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法国居住在哪里好?

移民法国居住在哪里好?,第1张

#法国移民# 导语当被问及法国城市的名字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巴黎。法国的标志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巴黎以丰富的历史时间线、法国美食、艺术、文化和时尚而闻名,经常在访问量的国际城市中名列前茅。移民法国居住在哪里好?本文 将介绍法国的主要城市。

1移民法国居住在哪里好?

1、巴黎:法国文化之都

 从法国戴高乐国际机场可轻松抵达巴黎,散发着精致的魅力。所以想想探索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的日子,然后是传统法式咖啡馆供应的下午茶。当然,大多数游客参观埃菲尔铁塔。尽管如此,被称为“光之城”的巴黎仍然拥有更多地标性景点,包括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和凯旋门。

 每年有超过8亿人前来证明这座法国城市的受欢迎程度,周边的城市景观是许多常年居住在那里的外国人的家园。流经城市的777公里塞纳河以有趣的地标建筑和优美的风景吸引着游客和当地人。当然,您也可以参观的香榭丽舍大街,这是一条法国精英大道,拥有华伦天奴、路易威登、香奈儿和迪奥等国际知名品牌。在法国最的城市,没有人想要任何东西。

 2、法国马赛

 坐落在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地区,法国第二大城市景观拥有大约160万人口。当地人称为马赛,享受充满活力的城市提供的一切,当然,大量游客前来探索现代和历史景点。作为法国最古老的城市,马赛拥有着名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这是罗马拜占庭式的教堂和城市的象征。

 马赛因其位于地中海的位置而在国际上脱颖而出,几个世纪以来,马赛将这座城市与其他各种国家和文化联系起来。历史爱好者会很高兴,因为马赛拥有仅次于巴黎的最重要的博物馆。马赛开始了使日常生活更加愉快的项目,包括公园、花园和环保房地产开发。这座城市拥有一流的商店、酒吧、餐馆和令人印象深刻的交通系统,拥有现代生活,因此同时让游客和外籍人士感到高兴。

 3、波尔多和优质法国葡萄酒

 坐落在法国西南部的加龙河沿岸,使这座城市脱颖而出的是优质的葡萄酒生产,葡萄园结出果实,最终以瓶装葡萄酒销往法国各地。如此自然地,美味的食物与葡萄酒相得益彰,而波尔多则提供精致的地方美食和供应美食的法国餐厅。

 除此之外,波尔多的文化和历史地标每年都会吸引数百万游客。波尔多还有许多绿色公园供您度过周末,包括波尔多公共公园、巴斯蒂德植物园、安吉丽克斯公园、里维耶尔公园和花卉公园。

 4、的里昂

 里昂位于巴黎东南部的索恩河和罗纳河附近,以美味的地方美食和建筑遗址而闻名。纵观历史,里昂在丝绸生产以及大银幕和** 院的发展方面享有盛誉。里昂的绰号是“灯光之都”,指的是为期四天的灯光节,但游客和好奇的流浪者无论如何都会从1月到12月享受里昂提供的一切。

 游览历的地标性景点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但除此之外,当地人还可以享受宜人的绿色空间,夏季小船在湖中航行。

 5、受欢迎的斯特拉斯堡市

 法国东部的斯特拉斯堡是与德国接壤的重要的事实上的欧盟首都。对于法国和欧洲的狂热城市探险者来说,历史悠久的市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抛出了有趣的地标。事实上,斯特拉斯堡的众多景点吸引着游客,并在文化上表达了法国与欧洲的联系。参观美丽的哥特式大教堂,中世纪的莱茵兰区,的白色和黑色木结构建筑,延伸的德国部分展示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有许多博物馆和公园。斯特拉斯堡市在整个12个月中都洋溢着欢乐,但如果想获得额外的转机,请在圣诞节期间参观,因为这是法国欢迎和的季节交易会。

 6、美丽图卢兹指南

 作为法国第四大城市,图卢兹坐落在加龙河畔。以卓越的大学而闻名,这是法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不要假设,教育是这座城市做得很好的全部。图卢兹最初由罗马人创立,它的三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址,即米迪运河、圣塞尔宁大教堂和圣雅克酒店,标志着这座法国城市的文化重要性。如果你听到有人称图卢兹为粉红色的城市,这是指用于建造房屋和办公楼的粉红色砖块。

 但是您会发现更多的建筑风格,包括罗马式、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因此还有另一个法国艺术和历史之城的绰号。与其他法国城市一样,图卢兹提供数量惊人的绿地,如果您喜欢博物馆,请准备好几个月的参观时间。

 7、尼斯和法国的里维埃拉

 尼斯属于的法国东南部里维拉。历,尼斯市深受英国上流家庭的青睐,他们在那里度过了冬天,因为该市享有里维埃拉冬季度假小镇的美誉。此外,尼斯拥有证明其作为法国城市的终极价值的文学 联系。自然,就像任何法国城市一样,日常生活围绕着社区城市广场展开。他们包括马塞纳、加里波第、罗塞蒂和萨莱亚。

 8、格勒诺布尔:通往法国阿尔卑斯山的首都门户

 关于人口,低调的格勒诺布尔值得一提,因为这座城市是阿尔卑斯山的门户。因此,为了将城市景观换成享受大自然母亲的周末,格勒诺布尔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作为阿尔卑斯山的艺术和文化之都,格勒诺布尔老城拥有有趣的博物馆和历史建筑。此外,您还可以参观巴士底要塞,欣赏美妙的城市景观。另外,还可以在传统的法国餐厅品尝当地的鹅肝酱和卡莱特肉丸,让您的味蕾尽情享受。

亲,望采纳哦

被歌德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的历史,尽显人物的关键时刻,他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闪耀着光辉,普照着人类自身。

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1、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找庇护:1513年9月25日,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

这篇所写的是欧洲人发现太平洋的经过,巴尔沃亚在发现太平洋的时候几乎是一名逃犯的身份,他把探险也当成一次出逃,而这探险被后世证明为“不朽的事业”。

2、拜占庭的陷落: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最后的堡垒: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这篇所述的事件,在茨威格眼中恐怕是一次悲剧,基督教世界的一次惨败,而这惨败却恰恰是由于他们的互相猜忌而导致。

茨威格毫无顾忌地赞美这位土耳其苏丹征服者的智慧和勇气,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他也痛斥了他的凶残。

此篇尤其精彩的是,茨威格使用了文学的手法,记述了那座被忘却的城门“凯尔卡门”的失陷,从而让君士坦丁堡的悲剧,更显出十足的戏剧性,让人为英雄们的大意扼腕。

而圣索菲亚大教堂也是此篇的一个中心,感人的战前弥撒和战后所遭到的劫掠以及被改成 寺,则现出了历史的残酷与顽皮。

3、韩德尔的复活:1741年8月21日,落魄而江郎才尽的作曲家韩德尔突然在一首诗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不朽之作《弥赛亚》,而他自己也因此得到了救赎。

我想说的是:茨威格在这一篇中的描写可一点都不像一个出身于无宗教信仰家庭的人,而像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我认为这是他真情的表露而并非什么写作技巧。

4、一夜之间的天才:1792年4月25日,年轻上尉鲁热受到斯特拉斯堡市长的邀请,为莱因军创作一首战歌,4月26日凌晨,《马赛曲》诞生了。

此篇最戏剧化之处,就是鲁热在那一晚的不朽和之后的平庸,他“仅仅作了一夜的诗人”。

可是《马赛曲》却成为法国国歌而被永远传送,让人感到这历史确实让人捉摸不定,它赐予一个平庸的人伟大的天赋,仅仅几个小时,也许只是为了让这激扬的旋律,带给法国人民胜利,带给自由胜利。

“《马赛曲》就像长着双翅的胜利女神奈基,在法国的所有战场山翱翔,给无数的人带来热情和死亡。”

5、滑铁卢的一分钟:1815年6月18日,由于懦弱平庸的副将格鲁希固守成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这一篇恐怕是全书中最为不“群星闪耀”的一篇,因为在这一篇中,没有什么人性发光,主角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生生葬送了自己皇帝的伟业。

对此,茨威格说: “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

英雄们的世界游戏像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

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

他们几乎都是把跑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

茨威格把历史的这一秒钟充分的戏剧化:就是这一秒钟,格鲁希虽然听到了滑铁卢开战的炮声,但依然决定不去支援;就是这一秒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就是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

按照这一战的历史意义以及法国在大革命后独特的世界地位,这一秒钟确实至关重要。

一个平庸的人葬送了一位天才的事业,茨威格评论道:“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

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是,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

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

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

命运--这是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6、玛丽恩巴德悲歌:1823年9月5日,歌德在离开疗养院回家的路上,抑制不住心中对于那里一位少女的思念,悲不自胜,写下了晚年最着名的爱情诗篇:《玛丽恩巴德悲歌》。

74岁的老翁不但爱上了19岁的少女,而且还请人代向她求婚,以现在人的观点看来,幸亏这求婚遭到敷衍,否则那婚姻才是真的悲歌……此歌写完后,“歌德从此永远告别了爱的 带来痛苦的时代,而进入心境平静、勤奋写作的暮年。”

7、黄金国的发现:1848年1月,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在自己的领地,今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混合在泥沙之中,从而掀起了持续四年横扫世界的“淘金热”。

茨威格其实在此篇着重笔墨在于苏特尔对于加利福尼亚的开发,他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淘金热之后,四处涌来的人民霸占了他的田产、房产和牛羊,而这广袤的土地本是他的私产。

苏特尔状告1722万名在他的种植区安家落户的农民,要求他们从私自强占的土地上撤走,并向加利福尼亚州 和联邦 各索赔 2500万美元。

汤普森法官判定他对于土地的拥有权合法,苏特尔几乎又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是这个判决却没有被执行,愤怒的人民害死了他的三个儿子,而他剩下的残生就一直在华盛顿的法院大厦附近晃悠,乞讨,为了食物,也为了公正。

他死的时候口袋里藏着一份申辩书,他要求按照世间的一切法律保证给他和他的继承人一笔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财产。

开发加利福尼亚的人就得到了如此的下场,历史确实是无情的,人民的怒火很多时候,也并非那么正义。

8、英雄的瞬间: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枪响前一霎那,传令官送来了沙皇的赦免令,把刑罚从改枪决为苦役,在生死界限上走了一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从此转折。

这是全书中唯一一篇诗歌形式的历史特写。

充满了对于基督教信仰的描写和暗示,很难相信茨威格没有宗教信仰。

经历此转折,“陀思妥耶夫斯基摒弃了社会主义信念,用宗教的精神来解释人民的理想,提倡弃绝个人欲望、逆来顺受,宣扬人人都有罪孽,罪犯就是“不幸的人”等观点,并试图用道德感化来替代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幻想求得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的和解。”

有趣的是,译者对此种转变唏嘘哀叹,而茨威格却保持着肯定的态度,仔细一想,还是与茨威格是人道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有关,不用说,他一定反对暴力革命。

9、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1858年7月28日,在美国实业家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推动下,人类越过大西洋的第一次通话,实现了。

这篇历史特写歌颂了勇敢的冒险精神以及菲尔德不屈不挠的努力。

在第一次电缆的铺设中,失败了两次,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但是在菲尔德带领下,人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在7月28日开始的这次铺设为人类在大西洋海底建立了一条电的通途。

而不幸的是,这条通途很快就出现了故障,原先狂喜的人们把愤怒发泄到了菲尔德身上,说他是骗,菲尔德沉默了。

六年后,他用成熟的电缆技术,又一次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次不但取得了最终的成功,而且还找到了上次的故障原因,使美洲和欧洲之间,有了两道桥梁,也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此篇中茨威格毫不留情地讽刺了那些在成功时欢呼,失败后怀疑的墙头草、以及他们的闲言碎语和无理重伤,与他们相比,菲尔德无疑是时代的英雄。

在此篇的最后,茨威格写道:“由于战胜了空间和时间,但愿人类永远友好团结,而不被那种想不断去破坏这种伟大统一和用战胜自然的同样手段来消灭人类自己的灾难性的狂想所一再迷惑。”

当然,这只是一个梦而已,茨威格自己的自杀就是这个梦破碎的时刻。

10、逃向苍天:1910年10月末,列夫·托尔斯泰终于摆脱了束缚自己近30年的精神枷锁,离家出走,把自己的信仰和言论用行动来证明,最后,11月7日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与世长辞。

要承认茨威格的想象力,用续写《光在黑暗中发亮》这一托尔斯泰遗作的方式来描述这段历史,实在是让人惊叹。

这篇三幕戏剧用最恰当和激动人心的方式记述了托尔斯泰在人生的尽头,被大学生们震动,终于下定决心出走的过程。

其中有很多经典对话:

“隐秘的事愈多,灵魂也就愈不高尚。”

“通过暴力不可能建立一种符合道德的制度,因为任何一种暴力不可避免地会在产生暴力。

一旦你们掌握了武器,你们也会很快建立起新的专制主义。

你们不是破坏专制,而是使它永存下去。”

“即便是罪人,也还是我的兄弟。”

“-如果他们把托尔斯泰也抓了起来……

-不,他们不敢。

这是一个只要讲讲话也要比他们所有的人有力量的人。

不,他们不敢,因为他们知道我们会用自己的拳头把他救出来。”

“(指托尔斯泰)因为象他过的那种生活是违背他自己的言论的,这当然是一种耻辱。

他们逼着他扮演着伯爵的角色,时间够长的了,他们用阿谀奉承扼杀了他的声音。”

“(警长)——要是能知道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指沙皇)的态度就好了。

(站长)——(十分平静地)我相信真正的最高主宰对列夫·托尔斯泰始终充满善意……”

“经常是这样,妨碍一个伟人和他使命的人恰恰是那些爱他的人。”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之中的生活都与其的思想矛盾,正如大学生们所说,他用着银质的餐具,写着人间的苦难,因此,他出逃了,也因此:“走得也正及时,因为只有这样死去,才算完成了他的一生,使他的一生更加高尚。”

对于托尔斯泰的仁慈、人道主义以及对上帝的崇拜,茨威格明显抱持赞赏的态度。

11、争取南极的斗争:1912年1月16日,英国上校斯科特到达南极点。

本篇是此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一篇,而茨威格在记述人来到达南极点这一历史时刻的时候,并没有去写那位第一个达到此目标的挪威人阿蒙森,却挑选了比阿蒙森晚了近 1个月才到达的英国人斯科特。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斯科特在整个探险过程中表现出的勇气,更因为他和他的四名队员一起,牺牲在了回程的路上,因为“看来徒劳的事情会在此结出果实,一件耽误了的事情会变成对人类的大声疾呼,要求人类把自己的力量集中到尚未达到的目标;壮丽的毁灭,虽死犹生,失败中会产生攀登无限高峰的意志。

”因为,“只有雄心壮志才会点燃起火热的心,去做那些获得成就和轻易成功是极为偶然的事。

”更因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占绝对优势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起时代都是最最伟大的悲剧,一个作家只是有时候去创作它们,而生活创作的悲剧却要多至一千倍。”

此篇中最感人的部分是斯科特上校一行人被暴风雪困在帐篷中,心知生还无望,开始在日记上写下一封封的信,给妻子,给朋友,给祖国,茨威格盛赞这些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人的,然而是说给全人类听的;写给那个时代的,但说的话却是千古永垂的。

”本篇中把斯科特队长以及他的队友们的勇敢、爱国表现得淋漓尽致,斯科特在信中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

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

”最让人动容的是,最后一篇日记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写下:“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字眼:“我的遗寡”。

这确实是人类精神最伟大的时刻之一,这确实是将永远照耀我们世界的时刻之一。

12、封闭的列车:1917年4月9日,列宁登上了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这列封闭的列车就像一枚炮弹,把革命的导师送回了祖国,打垮了一个帝国。

很明显此篇中茨威格赞赏列宁的国际主义和反沙文主义立场,对于暴力革命倒是没有多提。

客观地说,列宁回到俄国确实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回到祖国后的列宁,很快发表了《四月提纲》,之后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开始了。

以上就是本书中的12个段落,写完这些摘抄和感想,我不禁由衷感叹茨威格说得非常对,最戏剧化和最激动人心的段落发生在历史之中而不是剧作家的笔下。

最后,表达一下对于翻译者舒昌善的敬意,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出色,让人体会到了茨威格的语言之美,完美的表现出了一个个史诗般的场景,满含深情,让人叹服!好的作品需要好的翻译阿!

群星闪耀的时刻并不经常出现,但毫无疑问,在我们的时代,它即将来临。

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182828190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二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位胖绅士的名字是大仲马。毕业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

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 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

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

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终情并求婚,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其时29岁。

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黑格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中译《大木筏》)《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从平淡的文学中传达出某种人类的热情。但凡尔纳的小说中人物除了少数几个外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脸谱化的简单的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心理活动;从其作品人物性别单一化上还可看出他对女人的偏见,隐隐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态。此外凡尔纳的作品中充满了明显的社会倾向,是一个爱国者(法国人最好)、民族解放主义者(支持被压迫民族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从某些作品中表现出无秩序者),最后还是一个银河帝国主义者(有缔造宇宙帝国的欲望)。

凡尔纳的作品里充满了知识,但他本人却是一名宇宙神秘主义者,对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说中,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够深刻,主题也常常重复。

但总的来说,凡尔纳的尝试仍然是伟大的。他写的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读后仍使我们激动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

-------------------------------------------------

--百神护佑的凡尔纳

不惜

从地图上看,法国略呈五边形,有点像一个人。我们可以把法国向地中海和大西洋伸出的两个角当成是两只手臂,左手上捧着的明珠,是马赛;右边的明珠藏得比较严实,在胳肢窝下,是南特。这里就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故乡。

小凡尔纳的家就在港口附近,孩提时的好奇心促使他一趟趟地往码头上跑。这艘漂亮的三桅帆船是从什么地方开来的?这艘双桅横帆船又要开往什么地方?他很快地就同船上那些差不多同龄的小水手打成一片,幻想着自己也能有那么一天远渡重洋,到神秘的异域国度探险。

18岁那年,他的律师父亲放他去巴黎学法律。这真是放鸟出笼,凡尔纳玩性大发。一天在一个晚会上,意欲早退的他趁人不备,沿着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异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看来这种问候并非中国特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就是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这位胖绅士并非他人,乃是当时法国最著名能吃会写的作家大仲马。

从此以后,凡尔纳就在大仲马家里连吃带住,也似模似样跟着大仲马学写戏剧。他受大仲马影响之深,以至于小仲马曾经感慨地说,就文学而言,凡尔纳更应该是大仲马的儿子。

原本希望凡尔纳子承父业的父亲知道再也拴不住这个花样百出的儿子,加上儿子有大仲马这么知名的人物提携,故而全不干涉他的选择。不仅继续为儿子提供生活资助,而且还在自己的案例汇编里为儿子寻找创作戏剧的题材。

好像有好父亲、良师还不够,上天还给了凡尔纳一位著名的贤妻。他的处女作《气球上的五星期》连投16家出版社而不中,凡尔纳一气之下将手稿扔进火里,凡太太空手入烈火抢出手稿,让他有机会遇到识货的第17家出版社。

要照中国人的说法,凡尔纳还真是百神护佑,想不成功都不容易。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世界

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828-1905325)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构成市区一部分的劳阿尔河上的菲伊德岛生活学习到中学毕业。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小凡尔纳背着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开往印度的大船当见习水手,准备开始他梦寐以求的冒险生涯。不过由于发现及时,父亲在下一个港口赶上了他。这次以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告终的旅行换来的是更为严格的管教,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使他彻底丧失了成为冒险家的可能性。当然,蔚蓝色的大海在心中的形象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遵父嘱,去巴黎攻读法律,可是他对法律毫无兴趣,却爱上了文学和戏剧。一次,凡尔纳自一场晚会早退,下楼时他忽然童心大发,沿楼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绅士身上。凡尔纳非常尴尬,道歉之后随口询问对方吃饭没有,对方回答说刚吃过南特炒鸡蛋。凡尔纳听罢摇头,声称巴黎根本没有正宗的南特炒鸡蛋,因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绅士闻言大喜,诚邀凡尔纳登门献艺。二人友谊从此开始,并一度合写戏剧,为凡尔纳走上创作之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位胖绅士的名字是大仲马。毕业后,他更是一门心思投入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为此不仅受到父亲的严厉训斥,并失去了父亲的经济资助。他不得不在贫困中奋斗,以读书为乐。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

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继续创作的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戏剧。比如大仲马是将历史学融进文学,而巴尔扎克则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 这时凡尔纳发现,只剩下地理学还没有被开发。

于是凡尔纳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试验,创作出《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但未发表。

1856年凡尔纳乘火车来到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终情并求婚,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搬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其时29岁。

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无人理睬,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抢救出来,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之结下终身友谊。黑格尔与凡尔纳签订合同,一年为其出版两本科幻小说。

《气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尔纳的创作进入了一个多方面的探索时期,他试验多种写法,朝多种方向进行探索,一发不可收拾。每年出版两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开始成熟,进入平稳的发展时期,创作出《80天环绕地球》《太阳系历险记》(中译《大木筏》)《两年假期》等优秀作品。随着声望的增高,凡尔纳的财富也在迅速增长。

凡尔纳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创作减少并进入衰弱期,其《卡尔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传性,表现了生活中隐秘的侧面。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4日失去知觉,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全世界纷纷电唁,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又能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所以一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尔纳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种能够把自己的幻觉变得能够触摸的本领,其感觉是全方位的,从平淡的文学中传达出某种人类的热情。但凡尔纳的小说中人物除了少数几个外都是一模一样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脸谱化的简单的好人坏人,没有什么心理活动;从其作品人物性别单一化上还可看出他对女人的偏见,隐隐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态。此外凡尔纳的作品中充满了明显的社会倾向,是一个爱国者(法国人最好)、民族解放主义者(支持被压迫民族斗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从某些作品中表现出无秩序者),最后还是一个银河帝国主义者(有缔造宇宙帝国的欲望)。

凡尔纳的作品里充满了知识,但他本人却是一名宇宙神秘主义者,对世界有一种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说中,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够深刻,主题也常常重复。

但总的来说,凡尔纳的尝试仍然是伟大的。他写的虽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读后仍使我们激动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见凡尔纳时曾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佚名)

儒勒·凡尔纳作品集

《八十天环游地球》 《海底两万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环绕月球》 《神秘岛》 《世界主宰者》

《米歇尔·斯特罗哥夫》 《气球上的五星期》 《空中历险记》

《墨西哥的“幽灵”》 《佐奇瑞大师》 《牛博士》

《一个在冰雪中度过的冬天》 《征服者罗比尔》 《两年假期》

《从地球到月球》 《八十天环绕地球》 《奥兰情游》

《升D先生和降E**》 《隐身新娘》 《昂梯菲尔奇遇记》

《大海入侵》 《烽火岛》 《太阳系历险记》

《巴尔萨克考察队的惊险遭遇》 《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大木筏》

《喀尔巴阡古堡》 《金火山》 《鲁滨逊叔叔》

《多瑙河领航员》 《鲁滨逊学校》 《马丁·帕兹》

《旅行基金》 《漂逝的半岛》 《桑道夫伯爵》

《黑印度》 《南非洲历险记》 《突破封锁》

《沙皇的邮件》 《印度贵妇的五亿法郎》 《小把戏》

《迎着三色旗》

‍‍

马赛有很多海滩,周末带上泳装去晒太阳,一周的疲惫一扫而光。

马赛的人大部分很友好,比巴黎人更热情。在地铁上大家都是大声地聊天,年轻人也都是尽情地大笑,不像很多城市一样,地铁上大家都不怎么说话。一开始可能觉得吵,可是渐渐你就会爱上这份喧闹,这就是热情奔放的马赛人,谁让地铁车厢都涂成大桔红色呢。

马赛的球队也很有名,如果你在巴黎说自己是马赛的,很多球迷会一下子对你更加热情。有空在马赛的velodrome看一场主场球赛,那也是棒棒的。

打折季的时候横扫马赛的购物街,饿了就买一个kebab吃。今年还新开了一家超大的mall,就在海边,购物累了可以在天台上看大游轮,看海,心情特别好。 平时街边到处都有卖薰衣草衍生品的,卖著名的马赛皂的,可以买了回去自己捡,也可以送给别人捡(==邪恶了。。。)

但是还是有很多商店不全,巴黎有里昂有就是马赛没有,暂时想不起来了,就想起一个apple store。

夏天,去valensole看薰衣草也是很方便。周围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名城,比如Avignon,Aix-en-provence,Toulon等等,去Aix的话,学生2欧一天之内往返,比在马赛做两次地铁还便宜。蔚蓝海岸就近在咫尺,去Nice和Canne也超级方便。坐TGV去Lyon的话15-2小时,巴黎3-35小时,里尔45-5小时,斯特拉斯堡5小时左右~~

马赛的机场就建在海边的一个湖上,起飞降落的感觉都很特别。又一次遇到航空管制,在马赛海边的上空盘旋了好几圈,换个角度看马赛城,特别酷。

‍‍

在完成《马赛曲》后的20年中,吕德还创作了《圣女贞德》(1852,现藏卢浮宫博物馆)、《涅耶元帅》(1853)等著名作品。这些作品为吕德赢得了极大的荣誉,1855年的万国博览会上,吕德获得了金质奖章。同年11月,这位72岁的伟大雕刻家与世长辞。

《马赛曲》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的大革命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1792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人支持法国的大革命,500名马赛人组成志愿者奔赴巴黎保卫革命政府,他们在行进的路上高唱《莱茵河战歌》。激昂的歌声和强烈的感染力鼓舞着他们为他们的国家战斗,这首歌后来成为法国国歌,被称为《马赛曲》。

创作背景

马赛曲的作者名叫鲁热·德·利尔。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斯特拉斯堡市卫部队的工兵上尉。他经常到阿尔萨斯著名的爱国者、斯特拉斯堡市市长迪特里希的家里作客。迪特里希夫人和女儿们同市长一样,都怀有满腔爱国和革命的热忱。

她们喜欢这位年轻的军官,欣赏他的勇气、诗和音乐。她们总是他新作的第一批鉴赏者,也是他的知音者。1792年4月,饥荒笼罩着斯特拉斯堡。市长迪特里希家的生活也很贫苦。

一天,饭桌上只有战时配给的面包和几片火腿了,迪特里希安详地望着德·利尔说:“只要市民们节日里不缺少热闹的气氛,只要士兵们不缺乏勇气,我们吃的虽不丰富,也算不了什么!”他接着对女儿说:“酒窖里还有最后一瓶酒,拿来让我们为自由为祖国干杯吧。

斯特拉斯堡要举行一个爱国主义的盛典,德·利尔应该喝几杯酒,写出一首能鼓舞人民斗志的歌曲来!”女儿们齐声鼓掌喝彩,取来了酒,为父亲和年轻的军官斟满酒杯,直至酒被喝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7351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1
下一篇2023-07-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