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吕布女儿的下落,明确的记载有两处,一个是陈寿的《三国志》,一个是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中,引用的《英雄记》上的记载。
《三国志》记载:“术欲结布为援,乃为子索布女,布许之。术遣使韩胤以僭号议告布,并求迎妇。沛相陈珪恐术、布成婚,则徐、扬合从,将为国难,于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威灵命世,将征四海,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图太山之安。今与术结婚,受天下不义之名,必有累卵之危。”布亦怨术初不己受也,女已在涂,追还绝婚,械送韩胤,枭首许市。”
是说袁术想拉拢吕布结盟,以便互相支援,便为他儿子向吕布女儿求婚,吕布答应了,而且已经把女儿送出去了,但由于听了陈珪的挑拨,又把女儿从半路追了回来,还把袁术派来的使者给杀了。
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解中,引用《英雄记》的记载:“布恐术为女不至,故不遣兵救也,以绵缠女身,缚着马上,夜自送女出与术,与太祖守兵相触,格射不得过,复还城。”
这个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差不多,是说曹操围城,吕布向袁术求救,怕他怪上次嫁女儿反悔的事,就把女儿包好绑在马上,企图夜间突围送女,但因为曹军兵将阻挡,杀不出去,只得返回城里。
《英雄记》的作者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最早他投靠刘表,后来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曹操,王粲就到了曹操阵营。他归附曹操的时候,相距吕布被杀仅仅只有10年,那时曹军中曾与吕布交过战的将领们都在,所以这段描述应该是准确的。
但吕布女儿的下落没有记载,我们可以通过综合史料,对她的结局做一个推断。
吕布女儿的结局不外乎有以下5种:
1、全家都被曹操杀死。
2、被曹操赏给军人为妾为奴。
3、乱军中被杀。
4、混在乱民中逃走,后不知所踪。
5、被曹操放走了。
我们逐条分析一下:
首先,第一条,全家都被曹操杀死
这个最不可能。如果吕布全家被杀,会有很多目击者。吕布是当时著名的军阀之一,按现在话说,是大咖级人物,非一般将领可比,这么重要的人物,他的全家被杀,会是很了不得的大事,曹操手下众多将领都会知道,而且事后转述的时候,也不可能把情况传错。这种大人物被灭门的大事,陈寿一定会据实记载;王粲距离吕布被杀时间最近,而且身在曹营,他一定也会记,但他们都没有,说明被杀的可能性不存在。
同样道理,如果吕布女儿被送给某人为妾为奴,以吕布女儿的身份地位,接受的人必定是曹营中非常重要、立有极大功劳的人物,在场目击者同样会有清晰准确转述,史书也一定会有记载,比如袁术的女儿后来几经辗转,最终被收入孙权宫中,袁术孙女最后嫁给了孙权儿子,《三国志》都有记载,但吕布女儿没有记载,所以第二条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第三条,在乱军中被杀。吕布是看到败局已定之后,自己投降的(这一点和三国演义有区别),不是城池被攻破甚至打了巷战才失败的,所以不会有乱军的情况,因此第三条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第四条同理,自己开门投降的城池,不会有乱民,四周都是围城的曹军,吕布都杀不去,百姓和他女儿也不会逃不出去,所以第四条也不可能发生。
那最有可能的就是最后一条,吕布女儿被曹操放了。说这条可能性最大原因有三个:
1、三国志中,除非涉及权力斗争和政权安危,或是大恶大仇,否则军阀之间基本没有赶尽杀绝的,尤其是对对方的妻子女儿(儿子可能要危险一些)。无故赶尽杀绝,是非常残暴的表现,道义上的损失非常大。
魏晋时期,士族文人集团的舆论能量非常强大,道义上破产,凭你势力再大,也没有高士愿意追随,人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你淹死,非常非常的不划算。大咖们到处表白自己仁义还来不及呢,谁会傻到干这事;
曹操是枭雄,是不世出的伟人,心狠但并不残暴,他更不会这么干。
2、吕布是人中龙凤,曹操实际上非常欣赏他,曾动过不杀之心,要不是刘备,吕布真不一定死。杀了吕布,估计曹操就不是太情愿,再为难他妻女就可能性更低;
3、还有一件事可以作为旁证,来支持这个推断。
吕布的谋士陈宫被擒不降,曹操爱惜他是人才,想迫使他投降,就威胁他:“想不想让你母亲女儿都活着”陈宫回答:“我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杀绝别人的亲属,实施仁政者不会让别人断绝祭祀,我母亲的死活全在您的决定,不是我能管。”曹操于是在杀了陈宫之后,把他的母亲做了安置并奉养终身,把他的女儿安排出嫁了。
从这里完全可以推断,不投降的陈宫,曹操都没有难为他的家属,投降的吕布,以曹操的胸怀,更不会受到残忍对待,所以吕布的女儿更可能被放走了,甚至和陈宫家属一样被曹操妥善安置了。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给个赞吧,谢谢~
死了(1874—1963)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和艾略特、庞德、威廉斯、史蒂文斯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诗坛五巨擘。与同代诗人相比,弗罗斯特并不多产,更没有直接描绘现代美国社会,但他赢得的荣誉超过同时代任何一位美国作家:先后四次获普利策奖诗歌奖,荣获包括牛津、剑桥在内的多所大学授予的44个荣誉学衔。在他75岁生日之际,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向他祝寿,尊其为民族诗人。1957年,他被艾略特推崇为英美诗人中在世的最杰出的诗人。1961年,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典礼上,他应邀朗诵了他的爱国主义诗作《彻底奉献》。弗罗斯特晚年被美国公众誉为“圣哲”,并于1958—1959年出任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此职后正式更名为桂冠诗人。
弗罗斯特的许多名篇佳作常常以远离喧嚣都市的新英格兰农村为背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诱人的田园情趣,因此,他被誉为“新英格兰诗人”和“民族诗人”。弗罗斯特从新英格兰的农村撷取的个人或具体事件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诗的内涵超出了新英格兰狭小的空间。他善于运用大众化、近乎口语化的语言揭示深邃的哲理。他说:“我坚信口语化是任何一首好诗的根,正如我坚信民族性是所有思想和艺术的根一样。”他那貌似简单的语言外表下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认为,一首诗应“始于欢乐,终于智慧”。弗罗斯特既继承了传统诗歌的创作技巧,又创立了自己的现代风格,他在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一、坎坷的人生,艰辛的生活,奠定其诗歌的“黑色”基调
评论家认为,弗罗斯特有关冬季的诗歌多于其他季节,即使在描写春秋时他也不忘冬季。他常常运用冬、雪、冰、霜、风暴、枯叶等意象表现自然的冷漠、残暴和人类的渺小、恐惧、困惑、绝望、死亡等。事实上,弗罗斯特的这一主题贯穿于他整个的诗歌创作之中,为其诗歌罩上了黑色基调。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批评认为,文学活动是一个复杂但并非不可理解的精神现象,而要打开这个殿堂之门就应该努力去关注和了解文学中的无意识活动。他们在作家研究中十分注重对作家的各种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其中包括有关的传记资料如自传、私人信件、讲稿及其他文稿,特别是作家童年的生活记载。
诗人一生历尽艰辛和痛苦:他幼年时父亲常酗酒赌博,还患有肺痨。11岁时,他那苛刻暴躁的父亲便死于肺结核。弗罗斯特幼年只上过一天幼儿园便因神经性胃痛而退学,小学二年级时又因胃病复发而退学。20岁那年因求婚失败而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只身一人前往弗吉尼亚和北卡罗来纳州交界处的迪斯默尔沼泽地。在哈佛学习期间因胸痛、肺病复发,母亲的健康等原因退学。1900年,他的母亲死于癌症。同年,他的第一个儿子死于霍乱。第一个孩子的夭折给弗罗斯特夫妇的关系投下了阴影。为了缓和因悲伤引起的紧张关系,弗罗斯特的祖父为他们在新罕布什尔的德里购买了一座农场,弗罗斯特在这个农场度过了10年艰辛和痛苦的生活。弗罗斯特一度曾想自杀。1934年,女儿玛乔丽病逝。1938年,妻子死于心力衰竭,诗人身心崩溃,连妻子的火葬仪式也未能参加。1940年,儿子卡罗尔自杀。成名后的弗罗斯特受聘于多所大学,经常外出演讲、朗诵诗歌,他常常拖着疲惫的病体回家。
这样的人生经历,影响了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第一部诗集《少年的心愿》中的《害怕风暴》描写了一位父亲在面对风暴时,对家人的安全从最初放心到最后担心的心理变化过程,预示了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主题——自然的冷漠、人类的孤独和困惑等。
在《星星》一诗中,星星代表了自然的眼睛,诗人在仰望夜空,寻求同情和支持时,星星“仿佛关注着我们的命运,/担心我们会偶然失足”,马上又变得十分冷漠,有眼无珠:“然而既无爱心也无仇恨,/星星就像弥涅瓦雕像/那些雪白的大理石眼睛,/有眼无珠,张目亦盲。”冷漠的自然根本无视人类的存在,人在自然面前孤立无援,显得多么渺小和可怜!
《波士顿以北》中的一首《补墙》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疏远,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怀疑甚至敌视。弗罗斯特的现代意识在这首诗中得到充分阐释,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也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位力主补墙者代表着传统,而那位力主拆墙者则代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
另一首诗《摘苹果之后》描写过度的劳累使诗人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格瑞纳认为,《摘苹果之后》中,诗人已基本完成了人生的工作,可能某根树枝上还有两三个苹果未摘,他今后所面临的,是不知道什么在等待着他,这种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是他烦恼的真正原因,所以这首诗含有“死亡”的意义。诗中的“冬日睡眠的精华弥漫在夜空”,回响着“终结”和“再生”的问题。生活的重压,繁重的体力劳动使他筋疲力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我拱起的脚背不仅还在疼痛,/而且还在承受梯子横档的顶压。/我会感到梯子随压弯的树枝晃动。/我会继续听到从地窖传来/一堆堆苹果滚进去的/轰隆隆的声音。/因为我已经采摘了太多的/苹果,我已非常厌倦/我曾期望的丰收。” 继《摘苹果之后》,他常常想到死亡:“谁都能看出什么会来打扰我睡觉,/不管这是什么样的睡觉。/要是土拨鼠还没离去,/听到我描述这睡觉的过程,/它就能说出这到底是像它的冬眠/还是只像某些人的睡眠。”
《山间低洼》是弗罗斯特的第三部诗集,其中的一首《白桦树》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他就像在森林中迷路的旅行者一样四处碰壁,蛛丝缠面,满脸烧伤,一只眼睛还因受伤而在流泪。诗人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已不堪忍受,他要借爬白桦树寻找一条出路,一条通向天国的道路,离开人世间一段时间:“我喜欢凭着爬一棵白桦树离去,/攀着黑色树枝沿雪白的树干上天。”
二、社会背景是造就其“黑色”诗歌的外因
由于西方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副作用,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灾难,“上帝死了”导致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和精神支柱的垮塌,宇宙没有了中心,生活失去了意义,人们已无家可归,西方社会一片荒凉、混乱、扭曲、变形、孤独、绝望,没有生命力,没有希望。这样的感受,弗罗斯特借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得很充分,其他美国作家也在作品里做了精到的揭示。“孤独、异化以及生活的分离对本世纪许多诗人和小说家、对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生活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如果说艾略特在他的《荒原》中创造了一个伦敦荒原,海明威则创造了一个巴黎荒原,菲茨杰拉德创造了一个纽约荒原,福克纳创造了一个美国南方荒原。伦敦、巴黎、纽约代表了整个西方社会,一战后的西方社会处于一片荒凉之中。许多现代英美诗人肯明斯、庞德、威廉斯、乔伊斯、哈特•克兰等都表现过这种感受。
《老人的冬夜》被弗罗斯特认为是他第三部诗集中“最出色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一位孤独年迈、失去记忆力、体弱多病的老人,没有亲人可以想念,屋外的黑夜让他感到的只有威胁和恐惧。他面对的唯有绝望和死亡。弗罗斯特暗示了老人与他的屋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突出强调诗人的孤独和绝望。“屋顶的积雪”象征老人的白发,“墙头的冰柱”寓意老人的眼泪。诗人运用“薄霜”、“凝霜”、“夜”、“一盏静静的灯”、“积雪”、“空屋”、“冰柱”、“沉重的吸引”、“沉睡”、“年迈的男人”、“冬夜”等意象集中展现了诗中的老人已走完了人生的全部旅程,强调了老人悲哀、孤独的心境,使读者意识到死亡正步步逼近。
弗罗斯特的第五部诗集《小河西流》中的几首诗《春潭》、《曾临太平洋》、《悄然而去》、《熟悉黑夜》等都表现了自然的冷漠,人类的孤独、恐惧和渺小。
《春潭》借描写白雪融化为水,水渗入树根,使树木在夏日变得郁郁葱葱,展现了大自然中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的神秘力量。诗人以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衬托出人类的卑微和渺小。诗人在《曾临太平洋》中揭示出大自然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自然成了黑暗、暴力和邪恶的化身。诗人写道:“似乎怀着恶意的夜正在来临,/那不仅是黑夜而且是个时代。/有人最好想到洪水就要到来。/这儿将有比海啸更大的灾难,/在上帝说出熄灭那光明之前。”《熟悉黑夜》描述诗中人在黑夜里漫步雨中,游走在空荡而又悲哀的城市小巷中,低着头经过更夫身旁而不愿作任何解释,驻足倾听另一条街上传来的哭泣和那报时的钟声,最后走到城市之外的荒郊野外。诗中那位不眠人形影相吊,他默默独行,既无人理睬,也不与别人搭话。诗中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使读者久久难以忘怀。
三、对宗教信仰的怀疑和动摇是其“黑色”诗歌形成的内因
出版于1936年的《山外有山》是弗罗斯特的第六部诗集。诗集包括他最优秀也最有影响力的、曾被评论家称为“黑色诗歌”的《荒野》、《踏叶人》、《望不远也看不深》和《意志》等。
《荒野》一诗首先描写荒凉的田野雪景:“大雪和夜一道降临,那么迅捷,/压向我路过时凝望的一片田野,/田野几乎被雪盖成白茫茫一片,/只有少数荒草和麦茬探出积雪。”诗人还多处运用孤独、寂寞、大雪纷飞、黑夜降临、恐惧来描绘白雪覆盖的荒凉田野,以映衬孤独悲哀的内心世界,表现了诗人经历了许多人世艰辛,又遭受爱女玛乔丽病逝的沉重打击后,那种寂寞、忧郁、痛苦的心情。诗人还告诉我们:精神的荒芜比外部的荒凉更可怕,空虚的灵魂才是真正的荒凉之地:“人们要吓唬我不能用苍茫太空——/无人类居住的星球之间的太空。/我能用自己的荒野来吓唬自己,/这片荒野离我家近在咫尺之中。”
《意志》描绘了一幅令人恐怖的画面:一只白色的蜘蛛在白色万灵草上抓着一只飞蛾。白色在诗中象征虚无、死亡。同时,诗中还多处出现与死亡有关的意象,如“死亡”、“枯萎”、“垂死的翅膀”、“僵硬的白丝缎的飞蛾”、“黑夜”等,使读者感到死亡的步步逼近。《望不远也看不深》描写人类在寻找真理时看到的只是虚无,人类的努力总是徒劳无益的:“他们没法望得很远。/他们没法看得很深。/但何曾有什么障碍/遮挡过他们的眼睛?”
弗罗斯特对生活的厌倦在《白桦树》和《摘苹果之后》中表现得十分清楚。诗人对生活的抱怨、厌倦,他内心的孤独、寂寞、悲伤除了上述原因外,还与他对宗教信仰的动摇密不可分。弗罗斯特在他的两部诗剧《理智假面具》和《仁慈假面具》以及其他的诗歌中,反映了他对基督教的怀疑以及宗教信仰的动摇。弗罗斯特认为,宇宙是孤独的、可怕的。正如他所说的:“宇宙是冷淡的,上帝,如果存在的话,是软弱的。”他在《踏叶人》一诗中,充分表达了他的这一观点。《踏叶人》通过诗中人口吻表现了对冷淡的大自然的厌倦。因为树林是可怕的,对人类充满恶意:“整个夏天它们一直在我头顶洋洋得意,/此刻却从我身边飘向它们的安息之地。/整个夏天我都觉得它们对我悄声威胁,/此刻它们似乎也希望拉着我一道去死。”虽然诗中人努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鼓起生活的勇气,“准备踏来年的积雪”,但他的努力能否成功令人置疑,因为他已“厌了秋色”,憎恨树林。
经过上述分析表明,弗罗斯特“黑色”诗歌的形成与其一生的坎坷经历密不可分,加上当时社会的变迁,战争的创伤,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导致其精神支柱的坍塌——对基督教的信仰产生了动摇和怀疑,因此,他的诗歌表现了对生活的厌倦、恐惧、绝望等“黑色”情绪。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弗罗斯特并非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厌世者。他只是直率地表现了人类生活中的黑暗与丑陋。评论家莱昂耐尔•特利林指出,弗罗斯特诗歌中展示的恐惧是随着新事物的诞生而出现的,这一点正是现代诗歌的标志。他在一些诗歌中也曾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眷恋之情。正如他在《生存考验》中所揭示的,人生虽然短暂,但生活中充满温情,值得人类追求。他对生活的热爱使他憎恶毁灭人类的力量——火与冰,仇恨和欲望的象征。《火与冰》描写可能导致人类毁灭的冰与火。诗人在诗中表露出对未来世界的担忧,该诗同时也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的眷恋之情。诗人在《白桦树》中告诉我们:现实生活固然丑陋,但我们最终还得面对它,短暂的休息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不可少。人类正是在这种悖论中生存,社会在这种矛盾中发展。
退役后的吴敏霞事业依然很成功,因其个人的影响力及对体坛作出的贡献,她被任命到上海市的体育局担任团委副书记,之后吴敏霞因为工作出色,又被推选成为上海市团市委的副书记,官职相当于副厅长级别。作为一名游泳运动员,退役后能够在政坛身居要职,吴敏霞做的已经足够出色,可以说是人生赢家。现如今,吴敏霞和张效也拥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希望他们今后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拒绝嫁入霍家,和男友地下八年的恋情。吴敏霞不仅在事业上大丰收,在爱情上也有满满的收获。她与郭晶晶不一样,退役一年后选择了与自己的初恋男友张效诚结婚,没有嫁给什么富二代,选择嫁给自己的初恋男友。张效诚年龄比吴敏霞要小,两人地下恋情更是长达八年之久。
面对豪门的诱惑也毫不动摇她跟张效诚提出不公开两人的恋情,两人的“地下恋情”就这样维持了好几年,就连同队的郭晶晶都不知道。后来,郭晶晶跟霍启刚结婚,还想把吴敏霞介绍给弟弟霍启山,吴敏霞这才告诉她,自己早就有男朋友了。而且,她对张效诚死心塌地,面对豪门的诱惑也毫不动摇。伦敦奥运会上,吴敏霞带领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师妹何资,摘得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随后,在单人3米板决赛中,她用完美的5跳轻松夺冠,她的奥运金牌数也追平了伏明霞、郭晶晶两人。此时,远在北京的张效诚认为吴敏霞应该会选择退役,已经打算好向吴敏霞求婚了。
退役后的吴敏霞31岁的吴敏霞带着荣誉宣布退役,并在水立方举行了退役仪式而她跟张效诚的恋情也圆满收尾,2017年5月17日两人登记结婚,5个月后两人在陕西富平举办了婚礼。2018年,两人的女儿诞生,为这个家再添一份喜气。如今,吴敏霞已经远离赛场多年,但是她仍然在为体育事业做出贡献。她也经常参与一些公益活动,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郭晶晶将吴敏霞介绍给霍启山郭晶晶和香港豪门霍英东家族的霍启刚结婚。作为嫂子,郭晶晶为弟弟霍启山的感情问题操碎了心。作为霍启刚的二弟、霍英东的孙子,霍启山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但在感情上却十分不顺。他先是和女星章子怡谈了恋爱,但因为霍家有规定女星嫁入霍家必须要息影在家相夫教子,他和章子怡走到了分手的结局。面对如此情路坎坷的霍启山,郭晶晶想到了吴敏霞,她想将吴敏霞介绍给霍启山,如果他俩了,她们还能成为一家人。不过吴敏霞拒绝了郭晶晶的好意,还告诉了她已有男朋友的事实,郭晶晶答应帮她保密。
吴敏霞的童年吴敏霞1985年出生在上海徐汇区龙华路的一个一般家庭,她家的房子只要14平米,家里搭了个阁楼,阁楼上睡人,阁楼下吃饭,家中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房子虽小,小时候的吴敏霞也自得其乐,她非常喜欢水,小时候洗澡,她常常泡在澡盆里不出来。
在她7岁时,巴塞罗那奥运会举办。在这届奥运会上14岁的伏明霞获得女子10米跳台金牌,成为奥运历史上最年青的冠军运动员。看着电视里的伏明霞夺冠,吴敏霞激动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快看,伏明霞拿冠军啦!”她还说:“我今后也要像她相同,拿奥运会冠军!”
坎坷的成长历程在这前一年,吴敏霞则走上了跳水之路。彼时上海少体校的袁连英教练到吴敏霞地点的幼儿园选适合跳水的好苗子,经过对100多个孩子量身材、测耐性,吴敏霞成了最出挑的那一个。袁连英教练看中了吴敏霞。只不过当时看中吴敏霞的不止一人,舞蹈班的教师也看中了她。只不过吴敏霞的跳水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因为先天性贫血和先天性跨和髋关节杰出,她的运动才干比一般人要差许多。可即使如此,年纪轻轻的吴敏霞并没有选择放弃。她每天都坚持去体校练习,假设落后在其他孩子后边,她就会不高兴。
吴敏霞对自己很严格中国跳水队一直以来都是人才辈出,而吴敏霞、郭晶晶是最闪耀的一代,她们两人是中国跳水队的标志性人物。吴敏霞出生在上海一个工薪家庭,从小就展示出了自己极高的游泳天赋,6岁就进入到上海市集训队的她,在队内上百个孩子中,是所有名额里最优秀的那一个。吴敏霞对于自己的训练要求十分严格,秉承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成就了她的传球跳水生涯。
吴敏霞对跳水比赛的中英文解说的解说员印象深刻,最后确定关系在北京奥运会上,吴敏霞对跳水比赛的中英文解说的解说员印象深刻,发现解说员的英语非常流利,声音也很动听。她有意识地问郭晶晶,“这个解说员是哪个电视台的?”郭晶晶告诉她,“他叫张效诚,不像专业播音员,不仅嗓子好,”吴敏霞没想到的是,颁奖典礼结束后,张效诚主动和她合影,询问她的****。乍一看,张效诚也犹豫了很久,是否要示爱吴敏霞,他想知道一个伟大的体育明星怎么会爱上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吴敏霞和张效诚恋情吴敏霞在跳水系列青岛站受伤,获悉消息的张效诚立即发了一个消息来处理。他原本写了很长一段话,最后总结为四个字:你还好吗?吴敏霞收到张效诚的短信,惊喜不已。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每天都发短信,张效诚时而照顾她,时而给她发个玩笑解闷。来走去,吴敏霞发现张效诚不仅声音好听,而且还很幽默,总能让他开怀大笑。而且张效诚的厨艺非常好,当吴敏霞随口说喜欢吃肉夹馍时,张效诚就去陕西学习了最正宗的肉夹馍食谱。吴敏霞也了解张效诚的情况。张效诚,比吴敏霞小一岁,张效诚的家庭背景很普通,但他愿意努力工作,非常上进。吴敏霞很喜欢上进的张效诚,于是两人展开了恋情。
结语作为一名游泳运动员,退役后能够在政坛身居要职,吴敏霞做的已经足够出色,可以说是人生赢家。现如今,吴敏霞和张效也拥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希望他们今后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奥尼尔求婚宋茜是真的,但只是节目组安排的效果。
在《来吧冠军》综艺节目中,奥尼尔现身,并向宋茜“求婚”。曾在微博上公开表白宋茜的奥尼尔这次与宋茜一起录制节目,还称宋茜是他的中国女朋友。奥尼尔突然向宋茜求婚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有些惊慌的宋茜接过戒指后,连忙说:“我要回家问一下我妈!”
而在微博上奥尼尔直接艾特宋茜并发文“我的新的中国女友”!当然奥尼尔和宋茜两人只是一对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奥尼尔自己早就有了家庭,而且他的儿子也已经很大了。
希望奥尼尔和宋茜之间的这份友谊能够长存,他与我国的球迷们也能够友谊长存。
奥尼尔的人物评价:
奥尼尔是最有天赋的大个子,我搭档过最棒的球员之一,他给这座城市(洛杉矶)带来了历史性的意义,将永远会被湖人球迷记住。球衣退役,是他赢得的荣誉。(科比·布莱恩特评)
对沙克大柴油机(奥尼尔绰号)来说,这是多么伟大的的职业生涯。比赛中最具有统治力的球员,各方面都堪称伟大的人,有史以来最富有搞笑天赋的球员,他将会被怀念。(勒布朗·詹姆斯评)
耀翔成为著名的摄影家,又来到希腊拍片子,而晓彤当年没有接受耀翔的照顾,也来到了希腊。
晓彤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不见恩祈,美龄和良平不得不告诉晓彤事情的真相,原来,怡倩偷偷从医院跑了出来,神经失常的怡倩为了要恩祈永远不离开她,拿刀刺向了恩祈,等美龄赶到时已经晚了,恩祈在临终前把心脏捐给了耀翔。
按照早已出版的《情定爱琴海》小说上的写法,最终结局是苏有朋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成全了何润东与蔡琳,制作单位特意为《情定爱琴海》拍好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结局,小说里只写出一个结局,第二个结局是苏有朋和蔡琳饱受波折但终成眷属,第三个结局是蔡琳孤苦一生,苏有朋和何润东都没有得到蔡琳。
就目前情况而言,绝大部分的网友和观众是倾向蔡琳选择和苏有朋结合,但制作单位表示结尾戏到底播出哪个版本要在播出前才能做出决定。
十九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文森特·凡·高 (本站简称凡高)他是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他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4 年后,凡高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小时候的凡高不爱学习,但他很有语言天赋。他会说英语,德语,法语,还会用它们写信。再加上后来学习宗教时学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母语荷兰语,他总共会六种语言。这说明凡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是个疯子!这一点必须澄清!请见《"疯子"是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文。
1861年凡高进入小学读书。1869年,16岁的凡高在画商文森特伯伯(与凡高同名,简称文森特伯伯的介绍下,进入巴黎古比尔公司(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廊)的海牙分店工作。这家店是文森特伯伯一手创建的。现在的经理是年轻的特斯蒂格先生。店里出售绘画作品和名画复制品。凡高在那儿当店员。后因工作出色被转到伦敦分店工作。凡高质朴,真诚,热情的性格,使别人都很喜欢他,他的前途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因为他的伯伯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之一,而他被认为是这位著名画商的理想继承人。
凡高在这段日子里通过工作,学习了大量的艺术知识,也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凡高一生都很爱读书,从他的信中就可以看出),这使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很高的艺术鉴赏力,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打下了基础。他最喜欢的画家是米勒,伦勃朗,布雷顿等人。
1871年,父亲被调往海尔沃特。
1872年夏天,凡高回到海尔沃特看望双亲,与在外地上学的弟弟提奥见面。8月,提奥前往海牙,凡高与弟弟度过了一段愉快而难忘的日子。提奥走后,他们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书信来往。这650多封凡高写给提奥的书信,是我们了解凡高的最重要的资料。(请见本站凡高书信集)
1873年,提奥开始在古比尔公司布鲁塞尔分店工作,与凡高成了同行。
1874年,凡高在伦敦向房东的女儿求婚失败,受到了第一次巨大打击。心灰意冷的他对工作失去了热情,顾客和同事都对他很有看法。终在1876年初,凡高被古比尔公司解雇。
凡高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求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1876年4月,他来到英国的海边城镇拉姆斯盖特,在斯托克斯先生办的学校当没有薪水的见习教师。7月,学校迁往艾勒沃斯,但试用期过后凡高仍没有领到工资。他开始另谋出路。这时,他有幸结识了当地的琼斯牧师,并在牧师所办的学校任助理教师,后来做起了助理牧师,甚至凡高有了自己的第一次传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在伦敦失恋后,就已经投身了宗教,并成了一名“宗教狂热分子”。
12月,凡高回家过圣诞节。此后再没有返回英国。具体原因不详。
1877年,又是在文森特伯伯的帮助之下,凡高到多德雷赫特一家书店当店员。但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宗教,怠慢了工作,4个月后再次失去了工作。
1877年5月,经父亲同意,他来到阿姆斯特丹,住在当时是荷兰海军司令的约翰伯伯家准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凡高的舅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给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但因为急于从事实际工作和痛恨晦涩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他放弃了继续学习。
1878年7月,又进入布鲁塞尔传教士学校学习,但还是没有取得毕业任命书。
同年12月,他毅然前往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那是一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为了给矿工们最大帮助,凡高与矿工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后因工作过于“热情”,形象过于“丑陋”,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把他解雇了。但凡高的行为得到了矿工们的尊重,有些人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再一次被解雇后的凡高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义务从事传教和救助工作。这时,他打算从事艺术了!
1880年10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布鲁塞尔边学习边创作。
1881年4月,凡高返回父母居住的埃顿。他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而他的家人和亲戚已开始对他失望(其实一直都很失望)。可是此时,凡高深埋心底的对艺术的热情才刚刚开始燃烧。
在埃顿期间,他爱上了刚刚丧夫的表姐凯(就是曾帮助过凡高的牧师舅舅的女儿),他和凯很谈得来,但当他提出要和她结婚时,又一次被拒绝了!凯逃回了阿姆斯特丹。痴情的凡高到凯双亲的住处找她,但凯的父亲拒绝了凡高的请求,凡高将一只手放到点燃的蜡烛上,故意让火烧自己,凯的父亲最后不得不吹灭了蜡烛凡高还是离开了。
又一次遭到打击的凡高来到海牙,他得到了已经很有名气的画家亲戚安东·莫夫(又译成毛威)的帮助,凡高在莫夫的指点下,绘画技法进步很快。他还得到了海牙古比尔分店经理特斯蒂格的支持。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凡高曾拒绝莫夫的建议:画石膏像。不过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因为凡高与女西恩交往,才最终与莫夫和特斯蒂格绝交。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只能弟弟提奥每月寄来的钱维持生活,而这种弟弟养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凡高自杀。
1882年2月,凡高结识了女西恩并同她同居。出于对其悲惨生活的同情,凡高决定和西恩一起过平静的生活。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的结合,甚至是提奥。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9月中旬,与西恩分手后的凡高,离开海牙前往荷兰北部的德伦特,开始了几个月的流浪与创作。
1883年底已30岁的凡高来到父母在纽南的新家。
1885年3月26日,凡高的父亲去世。当年凡高完成了他的一幅著名作品(所谓著名是后来人的评价,当时的凡高根本无人知晓)《吃土豆的人》。这个时期的凡高受到荷兰画派,伦勃朗等画家的影响,画面深沉,厚实,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而喜欢画农民一方面是出于对劳动者的尊敬和崇尚,也是受了他的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
1885年11月,凡高到安特卫普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他开始推崇卢本斯,还接触了日本浮世绘。
1886年2月,凡高突然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凡高结识了保罗·高更、埃米尔·贝尔纳、图卢兹-劳特累克、卡米尔·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还结识了经营绘画用品的唐基。这一时期的凡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凡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它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 “画家之家”(又称“南方画室”)。他的创作真正进入了高潮。《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收获景象》《海滨渔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他依然只能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阿尔期间,凡高认识了邮递员鲁林,善良的鲁林可能是凡高在阿尔唯一的朋友。凡高还为他们一家画了很多肖像画。
10月,高更来到阿尔与凡高同住,这是凡高梦寐以求的。他为了装饰高更的屋子,打算画一打(12幅)的向日葵,可惜没有完成。他对高更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尊重高更,但他们因性格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分歧经常争吵。后来凡高因过度劳累,而变得时常精神失常。在一次与高更争吵后,他失去理智,企图“刺杀”高更,高更跑开后,凡高回到“黄房子”,割下了右耳的一部分献给了一个当地女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高更走了,凡高想建立“画家之家”的宏伟计划就此终结。他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泥潭。
1889年4月,提奥结婚了。
5月,凡高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圣雷米的修道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凡高得的应该是癫痫病,有人研究得到的结论认为:凡高得这种病有遗传因素,因为他们家族有这种病史)。
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次病,但平时他极为清醒(癫痫病人在不发病时就像常人一样),还创作了大量作品。这时的凡高已完全超越了印象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凡高认为:绘画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当在凭感觉与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可以说,用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是此后一些画派,甚至整个现代艺术的主题。可在当时,凡高和高更等人根本不被理解,所以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他近十年的艺术创作都是在提奥的资助下进行的。《星月夜》是圣雷米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1890年5月,凡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和他的妻子,及他们刚出生一年多的儿子见面(凡高的侄子也叫文森特·凡·高,后来成为出色的工程师,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就是在他的奔走下建立的。)
5月21日,凡高搬到巴黎附近的奥维尔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一切都很顺利。但《麦田与乌鸦》这一著名作品被认为预示了凡高的死亡。
7月27日,星期天。在外出写生时,凡高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也有说是子弹太深了,已无法医治。)
7月28日一早,提奥赶到奥维尔。他坐在凡高床边和他一起回忆童年的时光
凡高说:“痛苦将永存”
7月29日黎明,凡高逝世。
7月30日,举行了葬礼。参加葬礼的只有提奥,加歇,贝尔纳,鲁西安·毕沙罗(著名画家毕沙罗之子),唐基。
自杀后,在凡高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中,凡高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提奥因过于悲痛也卧床不起,在凡高去世六个月后,也去世了。
后来,他与凡高一同葬在奥维尔墓园。他们兄弟的故事将感动全世界。
此后,在提奥妻子乔安娜的努力下(她把凡高的画借出展览。其实,在凡高临死前,已经有评论家赞美凡高了),凡高的名望越来越大。
1907年凡高的母亲去世。他活到了他儿子成名的那一天-------,她还为曾扔过凡高的画而感到后悔。
提奥的妻子乔安娜整理了凡高堆积如山的油画和素描,及写给提奥的几百封信。
1914年,凡高书信集出版。凡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1927年,乔安娜去世。
1934年,《渴望生活----凡高传》出版。到了今天,此书已销售几千万册,许多人是通过这本书才喜欢上凡高的。
1962年,在凡高侄子的努力下,荷兰政府修建了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美术馆,永久珍藏凡高的作品和书信。这也是现在收藏凡高作品最多的艺术馆。
1978年凡高的侄子去世。他生前看到了凡高美术馆的建成。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
他的《加歇医生像》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8250万美元。
凡高37岁就死了,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完成的。现存有油画800余幅,素描1000余幅,还有水彩,版画等作品。本站只选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品向大家展示。
凡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凡高,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他们都超越了印象派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导师和照亮人类艺术史的永恒的明星!
中文名:治五郎 (编号:850)
外文名:Jgoroh
日文名:未知
声优:中井和哉
职业:剑豪
恶魔果实:未知
角色简介:生前是传说中的顽固老爹。为了保护家人而杀死七千个海贼的剑豪,享年59岁。死后被赫古巴库改造成僵尸并植入索隆的影子。成为三怪人之一的阿布萨罗姆管辖的僵尸将军,后赫古巴库得到其控制权。在乔巴与赫古巴库的战斗中,罗宾用计让他与香吉士的影子僵尸企鹅三人组3号(狗企鹅)一起跳到楼下。路飞打败莫利亚后,影子回到索隆身上。 中文名:剑豪龙马
外文名:Ryoma
日文名:未知
声优:长岛雄一
职业:剑豪
恶魔果实:未知
角色简介:出生于伟大航路的和国,生前是一名非常强大的剑豪,佩戴着大快刀二十一工之一的“黑刀秋水”,传说他曾经用秋水斩杀天上的龙,又被人称为斩龙武士,死后尸体被王下七武海莫利亚一伙发现,利用莫利亚的影影果实能力将鼻歌布鲁克的影子放进尸体内,再加上天才医生霍古巴克的技术得以复活,从而成为莫利亚僵尸军团的一份子。原本强大的剑豪身体加上布鲁克优秀的剑术变得更为强大,身穿白色和服,双袖都绣有一个龙字,白色的头发,木乃伊般的身体,与布鲁克的2次战斗都以完胜的结果取得胜利,而且和布鲁克战斗的时候根本没使出全力,使用的招数与布鲁克的一模一样,只是威力和技术性都比布鲁克高出一大截,后来与索隆战斗不分上下,最后还是被索隆击败了,将“名刀秋水”托付于索隆,虽然被索隆击败了,但得到了索隆的尊重。剑豪龙马其实就是尾田荣一郎另外一部作品——短篇集《无敌王》五篇中的一篇《MONSTERS》中的男主角龙马·基克,拥有世界第一剑士情操的剑士,曾经为了保护一座城市一刀砍杀了龙。 中文名:罗拉
外文名:Lola
日文名:ローラ
声优:久川绫
职业:海贼
恶魔果实:未知
角色简介:翻滚海贼团船长。是个绑着粉红色双发辫,身材壮硕,有着丰厚嘴唇的女性。有着遇见男人就会向对方求婚的习惯。求婚次数是4443次,向路飞求婚失败后变为4444次,打败摩利亚后向草帽海贼团全员求婚,同时遭6人拒绝(分别为山治、索隆、乌索普、乔巴、弗兰奇、布鲁克),求婚次数因而上升到4450次(但是松鼠基兄弟的说法是“一口气遭5人的拒绝、第4449次的求婚告吹”),草帽海贼团临行前向弗兰克求婚失败后变为4451次。使用二刀流,于3年被夺走影子,把路飞视为打败月光·莫利亚的希望,将100人份的影子塞入他体内,受草帽一伙的毅力所感动,坚持和摩利亚奋斗到底的决心。
罗拉在新世界出生,曾带领自己的海贼团到过鱼人岛,其影子于幽灵岛被莫利亚移植至赫古巴库所改造的野猪僵尸罗拉的身上,最终战斗被“影之集合地”吸收至莫利亚体内,后由于路飞击败莫利亚,而使其影子重新回归其本体。罗拉的母亲据说是个相当厉害的海贼,母女各用身上所拥有的“生命卡”互相确认是否平安无事,猜测疑似四皇“BIG MAM”的女儿;在草帽一伙临走前,罗拉将一张签有自己名字的生命卡送给娜美,并就此道别。
根据扉页连载《在世界的甲板上》,罗拉在“大事件”结束两年后,与松鼠基兄弟光顾方块姊妹在水之七岛经营的酒馆,还聊到草帽一伙重新出发的消息。
作者曾于单行本69集SBS专栏因应读者请求,画出罗拉吃下“滑嫩果实”后变成美女的模样。 约翰船长(声优:冈本寛志)
三怪人之一的阿布萨罗姆管辖的僵尸将军,扉页故事中红鼻子巴其寻找他的宝藏,过去欲想独吞宝藏结果被自己的部下杀害,后来被莫利亚复活了肉体成为了僵尸将军,被同伴认为有辱生前的恶名。 塔拉拉(声优:日本:田中一成,台湾:孙中台)
三怪人之一的阿布萨罗姆管辖的僵尸将军,是只身型相当巨大的蜘蛛猴(猴子和蜘蛛的综合体)。所吐出的蜘蛛丝相当强韧,却不耐火。本来抓住了罗宾和弗兰奇,最后被突然出现的布鲁克击败及净化。笑声是“猴猴猴猴~”。大耳朵只是装饰用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