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校长有哪些如下:
1、吕建,任期:2018年-今。
吕建,1960年3月31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山东省荣成市,无党派人士,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82年,吕建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本科;1984年11月起,在南京大学任教,历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
2、陈骏,任期:2006年-2018年。
陈骏,1954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扬州,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骏1985年获得南京大学矿床学博士学位。
1986年—1990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1990年—1992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1992年起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1993年—199。
3、蒋树声,任期:1997年-2006年。
蒋树声,男,汉族,1940年4月生,江苏无锡人,民盟成员,1963年8月参加工作,南京大学物理学系金属物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
4、陈懿,任期:1996年-1997年。
陈懿,1933年4月11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懿于1955年从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79年至1981年被选派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工系做访问学者;1996年至1997年担任南京大学代校长;199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5、曲钦岳,任期:1984年-1997年。
曲钦岳,1935年5月21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校长。
1957年曲钦岳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晋升为讲师;文化大革命期间下放到溧阳农场劳动;1971年回到南京大学工作;1978年由讲师。
6、郭令智,任期:1982年-1984年。
郭令智(1915年4月4日-2015年8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生于湖北安陆。曾任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代校长。
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8月5日于南京逝世。郭令智长期从事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区域大地构造研究。
7、匡亚明,任期:1963年-1966年,1978年-1982年。
匡亚明(1906年3月17日—1996年12月16日),江苏丹阳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活动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
匡亚明于1926年考入上海大学就读;1949年后开始历任华东政治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等职;1955年至1963年任东北人民大学。
8、郭影秋,任期:1957年-1963年。
郭影秋(1909年-1985年10月29日) ,又作郭映秋,原名玉昆,又名萃章,江苏铜山人。中国教育家,北京市政协副主席。1928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科,1932年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
1934年任江苏省沛县中学教务主任,1935年加入中国***,并在教务主任的身份掩护下从事中共地下工作。后投笔从戎。
9、潘菽,任期:1951年-1957年。
潘菽(1897713-1988326),原名有年,字水叔,江苏宜兴人,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九三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1920年(中华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晋升为教授。
吕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籍贯山东荣成,1984年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8年获博士学位。1984年11月起在南京大学任教。历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2018年1月任南京大学校长。
主要从事软件方法学研究,在软件基础理论与方法、网构软件方法学和新型软件平台及其应用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提出了一种具有模型裂变能力的形式化开发方法,其数据分解新机制可用于大型程序开发的复杂性控制。研究了开放环境下软件系统的范型、方法与技术等问题,提出了基于Agent的网构软件方法学,探索了面向Internet软件方法学研究的新途径。发展了开放环境下的软件协同技术,主持研制了新型软件协同平台,可为开放、动态、多变环境下应用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提供支撑。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双一流”建设、学科规划与建设和审计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法制办公室。
联系院系: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校长行政级别是副部级。
中国有三十二所高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其中加上了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例如河南师范大学和安阳师范学院都是省属高校,就属于厅级,而安阳工学院是安阳市市属高校就属于局级。
南京大学现任校长吕建,1984年参加工作,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8年获博士学位。1984年11月起在南京大学任教。历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2018年1月开始担任南京大学校长。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任校长,湖北黄冈人,蒙古族[1],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1932年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代理校长,之后又任重庆大学教授。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长春地质学院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
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李四光官费赴日本留学读大阪高工船用机关科,宣统二年毕业(1910)。因其在日本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1917年,李四光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18年,他回到国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0年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为武汉大学建设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选定了武汉大学的新校址(武汉大学内还有李四光选址的雕像)。
武汉大学内李四光选址雕像
1932年任中央大学(后名南京大学)代理校长,1937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名誉教授。
1944-1946年,任重庆大学教授,并在重庆大学开设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凌叔华陈源夫妇)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1年8月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为东北地质学院(后名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李四光担任首任院长。1952年李四光再次应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1965年,李四光在北京察看矿石标本
1958年李四光经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编辑本段
突出贡献
李四光与家人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潘钟祥就明确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说明中国广布的陆相地层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长的领导下,通过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谢家荣等地质学家的不断理论探索和实践下,肯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地质部的观点,并根据地质部和李四光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中国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和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1918年,他回到国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这时,他已年届而立,虽然事业有成,但因一直在求学,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李四光结婚照
到北京后,他认识了温柔娴静而又高雅漂亮的才女许淑彬。许淑彬少有大志。由于家庭开明,她从小便走进学堂。父亲去世后,她由母亲和已经成家立业的哥哥供应上完了大学。虽然许淑彬比李四光年龄稍小些,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经过两年多的交往,四光和淑彬两人感情融洽,都感到对方志同道合,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碍于男子汉的自尊和青年女子的矜持,两人都没有向对方提起个人的婚事。许淑彬在和李四光单独相处时,曾多次想借题发挥,试探李四光对她的态度,但鼓足的勇气一到临场就没了,演讲时的口才也“不翼而飞”了。李四光也曾下了几次决心,试图当面向她表明心迹,但一见到她,年轻的教授常常找不到话题,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面对如此僵局,李四光很苦恼。他写信给父亲——湖北黄冈乡间的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征求父亲的看法。
父亲很快回信了,信中说:大丈夫要志在四方,以学业为重。过去从湖北到东洋(日本),又从东洋到西洋,为寻求科学救国的道路,你没有考虑个人的婚事,这是对的;今天已学业有成,应该找一个终身伴侣成家了。“既然你和某人相识两年多,相互又都了解,况且你已经是三十多的人了,如果她家人同意,就订婚吧!” 李四光看完回信,原先苦思冥想找不到的求婚方式突然间找到了。他想,何不把这封家信转寄给许淑彬,再征求她对此的看法?这样既可以曲折地表示自己内心的想法,又可以避免直言道出的难堪。
许淑彬看完李四光的家信后,觉得心跳加速,脸上发烧。她明白,尽管四光没有把她的名字告知父亲,但信中说的某人就是她。四光用这样一个巧妙的方式向她求婚了。 怎么答复李四光,许淑彬想到自己的家人:母亲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哥哥也如父亲般呵护她,虽然终身大事自己做得了主,但还是应该征得他们的同意。于是她写信给母亲和哥哥。她没有像李四光那样用“某人”来含混,而是写明了恋人的姓名、学识、职业和人品。 许淑彬的家人经过反复考虑,同意了她的选择,并很快回了信。这样,许淑彬拿着双方家人的回信,一言不发地交给了李四光,然后扭身走了。 李四光和许淑彬两人没有海誓山盟,却很快走进了结婚礼堂。他们相敬如宾,开始了共同的人生旅程。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真正为普通大众所熟知是在唐山大地震之后。那次大灾发生后,坊间流传着李四光能够预测预报地震的说法,据说李四光曾经提醒从事地震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等等,这些被李四光点了名的地方后来大都发生了地震,不过,李四光是不是讲过这番话,何时讲这番话至今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李四光主张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他长期致力于软件方法学研究,四十年不变初心,投身学术研究,从南大第一批计算机专业学子,成长为国内计算机软件领域的领军人才
吕建还带领南大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和科研评价体系,推动以科技创新质量、学术贡献为导向的评价制度,为一心投身于学术的科研人员,营造了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氛围和实现价值的平台。
成排的婚车与气球,115对新人佳偶,无数亲人朋友的祝福……这是今天出现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的场景。今天(5月20日)下午,“iLIFE iNJU”南京大学2017校园集体婚礼暨南京大学青年新生活观展示在仙林校区方肇周体育馆举行。适逢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共遴选出115对新人参加本次集体婚礼。集体婚礼由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校友总会主办,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证婚。现场约3000余名师生、新人亲友、校友代表共同见证115对新人的幸福时刻,多个网络平台向全球现场直播。
据介绍,校园集体婚礼共计收到全球600余对毕业于南京大学或教职工、在校生新人报名,经二次信息收集、资格审查后,共有115对新人参加集体婚礼,其中有校友57对,35对双方均毕业于南京大学;教职工6对;在校生52对,而双方都是南京大学在读学生的有20对。
在115对新人中,90后新人已经成为集体婚礼主力大军,共有138人;新人的爱情故事都很感人,长跑最久的已有15年;报名最多的院系是来自医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商学院的校友。更让人惊喜的是,今年婚礼的主持人也是一对南大校友,02级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张騄和02级社会学院校友宋扬在校时分别担任学生会主席和学生会常务副主席,并且也是南京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此次受南京大学团委邀请主持婚礼。
活动现场,冯端院士及夫人陈廉方女士的爱情视频为在场观众展示了南大人的爱情故事。5月22日即将是冯端先生94周岁生日,冯氏夫妇一起走过了六十多年春秋,他们整理了一箱子50年的“两地书”和情诗。他们的爱情正如冯院士给爱妻写的诗那样,“六十春秋恩爱笃,双双执手难关渡。而今白发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杨忠给新人送上证婚词:婚姻是美好神圣的,希望新人们铭记校训,能够守望初心、相互包容、砥砺互助、携手同行,不断实现家庭梦、南大梦、中国梦!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通过视频为新人送上祝福:衷心地祝福各位新人找到了彼此的依靠和一生的幸福,希望新人们互相帮助、互相信任、相亲相爱,拥有一个健康、时尚、完美的人生。在司仪的主持下,新郎们一齐单膝下跪,115对新人交换主办方特别定制的“南大版婚戒”并集体拥吻诠释校园爱情。杨忠等10位新人所在院系和相关部门的师长代表为每对新人送上南大版结婚证书,以南京大学之名为新人们许下誓言。
据了解,今年是南京大学第二次举办集体婚礼。与去年相比,今年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结合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提出了“心诚家朴志雄业伟”的“南大青年新生活观”八字核心,并在婚礼过程中分别设置了“感诚心,恒爱人”、“颂朴风,行俭德”、“扬雄志,崇伟业”、“南有樛木,大爱无疆”的四个篇章,旨在使南大人形成一种价值认同,即:诚意进取的生活态度、勤俭质朴的生活理念、雄伟事功的生活志向以及大爱至善的生活价值。通过校园集体婚礼群像与个体的交互显现,将家庭观、幸福观、婚恋观、职业观、人生观等共同融入“生活观”的注脚之下,让南大人在活动中分享爱意,形成建设好小家以支持大家的“大爱至善”的生活价值追求。
蒋介石1943年出任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校长,1944年夏辞去校长职位,改任永久名誉校长。 以最高军事统帅出任大学校长的,现代历史上大概也就蒋介石和艾森豪威尔两位。二战时,欧洲盟军总司令、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出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但艾氏是在解除军职后才出任哥大校长的,而蒋氏是在任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特级上将)期间出任校长。这是蒋介石的“独创”,但这个校长却并不好当。
“蒋公当校长当多了,以为什么校长都能当。”
“一个杀过学生的人来管教育,简直胡来。”
“以蒋公的学识,当军校校长尚可。”
《蒋公的面子》中几位教授是这样评论蒋介石出任中央大学校长的。
陈立夫在其《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中记叙了蒋出任校长时的谈话:
在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二月,有一个晚上,蒋委员长把他找去了,那时蒋经国也在陪蒋介石吃饭。饭后,蒋向他提出了一个主意,蒋说:“所有军事学校都是我兼校长,现在所有的大学我来兼校长好不好?”陈说:“军事学校和文学校不同,军事学校是重绝对服从的,所以比较容易管,而文学校则不是那么简单,委员长如果兼各校校长恐怕有困难,我看与其兼大学校长,还不如来兼教育部长,委员长如果担任部长,我来做次长好了。”因为陈不赞成增加蒋的麻烦,所以这样说,蒋后来就想了一想,说道:“那么我先试一个学校好不好?”陈不好意思不同意蒋试,于是就答允了蒋,以中央大学给蒋试,蒋介石就做了中央大学的校长。
1943年5月,蒋介石正式出任校长。他给学校带来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学校内实施的“军事化管理”。而最显眼的莫过于,大学校门口有了宪兵站岗,直到1944年8月蒋去职后才撤离。 南京大学的百年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三江师范学堂至国立东南大学时期(1902~1927)
②国立中央大学时期(1927~1949)
③南京大学时期(1949~ )。
南京大学旧称:三江师范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的另一个来源是金陵大学,从1888年汇文书院成立,至1952年与南京大学合并,金陵大学历经64载春秋。 (图册来自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 ) 《蒋公的面子》主创人员/单位制作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
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剧团 编剧温方伊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导演吕效平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系主任演员周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教师,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本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赵超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教师,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本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高仲伟中国传媒大学表演专业演员,主持人,司仪温方伊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2009级张萌北京**学院表演专业本科,南京大学艺术硕士刘昕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2010级唐彦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2010级李阔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演专业2010级 黎姗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英语新闻专业2012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