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关于月亮的传说
日本:唯美的“辉夜姬”
“月亮女神”是日本绕月探测卫星英文名称的意译。它在日本还有一个昵称——“辉夜”。这个名字取自“辉夜姬”,她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公主。
“辉夜姬”是日本古老传说《竹取物语》中的主人公,是在月亮上诞生,尔后落入凡间的美貌女孩。传说中,一位伐竹子的老翁在竹子芯里发现了一个可爱女孩,便把她带回家去抚养。3个月后女孩就长成妙龄少女,美貌举世无双,取名“辉夜姬”。
世间的男子都梦想让“辉夜姬”做妻子,许多公子王孙终日在老翁家周围徘徊。“辉夜姬”提出嫁给能找到她喜爱但却难以获得的宝物的人,使求婚者都没能如愿。最后登场的皇帝想凭借权势强娶“辉夜姬”也以失败告终。“辉夜姬”在中秋之夜迎来月宫使者,回到她本该属于的月球。
对日本人来说,“辉夜姬”是他们从孩童时代就熟识的人物形象。沉静、机智、蔑视权贵的月亮公主告诉孩童们什么是美、丑、虚幻和永生。
美国:复仇的“阿波罗”
“阿波罗”是美国登月计划的名称。在古代传说中,太阳神阿波罗是宙斯与黑暗女神勒托的儿子,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的胞弟。阿波罗掌管光明、诗歌和音乐。
据希腊神话记载,勒托被天后赫拉驱赶得四处流浪。最后海神波塞冬怜悯她,并从海中捞起提落岛让她居住。在岛上,她生了孪生姐弟阿耳忒弥斯和阿波罗。后来,阿波罗用金箭杀死曾迫害其母的巨蟒,替母亲报仇雪恨。
在美苏20世纪的太空竞赛中,美国曾处于劣势。为扭转这一局面,美国提出“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进入太空,肯尼迪总统得知后愤愤地说:“这是继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对美国民族的又一次奇耻大辱!”为了迎接挑战,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科技雄风。美国政府选用太阳神命名登月计划,可谓意味深长。
欧洲:“智能”不需要神话
欧洲航天局于2003年9月28日将智能1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使其踏上奔月航程。经过13个月的飞行后,它终于进入环绕月球轨道,从而揭开欧洲探月计划的序幕。
欧洲的月亮文化自然深受古希腊神话影响。传说中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是希腊奥林帕斯十二主神之一,她与人间的一个男子相爱,但为了避免其他神反对,她把这个男子藏在一个山洞里;为了满足自己永恒的爱,她又让这个男子长睡不醒,不让其他女人知道。
在欧洲人眼中,月亮代表“永远占有”,也体现了西方人生观的一方面——自私、索取。明白了月亮的这一寓意,人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欧洲没有把月亮神的名字放在探月计划中了。
印度:月亮神是男身
印度的探月探测器名为“chandrayan(意为月亮车)”。而在印度,“月亮之神”就被称为chandra,意思是“明亮和耀眼”。
印度学者认为:月亮之神是个男性,有四只手,一只手拿着权杖,一只手拿着长生不老的仙露,第三只手拿着莲花,剩下一只手处于防御状态。他驾驭的三轮战车由羚羊或十匹白得像茉莉花的马拉动。
在传说中,月亮之神在原配妻子外又娶了另一个神的27个女儿,代表着月亮的27天环绕周期。他对原配妻子的宠爱引起其他妻子的嫉妒,她们向父亲抱怨,父亲就让女婿染上麻风病。27个妻子又觉得丈夫可怜,再向父亲求情。父亲不能消除诅咒,但可以减轻痛苦。所以月亮逐渐由银白色变成灰色,继而消失,随后又会恢复银白色,形成阴晴圆缺。
西方人使用太阳历,印度人则使用月亮历。印度人庆祝生日不以自己的出生日期为准,而是以出生当月月亮的形态来判断。明亮的月亮被认为是最好的,暗淡的月亮被视为是邪恶的。印度人认为,如果孩子在满月出生,这个孩子将拥有友情、金钱、权力和名望,受人尊敬。连印度人祈祷时都说:“月亮会保佑我们一生平安!”
儿子被狼吃了 !鲁镇的男人毫无同情心,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的调剂罢了。当阿毛的故事不再新鲜时,她们就“烦厌得头疼”了。
1祥林嫂再嫁
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卖掉。
祥林嫂被婆家绑架捆走,四叔四婶首先想到的是给自己家惹麻烦。
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
夫去儿亡后,再嫁到鲁家时“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因为鲁四老爷认为她“寡而再嫁”伤风败俗而难以忍受。鲁镇的人们各个都不再像从前,而是冷眼相待。这是她第二次反抗所带来的不幸。更大的不幸是她可能要失去做奴仆的资格。当祥林嫂在祭祀时一如以前地“奉敬”她的虔诚与勤快时,四婶的一句“祥林嫂,你放着罢!”的话,无疑是给祥林嫂的心灵以致命的一击,这其实就是宣布她失去奴仆的地位。再加上她再嫁丧夫丧子,鲁镇人们都把她当作一颗灾星,每个人都鄙视她、冷漠她,对祥林嫂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导致她自己都认为自己很羞愧,带有很深的罪孽。
2.鲁四婶
鲁四婶是“大户人家的太太”,头一次留祥林嫂是看她能干,祥林嫂被婆家绑架走以后,她害怕给自己家惹麻烦。之后她惦念祥林嫂不是因为关心她的命运,而是自己的佣人都没有祥林嫂那样可心。以后祥林嫂再来,她“起初还踌蹰”,后来倒是真心怜悯祥林嫂,留下她。但是祥林嫂不像过去那样灵活能干了,四婶开始“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可以说,四婶只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工具罢了,没有把她当人来看。这种情况下,她不甘被人唾弃又把希望寄托于神灵,想再次与命运展开抗争。于是在柳妈的“好心”指点下,不惜用“历来积存的工钱”到土地庙去捐了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多次反抗的失败,使她不再相信自己的力量,而是用她此时唯一能用的方式来乞求神灵,希望她的命运能有所转机,但是她的这种迷信举动并未给她带来半点好运。在冬至祭祖时节,做的很出力,但结果却遭到别人的大声呵斥,于是精神上再次受到严重的打击,“人变得很胆怯”、“记性也变得尤其坏”,最终她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而被主人赶出去。
病态旧社会里的人们的存在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所以说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悲剧。正因如此,小说《祝福》里祥林嫂的悲剧,不但引起了现代读者们的同情,而且在凝重的情感下埋下了深深的沉默。这是一种不是灭亡就是爆发的沉默,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沉默。对封建社会的反抗,祥林嫂对夫家的忠贞命运的不幸不畏欺凌 ,被现实生活的不幸所打败对封建社会的歧视对巨大不幸面前还能保持精神的独立!
在那风雪交加之夜、在别人都沉浸于祝福声中之时,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个令她历尽苦难的世界。祥林嫂本是勤劳能于、食物不论、力气不惜的劳动妇女,可以比得上一个男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求的人,可见当时人世的冷漠,以及旧社会劳动妇被侮辱、被损害的生存状态。
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但并不是为了自由而反抗,而是为了顺从封建礼教而反抗,祥林嫂从始至终都选择了对封建礼教的屈服,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
祥林嫂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绑附在封建礼教的战车上,她拼命所维系的是不被从封建礼教的战车上甩下来,如果说祥林嫂有反抗性的话,那么她的反抗性正是她的可悲之处。她的反抗正是封建礼教影响在她身上的演绎,使她在封建礼教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彻夜的煮神速福礼,全是一人当担,竟没有添短工,她竟满足,嘴角上还有了笑影。而再次来到鲁镇时,由于丧失了祝福的权力。
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十分可爱。你看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见,闰土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戴小毡帽是那里的风俗。还可以知道,他的父母十分疼爱他,要不然,怎么还给他套一个银项圈?
闰土很聪明,再他十一二岁的时候就会捕鸟,捡贝壳,还会看瓜刺猹。这此不仅是文中的“我”没有听说过的,就连现在的我也没听说过,更没玩过。
冬天,天气很冷,下了一场大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装玉砌的世界。闰土在雪地里扫出,请保留此标记了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食时,他就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鸟就被捕住了。此外,他还认识许多鸟哩!如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
夏天一到,闰土就要在夜晚去看瓜。看瓜刺猹可有趣了!月光下,你听,“啦啦”地响了,便知道猹在咬瓜了。闰土捏了柄钢叉,遁声刺去。那刺猹倒很伶俐,反向闰土奔来,从他跨下逃窜了。……我读到这里,仿佛看见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项戴银圈,手捏钢叉,向一只猹尽力刺去。闰土在看瓜刺猹时表现的机智勇敢,使我更加敬佩他了。
那时闰土见人恨怕羞但对这个富家少爷却十分大方。他们在一起玩耍,形影不离,闰土给鲁迅说乡下的新鲜事:冬天雪地捕鸟,夏天海边拾贝,晚上看瓜刺猹,潮汛来时看跳鱼,一件件稀奇古怪的事让鲁迅羡慕不已,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也非常深厚。
闰土从小见多识广,生活充满色彩,可以跑,可以跳,可以“野”。但鲁迅要在这个只看的见四角天空的高墙里生活,可以想象,当闰土站在海边脚下踏着清亮的海水时,鲁迅他们是否又坐在椅子上吟诵古文;当闰土“咯吱咯吱”地踩着雪去捕鸟时,鲁迅他们是不是又在受到长辈们的批评,还是在听着父母的警告;当闰土手持胡叉深夜里还在扞卫瓜田时,鲁迅他们是否刚刚写完作业想要放松一下却又被父母赶回家?鲁迅他们不知晓的一些趣闻闰土在海边时早已享尽,鲁迅他只能看见也只能享受院中里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他的孤独寂寞是远远比不上闰土的的快乐自由。
简单的勤劳善良、安分耐劳而又麻木不仁、愚昧无知不懂得与命运抗争!
我们应该像闰土那样勤劳,摆脱命运的束缚,那样亲近自然,热爱生活,那样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美好。
一个人在物质上固然没什么大不了,怕就怕精神上贫穷,问题是我们要面对困难迎难而上,改变当下局限。
毫无疑问,祥林嫂是悲惨的,我也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放在当时的环境,即使让我穿越过去,恐怕也改变不了祥林嫂的结局。类似的还有鲁迅笔下的闰土,少年时的闰土“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但鲁迅再见中年时的闰土,却是“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没什么好抱怨的,你困难,别人也困难,只不过你看不到罢了。与其抱怨,不如勇敢面对,困难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精神!
《故乡》主题思想再认识
田建德
《故乡》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有诸多说法的,有代表性的意见有三种:
第一种为“隔膜说”,是茅盾先生最早提出的。先生早在1921年就谈了对《故乡》主题思想的看法,认为“《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12卷第8期)
第二种为“农民问题说”,严家炎、许钦文、张传宗等诸位先生持此观点。如严家炎先生谈道:“《故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三种为“批判辛亥革命说”,此观点曾出现在人教社1987年版的初中语文课本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中。如原课本第三册在《故乡》的注释中说道:“这篇小说……通过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原教参在《故乡》分析中说道:“作者满怀深情地写了闰土的种种不幸,正是要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社会的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这种看法显然是把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破产,把农民的贫困归咎于辛亥革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故乡》现已编入“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新课本中虽然去掉了“辛亥革命十年间”等等的话,但新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初中语文第四册》中仍隐约着“批判辛亥革命说”的词语。如“用书”在课文分析中写道:“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对《故乡》主题的这三种观点中,“批判辛亥革命说”在今天看来显然是受了极左思想的影响,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辛亥革命最终因革命力量的弱小和中外反动派的联合镇压而失败了。辛亥革命的***和革命军一直处在同反动势力的顽强斗争中,他们无法实施治国方略,也无法解决中国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先生不可能把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归咎于辛亥革命。再从历史的角度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在中国大为传播,其历史功绩是伟大的。如果要意会地把《故乡》的主题看作是批判辛亥革命,这不仅会贬损辛亥革命,也有损于鲁迅先生的伟大形象;这种观点在小说中找不到可靠的根据,所以,“批判辛亥革命说”应予彻底否定。
茅盾先生的“隔膜说”和严家炎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是有道理的,这两种观点在小说中都能找到可靠而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用其中的一种观点来概括《故乡》的主题,我们又觉得不够全面。所以笔者认为,“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和“深刻反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这两方面都可看作是《故乡》的主题所在;这两方面综合起来表达《故乡》的主题就比较全面一些。
“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这一思想在《故乡》中是有充分体现的,揭示得很深刻。小说中那长长的一段回忆,一方面反映了那时故乡景色的美好,农民生活的太平,另一方面是着重表现少年时的“我” 和闰土那亲密、纯真、美好的友谊。这少年时美好友谊的描写着墨很重,很突出,读来很感人,这样,就和后边中年时的“我”和闰土久别重逢时的“隔膜”、无话可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隔膜”经作者的议论强调,显得很突出,读者也会感到痛心。中年闰土恭敬地、分明地叫了“我”一声“老爷”,就把“我”记忆中那美好的友谊“叫”得模模糊糊了,就使我产生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哀:“我似乎打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小说中对“我”和闰土之间的隔膜感慨万端,反复地作议论,抒发悲哀的感情,又殷切地希望后辈们不要再隔膜,不要再过眼前这种痛苦的生活。由这对隔膜的着力描写,反复议论抒情,就可看出鲁迅先生在《故乡》中是要突出显现人与人之间不了解、隔膜这一现实的。
造成这人与人之间隔膜的原因,茅盾先生说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这说法在小说中也是有可靠根据的。闰土几次叫“我”老爷,母亲听了后说:“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却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由这母亲和闰土的对话,揭示出他叫“老爷”的原因——是懂得规矩,按规矩称呼行事。这规矩是什么呢?就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观念,也就是阶级观念。
严家炎等诸位先生的“农民问题说”,认为《故乡》的主题是深刻地揭示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农民极度贫困的现实,揭示农民极度贫困的社会根源,引发人们对农民问题的注意,这个观点在《故乡》中也是有充分体现的。《故乡》中中年的闰土,不仅是受着传统等级观念的严重束缚,精神显得拘谨、麻木而又迟钝,而且精神上是非常的痛苦,整个的人是非常的穷困潦倒:“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里出现的中年闰土,和少年时的闰土相比,不仅仅是自然的生理上的变化,而且是鲜明地刻着穷苦的印记。这样的穷苦在“我”的心里也同样引起了强烈的震颤,也使“我”非常的悲哀。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也像一个木偶人了。”
鲁迅先生对闰土穷苦的描写也是非常突出的,对他的穷苦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并通过闰土的话及“我”和母亲的叹息,从多方面揭示了农民穷苦的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这农民穷困破产的诸多原因中,多数是社会原因,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苛捐杂税,军阀混战,社会秩序混乱,地方恶势力横行等等。这些社会原因不除掉,农民是没办法过上好日子的,工人、商人以及知识分子等都过不上好日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鲁迅先生也揭示了“多子”这一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多子”在旧中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是相当普遍的,“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大,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也相当大。联系到我们今天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鲁迅先生70余年前在《故乡》中提出的“多子”问题应不是一个小问题。
《故乡》中对闰土穷困境况的描写是很突出的,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把闰土的贫困置于广大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凋敝的大背景下。小说开头第二段对故乡景色的描写,就是一幅色彩很浓的、广阔的农村经济荒凉图。“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放在深冬阴晦而苍黄的天底下,放在鸣鸣作响的冷风中,尤使人生凄凉之感,这怎能不使人想象出村里老百姓穷困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浑身瑟索着,未老先衰,苦得木偶人一般的闰土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闰土是很穷困的,其他的农民怎样呢?小说中也是有透视的。“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由这些人的偷东西,不也透视出他们生活的窘迫穷困吗?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人物描写以及议论抒情,无不在形象含蓄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中国农村和整个社会处在严重的衰败贫困中,闰土的极度贫困不是偶然的,他是当时社会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说,鲁迅先生在《故乡》中不仅是通过闰土这一典型形象来深刻地反映农民的极度贫困,而且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来反映这一问题。这就给人们指出,必须改变这种现实,必须创造新的生活。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试对《故乡》主题思想作如是表述:小说通过“我”回故乡搬家的见闻感受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等级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严重隔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衰败,农民极度贫困的严重现实,深刻而多方面地揭示导致农民贫困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和对新生活的殷切希望,召唤人民群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