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好奇,带着兴奋,我们一起参加了邻居家的一场藏式婚礼。与人、与景、与氛围都是那样的美与欢腾。
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热情而又好客的藏族娘娘把我们迎进了婚礼的现场。手抓牛肉、酥油茶、牦牛肉包子、果子等瓜果食品、酒水,摆满了整个桌子。红红的装饰、火火的音乐,我们一边品尝着每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藏餐美食,一边企盼着新郎新娘的到来。
随着良辰吉时的到来,新郎新娘在两位花童的引领下,在伴郎伴娘的簇拥中 ,幸福相伴、款款走来。
在司仪的引导下,新郎新娘迈步走向典礼的高台 。致祝福词、公正结婚、感恩父母、感谢亲朋好友 ,一个个有序紧凑又让人感动的婚礼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观礼的亲朋好友们纷纷拿上哈达,为一对新人献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接着新郎新娘移步台下, 向每一位到来的亲朋好友敬酒、致谢。帅气的新郎因为身上佩戴的价值连城的藏饰沉重而走路缓慢。美艳的新娘散发着藏族女子独有的魅力,是那么的让人惊鸿而难忘。
在欢天笑语中,亲友团的助兴演唱开始了。高昂嘹亮、清澈悠远的歌声,把婚礼现场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每个人都被歌声深深地感染,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最真诚、最喜悦的笑容。
散席后,还未尽兴的康巴人民又跳起了欢快的藏式锅庄舞蹈。富有节奏感、欢快热烈、悠然自得的锅庄舞蹈,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也禁不住想和他们一起舞起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观看了整场藏式婚礼的现场,我们被他们热情好客、真诚善良、欢乐祥和的氛围而深深感动了。身处中原之地我的爱人被观礼的场面深深地打动了。激动、亢奋 ,前所未有的热情被调动了起来。他和我商量,等儿子长大了也给他办一场藏式婚礼吧。
而我,在被婚礼现场误认为是汉族的藏族人,(其实早已被同化,我自己都认为是的)只是浅浅一笑,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找到和家乡的契合点了。我已身在中原之地,我已身不由己,而故乡只是我心中一个悠远而又美好的梦……
藏族和汉族可以通婚。
现在政府是鼓励民族通婚的,以促进“团结”。
西藏自治区当地报纸也连续过刊文倡导民族通婚。为加大推进民族通婚的力度,西藏的官员近来与来自全区的19户异族通婚家庭代表召开座谈会,表示“要积极推动各民族间通婚,努力形成血浓于水的民族关系。”
汉族人和藏族人早在唐朝的时候就通婚了,如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
汉族与少数民族通婚,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在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时,但双方或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夫妇最多可以生三个孩子。
2、少数民族学生在高考时可以获得加分。
3、通婚家庭还会被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有时会优先被政府部门录用。
藏族婚俗有旧婚俗和新婚俗之分,旧婚俗多为包办,找媳妇或赘女婿,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的。新婚俗则多为自由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
藏族结婚风俗
藏族女子嫁妆的多少,根据各人的经济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其中必有小铜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一个。
现今,在藏族地区,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父母亲友一般不加干涉。至于求爱方式,因人因地而异。
藏族婚俗始于本土的民间文化土壤,发展于畜牧田耕的生活间隙,呈现出浓厚而独具特色的区域性民族文化。
可以结婚。
关于西藏喇嘛结婚不结婚的问题上很多人说法不同,现在很多人说:“藏传佛教里面黄(格鲁),花(萨迦),白(噶举),红(宁玛)四大教派,只有宗喀巴的黄教是不许结婚的,其他的都可以”。
在藏族自己的心里没有什么黄、花、白、红、黑的说法,这些都是翻译人的错误,按照藏族的说法,藏传佛教分为宁玛教、萨迦教、噶举教、格鲁教,还有苯波教等五大教派。
宗派介绍
宗喀巴的教派叫格鲁教,过去格鲁教比较重视戒律,因为他们显宗为主,但不能说他的继承人都是受戒的出家人。实际上,对戒律的遵守五大教派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关于西藏喇嘛结婚的问题方面我在《喇嘛的戒律》里已经讲明白了,但我这里还是详细地讲一次。现在内地和国外打部分的心中喇嘛可以结婚,而且可以生孩子,结了婚以后也可以再去当喇嘛。
藏族婚姻礼俗各地有所不同,女方家人选择一吉日移交嫁妆,嫁妆多少,视经济情况不同而异,但其中必有小钢菩萨一尊、经书一册、佛塔一个。举行结婚仪式的头一天,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和首饰用绸缎包好,送到女方家中,让新娘穿戴。
1、祝你们如金风玉露,胜却人间无数!愿你们两情长长又久久,朝朝暮暮爱都有!
2、祝你们百年恩爱结连理,一生幸福永同心!
3、祝福你们新婚愉快,幸福美满,激情永在,白头偕老!
4、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珠联壁合洞房春暖,花好月圆鱼水情深。
5、祝你们百年恩爱结连理,一生幸福永同心!
6、百年好合!新婚愉快,甜甜蜜蜜!早生贵子!
7、今天是你们喜结良缘的日子,我代表我家人祝贺你们,祝姐姐姐夫幸福美满,永寿偕老!
8、亲爱的姐姐!在你和你的那个他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那一刻,弟泪流满面,百感交集!弟深深的知道,当你穿上婚纱的那一天,一定是众人眼中最美丽的一朵芙蓉。
在旧西藏,拉萨聚居了众多的贵族,他们的婚姻带有浓重的门第观念,因此,婚俗显得格外繁褥。从择偶、求婚、定婚到举行婚礼以及婚礼后的规矩,各种礼仪、禁忌颇多,这为传统婚俗留下了典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婚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如今在拉萨,青年男女基本上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因而免去了求亲等各种仪式。只要两情相悦,做父母的一般都不会为难自己的子女。但一般来说,藏族家庭很重视婚礼,婚礼举行前,首先要备齐几样东西:挂有吉祥如意藏文幕布和幔帐的藏式帐篷、青稞酒、酥油茶以及牛羊肉,因为,这些是传统的象征,也是藏式婚礼的特征。婚礼这一天,不管是新郎新娘,还是来宾,只要是藏族,大都会穿上自己华丽的民族服装。在约定的时间,新人的亲朋好友会等候在帐篷旁接待来宾。待来宾到齐入座后,新娘新郎以及双方父母再入座。之后,是正式的结婚仪式: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僧人或有威望的人诵经祝福—客人给新人及其父母献哈达、献歌舞—娱乐—新人给客人敬酒—煨桑—新人给客人献哈达。整个婚礼可短可长,短则一天,长则好几天。如果是好几天,则在最后一天才由新人给客人敬酒、煨桑、回献哈达等。
虽然是传统的婚礼,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传统与现代如何在婚礼上结合。首先,举行婚礼的地点,有可能不是在新郎或新娘家,帐篷有可能是租来的,甚至以舞厅、酒店来代替其次,来宾的服饰也越来越随意,不一定非要穿藏装;第三,婚礼上的饮料,除了青稞酒、酥油茶,啤酒和白酒也充当了重要角色,自助餐的吃饭形式成为时尚;第四,婚礼上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现代化。除了传统歌舞也有现代歌舞,还有扑克、麻将,特别是麻将占去了婚礼的绝大部分时间,甚至于简化了传统的仪式。
总之,西藏的婚俗异彩纷呈。从姑娘小伙恋爱到成亲虽说过程大体相同,但各个地方都各具特色。比如在一个名叫毛工村的地方,当冬天来临,年轻人就会聚集一起踢毽子。名义上这是在娱乐,实际上是互相挑选自己的意中人。选中了意中人,就会把毽子踢给他。于是,小小的`毽子作了媒,撮合成一桩桩姻缘。在扎囊县,新娘得骑上怀驹的母马嫁到新郎家,新娘到达新郎家,全家人不是起身迎接,而是端坐不动,否则,他们认为身下压着的福运就会跑掉。
西藏经历了民主改革后的几十年,婚姻方式也逐渐移风移俗,婚礼在保持传统礼仪的同时,其中的陈规陋习也越来越少,并且逐渐与现代方式结合,诸如以坐车代替骑马等,以现代歌舞代替传统歌舞等,使得这里的婚礼既简便又隆重,让我们通过婚姻这个小小的镜头,感受到西藏各民族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