获不到快乐,那个善良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是不是能带来快乐,基本就是决定要不要做一件善良的事情的指标,甚至你都不用去管那件事情有多好,有多善良,只要你知道自己做了会不快乐,你就去告诉别人不要不行。
这样我们教孩子善良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会孩子问自己快乐吗?如果不快乐,即使别人讲一大堆道理,你都可以拒绝。
在于家庭原生家庭的情绪中里面讲到如何释放父母控制的情绪?首先要了解父母的问题,从何而来理解他们的困境,从理智上的理解并不能够帮助解决问题,比如说如果父母控制我,尤其是我知道他能控制我,是因为他们觉得我是安全的对象,可以由他控制,我怎么可能不得不抵抗呢?我怎么可能没有情绪呢,当我有很多情绪的时候,当然是没有办法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理解父母的生活的,其实也是因为没有安全感,积累太多的情绪是不能够依靠理智来消除的。
第二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处理长时间和父母相处以来积累的过多的情绪,当你看书或者听课的时候,你的心就会被震动被感动,真正的改变才会发生。
第三真正的方向需要我们成为一个有能力对父母的控制说不的人。假如父母控制你,你可以告诉父母,我很爱你,但是现在这个要求我不能满足,我不受你的控制,我和你平等,你说什么都影响不到我,我能够的时候会说是我,不能够的时候我会说不,这才是真正的放下,才能重新接纳父母爱父母,但是这也是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第四我们要学习一致性沟通学习,对父母说过,对父母说不的能力,首先需要我们有勇气做第一次,其次,我们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去做这个沟通,我们不是为了发泄情绪去攻击父母,或者是企图反过来控制父母,我们一定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关系,比如他举了个例子,他说爸爸不戒烟我们就不爱她吗?肯定不是,所以当我们跟他说要他戒烟的时候,我们要表达的是让你戒烟,并不是表示我不爱你了,我接纳你,只是希望你把烟戒掉,如果你能戒掉,我会觉得很放心,不过即使你没有戒掉,我也依然爱你,戒烟并不是我爱你的条件,这就是一致性的沟通。
当然一致性的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并不代表对方一定会听从你,就像孩子一致性的表达了生气,该不买的东西还是不能买一样,一致性并是并不是我们控制对方的武器。
第一集。刚开始就是一顿乱战,约翰在路边遭遇武装歹徒的扫射,是在第一集,好在主角光环的夹持,怀中的手机帮他挡住了致命的子弹,黄石第一季是由泰勒谢里丹执导,凯文科斯特纳、韦斯本特利、凯利蕾莉、卢克葛莱姆斯领衔主演的西部剧情美剧。
第十集,具体情节:我们盒子里面的糖果,就剩下了最后一颗,吃了就没有了,不吃委实口水流得不行,思虑再三,俺还是吃了吧。第十集的《黄石》,是贝丝HOLD住全场,大杀四方的时刻。这一集,她都做了什么呢?四个字儿:攘外安内。从性格上说,女儿身的贝丝,却是最像老达顿的一个,就看第九集她跟老爹的对骂,就引得观众莞尔一笑,这父女俩,真是一家人。第十集的一开头,大**贝丝因为跟老达顿置气,要离家出走,是姐夫里普拦住了她,要说什么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呢?里普就是。作为黄石农场的武力值第一,老达顿的首席巴图鲁,最贴心的助手,里普这一辈子,都是为了老达顿,为了黄石农场而活。当老达顿指责贝丝,为了保护农场,却不择手段,伤害了无辜的人,比如动物保护协会的那个女人,被指控袭警,要被杀一儆百,面临着高达30年的牢狱之灾。而贝丝说,为了保护农场,我不在乎牺牲黄石以外的任何人。两个人的谈话,不欢而散,老达顿郁郁寡欢,贝丝义愤难平。大半夜里,大**贝丝闹着要离家出走,大姐夫里普,立马扑灭了她的怒火,里普意味深长:你可以离家出走,在外面混几年,然后回来,以为一切都会和原来一样,不可能的。他可能不在了,牧场可能不在了,等着一切都不在了,我也会离开。如果你不遵守对我的诺言,那就没有我们了。不得不说,教育贝丝,还得是姐夫里普,他的三两句话,就解开了贝丝的心结,竟然跑去跟老爹认错,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她对你的意义。老达顿洒然一笑:不是她对我有没有意义的问题,这事关该如何体面正确地做事。对付敌人可以不择手段,但她不是敌人。其实老达顿是个讲究人,在以往的剧集中,我们都可以了解到。比如,那些阻碍农场发展的人,会被送去“火车站”,然后抛尸无人区,老达顿处决买凶杀人暗算他的人,也会给对方一把枪,双方进行西部牛仔式的决斗,一决生死。老达顿杀人,有章法可循,是个讲究人儿。而他的女儿贝丝,更加的不择手段,脑子更灵活,更具有现代法律意识,更有杀伤力。贝丝努努嘴儿,说:我想留下了。老爹达顿的回应,这是你的家,你不需要我的允许才能住在这。老达顿一句:我爱你。让父女俩之间的矛盾尽消……然后贝丝,开启了保护黄石农场的终极模式,消除各方面的隐患。首先,贝丝询问了坐过牢的牛仔,关于监狱的事情,然后打着家属探监的旗号,穿着性感的衣服见到了监狱中的,那个雇佣杀手袭击达顿家族的长胡子囚犯,两个人的谈话,让贝丝明白了,杰米的亲爹,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