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小的时候十分惹人喜爱,武则天和李治是他的父母,那么出生在这样的贵族之家,也想出生在了蜜罐里一样被保护起来。也被后代人成为最无忧无虑的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李治最后一个孩子了,小的时候她生长在了外婆家,她的哥哥贺兰敏一点也不让人放心。
把太平公主随行的贴身丫环给侮辱了,武则因此天动怒,她也是为了免除自己女儿的后顾之忧,武则天则流放了贺兰敏。那么受保护的太平公主一生怎么样呢结局如何呢武则天为了保护她,让太平公主在没有到十岁的时候变身为了女道士,虽然对外称作是出家,可是她却一直在深宫里接受最优质的的教育培养。
到了稍稍大了一点的时候她的美貌的名声也开始在外传播,这时候来了一位吐蕃国的大使要求婚于公主,李治和武则天当然不同意自己的宝贝女儿远嫁那么遥远的吐蕃。我认为,避免任何的危险,成为了太平公主一生的主题。
武则天和李治没办法想到好办法拒绝吐蕃,那么也只好让公主住进了太平观里。在太平公主第一次经历人生大喜的事儿是大概十七岁的时候,李治有个表外甥十分优秀便向太平公主求婚。这场婚礼甚是豪华,把县里的围墙拆除就是为了他们俩的婚车可以顺利的过去。
我认为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来可武则天和李治对于她的宠爱。武则天还做了这样一件事情,李治的外甥的嫂子地位并不是太高,武则天便想让他们薛家休妻,薛家也是因为太平公主收到了武则天的保护而十分的不满。
随后薛家人参与了谋反,薛绍的哥哥连带关系被处死,薛家也十分愤怒参与了反叛。武则天也是处死了薛绍。但是太平公主的儿子才百天,俩人之前的日子十分的幸福美满。太平公主虽然被追加封户,但是从小身为公主的她并不缺这些物质上的东西,只期待一个美满的家庭。太平公主的第二次婚姻并不美满,我觉得也成为了她一生的转折点,嫁给了武攸暨的武家,母亲武则天当然继续保护她,在第二次婚姻中武则天顺利登基。
成为了武家儿媳妇的太平公主当然如日中天,武则天的魄当时实在太大了。这次的婚姻武结果让则天看清楚了自己的女儿和自己十分的相似。因位太平公主把自己的丈夫献给了自己的母亲,十分不解。武则天和李治在公主刚出生的时候商量决定一辈子不要让女儿参政,太平公主唯一的一次斗争经验就是和母亲一起陷害了薛家。唐朝武则天时期,武家和李家频繁的产生仇视的火花,李显也被武则天推上了皇位。最后又是故伎重施通过联姻解决的政治上的矛盾,这时候上官婉儿的男人也逐渐掌握了权力。
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当时的少女婉儿即使情窦初开,这时的太子是时年二十四岁的李贤,上官婉儿见得最多的男人,除了皇帝李治,恐怕就得数李贤了。因此又有了这样的传说:婉儿是李贤的侍读,与“容止端雅”的李贤之间产生了爱情。然而传说中的爱情即使存在过,也很快就被碾得粉碎。
八月二十二日,二十七岁的李贤被废去太子位。而置他于死地的那份废黜诏书,正是十七岁的上官婉儿替武则天草拟的。宫廷中没有爱情,事实再一次证明,婉儿已经坚定了自己紧跟武则天的决心。而这样的决心将跟随她的一生。
武则天将上官婉儿倚为心腹,甚至与张昌宗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儿免不得被引动,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儿与张昌宗私相调谑,被武则天看见,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伤及左额,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亏得张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儿因额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以遮掩,谁知却益加娇媚。宫女们皆以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关于婉儿的伤疤另有一说,因上官婉儿厌恶武则天男宠对自己的调戏关闭甬道致使皇权象征的通天坛被毁,武曌大怒,下旨欲杀之。在宫内临刑前,改变主意,赐给了婉儿生存的机会,却连却在额头那里刻了忤旨二字。自此,婉儿一为纪念李贤,二是因为无欲无求,整日素衣打扮,再不梳妆照镜。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则天欢心。从圣历元年开始,又让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
神龙元年,中宗复位。中宗即位后政权掌握在韦皇后的手中。中宗一生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养成了一副柔弱性格。而韦后则一心学武则天,勾结女儿安乐公主,把持了朝纲。后来中宗被废,幽囚在房州地方,只有韦氏伴着中宗皇帝在幽囚地方,吃尽苦楚。中宗到了复位以后,大权在握,便接着把婉儿召幸,合成一个鸾凤交,册为昭容,封婉儿母郑氏为沛国夫人。又令婉儿专掌起草诏令。
上官婉儿曾与武三思私通,武三思相貌不凡,枕席上的功夫也很让她满意。为了保住武家日渐衰微的地位,为了武家和李家可以像武曌所想世世代代交好下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她把武三思荐给了韦后。韦后平日在宫中爱赌双陆游戏,她和武三思对坐着赌双陆,韦后故意撒痴撒娇,逗着武三思玩笑;中宗手中握着一把牙签儿,还替他二人算着输赢的筹码。
由于有武三思的加入,韦后势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权柄完全架空。武三思依靠韦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儿为保情人地位,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景龙元年七月,李重俊与左御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皇帝旨意,发左御林军及千骑三百余人,在半夜时分,分两路军马直扑武三思、武崇训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统兵300余,直趋肃章门,斩关直入,搜索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急至唐中宗和韦后处,并扬言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韦后和中宗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太子兵败被杀。中宗下诏将太子首级献上太庙。这时,韦皇后见死了武三思,心中万分凄凉,听说太子首级到京,便下懿旨:“将太子首级,在三思、崇训父子柩前致祭。”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亲自到灵前吊奠。
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相传婉儿将生时,母亲郑氏梦见一个巨人,给她一秤道:“持此称量天下士。”郑氏料想腹中,必是一个男子,将来必能称量天下人才,谁知生下地来,却是一个女儿,郑氏心中甚是不乐。这婉儿面貌美丽,却胜过她母亲,自幼儿长成聪明伶俐,出世才满月,郑氏抱婉儿在怀中戏语道:“汝能称量天下士么?”婉儿即呀呀地相应,如今果然。因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婉儿趁此机会,将兵部侍郎崔湜引做面首。从来佳人才子,没有不相怜相惜的!当初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尚结一份私情,见了崔湜,神情之间,若接若离。如今武三思被韦皇后管住,丢下婉儿一个人孤凄凄的,一缕痴情,便全寄在崔湜身上。崔湜年少多才,与婉儿堪为一对佳偶,如今结成露水缘,婉儿才得如愿以偿,但尚有不满意处,崔湜在宫外,婉儿在宫内,宫闱虽然弛禁,究竟有个中宗在上面,终究不方便。婉儿又想出一法,请营外第,以便游赏。中宗派人在上官婉儿居地穿池为沼,叠石为岩,穷极雕饰,常引大臣宴乐其中。此地亭台阁宇,园榭廊庑,风雅为洛阳第一家,上官婉儿与崔湜从此日日鸳鸯戏浴。崔湜的弟兄崔莅、崔液、崔涤弟兄四人个个都生成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崔湜一个一个地引他们进宫来,和上官婉儿见面。婉儿见了这许多美貌少年,一时里爱也爱不过来。从此,上官婉儿行走坐卧,无时无刻都有这崔家弟兄四人追随陪伴在一旁。上官婉儿常常在宫中设宴,一个美人儿中间,坐着四个少年儿郎,在两旁陪着饮酒说笑,行令赋诗。后来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为其申理,仍官复原职。为了保护情人崔湜,他又被婉儿介绍给了太平公主。
景龙四年,势力日盛,上官婉儿一直交好的太平公主便派上了用场。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三天后即位是为唐殇帝。韦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决政务。七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党羽。而李隆基正是婉儿曾经保护过也曾预言过有帝王之相的当时的被囚禁的皇孙。因偶然看见武三思与婉儿在院内私通,便狠下决心,“我日后定要杀了这女人。”正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意。知是李隆基领军,婉儿自知命不久矣,秉烛出迎,各位官兵在整日的劳顿奔波后竟见到如此这般美妙恬静之景,竟都愣了,尤其还是从一个被诛杀的女子这里得到的温暖。刘幽求心软下来,对婉儿说,请让我代为求情。婉儿不置可否的应允了。听此信,李隆基由指挥所急驰而来,马蹄声在那天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奔入院内,却只见一把剑在婉儿身体内。一幕幕小时候这个如若天仙如若母亲般散发着母爱光辉的女子给自己讲故事、关心关爱自己的画面浮现在眼前。“我不想要你死啊。你给我活过来。我还要听你讲故事……”之后便大吼“谁杀了她?我不是说要我亲自结果的吗?”一位士兵统领站了出来。“是娘娘自己抢了我们的剑,她说临淄王来了,听着他急切的要索我命的马蹄声,我也该去了。”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3贞观时期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4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女皇武则天5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6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开元盛世7唐玄宗继位后,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8其在位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盛唐气象1在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2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民族交往与交融3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4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开放的社会风气5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多彩的文学艺术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7唐朝书法名家最著名的是 颜真卿和欧阳询。
8唐朝的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
9李白、杜甫在诗坛上享有怎样的赞誉
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3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5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6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史称 “五代十国”,这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8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藩镇割据
材料一 “……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敌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以土地传授子孙。……”
——《新唐书·方镇表序》
材料二 “……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
——《新唐书·方镇表序》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什么社会弊病这种弊病是如何形成的
反映了唐朝藩镇割据的社会弊病。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说明了什么
说明藩镇可以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纳赋税,职位传子或部将,不受中央节制。
(3)材料二中的“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唐朝被藩镇势力——朱温所灭。发生了公元907年。
北宋的统治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太祖还加强中央集权,首先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还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4在中央,宋太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重文轻武的政策5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柜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6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7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 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 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8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太平公主姓李,没有留下名字。这不仅仅是太平公主,包括皇后在内的唐朝公主都没有留下名字。比如唐太宗的皇后石,一直是“皇后”的典范,但她也没有名字。如果武则天不是皇帝,没有名字,她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武?”。
对了,现在叫“武?”做“武则天”其实不伦不类。因为“泽天”只是武的尊称,可以称为“泽天皇帝”、“泽天皇后”,但不能称为“武则天”。这就好比一般不称太宗皇后为“长孙文德”。不过现在习惯上叫“武则天”,也没多大关系。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有四个哥哥,其中三哥李习安就是后来的唐中宗,四哥李旦就是后来的唐睿宗。我们不知道太平公主的出生日期。由于她最小的弟弟李旦生于龙朔二年,所以她最早生于龙朔三年。因为她大概死于唐玄宗出生的第二年,最多活了50年。
至于太平公主的相貌,史书上说是“阔、方、额宽”,即额头方、下巴宽、身材丰满。武则天曾说太平公主“酷似自己”。这可能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女儿长得像自己,一个是女儿性格和爱好跟自己相似。
太平公主“权力比别人大”,喜欢参政,和武则天差不多;在武则天晚年,她向母亲推荐张昌宗饰演男宠,这也符合武则天的口味。电视剧制造的武则天和太平公主母女的矛盾,很多基本都是空穴来风。
太平公主经常去杨奶奶家。那时候表哥贺兰民跟杨有一腿,他经常住在他奶奶家。太平公主在往返外婆家的日子里,可能被表妹强奸过。说:“太平公主年幼时,出入家,钦差侍候,被敏所逼。俄奸事件,随雷州之流,至韶州,以缰绳自缢。”武则天可以容忍侄子与母亲通奸,但不能容忍他强奸自己心爱的小女儿。所以,发生这种事的时候,他毅然决然的摆脱了何兰敏。
此事发生时,太平公主不超过8岁,对太平公主的影响可想而知。太平公主晚年私生活的混乱,既与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有关,也与她童年的经历有关。据史料记载,与太平公主有染的至少有三人。一个是“胡和尚,家富珍宝,行善有势,公主与他私通。他扮演圣善殿主的角色,加三品,封公,河剑孳货”。这个范慧和尚仗着太平公主,做了很多坏事。另一个是总理崔永。崔很漂亮,但是她有一个坏的性格。他曾派妻子和两个女儿侍候太子,他自己“私侍候太平公主”。另一个是高建的司礼成。我们对高建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太平公主的宠儿”。电视剧里要写太平公主,只写她的感受不写她的欲望,大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太平公主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
太平公主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和薛绍。太平公主大约十四五岁的时候,曾经装扮成武官,在父母面前跳舞。她父母笑着问她:“你当不了武官。为什么要这样?”她回答说:“我能把它给徐吗?”这件事或许可以看作是太平公主“青春期”的骚动。
唐高宗看到了她的这一要求,用史书的话说,就是“皇帝知道他的意思,选薛绍为上”。为什么选择薛绍?前面说过,李氏家族作为皇族,在初唐基本上只嫁非山东士族,薛家又是这样的大家族。因此,薛家是家族的传统姻亲。薛绍的父亲是徐,母亲是公主。后来武则天的不姓薛,但武则天要他冒充大家族,以至于改姓薛,并“娶太平公主薛绍,令绍料理父事”,可见薛家在唐王室中的地位。至于你为什么选择薛绍,恐怕是指唐高宗。武则天似乎对薛绍不是很满意。她不满意的原因还是薛绍兄弟的老婆不高贵。武则天说:“我女儿怎么能和田舍女人为恶呢?”既然武则天对薛绍不满意,为什么还要同意这门亲事?
这可能有一个外部原因。原来,这一时期吐蕃势力强大,唐、樊几次战争都以唐军大败而告终,条禄元年,吐蕃前来征婚,点名要太平公主。独生女武则天自然不希望她嫁走,但又不想得罪吐蕃,于是想出了把太平公主变成道士来“拒嫁”的主意。太平公主不愿意当道士,吐蕃的要求也没有撤回。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给太平公主找个老婆。681年,泳儿公主嫁给了薛绍。婚礼非常隆重。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婚姻持续了7年,他们育有两男两女。到武则天四年,薛绍被诬为与唐朝宗室琅琊王李崇同密谋反对武则天,说“以百杖,饿死狱中”。薛绍的死可能与武则天对弟弟不满有关。另一个原因是武则天将“唐”改为“周”,她需要为女儿找一个的女婿。
武则天最初为太平公主挑选的女婿是侄子武程思。后来,由于吴的病,他没有结婚。看来,吴的健康状况很差,她在这次求婚后三四年就去世了。所以武则天选择了她的一个堂兄弟,武姬友,作为她的女婿。此时,武已经有了妻子,武则天暗中让人杀了他的妻子,强迫他做太平公主的丈夫。我们不知道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武姬友。据推测,可能是因为吴是一个可以长期和太平公主生活在一起的可靠的人。至于为什么武那么急着要配太平公主,甚至杀妻,可能是因为武则天想在称帝之前安排好女儿的婚事,也就是和武氏的婚事。
元年七月,太平公主嫁给吴。两个月后,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立武氏十四子为王,立武为黔城郡王。太平公主与武氏联姻,使她受到武则天的良好保护,从而避免了李的孩子可能发生的意外。她与吴太平公主育有两男一女。她死于延河元年,也就是太平公主去世的前一年,与太平公主生活了22年。
太平公主的两次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政治婚姻。只是因为形势的变化,她先后选择了薛家和吴家。电视剧中对太平公主婚姻的描写不仅与史书记载不符,而且与当时的历史氛围相悖。太平公主生活奢侈。她没有权力的时候,已经“装修豪宅”了,有了权力,就更“田园”了。她家有几千个臣妾,“外州的狗和马也能自得其乐,极不检点”。她的“粮食”已经到了一万户。
初唐时的实粮封地制度是享受户户纳税。太平公主的“食”户都算大户,一户七口人。如果四分之二的帛上交,太平公主一年只能得到十四万帛,而当时全国每年的帛收入从一百万到七八十万不等,那么太平公主的收入最多也就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太平公主在这里积聚的财富不仅是贪婪和奢侈,更是国家经济的一大祸害。这无疑会招来老实人的反对。太平公主后来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与她的经济敲诈有很大关系。
古今中外,有不少的女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她们睿智、机敏而又勇敢,她们忧国忧民、敢为人先,她们用自己的政绩来表明女性并不比男性差。一代女皇武则天,上乘“贞观”,下启“开元”,其功绩,彪炳千古,殁而不朽。
“没有能力却使用权利的人相当于没有权利。”在拜占庭帝国,也有一位女性皇帝:伊琳娜。她被称为欧洲的“武则天”,野心勃勃,智慧与美貌并存,能力却配不上野心,远远不及武则天。
从“太子妃”走向“太后”
旧时封建社会,无论中外,大多女子都被当成交易的筹码,没有选择的权利。伊琳娜也不例外,出生于贵族家庭的她,在16岁的时候就被家族送进了王室,成为了“太子妃”,并诞下了王子——后来的皇帝君士坦丁六世。
不久后,拜占庭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五世驾崩,其儿子里奥四世继承皇位,伊琳娜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由于里奥四世进行“毁坏圣像运动”,而伊琳娜长期受希腊文化影响,十分推行基督教的“圣像运动”,因此政见不合的夫妻二人关系并不好。
里奥四世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在他治理下的国家,兄弟叛乱,内忧不断;敌国也不断骚扰,外患接连。尽管他昼夜不停地处理政务,多次御驾亲征,可这个国家依旧混乱不堪。长期的心理压力与操劳,使得里奥四世只做了五年皇帝,在30岁就去世了。
而伊琳娜就在她27岁的时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后。正直青壮年的她,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也有着充足的野心,她不可能只在花园里遛遛鸟、喝喝茶,不可能颐养天年。
垂帘听政,手握大权
君士坦丁六世即位的时候只有9岁,小小孩童自然没有掌控一国之力的能力。作为唯一的监护人,太后伊琳娜垂帘听政,实际掌控了政治大权。
掌权之后的伊琳娜,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平定内患。在里奥四世去世后不到两个月,他的兄弟尼克弗洛斯再度谋划叛乱,试图掀翻孤母幼子的统治。
可他并没有得逞,聪慧的伊琳娜提前知道了消息,将尼克弗洛斯及其同党逮捕了起来,罪恶的阴谋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随后,伊琳娜开始推行“圣像运动”。公元787年,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召开。而会议的结果就是恢复对圣象的崇拜,肯定了圣像的重要地位。通过“圣像运动”,伊琳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普通群众的对立的问题。但贵族间仍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权力蒙蔽,母子不和
贵族认为,“圣像运动”违背了先代的遗志,有损先代心血。于是他们开始挑唆伊琳娜和君士坦丁六世的关系,怂恿君士坦丁六世收回大权,重整政治。
而此时的伊琳娜,似乎沉浸在了权力的海洋里,有点“得意忘形”了。作为太后,伊琳娜竟然将自己和皇帝的人像一道制在货币当中,且将自己处在主位上,而金币上刻的姓名竟然也不是君士坦丁六世。
此外,伊琳娜还参与君士坦丁六世的婚姻大事,早早为皇帝物色了一名皇后,这引起了皇帝的不满。小皇帝恼怒了,他觉得自己既没有实权又没有自由,这个皇帝当得也太无用了。
太后归政,皇帝亲政
在伊琳娜执政当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天下太平的。782年,叛贼伙同外国入侵安纳利托亚,当时的将领大败而逃,伊琳娜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向外国缴纳大量的金银财宝作为停战三年的贡金。
伊琳娜因她的过错和不归权使得她受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又加之她只能调动首都以内的军队,她不得不被迫归政于皇帝,离开王宫。经此一事,母子间的情分被消磨得干干净净。
而亲政后的君士坦丁六世并没有展现出他多么惊天动地的能力,他做得差极了。对内,推翻母亲的“圣像运动”,并且不惜以暴力镇压,血腥残暴之极;对外,在几次的对外战争中,拜占庭帝国都以失败告终;在个人生活上,他抛弃皇后,迎娶情妇,皇室的颜面荡然无存。
既不能安定国家,还到处惹是生非,贵族们发现,这个皇帝并不靠谱。
太后归来,登基为皇
像武则天一样,放逐离开对伊琳娜来说只是暂时,待她归来便是王者。公元797年,伊琳娜带着自己的心腹谋反。君士坦丁六世在孤立无援中被母亲的支持者绑架,被他们带到了伊琳娜面前。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面对自己唯一的儿子,伊琳娜丝毫没有不忍之心,下令将君士坦丁六世的双眼挖掉。传言称,没过多久,君士坦丁六世就因为感染而离开了人世。
伊琳娜终于在自己45岁的时候,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男性皇帝”,开始了她五年的名正言顺的执政生涯,开始了为所欲为、傲慢的生活。
巩固地位,废黜流放
教皇里奥三世并不承认伊琳娜的地位。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的查理曼在29岁的时候加冕为帝,成为了后世所称赞的“查尔斯大帝”,被尊为“欧洲之父”。
而他的加冕为王,使得罗马帝国再次分裂,并且给伊琳娜带了不小的冲击。而且两人的“皇帝”称号都不那么合法。为了能使自己的权力更加稳固,地位合法,二人决定联姻。然而,求婚的使者刚抵达君士坦丁堡,伊琳娜就被废黜了。
公元802年,由于伊琳娜违反了贵族们的利益,使得贵族们再度联合在一起,反对女皇的统治。经过一系列的云谲波诡,伊琳娜失去了她宝贵的权力之位,伊苏里亚王朝也就此灭亡。
失掉权力的伊琳娜,被流放到了一个小岛上,靠着纺纱艰难度日,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傲慢与不可一世。一年后,这个欧洲第一位女皇,在贫穷与疾病中郁郁而终。
从27岁成为太后,到45岁成为女皇,再到被废黜,伊琳娜有着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她没有选择在平淡与安逸了却余生,而是选择了拼一拼、搏一搏。无疑,她是成功的,她像武则天一样,在政坛上翻云覆雨,却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美好的结局。
其间少的,只不过是眼界和才能罢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