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是云剑老师2004年全军汇演晚会,以全军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杨业功将军为背景原型创作的歌词,二炮首长点名让二炮文工团著名作曲家楚兴元曲谱,歌唱家金波演唱,在汇演那天,金波演唱这首,<感动中国》得到了满堂喝彩。
2012年6月,第18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式上由蔡国庆独唱此曲,并收录于2012年《蔡国庆演唱歌曲精选》专辑。
2、《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是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叶佩英原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
制作组用了一个月时间挑选作曲人选,经过反复聆听、比较,选择了郑秋枫。郑秋枫为《我爱你,中国》谱曲只用了一两个小时,但准备的时间很长。他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海南岛兴隆农场体验生活,为的是感受归侨真实的生活,寻找灵感。
3、《在希望的田野上》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由歌手彭丽媛演唱,于2001年1月发行,所属专辑《世纪歌典Vol12 1978 - 2000》1980年,陈晓光作为《歌曲》月刊编辑,在四川温江农村深入生活,亲身感受到了农民发自心底的喜悦和农村的巨变,心情非常激动。”
他回忆说:“当年我就住在温江,还记得那时田野中点缀着一个个竹林盘,林盘中有不少农户盖起了新房,傍晚时分炊烟袅袅,那景象真美”。
于是他写下了“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这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作曲家施光南拿到歌词后也非常激动,同样只用了一天就顺利完成了谱曲。
4、《乡恋》
《乡恋》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马靖华填词,张丕基谱曲、编曲,是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插曲。歌曲收录于专辑《乡恋-李谷一影视歌曲》中。
《乡恋》并非一首歌那么简单,是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界内的一颗“信号弹”。它昭示着文艺应该告别统一、僵化的模式,告别千人一面,千曲一调。有尝试,就有碰撞,甚至是论战,进而“刮风下雨”。歌曲内容朴素,无出格之处。
5、《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是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由刘德华和那英合唱的一首歌曲,词曲创作者为罗大佑 。
《东方之珠》代表性地呈现出香港的沧桑变化,因而在回归的气氛中广泛流传开来,更成为所有以香港为主题的流行音乐中最为著名的歌曲之一。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林海音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省苗栗县,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1921年随父母回到台湾;1923年又随全家迁居北京,并在北京城南定居下来。一直到1948年才同丈夫、孩子一同回到故乡台湾。
林海音自幼在北京读书,长大后曾就读于女师,后进北京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即进北京《世界日报》当记者,还曾当过编辑、图书馆馆员。这些职业提供了广泛的机会,使她能较深入地了解旧北京的社会风貌,为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素材。她的成名之作小说《城南旧事》即取材于这段生活。1948年林海音同丈夫回到台湾后,即被刚创刊不久的《国语日报》聘为编辑。1951年《联合日报》创刊,她被任为《联合日报》副刊主编,她的丈夫为主笔。这一时期,她特别注意扶植和支持台湾的本土作家。如当时钟理和的稿子经常被退,林海音却常常使他的稿子重见天日。钟理和死后,林海音还替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雨》,接着他的长篇小说《笠山农场》也在《联合日报》副刊上连载了。在主编《联合日报》副刊时,林海音刊登了一首名叫《船》的诗,内容是叙述有一艘船在大海里飘了很久,最后飘到一个孤岛上,金银财宝慢慢用完了,于是陷在困苦之中。台湾当局认为这是影射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生活状况,把作者抓了起来,林海音也因此不能再编副刊了。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1957午《文星杂志》创刊,林海音任编辑,同时又担任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她创办和主编了《纯文学》月刊,直到1972年《纯文学》停刊后,她又独立负责纯文学出版社,出版《纯文学丛书》。
1976年11月4日,中文报业协会第九届年会在香港富丽华酒店开幕,林海音以台湾代表团团员的身份出席,并发表演讲。她后期从事儿童文学。
林海音的文学生涯发端甚早,始于北京,而这一切同她的家庭有密切的关系。林海音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林焕文是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年受汉学的熏陶,后来又在“国语学校”师范部接受日本教育,精通日文,曾任教于台湾新埔公学,著名的日据时期的台湾作家吴浊流做过他的学生。后来林焕文远渡重洋到日本经商,在那里生下长女英子——林海音。以后又迁居北京,任邮政局课长。林焕文人缘好,又慷慨仗义,这对童年的林海音影响很大。
长大后林海音生活情趣广泛,不计牺牲,勇挑重担,慷慨助人,这些性格特点,可以说是承袭于父辈而发展于自身。由于父亲早逝,面对生活和社会的重压,林海音对社会的认识较之同龄人更成熟更深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她创作小说的动力和源泉。在北京时,林海音已开始了文学创作。1948年回到台湾后初期的一段时间,她撰写了一些杂文和散文,大约是在1951年,林海音才真正走上作家的道路。她的作品十分丰富,包括小说、散文、杂文、评论、儿童读物等多种体裁,而以小说创作为主。
林海音作为台湾老一代的作家,对台湾文学事业的贡献集中表现在小说创作、培育新人和兴办刊物三个方面。关于兴办刊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她除了担任新创办刊物的编辑外,还亲自创办《纯文学》月刊达五年之久,并以选择作品质量高而享誉文坛,推荐并发表了许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后来又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其宗旨与《纯文学》月刊相似,选书认真,注意质量,颇受读者欢迎,至今仍是台湾有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在培育新人方面,林海音可谓为培育台湾文坛的一代新人倾注了心血,功绩卓著。60年代以来台湾涌现出的许多文坛新秀,多受她的提携和影响。这固然与她长期担任报刊编辑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出自对文学事业的热爱和对造就新人的热情。台湾知名作家钟理和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前笔耕,死后成名”,他默默笔耕一辈子,生前不为人们所知,而他的死后成名却应归功于包括林海音在内的几位知音。林海音在《一些回忆》一文中曾说起这件事。钟理和死后,其长子写信给林海音,请求她能帮助出版其父的著作。林海音一口承担下来,然后用募捐来的钱出版了钟理和的作品《雨》,这时距死者祭日仅有百日;而死者的另一本书《笠山农场》也在其周年祭时出版了,完成了死者的最终遗愿。林海音还如同当年扶植钟理和那样,以其在文学界的影响来提携钟铁民,使钟铁民逐渐成长为台湾小说界的后起之秀。钟氏父子从林海音那里受益良多,而身受这种恩泽的又何止钟氏父子呢?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总之,林海音的生活积累有两个来源:一个来自旧北京,一个来自台湾。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台湾作家。 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
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富的。她已出版了18本书。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以其7岁到13岁的生活为背景创作的。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作者心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一去不还。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时的那些景色和人物,于是把它们写了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是林海音写这本小说的初衷。
作品赏析
《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城南旧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 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 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 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 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 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 《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事》、
《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云》、《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 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二
林海音从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 人们的心。那北京风貌、台湾民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师生之 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我漫写北平,是为了我 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陈谷子·烂芝麻》)她把满腔思恋,倾诉于对昔日亲朋好友的怀念中,表现在 北京特有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市场变化的描绘上。至于北京的四季美景,在作 者笔下,展现的是一幅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明媚的春,欢乐的夏,红叶满山的秋,鹅毛大雪的冬。“那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去,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季 节啊!”“然而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恋北平!” (《苦念北平》)。作者的绵绵情思,真是“诉不尽,理还乱”!此外对天安门、 故宫、景山公园、文津街、虎坊桥、天桥、地坛等地的深情描绘,都洒下了作者相 思的泪。因为“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根一样。”人同树,没有根是无法生存 的。这也是她虽然长住台湾,但她这个人,她的作品却“有浓厚的北平味儿,”“甚至比北平人还北平”的原因。
她自然也爱她的故乡台湾。那里到处可见的相思树、香花,台北的温泉,狮子
山的美景,妈祖生日的热烈气氛,高山族少女的恋爱生活……都再现在她的篇章中, 倾注着她的温情。而对故乡的英雄,则更是无限崇敬,如《雾社英魂祭》,洋洋数 千言,从雾社山民的祖先写到今日雾社的庄严美丽,从山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写到日 寇入侵后的悲惨命运,又从山民的奋起反抗写到殖民地者的残酷镇压,更从英雄的 顽强战斗写到烈士精神的永垂不朽。跨越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描写了那样壮阔的画 面,全文感情深沉而主题深刻,笔势纵横而线索明晰,处处围绕着烈士精神与山河 同在这个凝聚点取材,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从而使这篇祭文成为 一首缅怀英烈的颂歌。
林海音的另一些散文,则注重哲理的探求。如因“窗”的特殊作用而判“窗是
有情的”(《窗》),而“门”则是“无情的东西”(《门》);作者通过对“门” 的有关成语的种种解释,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得别具一格。更指出狗仗人势的 可憎(《狗》),至于钱,也不是万能的东西,因为它买不到青春、生命的真理 (《钱》)。只有春,才是充满希望的,“儿童,春天,希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生”(《春》)。这些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散文,是林海音对人生深入观察的结 晶。
林海音叙写夫妻情、母子爱、师生谊之类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
美。如妻子为尽妇责,好心地把丈夫书桌上乱物整理好,反而引起丈夫的怪脾气,
妻子据理力争,丈夫只好认输:“算你赢,还不行吗?”结尾多么风趣而亲呢!
《今天是星期天》中的丈夫,为了让忙了一星期的妻子休息,不让她进厨房,他带
领孩子们做饭炒菜,把他对妻子的体贴,以及他不会做家务事而闹出的各种笑话,
渲染得满纸生辉。作者还常选用一些生活细节来突出这种情趣,如“丑小鸭”们
“侦察出父母因熬夜写作而偷吃东西”的物证后,四张小脸冲着“我”要求“赔”
的笑剧(《鸭的喜剧》);为帮助学生默默改错误,以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她又
采用先叫学生一个一个走到操场,让偷球者自己去还球,小偷不敢还;后又用学生
和老师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又一个一个走进来,小偷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球放
回原处,虽然老师明知是谁,也不点破,这一组细节描写,显得新颖别致,更体现
老师一片爱心和巧妙的工作方法。……这样描写,妙趣横生,充满诗情画意,折射
出作者热爱生活的底蕴。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如《贝多芬的力》,作
者既写贝多芬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早丧,又写他负担全家生活和培育两个弟弟的艰
难,也写他失恋的痛苦,耳聋的打击,以及他立了遗嘱又奇迹般地活了二十五年,
直到完成《第九交响乐》才在贫病中逝世。全文紧紧围绕着这位杰出人物对事业的
执著追求,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力”这个焦点上,从而使这篇散文凝炼、浓
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辛酸餐馆泪》。《日落百老汇》、
《诗的婚礼,诗的岁月》也体观这种构思的特点。有些篇章,用对比突出主题,如
《五十两黄金·一块抹布》、《二弦》。但她大多散文,都以清新的文字和素淡的
笔调,将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
的感受。
林海音小说则为我们展开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并以反映我国特殊历史时代的
真实面貌而得到人们的赞扬。
林海音特别关心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她大部分小说,不管是以北京为背景
还是以台湾为背景,处于中心位置的,始终是妇女问题。她的许多反映旧中国妇女
命运的作品,既是探讨中国妇女问题的记录,也是寄托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自
传体小说《婚姻的故事》描述婆母、姨娘、“我”和妯娌、友人的不同婚姻,“给
我无限回忆”。深深的乡愁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如《城南旧事》就是通过
宋妈、兰姨娘、秀贞和爸妈等人物命运的描写,表现作者对北京的思念之情。
描写大陆来台妇女和台湾妇女的生活际遇,是她探索中国妇女问题的继续。她
们不是忙于事业而失去家庭的温暖(《春风》),就是为养家活口沦为受人凌辱的
戏子(《风雪夜归人》);不是为挣钱送妹妹读书而只好卖唱(《孟珠的旅程》),
就是在失学失业的痛苦、寂寥中被变态的恋情吞噬(《晓云》)。而秀惠的自杀身
亡,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台湾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玫瑰》)……总之,林海音
笔下的妇女,不论贫富贵贱,年龄大小,文化高低,籍贯出身,“都是一群被虐待
者”。她重现了二十年代旧中国妇女和五六十年代台湾妇女的苦难生活,也写了她
们的反抗,如歌女玫瑰以跳楼自杀来抗议养母和社会对她的坑害。但大多数妇女的
“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叶石涛语),林海音为被侮辱被损害者鸣不平,
却找不到出路。这又一次证明,妇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社会问题。
除了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外,林海音的小说,还反映大陆赴台人员的寂寞、
对大陆亲人的思念(《晚晴》)和谋生的艰难(《蟹壳黄》),以及台湾城市贫民
不幸的命运(《鸟仔卦》),台湾菜农的困苦生活和望子成龙的心愿(《要喝水吗?》)。 而《萝卜干的滋味》、《爸爸不在家》等短篇小说,则是儿童生活的写实。
林海音还写了不少童话,由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林海音童话集》,一本
为故事篇,有《请到我的家乡来》、《迟到》、《三盏灯》、《哈哈哈)、《爸爸
的花椒糖》、《金桥》、《骆驼队来了》、《察家老屋》、《童年乐事》;另一本
为动物篇,内有《我们都长大了》、《小快乐回家》、《六趾儿》、《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不管是故事箱或动物篇,都充满儿童情趣。作者将浅显
的哲理、深刻的主题用小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表现,都使小读者爱不释手,百读
不厌,是寓教于乐的精品。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塑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如
果被描写的人物,在某个时期来说,是最具体的个人,那就是典型。”(屠格涅夫
语)林海音致力于写人,写人的命运,灵魂,性格,井通过“最具体的个人”的复
杂性格,折射出社会的风貌,勾勒出整个时代的面影,这是她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
主要原因。林海音写了许多婚姻故事,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就是因为不管是哪一
代的婚姻,哪一个具体人,都有时代的特点,环境的印记,人物自己的个性。反映
清末民初女性悲剧的《烛》中的大妇,明明反对丈夫娶妾,表面上却要赞同;心里
对秋姑娘恨得要死,外表上却又显得雍容大度。她的独特性格和复杂感情明显地带
有时代的标记,环境的烙印,因为中国社会长期受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等封建宗法思想像枷锁一样禁锢着妇女的思想和言行。在男子为中心
的宗法社会里,男人娶妾,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大妇的美德,是对丈夫的顺从,对
小妾的忍让和宽容。但被弃的痛苦,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又使她不甘于默默忍受这
难堪的境遇。于是她采取“装病”这个反抗形式,以惩罚丈夫的变心和小妾的得宠。
而这种反抗丝毫无损于丈夫和小妾的恩爱缠绵,自己倒由假瘫变成真瘫。她渴望丈
夫的爱,而得到的只是他假意的关怀。无疑地,她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受
害者。《晚情》中的姚亚德,是大陆去台人员,在孤独无聊中打发难熬的岁月,日
夜思念留在大陆的妻子儿女,托人打听,才知妻子已经病逝,女儿又很难来台,他
只得把满腔深情,移于被海员丈夫抛弃的台湾妇女。姚亚德的乡恋和思亲,以及在
寂寞中重建家庭的愿望,是由于国未统一,家难团聚这一具体社会环境造成的。作
者通过“这一个”姚亚德的境遇,反映了大陆去台人员的“一般”心愿。《玫瑰》
中的秀蕙,原是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爱唱歌,爱生活,可是她却是一个命运掌握
在别人手里的养女。由于作者把她放在笑贫不笑娼、观光事业畸形发展的当代台湾
这个社会环境中来刻划,详尽地写了她的挣扎和奋斗,却仍然逃脱不了当歌女任人
蹂躏的命运,才十七岁就自杀身亡。作者在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同时,逐步
展示了秀蕙(即后来被歌厅老板改名为玫瑰的少女)纯洁、上进、倔强而富有反抗
精神的性格特征,使读者通过秀蕙这一人物形象,加深了对促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
环境的认识。
林海音还常常运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划人物
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短篇小说《初恋》,就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语言行动,表现她
善良的本性、高尚的情操。她早年丧母,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和年少的妹妹,错过
豆蔻年华。于是父亲特意从大学带回一个助教来家过暑假,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大女
婿。她也对这位仪表堂堂的青年一见钟情。可是他爱的不是她而是小妹。作者用一
组细节描写,凸出她怎样由幸福的天堂跌入痛苦的深渊:他约她出来谈话,她激动
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但完全意外的结局使她支持不住自己,只好“将肩头靠在
大树上”却仍然答应他的要求,劝父亲允许他向小妹求婚,她认为她的退让给心爱
的人带来幸福,自己虽痛苦,却值得,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纯洁的灵魂!林海音的
成名作《城南旧事》中几个人物性格的刻划,如宋妈、小英子、父亲等也是通过他
们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特别是疯女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
她时而痴呆时而清醒的语言行动来突出的。长篇小说《晓云》女主人性格的刻划,
也是通过她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在台湾,一般女孩子,千方百计想找个留洋的丈
夫,以便跟着喝洋水。而晓云却不理睬已经留洋而且品貌才学兼优的俞文渊的苦苦
追求,这就说明她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但她明知梁思敏是个有妇之夫,却不能克
制自己的感情,以致造成怀了孕而不能结婚的悲剧。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原因,
也有家庭因素。生活在那个不重视传统道德的社会里,自幼又那么尴尬地度过少年
时期,这就造成了她敏感、内向、孤僻、郁闷的性格,这就难怪她与踌躇满志喜好
高谈阔论的俞文渊谈不到一块,而爱深受婚姻不幸,却同样敏感、内向、郁闷的梁
思敏。作者通过她的语言行动,叙写了她种种挣扎,袒露了她的欲罢不能,才使读
者感到她并非轻浮少女。是台湾社会另一类不幸少女的典型。
林海音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以显示人物自身的独特性。同是通过母
爱表现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我们的爸》以母亲的离婚再嫁来表现她的明智、坚
强和对子女的爱心,《母亲的秘密》却以拒绝爱情、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突出母亲温
柔内向的性格和对儿女的慈爱。这种题材类似写法却不同的隔篇对比,人物形象各
具异彩。至于同一篇或同一部作品中运用对比刻划形象,更是具体突出。《风雪夜
归人》对女主人公李明芳当演员前后的境遇、思想性格则以纵线表达方式加以对比,
使读者能触摸到人物思想感情的脉络,看出其前后的变化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突出李明芳学生时代天真纯朴的性格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以及来台湾后为生活所
迫不得不当明星的苦恼和伤感:面对剧场老板和达官贵人的侮辱,她反抗、躲避,
失业的丈夫却不理解,反映她生活的贫苦和社会的黑暗。林海音中长篇小说中的对
比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既有情节线索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全面对比,也有
人物之间某个特征的局部对比。如长篇小说《春风》,就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围
绕静文的性格命运,一条围绕着秀云的性格命运,这两条线索自始至终都在强烈的
对比中开掘着。静文家境贫寒,秀云则富有;静文用半工半读完成自己的学业,秀
云则依靠父亲的供养顺利读完大学。静文毕业后即投入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建立
家庭,供应丈夫曹宇平读书,秀云毕业后却随夫冯启光出国,不是为深造或工作,
而是作“随件”;静文成为模范校长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秀云则被称为模范妻子而
被丈夫宠爱;静文有强烈的事业心而希望夫妻“双轨并进”,结果反使自己的丈夫
成为别人的丈夫,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秀云则把自己溶于丈夫的事业,而使家庭生
活美满。这是两条情节线索的对比,也是静文与秀云两个人物间的全面对比。至于
人物之间的某些特征的局部对比,更是俯拾皆是。如静文的严肃、认真、勤奋和秀
云的活泼、随和、懒散;静文的坚强、进取和曹宇平的懦弱和安于现状;静文的开
朗、积极和立美的忧郁消沉。即使是肖像描写,也常常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各自不同
的外貌特征,如静文的小巧清瘦,秀云的高大漂亮,立美(曹宇平的同居夫人)的
娇弱柔美等。通过静文与不同人物的不同侧面的对比,她的立体形象就活现在读者
面前,而且血肉丰满,令人难忘。
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灵魂探索,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林
海音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林海音的许多小说,常常通过“想”、“回忆”、
意识流动来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如《烛芯》,作者以过去和现在交
错出现的手法,叙述女主人公元芳的大半生生涯,从抗战前在故乡天津的生活,一
直写到现在台湾的新家,其时空跳跃之大,意识流动之活跃,在她的短篇小说里首
屈一指。元芳由丈夫俊杰的小别想起二十五年前她与前夫志雄的大别,想起她怎样
为了志雄而遭受日本人的拳打脚踢,造成小产,住院也没保住孩子的严重后果,而
志雄却在四川另娶了一位抗战夫人;想起来台后他们夫妻三人尴尬而痛苦的生活,
以及她和志雄离婚,和俊杰的再婚……通过元芳的意识流动,以及她的沉思与回忆,
将大陆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连贯起来,并用台风之夜摇曳不定的烛光点缀场面的交
换一一展现,显得真切、细腻、深情。
在某些篇章里,作者则不采用内心独白或全面解剖心理的方法,而是用暗示,
把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三者熔成一片,因为想和做、言和行总是密切相关的。如
作者早期小说《迟开的杜鹃》中的亚芳,四十多岁还未婚,当表妹为她介绍男友而
请她吃饭时,她这顿饭吃得“不知肉味”,表妹问她为何吃得那样少?作者紧接着
写道:
亚芳用手按住心口,眉头一皱:“这两天胃不舒服。”其实她的胃何尝不舒服,
倒是心不舒服了,“她恨不得立即回到宿舍,躺在冰冷的单人床上痛哭一场”;因
为眼前这男子,正是她少女时代在大陆拒绝过多次的人啊!这里,表面看来,是神
情动作语言的精工细刻,实际上却是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不
正可以看出她对当年在祖国北方读书和工作生活的留恋,对来台后飘泊凄苦的无奈,
以及此刻急于找个归宿的心态。
有时,每个动作都是说话,每句话都是动作,每句话,每个动作又都是心理活
动的印证。如孟珠与许午田相爱后的每一举动、每一段对话,每一缕思念,都暗示
两人心理的进展(《孟珠的旅程》)。甚至在没有语言,而且动作很少的场合,心
绪的波动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他握住我的手,望着我的脸,在默默中,你知道其中的情意
有多少?
——《爱情象把扇子》
还有什么描写,能如此传神地突出一对恋人定情时甜蜜的心境?
三
五六十年代,是林海音创作的丰收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林海音已成为海内外
读者敬仰的著名作家了。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现代派文学风靡台湾文坛,当台湾现
代派某些作家向西方膜拜,宣称只要“横的移植”,不要“纵的继承”的时候,林
海音却坚定走自己的民族化的道路,实在难能可贵。
鲁迅先生说:“我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风俗,街头风景……现在的文
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林海音的散文、
小说正是借助于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世态,地方风景的精心描绘,从而加深了
作品的民族化特色,增添了艺术魅力,而为世界瞩目。如八大处的雄伟,白云观的
热闹,护国寺的庙会,香山的红叶,卧佛寺一丈多长的卧佛等等,写的是北京的景,
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民族情(《骑小驴儿上西山》);至于对北京中秋节晚上家家
拜月和分吃团圆月饼的礼俗(《婚姻的故事》),台湾妈祖生日的热烈庆贺、端午
节划龙舟的盛况,高山族的恋爱生活(《台湾民俗杂辑》)等描写,也鲜活地表现
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画图和情趣。
林海音不仅刻意描绘出动人的风景风俗画,还常常把时代的光彩注入民情民俗
中,呈现出这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年代的真实面貌。如《城南旧事》中群众观看革命
学生和盗贼“出红差”场面的描写,既突出北伐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残酷镇
压,也显现了社会的混乱。《殉》把“仍然留在时代那一边没有跳过来”的妇女所
遭遇的包办婚姻和“冲喜”旧俗,写得凄凄惨惨;至于台湾三世、四世同堂的“养
女世家,以及养女被侮辱、被摧残的悲苦命运(《玫瑰》),又从另一角度揭露了
台湾畸形发展的观光事业的真相。林海音小说中所写的每一件事,每一情节甚至细
节,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但又无不打上民族的、时代的和社会的印记。
在民族化的典型环境中,活跃着民族化的典型人物,这在林海音小说中是相当
突出的。如《城南旧事》中的宋妈和秀贞,《婚姻的故事》中的婆婆和姨娘,《殉》
中的朱淑芸,《金鲤鱼和百裥裙》中的大太太和金鲤鱼,《烛》中的大妇和小妾,
《晚晴》中的姚亚德等等。至于对中国文学民族传统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几见于每
篇作品。她的成名作《城南旧事》,就继承了中国小说结构上的“有头有尾,疏密
相间,似断实连”的优秀传统,并运用我国读者喜闻乐见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自
己的语言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深刻的主题。
林海音的小说创作,虽然注意保持民族特色,但对于西方现代文学的某些技巧,
也剔其杂质,取其精华。如短篇小说《烛芯》、长篇小说《晓云》等,就具有意识
流小说的某些特点,但又不完全是意识流的作品。它们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
取了现代派某些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杰作。林海音注意把传统的叙述描写和意识流
写法融为一体,构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西方现代派色彩的风格,从而使作品的主
题更鲜明,人物形象更立体化,这正是林海音创作中精益求精的结果。
林海音创作的个人风格,也是在其民族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那就是:朴素、自
然、淡雅。
一说起朴素、自然、淡雅,人们常常只想到作品的语言文字,其实,它主要表
现于内容的实质,如作品题材、结构、情节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真挚自
然笃诚,当然也包括语言文字。林海音笔下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刀光剑影的
斗争,她写的都是身边事、儿女情、母子爱、师生谊。这些,都是平淡无奇的,她
却能对这些平淡的日常生活作出不平淡的处理,寓深意于质朴之中。宋代诗人梅尧
臣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散文、小说创作何尝不是如此。《思冰令人
老》写的是作者在台湾旱冰场观看白雪冰团表演时的所想所盼,却落笔于“我们是
从有冰雪的地方来,仍当回到有冰雪的地方去。”这篇文章是那样质朴、单纯,内
涵丰富、厚实!小说《城南旧事》,写的不过是宋妈、小偷、疯女秀贞,兰姨娘、
父亲等人的生活命运。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林海音却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因此,
她透过来妈丧失一双儿女却仍然善待东家孩子,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透过疯女的表
面看到她本质上的可爱可亲可怜;透过小偷的“可恨”,看到他的无奈和可敬,因
为太穷,他得让母亲吃饱和让弟弟读书;透过兰姨娘的现在看到她苦难的童年;也
透过父亲接济革命青年和导致父亲身亡的事实,看到父亲的所爱所憎。作者正是从
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发掘出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但是,这么美的人,
这样令人难忘的事,这样令人怀念的地方,都离“我”而去了,作者对祖国故土的
思念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作品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题材表现出来的,
而且正以它的丰富内蕴,它的含蓄,它的深邃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大陆去台人员思
念乡土亲人,更是极普通极常见的事,《晚晴》通过一个老人寂寞思亲和他的朋友
——也是老人因有家不能归而“投环”自杀的描写,把盼望祖国统一的灼热主题,
深埋在思亲的质朴文字底下,从而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和强烈的共鸣。
这种朴素、淡雅、自然的风格,表现在人物塑造上,更为突出。她笔下的人物,
不是淡色素描,就是工笔细雕,她从不用浓墨重彩把人物嵌进油画里。
林海音的小说,其情节结构,也有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质朴美。
就像生活中原有的样子,作者不过把生活中的活人真事搬上纸面而已。这种“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结构艺术,当然是作家深思熟虑、精巧构思的结
果。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她的作品在结构上也力求变化多端,给人种种新意。有的
以书信体结构情节,突出人物的心灵美,如《萝卜干的滋味》;有的用讲故事的方
法构小说,如《婚姻的故事》,作者把几代人的不幸婚姻,讲得详略得当,写得真
切感人;有的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表现主人公命运的多变,如《烛芯》;有的开门见
山直叙赴宴的感受,如《春酒》;有的顺写(《继母心》);有的倒叙(《初恋》、
《兰色的画象》);有的倒述、插述并用(《某些心情》);有的采用几个人物分
别立传的结构方式(《我们的爸》);有的直叙到底(《一件旗袍》、《台北行》、
《阳光》);有的简洁明朗,像速写,如短篇小说《再嫁》、《冬青树》;有的铺
陈委婉,如长篇小说《晓云》)。即使都是长篇小说,也因不同题材而采用不同的
结构方法,如《城南旧事》通过五个系列故事表现一个主题:故上之恋,别离之憾。
《春风》则通过两个朋友的不同命运为主次线索的结构方法,表现由大陆去台湾的
知识分子事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孟珠的旅程》则采用一种更接近于散文的写法,
因而显得更为自然、质朴,并带有一种女作家所特有的温柔细腻的笔触,将歌女的
悲欢,姐妹之情,男女之恋,都在舒徐动人的叙写中得到最完美的艺术体现,读来
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林海音作品的质朴自然,还表现在她深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她不像一些作者忸
怩作态故作多情,而是把自己火热的心、全部的情熔于作品,把自己的爱与恨倾注
在人物的际遇中。这种感情首先表现在她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上/cn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
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
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
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
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
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
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
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
《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
《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
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二
林海音从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她的散文充满乡恋、哲理、亲情,浸润着
人们的心。那北京风貌、台湾民情、异国景物,以及天伦之乐、同乡之亲、师生之
谊,读书心得,偶闻杂感,都令人兴起缕缕情思。而最令人感动的是:大多文字都
流露出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挚爱,对第二故乡北京的怀念。“我漫写北平,是为了我
多么想念她,写一写我对那地方的情感,情感发泄在格子上,苦思的心情就会好些。”
(《陈谷子·烂芝麻》)她把满腔思恋,倾诉于对昔日亲朋好友的怀念中,表现在
北京特有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市场变化的描绘上。至于北京的四季美景,在作
者笔下,展现的是一幅幅彩色鲜明的图画:明媚的春,欢乐的夏,红叶满山的秋,
鹅毛大雪的冬。“那古城曾倾泻我所有的感情,春来秋去,我是多么熟悉那里的季
节啊!”“然而这一切,在这里何处去寻呢?像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恋北平!”
(《苦念北平》)。作者的绵绵情思,真是“诉不尽,理还乱”!此外对天安门、
故宫、景山公园、文津街、虎坊桥、天桥、地坛等地的深情描绘,都洒下了作者相
思的泪。因为“那里我住得太久了,像树生根一样。”人同树,没有根是无法生存
的。这也是她虽然长住台湾,但她这个人,她的作品却“有浓厚的北平味儿,”
“甚至比北平人还北平”的原因。
她自然也爱她的故乡台湾。那里到处可见的相思树、香花,台北的温泉,狮子
山的美景,妈祖生日的热烈气氛,高山族少女的恋爱生活……都再现在她的篇章中,
倾注着她的温情。而对故乡的英雄,则更是无限崇敬,如《雾社英魂祭》,洋洋数
千言,从雾社山民的祖先写到今日雾社的庄严美丽,从山民的自由幸福生活写到日
寇入侵后的悲惨命运,又从山民的奋起反抗写到殖民地者的残酷镇压,更从英雄的
顽强战斗写到烈士精神的永垂不朽。跨越了那么漫长的岁月,描写了那样壮阔的画
面,全文感情深沉而主题深刻,笔势纵横而线索明晰,处处围绕着烈士精神与山河
同在这个凝聚点取材,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熔于一炉,从而使这篇祭文成为
一首缅怀英烈的颂歌。
林海音的另一些散文,则注重哲理的探求。如因“窗”的特殊作用而判“窗是
有情的”(《窗》),而“门”则是“无情的东西”(《门》);作者通过对“门”
的有关成语的种种解释,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得别具一格。更指出狗仗人势的
可憎(《狗》),至于钱,也不是万能的东西,因为它买不到青春、生命的真理
(《钱》)。只有春,才是充满希望的,“儿童,春天,希望,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生”(《春》)。这些内涵丰富、哲理深刻的散文,是林海音对人生深入观察的结
晶。
林海音叙写夫妻情、母子爱、师生谊之类的散文,充满一种真挚。亲切的情趣
美。如妻子为尽妇责,好心地把丈夫书桌上乱物整理好,反而引起丈夫的怪脾气,
妻子据理力争,丈夫只好认输:“算你赢,还不行吗?”结尾多么风趣而亲呢!
《今天是星期天》中的丈夫,为了让忙了一星期的妻子休息,不让她进厨房,他带
领孩子们做饭炒菜,把他对妻子的体贴,以及他不会做家务事而闹出的各种笑话,
渲染得满纸生辉。作者还常选用一些生活细节来突出这种情趣,如“丑小鸭”们
“侦察出父母因熬夜写作而偷吃东西”的物证后,四张小脸冲着“我”要求“赔”
的笑剧(《鸭的喜剧》);为帮助学生默默改错误,以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她又
采用先叫学生一个一个走到操场,让偷球者自己去还球,小偷不敢还;后又用学生
和老师一个一个走出教室又一个一个走进来,小偷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把球放
回原处,虽然老师明知是谁,也不点破,这一组细节描写,显得新颖别致,更体现
老师一片爱心和巧妙的工作方法。……这样描写,妙趣横生,充满诗情画意,折射
出作者热爱生活的底蕴。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林海音散文构思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为使散文神凝,她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如《贝多芬的力》,作
者既写贝多芬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早丧,又写他负担全家生活和培育两个弟弟的艰
难,也写他失恋的痛苦,耳聋的打击,以及他立了遗嘱又奇迹般地活了二十五年,
直到完成《第九交响乐》才在贫病中逝世。全文紧紧围绕着这位杰出人物对事业的
执著追求,把许多有关的片断汇集于“力”这个焦点上,从而使这篇散文凝炼、浓
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辛酸餐馆泪》。《日落百老汇》、
《诗的婚礼,诗的岁月》也体观这种构思的特点。有些篇章,用对比突出主题,如
《五十两黄金·一块抹布》、《二弦》。但她大多散文,都以清新的文字和素淡的
笔调,将一个短小的故事、一件普通的事物,舒徐自如地写出来,让读者得到丰富
的感受。
林海音小说则为我们展开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并以反映我国特殊历史时代的
真实面貌而得到人们的赞扬。
林海音特别关心中国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她大部分小说,不管是以北京为背景
还是以台湾为背景,处于中心位置的,始终是妇女问题。她的许多反映旧中国妇女
命运的作品,既是探讨中国妇女问题的记录,也是寄托乡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自
传体小说《婚姻的故事》描述婆母、姨娘、“我”和妯娌、友人的不同婚姻,“给
我无限回忆”。深深的乡愁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如《城南旧事》就是通过
宋妈、兰姨娘、秀贞和爸妈等人物命运的描写,表现作者对北京的思念之情。
描写大陆来台妇女和台湾妇女的生活际遇,是她探索中国妇女问题的继续。她
们不是忙于事业而失去家庭的温暖(《春风》),就是为养家活口沦为受人凌辱的
戏子(《风雪夜归人》);不是为挣钱送妹妹读书而只好卖唱(《孟珠的旅程》),
就是在失学失业的痛苦、寂寥中被变态的恋情吞噬(《晓云》)。而秀惠的自杀身
亡,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台湾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玫瑰》)……总之,林海音
笔下的妇女,不论贫富贵贱,年龄大小,文化高低,籍贯出身,“都是一群被虐待
者”。她重现了二十年代旧中国妇女和五六十年代台湾妇女的苦难生活,也写了她
们的反抗,如歌女玫瑰以跳楼自杀来抗议养母和社会对她的坑害。但大多数妇女的
“控诉和抗议是温和与微弱的”(叶石涛语),林海音为被侮辱被损害者鸣不平,
却找不到出路。这又一次证明,妇女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社会问题。
除了描写妇女的生活和命运外,林海音的小说,还反映大陆赴台人员的寂寞、
对大陆亲人的思念(《晚晴》)和谋生的艰难(《蟹壳黄》),以及台湾城市贫民
不幸的命运(《鸟仔卦》),台湾菜农的困苦生活和望子成龙的心愿(《要喝水吗?》)。
而《萝卜干的滋味》、《爸爸不在家》等短篇小说,则是儿童生活的写实。
林海音还写了不少童话,由纯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两本《林海音童话集》,一本
为故事篇,有《请到我的家乡来》、《迟到》、《三盏灯》、《哈哈哈)、《爸爸
的花椒糖》、《金桥》、《骆驼队来了》、《察家老屋》、《童年乐事》;另一本
为动物篇,内有《我们都长大了》、《小快乐回家》、《六趾儿》、《井底蛙》、
《不怕冷的鸟——企鹅》。不管是故事箱或动物篇,都充满儿童情趣。作者将浅显
的哲理、深刻的主题用小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表现,都使小读者爱不释手,百读
不厌,是寓教于乐的精品。
文学作品,总是通过塑造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如
果被描写的人物,在某个时期来说,是最具体的个人,那就是典型。”(屠格涅夫
语)林海音致力于写人,写人的命运,灵魂,性格,井通过“最具体的个人”的复
杂性格,折射出社会的风貌,勾勒出整个时代的面影,这是她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
主要原因。林海音写了许多婚姻故事,却没有一个是雷同的,就是因为不管是哪一
代的婚姻,哪一个具体人,都有时代的特点,环境的印记,人物自己的个性。反映
清末民初女性悲剧的《烛》中的大妇,明明反对丈夫娶妾,表面上却要赞同;心里
对秋姑娘恨得要死,外表上却又显得雍容大度。她的独特性格和复杂感情明显地带
有时代的标记,环境的烙印,因为中国社会长期受着封建主义的统治,“男尊女卑”、
“三从四德”等封建宗法思想像枷锁一样禁锢着妇女的思想和言行。在男子为中心
的宗法社会里,男人娶妾,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大妇的美德,是对丈夫的顺从,对
小妾的忍让和宽容。但被弃的痛苦,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又使她不甘于默默忍受这
难堪的境遇。于是她采取“装病”这个反抗形式,以惩罚丈夫的变心和小妾的得宠。
而这种反抗丝毫无损于丈夫和小妾的恩爱缠绵,自己倒由假瘫变成真瘫。她渴望丈
夫的爱,而得到的只是他假意的关怀。无疑地,她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受
害者。《晚情》中的姚亚德,是大陆去台人员,在孤独无聊中打发难熬的岁月,日
夜思念留在大陆的妻子儿女,托人打听,才知妻子已经病逝,女儿又很难来台,他
只得把满腔深情,移于被海员丈夫抛弃的台湾妇女。姚亚德的乡恋和思亲,以及在
寂寞中重建家庭的愿望,是由于国未统一,家难团聚这一具体社会环境造成的。作
者通过“这一个”姚亚德的境遇,反映了大陆去台人员的“一般”心愿。《玫瑰》
中的秀蕙,原是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爱唱歌,爱生活,可是她却是一个命运掌握
在别人手里的养女。由于作者把她放在笑贫不笑娼、观光事业畸形发展的当代台湾
这个社会环境中来刻划,详尽地写了她的挣扎和奋斗,却仍然逃脱不了当歌女任人
蹂躏的命运,才十七岁就自杀身亡。作者在描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同时,逐步
展示了秀蕙(即后来被歌厅老板改名为玫瑰的少女)纯洁、上进、倔强而富有反抗
精神的性格特征,使读者通过秀蕙这一人物形象,加深了对促成她悲剧命运的社会
环境的认识。
林海音还常常运用我国传统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划人物
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短篇小说《初恋》,就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语言行动,表现她
善良的本性、高尚的情操。她早年丧母,为了照顾年老的父亲和年少的妹妹,错过
豆蔻年华。于是父亲特意从大学带回一个助教来家过暑假,希望他成为自己的大女
婿。她也对这位仪表堂堂的青年一见钟情。可是他爱的不是她而是小妹。作者用一
组细节描写,凸出她怎样由幸福的天堂跌入痛苦的深渊:他约她出来谈话,她激动
得“心都要跳出来了”,但完全意外的结局使她支持不住自己,只好“将肩头靠在
大树上”却仍然答应他的要求,劝父亲允许他向小妹求婚,她认为她的退让给心爱
的人带来幸福,自己虽痛苦,却值得,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纯洁的灵魂!林海音的
成名作《城南旧事》中几个人物性格的刻划,如宋妈、小英子、父亲等也是通过他
们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特别是疯女秀贞对恋人的痴情和对女儿的慈爱,全是通过
她时而痴呆时而清醒的语言行动来突出的。长篇小说《晓云》女主人性格的刻划,
也是通过她的语言行动来表现的。在台湾,一般女孩子,千方百计想找个留洋的丈
夫,以便跟着喝洋水。而晓云却不理睬已经留洋而且品貌才学兼优的俞文渊的苦苦
追求,这就说明她不是一个崇洋媚外者,但她明知梁思敏是个有妇之夫,却不能克
制自己的感情,以致造成怀了孕而不能结婚的悲剧。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原因,
也有家庭因素。生活在那个不重视传统道德的社会里,自幼又那么尴尬地度过少年
时期,这就造成了她敏感、内向、孤僻、郁闷的性格,这就难怪她与踌躇满志喜好
高谈阔论的俞文渊谈不到一块,而爱深受婚姻不幸,却同样敏感、内向、郁闷的梁
思敏。作者通过她的语言行动,叙写了她种种挣扎,袒露了她的欲罢不能,才使读
者感到她并非轻浮少女。是台湾社会另一类不幸少女的典型。
林海音常常运用对比手法来塑造人物,以显示人物自身的独特性。同是通过母
爱表现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我们的爸》以母亲的离婚再嫁来表现她的明智、坚
强和对子女的爱心,《母亲的秘密》却以拒绝爱情、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突出母亲温
柔内向的性格和对儿女的慈爱。这种题材类似写法却不同的隔篇对比,人物形象各
具异彩。至于同一篇或同一部作品中运用对比刻划形象,更是具体突出。《风雪夜
归人》对女主人公李明芳当演员前后的境遇、思想性格则以纵线表达方式加以对比,
使读者能触摸到人物思想感情的脉络,看出其前后的变化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
突出李明芳学生时代天真纯朴的性格和对明星的盲目崇拜,以及来台湾后为生活所
迫不得不当明星的苦恼和伤感:面对剧场老板和达官贵人的侮辱,她反抗、躲避,
失业的丈夫却不理解,反映她生活的贫苦和社会的黑暗。林海音中长篇小说中的对
比手法,运用得更加圆熟,既有情节线索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全面对比,也有
人物之间某个特征的局部对比。如长篇小说《春风》,就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围
绕静文的性格命运,一条围绕着秀云的性格命运,这两条线索自始至终都在强烈的
对比中开掘着。静文家境贫寒,秀云则富有;静文用半工半读完成自己的学业,秀
云则依靠父亲的供养顺利读完大学。静文毕业后即投入工作,并用自己的工资建立
家庭,供应丈夫曹宇平读书,秀云毕业后却随夫冯启光出国,不是为深造或工作,
而是作“随件”;静文成为模范校长而受到人们的尊敬,秀云则被称为模范妻子而
被丈夫宠爱;静文有强烈的事业心而希望夫妻“双轨并进”,结果反使自己的丈夫
成为别人的丈夫,夫妻关系名存实亡,秀云则把自己溶于丈夫的事业,而使家庭生
活美满。这是两条情节线索的对比,也是静文与秀云两个人物间的全面对比。至于
人物之间的某些特征的局部对比,更是俯拾皆是。如静文的严肃、认真、勤奋和秀
云的活泼、随和、懒散;静文的坚强、进取和曹宇平的懦弱和安于现状;静文的开
朗、积极和立美的忧郁消沉。即使是肖像描写,也常常用对比来突出人物各自不同
的外貌特征,如静文的小巧清瘦,秀云的高大漂亮,立美(曹宇平的同居夫人)的
娇弱柔美等。通过静文与不同人物的不同侧面的对比,她的立体形象就活现在读者
面前,而且血肉丰满,令人难忘。
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灵魂探索,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也是林
海音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林海音的许多小说,常常通过“想”、“回忆”、
意识流动来叙述故事,表现人物的命运与性格。如《烛芯》,作者以过去和现在交
错出现的手法,叙述女主人公元芳的大半生生涯,从抗战前在故乡天津的生活,一
直写到现在台湾的新家,其时空跳跃之大,意识流动之活跃,在她的短篇小说里首
屈一指。元芳由丈夫俊杰的小别想起二十五年前她与前夫志雄的大别,想起她怎样
为了志雄而遭受日本人的拳打脚踢,造成小产,住院也没保住孩子的严重后果,而
志雄却在四川另娶了一位抗战夫人;想起来台后他们夫妻三人尴尬而痛苦的生活,
以及她和志雄离婚,和俊杰的再婚……通过元芳的意识流动,以及她的沉思与回忆,
将大陆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连贯起来,并用台风之夜摇曳不定的烛光点缀场面的交
换一一展现,显得真切、细腻、深情。
在某些篇章里,作者则不采用内心独白或全面解剖心理的方法,而是用暗示,
把动作、语言、心理活动三者熔成一片,因为想和做、言和行总是密切相关的。如
作者早期小说《迟开的杜鹃》中的亚芳,四十多岁还未婚,当表妹为她介绍男友而
请她吃饭时,她这顿饭吃得“不知肉味”,表妹问她为何吃得那样少?作者紧接着
写道:
亚芳用手按住心口,眉头一皱:“这两天胃不舒服。”其实她的胃何尝不舒服,
倒是心不舒服了,“她恨不得立即回到宿舍,躺在冰冷的单人床上痛哭一场”;因
为眼前这男子,正是她少女时代在大陆拒绝过多次的人啊!这里,表面看来,是神
情动作语言的精工细刻,实际上却是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读者不
正可以看出她对当年在祖国北方读书和工作生活的留恋,对来台后飘泊凄苦的无奈,
以及此刻急于找个归宿的心态。
有时,每个动作都是说话,每句话都是动作,每句话,每个动作又都是心理活
动的印证。如孟珠与许午田相爱后的每一举动、每一段对话,每一缕思念,都暗示
两人心理的进展(《孟珠的旅程》)。甚至在没有语言,而且动作很少的场合,心
绪的波动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他握住我的手,望着我的脸,在默默中,你知道其中的情意
有多少?
——《爱情象把扇子》
还有什么描写,能如此传神地突出一对恋人定情时甜蜜的心境?
三
五六十年代,是林海音创作的丰收期,到六十年代中期,林海音已成为海内外
读者敬仰的著名作家了。正是这个时期,西方现代派文学风靡台湾文坛,当台湾现
代派某些作家向西方膜拜,宣称只要“横的移植”,不要“纵的继承”的时候,林
海音却坚定走自己的民族化的道路,实在难能可贵。
鲁迅先生说:“我主张杂入静物,风景,各地方风俗,街头风景……现在的文
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林海音的散文、
小说正是借助于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人情世态,地方风景的精心描绘,从而加深了
作品的民族化特色,增添了艺术魅力,而为世界瞩目。如八大处的雄伟,白云观的
热闹,护国寺的庙会,香山的红叶,卧佛寺一丈多长的卧佛等等,写的是北京的景,
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民族情(《骑小驴儿上西山》);至于对北京中秋节晚上家家
拜月和分吃团圆月饼的礼俗(《婚姻的故事》),台湾妈祖生日的热烈庆贺、端午
节划龙舟的盛况,高山族的恋爱生活(《台湾民俗杂辑》)等描写,也鲜活地表现
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画图和情趣。
林海音不仅刻意描绘出动人的风景风俗画,还常常把时代的光彩注入民情民俗
中,呈现出这些地方特定的历史年代的真实面貌。如《城南旧事》中群众观看革命
学生和盗贼“出红差”场面的描写,既突出北伐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青年的残酷镇
压,也显现了社会的混乱。《殉》把“仍然留在时代那一边没有跳过来”的妇女所
遭遇的包办婚姻和“冲喜”旧俗,写得凄凄惨惨;至于台湾三世、四世同堂的“养
女世家,以及养女被侮辱、被摧残的悲苦命运(《玫瑰》),又从另一角度揭露了
台湾畸形发展的观光事业的真相。林海音小说中所写的每一件事,每一情节甚至细
节,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但又无不打上民族的、时代的和社会的印记。
在民族化的典型环境中,活跃着民族化的典型人物,这在林海音小说中是相当
突出的。如《城南旧事》中的宋妈和秀贞,《婚姻的故事》中的婆婆和姨娘,《殉》
中的朱淑芸,《金鲤鱼和百裥裙》中的大太太和金鲤鱼,《烛》中的大妇和小妾,
《晚晴》中的姚亚德等等。至于对中国文学民族传统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几见于每
篇作品。她的成名作《城南旧事》,就继承了中国小说结构上的“有头有尾,疏密
相间,似断实连”的优秀传统,并运用我国读者喜闻乐见的白描手法,通过人物自
己的语言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深刻的主题。
林海音的小说创作,虽然注意保持民族特色,但对于西方现代文学的某些技巧,
也剔其杂质,取其精华。如短篇小说《烛芯》、长篇小说《晓云》等,就具有意识
流小说的某些特点,但又不完全是意识流的作品。它们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吸
取了现代派某些表现手法创造出来的杰作。林海音注意把传统的叙述描写和意识流
写法融为一体,构成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西方现代派色彩的风格,从而使作品的主
题更鲜明,人物形象更立体化,这正是林海音创作中精益求精的结果。
林海音创作的个人风格,也是在其民族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那就是:朴素、自
然、淡雅。
一说起朴素、自然、淡雅,人们常常只想到作品的语言文字,其实,它主要表
现于内容的实质,如作品题材、结构、情节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真挚自
然笃诚,当然也包括语言文字。林海音笔下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刀光剑影的
斗争,她写的都是身边事、儿女情、母子爱、师生谊。这些,都是平淡无奇的,她
却能对这些平淡的日常生活作出不平淡的处理,寓深意于质朴之中。宋代诗人梅尧
臣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散文、小说创作何尝不是如此。《思冰令人
老》写的是作者在台湾旱冰场观看白雪冰团表演时的所想所盼,却落笔于“我们是
从有冰雪的地方来,仍当回到有冰雪的地方去。”这篇文章是那样质朴、单纯,内
涵丰富、厚实!小说《城南旧事》,写的不过是宋妈、小偷、疯女秀贞,兰姨娘、
父亲等人的生活命运。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
林海音却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罗丹艺术论》)。因此,
她透过来妈丧失一双儿女却仍然善待东家孩子,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透过疯女的表
面看到她本质上的可爱可亲可怜;透过小偷的“可恨”,看到他的无奈和可敬,因
为太穷,他得让母亲吃饱和让弟弟读书;透过兰姨娘的现在看到她苦难的童年;也
透过父亲接济革命青年和导致父亲身亡的事实,看到父亲的所爱所憎。作者正是从
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发掘出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但是,这么美的人,
这样令人难忘的事,这样令人怀念的地方,都离“我”而去了,作者对祖国故土的
思念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作品的深刻主题正是通过这些平凡的题材表现出来的,
而且正以它的丰富内蕴,它的含蓄,它的深邃而拨动读者的心弦。大陆去台人员思
念乡土亲人,更是极普通极常见的事,《晚晴》通过一个老人寂寞思亲和他的朋友
——也是老人因有家不能归而“投环”自杀的描写,把盼望祖国统一的灼热主题,
深埋在思亲的质朴文字底下,从而引起读者无尽的遐想和强烈的共鸣。
这种朴素、淡雅、自然的风格,表现在人物塑造上,更为突出。她笔下的人物,
不是淡色素描,就是工笔细雕,她从不用浓墨重彩把人物嵌进油画里。
林海音的小说,其情节结构,也有一种“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质朴美。
就像生活中原有的样子,作者不过把生活中的活人真事搬上纸面而已。这种“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结构艺术,当然是作家深思熟虑、精巧构思的结
果。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她的作品在结构上也力求变化多端,给人种种新意。有的
以书信体结构情节,突出人物的心灵美,如《萝卜干的滋味》;有的用讲故事的方
法构小说,如《婚姻的故事》,作者把几代人的不幸婚姻,讲得详略得当,写得真
切感人;有的以曲折迂回的方式表现主人公命运的多变,如《烛芯》;有的开门见
山直叙赴宴的感受,如《春酒》;有的顺写(《继母心》);有的倒叙(《初恋》、
《兰色的画象》);有的倒述、插述并用(《某些心情》);有的采用几个人物分
别立传的结构方式(《我们的爸》);有的直叙到底(《一件旗袍》、《台北行》、
《阳光》);有的简洁明朗,像速写,如短篇小说《再嫁》、《冬青树》;有的铺
陈委婉,如长篇小说《晓云》)。即使都是长篇小说,也因不同题材而采用不同的
结构方法,如《城南旧事》通过五个系列故事表现一个主题:故上之恋,别离之憾。
《春风》则通过两个朋友的不同命运为主次线索的结构方法,表现由大陆去台湾的
知识分子事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孟珠的旅程》则采用一种更接近于散文的写法,
因而显得更为自然、质朴,并带有一种女作家所特有的温柔细腻的笔触,将歌女的
悲欢,姐妹之情,男女之恋,都在舒徐动人的叙写中得到最完美的艺术体现,读来
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林海音作品的质朴自然,还表现在她深挚感情的自然流露。她不像一些作者忸
怩作态故作多情,而是把自己火热的心、全部的情熔于作品,把自己的爱与恨倾注
在人物的际遇中。这种感情首先表现在她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上
文/灯心
一
田秋菊坐在田埂上,双手托着下巴,看着河里流淌着的河水出神。
河里的水翻着阵阵浪花,在这多雨的八月,含着泥沙浑浊的流淌着。只有水流急速的冲下低处时才有亮亮的水珠飞溅起来。
“嗨,在想男朋友吗?”突然后面一声高喊,吓得田秋菊差点跌到河里去。
田秋菊站起身来向后看去,见来人是村里面的陆敏。陆敏双手抱在胸前,笑得花枝乱颤。她想,自己被吓成什么样子才能让陆敏笑成这样都不知道。
田秋菊责备的看看陆敏,最后,嘴角抽动两下,什么也没说,弯腰拾起地上的镰刀割谷子去了。
在这八月中旬,正是收谷子的季节。今天,村头的刘大爷家请人收谷子,田秋菊来帮忙,她来得早,一个人来到河边的田埂上坐着歇会儿气。她看着河里水流冲起的水珠,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看得有些失神,没发现有人到来了。
陆敏也是来帮刘大爷家收谷子的。他来到田里,别的人还没到,只有田秋菊一个人在看着河水发呆,他就恶作剧的吓吓她,没想到还真被吓到了。
这时候别的来帮忙的人也陆陆续续的来了。陆敏把打谷子的“大斗”抬到田秋菊割出的空地上,一天的活就开始了。
向午,吃午饭的时候,田秋菊添了饭菜,坐到最边上的田埂上慢悠悠的吃着。
陆敏吃得快,早吃完了。他看着田秋菊半天不说话,生他气的样子。他就捉了只蚂蚱,偷偷放到田秋菊脑后的衣领上。蚂蚱在衣领里蹭两下跳走了。
田秋菊底着头在认真的吃饭,她不知道这是陆敏搞的鬼,她以为什么东西爬到脖子上,吓得丢了手中的筷子,摸着脖子叫出声来,差点左手上的饭也弄撒了。逗得旁边的人大笑起来。田秋菊抬腿向陆敏踢过去,陆敏笑着跑开了。
晚上,在刘大爷家吃过晚饭,大伙儿开始玩扑克牌。这是村子里面现在最受欢迎的娱乐活了。玩的是小二点,或是打升级(当地玩牌的几种方法),不带赌的那种,没什么影响。
田秋菊坐在一旁看大家玩,她自己不喜欢玩。
没过多久,大门“吱嘎”响。门打开处,一个人亮着手电筒走了进来。
众人扭头看去,见进来的人是村子里的萍儿。萍穿着红白相间的格子花上衣,下身穿着时下最流行的牛仔裤,脚穿一双白凉鞋。给人看着有种整洁的感觉。她迈着轻快的脚步走了进来。身后垂着的大辫子随着脚步有节奏的摆动。她来到客厅,笑着和大家打着招呼,圆圆的小脸上露出一个迷人的小酒窝,笑得可亲又可爱。十八岁的她,还是显得孩子气十足,引得小伙子们在面前献殷勤。
她径直走到陆敏身边,说:“回来了啊,敏哥。回来也不到家里去坐坐。”
陆敏多在外面打工,只有在收种庄稼的大忙季节才会回来家里帮忙。
陆敏手里抓着扑克牌,正到他出牌的时候,他选了一支牌压到刚出来的牌上,看也没看萍一眼,慢条斯理的说道:“回来了。”
萍接过主人家递过来的凳子,坐到陆敏身边看他们打牌。她今天没来帮刘大爷家收谷子,村里的人晚上没事做,看着哪家人聚得多,就会聚到那家玩一会儿,凑凑热闹。萍忙完了家里的事,就到刘大爷家来了。
看别人玩容易乏味。一个多小时后田秋菊就打起瞌睡来了,她想回家了。她求刘大爷:“大爷,我没带手电筒,给我个火把,我要回家了。”
田秋菊从田里背着谷子回刘大爷家,带不了手电筒。山里人家有的是松明火把,点着了可以照明回家。
“还早呢,小娃娃家早早回去做什么,再玩会儿在走。”刘大爷笑着答道。不过他还是起身找来砍柴的大刀和松明,把松明劈成细条的明枝。不一会儿,一块松明在刘大爷的刀下变成条条堆成一堆。
田秋菊选出几支好的松明枝,捏成把到火塘上去点火,松明碰触到那鲜红的火炭,火塘上溅起一阵火星。火星飞跃着四散开去,在空中消失。
田秋菊捏着火把向大家道别。陆敏也丢了手里的扑克牌,说明天还得帮别人家收谷子,得早点起床做一下自家的活,要早点回家休息。他没点火,跟着田秋菊就走。
萍和陆敏家是一排的,很近。萍说她和陆敏一起走,一个人走还是有些怕。她也起身跟上他们。
三个人一起离开刘大爷家。
这瓦窑村本来没多少人家,但人们的房子稀稀疏疏的顺山建盖,使得村子占了好大的面积。曾经山脚下有两个烧瓦的窑子,这村就叫瓦窑村了。
刘大爷家在村头,陆敏和萍的家在村尾,中间免不了要过一些树林。
田秋菊家比较近,没多大一会儿就到了家门口。她对两个人说:“敏哥,萍妹,你俩到家里坐一会再回去吧。”
本来陆敏是想进去的,萍说:“晚了,不进去了,等以后再来坐。”她转过身去对陆敏说:“敏哥,我们走。”
田秋菊分了几支松明枝给陆敏。陆敏接过去,和萍一起回家了。
田秋菊回到家洗了澡,就钻进了自己的房间。她的房间是一间小平房,中间分隔开,一格她住,一格弟弟住。
房间是小,但收拾得很整洁。床头旁用木板搭起的台板上放着两大箱书本。这些是她的宝贝。这两箱书本代替了别的女孩房间里的那些花花绿绿的布头和针线。
田秋菊躺到床上去,拿起床头上的书本,一改在刘大爷家无精打采的精神面貌,整个人精神起来,很快就畅游在书本中了。这些书,有的都可以背出来了,可她还是在一遍又一遍的读。
田秋菊是家里的大孩子。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学毕业就跟着父母务农,再没了上学的机会。家里的贫困让她有一种自卑感,她总是以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从小就对上学充满渴望的她,现在只能把它放到书本上,来感受一下其中的乐趣,就此消磨时光。只有在看书的时候,她才能忘记所有的痛苦和不快乐。她的自卑,和她总是把自己埋在书本里,不大和伙伴们一起玩,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孤僻、冷静、柔弱,又有些高傲的错觉。所以如今二十岁了,还是孤身一人,心里还是一片空白之地。和那些村子里十七八岁就围着一堆小伙子的姑娘们比,她可是纯洁得多了,正如一块洁白的玉。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冷美人。
的确,她个子不高,瘦小的身材凹凸有致,瓜子脸,柳叶眉,两只纤手柔若无骨,纤细修长的手指美得像卡通里设计出来的一样,如一朵格桑花,幽幽的开放着。是真正的美人胚子,让人不敢直视,觉得只可远观,不可触碰。这也是她现在还单身着的一个原因。小伙子们都是敢想不敢为。
村里都是互相帮着做活的,收谷子都得帮上好几天的忙,收了谷子还要收玉米,收了玉米还要种小麦。在帮工(即帮忙之意)中,陆敏、萍、田秋菊,还有好多的伙伴都能帮到一家去,常常能碰到一起。陆敏总是拿田秋菊开玩笑,老是欺负她,惹她生气,别的姑娘就没怎么被他欺负过。这让田秋菊很是难过,看她生气,总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很享受的感觉。她想,自己太过软弱才会被陆敏经常取笑。可他再怎么无能看她不顺眼,也不能天天拿她寻开心啊。她心里愤愤不平了。慢慢的,她嘴上不说,心里是恨陆敏的,他竟是那样对她。她盼着能早点忙完农活,好让这个恶棍早点滚出去打工,早点滚出她的视线。
陆敏好像不知道她的愤怒和反感,反而变本加厉的欺负着她。她很是无奈。
这年的天气比较好,农活早早就忙完了。田秋菊松了口气,不必要天天做个受气包,让人当猴耍。这回那个挨千刀的陆敏可以滚得远远的了。可是今年陆敏没有滚出去,还是继续在家欺负着她。不过帮工不用帮了,也就不用总是遇到他了,再有惹她生气的时候也不用那么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了。
当小麦有半尺长的时候,樱桃花雨就绵绵的下起来了。小麦舒展着修长的叶子,尽情的吸取着难得的雨水。雨过后,小麦竞争儿的猛长,很快覆盖了所有的地面,麦田一派嫩绿。这时候就要给麦苗施第一次肥了。
早上起来,雨过天晴,正是施肥的好时候。田秋菊背了半袋尿素肥料到麦田去施肥。顺路她约萍一块儿去,萍家的麦田就在她家的麦田下面,一起去有伴。
俩人到田里没多久,陆敏也拿着肥料风风火火的来了。他家的麦田又在田秋菊家的上面,做活常常会碰到一起。
陆敏家的和萍家的在这里的麦田不多,没多大一会儿就施好了。田秋菊还有一大半没施。他俩都忙着到别的麦田去施。俩人一起走了。
田秋菊远远的看着一前一后走在一起的两个人,突然明白了陆敏为什么今年没出去打工的原因,他恋爱了。对象就是她很要好的萍儿。
田秋菊这么认为。可以这么说,她和萍交往的比较多一点。其实也没太深的交情。
陆敏是该找个伴了,都二十五岁了,村里同龄的男孩都当爹了,只有他从没谈过恋爱,好像春风从没吹过他一样。别人都替他着急了,只有他老是说还早,得好好的萧萧洒洒的玩几年。
“可陆敏跟萍谈恋爱就谈恋爱了,怎么老是欺负我,惹我生气。他是在给萍看到他对她有多温柔,对别人就没有那么好吗?真是卑鄙、虚伪。”田秋菊在心里骂道。
他俩若能成一对,那倒是郎才女貌,绝配。她也为萍高兴。
要找一门亲事对陆敏来说不是件难事。他有着健美的身材,英俊的面孔。又有一个聪明好使的脑子。姑娘们都盼着他登门求婚。让人真搞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条件偏偏还是一个人。
傍晚,田秋菊收工回家。今天铲的这块地埂勉强能铲完,田秋菊回家晚了些。她抬着锄头急匆匆的走着。回到山脚下,刚要进村,听到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吵吵嚷嚷的从前面传了过来。她走了几步,看到萍、陆敏,还有几个组里面的小伙伴走了过来。
他们走到田秋菊跟前时,萍问田秋菊:“今晚又有人到我们村放**了。你不知道吗?听说是放《孟姜女》呢。你不去吗?”
田秋菊对别的不感兴趣,对**是每逢必看。不过现在她还是失望的说道:“我早上来得早,不知道,现在还没回去吃饭,又没带钱,今晚是来不及了,等明晚吧。”
“就两元钱,我包你看。去不去?”陆敏说:“这可是经典的影片呢,以后可不一定能看到呢。”
田秋菊心痒痒了。孟姜女的爱情故事她是听过几遍了。孟姜女为夫哭倒长城,她为那真挚的爱情感动不已。能看到演绎的**,她是求之不得。最后她还是跟着他们走了。
村委会,就设在瓦窑村的山脚下,原来烧瓦的地方。那两个瓦窑被填平了,瓦厂碾成了一大片平地。平地上东、南、西各面各盖了一座土木结构的两楼木房子。北面用土墼围了,围墙中间留一道大门。中间就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庭院。每年都会有人到这里来放几次**。荧幕挂在大门上,看**的,来得早的就坐二楼的走廊上,或屋檐下,不然只能在庭院上坐了。来得早的还有凳子坐,晚了只能坐地上了。影院就这么简单,一年不放几次,看的人还是多。
田秋菊她们一行来到大门口,那售票的小哥才端着售票盒出来售票。他看着陆敏买过两张票,给了田秋菊一张。他看看田秋菊,再看看陆敏,给了他们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弄得田秋菊很是尴尬。
小哥,你误会了唉。
今晚她们来得早,里面还没人。她们一起上了南房的走廊上坐了。这里是坐在房子里看**最好的位置了。
**放映了半个小时后,大门就完全畅开了,再有人来也不收费了。
陆敏起身下楼,跑出门去。大伙都以为他上厕所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两包饼干。这是他到大门外的小商店里买的。这饼干是这里卖的好的食品了。他把一袋丢给了田秋菊,一袋撕开了分给一起来的几个人吃。
田秋菊也不客气了,撕开就吃。这算是平时他欺负她的一点补偿吧。她也确实有些饿了。
当**放到孟姜女送寒衣途中唱《十二月送寒衣》,田秋菊忍不住流起泪来。
陆敏看看她,笑着说:“哭什么嘛,反正你这辈子也没个人给你送寒衣了。”
田秋菊被他这赤裸裸的侮辱话呛得差点背过气去。她抬起头,泪眼朦胧的说:“那是孟姜女送,又不是范喜良送,要送也是我送,将来我也会找到真心爱我的人的,倒是你,你的孟姜女给你送寒衣了吗?”
陆敏低下头,小声道:“没收到那是时间没到。”
“范喜良真是好福气,有孟姜女千里送寒衣。敏哥,你也有这样的孟姜女吧,要是有人给你送,你收不收?”萍坐在陆敏身边,话里有话的说。说着向陆敏靠了过来。
“那得看谁是孟姜女了。”陆敏随着萍靠过来的节奏,也向着田秋菊这边移了移。
萍落了个空,没靠上陆敏。
田秋菊迷茫,书上不是说情侣看**不是抱着就是手牵手的吗?陆敏装什么正人君子。虚伪、可笑。
看完**出来,一阵风吹过,田秋菊打起哆嗦来。这已是深冬了。这个地方虽然说是四季如春,可现在毕竟是冬天,还是冷的。她早上出门不冷,穿得不多,刚才在楼道上挤着,不怎么冷。现在被风一吹就冷了。
陆敏看着哆哆嗦嗦的她,他脱下身上的夹克衫,递给田秋菊:“穿上吧,冻坏了不好向叔叔婶婶交代。”
“这不关你的事,走了一会儿不怎么冷了,再走一会儿会不冷的。”田秋菊没有去接,她才不要呢。她和他什么关系啊?
萍解下围巾,给田秋菊围上。
陆敏到了家门口,他打算送田秋菊回去,田秋菊说不用了,给她电筒就可以了。现在没有月亮,走那些坑坑洼洼的路还是难走。
陆敏也不强求,把电筒给了田秋菊,回家了。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