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四重奏的简介

弦乐四重奏的简介,第1张

 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下面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弦乐四重奏的相关知识吧!

 弦乐四重奏的历史

 弦乐四重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莱格里(1584-1652)时期。阿莱格里是罗马帕帕尔教堂的音乐家,他第一个为弦乐写下了四部的奏鸣曲。到了18世纪初期,许多音乐家都写过类似的曲子,其中以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331- 1809531)的贡献为最大。1761年,海顿为艾斯特哈齐亲王(Esterházy)在匈牙利的宫廷音乐厅花了大量的精力写作室内乐,所写的弦乐四重奏超过了75首。海顿确定了弦乐四重奏的模式,使弦乐四重奏成为音乐家公认最理想的室内乐形式。

 弦乐四重奏由于在音色上相近以及结构上的严谨,对弦乐演奏家来说都是非常严苛的考验,而透过精湛的演奏技巧与完美的合奏默契更能表现出音乐本身丰富的内涵。

 自古典乐派以来,贝多芬、舒伯特以及勃拉姆斯都留下许多重要的弦乐四重奏乐曲而在国民乐派跟印象乐派方面,德沃夏克、巴托克以及德彪西也都有相当出色的杰作。

 美国的弦乐四重奏

 由小提琴家彼德·微若哥拉德、劳瑞·卡尼,中提琴家丹尼尔·阿夫夏洛莫夫和大提琴家罗夫安姆·科瑟尔组成的 "美国弦乐四重奏"被公认为美国最佳的四重奏组合之一。

 今年他们庆祝了成立三十周年。周年纪念中最突出的是此四重奏与arabesque唱片公司首次合作,并录制了一系列全新的唱片,其中包括了著名作曲家理查德·丹尼奥普尔的四重奏和与其它艺术家合作演奏的完整布朗姆斯弦乐室内乐乐曲。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他们曾遍及美国全部五十个州做巡回演出,并在世界各地每一个重要的音乐厅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完整演奏的贝多芬、舒伯特、勋伯格、巴尔托克以及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曲赢得广泛的赞誉。1998年此四重奏使用一套史特拉地瓦利的名琴演奏,并与musicmaster唱片公司合作录制了莫扎特弦乐四重奏全曲,该唱片被公认为此曲演奏的典范。

 近年来,美国弦乐四重奏对音乐会编程的独特见解和创新安排赢取了他们在数多院校的驻校教授头衔,包括在密西根大学的“现代的贝多芬”、在阿斯本音乐节与果奈理四重奏合作的六大莫扎特中提琴四重奏(全国实况转播)、在普林斯顿大学四年教授头衔,并与其他特邀音乐家演出莫扎特和勃拉姆斯的四重奏和六重奏。 该小组从1974年起常驻于阿斯本音乐节。1984起年驻于纽约的曼哈顿音乐学院。此四重奏也是taos音乐学院,皮巴蒂音乐学院的驻校教授,以及van cliburn国际钢琴大赛驻地作常规演出。他们参加了各种场合的演出;如在许多国际国内的电台和电视台的实况演出,也曾赴东亚巡演,还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交响乐团和纽约芭蕾舞团以及费城乐团合作演出。

 作为现代音乐的先锋,该小组对许多新曲作品做首演。近来首演的作品包括理查德·丹尼奥普尔的四重奏第四号、科特·卡斯俄波的“来自遥远的声音”等。这些录音均有阿拉贝斯秋标签。该组还录制了肯尼思·福克斯作曲的三个四重奏,该录音由albany唱片公司于2001年发行。

 与此四重奏合作过的唱片公司包括:albany, cri, musicmasters, musical heritage society, nonesuch 和 rca labels。由于他们非常受国内电台听众的欢迎,此小组曾是密尼嗖达州公共电台圣保罗星期天早间栏目和国家公共电台all things considered节目的特邀嘉宾。

 该组早在1974年成立,其最早成员只是朱丽亚学校的学生。他们早年在科曼大赛和同年的那泊格大奖赛中夺冠。除了四重奏外,其成员也单独出场做独奏演出和授予大师课。

 弦乐四重奏的名曲

 海顿的68首乐乐四重奏,特别是晚期的艾尔德迪四重奏,作品76。

 莫扎特的23首弦乐四重奏:他献给海顿的六首(K 387,421,428,458,464,465,作品10)被普遍认为是古典弦乐四重奏的顶峰之作。C大调第19号《不和谐音》,K 465以其不调和的前奏著名。

 贝多芬的16首弦乐四重奏声誉甚隆。弦乐四重奏1-6号,作品18展示了他自海顿和莫扎特以来对弦乐四重奏发展的总结。之后三首,弦乐四重奏7-9号,作品59 也非常流行而甚至今天也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大地扩展其表现形式和吸收了新的情感和戏剧性。接下来也有弦乐四重奏10-11号,作品74《Harp》和作品95《Serioso》。最后,弦乐四重奏12-16c和大赋格,作品127,130-135,这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和大赋格为作曲家最后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充满着不妥协的斗志,被认为是最伟大的作品,但是相比起贝多芬中期写下的浪漫诗篇,诸如拉祖莫夫斯基四重奏,普及程度还是稍逊一筹。

 舒伯特的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还有A小调第13号弦乐四重奏《Rosamunde》和他最后的G大调第15号弦乐四重奏。

  古典辣妹 古典辣妹(Bond)是一支另类女子乐队,这支古典弦乐演奏组合(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由四个光彩照人又才华横溢的女孩子组成,包括:Haylie Ecker(海莉)、Eos Chater(伊奥)、Tania Davis(塔利亚)和有一半广东人血统的Gay-Yee Westerhoff(叶嘉),她们将古典音乐与电子音乐相结合。她们强调自己是古典演奏家,演奏的宗旨是为了打破音乐界限,将古典音乐的精粹与世界各地的声音和节奏互相结合,实现音乐的大同,把不被大多数人涉足的古典音乐展现出全新的概念。 这支被称为“拉提琴的霹雳娇娃”、“古典音乐界的辣妹”的古典弦乐演奏组合个个成员都来自正统的音乐学院,队中的第一小提琴手海莉毕业于英国乔凯音乐戏剧学院;与莫扎特同一生日的第二小提琴手伊奥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24岁的中提琴手塔利亚来自澳大利亚,拥有悉尼音乐学院的一级学士学位;年龄最的大提琴手叶嘉是个具有中国血统的混血儿,曾经就读于伦敦圣三一音乐学院。最近,这四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古典辣妹推出了第一张专辑《Born》,环球唱片公司不惜动用了25万英镑宣传推广费用,为她们打造声势。古典辣妹也不众望,专辑一出版便占据了古典音乐排行榜的第二位,并进入了英国金曲榜的前十位。虽然有人对古典辣妹音乐的界定提出过疑议,但是专辑《Born》的排名不论在古典还是流行榜上都一直居高不下,可见其极旺的人气。

  2001年Born发行了首张专辑《Born》,这张专辑以强烈的节奏感取胜,洋溢节庆般的欢愉气氛,令人怦然心动。曲风结合了Trance、House、Latin、Salsa以及古典音乐,作曲者与编曲者的大胆创意令人钦服,其中“Victory”一曲融入了Rossini歌剧《塞维里亚的理发师》之序曲;“Oceanic”取材自圣桑《动物狂欢节》的“水族馆”;“The 1812”则改编自柴可夫斯基的同名作品《1812序曲》。另外,“Korobushko”选材自俄国民歌;“Bella Donna”与“Dalalai”取用了浓烈的古典音乐语汇;“Wintersun”和“Kismet”则充满着清淡的口味。从这些歌曲中可以发现,Bond完全颠覆了人们的刻板印象,重新为古典音乐定义,进而填平古典与流行音乐之间的鸿沟。

  以狂野性感形象及其独特音乐风格俘虏万千乐迷的bond,首张大碟《Born》取得超过两百万张的销售佳绩。经过9个月的录音、设计新造型、远赴西班牙拍摄mv的工作,第二张大碟《Shine》已作全球发行,新碟甫一推出,即登上各大销量榜的首位。由第一小提琴haylieecker、第二小提琴手eos、中提琴手taniadavis、大提琴手gay-yeewesterhoff组成的Bond,因在首张大碟中以崭新的方式演绎古典作品——Vivaldi的《四季》之冬,从而被冠以古典辣妹之名。随着全球热辣巡演,Bond的人气疯狂飙升。新专辑《Shine》的音乐灵感依然来自民谣和古典名曲,并且混合了Latin、Gypsy等多种民间音乐素材。

  四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辣妹”,一面演奏巴洛克时期作曲家Albinoni、阿根廷探戈大师Piazzola的作品,一面大玩重金属摇滚乐队Ledzeppelin的《Kashmir》。强劲的音乐节奏、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如梦如幻的电声伴奏,听者不知不觉间便陶醉在热情澎湃的音乐中。几位音乐“邦女郎”还激情演绎了007系列**的主题音《Bond On Bond》。Magnusfiennes、Stuartcrichton、Orion三位最具分量的音乐人组成了本张专辑超强制作阵容,bond的超凡魅力尽在《Shine》!

  已发行专辑: 《Born》《Shine》《Classified》

  成员介绍:

  姓名:Gay-YeeWesterhoff

  “棒辣妹”四重奏之大提琴

  来自英国约克郡(Hull,Yorkshire)

  语录:“很喜欢生活中围绕着音乐的感觉,不过有时候蛮想到少林寺学武功!”

  Gay-Yee有一半中国血统,广东籍的母亲在Middlesex当护士时,结识了当时住院的英籍父亲,因而相恋结婚,使得Gay-Yee得天独厚地融合了东西文化。她学音乐一开始是父亲的主意,9岁时送去学钢琴,到了12岁Gay-Yee就读于音乐学校时便很有主张地决定改学大提琴。“因为全校同学中没有人用这个乐器,她觉得自己很特别,但也由于太引人注目,有些同学认为我很神气,其实不是这样。”从伦敦的圣三一音乐学院(TrinityCollegeofMusicinLondon)毕业后,她反而没有和其它人一样继续古典音乐之路,倒是接触了不少流行音乐人,如“辣妹”、泰文辛、斯汀、布莱恩-亚当斯等,并在**“辣妹的世界”参与演出,另外也曾担任过陈美的幕后伴奏。许多人会将“棒辣妹”和陈美作比较,Gay-Yee觉得她们是不一样的,“棒辣妹”不仅每一个人都能够独立演奏,也能用乐团来表现丰富与和谐,“大家可能觉得我们很性感,其实我们只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形式!”Gay-Yee的偶像是曾与许多大牌艺人如BurtBacharach、弗兰克-辛纳特拉、爵士蓝调女歌手雪莉-贝茜(ShirleyBassey)、斯蒂夫-旺达等共事过的贝斯手卡-洛凯(CarolKaye)。在加入bond之前,Gay-Yee曾经合作的流行音乐人有“原始呐喊”(PrimalScram)、Embrace贝利-曼尼洛(BarryManilow)等。

  姓名:TaniaDavis

  “棒辣妹”四重奏之中提琴

  来自澳大利亚悉尼

  语录:“我来自悉尼,非常希望‘棒辣妹’也能受到古典乐迷的青睐。”

  Tania的父亲12岁离开学校白手起家,现是成功的房地产中介经营者。父母亲年龄相距20岁,姐姐大她四岁,目前在悉尼交响乐团担任演奏。Tania4岁开始学乐器,毕业时打败了将近997%的竞争对手。参加澳洲青年管弦乐团时结识了Haylie,进入悉尼大学时原本是法律系学生,因为放不下对音乐的热爱,毅然转学,果然不负众望从悉尼音乐学院以名列前茅的成绩毕业,之后她前往位于伦敦的吉洱霍音乐戏剧学院进修。“每次远在澳大利亚的姐姐总是忘了时差在半夜4点打电话来,使我心中常常浮起回家乡澳大利亚的念头,但目前有5张‘棒辣妹’的专辑合约要履行,所以这段时间内还是会留在伦敦。”俄罗斯小提琴家凡格洛夫(MaximVengerov)是她的偶像。

  姓名:Eos(Eos在威尔斯语中是“夜莺”的意思)

  “棒辣妹”四重奏之第二小提琴

  来自英国威尔斯的卡地夫,和莫扎特同一天生日。

  语录:“我热爱跨界音乐,而‘棒辣妹’四重奏做到了跨越形式与国家界线!”

  Eos出生于威尔士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演员,母亲则是音乐老师,五岁时因为羡慕姐姐学小提琴,向母亲要求后才开始了丰富的音乐生涯。其中还有一段难忘的求学时光,为了到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上课,她和姐姐必须每个星期六一早4:30起床坐车到伦敦。Eos从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后,不断四处演出,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回为澳大利亚及爱尔兰女王和首相演奏。她除了继续加强古典造诣,也活跃于流行音乐界,和一些大人物合作,包括“神圣喜剧”乐队(TheDivineComedy)、“孪生卡度”乐队(CocteauTwins)和朱里安-库普(JulianCope),也出现在佳贝丽(Gabrielle)和“险峻海峡”乐队。吉他手马克-诺弗勒(MarkKnopfler)和“非法利益”(VelvetUnderground)乐队是她的偶像。

  姓名:HaylieEcker

  “棒辣妹”四重奏之第一小提琴

  来自澳大利亚珀斯

  语录:“加入‘棒辣妹’四重奏,为我的演奏打开新视野,不同以往的感受!”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珀斯、平日爱冲浪滑水的Haylie是家中长女,曾经因为父亲的医生工作举家迁移到国外住了3年,这个经历让她日后能自在愉快地和陌生人相处,也懂得去适应不同的环境;五岁开始学小提琴,进入音乐学院后曾下了一番苦功,每天课后至少练琴7小时,投入程度之深使她足足6个月几乎没和别人交谈,只是在压力大的时候她会打电话回家向妈妈哭诉。然而一切努力终究在毕业时成为骄傲,她以一等奖成绩从吉洱霍音乐戏剧学院(Guildhall)取得学位。Haylie心目中的超级偶像是“朋克”小提琴家甘乃迪、吉普赛小提琴家勒克图什。在加入“棒辣妹”之前,Haylie就经常在国际间巡演,现在,能以“棒辣妹”四重奏之姿继续古典小提琴的生涯,令她十分满意。

CD1

1-4 Quintet in B flat major, KV 174

5-8 Quintet in C major, KV 515

CD2

1-4 Quintet in G minor, KV 516

5-8 Quintet in C minor, KV 406(516b)

CD3

1-5 Quintet in D major, KV 593

6-9 Quintet in E flat major, KV 614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0976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