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专门对付日本武士铠甲,一把专克西

一把专门对付日本武士铠甲,一把专克西,第1张

一把专门对付日本武士铠甲,一把专克西

在古代的战争中,各式铠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战场。有盾就有矛,出现了铠甲,也就必然会出现破甲的武器。

按理说,无论是东方的扎甲还是西方的锁子甲,还是后来欧洲的板甲,好歹也都是铁的。要破甲,要么钝击,要么用力刺。短刀破甲,着实有些难以想象。然而这两种短刀,虽然貌不惊人,但在它们各自在的战场上,都是破甲的利器。

破甲用的刀,带有浓烈的日式风格,它也的确是日本刀的一种,被称之为铠通,属于日式短刀的范畴。铠通,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刺穿铠甲的刀。铠通有多种造型,除了这种之外,还有的铠通直接做成日式枪头的造型,看起来比跟匕首长得差不多的普通铠通要吓人不少。

至于日式铠通如何破甲,很多人解释为日本铠甲质量低劣,都是竹子藤条做的,拿短刀一捅就破。但是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果真如此,那么用长刀用力劈、用力刺,岂不更好,何必玩短刀破甲这种花活呢?

虽说,日本历史上的确出现过竹制铠甲,但大多是仪仗、装饰用品,并非实用器。日本战国后期,一名足轻(即步兵)都可以装备一顶斗笠和一身胴丸、腹卷(防护躯干、大腿),虽然未必人人都是铁甲,但是铁甲的比例已经相当可观了。

武士的铠甲更为精良,防护的严严实实的。这一时期,很多高级武士甚至开始装备南蛮胴(欧式胸板甲),其防御效果更佳。日本也是唯一在近代装备欧式板甲的东亚国家。

面对这些铁质铠甲,日本的打刀和太刀自然是派不上用场。尤其是日本从镰仓时代开始就流行一骑讨,即两名高级武士在阵前决斗,身后一帮足轻呐喊助威。跟咱们中国古代的“斗将”很像,但是中国古代多为武将骑马决斗,而日本常有步战一骑讨。

想象一下,两个身着全面防护铠甲的武士,在阵前拿刀砍来砍去几十回合都砍不死人,许久不分胜负,岂不在身后的小弟面前丢脸?

所以有时候他们会选择贴身近战,双方都丢掉长武器,进行摔跤。这些摔跤技法也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之为角抵、相扑,日本人称之为柔术,并且演化为现代的柔道。

利用摔跤技巧将敌人制服之后,铠通便可以派上用场了。铠甲再厚,也有缝隙,比如胳肢窝,比如尤其是古代没防弹玻璃,眼睛那部分肯定是没有任何防护的。

拔出铠通,指着敌人的眼睛,识相的武将一般就此就宣示下胜利,留人一线,不捅进去伤人性命。就算败军之将一心求死,那就让他切腹去,跟自己也没关系。下次自己被人按倒在地上,也免得被人用铠通一刀捅死。

普通士兵的武器更为低劣,武艺也比不上那些武将。如果不玩一骑讨,混战之中,一群士兵对付身穿重甲的武士,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上前把他按倒在地,然后拔出铠通,从铠甲的缝隙中插进去。

类似的武器和战法不仅日本有,欧洲在全身板甲盛行的时代,也流行这种将敌人按倒之后用短剑插入眼睛缝里杀人的玩法。

另外,短小的刀身也让铠通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容易断。而且铠通的刀背本身就比一般的打刀太刀要厚重,有的铠通简直就是个三棱刺。真的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用铠通奋力往敌人身上一捅,兴许也能捅破。

但是铠通没有刀镡,如果单单用臂力去捅,一旦手滑就回伤到手指。铠通要是直接怼铠甲,必须两个手用,一般是右手反向握住刀柄,左手抵住刀柄的尾部,然后用全身的力气和惯性进行近身刺击。近似于下图中的用法:

因为通常反握,所以铠通一般佩戴在身体的右侧,也与普通刀剑的方向相反(一般刀剑多悬挂在身体左侧)。

中亚和西亚地区,多沙漠,要是穿个扎甲或者板甲,大夏天太阳一晒,估计脱下铠甲人就熟透了。所以,那边一直使用透气性良好的锁子甲,最多在锁子甲上加点铁片加固一下。

锁子甲是用一个个的小铁环编成的,大老远一看有点像铁丝织的毛衣。古代锁子甲每个铁环都有铆钉加固,有不错的防御效果。锁子甲最大的优势就是防护全面,因为这玩意是编制的,穿在身上跟衣服一样,可以做到几乎100%的防护面积,除了眼睛不留任何缝隙,而且穿在身上轻便,活动灵活。

然而锁子甲又有一个缺陷,那就是铁环毕竟是铁环,还是有孔的,所以遭遇刺击的话,防御效果不佳。

所以中亚破甲刀的破甲方式也和日式铠通不同,是硬碰硬的破甲。中亚地区的破甲刀多为精良的大马士革钢制成,刀身也细小,前尖后宽,尤其是前端的尖,非常细,而且刀身截面多为T字形。

在使用时,使用者用身体的力量将短刀捅在对方的锁子甲上。这时,前端的细尖刺入铁环,较厚的刀背抵住铁环的一边,另一边的利刃凭借大马士革钢的优良性能和惯性,切断铁环的一边,到最后势如破竹,一个个铁环被切断,形成一个缺口。

破甲刀自然也就越陷越深,捅入敌人体内,对敌人进行杀伤。人不可貌相,兵器也是如此,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兵器,其实都有它独特的妙用。

日本幕府时代盛行700年的原因

公元1185年,当南宋皇帝宋孝宗还在为如何恢复自己父辈们丢失的中原烦恼时,一海之隔的日本正式拉开了为期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的帷幕。

从1185年到1867年共682年的幕府时代里,日本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以及江户幕府。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举着“源氏”的旗号开设了新的幕府:从由源赖朝战胜平氏后建立的第一个幕府——镰仓幕府,到足利尊氏举着“把鸡蛋放到篮子里,将权力归还给源氏”的旗帜推翻了北条氏夺权掌管的镰仓幕府,建立了第二个源氏正统的幕府——室町幕府,以及后来接过丰臣秀吉统一全国的接力棒之后,自称自己也是源氏家族一分子的德川家康建立的第三个幕府——江户幕府。

8月20日,在东京德川将军家的仓库里新发现了一枚刻有“经文纬武”的幕府公章。

这枚公章曾与德川家茂的签名一同记录在了1858年签署的日美友好通商条约上。

“经文纬武”印按压在德川家茂署名下

日本幕府时代能够盛行近700年,其中的缘由还得从日本封建社会的阶层固化说起。

中国自秦汉开始,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平民和权贵都有着完善的“上升通道”,通过举孝廉和科举制度等方式,可以“自然”地完成阶层的转换。皇帝也正是通过这种方法,建立了忠于自己的官僚体系,有效打压士族门阀对政权的垄断威胁。

但日本古代的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有所不同,虽说日本从中国唐朝引进了很多治国方法,但在官员选拔方面却无法照搬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便是因为具有平等精神的科举制度与贵族传统存在巨大冲突,日本的皇权与之相较,实在是无法抗衡。十世纪之后日本科举制度便已形同虚设,任免官员的权力已完全被贵族势力所把持,他们继续沿用以“血统”和“姓氏”来委任官员的办法,从而壮大贵族家族的势力,进一步将天皇置于尴尬的地位。

久而久之,日本封建时代里的所有文官,便都出自藤原氏一脉。据史载,藤原氏一族早在日本奈良时代便已存在,是日本古老的贵族之一,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一千年。

1980年,曾有一部美日合拍的8小时**《幕府将军》,

根据詹姆斯·克莱威尔畅销小说改编。

**《幕府将军》中三船敏郎扮演的德川家康

在平安时代末期,第72代白河天皇继位之后不久,便想出了一个如何摆脱藤原氏一族对朝政的控制的方法,那便是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将天皇位让给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自己做“上皇”,建立了全新的“院政”制度,从而继续听政。

在日本院政时代持续了将近100年的时间里,总共经历了三代上皇,期间上皇的势力也确实增加了不少,但直到最后一任后白河上皇都始终无法掌握军队,在长期面对藤原一族钳制的情况下,不得不去借助武士集团的力量,以进一步削弱长久以来制霸朝廷的藤原氏一族,彻底夺回政治上的话语权。于是,后白河上皇便想到了同样被文官打压下的武士集团,企图利用武士集团的兵力,来改变这一格局。武士集团也因和上皇产生了合作互利的关系而在朝廷上渐渐有了一席之地。

“源氏”后来以“天下第一武勇之士”的身份进入朝廷,另一个武士集团的领袖“平氏”家族,也在朝廷中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曾经都是历代天皇的后人,被“赐姓臣籍降下”之后(皇室是没有姓的)成为“朝臣”,原本是由天皇派往地方,担任“国司”的角色,然而他们凭借皇族出身以及掌握的权力,组织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成为了一个个武士集团的首领,建立起脱离政府控制的“独立王国”。其中,平氏和源氏则是所有武士集团里最庞大的两家。

2012年,世嘉公司在苹果iso平台山推出了

游戏《Total War Battles: Shogun》(《全面战争:幕府将军》)。

就在1156年,鸟羽上皇去世,身为兄长的崇德上皇与弟弟后白河天皇之间爆发战争。结果,弟弟后白河天皇借助平氏平清盛、源氏源义朝的力量,先发制人,打败了崇德上皇,史称“保元之乱”。

从这场皇室内部的政变结果来看,足以证明了武士集团的强大。其实到了这个历史时期,已经显现出一种新的迹象,那便是决定日本政权的俨然已不再是皇族和贵族们的宫廷斗争了,武士集团正式活跃于日本的政权斗争中,日本幕府时代的到来已经显露踪迹。

武士阶层登上历史舞台

“保元之乱”之后三年,平清盛便发动了“平治之乱”,其结果则是把皇帝老儿彻底架空,平氏家族便垄断了朝廷内外所有的高级职务,几乎完全掌握了朝政,宣告关西平氏家族的鼎盛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也代表着日本院政制度土崩瓦解。直到公元1185年的“治承寿永之乱”之后,平氏政权才被源氏所代替。

平治之乱

源赖朝在消灭了平氏政权之后成为了又一个可以左右国家政局的武家,可是他并有急于接管京都的政府,而是转头致力于在关东地区,继续巩固和建立自己的政权。源赖朝清楚地知道镰仓(神奈川县东南方)是形势最险要的地方,便选择在镰仓作为自己的根据地。直到建久三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192年,源赖朝受封成为征夷大将军,此时,历史的脚步正式步入镰仓幕府时代。

维持了140多年的镰仓幕府最终在忽必烈的铁骑下瓦解。公元1333年,忽必烈东征日本五十年后,最后一代镰仓幕府执权北条高时在各地豪族组成的反幕势力逼迫下自杀,镰仓幕府至此灭亡。

日本幕府时期一分银

1336年,足利尊氏在京都创建室町幕府。因为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室町的“花之御所”办公,所以称为“室町幕府”。第一代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尊氏病逝以后,由他的三儿子足利义诠即位为第二代将军,幕府权力也在与南朝的对峙中不断强化。直到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的统治时期,才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此时,才在全国范围确立起室町幕府将军的绝对统治权,进入室町幕府最盛时期。

凡天下事,皆逃不过合久必分、盛极必衰的命运。室町幕府从第四代将军足利义持开始便渐渐走向下坡路,直到1467年爆发的“应仁之乱”。在八代将军足利义政任期内,日本历史进入新兴的大名互相混战的战国时代。

进入战国时期后,被后人称作“日本战国三杰”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开始成为历史的主角。就在1568至1582年间,织田信长将第15代将军足利义昭从京都流放,推翻了名义上掌管了日本近200年的室町幕府,同时也使得从“应仁之乱”开始的日本战国时代步向终结,同时,江户幕府时代也随之来临,并开始了长达260多年的统治。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

江户幕府又称“德川幕府”,它是日本第三个封建统治政权,共经历了15个将军的统治时期。辉煌的江户时代在日本历史上犹如一颗明珠一样,格外引人注目。

从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置幕府起,至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江户幕府的机构已大体完备。可好景不长,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掌权的时代,德川幕府正处于由盛而衰的转折期。经历了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将军轰轰烈烈的创业阶段,德川幕府便进入守成阶段。可物极必反,到达了巅峰之后,势必会迎来下滑的过程,衰微的种子也在慢慢萌发。

因德川秀忠的寄进,而将桃山调的社殿改建为现今的二荒山神社。

是现今日光山内最古老的建筑物。

“日光的神殿与庙宇”:东照宫神社、二荒山神社等2神社和轮王寺1寺院及其周边的遗迹,位于栃木县日光市,199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其中,东照宫是德川家康的灵庙,日本建筑艺术的代表。

1854年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后,时代危机和民族危机又加剧了江户幕府的谢幕进程。江户幕府末期,在日本内陆的农民起义和以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1867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明治维新拉开了大幕。

至此,日本最后一个幕府时代终于结束了。日本幕府时代的建立,标志着由中央贵族掌握权力时代的结束,在贵族时代地位很低的武士阶层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鄙视贵族们奢靡的生活,崇尚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核心的思想,并结合了中国的儒学、佛教禅宗以及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形成日本武士的精神支柱——“武士道”。日本古代幕府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日本天皇成为傀儡,幕府成为实际的政治中心。

日本的幕府虽然源于中国,但到后来超越了中国的制度建构,在日本的国土上完成了适应自己的土壤和气候的生长。在中国,从来没有哪一个大臣或者中央大员的幕府能够做到和日本幕府一样,成为威胁到皇权的机构。日本幕府做到了,对日本民族来说,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

日本刀的分类

按时代划分

上古刀(じょうことう,Jyoukotou):通常不列入日本刀之列,指的是古刀之

前的刀。以直刀为主,大刀等偶尔可见刀反。 

古刀(こどう,Kodou):指庆长以前的日本刀。室町时代中期以前主要是太刀。 

新刀(しんとう,Shintou):庆长以后的刀。 

新々刀(しんしんとう,Shinshintou):依据水心子正秀提倡所制作,使用古刀锻造法的刀,另有诸说,概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幕末时期的日本刀。 

现代刀(げんだいとう,Gendaitou):也有诸说,概指1876年日本颁布废刀令以后所制刀。 

昭和刀(しょうわとう,Syouwatou):作为美术刀剑的日本刀范畴外的一种,是主要用于军刀的兵器用刀。有多种制法。

按形状分类

 

太刀(たち,Tachi),刀刃长度在80厘米以上,刀身弯度亦较高。太刀没有硬性规定的佩带方式,不过,为了方便骑兵抽刀砍杀地面上的敌人,太刀一般会以边锋朝下的方式佩带,并吊在腰带以下。日本刀都分正反面,太刀的正面是右面。铭的位置是关键,若切先上指,将刃视作刀剑的前方,太刀的铭就在刀身的右面。 

刀(かたな,Katana)又称打刀(うちかたな,Uchikatana),一般较太刀为短,刀身弯度亦较低。为求达到最快的拔刀速度,传统上刀会以边锋朝上的方式佩带,刀鞘插在腰带里。若切先上指,将刃视作刀剑的前方,铭就在刀身的左面。所以刀的正面也就是左面。按现代分类指刀刃长度(刃长:切先到栋区的直线距离)60厘米至80厘米的刀。 

胁差(わきざし,Wakizashi)又称胁指,指刀刃长度30厘米至60厘米的刀。 

短刀(たんとう,tantou)桅刀刃长度在30厘米以下的刀。另外,30cm以上但是没有刀反的平造制法制成的刀,通称寸延也常被归为短刀。 

古代日本只有武士才能佩长刀,一般平民是无权使用的(但是可以配带胁差)。武士佩刀一长一短,长刀为太刀或是打刀,短者为胁差,两把刀使用上有分野,长刀是主武器,胁差是备用武器,是在长刀损坏时,才使用的,平常不会使用。按习惯武士出门之前,先会将胁差插在腰带里,然后用右手提着刀,走到门口的玄关处穿上鞋子以后,才再将刀插在腰带里。刀佩带在左腰,是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短刀除外,尤其是为配合盔甲的马手指(めてざし,Metezashi)短刀。此外,武士以自己的刀为荣耀,碰撞武士的刀鞘,会被视为不礼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边。而且刀佩带左面,即使两个武士在狭巷相遇,他们的刀鞘也不会互相碰触。武士到人家中探访,也会先在玄关把刀解开,然后用右手提着,再进入屋内。用左手提刀进入屋户表示可以随时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现。除非有合理的原因(左撇子),否则也会被视为不礼貌。

日本刀和武士刀有何不同

提起日本武士,就不能不说武士刀。的确,在当今很多人看来,武士已经和武士刀融为一体,成为了武士文化乃至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各种题材、尤其是表现战国时代的游戏及影视作品里,日本武士手持武士刀施展华丽的刀法杀人如切菜,好不威风。但实际上,战国时代的各大名鲜有靠武士刀打天下的。而且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武士刀的概念往往极易与日本刀相混淆。在不少人眼中,似乎只要是日本刀都可以冠之以武士刀之名。殊不知,这其实是不了解日本冷兵器历史而造成的误解。

那么,日本刀和武士刀有什么不同?战国时代的日本武士又是靠什么驰骋疆场的呢?

日本刀的发迹

一般人认为,日本是从唐朝引进制刀技术后才出现了日本刀。但实际上,日本刀的诞生远比这要早得多。早在古坟时代中期(约200年前后),日本本土就已经出现铁制刀剑。从稻荷山古坟出土的“金错铭铁剑”制作于471年,是为纪念服侍雄略天皇的功绩而作,刀上刻有115个汉字,足见日本刀并不是唐刀的子孙。

当然,在引进了唐刀的生产技术后,日本刀无论是从形制还是性能上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它与武士这一身份紧密结合在一起,确是很晚以后才发生的事。

早期日本武士之间的战斗,是以“骑射”为主要样式,在马上挥刀或下马持刀对砍并不常见。这大概是因为当时日本国内战争比较类似于欧洲中世纪骑士之间的决斗,更像是贵族之间的竞技比赛,交锋前双方甚至还要互报家门。

随着武士阶层日趋乡土化,特别是平安时代后期的“前九年之役”和“后三年之役”后,武士门第势力增大,武士间的战争也逐渐褪去了竞技的外衣,开始变得血腥。因而这一时期前后,日本渐渐发展出了太刀、打刀、胁差、薙刀等多种兵器,这些连同长枪在内,都被统称为“日本刀”,在当时和武士身份也没有什么联系。

日本刀里门道多

日本刀中最为大家熟知、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要属太刀。太刀是一种大型刀,它和打刀在形制上差不多,但长度更长,也更为适合在马上挥砍。因为这些特点,太刀经常被作为指挥刀使用,长长的刀身挥舞起来,让舞刀者显得威风凛凛。可也正因如此,太刀较早地失去了实战意义。

到室町时代,太刀逐渐成为礼仪用刀,开始追求更长、更薄,变得极其精美。而将太刀的弧度、长度变小后生产的打刀,因为既方便携带,又能够胜任劈刺、挥砍等多重任务,逐渐成为日本刀的主流形态。

打刀是古代日本刀中最常见的一种,它舍弃了观赏性的特点,强调实战性。刀身较太刀直,佩戴方式是刀刃向上,放置的时候大多采用卧式刀架。幕末时期大量幕府武士和倒幕武士都佩戴打刀,因此在那个时代,武士之间说“刀”,实际上就是指打刀。

胁差的长度较打刀更短,一般在30至60厘米之间,基本上只能单手持握。因此,它很适合被双刀流者使用(一手持打刀,一手持胁差),或在狭窄空间内使用。佩戴时,放置在怀中与打刀一起佩戴。而短刀比胁差更短,形制上更像一把匕首。

武士在拜见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时,需要将打刀和胁差取下才能入室,但短刀可以留在身上。故而相较于其他的刀,短刀更能被视为武士的象征,它也经常被用来作为剖腹的工具。

至于薙刀和枪,则属于长柄兵器。其中枪为双刃,类似于中国唐代流行的双刃陌刀,但相比于陌刀更强调刺击的能力。薙刀则为单刃,类似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刀刃弯曲,便于挥砍。

这才叫做武士刀

战国时代,因为战事频繁,刀剑的需求量极度膨胀,几乎是到了人人持刀的状态。直至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后,于1588年颁布《刀狩令》,全面收缴民间武器,不允许百姓阶层拥有打刀、长枪、弓箭、铁炮(日式火绳枪)等武器。当然,因为百姓会有狩猎或驱赶野兽的需要,《刀狩令》执行的并不彻底。

但自此以后,到江户时代,按照相关规格持有日本刀成为只有武士阶层才有的特权,日本刀这才能和武士刀划等号。

武士对待武士刀,有一套相当严格的礼仪程序。这套规矩纷繁复杂,可以说简直到了严苛的程度。例如,在家中摆放时,刀架从上到下要按照长度依次摆放短刀、胁差、打刀(或太刀,但江户时代身挂太刀的武士已经很少见了)。出门时,刀一定要配置在身体左侧,便于拔刀。

到幕末时期,随着太平盛世的持续,日本刀开始盲目追求华美的刃文,渐渐脱离实用性。另外,这个时代镡、小柄、目贯、笄等刀装开始发达,再通过镶嵌、色绘、透雕等手法饰之以金银,整个刀具从里到外尽显奢靡。到这个时候,日本刀已经空有“武士刀”之名,而全无其实了。

枪炮才是王道

说完了日本刀和武士刀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说说战国时代武士打仗的主战兵器是什么。我们知道,刀的优势在于劈砍,但由于作用距离短,在实战中必须尽量接近敌人才能发挥作用。这就对刀的使用者有提出了较多要求,如果没有相当的武术功底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双手或单持刀去和敌人肉搏无异于自杀。

而在以集团作战为基本样式的战国乱世中,各大名军队的主力多是缺乏足够训练、文化水平较低的农兵足轻,所以相对来说易于操作、且更为实用的长枪就成为了各门各派的首选兵器。在反映战国时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见两军官兵挥舞着如林的长枪进行搏杀,而不是用打刀或太刀。

事实上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战事不断升级,各大名发动的兵员越来越多,连枪的数量都不够用了,以锹、耙、铊为代表的农具都成了武器。毕竟这些农具是长柄的,用起来就是比短柄的刀更容易上手啊!

除了长柄的枪外,战国各大名最青睐的武器莫过于铁炮(日式火绳枪)。传说中16岁的织田信长前往正德寺拜访其岳父兼竞争对手斋藤道三时,便在队伍中布置了500名铁炮手以壮声势。

当然,对于信长是否凭借铁炮重创了武田骑兵队,或是“三段击”战术是否在战国时代使用过等争议,笔者无意在此进行论述。但无可辩驳的是,铁炮确实在战国时期的日本大行其道。

1600年,“奥州独眼龙”伊达政宗向最上家派出一支援军,其兵力构成据《伊达政宗最上阵觉书》记载,共有骑兵330人,弓箭手220人,长枪足轻650人,铁炮足轻1100人。

由此可见,这支军队中半数以上的人都装备了铁炮,称得上是准热兵器部队了。即便是地处偏僻一隅的陆奥军团,其也是将铁炮当做主力兵器使用,冷兵器不过是用来掩护铁炮手从容射击而已,铁炮的“受宠”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这就是姜文的细心之处。

有句话这么说的“在驴的眼里,上帝也是一个驴子的形象”,这个日本兵在参军之前恐怕也只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百姓,没见过世面,所有的想象都是以自己的生活原型为基础,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就可以很明显了。

唐刀、日本武士刀、苗刀有什么区别?

唐刀

是唐代常用的四类刀的统称(仪刀-护卫高级官僚出行的仪仗用具;鄣刀-自卫用的短刀;横刀-士兵随身佩戴的战刀;陌刀-双手长刀),其中属横刀流传最广。

横刀刀身笔直,长度多介于672-896CM之间。它采用了当时十分先进的包钢工艺,采用双淬火,既保证了刀刃的锋利,又保证了刀身的韧性,使得刀身整体不容易变形,经久耐用。

日本武士刀

日本武士刀是基于唐横刀改造而来的。我们一般说的武士刀指的是太刀,特征是刀身弯曲弧度比较大,刀柄向后弯曲,最长可以达到15米长。这种比当时的日本人个子都高的长刀,更适合用以对付骑兵。

苗刀

苗刀,因为刀身修长,望之如麦苗,故被称为苗刀。苗刀是仿制日本大太刀出现的,刀身弧度比较小,介于唐刀和武士刀之间,但长度比大太刀更长,大概120-160CM。

苗刀在明代得到了推广,曾经是皇家御林军的标准装备。北可抵御蒙古,南可抵御倭寇,在实战中作用很大。

总之,以刀身弧度来说,日本武士刀>苗刀>唐横刀,以刀身长度来说,苗刀>日本武士刀>唐横刀,而以开刃面积来说,则是日本武士刀>苗刀>唐横刀。

可见,这三把刀的使命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唐刀坚而重,更注重劈砍破甲能力;武士刀则轻盈锋利,更注重切割能力;苗刀则是武士刀的加强版。

那么究竟哪把刀更厉害呢?如果是两名体力耐力观察力都完全一样的大侠,那自然是要遵循“一寸长一寸强”的道理,拿最长的刀(苗刀)的人优势最大。

但事实上,这样的可能极为少见,追根究底,武器的厉害程度还是远远比不过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要知道,厉害的永远是拿刀的人,而不是武器本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07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8
下一篇2023-07-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