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渐卦》 渐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三卦,阐明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遁序渐进”的道理。渐卦上巽下艮,巽为木,艮为山,山上有木,木随山势而长,渐长之义。卦中三阴三阳,阴阳均衡,可只有“六二”和“九五”各得其位,相互应援;又巽为长女,艮为少男,有男女婚媾之象,故卦辞“ 女归吉,利贞 。”古代认为,女子生来就是别人家人,所以女子出嫁叫“归”,这与下卦“归妹”是一个意思。古代女子 出嫁有个烦琐的过程 ,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占卜合婚,六聘之礼方可出嫁;而 出嫁的礼仪又很复杂,需一步步有序地进行,故借用喻之“渐”。 531 渐:女归吉。利贞。 白话 渐卦:女大当嫁,这是好事。这是吉祥的贞卜。 解读 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木;下卦为艮,艮为山。木植于山上,不断生长。喻人立身于道义,培养其德行,进而影响他人,移风易俗。所以卦名曰渐。渐,就是渐进的意思。归,古时侯以女子出嫁为归。 532 《彖》曰 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而不穷也。 白话 逐渐而进,女子出嫁吉祥。进而取得正位,前往有功。按正道前进,可以正邦国。渐卦的位是刚夭居中。能停下随顺地等待,行动起来就没有困穷。 解读 渐之进也,朱熹说:“之字疑衍。”朱说是。此句当为“渐,进也”。 “进得位”两句,本卦初爻为阴爻,居阳位,升进而至于第二爻、第四爻,皆居阴位,是位像相得,喻女子出嫁夫家,得主妇之位。 其位刚得中也,此以九五爻象、爻位为据。九五阳爻,为刚,居上卦中位,第五位又为阳位,是性相合而位得中。喻君王正其位,治理其邦国。 止而巽,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其象为静止;上卦为巽,巽义为逊。沉着谦逊是渐卦的品德。 《彖辞》说:渐,就是渐进的意思。本卦初爻为阴,进而升为第二爻、第四爻,皆以阴爻而居阴位,这种卦象显示,女子出嫁,可得主妇之位,能持家庭之政。推而广之,君王能正其位,治其国。渐的下卦为艮,艮义为止;上卦为巽,巽义为逊。像人沉着而谦逊,无往不利,永不困穷。 533 《象》曰 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白话 山上长有树木就是渐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居於安德,改善风俗。 解读 善俗,《释文》:“善俗,王肃本作善风俗。”善,改善。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巽,巽为木,木植山上,不断生长,是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山之育林,从而以贤德自居,担负起改善风俗的社会责任。 534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白话 初六:鸿雁走进了山涧。筮遇此爻,警惕小孩顽皮,遭遇危险,应该加以谴责,则没有灾难。《象辞》说:小孩顽皮遭遇危险,由于有家长呵责制止,理应不会失事故。 解读 鸿,王弼说:“鸿,水鸟也。”渐,进,走到。干,《释文》“荀、王肃云:山间涧水也。”即山涧。鸿渐于干,这是象占之辞。本卦六爻均以鸿雁为占,所占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象辞》则附会解释。 小子,指小孩。育,沙少海先生说:“当借为。篆文言与,形近而讹。《说文》:“,语相诃拒也。训诃责、谴责。” 爻辞是以鸿(大雁)为喻来说明渐进的过程。鸿是一种水鸟,性情温和,南北群行有序,寒暑往来有时,用以来喻女子及其婚嫁之事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初六”以阴居卦之最下,上无所应,不能远飞,只能“鸿渐于干”。巽为少女,尚不具备出嫁的条件;艮为止,只能是等待。大雁慢悠悠地走上了岸,这时却有个“小子”贸然撞进来,这是危险的。为什么说“厉”呢?因为这个小子不懂“渐”的规矩,没有履行求婚的程序,应该先有媒妁之言,故“有言,吉”>>
周易第53卦_渐卦(风山渐)_巽上艮下 从卦上看世爻重空,你心里不踏实,月破又受日克,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她虽然有离开之心,但还有点不耐心,只是她父母或长辈对你不满意,努力点或可挽留,,,仅供参考
风山,易经之渐卦易经,巽上艮下,渐,女归吉,利贞朱熹释易,渐,渐进也为卦止。求高人解答为何意? 易经第五十三卦,风山渐,上巽下艮。
渐,女归吉。利贞。
〖释〗
巽上艮下,卦名称作“风山渐”。“序卦传”说:“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意思是事物不可总是停止不前,所以在表示止的艮卦之后接著是渐卦。“渐”是水浸透,有渐渐进的含义。
这一卦,下卦“艮”是止,上卦“巽”是顺,柔顺的停停进进,有渐进的意义。当女子出嫁时,必须经过一切婚嫁的礼节,当然也是渐进。这一卦,由“六二”到“九五”,各爻都得正,象徵出嫁的女子品德纯正,当然吉祥;但这一纯正,必须坚持,才会有利。
渐的覆卦就是归妹,“归”是女子出嫁,“归妹”就是嫁妹,所以《杂卦》说渐是女子等待出嫁。虞翻说:“否三之四。”意为,渐卦是由否卦变来,否卦的六三上升到四位就变为渐卦。三爻与四爻换位。彖辞提示说”进得位”,指的是 柔爻进居四的柔位,得位。虞氏的说法与彖传合。
渐,女归吉。利贞。
〖释〗
渐卦,女子出嫁吉祥。利于正固。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两巽,动不穷也。
〖释〗
逐渐而进,女子出嫁吉祥。进而取得正位,前往有功。按正道前进,可以正邦国。渐卦的位是刚夭居中。能停下随顺地等待,行动起来就没有困穷。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释〗
山上长有树木就是渐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居于安德,改善风俗。
渐卦的婚姻卦: 《周易》中有五个卦是取自男女婚姻关系(爻辞不计),这五个卦是咸、恒、ァ⒔ァ⒐槊谩N甯鲐酝是讲夫妇、男女关系,又各有不同的侧重。这五个婚姻卦的特点分别是:咸卦是自然属性,恒卦是道德属性,ヘ允鞘У率粜裕渐卦是礼仪属性,归妹是制度属性。1咸卦是自由恋爱卦,是婚姻的自然属性、动物属性。咸卦下为少男,上为少女,象征青春男女的爱情,《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咸即感,是男女爱情感应的自然表现,此时少女的地位高于少男的地位(动物界也大都如是),故咸卦下艮而上兑。2恒卦是夫妇家庭永恒之道。《序卦传》曰:“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父系社会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所以恒卦下巽长女上震长男,成家的男女双方是成熟的青年,所以区别于咸卦的少男、少女,而代之长男、长女。咸卦为《周易》第31卦,恒卦为《周易》第32卦,32为《周易》64卦之中,是六十四卦的中心。男女相感而生爱,因爱而有婚姻,这符合天地自然法则。3ヘ晕男女关系的失德属性。《彖》曰:“ィ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在六十四卦卦序中,ヘ源表日食之初日月相遇,月为柔,日为刚,当日食发生时,很象月亮主动与太阳相遇,故曰“柔遇刚”。因为日食(日蚀)是日月阴阳婚遘,但却是阴气侵蚀阳气,而日食的持续时间不过一个时辰,这就像闪电结婚又闪电离婚,故言“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ィ古本作遘。楚简《周易》作“”。帛书《易》作“狗”,帛书《衷》篇作“x”、“句”。后之“苟合”、“媾合”、“邂逅”词语来源就是ヘ浴2书《易》写作“狗”,似乎是为了强调ヘ阅信关系的失德属性(“狗男女”)。ヘ韵沦闵锨,乾在上为主,乾代表成功男人,乾为君、为金,或为贵人,或为富人。社会上失德的“苟合”往往是成功男人的婚外恋。ヘ载源恰芭壮,勿用取女。”“女壮”,女子强壮实为女子之病也,巽为“近利市三倍”,此“女壮”乃见利而失身也。4渐卦是男女婚姻的礼仪属性。渐为有次序的行进。古代女子出嫁,男方家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故《杂卦传》云:“渐,女归待男行也。”渐卦下艮上巽,先儒以为下艮为少男,不确。渐卦为古代贵族的正妻制,《周官》“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男子不可能是不足十五岁的未冠小子。渐卦上卦为外,巽长女为正妻,女子以夫家为家,内卦艮为止为归,正是长女之夫家也。渐卦也可以称为“女归”,上卦巽为女,下卦艮为归也。5归妹卦是古代婚嫁中的侄娣制度。《仪礼・士昏礼》记载:“古者嫁女,必娣侄从之,谓之媵。”《公羊传・庄公十九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这是说女子出嫁,嫁到夫家作正妻,随嫁的有“侄和娣”(即“媵”),“侄”为出嫁女子兄长的女儿,“娣”为出嫁女子的妹妹。她们过去只能作为庶妻,年龄不够,结婚三个月后回母国等待几年,到十五岁,再送归夫家。归妹卦反映的这种侄娣制度为当时社会所认可。归妹卦下兑为少女,就是随嫁的“侄和娣”(“媵”),因为年龄尚小为少女,故称为“妹”,上震代表娶妻与媵的长男。归妹卦属于当时的婚姻制度,与渐卦女子在外等待男方婚前六礼的正妻制不同,归妹之少女是陪嫁媵妾制,不待六礼而嫁,直接随从正妻(相当于陪嫁)送至夫家,故兑卦在内,震卦在外。归妹卦名直接取自卦象,上卦震长男是娶妻之主,下卦兑为陪嫁之妹也。此所以归妹与渐为互覆卦。
巽卦二爻动变渐卦是什么意思 它是中国古代儒家论述万物变化的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符号组成。名称是: %D%A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 %D%A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阴、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乾、坤两卦则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D%A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它又为以后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认为,太极八卦意为神通广大,镇慑邪恶。 %D%A《周易》和八卦在中国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理论体系,政治家、统治者、军事家用其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民众百姓则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和八卦实际运用上水平的高低,差异在于各人对《周易》和八卦涵义理解之深浅。大凡精通《周易》和八卦者,当为贤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三国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D%A几千年以来,八卦图在排列组合严密逻辑性就象数学公理一样不可以更改。人们对于《周易》和八卦图的解释和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说明文字。从古至今八卦图的成因始终是一个谜团,没有人能够拿出有科学依据的事实来解析八卦图完整的起源。 %D%A在《周易说卦传》中有显示关于八卦图卦位具 置的图腾属性说明,比如象“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又有“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等等,如果将上述八卦图图腾属性组合在一起,便有了“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巽,鸡股;坎,豕耳;离,雉目;艮,狗手;兑,羊口。”八卦的图腾属性就相当清晰和具体化了。八卦的图腾形象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D%A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一幅由全世界科学家通过几十年合作,运用最先进的卫星、红外、声波仪器勘测和长期积累的数据库绘制而成的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 (见图1),这幅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通过三维的方式把海底和陆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在一张平面图上表现出来,恰恰是这一代表人类目前对地球地理构造最深刻科学认识的地图上,显现出图腾象形地表现地球地理的构造和形态的真实面容,揭示了中国古文明文化中八卦和图腾的奥秘。 %D%A八卦图腾属性所指的马、牛、羊、龙、鸡、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图腾形象与地球地理构造形态呈现出对应状态,因此,八卦图也和地球地理联系在一起了。 %D%A详析之: %D%A一、马、牛、羊、鹿图腾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陆板块的全部轮廓构造,具体由北美大陆为头部,南美大陆为前足,北美大陆以北的巴芬岛及东北部群岛构成羊、鹿图腾的头角,北美大陆和格陵兰岛形成牛的头角。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大洋洲大陆为身部躯体的轮廓影象。其中,欧亚大陆为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陆成马、牛、羊、鹿腹底 之象,亚洲大陆的西西伯利亚则是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马、牛、羊、鹿之后蹄。 %D%A“乾,马首;坤,牛腹;震,龙足;兑,羊口。”八卦图腾属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态之中, %D%A二、豕(猪、兽)、狗图腾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陆为头部,欧亚大陆为身躯、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的地理形态构造。非洲大陆为豕、狗的头部,南部非洲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头顶、耳部分,非洲大陆、亚洲大陆之间的红海和亚洲的 半岛为其嘴部;欧亚大陆的欧洲是豕、狗的前部躯体,斯堪的挪威亚半岛是豕(猪)、狗的一足;亚洲构成豕(猪、兽)、狗后部躯体,西西伯利亚为其尾部。豕(猪、兽)、狗图腾面南背北,呈俯卧状。 %D%A“坎,豕耳;艮,狗手;”>>
《易经》第五十三卦 渐 风山渐 巽上艮下 问感情走向 1,男测感情,当以妻财爻为用神。现在妻财子水克父母巳火谓之伏克飞。成败易分,事情来的快而凶。从卦象上看有短期内就会和对方分开的预兆。
2,4个爻都在动,现在楼主事情多而烦恼。
3,测感情,应世相生为佳,现在应世相克。主感情不顺。
4,兄弟临发动,测感情的卦这也是不好的信号,女方易移情别恋。
由于是楼主网上起的卦,不是诚心用铜钱摇的卦,磁场感应能否形成不一定,所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也可以心诚的时候用奇门遁甲起局问我。
祝,顺。
石头记平安玉石专卖 王居士
刘兰芝(苏淮陈芳饰演)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焦仲卿(绍百吴凤花饰演)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 篆刻-孔雀东南飞
,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序说: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 后,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悼他们。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 孔雀鸟向东南方向飞去,飞上五里便徘徊一阵。 “(我)十三岁到十六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学会了裁剪衣裳会弹箜篌 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鸡鸣啼了,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貌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满意呢?”焦母对仲卿说:“(你)怎么这样没见识!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罗敷,姿态可爱无比,母亲替你去提亲。(你)就赶快休掉刘兰芝,打发她走,千万不要挽留(兰芝)。“焦仲卿直身而跪禀告:“孩儿恭敬发禀告母亲,现在假如休掉这个女子,我一辈子就不再娶妻子了!” 焦母听了儿子的话,(用拳头)敲着坐具大发脾气(骂道):“你这小子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怎么敢帮你媳妇说话!我对她已经没有什么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焦仲卿默默不敢作声,对母亲拜了两拜,回到自己房里,张嘴对妻子说话,却哭得连话也说不成句:“本来我不愿赶你走,但有母亲逼迫着。你只好暂时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说的。” 刘兰芝对焦仲卿说:“不要再白费口舌了!记得那一年冬末,我辞别娘家嫁到你府上,侍奉时总是顺从婆婆的意旨,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呢?白天黑夜勤恳地操作,我孤孤单单地受尽辛苦折磨,总以为没有过错,终身侍奉婆婆。(我)到底还是被赶走了,哪里还说得上再回到你家来?我有绣花的齐腰短袄,上面美丽的刺绣发出光彩,红色罗纱做的双层斗帐,四角挂着香袋,盛衣物的箱子六七十个,箱子上都用碧绿色的丝绳捆扎着。样样东西各自不相同,种种器皿都在那箱匣里面。我人低贱,东西也不值钱,不配拿去迎接你日后再娶的妻子,留着作为我赠送(给你)的纪念品吧,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鸡鸣啼了,外面天将亮了,刘兰芝起床打扮得整整齐齐。穿上绣花夹裙,每穿戴一件衣饰,都要更换好几遍。脚下穿着丝鞋,头上戴(插)着闪闪发光的玳瑁首饰,腰上束着白绢子,光彩象水波一样流动,耳朵戴着用明月珠做的耳坠,手指纤细白嫩象削尖的葱根,嘴唇红润,像含着红色朱砂,轻盈地踏着细步,精巧美丽,真是世上没有第二个。 刘兰芝走上厅堂拜见婆婆,婆婆的怒气仍未平息。(兰芝说:)“从前我做女儿时,出世后从小生长在乡间,本来就没受过什么好的教养,同你家少爷结婚,更感到惭愧。接受婆婆送的钱财礼品很多,却不能承担婆婆的使唤。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只是记挂婆婆在家里辛苦操劳。”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像连串的珠子掉下来。(刘兰芝对小姑说:)“我初来你家时,小姑你刚能扶着坐具学走路,今天我被赶走,小姑你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焦仲卿的马走在前面,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一起会合在大路口,焦仲卿下马坐入刘兰芝的车中,两人低头互相凑近耳朵低声说话。(焦仲卿说):“我发誓不与你断绝关系,你暂且回娘家去,我现在暂且去庐江太守府(办事),不久一定会回来,我对天发誓,决不会对不起你。”刘兰芝对焦仲卿说:“感谢你忠诚相爱的心愿!你既然这样记着我,盼望你不久就能来接我,你一定要成为磐石,我一定要成为蒲草和苇子。蒲草和苇子柔软结实得像丝一样,磐石不容易被转移。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违反我用来使我烦忧。”接着举手告别,惆怅不止,两人的感情同样的恋恋不舍。 兰芝走进了家门,来到内堂,上前后退都觉得没有脸面。刘母(看见兰芝回来)大为惊讶,拍着手掌说:“没想到你自己回来了!十三岁就教你纺织,十四岁就能裁剪衣裳,十五岁会弹箜篌,十六岁懂得礼节,十七岁送你出嫁,总以为你不会有什么过失。你现在究竟有什么过错,没有人迎接你就自己回来了!”兰芝惭愧地对母亲说:“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错。”母亲听后非常悲伤。(兰芝)回家才十多天,县令派了媒人上门来。(媒人)说,县令家有个三公子,人长得漂亮文雅,世上无双,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口才很好,又非常能干。刘母对女儿说:“你可以去答应他。”女儿含着眼泪回答说:“兰芝才回来时,焦仲卿再三嘱咐我,立下誓言,永不分离。今天违背情义,恐怕这件事这样做不合适。那么你可以回绝来说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讲这件事吧。”刘母告诉媒人说:“(我们)贫贱人家,有了这个女儿,她刚出嫁不久就被休回娘家。(她)不能做府吏的妻子,怎么配得上县太爷的公子?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再访求别的女子),我不能就答应你。”县令的媒人走了几天后,不久太守派郡丞来求婚了。……说太守家有第五个儿子,娇美俊逸,还没有结婚,请郡丞去做媒人,这是主簿传达下来的话。郡丞直接对刘母说:“我们太守家,有这样一个好公子,既然想和你家结为婚姻,所以派我到你府上来说媒。刘母谢绝媒人说:“女儿先前有过誓言,老妇我怎么敢(对她)说再嫁这件事呢?”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作这样打算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相差得像天上地下一样,(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兰芝抬头回答道:“道理确实像哥哥说的话一样,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半中间回到哥哥家里。怎样处理,完全照哥哥的主意吧,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立刻就答应这门亲事吧,就可以结成婚姻。”太守的媒人从座位上起来连声说:“是是,就这样办,就这样办。”他回到郡府报告太守说:“我接受您交给的使命,到刘家去做媒,公子很有缘份,说媒很成功。”太守听了这些话,心里非常欢喜,(马上)查看婚嫁历,又翻看婚嫁书,便告诉郡丞:“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吉利,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好日子就在三十这一天,今天已经是二十七了,你赶快去刘家订好结婚日期。”太守府内大家互相传话说:“赶快筹办婚礼吧!”(赶办婚礼的人)象天上的浮云一样来来往往连接不断。装婚礼(物品)的船绘有青雀和白天鹅的图案,四角挂着绣有龙的旗幡,轻轻地随风飘荡。金色的车子白玉镶的车轮,缓步前行的青骢马,套有四周垂着彩缨、下面刻着金饰的马鞍。赠送的聘金有三百万,都用青色的丝线穿着,各色绸缎有三百匹,从交州广州采购来的山珍海味。跟从的人有四五百,热热闹闹来到庐江郡府门。 阿母对女儿说:“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接你,为什么还不做衣裳?不要让婚事办不起来!”兰芝默默不作声,用手巾捂着嘴哭泣,眼泪淌下就象水一样倾泻。移动坐着的琉璃榻,搬出来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动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绣花的夹裙,晚上做成了单罗衫。阴沉沉地天快要黑了,兰芝满怀悉思,走出门去痛哭。焦仲卿听说有此变故,于是请假暂时回来,到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人伤心,马也哀鸣。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悲伤失意地望着,知道(相爱的)人来了。她举起手抚摸着马鞍,哀声长叹使人心都碎了。说:“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果然没有像以前想象的那么好,有很多的事情你又不了解 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亲哥哥,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回来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焦仲卿对兰芝说:“祝贺你得到高升!我这块磐石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苇一时柔韧,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间罢了。你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我一个人独自走到地府去吧!”兰芝对焦仲卿说:“哪里想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来!同是被逼迫,你这样我也这样,(我们)在地府下互相见面吧!(但愿)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他们)互相紧紧地握着手,然后告别离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想到(他们)将要永远离开人世间,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厅堂拜见母亲说:“今天风大又非常寒冷,寒风摧折了树木,院子里的白兰花上结满了浓霜。儿子现在就象快要落山的太阳一样,使得母亲在今后很孤单。(我)是有意作这样不好的打算的,不要再去怨恨什么鬼神了!愿您的寿命像南山的石头一样长久,愿您的身体永远健康又舒顺!”焦母听到(儿子)这些话,泪水随着说话声一起流下,说:“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大官里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东邻有个贤慧的女子,她的美丽在城内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会有答复。”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他)把头转向兰芝住过的内房,(睹物生情),越来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兰芝)结婚的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刘兰芝走进了行婚礼的青布篷帐,在暗沉沉的黄昏后,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兰芝自言自语说):“我的生命在今天结束了,魂灵要离开了,让这尸体长久地留在人间吧”!(于是)挽起裙子,脱去丝鞋,纵身跳进清水池里。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自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在坟墓的)东西两旁种上松柏,(在坟墓的)左右两侧种上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仰头相互对着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脚步听,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1写三个描写看的词语
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
表示已经看到(看见)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其他表示看的词语:瞧 瞅 瞄 盯 眺望 瞻仰 俯视 打量 欣赏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伺)、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如“看”的同义词和近义词,根据词的细微差别来分,就有如下几十个。
①表示一般地看的:如见、瞧、视、睹等。 ②表示已看到的:如看见、见到、看到等。
③表示向远处看的:如眺、望、眺望、了望等。 ④表示向上看的:如仰望、仰视等。
⑤表示向下看的:如鸟瞰、俯瞰等。 ⑥表示向周围看的:如顾、张望、环视、巡视等。
⑦表示看全身的:如打量等。 ⑧表示偷看的:如窥、窥视、窥测、窥探等。
⑨表示亲自看的:目睹、目击、目测等。 ⑩表示集中精力看的:如盯、注视、凝视、凝望等。
表示斜着眼看的:如膘、斜视等。 表示愤怒地看的:如瞪、怒视、怒目等。
表示略微看的:如一瞥、浏览等。 表示仔细看的: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等。
表示恭敬地看的:如瞻仰等。 表示上级看下级的:如检阅、视察等 成语 矮人看场 (ǎi rén kàn chǎng)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子看戏 (ǎi zǐ kàn xì)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 白眼相看 (bái yǎn xiāng kàn)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打狗看主 (dǎ gǒu kàn zhǔ)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佛眼相看 (fó yǎn xiāng kàn)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狗眼看人 (gǒu yǎn kàn rén) 比喻眼光势力。
刮目相看 (guā mù xiāng kàn)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看菜吃饭 (kàn cài chī fàn) 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看风使舵 (kàn fēng shǐ duò) 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看破红尘 (kàn pò hóng chén) 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看人眉眼 (kàn rén méi yǎn) 比喻看人脸色。 看杀卫玠 (kàn shā wèi jiè) 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
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看朱成碧 (kàn zhū chéng bì) 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冷眼静看 (lěng yǎn jìng kàn) 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另眼相看 (lìng yǎn xiāng kàn)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
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雾里看花 (wù lǐ kàn huā)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下马看花 (xià mǎ kàn huā) 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远来和尚好看经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拄笏看山 (zhǔ hù kàn shān)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
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走马看花 (zǒu mǎ kàn huā) 走马:骑着马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
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矮子看戏 不看僧面看佛面 白眼相看 打狗看主 佛眼相看 刮目相看 狗眼看人 看菜吃饭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看风使船 看风驶船 看风使舵 看风使帆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看景生情 看破红尘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下菜碟儿 看人行事 看杀卫玠 看朱成碧 冷眼静看 另眼看待 另眼看戏 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 马上看花 青眼相看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远来和尚好看经 拄笏看山 拄颊看山 走马看花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悲观厌世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从壁上观 迟徊观望 迟回观望 侈人观听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迟疑观望 察言观行 东观续史 东观西望 达观知命 东观之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洞若观火 洞如观火 东望西观 大有可观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返观内照 隔岸观火 观场矮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水月观音 叹观止矣 探观止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叹为观止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2形容“大概地看”的词语有哪些浏览、一目十行、一瞥 、走马观花、扫一眼、扫视、略读、泛读、一扫而过、浮光略影
浏览liú lǎn是指粗略地看一遍,一作刘览。浏览大致分为扫描式和跳读式两种。出处于清·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逾三四年遂成卷曰《渌水亭杂识》,以备说家之浏览云尔。”
一瞥yī piē a、迅速地看一眼。常喻极短的时间。 b、指短时间内看到的大略情况,常用作文章题目。 出处 巴金 《春》二:“她投了忧郁的眼光在 琴 的脸上。” 冰心 《六一姊》:“到此我自己惊笑,只是那天那时的一瞥,前后都杳无消息。” 鲁迅《二心集》有《上海文艺之一瞥》。
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扫一眼sǎo yī yǎn以很快的速度浏览某事物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扫视 sǎo shì目光迅速向左右四周移动掠过。出处王汶石 《通红的煤》二:“他把坛子放在大家面前,向周围扫视一眼,队员们习惯地全都坐了起来。” 和谷岩 《枫》:“马趴在汽车顶上,两眼像探照灯一样扫视着天空。”
略读luè dú 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泛读fàn dú 广泛地阅读;泛泛地阅读,出处 《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一扫而过yī sǎo ér guò以很快的速度浏览某事物。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 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3有哪些写看的词语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 看见 环视 环顾 俯视 鸟瞰 远望 远眺 仰望 瞻仰 注视 端详 浏览 窥视 轻视 蔑视 不屑一顾 看护 照看 怒视 瞥 瞪 探望 视察 观察 回眸 注视 瞧 瞅 瞄 盯 眺望 瞻仰 俯视 打量 欣赏 环视 偷窥 窥视 注视 张望 注视、凝视、巡视、审视、僵视、斜视、环视(伺)、仰视俯视、轻视重视、近视远视、横目、侧目、游目、纵目、极目、张目、青眼、白眼、怒眼、电眼、观察、浏览、细阅、秋波、偷望、眺望、顾盼、回首、回眸 见、瞧、视、睹 看见、见到、看到 眺、望、眺望、了望 仰望、仰视 鸟瞰、俯瞰 顾、张望、环视、巡视 打量 窥、窥视、窥测、窥探 目睹、目击、目测 盯、注视、凝视、凝望 膘、斜视 瞪、怒视、怒目 一瞥、浏览 端详、察、察看、观察、检查、查看 瞻仰 检阅、视察矮人看场 矮人看戏 矮子看戏 不看僧面看佛面 白眼相看 打狗看主 佛眼相看 刮目相看 狗眼看人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看风使船 看风驶船 看风使舵看风使帆 看家本领 看家本事 看景生情 看破红尘 看人眉睫 看人眉眼 看人下菜碟儿 看人行事 看杀卫玠 看朱成碧 冷眼静看 另眼看待 另眼看戏 另眼相看 面面相看 马上看花 青眼相看 雾里看花 下马看花 远来和尚好看经 拄笏看山 拄颊看山 走马看花 矮人观场 矮子观场 傍观冷眼 悲观厌世 傍观者清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比量齐观 炳如观火 炳若观火 从壁上观 迟徊观望 迟回观望 侈人观听 粲然可观 察言观色 察颜观色 迟疑观望 察言观行 东观续史 东观西望 达观知命 东观之殃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等量齐观 洞若观火 洞如观火 东望西观 大有可观 耳闻是虚,眼观为实 返观内视 返观内照 隔岸观火 观场矮人 观风察俗 观过知仁 观化听风 观机而动 观机而作 观今宜鉴古 观貌察色 观眉说眼 观山玩水 公听并观 观望不前 观往知来 观形察色 观衅伺隙 观隅反三 观者成堵 观者如堵 观者如垛 观者如市 观者如云 观者如织 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 借镜观形 镜里观花 燎若观火 燎如观火 冷眼旁观 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 跑马观花 凭轼旁观 齐量等观 迁延观望 束手旁观 烧犀观火 水月观音 叹观止矣 探观止矣 听其言而观其行 叹为观止 蔚为大观 兴观群怨 袖手旁观 雄伟壮观 仰观俯察 以观后效 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岩居川观 游目骋观 洋洋大观 作壁上观 坐观成败 坐井观天 走马观花 侏儒观戏 作如是观 坐山观虎斗 掌上观文 掌上观纹东张西望 虎视耽耽 视而不见 熟视无睹 前俯后仰 左顾右盼 探头探脑 极目远眺 高瞻远瞩 昂首望天 瞻前顾后 一览无余 管中窥豹 面面相觑 坐井观天 侧目而视 察言观色 一目十行 见异思迁 探头探脑 举首昂视 望穿秋水 见貌辩色 一望无际 登高望远 鼠目寸光。
4形容“看的开”的成语都有哪些1、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看开了,宽宏开通,能容人。
2、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看开了。
3、宽大为怀kuān dà wéi huái
指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4、宽宏大量 huò dá dà dù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5、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
比喻见到光明,大有希望,看到了希望。
造句:
1 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要争取人心,就必须有一个宽宏大量的气度和一个既往不咎的政策,哪怕是装也要装得像回事。
2 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董事会已公开宣布既往不咎,大家可以放心回去,清理一切账目,找出疏漏之处,以免再犯。
3 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人一旦飞黄腾达,你是睚眦必报,还是既往不咎,考验的是一个人的气量。但是在冥冥之中,似乎也牵引着个体命运的轨迹。人还是应当做得大度一点为好
4 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您对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叮嘱,无微不至的关怀,既往不咎的容忍,孜孜不倦的教诲。妈妈,您辛苦了!母亲节到,请接受儿女的祝福:快乐幸福,潇洒自在,越活越年轻!
5 既往不咎 jì wǎng bù jiù看村子里的蔬菜竞赛马上就要开始,竞赛赞助人、好心的托丁顿夫人决定既往不咎,让华莱士和格罗米特抓到莫兔,但托丁顿夫人的求婚者、暴力的维克多却不以为然,他也在偷偷计划枪击魔兔,从而赢得托丁顿的心。
5描写春夏秋冬的成语各5个春: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万紫千红 春意昂然
夏:烈日炎炎 酷暑难当 狂风暴雨 烈日当头 骄阳似火
秋:秋高气爽 果实累累 枫叶似火 秋风习习 天高云淡
冬: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天寒地冻 寒冬腊月 冰天雪地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化雨,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光明媚,春生夏长,春暖花开,百花盛开,百花斗艳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夏热握火,夏收夏种,夏炉冬扇,名振华夏,夏虫井蛙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红叶似火,橙黄桔绿,叶肥红瘦
冰天雪地,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大雪纷飞 ,万木凋零 ,枯枝败叶 ,寒风刺骨,冬寒抱冰
春:春意盎然,春暖花开,
夏:
秋:硕果累累,秋高气爽
冬:银装素裹
6描写看的4字词语管中规豹
大惊小怪 大惊减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一个好汉两个帮剧情,电视剧一个好汉两个帮剧情,然处之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理屈词穷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注重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担心 痛惜若失 忸捏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未定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踌躇未定 狭隘担心 喜不自胜 哑然发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如有所失 如有所思 和颜悦色 平和可亲 低头丧气 受宠若惊 疑心未定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震怒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活动失措 神情统统 脸色活现 脸色自如 神色飞扬 神色奕奕 神思模糊 屏息凝思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行遏 肝火冲天 肝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息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颜可掬 疾言严容 言笑风生 言笑自如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失态 得意忘形 恐慌万状 惶恐失措 兴高采烈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物质模糊 物质抖擞 嫣然一笑 瞋目冷对 嘻皮笑貌 ,小说,噤若寒蝉 瞠目结舌 黯然神伤 黯然断魂 面面相觑 神色奕奕 眉飞色舞 低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减色 炯炯有神 抬头挺胸 惶恐失措'描摹人物神情(心情)的四字词语','大惊小怪 大惊减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处之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理屈词穷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注重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担心 痛惜若失 忸捏作态 没精打采 ,樱桃之恋:红颜祸水 ,沉吟未定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踌躇未定 狭隘担心 喜不自胜 哑然发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如有所失 如有所思 和颜悦色 平和可亲 低头,为什么我没有钱 ,丧气 受宠若惊 疑心未定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震怒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活动失措 神情统统 脸色活现 脸色自如 神色飞扬 神色奕奕 神思模糊 屏息凝思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行遏 肝火冲天 肝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息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颜可掬 疾言严容 言笑风生 言笑自如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7描写景色的词语都有哪些1、自然景观: 冰消雪融 风和日丽 山光水色 草长莺飞 山明水秀 明月清风 奇花异草 鸟语花香 2、含有山水: 千山万水 跋山涉水 山光水色 山明水秀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穷山恶水 水秀山明 3、带“绿”意:一碧千里 翠 流 千山一碧 碧波荡漾 翠绿欲滴 绿草如茵 4、描写景色: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一碧千里 翠 流 翠 滴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5、带“春”: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 春和景明 春山如笑 6、天气: 风和日丽 烈日炎炎 和风细雨 彤云密布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狂风暴雨 倾盆大雨 天昏地暗 7、花: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 花团锦簇 含苞欲放 花红柳绿 争奇斗艳 姹紫嫣红 五彩缤纷 8、草: 一碧千里 翠 流 绿草如茵 9、树: 郁郁葱葱 枝繁叶茂 红叶似火 枯木逢春 10、山: 危峰兀立 崇山峻岭 怪石嶙峋 奇峰罗列 11、水: 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微波粼粼 浩浩荡荡 12、天空: 碧空如洗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在海韩帝国可以看的,更新的也很快,v+这个321524,在航空公司以及各机票售票处,未能在乘坐飞机后7日内领取行程单的旅客,可以在购票站补打行程单。2、购票后至飞机起飞后的30天内打印行程单服务有效。机场领取行程单的旅客,务必在起飞后30天内领取。3、飞机起飞后的30天以后申请打印行程单服务无效。超过30天无法打印行程单。这时需要联系承运人(航空公司)或购票的销售商协商解决。4、在指定bai的机场柜台行程单领取,一般的航空公司都会在机场设置机行程单领取柜台。5、如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机场工作人员,他们会给你详细的解答。1、为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在网上预订机票,须注意查看网站上是否具备工商局颁发的网上电子标识,电信主管部门颁发的ICP证号,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颁发的国际证书。2、正规的经营航空客运代理业务的旅du行社或票务代理公司除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IATA执照号码。(2)具有民航局颁发的经营航空客运代理业务的许可。只有国内客票代理权的公司不可经营国际票务业务。(3)具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民航预订终端系统。(4)具有经过民航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培训合格的票务专业人员。RTHTHRTH3、为保证查到正确的票价,请询价时告知准确的去程、回程日期,并要求书面确认报价。4、航空公司会不时推出促销价格和有关信息,敬请经常留意'最新消息'栏目。5、为避免机位紧张时订不到座位,最好尽可能提前将机位订好。预订机位是不收费的,届时如决定不购票可通知订票取消。
人应该认清实际情况,和自身所处位置才能获得成功。文中挤奶的姑娘,不是她的财产却幻想拥有并靠此制富,不切实际,最后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连牛奶的钱都要赔进。如果挤奶姑娘能认清自身情况,脚塌实地的靠勤劳致富,就不会有这样悲剧发生了。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人生路上有专属的位置。站在不同的位置我们任务。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教师的任务是育人,医生的任务是救死扶伤,警察的任务是安定社会,清洁工的任务是美化环境。想如果人们都没找对自己的位置,胡做非为,社会还不乱了套。方面例子公安局长文强风光一时,后悔一世…,三鹿老总还获过什么国家表扬,社会地位高,结果没认清自己位置误入歧途…。正面例子,比如村上春数原来是一个成天为柴米油盐而烦恼的卖杂货商,后来他认为自己应该静心下来写作,为了自己能篆刻山河、叙写人生的笔不被世俗的人间蒸干墨水,毅然把家搬到了乡下过清幽的生活而获得成功的。还可以写些你作为高中生应该如何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等等
和氏璧目录
其他称谓
和氏璧简介
和氏璧相关故事-卞和献玉
文言文
翻译
启示
和氏璧相关故事-完璧归赵
和氏璧相关故事-将相和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和氏璧是什么玉
和氏璧今何在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和氏璧是什么玉
和氏璧今何在
[编辑本段]其他称谓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
[名] 和氏璧刚开采出来时的名称,此后将没有经过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称作“玮”
[编辑本段]和氏璧简介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周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宝”。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天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编辑本段]和氏璧相关故事-卞和献玉
(以下部分文字译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继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编辑本段]文言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有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有以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民曰“和氏璧”。
[编辑本段]翻译
楚国有一个叫卞和,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奉献给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前去询问,问道:“普天之下被砍去双脚的人很多,你为什么哭泣的如此悲痛?”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这就是我所悲痛的原因。”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就命名为和氏壁。
[编辑本段]启示
真理就是真理。文中楚人卞和虽一时蒙冤受屈,但他坚持“奉而献之”而不改其忠诚,终使沉冤大白于天下。
[编辑本段]和氏璧相关故事-完璧归赵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曾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现在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现在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够出使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是答应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负不讲道理的责任。”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大王现在可能没有适当的人选吧,我倒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我就把宝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宝玉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西使秦国。秦昭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不会以城换壁,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准备划归赵国。蔺相如想到秦王现在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秦国势力强大。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秦王想到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便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蔺相如当了臣相。
[编辑本段]和氏璧相关故事-将相和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完璧归赵》《将相和》都已选入小学教材。
[编辑本段]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编辑本段]和氏璧是什么玉
月光石属长石类矿物。和璧之谜在20世纪80年代被一位地矿学家破译,他就是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1986年,他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了这一发现:“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这一发现不仅获得了我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在1998年《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也有学者认为和氏璧是绿松石。
唐代杜光庭在《录异记》中说:“藏星之精,坠入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根据杜光庭杜光庭的《录异记》和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俗名“襄阳甸子”。因为绿松石是湖北特产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谓荆州地界之内,而且,绿松石通常有一层外皮。
宝石专家李强和李海负也都主张这一观点。
李强在《和氏璧是绿松石》一文,李海负在《和氏璧不是拉长石而是绿松石》一文中,经过考证,都认为和氏璧就是绿松石。
[编辑本段]和氏璧今何在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晋书舆服志》、唐徐令信《玉玺谱》等记载“色绿如蓝,温润而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如果这样,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项羽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玺或许藏在项羽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或许遗落在项羽败死的亥下(今安徽灵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