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任校长,湖北黄冈人,蒙古族[1],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1932年任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代理校长,之后又任重庆大学教授。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的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长春地质学院教务长兼地矿系主任。
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李四光官费赴日本留学读大阪高工船用机关科,宣统二年毕业(1910)。因其在日本受了带有汉民族主义的反满革命思想的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1917年,李四光从英国伯明翰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18年,他回到国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
1920年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为武汉大学建设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选定了武汉大学的新校址(武汉大学内还有李四光选址的雕像)。
武汉大学内李四光选址雕像
1932年任中央大学(后名南京大学)代理校长,1937年任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名誉教授。
1944-1946年,任重庆大学教授,并在重庆大学开设全国第一个石油专业。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凌叔华陈源夫妇)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1年8月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为东北地质学院(后名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李四光担任首任院长。1952年李四光再次应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1965年,李四光在北京察看矿石标本
1958年李四光经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崎岖五岭路,嗟君从我游。
峰峦隐复见,环绕湘水头。
风云忽变色,瘴疠蒙金瓯。
山兮复何在,石迹耿千秋。
编辑本段
突出贡献
李四光与家人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潘钟祥就明确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说明中国广布的陆相地层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长的领导下,通过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谢家荣等地质学家的不断理论探索和实践下,肯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地质部的观点,并根据地质部和李四光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中国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和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1918年,他回到国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这时,他已年届而立,虽然事业有成,但因一直在求学,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李四光结婚照
到北京后,他认识了温柔娴静而又高雅漂亮的才女许淑彬。许淑彬少有大志。由于家庭开明,她从小便走进学堂。父亲去世后,她由母亲和已经成家立业的哥哥供应上完了大学。虽然许淑彬比李四光年龄稍小些,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经过两年多的交往,四光和淑彬两人感情融洽,都感到对方志同道合,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但是,碍于男子汉的自尊和青年女子的矜持,两人都没有向对方提起个人的婚事。许淑彬在和李四光单独相处时,曾多次想借题发挥,试探李四光对她的态度,但鼓足的勇气一到临场就没了,演讲时的口才也“不翼而飞”了。李四光也曾下了几次决心,试图当面向她表明心迹,但一见到她,年轻的教授常常找不到话题,只好“顾左右而言他”。
面对如此僵局,李四光很苦恼。他写信给父亲——湖北黄冈乡间的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征求父亲的看法。
父亲很快回信了,信中说:大丈夫要志在四方,以学业为重。过去从湖北到东洋(日本),又从东洋到西洋,为寻求科学救国的道路,你没有考虑个人的婚事,这是对的;今天已学业有成,应该找一个终身伴侣成家了。“既然你和某人相识两年多,相互又都了解,况且你已经是三十多的人了,如果她家人同意,就订婚吧!” 李四光看完回信,原先苦思冥想找不到的求婚方式突然间找到了。他想,何不把这封家信转寄给许淑彬,再征求她对此的看法?这样既可以曲折地表示自己内心的想法,又可以避免直言道出的难堪。
许淑彬看完李四光的家信后,觉得心跳加速,脸上发烧。她明白,尽管四光没有把她的名字告知父亲,但信中说的某人就是她。四光用这样一个巧妙的方式向她求婚了。 怎么答复李四光,许淑彬想到自己的家人:母亲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哥哥也如父亲般呵护她,虽然终身大事自己做得了主,但还是应该征得他们的同意。于是她写信给母亲和哥哥。她没有像李四光那样用“某人”来含混,而是写明了恋人的姓名、学识、职业和人品。 许淑彬的家人经过反复考虑,同意了她的选择,并很快回了信。这样,许淑彬拿着双方家人的回信,一言不发地交给了李四光,然后扭身走了。 李四光和许淑彬两人没有海誓山盟,却很快走进了结婚礼堂。他们相敬如宾,开始了共同的人生旅程。
李四光在农村生活了近14个年头。从五六岁起,他就在父亲教书的私塾里读书,还要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推磨、提水……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刻苦奋斗的精神和倔强的性格。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洋务派兴起,湖北办起了许多新学堂,以讲新学而标新立异。李四光被深深地吸引,他只身前去投考,以优异成绩被录取。
在新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由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被省里选作官费留学生,送到日本学造船。
李四光在日本度过了7年,在那里,他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
李四光回国后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他参加了汉口的保卫战,作为新被任命的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他亲自组织码头工人和人力车夫运军火、上前线。随后,他被选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李四光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之时,辛亥革命失败了。他发愤专心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走“科学救国”之路。他去英国留学,先是学采矿,以后转到地质。他祈盼着有一天,得见政治清明之世,为祖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留学生活并不轻松。为了维持不断上涨的学费,李四光假期到矿山去做工。在伯明翰大学的6年里,他不仅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先后获得了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言拒绝了一家矿山的高薪聘请,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名字真正为普通大众所熟知是在唐山大地震之后。那次大灾发生后,坊间流传着李四光能够预测预报地震的说法,据说李四光曾经提醒从事地震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注意河北河间、沧州,要注意渤海,要注意云南通海,要注意四川炉霍,要注意云南的彝良大关,要注意松潘,要注意唐山等等,这些被李四光点了名的地方后来大都发生了地震,不过,李四光是不是讲过这番话,何时讲这番话至今众说纷纭,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李四光主张地震是可以预测的
这个清华女博士就是著名科学家杨振宁的夫人翁帆,翁帆在她28岁的时候选择嫁给了杨振宁。
翁帆在1976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她很平常地在汕头大学毕业,深圳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工作时候,与一个普通公司的职员结婚,但是这段婚姻只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便宣告破裂了。离婚后的翁帆开始充实自己,她选择了继续自己的学业,读完了硕士,后来在和杨振宁结婚后,经过严格的考试,她还考上了清华的博士生。
翁帆在汕头大学召开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上,翁帆被学校选中负责接待杨振宁夫妇。此时清纯可爱的翁帆年仅19岁,翁帆也和杨振宁夫妇产生了友谊,此后她和杨振宁夫妇也偶有书信往来。
2004年某一天,翁帆接到杨振宁打来的电话,邀请和她见面。从此以后,二人见面聊天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翁帆在交往中,对杨振宁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教授产生了依恋之情,后来杨振宁鼓足勇气向翁帆求婚。
2004年12月,在征求家人的意见后,翁帆和杨振宁办理了结婚证,此时翁帆只有28岁,杨振宁先生已经82岁了。
但杨振宁与翁帆这一段看来有些不寻常的婚姻,却引来了数不清的争议和评论,赞颂者有之,漠然者有之,感动者有之,而为数最多的还是反对声。还有一些人,更是无中生有编排一些毫无根据的事情,甚至已经是人身攻击和谩骂了,这让当时的翁帆很受伤害。
但这些评论和批评的声音只能视为世俗观念对于一场脱俗的爱情的本能抵制,根本就无损于两人爱情本身的正当性和纯洁性的。
事实证明,当初认为二人感情不会幸福的这一段婚姻,一直到现在,两人的感情还是维持得很好,生活也很平静。翁帆说过,她和杨先生,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共同语言很多,因而生活中的乐趣也很多。而杨振宁在写给翁帆的诗里,称翁帆是“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
夫妻二人现在很少在镜头下露面,最近的一次露面是去年杨振宁携妻子翁帆出席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展活动,老先生精神状态非常不错,翁帆一路陪伴搀扶,夫妻两人双手紧握十指紧扣,画面充满着老夫老妻的恩爱感。
翁帆自从结婚以后,夫妻二人从积蓄中拿出将近200万元捐赠给了翁帆的母校清华。其实翁帆和杨振宁在清华园中的生活很简单。
当年28岁的翁帆嫁给耄耋老人杨振宁时,受到了外界很多的质疑声与谩骂声,不过从现在两人幸福地一起生活了16年,也让人们开始相信这世间有超越世俗的爱情。
你情我愿的,没什么不行。我想知道您是已经有了这么个男友,他向你求婚呢,还是这是个标准呢?如果是求婚的话,就看自己怎么想的了。如果是标准的话,清华的男博士,基本上,一个比一个丑,要慎重……而且,博士毕竟是少数(虽然我觉得倒处都是),范围小了点哦
交大博士晒毕业照,男女比例扎心,此事从侧面反映出了多个社会问题,比如男女比例失衡、女性生育问题、婚恋问题等。
一、交大博士晒毕业照,男女比例扎心
网上一段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发生在上海交大校园内,当天是博士生拍摄的毕业照。其中电子系的一名博士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排队的博士生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女生队伍只有几个人,男生却一直从四楼门口排到五楼门口。这段视频上传到网上,一下就因严重的失衡火了,网友们纷纷留下自己的看法,有网友觉得女生学历太高不好找对象,也有网友觉得女性很多为了家庭放弃了深造机会。
二、如何看待此事
交大博士晒毕业照,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此事从侧面反映出了多个社会问题,比如男女比例失衡、女性生育问题和婚恋等问题。20世纪以后男女比例失衡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据悉未来将有大约1亿的男性娶不到老婆。从网友发布的这段视频就能看出,男性的比例远远超过女性。
博士生毕业,女性的年龄大约在30岁前后,对于适龄生育的女性,这个年龄段生育就属于高龄产妇。很多父母害怕女儿学历太高找不到对象,生孩子太晚,一般并不支持女儿读博。在婚恋市场中,男性一般不会选择比自己学历高的女生,这就导致很多高学历女生没有人追求。
这种看法是对女性的一种偏执,高学历女性更独立、更自主,在生活上对男性能给予帮助。女性学历高,见识广,对于家庭是一件好事。孩子的教育问题一般都是母亲涉及得多,母亲拥有高素质,培养出孩子不一定会差,所以大家尽量不要排除高知识女性。
三、综上所述
交大博士晒毕业照,男女比例扎心,此事从侧面反映出了多个社会问题,比如男女比例失衡、女性生育问题、婚恋问题等。
中国实验室里培育出首例「人-猴杂交胚胎」?这个瓜的真相是…JAMA子刊扎心研究:哪怕不嘴馋,晚上睡觉不关灯也能胖10斤!去年毕业的6万名博士,现在都在干什么?暑假屏蔽了导师,然后我看到了导师的这条妖娆的朋友圈…
话说「娶妻当娶女博士」,女博士作为高学历群体,事业上可与另一半携手共进,生活上能与其同担风雨。如此势均力敌的婚姻或许更能实现「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美好夙愿。那么,那些娶了女博士的男同胞们,他们当初的追妻绝招是什么呢?我给你盘点盘点~
朋友聚会,他主动出击
有「民国第一鬼才」美誉的赵元任和我国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杨步伟伉俪情深,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他们结为夫妻时,均是世俗眼中的「大龄青年」,且杨步伟比赵元任年长三岁,是不折不扣的「姐弟恋」。
赵元任与杨步伟,来源于网络
1920年9月,留学归来的二人相识于一场朋友聚会,彼时29岁的赵元任被家人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逼,32岁的杨步伟虽有「女子者,国民之母也」的豪言壮语,但亦避免不了家人的催促。在这段爱情中还有个小插曲:聚会结束后,杨步伟将自己在场的闺蜜介绍给赵元任,怎奈赵元任早对杨步伟青眼有加,并展开追求。
这个插曲告诉我们,单身男女应避免三人行,否则难免有人沦为伤心的男配角或女配角。赵元任对杨步伟一见倾心,并大费周章地退掉了14 岁时家人为他许的婚约。二人虽相识较晚,但一路生死相随,度过六十多年的美好时光。赵元任打破世俗偏见,主动出击,终获幸福。 男同胞们快学着点,主动一点,勇敢地说出爱吧 。
鸿雁传书,他终获芳心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和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女博士何泽慧相识于战争年代,他们曾共同参与发现了铀核裂变的新方式——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
钱三强和何泽慧,来源于网络
钱三强与何泽慧曾同时就读于清华大学,两人彼时虽均是物理系的「学霸级」风云人物,但并无过多交集。直至他们毕业后奔赴国外学习,一个偶然事件让两人有了联系。钱三强和何泽慧相隔着英吉利海峡,开始鸿雁传书。战争期间写信不能封口且内容不超过25 个单词,现实虽有各种限制但终究敌不过情义漫漫。
1945年钱三强向远在德国的何泽慧发出了25字以内的求婚信,他在忐忑不安与夙夜期盼中终于等到何泽慧的回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何泽慧身为女子学习物理专业,在特殊年代里颇受不公与质疑,然而钱三强始终理解她、鼓励她,回国后何泽慧全力支持钱三强的科研工作,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钱三强鸿雁传书,以诚动人,终得何泽慧芳心。
这不就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异地恋吗? 网络如此发达,建议男同胞在身边找不到合适良缘时,可将眼光投向外地的靠谱之人,距离不可怕,有一颗真诚的心最重要 。
师出同门,他抢占先机 前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和陈赛娟院士师出同门,两人犹如橡树与木棉,彼此相依却又独立,在血液病治疗研究领域里做出巨大贡献,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
陈竺和陈赛娟,来源于网络
陈竺和陈赛娟的爱情故事诞生于实验室,有缘千里来相会。1978年两人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著名血液病专家王振义教授的学生。最初的两人对个人感情并无他想,是一心一意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夕相处的两人渐渐发现彼此的优点,一次次聊天让两颗年轻的心越靠越近,陈竺开始勇敢而真诚地表达爱意。
两人有着共同的人生追求,事业上互相帮助,齐头并进,生活上互相陪伴,相濡以沫。在硕士毕业那年,他们的感情有了圆满的结果,顺理成章地成为夫妻。同行成为夫妻想必是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的归宿,因为能够彼此理解,守望相助。由此可见,男同胞若想要脱单,不妨 将目光转向实验室,其中可能隐藏着你的一生所爱 。
青梅竹马,他把握良机 清华大学毕业的著名歌手李健与妻子社会学博士孟小蓓的故事令许多人感动不已。两人是青梅竹马,少年情谊。
李健与孟小蓓,来源于网络
1984年,10岁的李健遇到了小他5岁的孟小蓓,从此以后,两人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对方父母的口中。再到后来,李健没有像一般青梅竹马的故事结局,成为对方最熟悉的「哥哥」,而是和孟小蓓开始相守相依。上大学时,李健会辅导孟小蓓数学作业,后面孟小蓓则会为李健创作的歌曲提供建议。当李健离开水木年华组合后,事业急转直下,孟小蓓陪他度过了最迷茫黑暗的日子。
李健亲切地称自己的妻子为「小贝壳」,与其感情甚笃。虽说二人从小相识,少了新鲜感,但踏实安稳却是显而易见。李健把握住良机,拥有了细水长流的感情。建议男同胞们 不要过于排斥在亲朋好友搭线的熟人圈里寻找另一半,虽不一定是李健这般青梅竹马的感情,但是也是获得幸福的一大途径呢 。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生有了更高的学术追求,女博士不再是凤毛麟角。娶了女博士的男同胞们是自信且优秀的,他们能够发现对方的闪光点,不惧对方的能力超过自己,支持妻子的事业发展与个人提升,而他们的追妻绝招亦值得大家学习。
单身的男同胞们在寻找个人幸福的道路中,切记: 套路千万条,真心第一条,真心换真心,爱情价最高 。
话题: 何泽慧, 大龄青年, 实验室, 恋爱, 杨步伟, 赵元任, 追妻, 钱三强, 陈竺, 陈赛娟
读博士期间结婚的并不多,一般得先把学业和事业完成后再结婚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有了经济基础,以后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这样以后肯定是会非常幸福。
在读博士期间结婚的也有,但不是特别多,毕竟在读博士的时候结婚会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读博士也不是特别的容易,需要在一定的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拖个十年八年的才毕业,也不意外,还拿结婚影响学业做借口,真的是太坚强了,所以非常的不容易。
35岁男博士未婚的不多,因为博士毕业大部分在三十岁左右,虽然读博期间也有结婚生子的,但大多数还是没有结婚生子,因为毕业压力大,毕业后就考虑婚姻问题,35岁大部分都结婚了,但也有个别情况比如还要出国的,没有遇到合适对象,还有其他个别人没有结婚。
男博士应该还是好找媳妇的。首先博士找工作还是比较好找,另外一般待遇也比本科生研究生高,多从事科研类或者医学研究类工作。
其次博士代表着比较聪敏好学,能吃苦读书肯定也能好好工作。只要身体健康,没有什么不良习惯,还是比较受女生欢迎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