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和十三世纪的汗牛充栋般的故事中有大量类似的让情人心醉神迷的女士形象,不过她们在多大程度上反应了城堡里的女性的有血有肉的实际的生活则很难说。在切普斯托和其他城堡主持内部事物的妇女的个性和私人生活方面的记载很少。不过,有一个事实是被大量证据所证实的:城堡女士习惯上是男人们所玩的政治和经济游戏中的一颗棋子。
尽管一个女人可以拥有、继承、买卖或给予别人土地,并且在法庭上对土地提出要求,一个妇女的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一个男人的监护之下 – 结婚之前是父亲,婚后是丈夫,直到寡居。如果她的父亲在她婚前就死了,她就将被置于她父亲的上级封建主的监护之下,后者认为有必要从法律上关心她的婚姻,因为她的丈夫将会是其封臣。如果是女继承人,婚姻是一个极为有利可图的交易 – 求婚者有可能会为了得到这个继承的特权而支付一大笔钱。但监护权本身就是一个被人追逐的目标,因为监护人可以从被监护人的产业中抽取收入,直到被监护人结婚。中世纪的许多官司就是为了争夺富有的被监护人而打的,即便那些不太富有的监护人也会吸引贪婪的目光。1185年,亨利二世命令列出一份其统治地域里所有的寡妇和继承人的清单,以便弄清可能存在的王室权益。这些寡妇的年龄、子女、土地、牲畜、租金、工具被不厌其烦地列举出来。一个典型的条目写到:
“托马斯德比福欧的寡妇,爱利斯德比福欧,处于国王陛下的监护中。她二十岁,有个两岁的儿子为继承人。她在西顿的土地价值568镑。她有下列家产,两个犁头,一百只羊,两只挽畜,两只母猪,一只公猪和四头母牛。自土地到 手中的第一年,她的租金收入为36便士10分和两磅胡椒。除了租金以外,她的佃户还交给她4便士和三车燕麦。”
对一个富有的三个月大的孤儿的监护权挑起了布里圣爱德蒙兹修道院院长西蒙对亨利的儿子狮心王理查的强烈的抵制。最后,国王不得不放弃,得到了一些猎狗和马匹的补偿。不过,西蒙的计划被婴儿的祖父所挫败,后者成功地绑架了这个女孩。西蒙最终以100英镑的价格把监护权卖给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小女孩活了下来并被估价,大主教以500马克的代价把监护权卖给了国王的宫廷大臣和未来的首席政法官托马斯德布尔。
一个大封建主的女儿通常是在自己家以外的地方被培养长大的 - 在另一个贵族家庭的城堡里,或是在修道院里,如果她不结婚的话,可以在修道院里生活一辈子。对女孩的教育比对她们兄弟的教育明显要好很多。传奇故事的作家对两性教育的差别给于了诙谐有趣的夸张,在他们笔下,男孩学习“喂养鸟,玩猎鹰,了解猎犬,学会射箭,学会下象棋和十五子游戏,”或者“学习击剑,骑马和比武,” 而女孩则学习“刺绣和织布,读、写及说拉丁语,”或者“唱歌、讲故事和绣花,” 有地位的女士还是诗人的保护人,她们自己也写诗,有些女士则投身于做学问。不过,跟他们的丈夫一样,女士们也喜欢打猎和玩猎鹰(在她们的印章上经常也描绘着她们手里擎着一只鹰)以及下棋。
少女时期是短暂的。妇女十二岁就具备结婚的资格了,而她们通常14岁就结婚了。女继承人可能早在五岁就在形式上结婚了,而订婚则可能更早,不过这种结合在婚姻完成之前可以被取消。一个女人到二十岁会有许多孩子,到三十岁,假如她安然度过生孩子的危险,她可能会孀居或重新结婚,或者成为祖母。
尽管个人选择和外表吸引力在庄园里农民的女孩的婚姻中起一定的作用(在庄园里,她们通常是怀孕后才结婚的),而贵族妇女的婚姻则太重要了,不可能有个人的喜好所决定。例外情况也有。国王亨利三世的妹妹埃列娜九岁时嫁给了切普斯特城堡的威廉马歇尔二世伯爵,十六岁时丧偶。随后又嫁给了雷切斯特的伯爵西蒙德蒙特福特。1238年在威斯敏斯特国王的私人教堂里,国王亲自把新娘交给了蒙特福特。第二年国王在跟蒙特福特吵架时揭露他在追求埃列娜的时候“卑鄙地暗中玷污了她。” 据马修巴黎说,国王的话是这样的:“你在结婚前引诱了我的妹妹,我发现后还是把她嫁给了你,以免引起丑闻,尽管这样做违背我的意愿。”
有证据表明许多婚姻是快乐的。十四世纪的贵族作家吉奥弗雷德拉杜尔描绘他已故的妻子时,动人地写道:
“她既美丽又贤淑,具备所有高尚的知识 … 品行端正,她是所有美德的典范。我对她如此着迷以致我为她创作歌曲,民谣,诗篇,以及我能够写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可是,死亡对所有人都不放过,把她从我身边夺走了。她的死给了我许多痛苦的思索和沉重的心情。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想着她,心里充满了悲伤。一个真正的爱人的心里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真爱的女人的。”
虽然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离婚,但对具有亲缘关系的结合的禁条为废除婚姻官司提供了普遍的理由,特别是当上述禁条扩展到远亲时尤其如此,甚至因婚姻而产生的关系也可以被用来作为理由。在1253年,切普斯特城堡的主人及威廉马歇尔第一的孙子罗杰比格德伯爵跟妻子离婚 – 他妻子是苏格兰国王的女儿 – 因为据称罗杰跟她因家族之间曾通婚而与其有关联关系,因而不适合结婚。教会却裁定罗杰必须将她领回去,罗杰屈服了:“既然这是教会的裁决,我心安理得地顺从这个婚姻,虽然以前我曾对此感到困惑和怀疑”
新娘带来一份嫁妆,同时也可以得到其丈夫产业的三分之一作为赠产。有时候,在结婚的当天,在教堂门口就会指定某些土地给新娘,在其丈夫过世后,这些土地就归她了。即便没有这样正式的转让手续,其丈夫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法律上来说也是归她的。如果土地的继承人(即新郎)在移交这些土地时行动迟缓,她可以到王室法院去起诉,以便能确保得到这些土地。在整个封建时代,这种婚姻赠产作为一个固定的数目而得到承认。不过,渐渐地这种赠产在结婚的时候被双方商定的解决方案所代替。
妇女一旦结了婚,就在其丈夫的“棍棒”或“权力”之下。即使丈夫把她继承的土地给卖了,她也不能反对。在没有丈夫陪伴的情况下,她不能上法院申诉。或者没有经过丈夫同意而立遗嘱。
妇女在称谓寡妇的时候重新收回了一些权利。有时候一个寡妇甚至能成功地通过起诉夺回已经被其亡夫卖掉的土地,因为“在他在世的时候,她不能够说不。”不过在大宪章之前的英格兰,国王可以强迫他的直属封臣(tenants-in-chief)的寡妇重新结婚,假如她们希望不结婚或者自己选择丈夫,她们要付给国王一大笔钱。大宪章在这个方面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不过同时它也重申在没有上级封建主的同意(不管他是国王还是国王的藩属),寡妇不能够结婚。大宪章的另一条款规定,受国王看护的人,无论是寡妇还是处女,都不应当被“贬低”- 跟某个地位更低的人结婚。
当事人同意是婚姻的一个法律条件。婚姻可以因为缔结时违背了当事人之一的意愿而被取消。在1215年,国王约翰把年轻的玛格丽特嫁给雇佣军首领法尔科斯德布鲁特(Falkes de Breaute),玛格丽特是国王的宫廷大臣的女儿,还是德文伯爵继承人的遗孀。在1224年法尔科斯被流放后,玛格丽特面见国王和大主教,要求取消婚姻,声称自己从未同意过这场婚姻。在1252年玛格丽特死后,马修帕里斯(Matthew Paris)把这个婚姻形容为“高贵和卑鄙结合,虔诚和不敬结合,美丽和耻辱结合。”他还引用了某人用拉丁文写的一段诗句:
“法律使他们结合,爱情和床第和谐。
可是是哪种法律?哪种爱情?那种和谐?
法外之法,憎恨之爱,不谐之和谐。“
这个编年史作家(指马修帕里斯)没有提到下列事实:玛格丽特跟法尔科斯已经结婚九年了,还跟他有了至少一个孩子,经过漫长的等待才等到了他的倒台,以寻求法律上的纠正。法尔科斯1226年死于罗马,他在那里恳求教皇把妻子及其遗产都还给他。
无论法律上的地位是如何的弱势,妇女在城堡的生活中仍然起重要的作用,有时候是主导的作用。当领主外出去国王的宫廷,参加战争,加入十字军,或去朝圣,妇女负责地产的运作,指导仆役们干活,就财务和法律方面的问题作决定。城堡的女主人履行这些职能驾轻就熟,表明她们对此并不陌生,这意味着领主在家时她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城堡的管理。除了帮助监督家里的仆役和孩子的奶妈,领主的妻子还参与接待官员、骑士、教士、和其他的城堡的来客,并为他们提供娱乐活动。罗伯特格罗瑟特斯特(Robert Grosseteste)建议林肯伯爵夫人“迅捷、礼貌、开心地”对待她的客人,并且安排好“彬彬有礼地为客人们们提供住宿和服务。”
较低的法律地位并没有把妇女降低为没有自己声音的影子(voiceless shadows)。当时的讽刺作家事实上把妇女们描写为饶舌和好斗的人。著名的巴黎传道士雅克德维确(Jacques de Vitry)在他的一次布道演说中讲述了一个有妻子的男人的故事:
“与此相反,她一直跟他所命令的唱反调,以一种粗暴的方式来接待他所要求款待的客人。一天,他邀请了几个客人一起吃饭,让人把饭桌放在花园里靠近一条小河的地方。他老婆背对着小河坐着,离桌子有一段距离,对客人们冷脸相看。她丈夫说:‘对客人们开心一点,离桌子近一些。’她反而把椅子挪到离桌子更远的地方,离她背后的小河更近了。他丈夫看到了,恼怒地说:‘把椅子挪近桌子。’她猛地把椅子再往后退,掉进了河里,淹没掉了。他丈夫跳进一条船里,用一根长杆撑船去找他的老婆,不过却往上游走。桌旁的人问他为什么他去上游而不是去下游找他的老婆,他答道:‘你难道不知道我老婆一直做得跟别人相反,从来不直着走吗?我坚信她肯定逆流而上,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顺流而下。’”
马修帕里斯叙述的1252年发生的一件事为我们提供了一幅中世界妇女的画像。在面对即使是像国王那样的吓人的对手时,她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权利。阿龙德尔伯爵夫人(countess of Arundel)伊莎贝拉到国王亨利三世那里抗议国王占有一项监护权。国王对这项监护权拥有一小部分,而伊莎贝拉则拥有一大部分。这位伯爵夫人,“尽管是女流之辈”(用马修帕里斯的话),质问道:“国王陛下,为什么面对正义你把自己的脸转开?人们如今无法在您的宫廷里得到正义。您被指定为上帝和我们之间的中间人,可是您既没管好你自己,也没管好我们 … 还有,您既不知害怕也不知羞耻,用各种方式压迫王国的贵族。”国王挖苦道:“您说什么呢,伯爵夫人?英格兰的贵族给授权您作为他们的发言人和律师了吗?是因为您那么善辩?”伯爵夫人答道:“绝对不是,陛下,是您给了我们许可状(大宪章),您的父亲授予我们大宪章,而您同意并起誓要忠实地遵守并且不侵犯 … 尽管我是个妇人,我以及我们所有的人,作为您自然的、忠实的臣属,在能裁决世上所有人的、令人生畏的法官面前起诉您。天与地可以作为我们的证人,因为您对我们不公正,虽然我们没有对您犯下什么罪。愿上帝,报复之神,来为我申冤。“国王被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根据马修的记载,“伯爵夫人在没有得到国王的允许的情况下 – 甚至她根本就没有向国王请求许可,就径直回家了。”
尽管有封建法律的限制,一个妇女偶尔也能够安排自己的婚姻。安格勒米的伊莎贝尔(Isabelle of Angouleme)是约翰国王的遗孀,她发现了一个可以缔结于己有利的(不管怎么说是情投意合的)二次婚姻的机会。她抓住了这个机会,移花接木地顶替了其十岁的女儿庄安(Joan),庄安跟那个男子订婚已经六年了。伊莎贝尔自安格勒米(先前她去那儿担负起管理那个郡责任)写信给她“最亲爱的儿子”国王亨利三世:
“我们就此通知你拉马奇公爵(Count of La Marche,新郎的父亲,死于十字军东征) … 已经离开人世,尤德卢西南(Hugh de Lusignan,即拉玛奇公爵的儿子)因此而孑然一身,并且没有子嗣 … 他的朋友不允许他跟我们的女儿通过正式的法律婚姻而结合,因为她年龄还太小。他们建议他迅速地寻求一个继承人。有人提出他应当在法国找个妻子。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在普瓦迪埃和加斯科内的所有的土地都会失去,我们的土地也会失去。由于看到这样的一个婚姻会导致极大的危险,而我们又得不到你的顾问的意见 … 我们因此与上述尤德缔结婚姻,作为我们的主人和丈夫。我们这么做更多是考虑到你的利益而不仅是我们自己的利益,上帝可以做证。所以我们请求你,我们亲爱的儿子 … 既然这样做能够对你和你的土地产生最大的利益,请你归还我们有权拥有的东西,即:尼尔特(Niort),埃克塞特(Exeter),和罗京翰(Rockingham)的土地,以及我们已故的丈夫,你的父亲遗留给我们的3,500马克。”
伊莎贝尔的嫁妆及继承的遗产并不是唾手可得的,因而,亨利拒绝放弃这些财产,直到庄安回到英格兰,当时庄安还在拉马奇处于监护之下。可是伊莎贝尔在庄安得到土地和金钱之前也拒绝放弃她。在教皇的压力下,伊莎贝尔和尤德最终交出了庄安。庄安后来跟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结了婚。可是亨利,伊莎贝尔,和尤德为了那些财产又争吵了很多年。
编年史学家奥德里克斯维塔利斯(Ordericus Vitalis)记述了另一位悍妇:
“埃弗里克斯公爵(count of Evreux)的感官自然既有些脆弱,又因年迈而衰减。他有些过分地信任其夫人的能力,把自己领地的管理完全交在她的手里。赫尔维斯(Helvise)公爵夫人以其智慧和美丽而闻名。她是整个埃弗里克斯郡里长得最高的女人,出身又很高贵 … 她对其丈夫手下贵族的建议置若罔闻,而宁愿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来办事。她在政治事务中经常采用大胆的措施,随时卷入鲁莽的事情中。”
许多中世纪妇女表现出了很高的政治才能。图斯卡内的伯爵夫人玛蒂尔达主持了十一世纪意大利最重要的封建国家之一的事务,站在教皇的一边反对亨利四世皇帝,决定性地参与了那个时代最大的政治斗争,使得她属下的卡诺萨城堡(Carnossa)成为西方语言中的一个响亮的名字。卡斯蒂尔的布朗琪(Blanche of Castile)在十三世纪统治了法国四分之一个世纪。在英格兰,征服者威廉、亨利一世和亨利二世的妻子在她们丈夫不在家的时候都出任摄政。
尽管在一个军事化的社会中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然而妇女不仅在受到围攻时保卫城堡,而且事实上还领兵上阵。在圣女贞德的时代之前很久就有妇女穿起甲胄,骑马去战斗。征服者威廉的孙女玛蒂尔达,被称为玛蒂尔达皇后,因为她在早先的婚姻中嫁给了德国皇帝亨利五世。玛蒂尔达曾在英格兰十二世纪的内战中亲自领兵对阵其亲戚布洛瓦的斯蒂芬(Stephen of Blois)。根据“斯蒂芬行状”(Deeds of Stephen)的作者的记载(他对玛蒂尔达有敌意),玛蒂尔达在暂时性地取得胜利后,“立即表现得极其傲慢,而不是一个贵族妇女所应有的谦逊的步伐和神情。她走路,讲话和做事情的样子开始变得比以前更加生硬和目中无人 … 开始在她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里变得专断,或刚愎自用。” “斯蒂芬行状”继续描写了玛蒂尔达在温切斯特的行为,当时苏格兰国王,温切斯特的主教,以及她的兄弟格罗塞斯特伯爵,“整个王国里的重要人物”以及她的部分随从都来到她的面前曲腿向她请求。她没有礼貌地站起来向他们致意并允准他们的请求,而是粗鲁地打发他们走,拒绝听取他们的意见。随后她带着一支大军向伦敦进发。根据史家的记载,当伦敦的市民来欢迎她的时候,她派人去叫来最富有的人,索取“一大笔钱,连客套话都没有,带着一种发号施令的口气。”在市民们提出抗议时,她勃然生怒。
后来,玛蒂尔达的运气转变了,她被围困在牛津城堡里。她又一次显示出勇武的气概:
“她晚上离开城堡,身边有三个思虑周全的骑士跟着她。她本人及伙伴费了很大的气力在冰天雪地里徒步走了六英里(所有的地面都因一场非常大的雪而变白,水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她穿过了一片水域,衣服和脚都没湿。那片水域在国王(斯蒂芬)和他的人出发去进攻城堡时淹没过了他们的头顶。她还悄无声息地穿过了国王的哨兵岗位,在那儿,嘹亮的喇叭声及人们的大声呼叫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这一切真是奇迹的明显例证啊!”
在斗争的某一个时刻,玛蒂尔达皇后和另一个玛蒂尔达(即斯蒂芬的夫人)对阵。后面的那个玛蒂尔达是“一个狡诈的、具有男子般的坚定性格的女人,”她一次带着军队进攻伦敦,命令他们“在城市周围劫掠、纵火,用暴力和刀剑来蹂躏这些地方。”
十三世纪,一个名叫丹尼克拉德拉海厄(Dame Nicolaa de la Haye)的女士也参与了一个军事斗争。她是林肯郡长官的遗孀,用编年史家的话来说,是一个“精力充沛的老妇人”。在国王约翰死后,面对法国路易王子和反叛的英国贵族的军队,她指挥防守忠于王室的林肯城堡挡住了每一次进攻,直到威廉马歇尔带来援军赶来解围。
皇后玛蒂尔达的儿媳埃列娜(Eleanor)是大胆刚毅和独立自主的最伟大的典型之一,她是法国南部面积广大的阿奎丹省的女继承人。埃列娜跟法国的路易七世的第一次婚姻因她跟在圣地的安条克的雷蒙德(Raymond of Antioch)的婚外情而被终止。不过,在丑闻发生后埃列娜根本没有去修道院,而是跟玛蒂尔达的儿子结了婚,即两年后取得英国王位的亨利二世。埃列娜积极插手政治事务,鼓动她的儿子们反叛他们的父亲,直到怒气难抑的亨利把他关进了萨里斯伯里城堡(Salisbury Castile)。(亨利在1183年派遣切普斯托的威廉马歇尔去那儿放了她。)亨利死后,她在英格兰和法国的城市和城堡之间来回穿梭,主持宫廷会议。在八十岁高龄,她还在其孙子阿瑟和儿子约翰争夺英国王位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埃列娜的故乡,法国的阿奎丹省,是游吟诗人的诗篇的诞生地。这些游吟诗人是西方诗歌传统的建立者。埃列娜的祖父阿奎丹的威廉四世公爵是最早的游吟诗人,其作品至今仍留存着。埃列娜自己在把游吟诗篇传入法国北部和英格兰起了一定的作用。埃列娜第一次婚姻生的女儿玛丽德香槟(Marie de Champagne)同样也是诗人的保护人,特别是著名的克里西安德特罗伊斯(Chretien de Troyes),他创作了兰斯洛特和桂尼维利传奇故事(Lancelot-Guinevere romance)。在特罗伊斯的玛丽的宫廷里产生了一个在贵族圈子里有巨大影响的作品:由安德里亚斯卡佩拉纳斯(Andreas Capellanus)写的“论爱情”。这篇文章大量地引用了奥维德(Ovid,古罗马文学家)的作品,使我们能洞悉中世纪高峰时期贵族妇女的行为方式,道德品行,交谈和思想的内容,显示出当时的妇女具有一种成熟和智慧,与传奇故事里的那种形象迥然不同。在那些故事中,妇女是被宠坏的性别和法律体制中被剥夺权利的棋子。
“论爱情”这篇文章以一封据称是由玛丽公爵夫人写给安德里亚斯的信为总结。在信中,玛丽就婚姻中是否有真正的爱情这个问题作了回答:
“我们宣布并且坚信爱情是不能够在两个结婚的人之间发挥其力量的。因为爱人们自由地给予对方一切,不是出于强迫或需要,可是结婚的人出于责任必须接受对方的愿望,并且不能拒绝对方任何要求。
另外,假如一个丈夫像恋人那样享有妻子的拥抱,他的荣耀并不能得到提升。因为一方面任何一方性格的价值(worth of character)不能得到增长,另一方面,他们看起来只不过拥有了他们已经有权拥有的东西。
我们这么说还有另外一个理由,一个论爱情的箴言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女人,即使她已经结婚了,能够得到爱情之王(King of Love)的荣耀,除非她被看见加入为爱神本身服务的行列中,这种服务是在婚姻的约束之外的。但是另外一个爱情规则教导我们,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同时爱上两个男人。因此,爱神理所当然地不承认在丈夫和妻子之间有他的任何权利。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论断看上去还与此格格不入,在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嫉妒存在。而没有嫉妒的话就没有真正的爱情可言,因为根据爱神自己的规则“没有嫉妒的男人是没有爱的。”
在“论爱情”中有一个章节引用了一些“爱情案例”(Love cases)。这些爱情案例据说在埃列娜和玛丽的宫廷里的女士以及其他贵族妇女的“爱情法庭”里被审理 – 这种诉讼聚会如今被认为仅仅是优雅的、想象出来的产物:
“某个女士有个很合适的恋人,可是她以后却跟另外一个高贵的男士结婚了,尽管不是出于她自己的原因。她婚后尽量躲避那个恋人,拒绝他习惯性的抚慰。但是,那波恩的埃门加德女士(Lady Ermengarde of Narbonne)却用下面的这些话来指出了上述那位女士的不良品性:‘后来缔结的婚约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排除早先的恋情,除非那个女人完全放弃了那段爱,下定决心不再爱最初的那个恋人了 … ’
还有个女人结婚了,不过现在跟丈夫离婚了。她的前夫热切地想得到她的爱。针对这种情况下,埃门加德女士回答说:‘假如两个人结婚了,后来不管怎么样又离婚了,我们认为他们之间的爱是邪恶的 … ’
有个骑士爱上了一个女人,她却爱上了另外一个人,但是骑士从她那里得到了这样的爱的希望 – 假如这位女士有朝一日失去了她所爱的人对她的爱,她会毫无疑问地把自己的爱给予骑士。不久以后,这位女士跟她的恋人结婚了。那位骑士便要求女士把她许诺的希望的果实给予自己,但是她断然拒绝了,她说自己还没有失去恋人的爱。针对这件事情,王后给出了下列的决定:‘我们不敢反对香槟公爵夫人的意见,根据她的裁定,爱情在丈夫和妻子之间是发挥不出力量的。因此,我们建议那位女士应当给予骑士她许诺的爱情 … ’
香槟公爵夫人也被问到女士应当从她们的情人那里接受什么样的礼物才是合适的。公爵夫人对提问的那个人答道,‘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可以从情人那里自由地接受下列礼物作为纪念物:一条手绢,一根束发的带子,一个金或银的花环,一根胸针,一面镜子,一根腰带,一只皮夹,一条缨繸丝带,一把梳子,一只袖套,手套,一只戒指,一份契约,一幅画,一个洗脸盆,小盘子,托盘,一面小旗子 … 还有其他任何的小礼品,只要能够对个人有用,或者看上去好看,或者能使她想起情人,只要接受这个礼品能使她免于贪婪。
‘但是 … 如果一个女人从恋人那里接受了一只戒指作为信物,她应当戴在左手的小拇指上,她应当始终把戒指上的钻石藏在她的手向里的那面。因为左手通常免于接触不诚实和羞耻的东西,而且一个男人的生死据说更多地系于他的小拇指,还因为所有的恋人都有义务保持爱情的秘密。同样道理,如果他们相互通信的话,应该避免签上自己的名字。另外,假如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恋人们被来到女士们的法庭里,他们的身份都永远不应被告诉法官,这个案子应当匿名提交。他们也不应该用自己的印鉴给信件加封,除非他们恰好有只有自己和密友才知道的秘密的印鉴。’”
假如“贵族爱情”(courtly love,这是个很久以后才创造的词汇)是中世纪的文学理想的话,在实际生活中,,一种牢固树立的男性双重标准主宰着通奸这样的事。教会对于通奸不分男女都予以谴责,不过通常国王、伯爵、贵族和骑士都有情人,私生子也为数众多。(亨利一世有二十多个私生子,约翰被人知道的就有五个)妇女通奸则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个出轨的妻子通常被羞辱和遗弃,她的情人则会被砍去肢体或处死。这种事不是道德上的问题而是有关男人的颜面。跟上级封建主的妻子通奸则被看作是背叛。在法国“公平腓力”(Philip the Fair,法国国王腓力四世)统治期间,两个被指控跟国王的儿子的妻子通奸的贵族被处阉刑,被拖在马后一直拖到绞刑架前,然后被绞死,因为他们“不仅是通奸犯,而且是其主人的最邪恶的叛徒。”
马修帕里斯记载了两个案例描写了荣誉的微妙之处(同时这里的荣誉是男性专有的)。一个名叫葛德弗雷德米勒(Godfrey de Miller)的骑士进入另外一个骑士的家里“意图跟他的女儿一起睡觉”,可是他被抓住了,女孩对此默认了,“因为她害怕会被看成是一个已婚男人的情人,”米勒受到拷打并且被处阉刑。包括女孩的父亲在内的行凶者,被处以流放和没收财产。尽管证据模糊不清 – 这个女孩很有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侵犯 – 马修帕里斯毫不犹豫地声称女孩是个“妓女”和“通奸犯”,对那个骑士的惩罚是“一项极其残暴的行为 … 一种非人道的、残酷无情的罪恶。”与此同时,“某个英俊的教士,一个富有教堂的负责人,”因慷慨豪爽,待客周到而远近闻名,超过了所有的附近的骑士 – 这在贵族圈子里是个普遍得到尊崇的品质。他因同样的行为而受到类似的惩罚。跟马修帕里斯一样,国王也为这个教士的不幸遭遇而深感悲伤,他下令没有人应当因为通奸而被阉割,只有戴绿帽的丈夫有权这么做(阉割奸夫),因为他的荣誉神圣不可侵犯,跟前面那个女士的父亲,家庭,以及她本人的荣誉不一样。国王让这个命令被公开宣布成为法律。
风来之国这款游戏已经正式发售,很多玩家不知道结局是什么,下面给大家分析一下结局的各种谜题,下面一起来看风来之国结局谜题解析。
风来之国结局是什么
原初的妈妈
1结尾的那个马尾小珊是小珊本人吗
不是,应该是克隆人或者外貌完全相似的人。虽然最后小珊说以后会在哪个地方再见,而且马尾小珊穿了黑色衣服和红色雨鞋,但是那个跟着约翰一起冒险的小珊,以及红“妈妈”双双消失在了卡戎的系统里,最后出去的只有约翰一个人。
这里就引入了这个游戏的真正主角,约翰养女小珊的详细设定。开头动画告诉我们小珊是约翰从 波特岛 挖掘场中的一个培养器里挖出来的,卡戎展览馆告诉我们更详细的设定:小珊是最初的“妈妈”一部分遗传基因,在人类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克隆人,所以自然会有其他很多的小珊,但是红色的小珊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初的“妈妈”黑暗面的人格。
2卡戎的来历
打到最终章,我们进入卡戎后能看到很多诡异的壁画。比如下图。
注意左上角
卡戎内部有三个非常明显的细节,六边形的频繁使用,龙爪造型的链接桥,以及许多近似外星人的装饰。这些建筑特色和人类最先进科技所在地的未来城,无限大厦没有任何相同点,地图中唯二两个这样的建筑是小珊的两个能力地点(护盾和回血),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卡戎的制造不属于人类,至少不属于我们认知中的灵长类形象。
接下来我们要注意两处的台词。
在格林堡的人类工厂中,红小珊查看记录后说了一句话,格林堡的文明重启了50+次。
在时间岛上,那个巫师回到未来城说的一句话非常重要,大概意思是“在那个岛上,我的上一本万年历记完之后,就没去注意时间了。”
巫师属于万年前大地之子的原型,无限大厦讨伐小队中的一员,所以至少万年以前,“卡戎”和黑潮就开始存在了,所以万年前的未来城小队才去阻止所罗门教授。那是的所罗门接触到了卡戎,而其他人类没有,时间力场技术也是所罗门从卡戎身上逆向工程弄出来的,本意是为了保护住未来城,人类最后的火种,期待外面世界一次次重启后有更强的文明来到未来城,打败卡戎。不过结局并不是更强的文明解除了时间力场,所罗门也因为万年的执念而失去了本来的目的。
制造卡戎的文明无论是来自地外,还是更古老、更先进的人类文明,可以确定的是一点,这个地外文明,对于地球是有敌意的,因为它带给地球的三样东西都不是和平的象征。
黑潮——智慧生物(无论机器人还是人类)毁灭系统;
卡戎——黑潮传播载具以及人类工厂雏形;
“妈妈”——人类工厂的最初模板。具有低难度的自我复制能力。
约翰找到小珊
3红小珊的来历
先看这两张图。
三把所罗门之钥的壁画
红小珊的本体
直接给出结论:红小珊来源于原初的“妈妈”,是她的攻击型人格,唯一存在。
原初的“妈妈”是制造卡戎的文明制造出来的完美存在,拥有光属性的超能力,自我复制能力,精神体单独显现能力,无数的白小珊人格是洗白的,等同于婴儿,而红小珊,即壁画左边的恶龙,代表了邪恶的攻击型人格,她的目的就是毁灭现有的人类,让人类工厂正常运行。红小珊很可怜,因为她不管有多像人,她还只是个程序,没有心灵。一个单纯的程序,甚至不如大坝城里的机器人们。
红小珊没有“心”
4“未来”城
“未来”城是一万年之中人类最厉害的大脑聚集地。
未来城中,有“大地之子”原型小队的船长,机器人医生,伊万教授,时间岛法师,以及一个弗兰肯斯坦僵尸神官,以及无限大厦的主人所罗门。黑潮和卡戎并不是在未来城先出现的,但是未来城的智囊们发现了它,或者说,所罗门先发现了它。所罗门对卡戎和黑潮进行研究后发明了时间力场,这时候,未来城小队注意到了所罗门对卡戎的研究,他们找到了一万年前的一个小珊克隆体,和小珊克隆体一起,打上了无限大厦,击败了所罗门。(或者说,是一万年前的本体原初“妈妈”上了高塔)
船长说过,高塔上有两个女孩,一个司掌创造,一个司掌毁灭。“我们把魔王封印了起来。或许是能力不足吧。”
船长的一万年前的回忆很重要,它提供了两个关键信息:1小珊的克隆体被用于人类工厂,红小珊的意识已经存在,并且和所罗门合作过(这也是为什么大坝城与猴莱坞的克隆所罗门认识红小珊)2一万年前的白小珊,“妈妈”,“公主”击败了卡戎,或许是因为原初的“妈妈”拥有卡戎系统的最高权限,勇者小队打败了魔王,然后——将未来城封印了起来。用的就是时间力场,未来城在这一万多年中永远重复一天的生活。
为什么用时间力场
因为未来城的人类没有反制卡戎和黑潮的手段,他们寄希望于时间力场把科技静止下来,当外面无数次重启,产生更强的文明时,这个文明会根据流传的传说在世界的东边找到未来城,唤醒时间岛的老法师,得到黑潮与无限大厦的情报。
可惜等来的是另一个“公主”与保护公主的骑士,艾娃以及伊莎贝尔。
这层泡沫就是时间力场,但是它有很多层
时间力场解除,万年后的“未来”
5艾娃和伊莎贝尔
艾娃是大坝城的公主,因为她的爷爷在黑潮时救了一个城市的人。爷爷来自未来城,爷爷制造了伊莎贝尔。
伊莎贝尔的使命是保护艾娃,但是当红小珊指使所罗门克隆体(青少年型)发动两波黑潮时,艾娃因为去大坝强行打通动力系统而重伤昏迷,伊莎贝尔崩溃了,因为她知道大坝城没有能救艾娃的,所以她驾驶火箭带着艾娃去了她的制造者,艾娃爷爷的故乡“未来”城。
穿越迷雾,终于到了未来城。但是伊莎贝尔察觉到了未来城的异常:这不是制造卡戎以及黑潮的文明,也不存在比卡戎以及黑潮更先进的科技,只是一个苟延残喘、封印了自己、寄希望于后世的警钟。
但是伊莎贝尔的目标没有变,还是要救艾娃,就算这个艾娃不是“艾娃”。因此,她获得了时间火种,到了无限大厦顶端,和红小珊签订了契约——将艾娃作为新一任的“妈妈”,人类克隆原体,人类工厂生产出的艾娃们就能摆脱守护大坝城责任的束缚,在世界上自由的生活。就算她们已经不再是艾娃了,就算她们也会被黑潮吞没。
最后的团聚
6时间
根据上述的所有推论,我们可以构建风来之国万年的时间线。以小珊和约翰被赶出波特岛作为公元元年。
公元前 一万多年以前——风来之国中的文明正常发展。国内有着世界第一大港口“白鲸港”以及环绕全国的大铁路。
公元前 一万多年以前——某个高级文明制造了卡戎,黑潮以及原初的“妈妈”。卡戎沿着大铁路运行。
公元前 一万多年以前——“未来”城,无限大厦的主人所罗门发现了黑潮,对黑潮进行研究,与红小珊签订了契约,将所罗门的克隆体作为人类工厂的代替执行者,白小珊出现之前进行定期的文明收割。
公元前 一万多年以前——“大地之子”原型小队攻破无限大厦,封印了未来城,机器人医生根据他们的经验制作出“大地之子”游戏机和波特球,在全国发行。波特岛在地面上的文明也玩到了大地之子。
公元前 一万多年以前——波特岛最初的居民发现了黑潮,因为黑潮只存在于地面,人们转而居住在地下。波特岛文明虽然退化,但是得以保全。
公元前 约60年——来自未来城的一个人,艾娃的爷爷,来到了大坝城。他帮助大坝城里这个不知道第几次重启的文明修建了大佛电扇“风神”,从此大坝城文明难以被黑潮毁灭。
公元前 约30年——约翰出生。之后几年艾娃出生,艾娃的爷爷制造了伊莎贝尔,首要任务是保护艾娃。
公元前 约8年——约翰在挖掘场挖到了波特岛的人类工厂,带回了当时三岁左右的小珊。冒险家威廉被逐出波特岛,留下了自己的二儿子和幸运币。
公元元年——小珊和约翰,以及“一人剧团”杰斯本,被逐出波特岛。波特岛人们以为的“卡戎”其实是有轨电车,电车撞碎了长老的家,带着三人来到了地面上。第一站白鲸港,白鲸港被红小珊驱使黑潮毁灭,只有约翰,杰斯本与小珊逃出来,第二站大坝城,大坝城在第二波黑潮之后挺住了,但是艾娃重伤,伊莎贝尔一意孤行带艾娃去“未来”。
公元元年——伊莎贝尔进入浓雾中的猴莱坞。在她进入浓雾的这一刻,伊莎贝尔穿越到了公元前几十年,参演了猴子剧组的“大地之子”**。
公元前几十年——伊莎贝尔到达“未来”,找到时间火种,进入无限大厦,和卡戎签订契约,将艾娃作为克隆原型放入人类工厂中。原来的艾娃因为重伤死亡,或者是重伤失去意识只到老死。
公元元年——主角团进入浓雾中的猴莱坞,但是很幸运的,浓雾的时间不稳定对主角团没有影响,时间正常流逝。击败所罗门(青年)后,主角团进入“未来”,也获得了时间火种,联合万年前勇者小队的成员,到达无限大厦塔顶。威廉的大儿子丹尼尔(机器人)为了保护主角团挡了一发炮弹,只剩头部。约翰击败卡戎。白小珊和红小珊意识消散,黑潮停止。人类不再被黑潮威胁。
公元元年后几年——威廉回到了波特岛,接回了自己的二儿子,和两个儿子住在大坝城。大儿子丹尼尔虽然只剩个头,但是因为是机器人,还是有意识的,威廉帮助丹尼尔重造身体。
公元元年后,不明——约翰在某个不明车站,遇到了和小珊几乎完全一样的人。全剧终。
7风来之国为什么叫做Eastward
因为它就是个像素废土公路片,一路向东,从波特岛,到格林堡,到大坝城,到浓雾中的猴莱坞,到未来城。
一个合格的公路片,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主角团也不会永远是那么几人。约翰和小珊,离开波特岛时带上了杰斯本,到了格林堡,继续上路,到了大坝城,告别杰斯本,带上威廉和丹尼尔,告别大坝城,到了未来城,告别威廉和丹尼尔
最后,约翰也告别了小珊,在一个无名的车站迎来了故事的终结。
我把你当邻居,你竟然想上我?
我,我不得不那样做。
呵呵,老娘反手就是一剪刀,去!你!的!
《她》
豆瓣评分是这样的:
网友评论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罢特,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喜爱它的观众。
因为,它的获奖情况是这样的:
有人说烂,有人说好,那到底事实如何?不如咱们来看看。
影片以一场 入室强奸案 开头,你没有看错,不是入室抢劫。
被强奸的女主 米歇尔 选择不报警,打算依靠自己的力量找出强奸犯。
就这样,她踏上了寻(fu)凶(chou)的路。
除了这个,前夫,儿子,情人,闺蜜,公司,邻居的麻烦事儿也一股脑袭来。
她该如何应对多方面关系?
单亲妈妈,游戏公司老板。美丽,强势,有身材,还有钱。
你如果说,这样的女人不寂寞,我是不信的。
她可以拿着望远镜,坐在窗户旁边,对着英俊潇洒的男邻居自慰。
还可以跟闺蜜的老公上床。
“你为什么这样做?”
“不为什么,我想上床了。”
有人问:难道你不会觉得羞耻吗?米歇尔这样说:
羞耻是什么?不过是给自己的保守一个台阶罢了。
米歇尔的父亲是一名连环杀人犯,臭名昭著。父亲的恶劣行径导致米歇尔从小就活在媒体公众下,被人仇视,憎恨。甚至吃饭的时候都有人往她身上倒剩餐。
所以被性侵了她选择不报警。对于一个整天被曝光在大众视野下的人来说,时不时把你的照片拿出来晾晾,就已经够了。她说:我不想再让他们扰乱我的生活了。
“对不起”
“我不原谅你”
这是《马男波杰克》里的一句台词。米歇尔说,我这辈子都不想见到他(父亲)。
即使父亲因为悔恨,在监狱里上吊自杀,米歇尔也跑到他的尸体面前说:我到这里来杀死你。
英俊帅气的邻居,一副绅士的样子,谁能想到,他就是那个强奸犯?
第二次被性侵犯,米歇尔拿起身旁的剪刀,戳向黑衣人的手,随后扯下他的面具。
What the fuck!这竟然是自己意*的那个男邻居!表妹也是一脸懵啊,可以,很会玩。
米歇尔千方百计勾引的人,竟然是个施虐狂!
前两次都是被侵犯,第三次,来点儿不一样的。既然你有这癖好,我就陪你玩玩儿。
两个人在邻居的地下室上演了一场“红色高潮”。
啧啧啧,佩姨被打的场面,看着就觉得疼。
妈妈要跟小男友订婚;前夫跟一个女瑜伽教练好上了;儿子娶了个暴躁的老婆;情人是闺蜜的老公;公司员工拿她照片来恶搞游戏人物等等等等。
凡杀不死我的,都使我更强大。
看似米歇尔处于被动的地位,腹背受敌。但她强大的地方就在于,能不动声色的扭转局面。
从始至终,她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形象。
生理上不因强奸而屈服,身世上不被唾弃所困扰。
如果你阻挡了我的步伐,ok,我会干掉你!
情人要求越来越无理,她果断结束这段关系,并明确表示两人回到朋友关系。
受够了男邻居的疯狂行径,她跟儿子串通好,又一次让他兴起,趁他不备,当头就是一棒。
Why?因为你祸害了很多人啊!
对于生病的父亲还不忘诅咒一句。
(亲女儿的诅咒)
操蛋的生活,处处有惊喜。
影片美其名曰“惊悚片”,但表妹却从中看出了喜剧片的味道:黑色,荒诞,冷幽默。
父亲是连环杀人犯,母亲却是护士。所以你告诉我,到底是杀人还是救人?(无奈摊手)
儿子的妻子 乔西 ,胸前有他人名字的纹身。
两个白人竟然生出个黑人孩子来。
嘿,我说哥们,这孩子是你的吧!看到这里,表妹真的忍不住了(笑哭~)。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我不管,我不管,这就是我儿子!
情人是闺蜜的老公,但自己和闺蜜还存在着不同寻常的关系(或许可以称之为“百合”?)。
妈妈的骨灰,一气之下,都倒进了河里。
喜剧通常都弱化死亡,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导演又幽了我们一默。
(省钱!)
好多情节,都让人忍俊不禁。据说,整个戛纳的观众都笑了(你当我是浮夸喽~)。
不疯魔,不成活。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于佩尔成就了这部影片。
有人跟我说:我怎么觉得,这部**的女主,才是最变态的?我笑了,你这样说就不对了啊!虽然我也这么觉得~
法国女明星中,有两位与众不同。一位是 伊莎贝尔阿佳妮 (《玛戈皇后》女主),另一位就是 伊莎贝尔于佩尔 。
(两人的剧照,左为阿佳妮,右为于佩尔)
同样的名字,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职业。
于佩尔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和阿佳妮:
如果我们都住在精神病医院,我在分裂症病房,她在狂想症病房。
导演范霍文说:
于佩尔往那里一站,她就是米歇儿,而且片中有很多的表演,都是于佩尔的即兴表演,这也给很多演员带来了困惑。
想当年,佩姨可是靠《钢琴教师》拿了戛纳影后。
神经质式的表演,不屈服,不掩饰。
很有意思的是,男邻居的老婆,疯狂的信奉天主教。
吃饭前要祷告
吃完饭要放弥撒
刚开始,我不是很懂,为何她这么执着。直到最后他被手刃后,他老婆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是个好人,但他的灵魂受了折磨。
也就是说,他老婆一直在用这种方式救赎他。死亡对他来说,算是种解脱吧。
但恰恰相反的是,米歇尔很清楚的明白自己的病态, 她从不救赎,也不救赎别人。
与其说她独立,不如说她 冷静 ,超乎寻常的 理智 , 清醒 。
她的一切行为似乎都在说: 我手里有刀,我不会被击垮 。
她站在一个最高的位置,审视着每一个人,自由的穿梭在各种关系中,游刃有余。
讲真,这么酷的女人,我都忍不住爱上了。
荒诞面前,什么救赎,不存在的,不存在的。
貌似不是
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马其顿两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将原本地处偏远的马其顿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疆域东自喜马拉雅山的支脉和印度的西北边陲,直抵西方的意大利,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今日的苏丹边境与撒哈拉大沙漠。
腓力二世艰苦创业
马其顿原是位于希腊北部边陲的一个偏僻地区。马其顿人属于多利亚人入侵时分布于希腊北部的诸多部族之一,是希腊人的近亲,但族属复杂,文明的开始比其他希腊人晚。因而在帝国崛起之前,一直被希腊人视为蛮荒之地。
公元前4世纪中期,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国家迅速崛起。腓力年轻时曾在希腊城邦底比斯做人质,还曾获得过古希腊奥运会马车赛的冠军。由于他对希腊诸邦的情况有较深的理解,希腊人也不再视之为蛮族之王。
腓力执政后,首先着手加强王权,消除部族首领的军事割据,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将全部军政财权集中到国王手里。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打败底比斯、雅典、科林斯等城邦联军。第二年,腓力召集各邦开会,宣布希腊各城邦成立联盟,进攻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 Felipe II 西班牙语实际读音为:菲利佩 (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菲利佩一世 Filipe I,1581年起)。他的执政时期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国力达到颠峰,历史学家常以这段时间为哈布斯堡王朝之称霸欧洲。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试图维持一个天主教大帝国,但最终未能成功。
哈布斯堡王朝巨大遗产的继承者
腓力二世是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班牙的卡洛斯一世)的儿子,母为伊莎贝拉 (葡萄牙)。在查理五世于1556年宣布退位后,腓力二世继承了哈布斯堡帝国除家族起源地奥地利和德意志之外的其余所有部分。查理五世的弟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一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和有名无实的在德意志的最高地位,而哈布斯堡王朝的军事与经济实力来源——西班牙和尼德兰——都归于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总共继承了下列领地:西班牙、尼德兰、西西里与那不勒斯、弗朗什孔泰、米兰及全部西属美洲和非洲殖民地。
在西班牙和尼德兰的统治
腓力二世继续执行其父在西班牙执行的一切强化中央集权的制度。在他统治时期,中央政府真正开始剥夺一些历史上的王国和民族地域(阿拉贡,卡斯蒂利亚,巴伦西亚,特别是加泰罗尼亚)的独立性。腓力二世扑灭了1590年至1591年阿拉贡为保持其自治地位而发动的暴动。他并且取消一些城市的自治法规,可能是为了更有利于王室获得直接的税收。在腓力二世时代,西班牙的集权程度和官僚体系的臃肿可与东方国家媲美。
腓力二世对低地国家实行毫不妥协的铁腕统治;[[1567年]]他任命著名的将领和刽子手阿尔瓦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为尼德兰总督。后者严厉镇压尼德兰人民的一切反抗活动,处死了大约8000人。
腓力二世为坚定而狂热的天主教徒,他的很多政策中都能看到宗教信仰的影子。这大大影响了他在一些问题上的判断,并使政府卷入一系列宗教纷争。特别是由于腓力二世希望铲除各种异端或异教的决心,中世纪的宗教审判和迫害异端在他统治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腓力二世大力支持天主教宗教裁判所,使大批持异端邪说的人(无论是真有其事还是受到陷害)在火刑(火刑柱)上化为灰烬。他的另一项政策则使1568年—1570年被强制迁徙到西班牙内地的摩尔人受到残酷迫害。从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开始的对穆斯林和犹太人的迫害和驱逐最终使西班牙的种族构成趋于“纯化”。
国际舞台上的腓力二世
腓力二世执行了积极的对外政策,似乎他有决心也有能力推动一场把整个欧洲统一到一面旗帜下的运动。在即位之初,腓力二世曾因为希望维持他对意大利领地的支配和削弱教会力量而与教皇保罗四世发生一场不小的冲突。他也继续进行其先辈为之努力的意大利战争。1557年,西班牙军队在圣康坦战役中击败了法国军队。腓力二世于1559年和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签订了对西班牙有利的卡托—康布雷西条约,从而结束了绵延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
腓力二世领导了对严重威胁欧洲的奥斯曼帝国的回击。在他牵头之下,组成了反对土耳其的“神圣同盟”,同盟成员除西班牙外,还包括教皇、萨伏依、威尼斯和热那亚。[[1571年]],腓力二世的异母弟弟(查理五世的私生子)胡安 (奥地利)在勒班陀战役中全歼了奥斯曼帝国舰队。这次胜利因其终结了土耳其人在地中海上的扩张而永垂史册。
1580年,腓力二世派遣阿尔瓦公爵率军强行合并葡萄牙。
对英国和法国的干涉
1554年,当时还是王储的腓力二世与英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结婚,但婚后腓力二世几乎不曾在英格兰住过。腓力二世与玛丽均为天主教徒,他们共同对国内的新教徒实行恐怖政策。然而在玛丽一世死后,同情新教的伊丽莎白一世登上英格兰王位。腓力二世曾向伊丽莎白求婚未果。伊丽莎白对新教的明显偏爱促使腓力二世作出入侵英国的决定,他于1588年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
1588年5月,拥有130艘舰只和3万余名战士的无敌舰队在麦迪纳—西多尼亚率领下向英格兰发起远征。在著名的英吉利海峡遭遇战中,这支舰队被机动灵活的英国海军击溃了。在返航途中,又由于风暴因素而在苏格兰海域折损了很多舰只。
在无敌舰队对英国的进攻遭受巨大的挫折之后,西班牙大伤元气。尽管其强大实力还未倒塌,英格兰也不可能立刻成为与之平起平坐的国家,但从此西班牙在海上的威力就趋于衰落。
腓力二世的另一项错误决定同样源于他的宗教热情。在法国发生可怕的法国宗教战争之后,腓力二世马上倒向了天主教神圣联盟一边,该联盟由吉斯家族领导,致力于消灭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1591年形势最混乱的时候,西班牙的军队甚至开进了巴黎。腓力二世希望他的女儿与第四代吉斯公爵吉斯公爵 (第四)-查理·德·洛林结婚,并使后者继承法国王位,但最终未能成功。1595年,腓力二世被纳瓦拉的亨利(此时已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击败。后来腓力二世终于承认了亨利四世的国王地位。
评价
腓力二世是有作为的伟大君主,他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国力昌盛,给人以深刻印象。但是,他的雄心壮志是建立在无视国家整体经济环境的前提之下的。为保障无休止的军事行动,西班牙支出了巨额的军费;腓力二世不得不多次增税。尽管西班牙有美洲殖民地的强力支撑,她仍未能解决军费浩荡作成的财政危机,以至腓力二世在1557年、[[1575年]]和1598年3次宣布国家破产。毫不妥协的宗教政策也使腓力二世到处树敌。由于这些弊端,腓力二世的统治从长远看对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在他去世后,西班牙很快衰落了。
腓力二世的家庭
配偶
葡萄牙的玛丽亚
玛丽一世
法兰西的伊丽莎白
奥地利的安娜
子女
唐·卡洛斯
卡特琳·米盖拉
腓力三世
2腓力二世(1165—1223),法国卡佩王朝第七任国王(1179-1223),被称为“高贵王”、“奥古斯都 ”
他(腓力二世)在继位后不仅使卡佩王朝保持强盛,而且还既不屈不挠又计谋多端地与强大的金雀花王朝展开了持久的战争。
腓力二世是卡佩王朝的第七任君主。在他之前,卡佩王朝已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但国王却像囚徒一样被困在“法兰西岛”上,对其周围的一片汪洋无可奈何。所谓“法兰西岛”是指卡佩王朝早期国王所能有效控制的实际范围,包括塞纳河和卢瓦尔河中游的狭长地带,以巴黎和奥尔良为中心,其面积只占法兰西国土的大约1/15。在“岛”外,不乏实力比王室要强大的诸侯,如诺曼底公国、勃艮第公国、阿基坦公国等。即使在“岛”内,也有着众多不服管制的城堡主。
腓力二世的祖父路易六世和父亲路易七世开始了加强王权的努力,但成效不大。“胖子”路易六世清除了眼皮底下的众多城堡主,但对更大更远的诸侯则无可奈何。路易七世陷入了一位更强大敌人的阴影之中,他就是来自金雀花家族,后来成为英格兰国王的亨利二世。亨利二世在法国拥有大片领地,包括诺曼底、安茹等,后来抢了路易七世的老婆、阿基坦女公爵阿莉埃诺,又得到了诺大的阿基坦公国,其领地竟比法国王室领地大五倍。要实现法国统一的夙愿,“金雀花”是最大的障碍。
腓力二世14岁继位,开始时由他的舅父香槟伯爵亨利、兰斯主教纪尧姆、布鲁瓦和沙尔特伯爵蒂伯摄政。后来,他与弗兰德伯爵的侄女伊莎贝尔结婚,妻子带来的嫁妆是阿图瓦地区的领地。他翅膀逐渐长硬,终于摆脱了香槟的执政们的控制,独掌大权。这是他第一次显示出政治斗争的才能
对当时法国来说,最大的对手无疑是拥有几乎占法国国土的一半领地的英格兰国王。这一点少年老成的腓力二世十分明白。而在法国国内的诸侯中,比较强大且有离心倾向的是佛兰德伯爵。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英国人,腓力二世与佛兰德伯爵妥协,表示对他以往的冒犯不作计较。
当时的英格兰国王“伟大的立法者”亨利二世,与他的几个儿子矛盾众多。腓力二世便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与王子理查结盟,并挑动他与他父亲兵戎想见,腓力二世从中坐收渔翁之利,收回了一些领地。随着1189年理查即位成为“狮心王”理查一世,他们之间又不可避免产生了诸多纠纷,这一次,腓力二世拉拢狮心王的弟弟、后来被称为“无地王”的约翰来对抗狮心王。
1187年萨拉丁夺取圣城耶路撒冷的消息传到西欧,引发了新一轮要求十字军东征的舆论怒潮。于是腓力与狮心王约好暂时将彼此的恩怨放在一边,同时出发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但当腓力二世到达阿卡城与萨拉丁的军队激战近一年之后,狮心王才赶到,腓力二世觉得与骄横的狮心王共事实在是一件难以忍受的苦差,就留下一万多法军,自己中途退出,赶回法国后向英王在法国的领地发动进攻,迫使狮心王理查不得不赶回国。
1199年狮心王去世,腓力的对手换成了志大才疏的无地王约翰。腓力又使用了他惯用的借力打力的手段,挑动无地王的侄子亚瑟与之对抗,从中得利。后来,无地王与普瓦图的吕济昂家族的未婚妻结婚,惹恼了吕济昂家族,于是腓力趁此机会与吕济昂家族结盟,并于1202年宣布取消英王在法国领土上的领地,进攻诺曼底。腓力一生最荣耀的阶段到来了,在此后的一系列战役中,夺取了加莱港、鲁昂、曼恩、安茹等地。无地王不甘示弱,拉起了一个反法王同盟,成员除了弗兰德伯爵等几个诸侯之外,还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而腓力则和奥托四世的对手、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和西西里国王腓特烈二世结盟。英法德意诸国的矛盾,被历史性地联结到一起。1214年,约翰组织的反法同盟在法国西部登陆,腓力奋起还击,取得了著名的布汶战役的胜利,彻底打败了约翰。这场胜利也导致了韦尔夫家族在德意志统治的终结。腓力二世在位期间,法国国王的领地扩张了三倍。领地的扩大,最直接的效应就是收入扩大,财大气粗的王室也可以有更大规模的作为了。
腓力二世与巴黎这座千古名都有着莫大的关联。卡佩王朝早期的国王,一直在巴黎和奥尔良之间摇摆不定。腓力二世积极营建巴黎城,修建道路和城墙,巴黎的市政面貌在他在位期间焕然一新,著名的卢浮宫就是他开始修建的,主要用途是拱卫巴黎城。腓力还积极扶持巴黎大学,如授予其师生以免税权和独立的民事、刑事裁判权利。从腓力二世时代开始,巴黎的首都地位已不可动摇。
由于法国在腓力二世之前,并未确立王位世袭的原则,法国历代国王在位期间,都要在生前为儿子加冕,以防贵族集团选出其他人来当国王。从腓力二世开始,由于王室力量已足够强大,这多余的形式也被废除了。从此,诸侯选举国王的走过场形式也终结了。
法国从领主纷立到形成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是一个漫长的量变过程,而其中关键性的质变发生在国王腓力二世在位期间。少年老成、心机深沉的腓力二世在其漫长的40多年国王生涯中,与国内国外形形色色的对手斗智斗勇,终于使法国王权由弱转强,王室领地扩大了三倍,使法国向中央集权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避免了像德国那样陷入了长期的诸侯割据、争战不休的局面。在他的时代,巴黎也确立了在全国的首都地位,从此不可撼动。他真不愧“奥古斯都”之名矣。
3腓力二世(马其顿国王 公元前359—336年)
作为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二世的历史影响也不应被儿子遮盖住。
马其顿虽不属于传统的希腊城邦,但与希腊城邦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腓力早年就曾在希腊的底比斯城邦为质。腓力回国之后,于公元前359年夺取了年幼的侄子的王位。他经过20多年的励精图治,打造了一个强大的马其顿王国。他在内政方面,加强王权,改革币制,促进贸易,建立新城市,打开出海口,但更重要的是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作为。
他建立了一支常备军,训练了一种战斗力很强的“马其顿方阵”,并建立了强大的海军。他利用希腊城邦之间的矛盾,在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一役中大胜希腊联军,第二年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成立了以马其顿为主导的科林斯同盟,确立了马其顿对希腊诸城邦的控制。公元前336年,他在准备进军波斯的前夕死于刺杀。
腓力二世在位的20多年间,马其顿由一个内乱不止的小国崛起为希腊城邦的首领,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累计了巨大的潜力,已经为其子亚历山大的大征服准备好了充分条件。
腓力二世 Philip Ⅱ(西班牙国王1555—1598年)
腓力二世在位期间位于西班牙世界霸权的后段,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天主教的狂热,而这种狂热同当时西班牙强大的国力结合在一起,就对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555年,他从父王卡洛斯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手中接过西班牙、尼德兰地区和辽阔的美洲殖民地的统治权。他试图让尼德兰成为“铁板一块”的天主教地区,以及他一直把尼德兰当作经济奶牛,导致了尼德兰独立运动的发生,最终在欧洲产生了一个有影响的新国家—荷兰。他还同当时另一超级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多次冲突,过多的战争损耗终于将西班牙拖至全国总破产,成为西班牙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他在1580年乘葡萄牙王位空缺之机吞并了葡萄牙,但60年后被历史证明了这是一场没有意义的闹剧。他的“无敌舰队”在1588同英国的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此战通常被视为西班牙海上霸权的终结。
腓力在位期间,西班牙对世界“未知地带”的探索仍在发展,1565年,西班牙将东南亚的吕宋岛及附近群岛纳入殖民体系中,他的名字成为这个群岛国家的名称(菲律宾)。
腓力二世的帝王生涯,有着两个鲜明的对比:他的勤政在欧洲帝王中是少见的,但他的国家却在他手中逐渐衰落;他在西班牙得到很高的敬仰,但在外国人眼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他没有被列入影响世界历史的百大帝王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海上帝国的衰落同西班牙的小环境和当时国际的大环境密切相关,腓力二世的失策,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