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1:
无为熏鸭最初的由来还跟朱元璋有关系。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穷,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了。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后来,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还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制作工艺,从此无为的马常有清真熏鸭生意做大了,而“无为熏鸭”成了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食品。
传说2:
很久以前,无为鼓楼附近,有一个名叫林源的孤儿,有一手做板鸭的手艺。他与邻居家闺女何泉青梅竹马,只是无钱送上聘礼求婚。这年又临中秋节,林源鼓起勇气,手提一只自己精心制作的板鸭,来到何家求婚。何泉的母亲素闻林源聪明勤奋,对这门亲事倒也不反对,但看到林源带来的所谓聘礼,仅是一只板鸭,唯恐世人讥笑,便暗示何泉,好言相慰,将林源连同带来的板鸭送出家门。林源回到家中,焖灶已将粥炖好,但他闷闷不乐,无心去吃,顺手将板鸭挂在焖灶上面的铁钩上,又往尚有余火的焖灶膛里添了几把木屑,便和衣在床上睡去了。
木屑缓慢地半燃半灭地燎着,冒着一股细烟,袅袅升起,直熏板鸭。莫约过了三四刻钟光景,一只光洁的板鸭,竟然变得色泽金黄,泛出芳香。扑鼻的香味熏醒了林源。他见此板鸭,惊喜交加,便将板鸭又作一次短暂卤焖,顿时板鸭更显得肉嫩色美。当林源将这只板鸭再次送到何家时,全家为之喜不自禁。何母郑重地说:“林源,这特殊的板鸭就是你的特殊聘礼,你和阿泉不日便可完婚!”林源和何泉结婚后,悉心研制和经销板鸭,获得人们赞誉,并将板鸭改称熏鸭,还作为定情信物。
十大顶级中国菜:北京烤鸭、麻婆豆腐、西湖醋鱼、飞龙汤、无为板鸭、东坡肉、腊味合蒸、辣子鸡、东安子鸡、清蒸武昌鱼。
1、北京烤鸭
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
北京烤鸭美味的背后,第一是鸭的处理程序;第二是烤制方法不同,分为挂炉烤鸭和焖炉烤鸭;第三就是厨师花费数年千锤百炼而培养出的一身厨艺。
宰鸭、烫毛、择毛、打气、掏膛、洗膛、挂钩、烫皮和打糖为鸭的处理程序,每个步骤都不能少,每一个都会影响烤鸭的口感,成型程度。
2、麻婆豆腐
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主要原料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具有麻、辣、烫、香、酥、嫩、鲜、活的特色,被奉为川菜经典,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麻婆豆腐始创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万福桥边,有一家原名“陈兴盛饭铺”的店面。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称"陈麻婆",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不同凡响,深得人们喜爱,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3、西湖醋鱼
别名为叔嫂传珍,宋嫂鱼,是浙江杭州饭店的一道传统地方风味名菜。西湖醋鱼通常选用草鱼作为原料,烹制而成。烧好后,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鲜嫩酸甜。
西湖醋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历史传说,南宋时期宋姓兄弟满腹经纶却无心功与名,隐居于西湖,享受着打渔之乐。
宋兄因妻貌美被恶霸害死,宋氏叔嫂逃离该地,临走之前,宋嫂为小叔烧制了一道隐含深刻意义的鱼,加糖加醋,意寓人生又酸又甜,既不能忘记哥哥的死,也不能因为生活的好而忘记人间疾苦,这道菜就是著名的宋嫂鱼,即西湖醋鱼。
4、飞龙汤
又名榛鸡,是黑龙江省的名菜之一,属于龙江菜系,产于兴安岭。飞龙汤是将榛鸡脱毛去掉内脏后,用高汤煮熟即可,汤中不需放任何调料以保持汤原汁原味。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飞龙鸟肉之鲜美,营养丰富,是滋补佳品,曾有“天上龙肉”的美称。相传,飞龙鸟是曾受过封的一种专给皇帝进贡的山珍,世上罕见,其肉细嫩,味鲜美,早在14世纪就闻名于世。
飞龙鸟最有营养的吃法是熬汤,高汤煮熟,为保持其原汁原味不放任何调料,从吊锅子里倒出来,再放上一点名叫"俄欧特"-野葱末后食用,鲜香气扑鼻而来。
5、无为板鸭
也称为无为熏鸭,是安徽省无为县传统特色名食,始创于清朝年间。以巢湖麻鸭为原料,配以八角、花椒、丁香、小茴香等约30种中药和调料,先熏后卤,制作而成。
关于无为熏鸭,也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相传在无为县有一名叫张忍的孤儿,有一手做板鸭的手艺。与邻居家闺女何泉青梅竹马,只是无钱送上聘礼求婚。这年又临中秋节,张忍鼓起勇气,手提一只自己精心制作的板鸭,来到何家求婚。
何母素闻张忍聪明勤奋,但一只板鸭聘礼唯恐世人讥笑,便婉拒了。张忍丧气之余把板鸭挂在炉子上,怕变质,便在下面用木屑熏着鸭子后便睡去,待醒来后发现板鸭香气四溢,油光满鸭。
张忍重提勇气踏入何府大门,这次他的板鸭受到了何府中秋宴请的众多宾客的广泛好评,最终何氏夫妻答应了这门亲事。
6、东坡肉
又名滚肉、东坡焖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东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
东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7、腊味合蒸
湖南地方传统名菜,属湘菜系。是以腊猪肉、腊鸡、腊鱼、鸡汤和调料,下锅清蒸而成。做法简单,其腊香浓重、咸甜适口、柔韧不腻。
相传,腊味合蒸是偶然拼凑成的一道美味。很久以前开饭馆的刘七,破产后流落它乡。到一座县城乞讨来一些年货,如腊鱼、腊肉什么的。刘七把讨来的腊鱼腊肉调配一下用蒸钵盛了,在一个财主家的屋檐下,生火做了起来。
财主家宴请来的宾客闻到香味刘七,用了远超于这些腊味的价钱将这盘菜买了下来,并请刘七到自己饭馆中做厨师,刘七欣然答应。刘七后又对这道菜加以改进,色香味俱全,取名为腊味合蒸。再拿出以前开饭馆的本事,饭菜美味,远近闻名。亦闯出了一番事业。
8、辣子鸡
一道经典的川渝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肴。一般以整鸡为主料,加上葱、干辣椒、花椒、盐、胡椒、味精等多种材料精制而成,虽然是同一道菜,各地制作也各有特色。辣子鸡因各地的不同制作方法也有不同的特色,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
辣子鸡相传说法不一,关于辣子鸡之乡的枣庄辣子鸡的传说,相传在清朝晚期的一个叫徐子华的厨师,曾是清皇宫中御厨,晚年告老后在此地开了一家饭馆,根据自己多年御厨的经验心得创造出“辣子鸡”这道菜。
此后,小饭馆的每日高朋满座、座无虚席。他创造出来的辣子鸡辣中有香、辣而不过,吃起来满头大汗却欲罢不能,令食客流连忘返。当时的文人骚客为他题词:鸡香飘十里,客坐十里外。
9、东安子鸡
又叫东安鸡、官保鸡,是一道地方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因用东安新母鸡烹制而成,故名。东安子鸡成菜呈红白绿黄四色,鸡肉肥嫩,味道酸辣鲜香。
10、清蒸武昌鱼
湖北省的一道传统名菜。制作时通常选用鲜活的武昌鱼为主料,配以冬菇、冬笋,并用鸡清汤调味而成,口感滑嫩,清香鲜美。武昌鱼又名团头鲂,因产于鄂州梁子湖而得名,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
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末帝孙皓欲从建业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句话。于是,武昌鱼渐为人所知。此后,历代文人留下了诸多与武昌鱼相关的诗词。
无为熏鸭是徽菜中算是拥有一定历史的名菜,其为安徽无为县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还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同时无为熏鸭也叫做无为板鸭,有着很多种不同的做法,但是不管哪一种做法,其味道都是非常上乘。
首先就是这道名菜的做法了。食材我们选取的是一只鸭子,葱姜蒜等基本食材和茴香等。这里的鸭子一定要选择脂厚的这样最后才会鲜美。第一步就是食材鸭子必须先洗干净,如此也是为了食物的安全所以必须干净。鸭子先是一整只不要先剁块。然后就是对鸭肉的腌制。这一道程序非常的重要,将鸭肉全部用盐涂抹全身,然后就进行腌制大概三四个小时左右。
接着腌制好鸭肉之后,将鸭肉放入锅中熏制,中间要进行几次翻转,这样才会将鸭肉全部做熟和做入味。最后就将其余的葱姜蒜等全部切成片状,之后和茴香一起放入锅中和鸭肉一起熏制,大概四十五分钟之后将鸭肉取出,切成块状装盘。最后这道美食就成功地做完了。
虽然这道美食做法简单,但是最后做出来的味道却是非常完美的。无为熏鸭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这一道菜的主料鸭子肉质鲜美,肉嫩,脂厚。这样才会最后的成品吃起来肉质滑腻,脆而不腻。
说到这道菜的营养,那就是很高了。首先鸭肉的脂肪酸很低,容易消化,其中含有的维生素也比其他的肉类多。可以适用于上火的人和食欲不振的人食用,此外对消化不良的人也是很好的选择。鸭肉也是很多种美食的主料,比如说可以做成烤鸭,板鸭,香酥鸭,炖鸭汤等。茴香又名香丝菜,作为一种调味的食材能够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有着健胃行气的功效。适用于一些胃痛和痛经的人群食用。
而说到为什么无为熏鸭历史悠久,这就有的说了。有这么几种说法,其一就是记载说当初朱元璋而是家里很穷,为别人放牛但是却不让他吃饱,因此便跟一群放牛童一起捉野鸭子吃。他们就将鸭子在野外用火熏烤,有时候不熟就埋在火灰里面,之后拿出来却发现味道极其好吃,随后这一做法就在坊间流传。之后经过制作方法的不断改良,变成了如今的徽菜经典无为熏鸭。
第二种典故就是可以追溯至清时,乾隆时期,安徽的无为县厨师采用先熏后卤的方法将鸭子进行制作,最后做出来的成品色香味俱全,味道鲜美可口,因为独特的做法和美味的味道从而出门,称为无为熏鸭。之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流传,到现在变成了极其出门的菜肴。
年轻的燕赤霞立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猎妖师,他选择黑山作为他修行和圆梦之旅的起点。黑山里有很多古老的精灵妖怪,它们过着原始的生活,粗糙简单却充满杀戮气息。
《倩女幽魂国语》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wArWrrobRF7XvqZuHh3VA
pwd=3en2 提取码:3en2书生宁采臣(张国荣饰)收账不成,无处可归,遂夜宿鬼寺兰若寺,遇上侠士燕赤霞(午马饰),二人成为邻居。
米芾自题联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米芾自题
(此联自题,如一幅《雪梅风竹图》。上联从视觉入手,着眼于一个“白”字,雪色晶莹,梅花皎洁,雪梅相映,谁道“梅段逊雪三分白”,直是“梅雪争春未肯降”。联语以“雪映白梅梅映雪”一句来描绘是很合适的。虽写静物,但一个“映”字使静物动态化了。古人常以风竹并咏。下联以竹的姿态本婀娜,而绿竹当风,摇枝翻叶,究竟是风摇竹,还是竹摇风?联语用“风翻绿竹竹翻风”妙句,让两物互动,相得益彰。以两下“翻”字,突出了绿竹枝叶摇曳的舞姿动态。全联复字重叠、回返往复,写出了雪映梅、梅映雪,风翻竹、竹翻风的无穷意趣。)
米芾撰题联
神护卫公塔;
天留米老庵。
——米芾题江苏省镇江北固山海岳庵
(海岳庵在北固山西麓,为米芾所建,毁于明朝末年。上联“卫公”,指唐朝政治家李德裕,会吕年间受封为卫国公,塔建在甘露寺前,原为石塔,唐末曾遭火焚。唐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镇江富户焦紫出资铸造铁塔,但人们仍然习惯称卫公塔。)
湖北省襄樊米公祠联
〖襄樊米公祠〗 襄樊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汉江两岸,分为两大部分,江南为襄阳,江北为樊城,中以汉江大桥和长虹大桥相连。当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古城保存完好,景点众多。米公祠,原名米家庵,位于古樊城西南的汉江北岸柜子城上,隔汉水与襄阳小北门相望。始建于元朝,明末毁于战火,现存全部建筑系清康熙至雍正年间重建。它是纪念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书画大师米芾而修建的祠宇。米公祠同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中轴为主体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总占地面积为12万余平方米。祠内碑廊有米芾手书法帖11卷35方,另有孙过庭、黄庭坚、蔡襄等人手迹刻石100多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这些书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至此参观,弘场了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等,是后人对米芾书画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鲁满塘。米芾绘画创制了“米氏云山”,他创作的山水画因其有独特的气韵,人称“米家山水”,开创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史上的先河。因执导《顽主》等影片而蜚声海内外的当代著名**导演米家山即是米芾的后裔,他的名字“米家山”,即是取其祖米芾的“米家山水”画之意。
荆襄屏障;
楚塞幨帷。
——佚名题湖北省襄樊米公祠
衣冠唐制度;
人物晋风流。
——陈天然题湖北省襄樊米公祠
小楼刻烛听春雨;
白昼垂帘看落花。
——董其昌题湖北省襄樊米公祠
(联语化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意,由夜景写到昼景。上联取“小楼听雨”镜头,描绘在这般春情雨意中刻烛吟诗,限时完卷,显出横溢的才情和遗飞的逸兴。下联取“垂帘看花”镜头,烘托出永昼无人,隔帘欣赏落花的雅趣,体现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美。全联对仗既工而含无穷的韵味。“听”、“刻”、“看”字虽平常而能传神。)
吟楼万山风景聚;
墨池濯砚鱼龙藏。
——佚名题湖北省襄樊米公祠
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
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
——白雉山题湖北省襄樊米公祠
(上联“孟鹿门”,指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省襄阳人,早年隐居鹿门山。下联“苏黄蔡”,指苏轼、黄庭坚、蔡襄,与米芾合称“宋四家”。“颠”,米芾因平日举止有“三癖”,故人称“米颠”。)
====================================================
安徽省无为米公祠联
〖无为米公祠〗 米公祠原名宝晋斋,但于无为县城西北隅,为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知无为军时所建。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至大观元年[1107年],米芾知军无为。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时人感其德政,在他去世后,于米公军事家邸的旧址建米公祠以纪念。米芾崇尚晋人书法,“宝晋斋”是他得到晋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日帖》墨迹后自题的书斋名。原斋毁于兵火,后经多次重修。现米公祠内收藏的晋唐以下历代名家碑刻150多方,主要是刘秉璋任江苏按察使时携带至无为的。此后无为县文物管理所对碑刻进行整理编撰,第一卷《宝晋斋碑帖》已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发行,其他的正在着手准备陆续出版发行。
小楼刻竹听春雨;
白昼垂帘看落花。
——董其昌题安徽省无为米公祠
(此联与题湖北省襄樊米公祠相同,董其昌原先是题鄂祠还是题皖祠,已无从考究。如关庙、孔庙联等,多有相同者,可视为该人祠庙之通用联也。)
====================================================
江苏省镇江南山米芾墓联
〖镇江南山米芾墓〗 南山风景区位于镇江市南郊25公里,全区东起镇宝路,南至官塘桥,西迄小九华山,北达林隐路,总面积18平方公里。景区内层峦叠嶂,山青水秀,泉涌溪流;亭台楼阁,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南山风景区属宁镇山脉丘陵低山地貌区,主要有招隐景区、竹林景区、文苑景区、鹤林景区、回龙湖景区、八公洞景区、九华山景区。南山景区山不高却深邃,水不多而通幽。北宋书画家米芾誉之为“城市山林”。山上有松、杉、竹、栎等树木早春160余种,林间有黄鹂、寿带、画眉等鸟禽70余种,数目与种类之多,居沪宁没线风景之首。米芾墓在鹤林寺西南面的黄鹤山,占地一亩,从山角到墓填充有60级台阶,分四段,平台三座。墓地前有石坊,墓碑是米氏后裔米万钟所书。墓外围用石砌成,直径4米。周围翠柏苍绿,墓前竖石碑文。米芾特别喜爱镇江的山水,在此作画数十年,先后建造了三处住宅。北固山下的海岳庵,千秋桥畔的西山书院,南郊鹤林寺旁题为“城市山林”的精舍。米芾56岁病逝在淮阴军官邸,其子米元晖遵照遗嘱,归葬于鹤林寺前。“山荒樵径十三松,米老孤坟此地逢”、“断陇牛羊青草卧,残碑风雨绿苔封。”、“五洲烟雨南宫笔,千里江山北固诗。”这是后来人们对米芾的悼念及赞扬。
断陇牛羊青草卧;
残碑风雨绿苔封。
——佚名诗联题江苏省镇江南山米芾墓
五洲烟雨南宫笔;
千里江山北固诗。
——佚名题江苏省镇江南山米芾墓
烟雨鹤林开画本;
春咏鹂唱忆高踪。
——江苏省镇江南山招隐石牌坊
(在入南山途中,有一高大巨石牌坊,横额为“宋戴协禺高隐处”,下有“招隐”二字,石牌坊的中间两根石柱上镌有楹联一副:“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上联是说梁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曾读书于此,完成了编纂《昭明文选》巨著的千秋大业。下联是指戴禺隐居山中。在石牌坊外侧面的二石柱上,是后人补刻的原有此联。上联是指米氏父子在此开创了“米家山水”画派,下联是说戴禺的事迹。一座石坊上的两副柱联,却道出了南郊风景区历史上的三位名人,可称精妙。戴禺,字仲若,是南朝著名音乐家,不仅擅长丹青,在雕刻上亦造诣很深,更精通丝竹,会作曲,其作品流传甚广。昭明太子萧统[501-530],字德施,南朝兰陵[今常州]人,梁武帝长子,他性爱山水,聪慧好学,喜欢诗书,少时曾从政,政绩深间民间称颂。后游学南朝各地,最后定居招隐山。在其读书期间召集天下文学名流在增佛阁编辑《文选》30卷,即著名的《昭明文选》,这是我国的第一部韵文、散文合集,对后代文学有重大影响。太子未及即位而卒,享年未满30岁,谥昭明。)
山荒樵径十三松;
米老孤坟此地逢。
——佚名题江苏省镇江南山米芾墓
抔土足千秋,襄阳文史宣和笔;
丛林才数载,宋朝郎署米家山。
——佚名题江苏省镇江南山米芾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