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什么什么下凡

民间故事什么什么下凡,第1张

天女下凡

董永和他母亲过着叮当三响的穷日子。董永天天上山打柴,母亲在家洗洗涮涮,缝缝补补。一天母亲得了重病,想吃肉包饺子,董永没有钱买肉,心里很愁苦。

一天,他提着斧子,无精打彩地走上山来。忽然他瞧见一只又肥又大的白兔子,心想饺子肉来了,于是提着斧子追上去。兔子跑得很快,但是前面横着一条河,它终于被董永抓住了。董永举起斧子要砍,就听兔子哀求道:“董永大哥,我知道你家很穷,你放了我吧,你要什么都可以。”董永大吃一惊,放下兔子说:“你怎么会说话?”兔子在地上一滚,变成一个白胡子老头,笑着说:“我家就在附近。从河边向前走十步,退三步,一座朱漆大门就是我家。你不是想买肉吗?我这里有一支‘米笔’,只要你说声:‘笔儿开开,一粒一粒漏下来’,就有米漏下来,要多少有多少!”董永接过笔一瞧,这笔跟普通笔一个样,心里正纳闷,再一瞧老头不见了。董永把笔揣在怀里,很快打了一担柴,就挑着回家了。董永回家把这事告诉母亲,母亲半信半疑。于是娘俩一个撑着米袋口,一个唱道:笔儿开开,一粒一粒漏下来。果然有米漏下来了。娘俩喜得直流泪。母亲把米分给穷人,大家都感激得不得了。

一次,母亲对董永说:“董永,吃水不忘挖井人,你看看你那兔大哥去吧!”董永说声“是”就去了。董永来到河边,向前走十步,再退三步,可是只见两丛柳树,不见朱漆大门。他继续向前走,走到黄昏也不见朱漆大门。他只好往回走,天色已快黑了,董永又走到那两丛柳树前,心想我砍点柴回去吧。于是他抡起斧子,用力一砍,只听咔嚓一声,眼前出现了一座朱漆大门。董永赶紧向前叩门,那白胡子老头出来了,一看是董永,就笑盈盈地把他接进去。白胡子老头问董永:“你到我这里有什么事?”董永说:“没有,你的那支‘米笔’太好了我是来看你的。”老头又问:“董永呀,你娶媳妇没有?”董永脸一红说:“咱这穷得叮当响的人,谁家姑娘肯配呢?”老头笑着说:“有的,有的。”说着就手拉董永,让他往屋里看。里屋有一位姑娘低头坐着,长得非常好看,老头说:“怎么样?”董永连连说“好美的姑娘!”说着,老头把姑娘叫出来与董永相见,“这是我的女儿,嫁给你吧!”这下董永喜得合不拢嘴,他和姑娘二人一同拜过老人,就回家了。

母亲看见董永领着姑娘来到家里,十分喜欢。从此董永天天上山打柴,妻子天天在家织布,日子过得十分美满。一连三年,姑娘生了一儿一女。有一天,姑娘对董永说:“董郎,我告诉你吧,我不是凡人,我是王母娘娘的女儿。我在这儿三年,正是天上三天。如果三天不归,被母亲知道了,就要派人来抓我的!”董永听后哭道“娘子,你丢下儿女不管,谁来料理啊,我离不开你呀!”正在啼哭,一声轰响,姑娘已经被捉上天宫去了。

母亲说:“董永呀,哭有什么用?你去找那个老公公想个办法吧!”这句话提醒了董永,他去找那老头。老头听了这事很生气,对董永说:“这是王母娘娘干的好事,你坐上我这半个葫芦,一闭眼,就上天了,找他们说理去吧。”董永坐在兔大哥给的半个葫芦里,果然一闭眼的功夫就到天宫了。

天宫非常美丽,董永也没心情看,就一直向里边走去。他来到一座大殿前面,走上台阶,推开了门,只见殿上坐着一个粉眉粉脸的老女人,厉声喝问:“董永,你来干什么?”董永说:“找我的妻子。”“谁是你的妻子?”“王母娘娘的女儿。”老女人更怒气冲天地说:“好,你即然来找我的女儿,就让你看看吧,你能让出就领回去。”

老女人一声吆喝,从屏风后面走出七个姑娘,个个长得都是那么美丽,个个长得都和董永的妻子一样。董永瞧着她们犯愁了。王母娘娘说:“董永,找吧,找错了就打死你!”董永说“我不知那个是哩!”“那么你就回去吧,可别再来了。再来么,找不出就杀了你。”

没办法,董永回到家里,唉声叹气的。母亲叫他再去找老公公,他也不去,就睡着了。他仿佛看见他的妻子飘飘然从天上落下来,对他说:“董郎啊,在天宫上我是不敢认你的,明天,你带着我们的儿女到天上去,这么办。。。。。。就不怕母亲赖了。”董永向前扑去,一下摔倒在地上,醒来一看原来是一场梦。

第二天,董永抱着一儿一女,又坐在老公公的半个葫芦里,上天去了。这一次,王母娘娘更生气了,她叫天兵天将把董永绑住。她对天兵天将说,“如果董永再认不出妻子,就将他们三人都给杀了!”

董永不慌不忙地来到七个姑娘面前,姑娘们瞧着他,谁也不敢响一声。突然,董永将一儿一女摔倒在地,一人一巴掌,两个小孩哇的一声哭了。这时,就见那第七个姑娘转过身去哭了。董永高兴地抓住她说:“就是她!就是她!”七仙女哭着道:“我要跟我儿女去!”董永对王母说:“你说过我认出了妻子就可领回去。”王母没办法,也只好答应。

七仙女和董永一人抱着一个孩子,欢欢喜喜地回到人间!

董永,东汉时期千乘人,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因为卖身葬父他被当地县令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蔡茂上报光武帝,成为当时的孝子典范。

董永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记载于刘向的孝子传中,之后三国的曹植在其灵芝篇中也有相关记载,而东晋时期的干宝因其在他的著作之中搜神记中对董永卖身葬父的行孝主题着重突出,而且情节完整,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被广泛的流传。

时光荏苒,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董永传说经历了朝代更替,不断地融入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百姓的思想,从一个以孝为主题的故事,成为一个歌诵爱情,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中记载了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董永家境贫寒,父亲死后他没有银钱为父亲置办丧事,于是就把自己卖给了当地一户富庶人家作奴仆。而天女助人的传说则最早见于曹植的灵芝篇中,但也只是一笔代过。而今我们熟悉的天女助人的故事,则是来源于干宝的搜神记中,天帝被董永的孝行感动,于是派天女下凡帮助董永,为他还债赎身。后世很多的戏曲都取材于此,如南戏的董永遇仙记和黄梅记的天仙配。

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是董永传说的重要主成部分,上世纪五十年代,**天仙配为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做了深度的传播。现好今,董永传说已是中国一项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而言有很重要的作用。

董永是牛郎吗

董永七仙女的传说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因为有着很大的相似程度,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董永是不是牛郎有很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这个传说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两位男主人公董永和牛郎都心地善良但家境贫穷,女人公则都是来自天上的仙女且都心灵手巧善于织布。还有一点就是两个故事的框架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天上仙女和人间男子相爱,最后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

相比之下,这两则传说不是同一个故事更加有说服力。首先,牛郎织女是在老黄牛的帮助下相识的,而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是老槐树。其次,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于星象,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古时的人们善于观察星象,织女星和牵牛星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天河,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民间便构思也了这则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叫牛郎的孤儿,在老牛的指点下,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玩耍的地方,偷拿了织女的衣服,由此相识相爱,并育一龙凤胎。后被王母发现,织女被带回天界。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上了天界,但是被王母娘娘头上银簪变的争河拦住了去路。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于是化做了鹊桥,每年家历七月七鹊桥相会的传说也是由此而来。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产生于汉代,天帝之女七仙女跟随着几位姐姐游玩人间之时遇见了卖身葬父的董永,被他的孝顺老实打动,和董永结为夫妇,并帮助董永解决困难。七仙女最后被天帝捉回天庭,育有一子,但是他们却永不能见。这两则故事的起源和发展都不相同,只是在当时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大致相同,所以创作出了类似的故事。但是这两个故事是不一样的,董永并不是牛郎。

董永卖身

董永家境贫穷,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帮助父亲种地拉车,父亲的意外去世,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拮据。他没有剩余的银钱给父亲置办后事,为了能够让父亲早日入土为安,本就孝顺的他就将自己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作奴仆,以换取银子安葬父亲。

那个大户人家的老爷,原本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看董永孝顺又贤能,就赠予了董永一万钱让他能够妥当地置办他父亲的后事。当时他并未将董永看做是他的仆人,他只是觉得自己帮助一个值得帮助的人罢了。

但是三年之后,董永行完了守丧之礼,很自觉地去到富人家里,打算做工偿还债务。在前去打工的路上,他在槐荫树下碰见了一位女子,也就是七仙女,说是要嫁给她为妇。推托不下,董永就答应了,并带着她一起去富人家里。富人没有想到三年过去了董永还会回来。董永对富人说:当初我受了您的恩惠,才能够安葬我的父亲,这是对我的大恩德,我没有什么能够回报您的,只有尽心尽力的服侍您,为您做工,以此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富人无奈,恰好知道七仙女会织布,于是就对董永说如果你一定要这样,那么就让你的妻子给我织一百匹锦缎好了。于是七仙女就开始给富人家织布,不到十天的时间,一百匹锦缎就织好了。

董永拿回了卖身契,又成为了自由之身。出了富人家的大门之后,仙女对董永说我原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天帝被你的孝行感动,所以派我下来助你清还债务。

董永七仙女的传说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因为有着很大的相似程度,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董永是不是牛郎有很大的争议。

牛郎织女

有人认为这个传说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两位男主人公董永和牛郎都心地善良但家境贫穷,女人公则都是来自天上的仙女且都心灵手巧善于织布。还有一点就是两个故事的框架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天上仙女和人间男子相爱,最后被王母娘娘棒打鸳鸯。

相比之下,这两则传说不是同一个故事更加有说服力。首先,牛郎织女是在老黄牛的帮助下相识的,而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是老槐树。其次,牛郎织女的传说起源于星象,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古时的人们善于观察星象,织女星和牵牛星之间隔着一条宽阔的天河,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民间便构思也了这则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叫牛郎的孤儿,在老牛的指点下,找到了下凡仙女们洗澡玩耍的地方,偷拿了织女的衣服,由此相识相爱,并育一龙凤胎。后被王母发现,织女被带回天界。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上了天界,但是被王母娘娘头上银簪变的争河拦住了去路。喜鹊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于是化做了鹊桥,每年家历七月七鹊桥相会的传说也是由此而来。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产生于汉代,天帝之女七仙女跟随着几位姐姐游玩人间之时遇见了卖身葬父的董永,被他的孝顺老实打动,和董永结为夫妇,并帮助董永解决困难。七仙女最后被天帝捉回天庭,育有一子,但是他们却永不能见。这两则故事的起源和发展都不相同,只是在当时等级深严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的向往与追求大致相同,所以创作出了类似的故事。但是这两个故事是不一样的,董永并不是牛郎。

董永卖身

董永家境贫穷,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一直和父亲相依为命。帮助父亲种地拉车,父亲的意外去世,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拮据。他没有剩余的银钱给父亲置办后事,为了能够让父亲早日入土为安,本就孝顺的他就将自己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大户人家作奴仆,以换取银子安葬父亲。

卖身葬父

那个大户人家的老爷,原本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看董永孝顺又贤能,就赠予了董永一万钱让他能够妥当地置办他父亲的后事。当时他并未将董永看做是他的仆人,他只是觉得自己帮助一个值得帮助的人罢了。

但是三年之后,董永行完了守丧之礼,很自觉地去到富人家里,打算做工偿还债务。在前去打工的路上,他在槐荫树下碰见了一位女子,也就是七仙女,说是要嫁给她为妇。推托不下,董永就答应了,并带着她一起去富人家里。富人没有想到三年过去了董永还会回来。董永对富人说:当初我受了您的恩惠,才能够安葬我的父亲,这是对我的大恩德,我没有什么能够回报您的,只有尽心尽力的服侍您,为您做工,以此来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富人无奈,恰好知道七仙女会织布,于是就对董永说如果你一定要这样,那么就让你的妻子给我织一百匹锦缎好了。于是七仙女就开始给富人家织布,不到十天的时间,一百匹锦缎就织好了。

董永拿回了卖身契,又成为了自由之身。出了富人家的大门之后,仙女对董永说我原是天上的仙女,因为天帝被你的孝行感动,所以派我下来助你清还债务。

董永与七仙女的四大问题

8月13日,阴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的七夕节。

由于牛郎织女相会和七仙女下凡两个爱情神话故事与此节有关,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因此被称为古代的情人节。但从古至今,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一直存在争议,且迄今仍没争出结果,其中有四大问题。

董永是下层小人物还是有身份的人

汉书记载其为高昌侯董忠曾孙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一般读者印象中,董永应该是个穷小子,是古代最低层劳动者形象,靠给人家打工生存,其一度家贫如洗,故父亲病死后只能卖身葬父。

晋人干宝搜神记中称,董永早年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耕田种地,董永推着小车跟着干活。后来父亲死了,无钱埋葬,董永只好卖身为奴,换回钱来为父亲办丧事。此即千乘人董永事迹: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从干宝所述来看,董永是个汉代农民,确是社会下层的小人物。搜神记是笔记小说,史上是否真有董永原型查阅史书,汉代还真有一个千乘人董永。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汉宣帝刘询的随从警卫。地节四年,长安男子张章找到董忠,揭发已故勋臣霍光之子霍禹谋反。董忠立即上报给上司杨恽。

霍禹被镇压后,张章、董忠、杨恽作为有功之人,均得到了朝廷的奖赏,升官加爵。董忠被封为高昌侯,赐千户,后因犯法被削户,只保留79户。但董家从此有了爵位,其子董宏、其孙董武先后继承位。

在汉哀帝刘欣元寿二年,董武因其父董宏佞邪,被剥免了封侯。一直到建武二年五月,在刘秀当了皇帝之后次年的拨乱反正中,董家才被恢复了爵位,董忠的曾孙、董武之子董永,承袭高昌侯。

如此说来,董永在当年绝对是有身份的人,是位官二代。至于其为何沦到卖身葬父的地步,有人分析或与其父亲爵位被剥夺、家庭突遭变故有关。

董永是个有身份的人,这也为古人所认同。如在山东临沂吴白庄画像石墓门楣上发现的一幅董永故事绘图中,董永便是戴进贤冠的形象。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但有身份的董永与穷小子董永是同一人吗并无直接的说法。

董永是浪漫青年还是道德楷模

汉代孝子传是其卖身葬父的最早版本

董永广为现代人熟悉,是因为其与七仙女之间的爱情传奇,董永因此在现代人眼里,是一个走了桃花运的浪漫青年。

从考古发现和古代传说来看,董永的故事在西汉即已流传。但董永的早期形象并非浪漫青年,而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孝子,在当时已作为公民道德楷模,为提倡孝道的儒家文化所赞扬和推崇。

汉人刘向孝子传中说得更细节化: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

这就是董永卖身葬父一说的最早版本。刘向的孝子传已佚失,如今人们所见有关董永的文字,都是搜神记、太平御览等作品转引后保留下来的。有人怀疑孝子传是后人托名刘向的伪作。但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在汉代画像石上已出现孝子董永的形象。

清乾隆五十一年发现的山东嘉祥东汉晚期武梁祠画像石中,刻绘了17幅孝子传图,其中后壁便有董永事亲图:画面上有一辆独轮车,即所谓鹿车。老者手持鸠杖,坐在独轮车上,车上有盛食器皿,独轮车停放在大树荫凉之下。一年轻农民手持农具,扭头望着老者。

画面上有董永千乘人也、永父题记,明确无误地表明,这图中的年轻农民是孝子董永,老者为董永的父亲。

除了山东境内多处发现董永事亲图,四川等地也发现过,虽然细节和形态有所差别,但主题大同小异。如在四川乐山柿子湾I区1号崖墓中发现的董永事亲图,与武梁祠画像石中的画面很相似:画面左侧有一棵大树,董老父坐在大树下的独轮车上,树枝上悬挂盛器;右侧董永半转过身来,一手执锄,一手便面,为树下的父亲扇风取凉

董永能为古人所传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孝子。在父亲病逝后,卖身葬父则进一步强化了其道德楷模形象,这也是他日后收获与七仙女爱情的前提条件。

董永遇到的是织女还是七仙女

宋元时期董永遇仙传最早称七仙女七月七日下凡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正是在卖身葬父后发生的,可视为民俗学对其孝行的奖赏。

最早提及董永遇仙传说的,是汉末才子曹植。曹植在其悼念父亲曹操的灵芝篇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最早对董永遇仙作开放式描写的,是搜神记。原文这样: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大概意思是,董永依承诺前去债主家打工还债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姑娘主动提出做他的妻子。董永推脱不过,遂答应姑娘结为夫妻。这样,夫妻俩一起来到了债主家打工。

债还完、夫妻双双把家还时,这妇人才说出了真实身份天之织女。原来天帝为董永卖身葬父行为而感动,遂派自己的小女下凡,帮董永一起还债。

织女什么时候变身为七仙女这是一个有趣的流变过程。

在早期传说中,董永与牛郎的妻子都是织女。织女是什么人司马迁所撰史记·天官书中有一种说法,织女,天女孙也。天帝的孙女咋能既是董永的妻子,又是牛郎的媳妇天帝之家也不能一女嫁二夫。在隋唐时期,这段人仙之恋被合伦理化,借用天上的织女星有三颗一说,将一织女换成了三织女。

这样,董永与牛郎所娶对象,就不是同一位仙女,男女婚姻关系就正常了。为了让三织女说深入人心,古人还借用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捣鼓出三织女浴于池的故事。

在唐人所写敦煌残卷董永变文中,三位织女由此出世,而且让董永和其中一位织女生了一个儿子董仲。

但这样一改,董永与牛郎成了姐夫与妹婿的关系,仍扯在一起;而且到底与三位织女中哪位做夫妻也说不清。宋元间董永遇仙进一步发展,流变出了七仙女这一新形象。让与董永相恋的织女和与牛郎结合的织女完全分开,董永与牛郎的传说不再纠缠不清。

七仙女被明确为董永老婆,首现于宋元间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所生之子也由董仲变为汉代儒生董仲舒:董仲舒一心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迷津: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

这以后,有关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越发丰富,出现了董秀才、遇仙记、织锦记、槐荫别等各种版本的董永遇仙故事。

董永到底是山东人还是湖北人

明嘉靖唱本织锦记称其为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

随着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深度流传,董永的籍贯却越来越复杂。在中国,目前至少有十几个县市的志书中都称是董永的故乡,当地都能找到董永祠、董永墓或仙女坟的遗迹与传说。

董永籍贯的变化,同样十分有趣。

隋唐以前,董永是山东人,即所谓千乘人。但由于千百年来行政区别的不断调整,千乘县现已不存,董永到底是山东哪里人,出现争议。与千乘有联系的青州、博兴、广饶等几个县互不相让,都说董永是俺这里人。

到了唐代,人们更多的认为董永是湖北人。此说的最早出处见于董永变文,里面有孝感先贤说董永一语。清康熙孝感县志亦有这样的说法,孝建元年以汉末孝子董永故,析安陆县东境置孝昌县,孝感与安陆因此都称当地是董永老家。

宋代以后,董永的籍贯更多,除山东人、湖北人外,还有江苏人、河南人、河北人、山西人等多种说法,其中以江苏人一说最有影响,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嘛。但江苏人意见也不统一。明嘉靖唱本织锦记中称,董永字延年,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同省的东台市则坚持认为,董永是东台人。近几年有媒体又现新说,认为董永是个老南京,乃南京江宁人,南京云锦与织女附会到了一起。

而在现代,认为董永是安徽人的比例上升。这或与黄梅戏天仙配的成功传播有关。黄梅戏源于安庆,大家自然认为董永是安徽安庆人。但同省的马鞍山市认为,马鞍山境内的小丹阳才是董永籍贯地。

董永的籍贯众说纷纭,还能举出不少争议。争议的背后,至少说明董永与七仙女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不缺生存的土壤,这比证明董永是哪里人更有意义。

 由于“牛郎织女相会”和“七仙女下凡”两个爱情与七夕有关,因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被称为古代的“情人节”。但从古至今,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一直存在争议,而且迄今仍没有争出结果。

 

董永是下层“小人物”还是“有身份”的人

 《汉书》记载其为“高昌侯”董忠曾孙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一般读者印象中,董永应该是个“穷小子”,是古代最低层劳动者形象,靠给人家打工生存,其一度家贫如洗,故父亲病死后只能“卖身葬父”。

 晋人干宝《搜神记》中称,董永早年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耕田种地,董永推着小车跟着干活。后来父亲死了,无钱埋葬,董永只好卖身为奴,换回钱来为父亲办丧事。此即“千乘人”董永事迹:“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

 从干宝所述来看,董永是个汉代农民,确是社会下层的小人物。《搜神记》是笔记小说,史上是否真有董永原型查阅史书,汉代还真有一个“千乘人”董永。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记载,董永的曾祖父董忠,是刘询的随从警卫(期门)。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长安男子张章找到董忠,揭发已故勋臣霍光之子霍禹谋反。董忠立即上报给上司(左曹中郎)杨恽。

 霍禹被镇压后,张章、董忠、杨恽作为有功之人,均得到了朝廷的奖赏,升官加爵。董忠被封为“高昌侯”,赐千户,后因犯法被削户,只保留79户。但董家从此有了爵位,其子董宏、其孙董武先后继承位。

 在汉哀帝刘欣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董武因其父董宏“佞邪”,被剥免了封侯。一直到建武二年(公元26年)五月,在刘秀当了皇帝(光武帝)之后次年的“拨乱反正”中,董家才被恢复了爵位,董忠的曾孙、董武之子董永,承袭“高昌侯”。

 如此说来,董永在当年绝对是“有身份的人”。至于其为何沦到“卖身葬父”的地步,有人分析或与其父亲爵位被剥夺、家庭突遭变故有关。

 董永是个“有身份的人”,这也为古人所认同。如在山东临沂吴白庄画像石墓门楣上发现的一幅“董永故事”绘图中,董永便是戴进贤冠的形象。《后汉书・舆服志下》记载,“进贤冠,古缁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但有身份的董永与穷小子董永是同一人吗并无直接的说法。

董永是“浪漫青年”还是“道德楷模”

 汉代《孝子传》是其“卖身葬父”的最早版本

 董永广为现代人熟悉,是因为其与七仙女之间的爱情传奇,董永因此在现代人眼里,是一个走了“桃花运”的浪漫青年。

 

 从考古发现和古代传说来看,董永的故事在西汉即已流传。但董永的早期形象并非浪漫青年,而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孝子”,在当时已作为公民“道德楷模”,为提倡孝道的文化所赞扬和推崇。

  刘向《孝子传》中说得更细节化:“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

 这就是董永“卖身葬父”一说的最早版本。刘向的《孝子传》已佚失,如今人们所见有关董永的文字,都是《搜神记》、《太平御览》等作品转引后保留下来的。有人怀疑《孝子传》是后人托名刘向的伪作。但这种观点显然站不住脚,因为在汉代画像石上已出现“孝子董永”的形象。

 清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发现的山东嘉祥东汉晚期武梁祠画像石中,刻绘了17幅“孝子传图”,其中后壁便有“董永事亲”图:画面上有一辆独轮车,即所谓“鹿车”。老者手持鸠杖,坐在独轮车上,车上有盛食器皿,独轮车停放在大树荫凉之下。一年轻农民手持农具,扭头望着老者。

 画面上有“董永千乘人也”、“永父”题记,明确无误地表明,这图中的年轻农民是孝子董永,老者为董永的父亲。

 除了山东境内多处发现“董永事亲”图,四川等地也发现过,虽然细节和形态有所差别,但主题大同小异。如在四川乐山柿子湾I区1号崖墓中发现的“董永事亲”图,与武梁祠画像石中的画面很相似:画面左侧有一棵大树,董老父坐在大树下的独轮车上,树枝上悬挂盛器;右侧董永半转过身来,一手执锄,一手便面(扇子),为树下的父亲扇风取凉……

 董永能为古人所传颂,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孝子。在父亲病逝后,“卖身葬父”则进一步强化了其“道德楷模”形象,这也是他日后收获与七仙女爱情的前提条件。

 董永遇到的是“织女”还是“七仙女”

 宋元时期《董永遇仙传》最早称“七仙女”七月七日下凡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正是在“卖身葬父”后发生的,可视为民俗学对其孝行的奖赏。

 最早提及“董永遇仙”传说的,是汉末才子曹植。曹植在其悼念父亲的《灵芝篇》中写道:“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债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最早对“董永遇仙”作开放式描写的,是《搜神记》。原文这样:“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大概意思是,董永依承诺前去债主家打工还债的路上,遇到一个漂亮姑娘,姑娘主动提出做他的妻子。董永推脱不过,遂答应姑娘结为夫妻。这样,夫妻俩一起来到了债主家打工。

 

 债还完、“夫妻双双把家还”时,这“妇人”才说出了真实身份“天之织女”。原来天帝为董永“卖身葬父”行为而感动,遂派自己的小女下凡,帮董永一起还债。

 “织女”什么时候变身为“七仙女”这是一个有趣的流变过程。

 在早期传说中,董永与牛郎的妻子都是“织女”。织女是什么人所撰《史记・天官书》中有一种说法,“织女,天女孙也。”天帝的孙女咋能既是董永的妻子,又是牛郎的媳妇天帝之家也不能“一女嫁二夫”。在隋唐时期,这段“人仙之恋”被合伦理化,借用天上的织女星有三颗一说,将“一织女”换成了“三织女”。

 这样,董永与牛郎所娶对象,就不是同一位仙女,男女婚姻关系就正常了。为了让“三织女”说深入人心,古人还借用《史记・殷本纪》中“三人行浴”的传说,捣鼓出“三织女浴于池”的故事。

 在唐人所写敦煌残卷《董永变文》中,三位织女由此出世,而且让董永和其中一位织女生了一个儿子“董仲”。

 但这样一改,董永与牛郎成了“姐夫与妹婿”的关系,仍扯在一起;而且到底与三位织女中哪位做夫妻也说不清。宋元间“董永遇仙”进一步发展,流变出了“七仙女”这一新形象。让与董永相恋的织女和与牛郎结合的织女完全分开,董永与牛郎的传说不再纠缠不清。

 “七仙女”被明确为董永老婆,首现于宋元间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所生之子也由“董仲”变为汉代儒生董仲舒:董仲舒一心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迷津:“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

 这以后,有关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越发丰富,出现了《董秀才》、《遇仙记》、《织锦记》、《槐荫别》等各种版本的“董永遇仙”故事。

 董永到底是“山东人”还是“湖北人”

 明嘉靖唱本《织锦记》称其为“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

 随着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深度流传,董永的籍贯却越来越复杂。在中国,目前至少有十几个县市的志书中都称是“董永的故乡”,当地都能找到董永祠、董永墓或仙女坟的遗迹与传说。

 

 董永籍贯的变化,同样十分有趣。

 隋唐以前,董永是“山东人”,即所谓“千乘人”。但由于千百年来行政区别的不断调整,“千乘县”现已不存,董永到底是山东哪里人,出现争议。与“千乘”有联系的青州、博兴、广饶等几个县互不相让,都说“董永是俺这里人”。

 到了,人们更多的认为董永是“湖北人”。此说的最早出处见于《董永变文》,里面有“孝感先贤说董永”一语。清康熙《孝感县志》亦有这样的说法,孝建元年(公元454年)“以汉末孝子董永故,析安陆县东境置孝昌县”,孝感与安陆因此都称当地是“董永老家”。

 以后,董永的籍贯更多,除“山东人”、“湖北人”外,还有“江苏人”、“河南人”、“河北人”、“山西人”等多种说法,其中以“江苏人”一说最有影响,“家住丹阳,姓董名永”嘛。但“江苏人”意见也不统一。明嘉靖唱本《织锦记》中称,“董永字延年,润州丹阳县董槐村人”;同省的东台市则坚持认为,董永是东台人。近几年有媒体又现新说,认为董永是个“老南京”,乃南京江宁人,“南京云锦”与“织女”附会到了一起。

 而在现代,认为董永是“安徽人”的比例上升。这或与黄梅戏《天仙配》的成功传播有关。黄梅戏源于安庆,大家自然认为董永是安徽“安庆人”。但同省的马鞍山市认为,马鞍山境内的“小丹阳”才是董永籍贯地。

 董永的籍贯众说纷纭,还能举出不少争议。争议的背后,至少说明“董永与七仙女”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不缺生存的土壤,这比证明“董永是哪里人”更有意义。

 声明:“一方钩沉”栏目文章系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先生供本报专稿,摘转请务必与作者本人联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827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9
下一篇2023-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