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婚姻习俗

老北京的婚姻习俗,第1张

北京自元、明建都以来,已成为五方杂处之地。蒙古入主中原后,蒙古族的风俗也随之传到北京,元大都中的蒙古人的婚俗,与中原地区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他们自己的特色。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颁布的圣旨确定了元朝的婚姻礼制:“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蒙古人不在此限。”这里包括了三项准则:第一,尊重各族的婚俗,各族的人自相婚姻,各从本俗法:第二,以男子为中心,各族的人递相婚姻者,以男方婚俗为主;第三,以蒙古人为上,他族男子与蒙古女子为婚,不必以男方婚俗为主。

元大都中蒙古人的婚俗也实行一夫多妻制,在男人所娶妻妾数量方面没有限制,蒙古男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但是蒙古族传统的习惯,对于两性之间的关系限制得非常严厉。如果发现通奸现象,不论女方是否成婚,通奸者都将被处死。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就记载说:“(蒙古族妇女)她们不但把不贞看成一种最可耻的罪恶,而且认为这是最不名誉的。”

元大都作为元朝的首都,聚集了大量仕宦之家,这些家族相互攀比,婚事办得越来越奢华,不但聘金越来越高,而且酒席越摆越大,这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此,元朝统治者在大德八年(1304年)颁布诏令,规定了聘礼和喜筵的最高限额。一般根据财力多寡分为上、中、下三等户。上等户的聘金为“金一两、银五两、彩缎六表里、杂用绢四十匹”。中、下户依次递减。喜筵的规格为“品官:不过四味;庶人:上户、中户不过三味,下户不过二味”。

元大都地区的汉族民众对结婚的礼俗也十分重视。男女双方订婚之后,男方要给女方一笔钱财,作为聘金。办喜事的前一天,新娘还要沐浴、剃面等,一切费用均由男方支付。成亲之日,双方还要大办筵席,广宴宾朋好友。

明代,北京地区的婚嫁礼仪更为隆重、繁杂。当时,北京人订亲要合礼,算男女年龄生是否相配,如果相配,就正式定亲,双方确定嫁娶的日子。到了正式娶亲前一天,男家向女方送席一张,公鸡二只,以及其他杂物,俗称“催妆礼”。在明代,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是可以穿九品官服的,新娘则必须用凤冠霞帔,以象征吉祥。据《清稗类抄》记载:“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可见,当时新娘穿凤冠霞帔,一是图吉利,二是证明自己是嫡妻。新郎将新娘接回家后,会将马鞍放在地上,让新娘跨鞍而过,称作“平安”。进洞房之前,男方还会请阴阳先生以五谷杂粮在洞房内“撒帐”。结婚三天后,女方娘家给女儿送衣服和食品,并且走访男方的亲戚,称作“三朝”。从明代北京婚俗看,较辽、金、元诸代有所不同,更多地吸收了南方地区婚嫁的因素,没有太多陈规陋俗,显得喜庆、大方。

旧京城里市民的婚礼需要经过许多的繁琐礼仪程序,并有其固定的形式,也就是过去所谓的"六礼",包括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

旧时有早婚早育、早生贵子之说,所以有的家庭在儿女十四五岁时就开始托亲友或媒人保亲,在儿女二十岁左右就开始为其张罗婚事。

媒婆是以说媒拉纤为职业的中老年妇女,她们很会察言观色,发现谁家男女到了结婚的年龄,便主动找上门来为之撮合。做媒婆的交际面宽,信息灵通,当然腿还要勤,嘴还要巧。有的是一人为两家说合的,也有的是两个媒婆分别给对方介绍。

通过媒人亲友的介绍,男女双方的家长如果感到满意,就要过门户帖。

当年议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正所谓要"门当户对"。尤其是在上层社会,要看对方家庭主要成员的爵位、官衔和品级是否与自家相当。其次,则要看姑娘的德才和容貌。在过去妇女不愿下嫁而攀高的思想十分普遍。

在一般家庭,女方要对方男子身体健康,品貌端正,并且还要有一技之长。男方则希望对方女子要有家教,性情温和,并能够操持家务等等。除此之外,更要关注对方的家产和收入情况。

双方家长经过一番考虑,权衡之后,如确实感到满意就要过门户帖,双方都用红纸折子,上写姓名、年龄、籍贯、三代(即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的名号、民族、官职,然后让给媒人转交对方,就可以相亲了。

不过,在过去是不允许男女双方见面的,所以相亲时男女双方当事人也就只能来一个。

两家经过查访、相亲之后,如果没有异议,就要互换庚帖,上书出生的年、月、日、时,然后将其交给"星命家"测"八字"。

星命家们说男女双方的属相必须相配才能婚姻美满,否则就会相克,测八字是古代卜婚的风俗,并无任何科学根据,只是一种传统的封建思想的产物。

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相克,就不能成婚,有的人家为了成婚,就要暗中买通星命家,让他在"八字"上略加改动,使男女双方命相相合。由此可见这完全是一种骗术。

除了属相之外,还要根据当事人出生之年的天干、然后地支和阴阳五行的配合来测命相,其测算方法也极为复杂。在查出男女双方的命相后,再按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进行核查,如果双方相生就能结合,如果相克,则谓不合。

星命家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命相写出鉴定,再根据黄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以及婚礼上应忌的属相等,把内容都写在一张红纸折子上,即为龙凤帖。在清代,只有取得了龙凤帖,才算履行了正式的结婚手续。

旧时男女双方家庭为确定婚姻关系而举行的仪式称作"放定",定礼即是"六礼"中的"纳彩",放定又有"放小定"和"放大定"之分。

放小定一定要选一好日子。一般平民家庭仅是男方送给女方一只或一对金银戒指,让女方戴在手指上,其意为已经定婚。绅商富户人家还要送给女方耳环、颈圈、戒指、手镯四件首饰。满族人送定礼是送"如意"一柄,还要送一些"大小八件"之类的糕点。

"放大定"相当于古代六礼中的"纳征"、"纳币",也就是男方向女方送彩礼,并通知女方迎娶日期,一般是在放大定后的两个月到100天之间。送彩礼的数目根据男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来定,少的为八抬、四抬、二抬,多的有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不等,不论多少,但必须都是双数。

"抬"就是"什盒",有四层,每层放两样礼品,其礼品有活鹅一对、酒一坛、绸缎衣料、金银首饰、红蛋、龙凤喜饼、喜果、茶叶,还有送给媒人的羊腿或猪腿,这些东西一般经女方家送给媒人,以示媒人为成就这桩婚姻没少跑腿,略表心意。

抬夫抬着彩礼,在媒人和近亲带领下,送至女家。女方收礼后必要回赠笔墨纸砚和糕点果品与男方,作为回礼以示答谢。

按旧京礼俗,女家在出嫁的前一天要在下午把嫁妆送到男家。嫁妆的多少也不一样,一般是根据女家的经济状况而定。有的则是根据男家送过来的抬数以一定之礼还之。一般富有人家在收到女方嫁妆后,还要迎妆谢妆。

放定之后,宅门府弟家庭举办婚礼一般要安排五天,还有安排九天的。除了迎娶新娘过门,还包括拜天地、坐帐、合卺、招待娘家人吃酒、回门等礼仪。旧时京城办喜事一般都在自己家里,也有一些因参加婚礼的亲友太多,而自己家里的居住条件又有限,到饭庄子里去办喜事的。

在家里办事,为了给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招待酒饭,就要在院子里搭建喜棚。

新婚夫妇拜天地、坐帐、合卺的地方称为喜房。一般人家办喜事都是把北房的东套间作为喜房。

房中设天地桌,用来供奉天地诸神,上供"百份"。桌围绣有"牡丹富贵"、"鸾风和鸣"、"麒麟这子"等图案。

喜房内炕上铺的盖的全是新的,墙壁糊成四白落地,贴上红红的双喜字,地上铺满红毡,炕的上面挂着红罗帐,帐前挂着一对红喜字灯。

喜房是个神秘的地方,为了避凶趋吉,除了娶亲太太、送亲太太之外,其他人不能随意进去。。

按京旧俗,迎亲时,男方要请一全福不忌的年长妇女做娶亲太太。

男女宾客来齐之后,迎娶仪式即可开始,娶亲太大先到喜房给天地爷上香,院内锣鼓喧天,新郎向天地桌上供着的"百份"三叩首,吉时到后,要请娶亲太太照轿、熏轿。两个茶房各托着一个铜茶盘,一个茶盘放着铜镜、万年历、红棉纸灯花、芭兰香,另一个茶盘则放着苹果和用胭脂染红了的桂圆、生花生、红枣、生栗子等喜果,和娶亲太太走出喜房。

新郎以及娶亲官客紧跟其后,最后两个边身穿大褂、青坎肩的小孩,一个手提包有盖头的红包袱,另一个提着金银水壶。迎亲队伍在喜气洋洋的鼓乐声中来至门外。

此时,娶亲太太将喜轿内的灯点燃,然后依京旧俗则要照轿和熏轿,其意为驱邪、避煞。

做完这些,娶亲太太盘腿坐在轿里,不放下轿帘,这叫做"压轿"。新郎和其他宾客都坐轿车或四轮马车,跟在喜轿的后边。

迎亲队伍在一片喜庆的鼓乐声中来至女方家。一般行至街巷口则要止步,并大声敲锣。娶亲太太先进门为新娘梳洗打扮,女家将门关上,等娶亲的宾客陪着新郎来叫门。

这时两家宾客要相互"斗法",女方宾客早已准备了许多难题、怪题让男方来猜。此举主要是为了等吉时。

直到新娘梳妆完毕,才打开大门,将一把小铜钱撒向门外,称为"撒满天星"。

然后,女家摆设宴席招待来宾,这种宴席不能真吃真喝,只是一个礼节性的过场。

宴罢,新娘由娶亲太太盖上盖头,身穿红色的轿袄,头戴凤冠霞帔,由送亲太太搀着上轿。

这时有的新娘会哭哭啼啼的,人们也不忌讳,反而认为是大吉大利。

喜轿回去时不能原路返回,而是要走另一条街道,其意为不走回头路,也是祝福这一对新人今后能广开门路,财源广进,生活幸福、美满。

北京结婚聘礼都送什么?传统北京,婚礼习俗同其他城市很不同。老北京定婚分大定和小定,老北京结婚聘礼分“大聘礼”和“小聘礼”,之后还有“催嫁”礼,催嫁完了女方家才给发嫁妆。做个北京女婿,结婚送聘礼总得按老北京传统来吧!那么,北京结婚聘礼都送什么?大小聘礼分别要准备些什么呢别急,就让小编来给您指点一二! 北京结婚聘礼 传统北京结婚聘礼: 按照传统的方式北京人确定了婚约后,男方家就要挑选吉日,举行订婚礼。而这个订婚礼,又分大小定,即:“小定礼”和“大定礼”。大定礼在小定礼之后举行,所送礼品都为结婚聘礼,根据定礼仪式大小分为:“小聘礼”和“大聘礼”,即:小定礼送小聘礼,大定礼送大聘礼。其具体规格如下: 1) 北京结婚聘礼之小聘礼:新娘衣物、新娘首饰、洋酒、果饼等 新娘衣物:是婚礼前男方家的必送品,一般包括新娘服、新娘鞋、新娘袜、新娘手套等新娘婚礼装扮,一套或两套,可根据自家的经济情况而定,不做强求。 新娘首饰:依老北京的规矩,新娘首饰一般要准备四金,即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链、金耳钉,寓意男方家有钱,会让女子过的富足、幸福。 洋酒:同其他地区送白酒不同,北京结婚聘礼依照传统是送洋酒的,这可能同北京地区一直以来都是首都,比较开化有关吧!不过无论怎样,结婚送酒都是表“长长久久”的。送“洋酒”可能更显档次,更喜庆些吧! 果饼:这是女方下聘后,女方家发给亲友分享喜悦用的,寓意:健康、富足、长久幸福。 2) 北京结婚聘礼之大聘礼:新娘穿戴用品、洋酒、活鹅等(要比小聘礼丰盛) 新娘穿戴用品:同小聘礼差不多,大聘礼也要备新娘衣物首饰等穿戴用品,一般还要比小聘多且齐全。 洋酒:一般是要两瓶的,有成双成对之意。 活鹅:同其他地区送活鸡不同,这里结婚下聘用的是活鹅,寓意:美好,吉利。 北京结婚聘礼的大小聘礼除了以上的必备品外,还需要为女方家置办酒席准备一些花生、桂圆、喜糖等吃物。以宾客喜好为置办标准,也可以同女方家商量,按照女方家的要求置办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居住在老北京城内的穷人家庭,经济再困难也会举行个简单的婚礼。喜事不同于丧事,没钱可以简单地装殓发送,穷人家办喜事,也是有讲究的。

所以不管是拉洋车的,做小买卖的,当店铺、作坊学徒的,都要拼死拼活,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以备结婚之用。

贫婚的迎娶仪式与有钱人家区别不大,同样要雇八人抬的大轿,八面大鼓,十六个响器。但仪仗的质地、花轿的新旧程度就要大打折扣了。另外,贫婚的男方一般不置办家具,女方也无须陪送嫁妆,而且酒席也一切从俭。

也有的为了不让亲朋好友、邻里乡亲看笑话,会把婚礼办得像模像样,哪怕是婚前、婚后要忍受拮据的日子。

城市居民如此,远离京城的乡下农民境况就更差了。他们一年到头忙活下来,腰包里剩不了几个钱,所以男女双方联姻更多的是穷人家之间的互相怜惜。

如果哪家儿子是个好劳力,会有姑娘主动愿意嫁进门,这样对男女双方都有利,因为女方家少了一张吃饭的嘴,而男人家则添了个劳动力。

不过再穷的人家,也须明正言顺,所以,迎娶仪式是不可缺少的。双方通过卜算、合婚、选日子,然后挑个农闲的时候,热热闹闹的把婚事办了。

农村的大多数的婚事都选在腊月举行,娶完媳妇就过年,也图个吉利。

结婚之前,男方家要准备几份彩礼,给女的做件红布棉袄,绿花布棉裤,一双青布鞋,一双布袜子,再准备几朵小花和黄米面小枣做的年糕,就可以由媒人前去女方家商量迎娶的吉日了。

吉日订好之后,男方家要在门前挂一对灯笼,新郎官要借一身行头把自己打扮一番。迎娶大多选择在夜间举行,租一顶轿子,请四个本村的老乡当轿夫,压轿的娶亲太太一般挑选年纪大的妇女,再请个吹鼓手,就可以去娶亲了。

迎娶回来,要先放一挂鞭,外加两个二踢脚,以图消除穷气,来年迎个好年头。然后将一堆玉米秸点着,代表烧炭盆,象征夫妻生活越过越红火。

新媳妇顶着红盖头下轿之后,新人双双到供奉的天地爷前三叩首,或者到灶君之位和天地桌前就地三叩首,也有烧三柱香的,紧接着要向公婆行礼,所以即使贫婚,也是有礼可循的,只是排场和规模简单一些罢了。

迎娶过门之后,新婚夫妇和公公、婆婆、娘家送亲的要一起坐下来吃顿团圆饭,一般是浇卤的轧饸饹。吃饭过后要到祖坟去祭祖,这样新媳妇就算是自家人了。

第三天是回门的日子,新姑爷赶着借来的毛驴高高兴兴地把新媳妇送回娘家。

“北京人”这个概念下分几种,咱们分开说:

一种是老北京,就是北京四九城(内城)里的老居民,一般是49年之前来北京的,尤其是旗人(满族)。老北京礼节繁琐, 结婚前提几个点心匣子里面都放什么东西都有讲究,嫁妆箱子里装什么东西也有讲究,错了还有人挑眼,但唯独没有给彩礼的习俗。要是女方家长直接要钱,在老北京人看来简直是丢人现眼了,姑娘自己非气哭了不可。

一种是49年以后进京的北京人。一般是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各种方式跟着***进来的,基本都在体制内。这样的北京人家庭,实际上和上海、西安、重庆等大城市的人一样,最好说话,只要男女俩人愿意,怎么都行,但绝对没有彩礼。一般是双方家长量力而行,帮着俩孩子置办一个小家庭。

一种是京郊农村的,比如怀柔、延庆、房山、密云、通州等地。这些地方在50年代之前是河北的,后来划入北京的,习俗与河北一样。就是说这些地方原来穷的时候也没有彩礼一说,姑娘能嫁个好人家就不错,近十几年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不知为啥,有的人开始要彩礼。也不是都要,开明的家长就不要。比如我顺义农村的姨家的女儿,嫁了个北京城里的孩子,她家觉得对方条件比自己家强得多,生怕对方瞧不起,彩礼提都没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45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9
下一篇2023-09-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