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万青的晚年时期

高万青的晚年时期,第1张

这一时期的秧歌、是他在人生道路上几经波折之后的暮年归乡之歌。处处表现为谦和审慎、细心老练的风格。当年那种“人家第二咱第一”的自豪气概荡然无存。这一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一批“接送秧歌”上。例如:

[进门秧歌]

鞭炮惊心不住鸣,

乡亲们热情来欢迎,

我唱秧歌乱弹琴,

高抬贵手咱进门。

[答谢秧歌]

细吹细打把锣鼓垫,

临走时再用秧歌谢,

麻烦骚扰长一天,

心里实在不自然。

[过路秧歌]

秧歌出门路程远,

来来回回多周旋,

亲戚们等到三更天,

实在叫人心不安。

1983年临县举行首届伞头秧歌比赛,当时他已年过八旬,还专程从老家赶来祝贺,在观众的强烈欢迎下,他登台唱了如下两首秧歌:

秋风糜子寒露谷,

树过霜降落叶子,

想唱秧歌气不足,

同志欢迎我感激。

赛歌台上看伞头,

个个出色显风流,

鼓足劲头争上游,

锦上添花楼上楼。

当临县伞头秧歌首次赴离石表演获得成功,返回后举行汇报表演时,他又唱了一首:

出战吕梁斗志高,

风卷红旗漫天飘,

英雄榜上姓名标,

我为同志解征袍。

卷一 临县老照片

一、临县摄影概况

二、县城旧貌

三、教育与商贾

四、“晋西事变”前后遗影

五、1950~1977年间临县经济文化选粹

六、中共临县党的创始人

七、临县历届党政领导留影

八、临县民俗文化拾趣

附:老年美术作品选

临县老年乐艺学会文艺节目剪影

临县风光荟萃

岁月流影

卷二 临县伞头秧歌

一、临县伞头秧歌简述

(一)起源浅析

(二)地方特色

(三)传统节目

(四)活动形式

(五)秧歌曲调

(六)唱词艺术

(七)改革发展

(八)本书内容

二、传统节目选载

周公背周婆(王洪廷新编)

钉缸(王洪廷搜集整理)

卖菜(王洪廷新编)

卖西瓜水(樊如林改编)

骑驴驴(王洪延新编)

刘三推车(王洪廷新编)

抬花轿(秦忠、王洪廷新编)

水船歌(李考才新编)

跑旱船(王洪廷改编)

大红果子(二人台)

驾鼓子

二鬼摔跤

狮子啃绣球

三、秧歌抒情写春秋

我以秧歌唱人生(薛光运)

碛口风景就是好(李光福)

临县秧歌唱打扮(王洪廷)

唱要彩礼(王洪廷)

婚宴“三怪”(王洪廷)

枣树沟(王洪廷)

四、著名老伞头及其传世妙歌

五、许凡秧歌集锦(孙善文、张犬照整理)

(一)许凡秧歌生活篇

(二)许凡秧歌时世篇

卷三 临县民间曲艺

一、曲种简介

(一)临县三弦书

(二)快板书

(三)顺口溜

二、作品选载

(一)三弦书荟萃

碛口名妓冯彩云(王洪廷)

双秃子闹房(王洪廷整理)

武松大闹东岳庙(王洪廷整理)

老鼠告狸猫(王洪廷整理)

临县党的创始人(贺要铤)

反顽除奸打日本(张之一)

不该怪她(李文学)

桂英节育(樊如林)

三变下环(樊如林康云祥)

吃瓜(王洪廷)

我也不愿杀貂蝉(王洪廷)

(二)快板书集锦

劳军场上(王易风)

打晋西南顽固军(张剑峰)

日军首次占碛口(成恒)

过金桥(王易风)

饲养员之家(王易风)

黑孩告状(樊如林)

戒烟(樊如林)

兰兰谈谈(樊如林康云祥)

过年(樊如林)

愣愣找对象(王洪廷)

夸婆姨(王洪廷)

乔老头教子(王洪廷)

夸夸我老婆(王洪延)

农民曲艺家李子琴(王洪廷整理)

三霸认错(郭丕承)

(三)顺口溜选趣

长跑(樊如林康云祥)

养猪(樊如林)

吃饺子(樊如林康云祥)

水火无情(樊如林康云祥)

福照相媳妇(樊如林康云祥)

卷四 临县道情

一、遭情综述

(一)临县道情的起源

……

卷五 临县婚丧习俗

卷六 临县吹打乐

卷七 临县民俗琐谈

后记

……

不能封官。

临县秧歌之时一种民族风俗,和封官没有任何牵扯,两者之间毫不相关。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

吕梁888信息网吕梁视频栏目上很多秧歌视频,有贺升亮、赵江、刘林丽、刘宇斌、车明德等人的,非常多。

这个网站还能免费发布各种生活信息,免费登记店铺,是吕梁人生活、工作的好帮手。

你在百度上搜吕梁888信息网就能找到。

伞头秧歌因以手执花伞者领头舞蹈和演唱,故称“伞头秧歌”,在山西,伞头秧歌主要流行于吕梁的临县、离石、柳林、方山、中阳、石楼等地。

伞头秧歌属于一种大型的民间歌舞活动,小则百八十人,多则数百人在伞头的带领指挥下,各自施展自己歌、舞、吹、奏才能。

伞头秧歌的内容丰富广泛,形式活泼多样,气势粗犷豪放,规模宏伟壮观。一支秧歌队,除了乐队和仪仗队外,其余皆扮各种角色。

大致顺序为:仪仗队;乐队;龙舞;伞头,即手执花伞的秧歌艺人,是秧歌队的头领;架鼓子;小会子,即民间小演唱;杂会子,即传统折子戏;民间传统舞蹈;旱船,也叫“水船”;狮子舞收尾。

伞头秧歌的表演主要是扭和唱两个方面,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伞头是伞头秧歌队的统领,其主要职责是指挥全局,选派节目,带领秧歌队排街、串院,并代表秧歌队即兴编唱秧歌,向外界答谢致意。

伞头右手执花伞,左手摇响环。响环俗称“虎衬”,是用响铜铸造而成的环状圆筒,直径约10厘米,朝外沿开缝,形似手镯,内装小圆球,摇动时发出串铃般响声。

响环的作用,一是作为道具使用,象征威武。二是摇响后作为唱秧歌或行动前的信号,以指挥锣鼓乐队。伞是普通的花伞,周围缀有红绫,表演时随着音乐节奏向左旋转,上下飘动,轻盈自如。

四大不同的板块。按照不同的时序分为四大不同的板块,俗称《四片瓦》。四大板块、四个特点、四种色彩。四大看点,四种感受,四方收获。“四片瓦”这种祭祀舞蹈表演形式是古代蜡祭礼仪变异形成的民建蜡祭舞蹈。

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乡村过年虽然不象北京那么繁华但也非常热闹。

刚到姥姥家,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原来,村里有个秧歌队,我的姥姥、二姥姥都是秧歌队员。为增加过节的喜庆,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等了好长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乐队在前,有打鼓的,有吹笛子的……。有个骑毛驴的老太太,是一位伯伯扮演的,样子很是滑稽:矮矮的个了,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白粉,粉红的腮红,红红的嘴唇,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戴一头绢做的红花,穿着绿上衣,红裤子,摇头晃脑的,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舞动扇子,随着音乐就走两步退两步地扭起来,扭秧歌的全是女的,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秧歌队有40多人,好长的一个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龙!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

看秧歌的人特别多,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真引人注目!姥姥她们走的很远,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表演完之后,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我问姥姥累吗?高兴吗?,姥姥说:不累,很高兴。原来带给大家欢乐自己才能更快乐!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临县秧歌三才子指的是明朝时期临县(今山西省临县)的三位优秀的秧歌艺人,分别是鲁班、铁牛、李天祥。根据查询民俗网得知,他们以其高超的技艺和才华横溢的表演艺术,成为当时临县秧歌艺术的代表人物。临县秧歌是我国山西省临县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3674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7
下一篇2023-09-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