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叫什么名字?

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飞行员叫什么名字?,第1张

是美国空军退役少将查尔斯·斯韦尼——唯一一位参加了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r\n他在对广岛的轰炸中担任驾驶员蒂贝茨上校的右座领航员,他在对长崎的原子弹轰炸中任编队指挥员。\r\n\r\n美国退役空军少将查尔斯斯文尼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的演讲全文:\r\n我是美国退役空军少将查尔斯斯文尼。我是唯一一位参加了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在对广岛的轰炸中,担任驾驶员蒂贝茨上校的右座领航员,在对长崎的轰炸中,任编队指挥员。\r\n作为唯一一个参与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我将陈述本人亲身经历的往事。我要强调指出,我所陈述的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有些人就是无视这些明显的事实,因为这些事实与他们头脑中的偏见不符。\r\n此刻,作为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们,我要陈述我的思考、观察和结论。我相信杜鲁门总统作出的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不仅符合当时的情况,而且具有压倒其他可能选择的道义上的必要性。象我们这一代绝大多数人一样,我最不希望发生的一件事就是战争。我们作为一个民族不是骑士,我们不渴望那种辉煌。当我国正在大萧条中挣扎时,日本开始了对邻国的征服--搞什么“大东亚共荣圈”。法西斯总是打着漂亮的旗帜去掩饰最卑鄙的阴谋\r\n这种“共荣”是通过对中国进行残酷的总体站进行的。日本作为一个国家,认为自己命中注定要统Zhi亚洲,并由此据有亚洲的自然资源和广袤土地。未有丝毫的怜悯和犹豫,日本屠杀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30万手无寸铁的平民被屠杀。这是犯罪。\r\n这是事实日本认为美国是阻止其实现在亚洲的“神授”命运的唯一障碍。于是日本对驻扎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进行了精心策划的偷袭。偷袭时间定于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因为此时行动可以最大限度地摧毁舰队实力、消灭人员,给予美国海军以致命的打击。\r\n数千名美国水兵的生命湮灭于仍然沉睡在珍珠港湾底的美海军亚利桑那号军舰里。其中的许多士兵甚至不清楚为什么受到突然袭击。战争就这样强加在美国的头上。\r\n科雷希多的陷落及随后对盟军战俘的屠杀,驱散了对日军兽性的最后一丝怀疑。即使是在战时,日军的残暴也是令人发指的。巴甘省的死亡进军充满恐怖。\r\n日本人认为投降是对自身、对家庭、对祖国、对天皇的污辱。他们对自身和对敌人都不手软。7000名美军和菲律宾战俘惨遭殴打、枪杀、被刺刀捅死,或惨死于疾病和讥饿。\r\n这都是事实随着美国在广阔的太平洋向日本缓慢、艰苦、一步一流血地进军,日本显示出自己是冷酷无情、桀骜不逊的杀人机器。无论战事是多么令人绝望,无论机会是多么渺茫,无论结果是多么确定,日本人都战至最后一人。为了取得可能大的光荣,日军全力以赴去杀死尽可能多的美国人。\r\n美军开进的距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行为就变得越疯狂。\r\n塞班岛:美军阵亡3000人,其中在最后几小时就死了1500人。\r\n硫黄岛:美军阵亡6000人,伤21000人。\r\n冲绳岛:美军阵亡12000人,伤38000人。\r\n这是沉重的事实,凯米卡兹--即“神风敢死队”,驾驶装载炸弹的飞机撞击美国军舰。转自81chinacom\r\n队员认为这是天上人间至高的光荣,是向神之境界的升华。在冲绳海域,神风敢死队的自杀性攻击要了5000名美国海军军人的命。\r\n日本用言语和行动表明,只要第一个美国人蹋上日本本土,他们就处决所有的盟军战俘。日本为大屠杀作准备,强迫盟军战俘为自己挖掘坟墓。即使在投降后,他们仍然处决了一些战俘。\r\n这是事实\r\n《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人认为这是荒唐可笑而不屑考虑的。我们从截获的密码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时间,争取以可接受的条件经谈判投降。\r\n在8月6日之前的几个月里,美国飞机开始轰炸日本本土。一个个日本城市化为火海,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死去。但日军发誓决不投降。他们准备牺牲自己的人民,以换取他们所理解的光荣和荣誉--不管死多少人。\r\n他们拒绝救助平民,尽管我们的飞行员事先已就可能来临的空袭投撒了传单。\r\n在一次为期10天的轰炸行动中,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的许多地方化为灰烬。\r\n这是事实\r\n即使在用原子弹轰炸了广岛之后,日本军部仍然认为美国只有一枚炸弹,日本可以继续坚持。在8月6日之后,他们有3天的时间用于投降,但他们不。只有在长崎受到原子轰炸后,日本天皇才最后宣布投降。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军方仍声称他们可以而且应该继续战斗。一个陆军军官团体发起叛乱,试图截获并销毁天皇向日本人宣布投降的诏书。\r\n这是事实\r\n这些事实有助于说明我们所面临的敌人的本质,有助于认清杜鲁门总统在进行各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背景,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是必要的。\r\n像每一个男女军人一样,杜鲁门总统理解这些事实。伤亡不是某种抽象的统计数字,而是惨痛的事实。\r\n---原子弹是否结束了战争?\r\n---是的。\r\n---它们是必须的吗?\r\n---对此存在争议。\r\n50年过去了,在某些人看来日本成为受害者,美军成为凶残成性的征服者和报复者;原子弹的使用是核时代的不正义、不道德的起点。自然,为了支撑这种歪曲,他们必然要故意无视事实或者编造新的材料以证明这种论调。其中最令人吃惊的行经之一,就是否认日军曾进行过大屠杀。\r\n事物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呢?\r\n答案也许会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中找到。\r\n当前关于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要下达对日本进行原子轰炸的命令的争论,在某些情况下已演变成数字游戏。史密斯策划的“原子轰炸后果”展览,显示了卑劣的论调,这种论调造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r\n“原子轰炸后果”展览传递出这样的信息--日本是受害者,美国是罪恶的侵略者。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去看展览,他们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他们还会知道事实的真相吗?\r\n在一个全国性的电视辩论中,我听到这样一位所谓的杰出历史学家声称,原子弹是没有必要的,杜鲁门总统是想用原子弹吓唬俄国人,日本本来已经打算投降了。\r\n有些人提出,艾森豪威尔将军曾说过,日本已准备投降,没有必要使用原子弹,然而,基于同样的判断,艾森豪威尔曾严重低估了德国继续战斗的意志,在1944年就下结论说德国已无力进行攻势作战。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判断,其结果即是阿登战役的激战。是役,数万盟军毫无必要地牺牲了,并冒着允许德国拖延战争和有条件投降的风险。\r\n一个相当公正的结论是,根据太平洋战争的情况,可以合理地预期日本将是比德国更疯狂的敌人。\r\n最后,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果盟军进攻日本本土,我们的伤亡不是100万,而是只要死上46000人就够了。只不过是46000!你能够想象这种论调的冷酷吗?\r\n仅46000人,好象这些是无关紧要的美国人的生命。\r\n在此时此刻,我要承认,我不清楚在对日本本土的部队进攻中美军将会伤亡多少人--也没有任何人知道。\r\n根据对日本战时行为的判断,我的确认为,一个公正合理的假设是对日本本土的进攻将是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根据我们所知道的情况,不是根据某些人的臆想,日本不打算无条件投降。\r\n在对硫黄岛--太平洋中一个8平方英里的岛礁--的进攻中,6000名海军陆战队官兵牺牲,伤亡总数达27000人。\r\n但对那些认为我们的损失仅是46000人的人,我要问:是哪46000人?谁的父亲?谁的兄弟?谁的丈夫?\r\n是的,我只注意到了美国人的生命。但是,日本的命运掌握造日本人的手中,而美国不是。数以万计的美军部队焦急地在大洋中等待着进攻--他们的命运取决于日本下一步怎么走。日本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刻投降,但他们选择了等待。\r\n而就是日本“无所作为”的时候,随着战事的进行,美军每天伤亡900多人。\r\n我曾听到另一种说法,称我们应该与日本谈判,达到一个日本可以接受的有条件投降。\r\n我从来没听任何人提出过与法西斯德国谈判投降。这是一个疯狂的念头,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会说出是承认其合法性,即使是已经在事实上打败了它。这并不是那个时代空洞的哲学上的原则,而是人类的正义要求,必须彻底、干净地铲除法西斯恶魔的势力,必须粉碎这些邪恶的力量。法西斯的领导者已经无情地打碎了外交的信誉。\r\n为什么太平洋战争的历史这么容易就被遗忘了呢?\r\n也许原因就存在于目前正在进行着的对历史的歪曲,对我们集体记忆的歪曲。\r\n在战败50年后,日本***轻率地声称他们是受害者,广岛、长崎与南京大屠杀在实质上是一回事!\r\n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日本为什么要道歉。\r\n与德国认罪的姿态不同,日本坚持认为它没干任何错事,它的行为是受当时局势的拖累。这种态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弥合创伤的希望。\r\n只有记忆才能带来真正的原谅,而遗忘就可能冒重复历史的危险。\r\n通过精心策划的政治和公关活动,日本现在建议使用“太平洋胜利日”来取代“对日本胜利日”这一术语。他们说,这一术语将会使太平洋战争的结束不那么特别与日本有关\r\n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这些文字能说明什么呢?对日本胜利--太平洋的胜利--让我们庆祝一个事件,而不是一个胜利。\r\n我要说,话语就是一切。\r\n庆祝一个事件!类似于庆祝一个商场开业典礼,而不是欢庆战争的胜利。这将分裂整个地球。数以千万计的死者、数以千万计受到身心伤害的人和更多的人将会不知所措。\r\n这种对语言的攻击是颠倒历史、混淆是非的工具。文字或话语可以像任何一种武器一样具有毁灭性:上是下;奴Yi是自由;侵略是和平。\r\n在某种程度上,通过抹除精确的描述文字而对我们语言所展开的攻击,要比10年前日本对我们进行的真正的侵略更具有危害性,至少在真正的侵略中,敌人是清楚的,威胁是清楚的。\r\n今天日本巧妙地打起种族主义这张牌,以此来宣示其行为的正义性。日本不是进行罪恶的侵略,而只是从白人帝国主义中解放受压迫的亚洲大众。\r\n解放!是的,他们用屠杀“解放”了2000万无辜的亚洲人。我坚信,这2000万无辜的人,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后代,永远也不会欣赏日本崇高的行为。\r\n经常有人问我,用原子弹轰炸日本是否是出于报复,是否是蓄意毁灭一个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r\n对此,有如下事实:其一,在最初的轰炸目标清单上包括京都。虽然京都也是一个合法的目标,在先前的空袭中未曾予以轰炸,国务卿史迪文森把它从目标清单中去掉了,因为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也是日本的文化宗教中心。其二,在战时我们受到命令的严格约束,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轰炸东京的皇宫--尽管我们很容易识别皇宫并炸死天皇。毕竟我们不是为了报复。我经常想如果日本有机会轰炸白宫,是否也会像美国这样克制。我认为日本不会。\r\n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置于市区中心。\r\n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r\n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不仅两国,而且是世界。我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r\n也许如果日本人真切地了解过去,认清他们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他们将会看到是日本战犯要负起战争的罪责。日本人民应该给远东人民一个答复,是谁把灾难强加给远东各国,最后强加给日本自己。当然如果我们与日本人一道抹煞历史的真相,那么这一点是永远也做不到的。\r\n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r\n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原子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我们想回到自己的家人身边。\r\n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原子弹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后一次。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应该对原子弹的存在感到恐惧。我就感到恐惧。\r\n但这并不意味着回到1945年8月,在战时情况下,在敌人顽固凶残的条件下,杜鲁门总统没有义务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结束战争。我同意杜鲁门总统的决定,当时以及现在。\r\n战后几年,有人问杜鲁门总统是否还有其他选择,他响亮地说:没有。接着他提醒提问者:记住,珍珠港的死难者也没有其它选择。\r\n战争总是代价高昂的,正如罗伯特。李将军所说:“战争如此残酷是件好事,否则就会有人喜欢它。”\r\n感谢上帝使我们拥有原子武器,而不是日本和德国。科学有其自身的逻辑,迟早会有人设计出原子弹。科学不能被否定。关于制造原子弹是否明智的问题,终将被原子弹已被制造出来这一事实所压倒。\r\n由于德国和日本法西斯被击败,世界变得更好了证词结束。

10月21日,著名钢琴家李云迪“出事”了,影响他的,可能是终生再无法从事演艺事业。

10月22日,李云迪被中国音协除名了。

管好下半身,才能守好人生的下半场。这句话放在 娱乐 圈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李云迪这种事翻车的明星,实在是数也数不过来。

不过,也有很多圈中人,能够出道数十年,无绯闻不滥情,与发妻相亲相爱,羡煞旁人。

冯恩鹤(1978年结婚,婚龄43年)

说起冯恩鹤,很多人可能没有印象,可要说起潜伏里那个人间真实的“站长”,大家伙一定印象深刻,站长吴敬中的饰演者,正是冯恩鹤。

军人出身的冯恩鹤,最早在1974年就成名了。

1974年,**《南征北战》中,冯恩鹤饰演机枪手刘永贵。

身材高大魁梧的冯恩鹤,饰演英雄刘永贵正合适。片中,曹翠芬饰演刘永贵的妻子,与冯恩鹤有不少对手戏。

此时的冯恩鹤,还是海政话剧团的一名话剧演员,哪怕这个角色令他红遍大江南北,但他的话剧演员身份一直都没有变。

一年后,冯恩鹤又在**《海霞》中饰演阿洪,一个不太重要的角色。

连续两部军旅剧,奠定了冯恩鹤的正面形象,似乎也注定了他的演艺生涯,都将会是以军旅剧为主。

1978年,冯恩鹤成了八一**制片厂的一名演员,从部队到地方,冯恩鹤的演艺之路更宽了。

《解放石家庄》《十六号病房》《戈壁残月》《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战争让女人走开》《晋中大捷》《大决战:辽沈战役》等影视剧中,都有冯恩鹤的身影。

在上世纪80年代,冯恩鹤是有名的配角演员,他高大帅气,出演了很多正面角色。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一直到30岁,都还是单身一个,成了单位有名的大龄青年。

同事们看到眼里, 给他介绍了一个女朋友季颖。

季颖比冯恩鹤小一岁,也属大龄青年了,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

季颖喜欢看书,身上散发出一股淡淡的书香气息。冯恩鹤第一次见到季颖,就觉得这个女孩子和别人不一样。

第一次见面是在春天,季颖穿着一件袖口被磨破了一个洞的棉衣,冯恩鹤对季颖很满意,他试探着说:我送你一件衣服吧。

季颖明白冯恩鹤的意思,不过她拒绝了,却接受了下一次约会的邀请。

在季颖看来,冯恩鹤是一个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了,但他没有一点架子不说,还特别细心。

两人交往几个月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冯恩鹤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来糖果分给同事们,到登记处盖了个章,然后将单人床换成双人床,没有新家具,也没有手饰,甚至连结婚照都没有拍一张,这个婚就结了。

我们常说相爱容易相处难,这话放到任何一对夫妻身上,都是适用的,冯恩鹤和季颖也不例外。

冯恩鹤在部队近10年,军人的习惯令他十分爱整洁,被子叠成豆腐块,家里经常被他打扫得一尘不染。

相反,文艺青年季颖就比较散漫,家里到处都是她的书。冯恩鹤好不容易把她的书都放到书架上,可过不了几天,又恢复原样了。

面对冯恩鹤的不满,季颖说: “桌子能写字就行了。床上能睡觉就可以了。”

一开始,冯恩鹤还不厌其烦地收拾,可慢慢地,他越来越不满了。

季颖也发现了丈夫的不满,于是,每次冯恩鹤回来前,她都认真地收拾一下,偶尔没空收拾,她就会撒着娇,冯恩鹤也不好说什么,默默地帮忙收拾了。

生活习惯问题,就在各让一步中和谐解决了。

九十年代中后期,季颖想去日本读教育学博士,冯恩鹤的事业也正在发展中,儿子在上初中,家里不能没有人照顾,夫妻俩发生了结婚以来最大的分歧。

但冷战了一段时间后,冯恩鹤就妥协了。妻子有上进心是好事,况且当初也是看中了她身上的书卷气啊。

冯恩鹤决定退一步,他暂停了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照顾儿子生活。

季颖一去就是12年,儿子的中考,高考,她都没有时间参与。

12年里,冯恩鹤几乎有接戏,每月微薄的工资,还要给季颖寄去一半。

冯恩鹤的默默付出,令季颖十分感动,她庆幸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

2009年,电视剧《潜伏》让冯恩鹤红了,剧中,冯恩鹤将一个老特务得刻画得栩栩如生。

一个反派人物,被冯恩鹤演活了。

冯恩鹤成了家喻户晓的演员,妻子学成归来,成了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儿子是北京**学院博士,一家三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家人的成就,离不开冯恩鹤的付出。

2021年,冯恩鹤已经73岁了。结婚43年,他能做到洁身自好,哪怕当初妻子长年不在身边,也没有什么关于他的绯闻传出。

如今,他早已儿孙满堂, 颐养天年了。与老伴在生活中,依然有磕磕碰碰,但两人都了解对方的性格,磕碰反而成了感情润滑剂。

丁勇岱(1958年生,结婚35年)

丁勇岱从小的理想,是当一名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可丁勇岱还没能上球场,一次意外,就让他永远地和球场说再见了。

因为教练告诉他,他的腿伤,成不了专业足球运动员。

还不满18岁的丁勇岱,却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高中毕业后,丁勇岱未能考上大学,成了沙场的一名筛沙工。

这份工作,他一干就是三年。

有一天,丁勇岱的一个中学老师看到他在复习,问他在干什么,得知他在复习准备高考时,老师拿出一张报纸,建议他考这个学校,内蒙古艺术学校。

丁勇岱有两次被“借”去表演歌舞的经验,有一定的表演功底,他觉得老师说的有理,就报名了。

丁勇岱通过笔试,又通过了面试,他被戏剧表演系录取了。

重新回到学校,丁勇岱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在课堂上,他不敢有半分的懈怠,遇到不懂的,总会积极地问老师同学。

毕业后,丁勇岱被分配到了内蒙古话剧团,开始了长达10年的话剧演员生涯。

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丁勇岱很快成了团里的顶梁柱,先后在话剧 《拳王》、《高山下的花环》、《天地人》中担任主角。

其中《天路》和《军嫂》,一举获得了飞天奖等三项大奖。

在话剧界,丁勇岱已经是一个比较有名的演员了,但在影视界,还没有属于他的位置。

不过也正是在内蒙古话剧团的几年,丁勇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挚爱。

1986年的一天,刚刚下班准备回单身宿舍的丁勇岱,看到了一个穿红布鞋的女孩。

可能是女孩的红鞋太耀眼了,原本已经走过去的丁勇岱,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没想到女孩此刻也回头了,丁勇岱有些愣住了,下意识地朝女孩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

女孩也朝丁勇岱点了下头,然后就走了。

女孩走后,丁勇岱一下子醒了,他再没有心思回宿舍了,而是去找老同事,了解女孩的情况了。

原来,女孩并不是剧团演员,但她的父母是剧团的老职工,她是北京的一名老师,叫赵雪华,比丁勇岱小4岁,放假时就会来看父母。

得知女孩还没有男朋友,丁勇岱花了一个月工资买好礼物,请剧团一位声望较高的老演员去帮忙说亲。

丁勇贷是团里的骨干演员,说亲的几乎没费什么功夫,那边就答应了。

丁勇岱开始了异地恋,不过仅交往了几个月,他就将女孩娶回了家。

结婚后,两人依然异地,赵雪华放假,就会来看丁勇岱,丁勇岱有空时,就会去北京看妻子。

这种两地分居的关系,一直持续了近10年。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人的感情,久别胜新婚,长期的别离,反而让他们的感情越来越牢固了。

2000年,丁勇岱主演了一部刑侦剧《末路》,饰演悍匪“白宝山”。

不过他在观众中,慢慢混了个眼熟。

他在《张礼红的现代生活》中饰演陈瑾的丈夫;是《北风那个吹》中的好男人庄洪安

是《倾城》里的小警察王老石

2015年,电视剧《琅琊榜》大火,剧中,敏感多疑又极端的梁帝扮演者,正是丁勇岱。

这一年,丁勇岱已经57岁了。

2020年底,《跨过鸭绿江》中,丁勇岱在其中又参演了重要角色。

丁勇岱让人记住的角色,多是配角,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个实力派的演员,一个在观众心中有演技的演员。

结婚这么多年,又曾两地分居多年,丁勇岱对婚姻一直都很忠诚。刚结婚时,为给妻子安全感,每个月的工资,丁勇岱尽数都交给妻子。

成名后,丁勇岱也从来没有什么男女绯闻,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对妻子最深的爱。

陈宝国(1956年生,婚龄39年)

1974年,18岁的陈宝国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

与别的同学不同,陈宝国被录取,纯粹是靠老天爷赏饭吃。

在面试阶段,每个报考学员,都要求有一项才艺,要么有 表演功底,要么会诗舞朗诵。可这些,陈宝国一样都没有,可他还是被录取了。

只因陈宝国深邃的眼神,帅气的脸庞,打动了考官梁伯正,最后被破格录取。

这一年,赵奎娥也被中戏录取了。相较陈宝国,她可是多才多艺,在唱歌跳舞方面颇有天赋,游泳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也没有落下。

一学期末,老师布置的表演节目是话剧《雷雨》,分到赵奎娥手上的角色,是一个解放军小战士。

那时的赵奎娥,一条长长大辫子,是她的标志。

到排练时,这条长辫子成了累赘,放到帽子里又放不下,为了演好这个角色,赵奎娥剪掉了留了近10年的头发。

这个举动,引起了陈宝国对这个女生的注意。

接触几次后,陈宝国发现这个女生不仅性格果敢,而且多才多艺。他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女生。

可陈宝国自知自己没有什么优势,担心表白会被拒绝,打算过段时间再表白。

但赵奎娥那么优秀,他担心班里的其他男生会“截胡”,于是,他私下给每一个男生讲好,赵奎已经是他女朋友了,让他们都死心。

直到半年后,陈宝国觉得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才向赵奎娥表白。

陈宝国的表现,赵奎娥不是没看在眼里,她也对这个浓眉大眼的男生有好感。

确定恋爱关系后,两人经常在一起切磋角色,也会一起相约去游泳,慢慢地,两颗心越走越近。

与此同时,陈宝国在赵奎娥的帮助下,专业方面有了很大的精进。

毕业后,陈宝国分配到了儿童艺术剧院,赵奎娥又在学校深造了两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毕业后,陈宝国很快就在影视圈崭露头角了。

1980年参演《大渡河》,1981年,主演王扶林导演的 《 赤橙黄绿青蓝紫 》中的叛逆青年刘思佳,并获得首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成了 当时的青春偶像。

有了一点小成就后,陈宝国向赵奎娥求婚了。

抱得美人归后,陈宝国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拍戏上面。而陈宝国的敬业,经常让赵奎娥担心不已。

在武打片《神鞭》中,陈宝国饰演混混儿玻璃花。

玻璃花玩扇子,玩鼻烟壶等花样都不在话下,唯一让剧组犯难的是玻璃花的眼睛。

玻璃花有一只眼睛瞎了,瞳孔形似玻璃花,这才有了“玻璃花”这个称号。

那个年代没有美瞳,想了很多办法都这不到效果。

最后,是陈宝国想出了一个点子,他让人将一枚扣子磨成薄片后,置入到眼睛中,一下子就有了“玻璃花”的效果。

异物塞入眼中,想想都难受,但这场戏,陈宝国硬生生地演了下来。演完后视力却发生了一可逆转的下降,再也不能恢复。

1999年,《大宅门》开始拍摄,在此之前,陈宝国为了接到这个角色,推掉了很多角色,经济一度很窘迫,可即便这样,他依然无怨无悔。

《大宅门》播出后,陈宝国饰演的“七爷”受到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他开始被新一代的观众所认识。

出道这么多年,国内电视剧的奖项,陈宝国几乎拿得手软,很多奖项,是拿了一次又一次。

陈宝国的这些付出和成就,如果没有赵奎娥的鼎力支持,是很难做到的。赵奎娥在这一点上,从来没有含糊过。

夫唱妇随,出道这么多年。陈宝国也没有让赵奎娥失望。

除了必要的宣传,很少有关于陈宝国的新闻出现,就更别说负面新闻了。

2013年,陈宝国第二次获得“全国 德艺双馨 电视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个荣誉,他担得起。

何冰(1968年生,婚龄23年)

1997年,何冰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他开口就问,你是谁呀?

对方说,你连老同学都不记得了?

何冰拼命在脑海中搜寻和这个声音相关的信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一年,何冰已经快30岁了,可不管是在话剧界,还是在影视界,他都还是默默无闻。

他想不起,谁还能记得他这个郁郁不得志的人。

1987年,从小对表演特别感兴趣的何冰,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之所以没有报考北电,是因为他打听到,北电招的都是俊男倩女,而中戏对长相没有要求。

没想到,何冰的判断还蛮准,他顺利考上了中戏,和 徐帆、陈小艺、胡军等人成了中央戏剧学院87届的同班同学。

可即便上了中戏,何冰依然对自己的长相不自信,因为他的学长学姐们,依然帅气漂亮得令他抬不起头。

比如贾宏声,比如巩俐,伍宇娟等等。

这种心态,令何冰在大学四年里,感情一片空白。

毕业后,何冰分配到了北京人艺,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

人艺人才济济,在话剧的舞台上,他经常是那个最不起眼的角色,可他没想到,大学毕业6年后,初中同学给他打来了电话。

打电话的同学叫李海洋,是何冰初中时的同学,她约何冰一起喝下午茶。

何冰去赴约了,多年不见,当初那个不起眼的黄毛丫头,已经长得刘冰有些高攀不上了。

老同学见面,自然会聊起自己的近况,得知何冰还是单身一人时,李海洋大方地说:

明年我就30了,你敢娶我么。

北京爷们的血气,令何冰不怕接这茬,他说:娶就娶,有什么不敢的。

就像开玩笑一样,两人就这样定下了终生大事。

何冰和妻子的结合,看起来似乎有些不靠谱,但结婚23年,夫妻俩却恩爱如初。

结婚后,何冰的事业运也来了。

1999年,凭借话剧 《雨过天晴》获得第十六届 中国戏剧梅花奖。2008年,凭借话剧《刺客》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在话剧界成名后,何冰很快在影视界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05年,《大宋提刑官》中,何冰凭借宋慈这个角色,获得金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

虽然没有获奖,但何冰的知名度在观众中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此后,《十二公民》《白鹿原》《情满四合院》等电视剧,将何冰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他成了实力派演员的代表。

结婚23年,何冰的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家庭也不误。没有戏的时候,他就陪老婆出去 旅游 ,或是在家里做一些家常菜犒劳家人。

对现在的生活,我很满足。何冰说。

冯远征(1962年生,婚龄28年)

冯远征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飞行员。

可最后飞行员没考上,还耽误了高考。后来还是在几个文艺青年的影响下,考上了人艺“学员班”。

1991年,冯远征从德国学成归来后,接演了一部《豺狼入室》的**,因为这部**,冯远征认识了当红影星梁丹妮。

梁丹妮比冯远征大8岁,冯远征当时还默默无闻,但梁丹妮已经凭借多部**,早已家喻户晓了。

在拍摄期间,冯远征生了水痘,梁丹妮则像大姐姐一样照顾。梁丹妮的细心和善良,打动了冯远征,他对梁丹妮渐渐有了异样的感觉。

**拍完后,冯远征向梁丹妮表白了。

在此之前,梁丹妮已经有过一段10年的婚姻,但冯远征的真诚和担当,还是打动了她。

1993年,在家人的不理解中,冯远征和梁丹妮走进了婚姻。

没有婚房,没有新家具,也没有婚礼,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冯远征的事业慢慢有了起色。

2001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令冯远征红了,剧中,那个令人至今都有阴影的“家暴男”,就是冯远征饰演的。

成名后的冯远征,被很多人认准他在现实中就是这样,冯远征外出,也没少被人认出,然后“教训”他不要打老婆。

2004年,《天下无贼》中,冯远征饰演的结巴毛贼,令人笑得肚子疼。

冯远征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而他与梁丹妮的感情,也同样令人羡慕。

梁丹妮喜欢公仔,冯远征每次出去,买公仔就成了他最重要的任务。

不仅自己买,还托亲戚朋友从国外带。家里的公仔,两个房间都放不下,可依然难挡冯远征买公仔的脚步。

冯远征每次外出拍戏,梁丹妮都会给他写了一封情书,人在外地,看着梁丹妮的情书,冯远征觉得特别幸福。

2021年8月开始,冯远征成了人艺的副院长,工作更忙了,但他对妻子的爱,却一点都没变。

大多数人在恋爱时,对感情是百般呵护,可走进婚姻后,却忘了婚姻也是需要经营的。

一段幸福的婚姻,离不开男女双方的经营。

不管是冯恩鹤做12年家庭“煮男”,还是冯远征给妻子买公仔,亦或是赵奎娥对陈宝国默默的支持,在这里面,我们都能看到爱,看到妥协,看到对婚姻的呵护。

有夫妻双方这样用心地经营婚姻,夫妻间的感情怎么会不好呢。

有了家庭做后盾,事业上的成功,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跑到最后还在跑了,才是人生的赢家。

这张照片是1900年在北京拍摄的,站在中间的中国人是当时清朝神机营的士兵,他的名字叫恩海。

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前,北京爆发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这位叫恩海的清朝士兵也参加了义和团的行动。

他冲进德国驻北京的使馆后,一枪就打死了德国公使克林德,德国公使被打死后,德国人自然是不服气。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德国军队扬言要抓住恩海给克林德报仇,后来北京城被攻占后,恩海被日本侵略军抓住了,日本人又将他交给了德国人。

照片中就是德国人准备处决恩海时拍摄的照片,站在恩海旁边的两个人就是德国军人,最后他们将恩海抓到北京崇文门外杀害了。

恩海身为一个中国人,而且他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不管他犯了什么事,都理应由中国政府处置,德国军队先是非法入侵北京,然后又私自杀害中国人,这都是没有道义的行为。

这张照片是五十年代在河北地区拍摄,这两位老奶奶因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脸上也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这两位老奶奶的年龄看起来应该有七十岁左右了,左边的那位的牙齿都已经掉光了,如果按时间推算的话,她们应该是出生在1890年左右,那个时候还是封建王朝。

所以她们都被裹上了小脚,这也是封建陋俗对她们导致的伤害,她们抽烟的习惯可能也是在封建时期染上的。

这张照片中被两个日本人夹在中间的是一位苏联飞行员,他是在帮助中国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时候被俘虏的。

这位飞行员的名字叫瓦伦丁多多诺夫,1937年7月18日中午,瓦伦丁多多诺夫驾驶着战斗机来到了位于江西省潘阳湖的上空。

当时天上还有很多日军的飞机在执行对地面中国军队的轰炸任务,瓦伦丁多多诺夫为了掩护地面的中国军队,他英勇地驾驶着飞机冲入了日军飞机中间。

他与日军的飞机进行一番激烈的战斗后,他飞机上的子弹全部都打光了,但是日军的飞机还在上空盘旋,于是他直接驾驶着飞机冲向了日军的飞机。

就在最后关头他成功跳伞到了地面,只是不幸的是日军在地面俘虏了他,他被日军俘虏后一直从1937年关到了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成功地回到了苏联。

这张照片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拍摄的,通过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来那时候生活在日军占领区的人真不容易。

可以看到这些日军应该是在附近做什么工程,他们热得口渴了,然后来到了一个百姓家拿水喝。

门口的两位妇女就是这家的主人,她们对于这些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感到有些恐惧,坐着的那位妇女牵强地露出了笑容。

这种笑容不是自然的,她的内心可能是感到害怕,但是又不敢得罪这些日军,她生怕日军看出她内心的不悦,然后加害她们,所以她只能强颜欢笑。

这些日军在喝水的时候手上还拿着烟头,他们嚣张的表 情感 觉不是来讨水喝的,而是来抢水喝的。

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三位女孩子都是八路军战士。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些女孩子的年龄都还没有多大,从她们自信的气质看,她们应该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她们在国家危难时刻,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就选择逃避,她们反而是英勇地加入了坚决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八路军队伍。

而且从她们身上的装备看,她们当时在八路军中的职位还不低,她们英姿飒爽的英姿与和服女子比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距。

这张照片是1940年在山西地区拍摄的,照片中的三位主人公是我们英勇的八路军卫生员。

她们所站立的地方是一座战地医院的手术室门口,在大门上还有一个红十字的标志,她们的背后背着棉被,应该是身处战斗前线,时刻准备着到阵地上抢救伤员,或者是随时准备跟随大部队转移阵地。

在她们的腰间还有一颗手榴弹,这颗手榴弹是留给她们自己的,这颗手榴弹也被称为光荣弹,因为她们的敌人日本鬼子手段实在是太残忍了,她们不想落入到日军的手中。

看她们的年龄也还没有多大,她们能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保家卫国,她们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这张照片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拍摄的,这应该是在被日军占领的沦陷区内。

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位老父亲正在街头进行杂技表演,坐在地上拿着筐的小孩应该是他的儿子,那个筐是用来收观众打赏的钱的。

但是不幸的是这位父亲今天可能要白忙活一天了,因为在他的周围站满了日军,那些日本侵略者也被他的表演吸引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日军看完表演后绝对是不会给钱的。

而且因为这些日军的围观,让其他的老百姓也不敢过来看表演了,表演的这位父亲也显得比较紧张,他既不敢停止表演,也不敢把表演给搞砸,如果那些围观的日军稍有不满,他的生命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这张照片是1938年在江苏靖江拍摄的,这也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又一罪证。

这个日本兵拿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中国的领土上拍照炫耀,看他嚣张的表情,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牺牲在了他的屠刀下。

他所站立的地方是一个叫做联星电灯厂的门口,在电灯厂的门口还站着一个人,日军应该已经占领这里很久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050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