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伙娶中国女性,可以加入中国国籍吗?

非洲小伙娶中国女性,可以加入中国国籍吗?,第1张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婚姻也成为了一件常见的事情, 在过去中国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中国的涉外婚姻,主要以外嫁为主,出国移民,工作,然后和当地的男性或者女性结婚生子,然后定居在外国,成为许多涉外婚姻的模式。

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变得越来越多,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以中国的各国邻国和非洲黑人为主。越南,缅甸等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想要来中国打工,他们大多聚集在边境地区;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来到中国,则大多聚集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而非洲黑人这些年来中国的数量也非常多,广东的广州市,东菀市和浙江的温州是非洲黑人最为聚集的地方,其中广州一地的黑人数量就曾经超过30万。随着黑人在中国的生活时间越来越久,他们中有许多和中国女性结婚生子,那么这些和中国女性结婚了的黑人,他们可以加入中国国籍吗?

非洲小伙娶中国女性,可以加入中国国籍吗?

都说中国国籍是世界上最难拿的国籍,这并非是一个夸张的说法,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是允许双国籍存在,但在中国,却是绝对不允许的,只要加入了外籍,就不再是中国人,想要重新入中国国籍也是非常困难。

而有许多国家,若是想要获得国籍,只要和本国人结婚就可以了,当初美国成为各国移民的目的地时,就有许多为了拿到绿卡,而假结婚的案例,但是在中国,即使你和中国人结婚,也拿不到中国国籍。

根据规定,外国人不管是嫁或者娶中国人,都不能登记到中国亲属的户口本上,户口本是中国公民的身份证明,只有中国公民才可以登记入户口本,因此,想要仅仅靠和中国人结婚获得中国国籍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于嫁娶了中国人的外国人,获得中国国籍还是要比一般外国人要容易一些,外国人想要获得中国国籍,一般都是先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符合条件后才能申请中国国籍,但这个申请条件也十分严格,很少可以申请成功。

而有中国配偶的外国人,可以申请长期探亲签证,5年内都需要要省级职能机关批准,但5年期满,符合条件的就可以申请绿卡,所以理论上来说,和中国配偶结婚后,5年内没有什么错误,是可以获得中国绿卡的。

因此非洲小伙娶中国女性,虽然不可能直接获得绿卡,但若是一起共同生活5年以上,则有更大的几率获得绿卡,而他们的孩子,即使是男方不是中国国籍,只要父母有一方是中国国籍,就可以选择成为中国公民。

24年前,她舍弃了中国安逸舒适的日子,和爱人来到了非洲。24年里,她过着怎样的生活?

“如果你的女儿要嫁给黑人,你会同意吗?”

这曾是知乎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网友们的评论五花八门,但是绝大多数的态度只有一个:坚决反对!

倒也不是因为歧视,而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

在国人的印象里,黑人家庭单亲率太高,男性对家庭责任感比较低。

据统计,美国黑人家庭的单亲率高达60%以上。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谁愿意自己的女儿选择这么艰难的人生模式?

然而,在24年前,有一位中国女子却执意违拗父母,做出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为了爱情,远嫁非洲!

她,就是王丽红。

▲ 王丽红和丈夫苏玛

很多人都认为她疯了。

她是清华大学的才女,怎么就愿意跑到非洲那么穷的地方?

万一黑人老公抛弃了她,异国他乡,该是怎样的绝望。

整整24年过去了,她过得怎么样?

结局,值得国人深思。

1

“好端端的一个才女,怎么就非得嫁给黑人呢?”

这应该是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疑问。

在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理解王丽红的选择。

用现实的眼光来看,王丽红当时完全可以嫁个更“优质”的老公。

她是个典型的“北京大妞”,出身于工人家庭。

▲ 小时候的王丽红

她的父母工作稳定,收入旱涝保收,十分宠爱她。

北京户口,更是她生来就具有的幸运。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的人就出生在罗马。”

那个年代,出生在北京,就像是出生在罗马一样,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上个世纪80年代,小孩的户口是随母亲的。

如果外地的青年才俊能娶到一个北京姑娘,生下的孩子就具有北京户口。

因此,北京姑娘在婚姻市场上“奇货可居”。

哪怕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孩,也能找到一个相貌堂堂的大学生夫婿。

更何况,王丽红家境优渥,学历更是碾压众人。

她自幼聪明伶俐,读书成绩十分拔尖。

高中毕业后,她一举考上了清华大学。

中国第一学府的金字招牌,已经足以证明她的优秀。

然而,她并不满足。

本科毕业后,她没有离开清华园,而是攻读了研究生。

大好的前程在向她招手。

等她毕业,无论是进入政府、国企还是高校,都必定会大有所为。

可是,她人生中最大的意外出现了。

她遇见了苏玛。

2

苏玛就是故事的男主角,一个来自乌干达的黑人留学生。

他幽默风趣,性格十分开朗。

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之后,苏玛和王丽红成为了好友。

两人渐渐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在清华园里散步。

两颗年轻炽热的心,也越贴越近。

苏玛身上完全没有某些黑人有的吹牛、滥情的习惯。

他很诚实。

不但没有编造什么非洲王子富二代之类的谎言,还坦诚告诉王丽红,自己来自一个落后贫穷的村庄,是农民的儿子。

这更让王丽红坚信,苏玛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并没有得到祝福。

因为苏玛是个黑人。

那个年代,在大家的刻板印象里,黑人意味着贫穷、落后。

即使是在清华园里,这种偏见也依然根深蒂固。

风言风语,迅速传遍了校园。

王丽红曾伤感地回忆道:

“当时,他们认为我是一个随便的女孩,和一个黑人男孩约会,但我知道他很诚实,并且有一颗善良的心,愿意去帮助别人。”

最大的阻力,来自她的父母。

在王丽红的眼里,苏玛可能是自己生命中“最美丽的意外”。

但是对于她的父母而言,这简直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

女儿嫁了个非洲黑人,自己的颜面往哪搁?

更令他们担忧的是,非洲那么穷困,黑人又大多不负责任,女儿的后半辈子可怎么办?

必须棒打鸳鸯!

在父亲的坚持下,王丽红被送到了日本留学。

可是,两个年轻人沉浸在热恋中,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被拆散?

所爱隔山海,山海亦可平。

苏玛毫不犹豫,追随王丽红去了日本。

在大洋彼岸的岛国,两人互诉衷情,感情反而比以前更深了。

中国有句谚语,叫“女大不中留”。

如果一个女子认定了一个男子,那么任凭父母怎么反对也是没有用的。

事已至此,无可奈何。

王丽红的父母只能咬着牙认下了这门亲事。

苏玛眷恋祖国,毕业之后就要回乌干达。

王丽红果断决定追随丈夫。

1996年,王丽红跟随苏玛移居乌干达。

刚到乌干达,现实就给她泼了一盆冷水。

3

乌干达的习俗和中国大不相同。

在那里,一个男子是可以娶很多个老婆的。

苏玛的父亲有着庞大的“后宫团”,等于说王丽红有一二十个“婆婆”。

苏玛的兄弟姐妹,有40多个。

当地的生活也十分“粗放”,饮食很不合胃口。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亲自目睹这种现状之后,王丽红还是觉得脑子都快炸了。

周围的亲朋邻居都听不懂中文,大多只会说乌干达语,沟通也是个难题。

不过,幸好苏玛是个靠谱的男人。

他坚持一夫一妻制,除了王丽红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妻子。

在苏玛的耐心教授下,王丽红渐渐能熟练掌握乌干达语。

适应了周围的一切之后,王丽红开始积极融入。

她有了一个新的使命,那就是教当地的孩子们学中文。

为此,她买下了一座学校,命名为鲁扬子中学。

设计课程、招生宣传、教授知识……

对于精通汉语、英语、乌干达语的学霸王丽红来说,这简直是易如反掌。

她的美丽和耐心,更是一个加分项。

在她开办的汉语学校里,黑人孩子可以领略到汉字的美妙之处,还能得到春风一样的循循善诱。

这个来自中国的女老师,给孩子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印象。

他们长大之后,听别人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王丽红的身影。

随着教学事业的蒸蒸日上,王丽红的雄心也日益燃烧!

她有了个更大胆的想法:

把汉语传播到乌干达各地。

这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明显不够的。

仅仅依靠一所学校,也完不成这么宏伟的计划。

4

她把培训对象瞄准了教师群体。

她决定培训乌干达各地的教师,然后让他们回去教给自己的学生。

这种模式,能让学会汉语的乌干达孩子呈指数增长。

▲ 王丽红和苏玛

经过精心宣传之后,王丽红的汉语学校很快迎来了几十名教师。

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学习汉语,还可以学习中国文化。

汉语被有些人称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很多老外都望而却步。

然而王丽红的课程设计却十分精巧。

▲ 王丽红的学生们

她手把手教出来的这些学生,能迅速学会听说写。

从一窍不通,到娴熟使用汉语,只需要9个月。

播撒下的种子,终究会生根发芽。

在王丽红的努力下,乌干达的很多地方都开始响起“中国话”。

那些语音,可能有些稚拙,但却认真诚恳。

在以往,乌干达的平民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多。

即使是知识分子,也只是隐约知道中国是一个东方的大国。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会说汉语,接触到中国老师,甚至对儒家的思想也略知一二。

遥远的中国,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这,就是王丽红远嫁之后,创造出的独特价值。

在24年后的今天,当一个中国女性决定嫁给黑人,所面临的压力依然巨大。

那些担忧,当然有合理性。

由于文化差异,跨国婚姻的不稳定性确实相对较高。

▲ 王丽红和苏玛

出于关怀,我们会劝告那些女孩子:

再想一想,不要冲动。婚姻是女性的第二次投胎。

但是,我们也要记住,她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利害关系都讲清楚,所有的危险都提前指出来。

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她们自己的手中。

我们,要始终保持尊重。

在社会文化交流密切的今天,异族之间的通婚似乎已经司空见惯,很多的非洲黑妹嫁给了中国汉子,当然,也有很多的中国姑娘嫁给了非洲的黑人。图中嫁给非洲黑人的中国姑娘。

来到非洲的中国姑娘,首先遇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饮食不同,其次就是语言不同。图中非洲人在聊天。

非洲人饮食很多的时候不但不洗手,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直接用手抓着吃,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饮食习惯。图中非洲人在吃东西。

当然,在嫁到非洲之后,非洲有很多原始的传统,需要给新娘念咒语,更有甚者需要鞭打和割礼,很多嫁到非洲的姑娘后悔不已。图中为新娘念咒语。

非洲是一个贫穷的地区,缺少水源,他们平时洗澡都是很困难的,大部分都是在露天的场所洗澡,并且,犯罪率很高。图中姑娘们在洗漱。

上厕所,更是一个难以忍受的地方,杂乱不堪,根本无处下脚,也许,更多的尴尬和苦恼远不止这些,关于爱情,虽然无国界,但是,姑娘们还是需要三思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181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