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骑、爱上这个城市的川流不息

夜骑、爱上这个城市的川流不息,第1张

    忽然间,一辆单车进入我的眼,于是,扫码,开车,跨上远行!

     我忐忑,不安,有一丝无处安放的的感觉。速度,配合着风的节奏。目视着前方逆行的外卖单车,或者闲散的人,,我没有思考,只是感觉着风。

      不管是后来的夜骑,还是夜走,我总会想梁文道的一起节目,就是在大马路上给读者分享他的感悟。时不时的刹车声,时不时远处的人的声音。

       没有探求梁文道为何做这一期节目,我想在马路上或者某个十字路口,比较不熟悉的环境,心是纯粹的。

      路过和曾经工作息息相关的地方,忆起多年前一个雨天,我和一个朋友说"检察院门口水好深,…法院门口就是干干净净的"

      现在同一个地点,都能感受到她隔着屏幕的爽朗的笑声。而现在,我却望着灰色的她的头像,不能告诉她,我在漫无目的的夜骑。

     昨日,骑车到天安门,壮丽的红,透彻的蓝,还有棉花糖一样的白云。

     川流不息的小黄车,小红车过去了好几波,我一直停留在那里。不知道是为了记录那段时间,也不知道是在感受少见的北京的颜色。你不会想到历史沧桑巨变,也忘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就发生在那里,而唯一的感受就是美,这几种颜色的组合为何能这么美。

     人生不管是像公交车也好,还是像列车也罢,我仿佛太贪恋中途的景色。

      我们如何努力,也就活一百岁,路上贪恋的久了,你就走不了太长。而只是骑行,你能感受的就是速度与激情的美吧。

    骑到了来北京的第一个住处,找回了当年的感觉。如果不来北京,我不会认识好多人,做好多对的或者错的事。

    现在,没有了一腔热血,也数落不出脑子里还剩下了什么!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北京生活,我该怎么过呢?不要忘了最初的梦想,然而我却在笑最初的自己。

     大学一个自己很喜欢的老师,毕业于中国政法,和自己说"回家去吧…"然而自己还是像蟑螂一样,坚强而幸运的活下来了。

     像哥对自己说的那样"你不是北漂,"确实如此吧。

      没有当初傻子一样的一股劲儿,不会认识姐,也不会认识哥,今年也不会认识levi,也许也不会认识徐。青春已经剩下了尾巴,不管如何劝自己,大学太苍白,选对了重庆也选错了重庆。

       我想,以后过的更好不难,如何在圈子里过的更好呢?

        13年夏,躺在通州某学校的操场,没有想过三年后…

        几百年前,祖祖辈辈的农耕人,世世代代的生活好像都是可以看得见的。而如今,无法想象…也不对,我有冬奥会可以期盼,有京张高铁可以期盼…

      如何把以下几个问题做好呢?1有效的读书   2如何在工作中成长?  3减肥   4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   第三项更重要吧。

     找一个窄的读书方向,去深读。

     找一件事情去深做,并努力做好。

     热爱工作,虽然偶尔它糟心,虽然工作并不那么美好,但是工作是支撑自己一切一切的基础。

      心无杂念,学会用心。

     

写在前面的话

这次硬核的穿越骑行起点来源于简单的环岛骑游想法。起初只是想在年底到温暖的海岛去骑行观光。为了提前将车寄到海口,联系了当地的全力单车。偶然被安利了这次24H300KM穿越赛,几乎没有一分钟的犹豫,我就交了报名费。

1、上海——海口 1600公里,3小时

我是在2021年的12月31日下午1点抵达海口的,车在一个礼拜前抵达海南,提前做了大保养来迎接这次挑战。原计划在31号下午3点前收拾完行李,睡到当晚比赛出发前最后一刻。显然我过于乐观了。

出于对赛后行程的考虑,我需要反复斟酌自己比赛需要带的装备。这毕竟是我第一次参加300公里的夜骑活动,不能说没有概念吧,只能说是毫无经验。

需要几个水壶?需要几根内胎?车头灯需要两块还是三块电池才能应付?要不要带下坡用的皮肤衣?海口这个天气需不需要穿腿套?需要带充电宝嘛?身份证呢?要带的东西好多,要不装个尾包吧?

就这样,全力单车的店内有限的活动面积,几乎全部被我的行李占据。如果这时候有客人进来,估计会嫌弃地掉头离开。

最后全部准备完,补觉的时间大概只有4个小时了。自以为所带的装备已经精简到极限,但是仍然是不小的负担,和其他本地人有团队后援不同,我只能靠我自己。

比赛出发前晚上10点前我就到了出发点,出发点在海口的云洞图书馆附近,但直到我离开海南也没机会见到这座“晓岛”,略微感到5%的遗憾。虽然在海南,但是凌晨的海边依然很冷。签到最重要的是,领取反光马甲和GPS芯片。为了确保大家的安全,组委会提供的GPS芯片重得怀疑人生,仿佛我骑了一辆4KG的超轻车去参加环法,必须得带上的那种配重块一样。

11点,约好了一起参加比赛的老外Brendan也到了出发点。他已经在一周前参加了环岛骑行的活动,可能是因为常规的环岛骑行太过普通,当他知道有这个比赛后毫不犹豫搭上了末班车。Brendan190的身高搭配他的体型让我对他的supersix多了一丝同情和担心。他是一个充满精力的人,除了白发完全看不出他已经60岁了,比赛之前他很兴奋地跟我在微信上分享他2021年骑行超过20000公里的小作文,(链接),就像我现在很兴奋地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和你们分享这次300公里穿越赛的小作文一样。Brendan会骄傲地告诉我,他不管到哪儿,都会带着他的自行车和骑行台(Tacx最轻便的那台)。可以看得出,他热爱骑车,对去年的训练很满意。这场比赛是他对自己的考验。

出发

2022年的1月1日00点00分00秒,在所有人的倒计时声中,比赛正式开始了。这应该是我经历过最有仪式感的一次跨年倒计时。▲出发时,我还在怀疑自己当下在做什么由于出发点在海口最北端,前十公里需要穿过大半个海口市区,驶向224国道。一路红绿灯很多,这让大家的节奏都很混乱,没有办法组成统一的集团,也没办法平稳地输出慢慢热身。

2、海口——屯昌 85公里,3小时

但我制定了比赛策略,尽可能在五指山前跟住Brendan这个平路巨无霸,所以没有太多犹豫一直紧盯Brendan。在上了G224国道后,不知不觉和Brendan还有另外6个本地人形成了第一集团。

海口到屯昌打卡点大约是85公里的路程,以平路为主。夜骑和比赛的双重刺激下,集团里每个人都显得十分兴奋,尤其是Brendan,经常会嫌带风的人速度不够快,到最前方领骑。后面的人也会回应每一次Brendan进攻,虽然我觉得这毫无意义,但也只能被整个集团带着向前。▲第一次夜骑,兴奋的我在Brendan后拍摄没过多久,在一次爆胎中,本来就不大的集团也开始分化,60公里后第一集团只剩下了4个人,但是领骑的人只剩下我和Brendan。

剩下的两个人,一老一少。年长的是本地的大神(最终12个小时完赛)出于风险因素,似乎并不喜欢在黑暗中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年少的小伙子则还在念高中的样子,还没到屯昌已经没有力气带风了。▲此刻我在比赛选手的最前端屯昌到琼中 60公里,25小时到屯昌打卡点大概花了3个小时,组委会告知我们,后面的第二集团大概还在30分钟开外,大家都不想被缩短时间,只是简单补给就继续出发了。

从表情管理看得出,本地大佬和Brendan还很轻松,我已经懵了。屯昌到琼中,开始进入后半夜,身体开始疲惫,连续的起伏路段伴着小雨让之前的兴奋和斗志都被消磨殆尽。224国道两边的夜排档也都关门歇业了,一路上除了我们,只有零星的汽车呼啸而过。在打卡点前10公里,一个6%的缓上坡时,我第一个掉队了。黑夜、睡意、爬坡、雨天、独行、失温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每一秒钟都在逼迫我退赛。

看到摄影车异常兴奋的Brendan,在我面前抢镜好在,琼中打卡点已经近在眼前。抵达时,我已经完全被掏空了。“我得睡一觉先,就像老布当年比226大铁那样”我心里想。

3、琼中——五指山市 75公里,35小时

在琼中花60块开钟点房,洗了热水澡,睡了2个小时后,我恢复了一些体力,衣服也干了一大半。再出发,已经是早上8点多了,雨也停了。琼中开始,赛程正式进入丘陵地带,坡度开始变陡,下坡也多了很多弯道。得益于休息的缘故,我还能保持在90以上的踏频,一路上超过了八九个选手,他们的样子都已经很疲惫了。心想,如果没有休息这2个多小时,以我当时的状态是万不可能在黑夜的雨中骑行的。椰子树让没见过世面的江南人停下脚步

五指山的爬坡从200公里才刚刚开始这次来比赛前,我最长的单次骑行距离是180公里——台东到花莲的“山线”。大概在195公里的时候,也就是我的历史极限之外,阿陀岭爬坡正式开始了。阿陀岭爬坡赛段,14公里的纯爬坡,海拔最高处757米,我从来没有觉得14公里能如此漫长。一路上有很多上山的汽车还有三轮,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停下来拦车,但是我的速度和反映实在是太慢了,以至于即使有拦车的想法,也没力气实施。

五指山无尽的山路在山上捡到了之前第一集团的小伙。和他一起爬上山顶简单补给后一路放坡到五指山市的市区。相较于屯昌和琼中,五指山市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大城市了,因为是元旦假期第一天,路上充斥着悠闲快活的气息,看到我的人,一定不会想到样,这个憨憨一天前还在上海上班,昨天夜里还在海口倒计时迎接2022年。

4、五指山市——三亚 85公里,25小时

五指山市的最后一个补给点,遇到了一位因电变故障退赛的大哥,休息的时候我说到自己已经没有补给了,大哥把他多的一条能量胶给了我。五指山市到三亚只有80公里了,在最后30公里处,还有一个最后的陡坡——甘什山,之前大哥送我的这条胶救了我。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能量胶中的糖粉进入身体,提供能量,让肌肉继续工作的感受。

爬了5公里过了槟榔谷,本以为要开始下坡,但大概还有3公里才真正到甘什山山顶,这应该是整个中线300,最艰难的3公里,如果没有这条胶,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顺利骑完。亚龙湾前的下坡和平路,我顶着抽筋的肱四头肌,轰出了一段100+踏频的ITT。最终用了15个半小时抵达三亚,顺利完成了这次挑战。▲骑行总共耗时11个半小时,总共休息了4个小时赛后,和Brendan聊起比赛中的经历,他夸我是“true gentleman of the sport”,因为即使我能力不如他,但是依旧会到队伍前带风,对我来说,会带来更多的消耗,需要“dig deeper”。而他的训练和对自行车的热情也感染到我。

我相信,当我到了他这个年纪,我也一定还能热爱自行车!写在后面的话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从去年5月份成都回来后,我几乎就“封车”了。为了在上马完成“破3”的目标,8月开始的4个月内,我的生活一直都围绕跑步训练。训练、按摩、拉伸、睡眠、饮食,我做到了80%以上的极致。虽然国内的马拉松几乎全部取消,但在12月中旬我还是完成了一次全马自测,顺利完成了目标。为了2022年的226大铁,我选择用这样一次特殊的比赛来开启新一阶段的自行车训练。

全马自测中第一次骑超过两百的活动,还是凌晨出发。没有大佬的活动,我也能在第一集团一直带风。140公里后险些失温,去开钟点房睡了一觉。重新出发后,一路上拍掉了大概30多个人,最终第十一个完赛。这种体验总好过从最前方慢慢掉下来被别人拍掉。一天内经历了夜骑,夜间雨骑,长陡坡,起伏路,超长途,暴晒,烂路…索性没有经历爆胎。能获得这样的人生体验也很难得了。就是觉得对不起我的车,每次都带我安全抵达目的地,但每次都要变成这般模样…虽然我一直觉得30岁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节点,并没有任何意义。

任何“30岁前一定要做某某事情”的说法都非常的愚蠢。但能在自己30岁前完成全马破3和海南300公里穿越,于我来说,2021年并没有虚度。希望像预想的那样,在2022年能顺利完成自己的第一个226大铁。

最后,“海口——三亚”中线300公里骑行挑战赛,明年我还会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6969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