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的古老起源——曾经是男人必不可少的配饰

高跟鞋的古老起源——曾经是男人必不可少的配饰,第1张

高跟鞋体现出某种女性气质:优雅,性感。 但是从1843年开始,直到17世纪中叶,高跟鞋主要是男性穿的实用鞋。

实际上,高跟鞋最初是为男性设计的,具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多伦多巴塔鞋博物馆的伊丽莎白称,在十世纪的波斯,士兵骑在马背上穿着高跟鞋。鞋后跟可以帮助他们在马镫上站起来,保持脚掌稳定,并用弓箭瞄准敌人(牛仔靴仍旧保持这种鞋跟)。随着时间的流逝,高鞋跟出现在整个欧洲男性贵族的鞋上。然而,从17世纪中叶开始,高鞋跟与所谓的“女性化”特质(例如性)联系在一起,女高跟鞋随之而来。

20世纪中叶时高跟鞋非常笨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飞机工程中使用的技术和材料被应用于鞋子,从而形成了高跟鞋。鞋跟需要细的金属柄,强度足以承受人体的重量,但又具有足够的柔韧性以允许鞋子移动。

鞋匠和穿着者一直在寻找既高又舒适的鞋跟。它们的目的是减轻高跟鞋使身体前倾的角度,因为这种角度迫使脚掌几平方厘米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

足病医生转变为鞋子的设计师奥洛夫使鞋内衬有记忆泡沫,以吸收每一步痛苦的冲击。鞋底经过精心设计,可以支撑脚掌,并平均分配穿着者的体重。企业家安东尼娅制作的鞋里面有条纹,以防止脚滑动及起水泡。越来越多的公司制造可调节高度的高跟鞋:会议室调整为两英寸,夜总会调整为四英寸,家里则没有高度。

男生穿高跟鞋会很别扭,而且会很不适。

追求美是人类的本能,而追求时髦及效仿自己所嫉羡者也是很多人的天性。自古以来便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说。缺乏贵族物质基础的女性在穿着高跟鞋的时候无疑会根据各人生活环境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痛苦。

高跟鞋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服饰选择而已,高跟鞋有着它自己的语言,高跟鞋本身是一种文化。

高跟鞋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早期的高跟鞋因造鞋技术及用料的限制,鞋跟只能造成漏斗状,即跟部自鞋底开始收窄,到底部再扩大。鞋跟后来虽可发展成笔直,却依然欠缺线条美。直至50年代的钢钉技术改革了高跟鞋,设计师才能设计出现今女士又爱又恨的尖细鞋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31142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