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的资料?谢了

陈赓的资料?谢了,第1张

陈赓(1903~1961) 陈 chén 赓 gēng 陈赓 [1] 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原名陈庶康, 化名王庸。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省湘乡县二都柳树铺。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参加爱国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12月加入中国***。1924年5月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在贺龙部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陈赓(1903—196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市龙洞乡泉湖村。1916年入湘军当兵。1921年脱离湘军,在长沙的铁路局当办事员,参加爱国运动,得到***人何叔衡、郭亮等的帮助,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加入中国***。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1925年10月,在第二次东征时,在华阳附近战斗失利,叛军追了过来。到前线督战的蒋介石心慌腿软,怕被叛军俘虏,拔枪企图自杀。陈赓不顾个人安危,连背带拖,将蒋救了出来。 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失败后,由香港转赴上海。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1932年因负重伤秘密到上海就医,曾向鲁迅详细介绍鄂豫皖红军的斗争事迹。1933年3月被捕,由上海解往南昌。正在南昌指挥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的蒋介石亲自用高官厚禄进行劝降。陈赓大义凛然,严词拒绝。经中共和宋庆龄等营救,脱险后到中央苏区,任彭(彭湃)杨(杨殷)步兵学校校长。 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强占皎平渡渡口,使第一方面军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到陕北后任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1937年2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兼任第一队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旅长,率部开赴太行山区,参与神头岭、响堂铺、长乐村等战斗的指挥,随后又转战于鲁西北、冀南、豫北。1938年11月聊城失陷后,于12月14日率部到达鲁西,在鲁西各县展开了抗日和反对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摩擦与投降活动的工作,转战在冠县、馆陶、聊城、茌平、博平、高唐等地。同月24日,在东目寨消灭了投靠国民党顽固派的原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民军一路王来贤部2000余人。 1939年1月10日率部夜袭高唐县城,毙伤日伪军20余人, 消灭了高唐城南伪军,摧垮了乡政府。2月10日又指挥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和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各一部,在山东省丘县香城固(今属河北)伏击,全歼日军一个机械化加强中队,毙大队长以下官兵200余人,俘敌10余名,烧毁敌人汽车8辆,缴获炮3门, 创造 大将陈赓了平原反“扫荡”作战的模范战例。当月撤回太行山休整。他在鲁西北短短2个月的活动, 为恢复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基础。1940年任太岳军区司令员,次年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参与领导创建晋冀豫根据地。1943年11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率太岳纵队(后来改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参加上党战役。1946年初,他作为中共代表参加临汾、太原三人小组,调处国共军事冲突和监督双方执行停战协议。1946年7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率第四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转战晋南,连续进行闻(喜)夏(县)、同蒲、临(汾)浮(山)战役,歼灭国民党军3万人,其中包括号称“天下第一师”的胡宗南的整编第一旅。随后他率部西进,于1946年11月至次年1月协同兄弟部队发起吕梁、汾(阳)孝(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万余人。1947年4月指挥晋南攻势,歼敌15000人。8月与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一部,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开辟豫陕鄂解放区,配合刘(刘伯承)邓(邓小平)和陈(陈毅)粟(粟裕)野战军,在中原地区进行战略进攻。在淮海战役中,率第四纵队协同兄弟部队在徐州西南切断津浦铁路,参加围歼黄维兵团。 1949年任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横渡长江,解放南昌。执行远距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进军广东追歼逃敌,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部的海上退路,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歼敌4万余人。1950年初,指挥所部经14昼夜强行军,直抵云南边境,歼灭企图逃往国外的国民党军2万余人。1950年2月进驻昆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军区司令员。1950年7月应邀至越南,帮助越南军民进行抗法战争,取得边界战役的胜利。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1952年6月回国,筹办并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培养国防科技人才。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8年9月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

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过去的时候,尤其是在民国时,真的是非常地积贫积弱, 古诗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大风刮过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哪些是劲草, 同理,只有当天下出现混乱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知晓谁才是真正的忠诚。

一如过去明代的东林党,自然有不少忠臣,可是我们也并不能够否认,这个集团也出现了不少的内奸走狗。比如诗坛领导钱谦益,他个人是非常有才华的,在当官的时候也非常敢说,应该算的上诗歌彻底的主战派了,可是清军一打进来,他就直接投降了,以至于留下了 "水太凉" 的典故——这个还算是好的了,投降以后知道自己的无耻,于是痛改前非,还算得是个有良心的。

有人说,民国非常的穷,简直比印度还强。 不过又有人统计,其实民国在那个年代,经济上其实还不如印度呢。当时的印度人在上海当巡捕,把上海叫做什么呢? 叫做"东方小孟买",孟买在哪里,在印度! 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在于中国当时四分五裂,军阀各自为政,统统都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兴旺发达呢?

所幸,我国从来是一个不缺仁人志士的国度。 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言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一个诗人(多半是指读书人),说自己有志于道义,但是还要求自己穿好的吃好的,那肯定是在作秀!也就是上天垂怜我华夏了,这种人在年轻人为数不多,真正的年轻人还是很有志气,很能干吃苦的,比如陈赓大将,就是杰出的代表。

大将很早就投身革命了,他的妻子同样也是进步的青年。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们结婚后不久,陈赓大将就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可是作为一个时常在外的将军,总不能够没有一个伴侣啊,不然的话,家里谁来照料呢?

于是他的战友就给他寻找适合的伴侣。 1940年的时候,大将已经失去配偶一年了。 战友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他介绍了傅涯。傅涯的确是个不错的女青年,她的家乡在杭州,家里条件也不错。照理来说呢,她的出身应该使她站在陈赓的对立面,可是由于觉悟之高,使她来到了圣地延安,选择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时陈赓的战友正好就认识傅涯,并且知道她不是普通的大家闺秀,所以就将傅涯介绍给了将军。那个年代的人本来就比较直接,更何况双方都是在部队,那是更加的爽快了。 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谈了很多,按照浪漫的说法,倒也可以称之为"一见钟情",后期的发展也就可以预见了。

可是很巧的是,陈赓发过一个誓言,就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三年内不结婚,于是两人就拖到了1943年才喜结连理。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大将一心都扑在了搞建设上,于是积劳成疾, 1959年的时候,他就因为重病住院了,到了1961年,他便病逝在了上海,享年58岁。 老实说,这个年纪本来不算小了,可是对于一个健朗的军人来说,实在是 "英年早逝" 了。在大将去世后,傅涯虽然伤心,但并没有以泪洗面,因为她知道自己有重要的事情做 ,一是照顾大将第一任妻子的母亲,二是整理大将的日记。

当这两件事情都完成之后,她收到了一封信,原来是自己的妹妹寄过来的。正如前文所言,她家本来是比较有钱的,所以在建国之后她家便搬到了台湾。她妹妹寄过来这封信,只是告诉她,她的父母在去世前想要见她一面。 于是,在1992年,已经是七十多岁的傅涯不顾自己的身体,毅然决然地坐飞机到了台湾。

只要是个人,都会有感情。而最为深重的感情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傅涯虽然投身革命,但是她依然是家中的一份子,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也不应该因为她到了台湾就谴责她。实际上,当时台湾与大陆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 历史 原因,便阻绝两岸百姓的友好交流。听了这个故事,希望大家也能重新审视亲情,不要随便与自己的父母分离吧!傅涯是有原因的,而我们又有什么原因离开父母呢?

参考文献:

结婚后头一天,陈赓将军一大早就打开房门吆喝道:我给大家报告个新闻,我昨天晚上爬高山如履平地!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妻子傅涯羞得面红耳赤。

陈赓说话非常幽默,在追求傅涯的时候,他既委婉又热情的说道:我这个人爱交朋友,我既有许多男朋友,也有许多女朋友,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傅涯红着脸答道:陈旅长,我有未婚夫。

原来,傅涯所说的未婚夫,是与他一起长大的表哥。

后来,傅涯给表哥写信,希望他能来延安,但表哥拒绝了。

如此一来,本就不愿近亲结婚的傅涯,开始接受了陈赓。

1943年,组织批准了陈赓、傅涯的婚事,高兴的陈赓拉着傅涯的手,就去找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

刘伯承明知道他来说结婚的事情,却故意开玩笑:陈赓你来的正好,刚刚得到情报……

陈赓不等刘伯承说完话,就指着傅涯说道:刘司令,我带着傅涯来了。

刘伯承憋着笑又说道:我想,这次把你们旅安排到……

陈赓又说道:刘司令,我带着傅涯来了。

这回,刘伯承终于憋不住的笑了出来,邓小平笑道:哦,你们要结婚了,那你就赶紧先当新郎吧。

得到了首长的批准,陈赓高兴的“啪”就敬了一个军礼!

结婚次日,陈赓一大早就打开房门吆喝道:我给大家报告个新闻,我昨天晚上爬高山如履平地……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傅涯羞得面红耳赤。

过了几天,傅涯问陈赓:“你到底多大了?”

陈赓答道:“我三十八呀!”

傅涯又问:“结婚才几天,你就长了三岁?”

陈赓笑呵呵的答道:“我这不为了缩小差距嘛!”

傅涯又气又笑的说道:“你呀,老婆到手,本性暴露。”

陈赓将军喜欢开玩笑,一辈子与妻子傅涯有说有笑,快快乐乐。

陈赓将军出身将门,祖父是御封的武显将军。

陈赓则是在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4656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9
下一篇2023-09-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