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主酒后坐副驾,使用“自动驾驶”撞路灯,这算是酒驾吗?

特斯拉车主酒后坐副驾,使用“自动驾驶”撞路灯,这算是酒驾吗?,第1张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是开车的人都懂得一个道理,并且也是交通规则里的明确规定。特斯拉车主酒后坐副驾,使用“自动驾驶”撞路灯,这算是酒驾吗?即使特斯拉车主使用的是自动驾驶,也坐在了副驾驶,但是依然是特斯拉车主启动的驾驶功能。因此如果特斯拉车主血检报告中的酒精含量超标,那么这就算是酒驾。

这是发生在浙江杭州的一起交通事故,有一辆特斯拉撞倒了路边的路灯杆。事故发生之后,特斯拉车主表示事故发生的时候,不是自己在开车,而是采取了自动驾驶功能,而他自己也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就是因为自己喝了酒。所以才采取这样的方式,所以他觉得自己不算酒驾。

但根据相关法律,只要是酒后启动汽车,就可能被认定为酒驾。虽然特斯拉汽车有自动驾驶的功能,但是如果没有人工启动,汽车不可能开启自动驾驶功能。所以只要在酒后启动了汽车,就可能被认为是酒驾。而特斯拉车主是否被认定为酒驾?并不仅仅只从他喝酒这一状态判定,而是要根据特斯拉车主血检报告中酒精的含量是否超标来断定。一般来说,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20毫克就算酒后驾驶,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成为醉驾。

 

如果特斯拉车主血检报告中酒精含量超标,那么他就会被认定为酒驾。而且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要赔偿损坏的路灯杆等损失。再次提醒无论车辆是否具有自动驾驶功能,在喝酒后都不应该,以自动驾驶来逃避酒驾的责任。因为只要在酒后启动了汽车,并且血检中酒精含量超标,即使是自动驾驶,没有坐在驾驶座上,也会被判定为酒驾。并且喝酒后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希望人们时刻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即使是自动驾驶也不行。

特斯拉是属于颠覆性创新的,主要体现在其价格策略以及模式创新上面。

一、价格策略,

2013年年末,Tesla要在中国开卖的消息已经传的纷纷扬扬,当时Tesla并没有对外界公布相关车型在中国卖什么价。而最终Model S车型在华起售价格为734万元人民币(约合121370美元)。这一价格远低于此前外界普遍预计的150--200万元人民币的定价。

支撑Tesla做出这个决策的,还是其互联网思维的开放、平等逻辑。当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当然的时候,超越用户心理让客户尖叫并对Tesla品牌果敢加分,从而形成深度认同。

二、模式创新,

这次Tesla进入中国市场,在其业务模式上没有汽车经销商,而是Tesla的门店完全模仿Apple的体验店模式这样的思路,其本质还是互联网思维的去中介化和体验策略。

Tesla非常清楚当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愈加便捷、直接和低成本时,营销传播的方式必然发生剧变,企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也将不再一样,这是一种全新商业模式。

特斯拉相较于其他电动汽车的优势:

1、通过2018年的新能源汽车保质量报告可以发现,特斯拉的Model S三年保值率能够达到698%,比起同价位的很多燃油车都要高出不少,而其他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三年保值率仅仅只有30%左右甚至更低。所以特斯拉的电动车也被很多人称之为新能源汽车界的理财产品。

2、特斯拉目前在售的三款车型中,除了标准续航版本的Model 3,其他车型全部都是采用前后双电机驱动的,不过就算是单电机的Model 3,0-100km/h加速也仅仅只需要56秒,最快的Model S 0-100km/h加速只需要26秒,性能比很多几百万的性能跑车都要强悍。

3、特斯拉之所谓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仅是因为旗下的车型续航能力以及加速能力更强,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很先进,特斯拉是全球第一家率先将自动驾驶驾驶应用在量产车型上的汽车品牌。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专题解码:特斯拉进军中国市场创新策略

23万内值得买的3款车

一、零跑C01

零跑C01是一款中大型车,车长超过5米,入门版纯电续航525公里。这款车的优势就是配置非常丰富,前后碰撞预警、车侧盲区监测、360度全景影像都实现了标配。

外观上看,零跑C01的确没有数据上看那么大,尾部轿跑感觉比较出众,前脸颜值差点意思。内部空间比较充裕,座椅的感觉包裹性不错,内饰设计也是追求的对称型设计,整体比较大气。

零跑的问题就是市场认可度问题,如果零跑能够把持好品控,价格还能再低一些,先打造一个爆款,这个汽车品牌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二、特斯拉Model 3

首先,特斯拉的外观说得过去,基本不会看着让人反感,虽然换代车型有可能在今年问世,但是在大幅降价的背景下这一代Model 3已经到了价格冰点,只要价格合适,没有卖不出去的车,特斯拉此举也是为了能够重振Model 3的销量。

入门版的特斯拉Model 3轴距达到2875mm,配备的是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搭载了Autopilot智能辅助驾驶系统,FSD芯片,总算力144TOPS,具有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1个毫米波雷达。

内饰层面,Model 3的确乏善可陈,不过这也是特斯了一直追求的精简化。从目前特斯拉的对手看,特斯拉的主要优势是电控系统和辅助驾驶系统。如果特斯拉进一步优化软件,避免一些事故发生,那么,特斯拉Model 3依然是中型豪华电动轿车的代表作。

三、Smart精灵#1

Smart精灵#1这款车的设计感不错,尤其是适合年轻女性驾驶。入门版的辅助驾驶功能太少,配置也和高端不沾边。而次低配基本实现了功能的丰富齐全化。作为一款小型SUV,Smart精灵#1的轴距达到了2750mm,虽然紧凑了点,但是应急用一下完全没问题。

纵使如此,Smart精灵#1第二排座椅还支持前后和靠背的调节。主副驾驶座椅不但支持高低调节,还支持腰部支撑四向调节。

车机芯片方面,搭载的是高通骁龙的8155,摄像头数量5个,超声波雷达8个,毫米波雷达1个。只能说,其辅助驾驶配置只能算是入门级,和特斯拉相比差的有点远。

内饰的确是Smart精灵#1的优势,不但实现了中控去物理按键,整个台面和中央通道都采用了双色的搭配,十分精致,静态豪华感可以满足一般人的需求。

林志颖本人和他的家人一定会对特斯拉追责到底的,这事儿已经不用再讨论了,因为特斯拉的车导致林志颖面部骨折,还导致孩子的精神受到了惊吓,这些都是特斯拉导致的结果,所以追责估计已经安排在日程上了。具体如下细说:

一,林志颖的这次车祸挺严重的,据媒体爆料已经是面部骨折了,可能会毁容的,还给孩子造成了惊吓,不追责不太可能的。

其实新闻对林志颖的这场车祸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从新闻中能够看出林志颖开的特斯拉的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失控,然后撞到物体后直接自燃,虽然林志颖被周围的好心人给救了出来,但是据医生透露,他的面部有骨折的情况,而且身上还有多处的骨折,不过好在孩子没什么事儿,但是林志颖可是艺人,面部骨折基本上就等于是毁容,所以这事儿他一定会追责到底的,不会悄悄的就这样翻篇的。

二,这次的事儿大概率的结果就是特斯拉用钱把事儿了结,然后对这事儿再做一个公开的道歉,否则这车以后没人敢开。

不过这事儿其实也好解决,因为从目前的证据来看,特斯拉的车或许真的有问题,林志颖专业赛车手,而且没有酒驾,正常行驶车速不快的情况下却发生了意外,这种情况特斯拉想遮掩想不承担责任估计都不行,所以最后的结果大概率就是特斯拉给林志颖赔偿,然后通过官方的媒体对这事儿进行一个全面的阐述,最后再对未来的产品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否则特斯拉的车真的就会无人敢买。

最后:

特斯拉的车真的是绝了,之前一直被爆有问题,这次直接赛车手出事儿了,估计特斯拉这次想再拉扯是无法遮掩过去了。

4月28日早上,@特斯拉 发布文章《关于上海车展“维权”张女士的沟通进展及事件说明》,详细梳理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及公布事件的最新进展。

特斯拉称,昨日下午2时29分,已经与张女士取得联系,表达了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和诚意。而张女士表示,“希望你们能够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等你们有了这个态度,我们再沟通。”

特斯拉爆料, 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曾明确表示,他们身边还有来自北京的“团队”在协助,与他人“合作”中受人帮助只能听话。

特斯拉表示,会继续积极主动联系,也希望张女士可以同意当面沟通,尽快促进事情的解决。 在主动联系张女士但无明确进展的前提下,申请在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启动调解,争取尽快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检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尊敬的各位客户、网友和媒体朋友们:

为回应各界朋友的关切,我们将上海车展张女士“维权”事件的最新沟通进展及事情经过一并告知大家。

一、与上海车展张女士沟通进展情况

1与张女士沟通情况:4月27日下午2时29分,我们已经与张女士取得联系,表达了进一步沟通的意愿和诚意。张女士表示,“我刚回来。需要调整一下。我希望你们能够拿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态度。等你们有了这个态度,我们再沟通。”

我们十分感谢张女士的回应。会继续积极主动联系,也希望张女士可以同意当面沟通,尽快促进事情的解决。

2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情况:在主动联系张女士但无明确进展的前提下,为尽快解决问题,我们同时也积极与各级主管部门沟通,申请在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启动调解,争取尽快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开展检测。我们会尽全力配合各项检测工作。

二、上海车展张女士“维权”事件简要经过

2021年2月21日,上海车展“维权”张女士的父亲张先生载其家属共4人,沿341国道行驶时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随后,特斯拉400客服致电张女士,张女士在沟通过程中反馈自己当时在副驾驶座位上玩手机,是父亲开车,感觉车速较快导致撞车。当日晚,交警判定张先生因未保持与前车安全距离,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

经过对车辆数据的查看与分析,我们发现张女士的车辆在踩下制动踏板前的车速为1185km/h,制动期间ABS正常工作,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并在事故发生前成功将车速降低至485km/h,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

随后,我们对张女士表达了愿意积极协助其完成车辆维修和保险理赔事宜,遭到拒绝。

2月22日凌晨,张女士将车辆拖至河南圣易睿 汽车 服务有限公司停车位。

2月25日,张女士将车辆首次贴上封条,禁止任何人接触车辆。

2月27日,特斯拉工作人员与张女士的电话沟通中,向张女士提供了该车辆发生事故时的后台数据,张女士也将电话中提到的数据内容录音保存。在当日沟通中,张女士还多次强调,禁止任何人接触车辆。

3月5日,特斯拉工作人员与张女士沟通时,张女士认为,特斯拉随时可以修改数据,不信任特斯拉的后台数据,坚决拒绝对其车辆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测。当晚,张女士去河南圣易睿 汽车 服务有限公司办理完提车手续后,将贴着封条的事故车辆强行放置在特斯拉郑州福塔展厅大门口外的停车位,表示要通过媒体及舆论向特斯拉施压。

张女士多次提到“不认可第三方检测机构”、“不是刹车失灵就是作假”、“颠倒黑白的太多了”,以及“不退车就找媒体施压”等。在特斯拉工作人员提出可以寻找专业检测机构去鉴定时,其丈夫李先生表示,只有检测结果为刹车失灵才会接受,否则绝对不认可检测结果。此后,张女士持续邀请多批媒体进店采访及直播。

3月9日上午,当地相关部门邀约特斯拉和张女士双方进行调解,张女士带着做好拍摄准备的媒体迟到近两小时后赶到。调解过程中,特斯拉再次表示愿意垫付第三方检测费用进行鉴定,以促成问题的解决,但张女士仍不同意。

最终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劝解下,张女士终于同意先选择第三方检测机构,后续再协商检测事宜,并签署调解书。而当日下午,张女士突然反悔,并明确对特斯拉工作人员表示,不会接受、也不会认可任何第三方检测结果,不会接受任何调解。

3月11日,张女士通过个人微博发声,公开了特斯拉此前在电话里提供的车辆事故发生时的后台数据。

3月13日,张女士再次到特斯拉郑州福塔门店用喇叭播放特斯拉负面言论,并在车身用红漆喷绘“刹车失灵”文字。而特斯拉的工作人员仍然积极和张女士沟通,尝试寻求解决方案,并与其丈夫李先生协商,希望把影响减弱至最小、帮其谋求合理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李先生明确表示,自己身边还有来自北京的“团队”在协助,与他人“合作”中受人帮助只能听话,该“团队”称可以帮助其“洗白”并满足其诉求,等“团队”返京后可以另找时机与特斯拉工作人员见面详谈。

3月21日,张女士再次将其事故车辆贴上封条,拒绝他人接触事故车辆。

4月17日,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至郑州华丰物流 汽车 产业园,并再次进行喇叭播放,并通过车辆展示特斯拉负面内容。

4月18号12时左右,张女士将事故车辆拖回特斯拉郑州福塔门店院内停放至今。

4月19日,张女士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进行过激“维权”。自称怀孕三个月(后经警方证实并未怀孕)。

4月22日,特斯拉专项工作小组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张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均无接听和回复。当天,特斯拉客户支持部门通过公司电子邮件将事故前30分钟车辆数据的电子盖章版发送至张女士购车时登记的个人邮箱,并通过快递将封订的纸质盖章版车辆数据寄送至张女士购车时登记的联系地址。

关于上海车展现场“维权”事件,有网友提供信息表明封某某、韩某等人是此次车展“维权”事件的主要组织策划者。我们保留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自2月至今,我们一直都在尽最大努力与张女士及其家属积极沟通,真诚希望能早日推动车辆检测,给广大关心特斯拉的朋友们一个结果。

特斯拉此前频频深夜喊话

车顶维权事件已发生了一个多星期,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论。但是事件多方的“口水仗”来来回回煞是吸引眼球,吃瓜群众也是看得不亦乐乎。尤其是特斯拉官方微博多次深夜发声,令网友大为不解:白天表态是否更有诚意。

频频深夜发声,出于何种心理?

除了个别时间在白天表态外,特斯拉关于此事件的回应,大多发生在深夜——

4月19日23:55 ,特斯拉官微发文回应“车顶维权”事件,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

4月20日23:25 ,特斯拉官微道歉,就未能及时解决车主的问题深表歉意。

4月21日23:52 ,特斯拉再次在微博发声,恳请指定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开展鉴定,还原真相。

4月22日22:30 ,特斯拉在微博回应,已提交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并多次主动与相关方联系沟通并汇报相关情况。

4月25日23:16 ,特斯拉在微博表示,当天上午已经与张女士家属取得联系,并进行了电话沟通。将积极与各级主管部门沟通,争取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尽快启动下一次调解,并推动第三方检测。

4月26日23:44 ,特斯拉官微再发声,诚恳地请所有车友们放心,会尽全力处理和解决好现存的问题,也会处理好将来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每一个新的问题。

特斯拉数次官方表态,

都选择接近午夜时分,

也引发诸多网友质疑:

难道是在走美国时间?

能不能换白天发有点诚意?

而在4月26日,维权车主张女士接受采访表示,截至目前,只有一个特斯拉工作人员代表个人联系过她,从没有官方正式和她接触,她将维权到底。

张女士还表示,当时在看守所听到特斯拉道歉很感动,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但下午特斯拉就让她赔车,理由是她把展厅的车子踩坏了,让她赔,张女士直言“这太虚伪了!”

看中中国市场,但却屡屡出事

2018年10月17日,特斯拉公司与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意味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地区实质落地。

据介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 汽车 市场,在中国生产 汽车 将大大降低特斯拉 汽车 的成本。而在上海建设工厂将帮助特斯拉避开最高达40%的关税,可以让特斯拉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作为世界著名的电动 汽车 及能源公司,特斯拉非常在乎中国市场。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希望公平地对待中国消费者,我希望与中国人建立长期互相信任的关系。”

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在华营收约合430亿元。仅特斯拉Model 3,就在中国销售了137万辆,成为最畅销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过去五年特斯拉从中国大陆市场累计获取超过14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中国是特斯拉在全球的第二大销售市场,仅次于美国。这一切,都让中国区高层底气十足。

而在特斯拉封神之路的背后,是特斯拉近乎公开的对一切质疑甩锅的态度。

自2019年至今,特斯拉逐渐开始与 “韭菜”“自燃”“刹车失控”“傲慢不妥协” 等标签挂钩。同时,特斯拉屡屡被质疑未经车主允许公开数据,侵犯了车主的行为。

比如,4月19日下午,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回应维权车主,称“她要求巨额赔偿,背后有人”、“我们绝不妥协,这是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随后,中央政法委、中纪委相继发文点名特斯拉,特斯拉这才态度突变,公开道歉。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至今,特斯拉至少上过232次热搜。

2013年10月,为了能当上特斯拉在华的第一批车主,于先生交了25万定金订购ModelS。次年6月18日,于先生被告知他预定的车因关单号和车架号不符,被扣在海关,来回至少再需要三周,特斯拉提议为其提供一辆展车,“和新车一样。”2014年6月27日上午,于先生无法接受一辆二手车,在特斯拉亦庄维修站提车当天怒砸车。

这是特斯拉与中国车主的首次冲突。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过218起事故,导致14人死亡、82人受伤,“失控”是主要原因。

汽车 之家数据显示,目前特斯拉Model3的百车故障数达236,平均每辆新车在2—12个月内会发生236起故障,该数据明显高于其他竞品。

仅2021年以来,中国已发生约9起特斯拉事故,例如:

1月1日,上海梁女士称Model 3失控20分钟,脚离开踏板后车辆仍自行加速;

1月19日,还是Model 3,上海闵行某小区一辆特斯拉自燃,现场浓烟四起且有爆炸;

3月11日,海口一位model 3车主称刹车失灵并撞车;

4月11日,广州增城区东江大道北一辆特斯拉 汽车 在行驶中撞上水泥隔离墙和其他车辆,导致一人死亡;

4月17日,广州一辆特斯拉在超车过程中,撞到路边水泥桥体并起火,男乘客当场死亡,车辆被烧成空架;

4月25日上午11时许,在厦门市思明区长青路,一辆黑色的特斯拉Model 3撞倒一辆电动单车,导致4人受伤;

4月27日上午9时,在苏州市太仓,一辆特斯拉冲进菜场包子店,事故造成3人受伤。

据2020美国市场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显示,特斯拉初始质量得分为250PP100,即每100辆特斯拉车型就会出现250个问题,排名垫底。

现如今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也正悄然发生改变。现在国内对于无人驾驶技术很重视,全国很多大城市都规划了特别路段来供无人驾驶车辆进行测试。而在所有的车企中,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无疑是最好之一。目前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等级是L3,虽然离完全实现误操作化的无人驾驶还有距离,但也非常的了不起了。

现在在一些简单的路面上,是可以使用无人驾驶的,因为不需要车主频繁的操作。因此有人为,喝了酒后开特斯拉回家,坐在副驾驶上用无人驾驶,算不算酒驾?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就是看车主有没有开车。

无人驾驶的最终技术是L5,L5等级可以实现 汽车 的完全自动化驾驶,并且可以代替人完成全部的日常驾驶动作。但目前还没有车企研发出L5驾驶技术的车,连L4现在都没有。因此完全不用人操作是不可能的,从这点上看就已经算酒驾了。

而且在 汽车 发动的时候,车主需要资助打开系统和扭动车钥匙,这也是一个开车动作。所以喝了酒之后坐在特斯拉上开无人驾驶,也是算酒驾的。大家不要仗着 科技 发达,就放松对自己的标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是一定要严格遵守的。

最近比亚迪挺有热度,因为一系列车型推出了冠军版,也算是换个方法进行价格调整,所以性价比更高了,不少消费者原本还因为预算不太足还没有办法考虑,现如今就能轻松将比亚迪旗下车型开回家。今天我们想要来聊聊海豹,因为这是一款众多车主好评不断的纯电动中型车,它被誉为比亚迪有史以来最好开的车型,上市后也取得了很优秀的销量,如今推出冠军版又进一步提升产品力,是否更值得推荐呢?

按照比亚迪官方计划,2022款海豹车型属于停产在售,但目前来看库存还是比较多,所以不少地区是比较推荐消费者购买该年份,因为市场终端也有不错优惠,最终落地价与冠军版差不多少。而2023款则是冠军版,共有5款配置可选,指导价区间为1898-2798万元,相比2022款2128-2898万元确实有着明显降幅,尤其是新增700km尊贵型,让这个续航也只需要2228万元即可拥有,对追求长续航的消费者来说有着极大吸引力。

先来了解一下设计部分,甭管是冠军版还是此前2022款,都是采用了海洋美学设计理念,整体没有什么区别,想要依靠外观来判断是新老款不太容易。像前脸依旧是高度还原当初概念车的设计,有些类似X型元素,因为你很容易将视觉重心转移到中间位置,这个时候就会看到品牌logo以及较为凸出的前机舱盖,带来较强运动感。而两侧大灯组造型也挺吸睛,官方称之为海悦双U悬浮式车灯,矩阵式LED光源没有缺席,内部还有熏黑处理,类似海浪波纹的折状LED日行灯也很好保证辨识度。

作为一款纯电动中型车,海豹尺寸是没有办法媲美汉EV,但是在同级别也达到了主流水准,480018751460mm的长宽高和2920mm轴距,相比Model 3还是要大了一圈,再加上CTB技术应用,车内空间也不用担心。而从车身造型来看,溜背的车顶搭配匀称的比例,轿跑范还是很到位,隐藏式门把手以及19英寸低风阻轮毂也都表明新能源身份,只可惜没有无框车门,不然整车颜值还得再加10分。值得一提的是,后排小三角窗部位的水滴装饰被取消,这也是区别新老款的一个很好办法。

尾部设计依旧是顺滑简约,充满张力的线条带来了不错饱满感和立体感,此时贯穿式尾灯也提升了层次感,所以别看它没有多余设计,但辨识度与设计感都不错。看到下包围处还有很是夸张的通风槽,带来了几分宽体味道,弥补了纯电动车型没有排气布局的遗憾。

接着咱们坐进车内,可能是接触到新能源车型太多,所以看到海豹这种中控设计并不觉得有什么新鲜感,目前很多车主也对于中控设计略有意见,因为科技氛围谈不上出色。比如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就这么直接出现在方向盘后方,不如汉家族那种传统包覆式,而156英寸自适应Pad也是比亚迪老传统,尺寸不小但与空调出风口相搭配不太协调,且副驾驶前方略显复杂,再加上UI界面有些过时,年轻消费者但凡追求极致科技感就不会满意,但做工和用料没有任何问题。

功能配置对于20万级国产车型是一个不需要关注的环节,因为你能想到的内容它都有。以2023款冠军版700km性能版为例,在标配L2级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前提下多出疲劳驾驶提示,电动感应后备厢、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HUD抬头显示、前排座椅多向电动调节和加热通风、主驾驶座椅记忆、后视镜锁车自动下翻等功能都有出现,对于2398万元价格来说,已经足够体现诚意了,同价位Model 3有什么?

关于空间,有不少消费者担心它轿跑外观无法带来宽敞驾乘体验,但经过我们对不同身材乘客的测试,发现它作为家用代步车也没有问题。比如身高185米男性调整好前排,首先运动型座椅有着不错包裹性,填充也足够柔软,搭配多角度调节很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头部还有一拳左右余量。此时进入后排,腿部空间两拳以上没问题,且后排座椅柔软度也不比前排差,除了坐直略微顶头,所以对于家庭出行是绰绰有余了。

最后聊聊动力,这次实拍车型为2022款长续航后驱版,它与2023款冠军版700km性能版对应,都是拥有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700km,官方百公里加速59秒,这样的动态表现足以在25万级轿车阵营称得上标杆,Model 3比续航和加速能力都没优势,但是这款配置依旧是单电机版本,只是调校上更高,如果选择双电机版本,百公里加速仅需38秒。而前双叉臂和后五连杆悬架确实挺有质感,高速过弯有信心,日常代步挺舒适,说是比亚迪最高底盘水准也没问题。

总结:随着比亚迪冠军版车型分批上市,整体热度也得到了再提高,这次轮到海豹也确实令一众年轻消费者为之心动,无论是选择新老款都比此前要亲民很多,关键是产品体验没有丝毫下滑,而确实优于诸多竞品的表现配合亲民售价,还不能让你为它买单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宇视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关于特斯拉这个品牌,口碑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成功的,毕竟提起特斯拉,现在不知道的人太少了,就知名度来说,它不输给奔驰宝马和奥迪。

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特斯拉负面风波不断,恶评如潮,但销量始终坚挺,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风波中越卖越好,目前特斯拉就国产了两款车,Model 3和Model Y(|配置|询价),但两款车销量比很多传统燃油车企一大家子卖得都好,Model 3累销超9万辆,Model Y累销近5万辆,两款车大半年有着14万辆的销量数据,很多车企都碰不到的门槛。

为什么它能卖得这么好,其实对比竞品看看就知道,以Model Y为例,看看和竞品对比,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选的是蔚来ES6(|配置|询价),是国产高端新能源领域很有代表性的车型,也代表了国内新势力车企的水平和侧重方向,我们来看看,特斯拉哪里更懂消费者。

尺寸:蔚来赢但特斯拉Model Y乘坐空间也有保证

同为中型SUV,蔚来ES6贯彻了国产车的优势,尺寸更大,车长达到了4850mm,比特斯拉Model Y长了整整100mm,车高多了134mm,后排头部空间更有保证,车宽多了44mm,外观上来看显然蔚来ES6更协调,但是从轴距来看,两车其实差距不算太大,Model Y轴距2890mm,蔚来ES6轴距2900mm,蔚来头部更充裕,舒适度更高。

动力和质保政策:蔚来ES6胜

两车都选取的入门版本车型,Model Y标准续航后驱版本采用的是后置后驱单电机,最大功率220kW,峰值扭矩440牛米;而蔚来ES6则是前置+后置双电机,最大功率有320kW,峰值扭矩435牛米,蔚来ES6账面数据更出色一些。而且特斯拉Model Y质保4年/8万公里,蔚来ES6整车质保三年/12万公里,但是针对首任车主有不限里程/不限年限的质保政策,后者显然更有优势。

配置:蔚来ES6胜

蔚来ES6作为国产车,这一点还是很有优势的,配置更全面,比Model Y入门车型多了疲劳驾驶提示,360度全景影像,陡坡缓降和悬架软硬调节,还有感应后备箱、车顶行李架、隐藏门把手和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还有98寸全液晶仪表盘、副驾驶带腰部支撑和电动座椅记忆功能,辅助转向灯,触摸式阅读灯,还有10色氛围灯,负离子发生器,配置更丰富全面,舒适性更高。

特斯拉更懂消费者就在于,它给的配置都是看着很酷炫,比如无框车门、第二排座椅靠背调节和加热功能,15英寸中控显示屏,15个扬声器,自适应远近光等等。

续航里程:特斯拉Model Y胜

续航里程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一点,而这一点优势最明显的还是特斯拉,哪怕是入门版本的Model Y,续航里程也有525km,而蔚来ES6的入门版本车型只有420km,显然前者更有优势。

电池:各有千秋

标准续航里程版本的Model Y也就是入门版本的Model Y搭载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蔚来ES6搭载的则是三元锂电池,前者耐高温,安全性高且成本更低,但低温放电性不好,后者密度高,同体积和重量下,后者大倍率充电和耐低温性能更出色。也就是说Model Y冬天续航里程可能会缩水,但电池成本低拉低了车型入门门槛,有得必有失。蔚来ES6虽然售价高,但是支持换电,这一点也是加分项。

价格:特斯拉Model Y胜出

别说蔚来ES6,特斯拉Model Y的价格让一众国产新能源汽车都感到害怕,价格屠夫的称号不是白叫的,刚上市就让宝马ix3下调售价,让不少还没上市的新车都感到不小的压力。Model Y目前指导价是2918万起,补贴后售价276万,而蔚来ES6指导价358万,补贴后售价34648万起,特斯拉的优势非常突出。

综合对比下来,你会发现其实就产品力而言,Model Y不是蔚来ES6的对手,至少空间和配置表现没ES6出色,但是Model Y能畅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更懂消费者,懂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比如价格和续航里程,以及酷炫的配置,看上去档次感更足,蔚来不差,但特斯拉更超值,价格更低,性价比更出色,所以畅销也是情理之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107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