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是谁?孙策的老婆是谁?孙策与大乔的爱情

孙策是谁?孙策的老婆是谁?孙策与大乔的爱情,第1张

孙策是谁孙策的老婆是谁孙策与大乔的爱情

导读:孙策,听着名字是不是耳熟,可别把他当做 公孙策 啊。 公孙策 可是宋朝时期 包拯 身边的人,可是这个孙策,那就不简单了。他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认为,弟弟是吴国国主孙权。想想,他们老孙家,是不是总是出将才呢!

孙策,男,是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父亲孙坚,弟弟孙权,字伯符,有小霸王之称。

大家都知道,周瑜的媳妇是小乔,小乔和姐姐大乔,可都是当时的美女啊,曹操还掳走过她们呢、那么,大乔的老公究竟是谁呢,正是咱们本文的男主角孙策。

孙策和大乔的爱情故事

当时的他们,孙策容貌俊美,且性格开朗、直率、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很会用人,说话又爱开些玩笑,有幽默感,因此赢得了士人、百姓的拥戴,士民都愿意为他拼命效忠。这样的一个男人,怎么能不是女子心中的梦中情人。

而那大乔可也不是一般的女子,美貌动人。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玄,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丰实,与孙坚家为世交,往来频仍,相互支持结亲。乔玄生有两位出水芙蓉般美丽的女儿,皆有沉鱼落雁之容,姐妹俩儿都知书达礼,通音律,晓诗文,尤其女红一事更是名闻遐迩。后来乔家大姑娘(世称大乔)嫁给孙策,二姑娘(小乔)嫁给周瑜!

公元200年,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大乔悲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18岁),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后来孙权对皇嫂仍万般尊重,也在大乔与众臣如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地团结江东各股势力,建立威望,进而重新掌控大局了。

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公元229年)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

守寡。

小乔,本姓桥(小乔为后世误传),庐江皖县人。东汉末年国色美女 ,桥公次女,名将周瑜的夫人。

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与堪称国色的小桥可称天作之合,由此成为后世文艺作品中赞美的对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激发想象,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将小桥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而令“二桥”闻名于世。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谋略家、东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相关介绍:

1、大乔,在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被直接送回驻地吴郡,孙策此时却在四处征战,二人并没有实际接触。四个月后孙策就去世了,大乔自此孤苦伶仃的独自走完了一生。所谓的丈夫,不过是雾里看花罢了。

2、小乔,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周瑜随从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破城后获得了桥公的两个女儿,其中年龄较小的小乔被周瑜所纳。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小乔住守庐江,扶养遗孤。公元223年,小乔病卒,享年四十七岁。

大乔(乔字古作“桥”),生卒年不详,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乔国老)长女、孙策之妻、孙权之嫂,小乔之姊。在我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与小乔并称为“江东二乔”,据传为绝世美女。

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玄,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丰实,与孙坚家为世交,往来频仍,相互支持结亲。乔玄生有两位出水芙蓉般美丽的女儿,皆有沉鱼落雁之容,姐妹俩儿都知书达礼,通音律,晓诗文,尤其女红一事更是名闻遐迩。后来乔家大姑娘 ( 世称大乔 ) 嫁给孙策,二姑娘(小乔)嫁给周瑜!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 ( 公元 200 年 ) ,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大乔悲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 (18 岁 ) ,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后来孙权对皇嫂仍万般尊重,也在大乔与众臣如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地团结江东各股势力,建立威望,进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 ( 公元 229 年 ) 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

庐江皖县乔国老有二女,大乔和小乔。大乔有沉鱼落雁之资,倾国倾城之容。孙策征讨江东,攻取皖城,娶大乔为妻。自古美女配英雄,伯符大乔堪绝配。曹操赤壁鏖兵,虎视江东,曾有揽二乔娱暮年,还足平生之愿。

籍中有关江东二乔的记载极少。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有《吴书·周瑜传》有这样一句。 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裴松之注此传时引用了《江表传》,也只有一句:(孙)策从容戏(周)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按:流离,光彩焕发貌), 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 第一,二乔的姓本作「桥」,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经的。历史上许多皇后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吗?不过有些学者考察大乔叫乔莹 ,小乔叫乔倩,因为我们叫贯了大乔和小乔,所以忽略了,她们的原名。 第二,二乔的籍贯是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 第三,二乔长得很美 ,有倾国之色,顾盼生姿,明艳照人,堪称绝代佳丽 第四,孙策、周瑜得到二乔是在建安四年(199年)攻取皖县之后,当时,孙、周二人都是25岁(周瑜比孙策小一个月),因此,估计二乔的年龄不过20上下。 第五,孙策、周瑜对能娶二乔为妻感到非常满意。 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两个天下英杰,一个是雄略过人、威震江东的「孙郎」,一个是风流倜傥、文武双全的「周郎」,按照传统观点,堪称郎才女貌,美满姻缘了。 《三国志》中“时得桥公两女”的“得”字用得很绝,强行霸占的也是“得”,自愿送上门的也叫“得”;不知孙策、周瑜当时到底是哪一种“得”法。但根据史书记载的情形看,乔家肯定并无意于这两位才俊,否则乔公也不必等到城破之后,才让孙策、周瑜得到自己的两个女儿。这时作为战利品的大乔、小乔,也只能由两个要好男人用另一种形式分去了。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释时,引用了当时还能见到的另一部史书《江表传》的记录:“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流离”是容光焕发的意思),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这段补白透露了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很可能是大小乔的父亲并不满意这两桩婚事,孙策才跟周瑜解嘲说,“乔公两个女儿虽然魅力四射,但我们给他做女婿,也该他高兴啦!”言外之意是,这个老家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不过,一年多之后,孙策便遭刺客暗算,重伤不治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风华正茂的大乔就此守了寡。 作为艳名倾动一时的美女,江东二乔很自然地成了文学艺术的对象。最早而且最著名的作品当推唐代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赤壁》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正史中对于二乔的记载仅《三国志》一处,再无下文,甚至连名字都没留下。但历代文人却被史书中所称二乔“皆国色也”撩拨得热血贲张,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说,在赤壁大战中,如果周瑜不是有东风相助,趁风势火烧曹操战船取得胜利。那大、小乔早就成为曹军的战利品,关到曹操建的铜雀台里去了。这是诗人咏史时的想象、生发,本身并不是历史。到了明代罗贯中那里,杜牧的诗却又成了历史的依据,大大被“演义”了一把。 208年,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进军东吴,统一江东。蜀国想借机与东吴联合抗曹,但孙权(此时孙策已死)的大臣们却意见不一。于是,诸葛亮便来到东吴,做孙、刘统一战线的思想工作。当时东吴政权内最有影响的人物,是大将周瑜,因此诸葛亮的工作重点就放在了他身上。《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诸葛亮这样对周瑜说,曹操曾经发誓:“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这是诸葛亮红口白牙说瞎话,曹操统一中国是想成就自己帝业不错,但如果说是为了两个女人,就太荒唐了。罗贯中为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据,还让诸葛亮随口朗诵了曹植写的《铜雀台赋》,其中有这么两句:“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新版三国》中的大乔

《三国志·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中的确收录了曹植的《铜雀台赋》 ,但其中根本没有这两句。更重要的是,曹操建铜雀台是在210年,曹植写赋也当在此之后。而诸葛亮联吴是在208年,这时,铜雀台根本连影儿都还没有,曹操得了二乔也不能往那里装;诸葛亮也除非真的先知先觉,至少提前两年以上知道了曹植的《铜雀台赋》内容。 罗贯中杜撰这段情节的用意,是突出诸葛亮的睿智。诸葛亮本来是说服东吴一起抗曹的,但他玩了一个“倒高潮”,先用激将法刺激周瑜,说这曹军反正咱也打不过,他们打你们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大乔、小乔两个女人,你只要把她们献出去就平安无事啦。这招很损,诸葛亮明白以周瑜的英雄气概,是断受不得这等侮辱的,为自保而献妻,这哪里还是英雄!周瑜果然中计。 由于《三国演义》是通俗小说,罗贯中的这番杜撰对后世影响甚大,二乔也就成为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名女人。因为没有二乔,就没有了蜀、吴联盟的基础,就没有了随后的赤壁之战,也就没有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9396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0
下一篇2023-08-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