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时门口贴上青龙大吉是什么意思?

结婚时门口贴上青龙大吉是什么意思?,第1张

在古城兖州,结婚时有贴青龙的民俗,也就是在结婚的头一天晚上,喜主在大门两边的门垛子下面,各贴一张用大红纸写的“青龙”二字。据说这个民俗最早是在如今的兴隆镇兴起来的,而且其来历还与清朝的“风流天子”乾隆皇帝有关。

  说的是有一年,乾隆皇帝一时心血来潮,要再次南巡。皇帝出巡,声势浩大,大队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好不威风,地方官员前接后送,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当乾隆一行人马经过兖州地面时,虽然在泗河北岸遇到了大雨,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前行赶路,当渡过泗河,来到现在兴隆镇的“晾衣井”村,乾隆皇帝下令歇息。据说,”晾衣井”这一村名,也正是因乾隆皇帝曾在该村头的井台上晾过被雨水淋湿的龙袍而得名的。

  乾隆晾干龙袍后,传令摆驾大施村。乾隆之所以要选择去大施村扎营,那也是有历史原因的。想当初,乾隆的爷爷康熙皇帝在南巡时,曾路过此村,受到该村村民的热情迎接和招待。为了恭迎圣驾,仅奉茶一项就花费了四十八亩地的银钱。所以,康熙帝在临行起驾前不但赐了蓝衫,还亲笔为该村书写了“乐善好施”匾额,村子也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大施村,后来也就成了该村的村名。乾隆这次南巡专门选择在大施村扎营,其目的就是要亲自感受一下爷爷康熙帝曾表彰过的村庄的民风。

  乾隆摆驾大施村扎营安歇后,一夜无话。由于当时清朝有上早朝的朝规,所以第二天,天不亮乾隆就起来了,因为常年养成的习惯,到点就醒。乾隆起床后,又不上早朝,也没有多少奏折可批,闲着没事干,就与出巡侍臣,《四库全书》的主编纪昀(纪晓岚)一起吟诗作对。君臣二人你有来言,我有去语,一问一答,正吟对的高兴的时候,隐隐约约地听见远处传来阵阵迎亲的鼓乐声。当时乾隆就想,不对呀,按皇历今天可是个不宜婚娶的凶恶日子,怎么还有迎亲的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乾隆皇帝和纪晓岚两人着便装离开行营,迎着迎亲鼓乐的方向走去。不说御林军士急忙悄悄不远不近地跟随其后进行护驾,单说乾隆和纪晓岚两人摸出村后,功夫不大就看见过来一队抬着花轿,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君臣二人往旁边一闪,让过迎亲的队伍后,突然发现轿子后头跟着五个身穿白大褂、头戴孝帽子、手拿哭丧棒的人。这下乾隆爷来气了,心想,人家迎亲是大喜事,你们几个身穿孝服跟在后面干啥呀,这不是娶媳妇打幡—跟着瞎凑热闹嘛!一准不是什么好东西,看朕的家伙吧,顺手就把手中的扇子对着那五个穿孝服的人扔了过去。乾隆是马上皇帝,虽然不能说武功超群,有多少高招和绝技,但不管怎么说,他毕竟是个练家子,身上还是很有些功夫的。况且,当时又是在气头上,自然是下手狠用劲足,所以,这一扇子打得既快又准。说时迟那时快,没等那几个穿孝服的家伙反应过来,乾隆爷的御扇“日”的一下就飞到了,正好打在其中个子最高的那个家伙的脑袋上,把头上戴的孝帽子都给打歪了就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子,那五个身穿孝服的家伙立马全不见了。

  纪晓岚上前帮乾隆皇帝找回御扇,边递御扇边小声请旨问下一步怎么办。乾隆用手一指已走远的送亲队伍说,跟上他们,看看还会出什么幺蛾子事,也顺便打听一下,究竟是哪个不着调的风水先生给这家喜主看的日子。

  君臣二人尾随着送亲的队伍往前走,一直跟到邻村娶媳妇人家的门前。这时,乾隆也感到有些累了,见大门旁边有个高马扎,一屁股就坐了上去。纪晓岚站在一旁侍驾,两个人谁也不说话,静观事态发展,一直等到天光大亮,一对新人都拜完天地,礼成人了洞房,就要开喜宴了,也没有发生什么幺娥子事。乾隆皇帝觉得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就起身想走。没想到这时婚庆管事的陪着喜主来到他跟前,恭请他和纪晓岚两人进家赴宴喝喜酒,而且把他们君臣二人安排在了首席,并由主人亲自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乾隆皇帝起身再次向主人道喜,并将御扇送给主人,作为一对新人的新婚贺礼,然后询问主人是找的哪位风水先生给看的吉日。主人起身回答,不瞒您说,找的这个看吉日的先生,可是个风水大家,神机妙算,号称小诸葛。虽然按皇历今天确实是个不宜婚娶的凶恶日子,可小诸葛却说,对别人家婚娶的确是个凶日,可对俺家来说却是个上上等的吉日,好的没法再好了。别看今日结婚,有五鬼搅乱,但小诸葛算定了,俺家有青龙佑护,一路护送亲自把门,不但能够确保婚礼平安无事,还能保佑俺今后福星高照,逢凶化吉,日子红红火火,人财两旺。

  乾隆皇帝听后心说,合着我这个真龙天子成了他们家的保镖和门卫啦。虽然心里感到挺别扭的,但由于没有亮明身份,况且今天是人家的大喜日子,又是在喜宴上,所以也不便发作,只是暗暗感叹民间真是有高人呀。

  事后有明眼人认出来,那家喜主收到的折扇贺礼,竟然是当朝皇帝乾隆爷的御扇,这下才明白了凶日为什么能够转化成吉日的缘由。于是,有些当地人家,家中再有孩子结婚时,为沽借皇帝真龙天子的龙气,就在结婚的头一天晚上,在自家大门两边的门垛子下头,各贴一张用大红纸写的“青龙”二字,这一做法逐渐演变成为当地的民俗。后来又发展到撒青龙,即在迎亲回来的路上,路过河桥、涵洞,村庄、树林、巨石、高大建筑物以及路口时,由坐在头车即开道车上的未婚男子,撒上三两张写有青龙字样的小红纸条。

嗯嗯,我复制粘贴的。自己写不了这么好,不好意思。

‍‍

新婚喜联贺幛是在举行结婚仪式时来装饰婚礼或新房 的大门、楹柱、洞房、厨房、客房、父母房等的喜联或贺幛。因为红红的喜联或贺幛不仅能带来一种吉祥喜庆的 气氛,而且它的修辞非常优美、精练,读起来朗朗上a ,很 能表达庆贺祝福的内容。   亲戚朋友结婚或其子女结婚,一般是要送礼物的,结婚礼品包括家庭中的一些陈设、床上用品、桌上用品、厨房用其、餐具、茶具以及一些可以美化房间的装饰品。或者是新郎新娘喜爱的东西。

异地亲友结婚,既不能亲赴道贺,利用贺函、贺电,甚为方便。贺函可随附礼金。其格式可参考贺电,这里不再另列。

赠送礼券

现在有的单位,用礼券送人,如用礼券作为礼品既没送礼金的栩臭味,又可由受礼者自由兑换他所需要的实物,甚为理想。适宜于知己亲友在购买以前,最好能知道受礼者之所需,并且先期告知,以免受礼者重复购置。这不能算是失礼之处。

礼物要美观、实用。如不知买什么东西好或者担心物品与别人买重了。也可以把钱作为礼物送给亲婚夫妇。礼品要用红纸包好写上“祝新婚快乐”等字样,下欲写送礼人姓名

送礼是门艺术,结婚送礼送什么好也大有学问。恰到好处的贺礼会点缀婚事的浪漫,给婚事庆典增添美妙的音符,使新婚夫妇留下深情的回忆。在漫长的婚姻史上,婚事礼品因时而变,因地而异;有过婚事礼品的抒情小夜曲,也有过婚事礼品的变奏曲。婚事礼品有价而情义却无价,其价值和品位并不完全取决于价格昂贵与否送礼者的成功在于向婚事礼品倾注了机敏、智慧和特殊的寓意。

赠送喜联喜幛

结婚增送喜联喜棒,最为高雅,适宜文游广大,结婚场面铺张的受礼者。喜联喜蜂,一般礼品店均可代制,只据告诉受礼者与送礼者之姓名及两者关系,并说明是喜庆就可以,但如能亲笔书写,当然更有意义。

‍‍

  公历:公元2012年09月29日

  农历:农历08月(小)14 日 星期六 天秤座

  岁次:壬辰年、生肖属龙、己酉月、癸已日

  五行:长流水 成执位

  冲:冲猪(丁亥)煞东

  胎神占方:占房床房内北

  彭祖百忌: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已不远行财物伏藏

  吉神宜趋:普护 守日 四相 三合 临日 天喜 天医 不将

  宜:开市 交易 立券 纳财 挂匾 栽种 祭祀 祈福 开光 拆卸 动土 安床

  凶神宜忌:重日 朱雀

  忌:嫁娶 破土 进人口 出行 入宅 移徙 出火 纳畜 词讼 安葬

  我推荐

  2012年09月30日 农历08月(小)15日星期日 冲鼠(戊子)煞北

  2012 年10月02日 农历08月(小)17日星期二 冲虎(庚寅)煞南

  2012年10月04日 农历08月(小)19日星期四 冲龙(壬辰)煞北

  恭喜你们,祝你们婚姻永远幸福,谢谢。L

  如需要吉时请追问或评论

  但是先确定时间

  全部过程有三大阶段:攀亲、订亲、娶亲。

  一、 攀亲。

  男方请亲友中某人为自家己成年男子“说亲”,该“说亲”人被称为“媒人”。男性媒人称“周公”,女性媒人称“媒婆”。

  媒人和女方父母至少是熟悉的,属“走得进”的人。先说明来意并将

  男方家庭情况(田产、人口、男子品貌等)一一告知,如女方同意,则写“八字”(测“八字”可知未来命运)。

  “八字”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女子年岁未过十六称“花女”,超出十六称“坤造”。“八字”贴为红纸信封大小,毛笔竖书,字数必须成双,逢单则在末尾加一“吉”字。如女方不同意,则找一借口回绝。

  媒人订到“八字”交给男方,男家将“八字”压在香炉下,一段时间后,如家中平安,则认为姑娘命好,如家有不顺,则认为姑娘命不好,遂退还“八字”。

  “八字”的命关通常没有问题。而“配八字”(二个人出生年月日各排八个字相互排配)则由算命瞎子说了算,配的好则成,配的不好则退。 “八字”退了,双方不张扬,相互守密以防他人讥笑。

  二、 订亲。

  “八字”配妥后,两家就算攀了亲,过一段时间,男方选定吉日,请媒人将订亲日期预告女方,并征求女方对订亲礼品的意见。

  订亲日男方由媒人将订亲礼品(衣料、食品等)送至女方,女方请亲友陪席,招待男方并回赠礼品(鞋帽等),至此双方亲友皆知,亲事公开,订亲完毕。

  三、娶亲。

  娶亲程序十分复杂,前后共有二十个基本程序。

  1、 看年庚。就是请算命瞎子择定娶亲的日子。

  民间认为五月是“毒月”,七月是“鬼月”,因此,娶亲择日上半年

  总在正月至四月间,下半年总在八月至腊月间。

  2、通信。又称“下书”、“下礼”。

  年庚择定,男方写好“红书”,备一桌洒菜,由媒人送到女家,正式

  告知娶亲日期,并交付“红书”和礼金、礼品。

  “红书”的内容和格式也是固定的:封面书四字对联,如“朱陈结

  好,秦晋联姻”,“珠联璧合,花好月圆”等。内书:“添姻春XXX(男方父名)端肃顿首拜”等颂词。而后,女方开出礼单。

  礼单内容大致为:礼金(办嫁妆)、“封”(喜钱)、嫁衣类、首饰类、化妆品、食品类(含烟酒)、还娘席子等。如男方认为女的礼单偏重,则由媒人出面打折,称为“扣财”,如女方继续加重礼单称为“升估”。“升估”绝少,“扣财”常有。

  3、备嫁。女方为备嫁忙碌,其木制用具东乡一般是赴镇江或宝堰购

  置成品,南乡多数请手艺好的工匠打造。嫁衣请裁缝制做,帐花、枕花、鞋花多由待嫁姑娘自绣。

  4、请嫁。出嫁前女方亲友近邻邀请姑娘吃饭,为待嫁姑娘饯行。

  5、取嫁妆。娶亲的前一天,男方派人到女方取嫁妆,媒人率行,人

  数为双,礼单上所列钱物一并交给女方,女方设席款待。若女方发现实际礼品不够数会提出意见要求补足,否则不会发嫁。

  午饭后发嫁,嫁妆有:箱柜、地板、桌凳、盆、量子、绩麻桶、马桶、针线匾、铜灯 、铜茶壶、铜脚炉、镜箱、被毯、枕头、帐幔、服饰等等。其中镜箱和马桶当日不发,次日新娘上轿前由女方派人专送。

  6、压床。旧时的新床是木制的床前有高出地面的地板,床的迎面方

  上下左右的板面都有雕花图案,俗称“花板床”,成亲的头一晚,男方请一名或三名父母双全的童男陪新郎睡一晚,称作“压床”。在床垫的四角下主人预先摆放了糖果和熟鸡蛋,谁找到就归谁。

  7、花轿娶亲。抬花轿的必须是四名“童男”(未婚),必须是“鲜娘

  鲜爷”,即父母双全,且是亲生父母。

  领轿的媒人必须是男性,如媒人是女性则由其夫或子替代。花轿出门

  时人数为单数,返回时加新娘便成双数。

  花轿队员组成:媒人、抬轿四人、鸣锣开道二人、放铳二人、吹手四至五人、宫灯二至四人、打旗二至四人、火把二人、管轿一人。花轿返回时,不走原路。

  8、“小开门”、“大开门”。花轿进入女方村界,鸣炮预告,女方闩上大门,花轿被拒门外,媒人喊门,门内人订要喜糖、喜烟、喜钱,订价还价,加加减减,往往要折腾半小时之久,直到守门人满意,方开门迎客,此为“小开门”。

  进屋后主人热情招待,除烟茶糕点外,还有甜羹、熟鸡蛋,俗称“三道茶”。此时媒人将喜钱红包交给主人,此为“大开门”,有时媒人会私截部分喜钱(俗例允许),如过分了,主媒之间会有争议甚至吵闹,民间称为“吵发吵发”不伤大雅。

  9、新娘上轿。新娘当日早晨不起床,临上轿前在长辈给了起床钱后

  方才起床,这叫计要“起床钱”。

  当日中午,女方设宴招待男方宾客,为赶时间男方要一再鸣锣放炮“催

  轿”。

  待新娘上轿前,空轿抬至堂前,女方一人手持红烛在轿内上下照一遍,称为“照轿”(民间视轿为“丧门”,而不是吉祥物,所以要驱邪)。

  新娘上轿时鞋底不能沾娘家尘土,以防带走财气,一般由新娘的父亲或哥哥抱上花轿。

  上轿后新娘的母亲或嫂嫂要“哭轿”:一是向女儿表示欠疚,女儿在家没吃好、穿好,还替家里做了许多事,十几年母女朝夕相处难分难舍等等。二是嘱咐告诫女儿到夫家之后要恪守妇道,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姑嫂妯娌和睦相处,要为娘家争光等等。

  新娘坐轿后,盖上轿顶,挂好轿衣,锁好轿门,扎好轿杠,花轿上肩

  将行,女家一人端来一碗水,碗口上放一把菜刀,而后将碗里的水泼在门前,这就是民间“嫁出门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之俗语,意为姑娘出嫁就是夫家的人,好歹都得过一辈子,不能“回炉”,刀是斩断退路之意,勉励姑娘努力争气,万不可因错而遭夫家遣返。

  10、送子桶。女方请两名专人将马桶和镜箱(马桶内装有红蛋、红

  枣、红花生等,镜箱内装镜子、梳子,篦子、胭脂、花粉等)送至男方,必须在男方花轿进村前离开男家,途中相遇必须绕道回避。男方设小宴款待送桶人,并有喜钱和米团子酬谢。

  11、下轿点妆。新娘下轿忌某属相,有被忌者在场自觉离开。轿门打开,一位姑娘端来一杯红水,把一根筷子的方头横竖劈裂,蘸红水在新娘面部按上中左右下的顺序点水印,边点边说:

  一点妆长命富贵,二点妆金玉满堂。

  三点妆三元及第,四点妆四时如意。

  五点妆五子登科,六点妆六路统通。

  七点妆七子团圆,八点妆八洞神仙。

  九点妆九世同堂,十点妆代代吉祥。

  点妆结束后,由伴娘提一篮子,篮子内装有一把斧子(“代斧”谐音“代富”,即代代富),一束柏树(长寿),一棵万年青(夫妻百年好合,万世长青),交给新娘。

  新娘下轿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新郎将新娘直接抱入洞房;二是搀轿,准备一双大尺码鞋给新娘穿上,由伴娘搀入洞房。

  12、坐富贵。新郎新娘并坐床沿,伴娘递上两杯甜水,两颗汤圆,吃汤圆,喝甜水,寓意夫妻恩爱甜蜜团圆。

  13、拜堂。正堂并放两张八仙桌,桌上放糕点、香烛,桌下铺一条新席,席上置一新被(折成长方形),新郎新娘双双跪拜,先向外拜天、拜地,再向内拜家堂(神),本地风俗拜堂拜神灵(保佑),而不拜父母,夫妻也不对拜。

  14、轧新郎。递酒、送房 桌上摆上菜肴,新郎上坐,表兄表弟陪

  坐,并点燃花烛,边点边说喜话,如:“花烛拿起,大家欢喜,红纸拆封,子孙兴隆。”、“烛尖对烛尖,富贵万万年,烛头对烛头,代代出诸侯。”、“一对花烛放光芒,照得华室亮堂堂,表兄表弟齐相贺,欢天喜地轧新郎”,接着便是递酒,递酒人是预先安排好的,一般有三人轮流递酒给新郎,且说酒词,如:

  这杯酒先敬天,喜事恰逢艳阳天,

  今日完婚交好运,夫妻恩爱一百年。

  这杯酒敬大地,天时地利人如意,

  娶来新娘好欢喜,幸福美满偕伉俪。

  这杯酒喜盈盈,新郎捧酒敬父亲,

  父亲饮了杯中酒,子媳贤孝真开心。

  这杯酒喜洋洋,新郎捧酒敬亲娘,

  亲娘饮了杯中酒,笑口常开乐无疆。

  一杯酒梅花多,唐皇月宫戏嫦娥,

  果老骑驴来贺喜,洞房花烛子登科。

  二杯酒杏花开,山伯钟情祝英台,

  洞宾捧剑财神到,张仙送子进门来。

  三杯酒桃花开,正德(明武宗)酒店戏鸾凤,

  仙姑荷花清香溢,天赐玉女配金童。

  四杯酒蔷薇放,巫山神女戏寰王,

  钟离摇扇仙风降,鸾凤和鸣乐新房。

  五杯酒石榴芬,金龙独占玉堂春,

  国舅手持云阳板,一曲道情贺新人。

  六杯酒荷花乐,金莲调戏武松叔,

  采和篮内宝贝出,新人带来全家福。

  七杯酒菱花鲜,龙女失节戏白莲,

  湘子吹箫来贺喜,才子佳人蜜蜜甜。

  八杯酒桂花香,许仙巧遇白娘娘,

  铁拐葫芦斟仙酒,一对新人恩爱长。

  递酒结束后,送新郎入洞房,新郎新娘同饮交杯酒。

  接下来就是“灌仑”,即将米麦瓜子等物灌到新娘衣领里面,且有喜话:灌仑灌得多,新婚之夜乐呵呵,灌仑灌得满,生下儿子做大官。

  紧接着是“撒帐”,将花生、瓜子、米麦等物向帐内抛撒,且有撒帐歌:

  撒帐东,好似巫山十二峰,一心安入桃源洞,采得鲜花一点红。

  撒帐西,好似花开连理枝,之子于归宜家日,桃之夭夭正结时。

  撒帐南,五色彩云宅上端,福自天来有圣福,华封三祝庆多男。

  撒帐北,雪花好似白絮色,柳絮因风传佳话,道韫才交全家乐。

  金星银星满天空,送房闹喜告大功,众位亲友请退出,新郎新娘伴花

  烛。众人退出,闹房结束(句容方言:北、色、乐、出、烛,皆押韵。)。

  15、开席。亲友众多,酒席要摆十几桌,自家地方不够可借用邻居家

  开席,头一番开不了,可以等头一番结束后继续开第二番,民间称作“流

  水席”。

  坐席很讲究,特别是“新亲”席(娘家客人),要按照新亲的辈份对等陪席,假如陪客安排的不得当,新亲会怪罪主家,甚至会闹场,实在缺少合适的陪客必须事先和新亲家人说明,征得新亲同意后,协调解决。

  接下来便是“点席”,“点席”就是指定某人坐在某席某坐,席位等级有高低,座位也分上下大小,点席也不能出错,必须合规矩,要摆得平,否则也会引发矛盾。“点席”主要针对新亲和老亲的长辈,如果顺利,点席完毕,众客入席,便可开席。

  席间新亲派一代表由男方陪同,携喜烟、喜糖向做菜的厨子谢厨,席间男方的主人要向新亲和亲友敬酒,新郎官在周公(媒人)的带领下向新亲及所有亲友敬酒,新娘不上桌由伴娘将饭菜送至新房。

  16、会亲。新亲吃过酒席后,主人邀请新亲和老亲中的长辈见面,新

  郎新娘也参加,媒人先将新亲介绍给老亲,再将老亲介绍给新亲,相互认识,这个环节称为“会亲”。此刻女方家长通常谦称自家女儿年轻不懂事,希望公公婆婆多多指教,就当女儿看待,男方家长则请女方亲家放心,话别后,会亲结束。新亲即刻辞别。即便天晚路远,新亲必须回家,绝不可以留宿男方。

  17、闹公婆。新亲走后开始闹公婆(新亲没走不能闹),主要闹公公,

  亲友们找来破草帽和扒灰耙让公公带帽扛耙,用锅底黑灰涂抹在公公脸上

  并将其强行推入新房,此时公公丑态百出,引得众亲友捧腹大笑。无论怎

  么么闹公公都不可以生气,民间习俗,大喜大闹,闹发闹发,所谓“三天无老少”,怎么闹都不忌讳的。

  18、新娘开脸。次日上午,请来有经验的妇女为新娘“开脸”。先在新娘脸上、脖子上搽抹脂粉,再用二股相互交叉的细线,在新娘脸上绞,绞净脸上和脖子上的毫毛,修齐鬓角,修细眉毛,这叫“开脸”,民间俗称“绞脸”。

  19、婚后一个月不空房。婚后一个月内新娘不得在外歇宿,即便是“回

  门”,也必须在当天太阳落山前赶回婆家。

  “回门”是婚后第二天,新郎带着新娘回娘家,娘家人设宴款待新姑爷,新娘和爹娘谈谈心,午后夫妇俩辞别回家。

  20、谢媒。婚后十天半月之内选一吉日,夫妇俩携带香烛、鞭炮、和礼品,到媒人家谢媒,礼品包括布袜、枣子包、糖包、糕点外加喜钱,媒人要设宴款待。

  俗话说“新人进了房,媒人撂过墙”,而在本地则并非如此,小夫妻连续三年的新年头上都要给媒人送包拜年,以表对媒人的答谢之礼。

  在农村除“点妆”、“轧新郎”、“递酒”、“撒帐”己不流行外,其余各环节基本保留,只不过某些环节有所简化。而在城市结婚,程式有较大变化,办酒都进大酒店,而不在家中摆筵席,婚宴采用中西式相结合的形式,许多传统环节都己省略。

  松滋人的婚俗程序完全,内容丰盛,古色古香。

  婚姻的第一步是择偶。从前是双方家长在媒人的辅助下相互表示有结亲的动向,然后包办订亲。当初是青年男女相中之后,由媒人招在一处订毕生,这叫“订盟”。订盟时二人要独特起誓:“虚空过往,祖宗家神,月老为凭,婚礼歌曲,苍天作证。男仿梁鸿,女仿孟光(古代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妻),白头偕老,同生共逝世。”念完后,紧接着燃三柱香,以示神灵保佑。

  男女定亲后,跟着年纪的增加,结婚的日期也就越来越近了。这时男方备置茶礼,在伐柯人陪伴下自动到岳父母家去“求肯”。假如女方家长批准了男方的恳求,那么,男方家就请相命者算八字,推出结婚详细日期。婚期一旦断定,男方家备办衣物、喜饼等礼品。喜饼用木盆一一装好,贴上红纸,择吉日到女方家“报期”,男方家父母随儿子一起前往。

  “报期”之后就要过礼,过礼又称“下聘”。男方家备足酒肉鱼及新娘的衣物、首饰,在婚前三日送到女方家。有趣的是聘礼的轻重要看女方家嫁奁多少而定。女方家若以全套家俱作嫁妆,聘礼则需整猪整羊各1头,白酒100斤,外带鲜鱼50斤:若女方家只有一半家俱作嫁奁,男方家就送边猪边羊,即猪、羊、酒皆减半;如果女方家只有两项陪嫁,男方家就只给猪肉、白酒各20斤,鲜鱼10多斤。至于送给女方的衣物、首饰多少,这要看男方家底情况,多少不一。过礼、报期都有固定的歌谣。

  结婚的前一天,称为“小客”。男方家要举办“升号”典礼,就是遵守古人“冠而字之”的古训为新郎启用字号。这个名字要楷书写在“号匾”上,请伯叔辈登梯挂到堂屋侧山墙。

  匾挂上去后,要在匾上披一块红布,匾两旁要贴对联,同时唱《披红歌》、

  《挂联歌》。所有妥善后,升号匾者向新郎讨喜钱,唱《讨利市歌》。新郎赏付喜钱时,升号者念赞词,然后从梯高低来,边下边念下梯谣。

  升号典礼停止后,新郎家要请九名未婚青、少年陪宴新郎,称为“陪郎”或“陪十弟兄”。在桌上吃酒的未婚男子每人要向新郎敬杯酒,同时要唱劝酒词。

  结婚前一天,女方家也要请九名同龄、同辈未婚女青年陪宴,称为“陪女儿”或“陪十姊妹”,也要唱《陪十姊妹歌》。

  在宴席推出第六道菜时,家长执壶为女儿斟酒,以孝顺、节约等情理告诫女儿。

  出嫁前一天要为新娘“开脸”。开脸必需由一已婚妇女主持,用素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扯光,表示她不再是奼女了。边扯边念《开脸词》:

  “开脸开脸,转换新颜。

  一开金枝玉叶,二开贵子状元。

  三开龙凤呈祥,四开百事合欢。

  开脸大吉,花果团聚。”

  升号、开脸均为古代冠、笄礼的遗风。松滋人将其与婚礼合一,表示青年男女已长大成人,能够成婚步入社会生涯。

  娶亲那天,新郎带着本人的字号跟花轿去新娘家,新外家个别闭门不纳,迎亲者将所带鞭炮大批燃放。在一片爆竹声中,新娘家大门才缓缓翻开。新郎在新娘家香堂设香案,点“七星灯”(即七捻油灯)祭拜祖宗家神。这时新娘哭别父母,由兄长从房中背到堂前点燃香火,并逐一叩拜先人。

  叩拜结束新娘上轿,父母送至门外。主礼人用升子(一种梯形木制容器)装茶叶、谷粒往花轿上边撒,以祈祝安全、幸福。

  花轿来到新郎门前不能立即进门,要停下来举行“拦车马”(也叫“回神”)仪式,即请新娘家护轿的“祖神”回去。然后“交亲”,由新郎家遴派子女齐全的罗敷有夫二人扶新娘下轿进门。

  在新郎进屋时要治煞。由厨师当门宰一公鸡,将鸡血点于堂屋四角以驱邪除煞。

  进屋之后,夫妻拜堂。由茶僮递茶一盘两杯,彼此转让三次后,将两杯茶合为一杯,由新郎一口饮尽,以表两情融融,这叫“传茶”。饮茶之后,夫妻喝“交杯酒”。由酒僮倒两杯酒递给新郎、新娘,二人将羽觞交流三次再举杯相碰,一饮而尽。人生的美酒,饮在口里甜在心头。

  夫妻拜堂之后被人引入洞房。由已婚多子女妇女铺床,边铺边唱:“铺床铺床,金玉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姑娘。”还要让小男孩在床上睡觉、尿尿以祈子嗣。

  当晚,新娘拜会公婆及族戚尊长。新娘拿出红蛋、酥食接待长辈,并且将按样制做的新鞋摆在长辈眼前,称为“递茶”。长辈这时要各赐“茶钱”作为会晤礼。

  新婚之夜,不分老幼均可来闹房,直到清晨刚才罢休。

  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一同回新娘家探亲,称“回门”。小夫妻整理停立即上堂叫父母。听完父母祝愿的《回门》词,小夫妻向父母说声“失陪”才出门上路。

  回门确当天,夫妻二人都必须回夫家,俗规是“一月不空房”。如果确因特别情形不能赶回来,女婿要向岳父家租间屋子过夜,在契约上双方直称其名,表示是同等的契约关联,不是岳父母容留女婿。新婚蜜月后,女家接女儿归省居留时光不限,直到男家专人来接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松滋人还有一个打新郎的风俗,说是“打喜”。无论在村口、街头、田间,人们只有看到有去迎亲的新郎,不论是否熟悉,一个小伙子飞驰上前,双手蒙住新郎的头,吆喝一声“打喜呵!”众人一拥而上,男女老少纷纭微微拍打新郎的头部。新郎不仅不恼,而且还在“打喜”后,笑盈盈地给众人敬烟、撒糖、鞠躬、鸣谢,而后高愉快兴接着去迎亲。“打喜”表现世人为新郎拍去了头上的污物,带来了吉利。

  现在松滋人结婚已不必花轿,与上轿有关的婚姻仪式也随之消散,但其它程序基础保留,有些只是在情势上产生了小小的变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1644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0
下一篇2023-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