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汉景帝前元元年。
景帝初即位,匈奴大军侵入云中。景帝决定出兵抗敌,御史大夫晁错认为国内诸侯割据危机严重,不宜对外用兵,主张先削藩,解决诸侯问题。汉景帝诏命弟弟梁王刘武入朝。皇太后窦氏为迎接梁王,在冬至节举行宫宴和大傩驱邪仪式。在宫宴上,窦太后突然提出立梁王做景帝的储君。大将军窦婴认为此举不合祖制,进言反对。窦太后一怒将窦婴革除宗籍。在宫宴上,窦太后突然提出立梁王做景帝的储君。大将军窦婴认为此举不合祖制,进言反对。窦太后一怒将窦婴革除宗籍。
第二集
梁王与梁国内史韩安国密商关于削藩的对策。宫中王美人的弟弟田蚡来看望王美人,谈论削藩问题,认为对王美人之子、十皇子刘彘有利,要姐姐支持皇帝。景帝邀梁王狩猎,向梁王征询对削藩策的意见,得到梁王的支持。
汉景帝举行朝议。在朝议中,晁错的削藩策受到多数大臣的激烈反对。景帝力排众议,支持晁错,决策先对楚国、赵国、胶西等四小国实行削减。同时决定对匈奴坚持合亲政策,并安抚诸侯中势力最大的吴王。
第三集
景帝的削藩决策没有得到窦太后支持吴王派使臣应高前往联络胶西王,密谋对抗朝廷。刘彻之母王美人选派宫女,准备出嫁匈奴实行和亲。为防止国内事变,景帝与晁错前往视察军队。军队状况令景帝忧虑。晁错建议去细柳营视察周亚夫的北军。北军军容使景帝感到鼓舞,遂下决心对吴国削藩。曾任吴国丞相的袁盎听说削吴消息后,来见窦婴,要求窦婴向皇帝进言。吴王派应高前往匈奴联络共同起兵牵制汉廷。大单于同意在诸侯起事后出兵声援。同时根据汉奸中行说(原汉宫中宦官)的建议,大单于也隆重迎接汉朝派来的和亲“公主”。
第四集
吴、楚、赵、胶西等七国结盟联兵反叛朝廷。晁错父亲从家乡赶来,劝阻晁错,希望他退出政坛。晁说忠孝不能两全,拒绝父亲。晁父投河自杀。削藩令到,吴王杀朝廷使节,发兵反叛,楚赵等六国合兵响应,天下震动。景帝决定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率军平乱。景帝与周亚夫谈兵,商议平乱战略。决计以梁国为中坚,阻击吴兵入关进攻长安。窦太后支持景帝平叛,亲自劝说窦婴出任大将军,部署坚守洛阳。窦婴向景帝推荐起用栾布与袁盎。
第五集
朝廷为筹措军费向富民以高利借款,田蚡向王美人借钱贷款给国库。景帝召见袁盎。袁盎向景帝建议杀晁错以平息叛乱。景帝派袁盎与刘通前往吴营和谈。前线军情日益严峻,景帝在太后压力下,同意处死晁错。
第六集
虽然晁错已死,吴王仍拒绝罢兵,并扣押前来谈和的袁盎。看管袁盎的吴军校尉是袁盎旧时家仆,趁夜释放袁盎。袁盎逃亡中遇到李广,李广将袁盎带入梁都城面见梁王及梁国相韩安国。梁王命李广护送将袁盎回朝廷,要李广向朝廷请求支援。李广面谏景帝。景帝已意识到杀晁错是失误,怒斥袁盎。李广奉命到周亚夫大帐,请求救兵。周亚夫拒绝立即发兵救梁。大侠剧孟带江东大儒卫绾来见周亚夫。卫绾向周亚夫献策阻断吴军粮道。
第七集
窦太后命后妃捐金,支援平乱军饷。周亚夫派兵袭击吴军屯粮地淮泗口。吴楚军断粮,军心大乱。吴王放弃对梁都城睢阳的围困,回兵攻击周亚夫。吴楚军为争夺粮食发生内哄。周亚夫以虎符调动梁军,与吴楚决战,击败吴楚军吴王兵败逃奔东越国。大侠剧孟在东越刺杀吴王,将其首级传报京师。梁王将缴获的吴国珠宝分送景帝后妃,景帝不快。
为防止梁王觊觎皇位,窦婴建议景帝早立太子。
第八集
田蚡获利,向王美人还钱。王美人告知他,景帝将立栗贵妃之子,皇长子刘荣为太子。景帝见窦太后,告知欲立太子决定。窦太后欲立梁王,为景帝立太子决定使她十分生气。景帝立窦婴为太子太傅。梁王在国中骄姿跋扈。匈奴再次入寇边境,要求汉廷以真公主出嫁大单于。景帝急怒之下重病,移驾汤泉宫休养。栗贵妃在儿子刘荣立为太子后,又想早日做皇后,与太傅窦婴商议。窦婴暗示她应让薄皇后自己出面去向皇上讲。久已失宠的薄皇后到汤泉宫见景帝,提出愿意让位。景帝废免薄后。
长公主想把女儿许配新立太子刘荣。派媒婆吴婆去见栗妃,为女儿阿娇与太子说媒。栗妃拒绝并痛骂吴婆。
第九集
王美人乘机向长公主提出将阿娇与刘彘结成娃娃亲。长公主大喜。景帝在汤泉宫召幸王美人,提出将其大女儿南宫公主出嫁匈奴。栗妃知道阿娇与刘彘结亲的事,当面嘲讽王美人、长公主。景帝感到自己疾病日重,试探栗妃,欲将诸幼年皇子于身后托付栗妃照顾。栗妃拒绝。景帝一怒逐走栗妃。长公主知道景帝对栗妃不满,故意召见栗妃兄弟栗贲,让他向皇帝建议速立栗妃为皇后。
第十集
栗贲在朝堂上提出立栗妃为皇后,得到周亚夫等大臣支持。景帝龙颜大怒。景帝召见卫绾,赐他宝剑掌管北军。景帝召见群臣,宣布废黜太子,并免除周亚夫太尉之职,夺其兵权,改任丞相。梁王知道京城发生变故,认为自己有了继承皇位的机会,立即准备进京。栗妃之弟栗青上书为太子和栗妃鸣不平。景帝免去卫绾中尉职务,命酷吏“苍鹰”郅都担任中尉,主持查劾审理栗贲、栗青之案。太子被废黜后,窦婴心中不快,称病隐居南山。梁王命韩安国进京探望虚实。
第十一集
韩安国回梁国报告京城形势。王美人带食物去看望被打入冷宫的栗妃,留下毒品。陷入绝望的栗妃服毒自尽。梁王进京。窦太后再次向景帝提出立梁王为储君。田蚡前往劝说窦婴出山,要他出面劝说窦太后,阻止立梁王为储君。窦婴与袁盎往见窦太后,讲说不能册立梁王的理由。太后一怒之下昏倒。梁王在殿外闻讯,持剑闯宫,被景帝于门前呵止。窦太后耽心景帝兄弟失和,怕引发内乱,终于放弃了立梁王的主张。太后命梁王回国。
第十二集
景帝设宴为梁王饯行。梁王提出要修一条联结长安与梁都的驰道。景帝征询周亚夫意见后,决定拒绝。梁王认为朝中大臣们故意与他作对,决心报复。上巳节祓禊泼水仪式。廷尉送来一个复杂的刑案,少年刘彘予以解决。景帝十分赏识刘彘的聪慧。景帝示意王美人,考虑立刘彘为太子。梁王决定派刺客入朝行刺大臣。韩安国反对,梁王怀疑韩安国不忠,将其关入监狱。窦太后与长公主谈论后宫事,长公主建议册立王美人为皇后。太后认为王美人入宫前在民间已有丈夫,不适宜做皇后。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等收买狱吏,欲置韩安国于死地。梁王派大侠郭解行刺袁盎。郭解认为袁盎是忠臣,将梁王的阴谋告知袁盎。郅都受命查处刺杀大臣案件,捉到梁国刺客郑怀国。景帝告卫绾,准备立刘彻为太子,命卫绾担任太子太傅。郑怀国供出是受梁王门客羊胜、公孙诡的指使。
第十三集
景帝将梁王案情报告太后,太后,同意绳之以法。景帝决定立王美人为皇后。梁王释放韩安国,梁王派韩安国进京游说田蚡。景帝命梁王交出刺杀大臣的主谋羊胜公孙诡,连发十道诏书,梁王拒绝交人。田蚡劝说王美人向景帝为梁王说情。王美人认为自己不便出面,请托长公主前往。韩安国劝梁王主动交出羊胜、公孙诡。郅都到梁国要求梁王交出罪犯。羊胜、公孙诡自杀。长公主劝说景帝宽恕梁王。景帝命卫绾接手郅都了结梁王一案。改派郅都接手查办废太子刘荣不敬祖庙一案。卫绾将梁王全案卷宗付之一炬。景帝召梁王进京。梁王畏惧,中途隐匿失踪。窦太后认为景帝有意迫害梁王,怒责景帝,宫中大乱。梁王连夜逃到长公主家,请求保护。
第十四集
长公主陪同梁王向景帝负荆请罪。刘彻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卫绾向刘彻传授儒学。废太子刘荣被召到京师,关押于廷尉署。郅都奉景帝命其问罪。窦婴派人送笔帛给刘荣,让刘荣给窦太后写信,被廷尉发现。郅都将信报知景帝,景帝责其向外漏风。王美人截住郅都,取走书信。刘荣在关押中自杀。窦太后知情后大怒伤心,责令景帝对郅都革职查办。景帝调任郅都为雁门太守。太后对太傅卫绾只教授太子刘彘儒学不满,指派黄老学之士汲黯任太子洗马,教授太子学习老子。汲黯到任,太子缺席。汲黯杖责刘彘。
第十五集
为辩论儒道是非,景帝命太常诸博士集会。会上儒学博士袁固生与黄老学博士黄生激烈辩论。窦太后召见袁固,责斥袁固,命将袁固扔入野猪圈。刘彻赶到,刺死野猪,救出袁固生。 景帝命太子要学习军事。郅都守卫雁门,多次击败胡兵。中行说向大单于进言,用反间计借刀杀人除去郅都。大单于命中行说以南宫公主名义写信窦太后。窦太后知道郅都仍在雁门任太守,怒责景帝。景帝不得不撤销郅都职务,改命冯敬前往雁门接任太守,郅都自杀。景帝免除周亚夫丞相职务。郅都死后,匈奴进犯雁门,杀死太守冯敬。
第十六集
梁王最后一次入朝晋见。景帝、太子与梁王一同狩猎。梁王将座下爱骑赠予太子。梁王归国后不久即患病死去。景帝之病也已日渐加重景帝命周亚夫陪同太子视察军营。在军营中,周亚夫喧宾夺主,景帝认为太子将来难以管理周亚夫,决心除掉这根刺。景帝设宴,周亚夫迟到。景帝申斥周亚夫。周亚夫私自购买兵械,被匠人举报。景帝命廷尉查究,周亚夫绝食死于狱中。
第十七集
景帝病重,命太子监国。病中招见窦婴,命他扶助太子,赐他一件密诏。景帝在重病中,为刘彘行成年加冠礼。冠礼后,景帝即病逝,刘彻即位。刘彻任命国舅田蚡任太尉,窦婴任丞相。尊王皇后为王太后,窦太后为太皇太后。宣布改元变法,建立新制度。下达向全国征召贤良之士策问强国之道的命令。
第十八集
刘彻举行策问殿式,公孙弘、严助、董仲舒等前来应试。董仲舒狂云:“我自己就是经典。”“不是皇上选不选我,是我要不要服侍这皇上。”太皇太后认为刘彻殿试召贤改变了“不尚贤使民不争”的道家主张,是胡闹。老臣许昌、庄青翟趁机进谗,说刘彻完全受到赵绾、王臧等儒门之士的控制。太皇太后召见丞相窦婴,要他安排刘彻与阿娇的结婚大礼。刘彻不愿意立即成婚,王太后命田蚡前往劝说。刘彻将董仲舒取为殿试第一名,将东方朔取为第末名。刘彻与韩嫣、张骞习射,宣布自己立志改革、消灭匈奴的决心。老将程不识来见卫绾,劝卫绾激流勇退,不要参与儒生们的胡闹。
第十九集
卫绾向刘彻提出辞职。庄青翟要御史直不疑调查卫绾、王臧、赵绾的奸私事。太皇太后同意卫绾退休回乡。
阿娇要刘彻亲自上门迎接,否则就不出嫁。太皇太后参观诸侯礼品,看到淮南王送来贺礼“金屋藏娇”。刘彻与阿娇举行大婚典礼。在婚宴上,刘彻认识淮南王公主刘陵,竟一见钟情与其幽会。平阳公主与刘彻告别时,刘彻见到她的骑奴卫青,留下印象。匈奴大单于为立储之事进行推选,贵族们选定南宫公主所生的小王子于单。韩安国见田蚡,建议他脚踩两只船,不要只尊儒学。
第二十集
中行说送烈犬给匈奴大王子伊稚斜,希望他卧薪尝胆。刘彻召见董仲舒。董仲舒建议更化改治、独尊儒学。“建立一个精神皇上,统一思想陵来见田蚡,送来其父淮南王编著的《淮南王书》,与田蚡成为情人。刘彻在大殿宣布更化改制的诏命。许昌、庄青翟到太皇太后处挑拨是非。淮南王刘安认为朝廷内发生矛盾,有问鼎天下的机会,与儿子、女儿密议。
为建明堂,刘彻用御车接来王臧、赵绾的老师大儒申公。但申公认为讲道理容易,实行困难,并不热心。
第二十一集
太皇太后召见窦婴,让他转告皇帝,治国如同捧水,要端平。要他查办中尉宁成贪污事。王臧向武帝建议,让诸侯贵戚离开京城回各自领地,以免他们干预朝政。武帝命田蚡前往查办宁成之案。匈奴王子伊稚斜磨制鸣镝,训练骑射队伍。伊稚斜用亲手鸣镝射死爱妃,考验部下是否执行命令。宁成因贪污被处死。刘彻命将窦氏宗族子弟违法乱纪案,都交窦婴去办。诸侯们纷纷到太皇太后处告状。太皇太后支持皇帝的决定,要诸侯们执行。王太后、田蚡商量要安排亲戚与刘安王太子刘迁结亲。刘安派女儿刘陵向太皇太后献《淮南王》书。书中主张以黄老之道治国。太皇太后召集朝中老臣议论《淮南王书》。太皇太后要老臣们向皇帝多讲黄老之道刘安与儿子刘迁密议,认为可以废掉刘彻,自己当皇帝的机会来了赵绾王臧拟于早朝上书,请皇帝对朝中诸事不报告东宫太皇太后。刘陵在田蚡处听知这个消息,通过庄青翟将此事紧急密报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决定连夜赶回长安。
第二十二集
太皇太后赶回长安。召见刘彻,命他朝议改变议题,查纠赵绾、王臧奸利事。赵绾王臧被免官下于廷尉。刘安与儿子刘迁策划如何推倒刘彻。王太后、长公主看望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要王太后转告刘彻,也要免去窦婴、田蚡职务。王太后要刘彻向太皇太后认错。田蚡带毒酒去狱中看望赵绾王臧。正好刘彻也来到。赵、王在狱中自杀。上已节祓禊,太皇太后向刘彻举荐一批忠厚老成人出任内侍春陀劝刘彻去平阳公主家散心。
第二十三集
平阳公主骑奴卫青与刘陵马夫郭解练剑。刘彻到来,平阳公主命卫青之姊卫子夫献唱。刘彻喜爱卫子夫,将她与卫青一并带入宫中。太皇太后与刘彻谈话,告他王太后入宫前曾嫁过人,还生有一女流落迫于长公主、阿娇压力,刘彻将卫子夫放到宫中粮库任杂役。长公主去粮库工役处找到卫子夫,责打她。刘彻将卫青从马圈调入建章营。卫青被同僚整治,被罚为建章营马夫。田蚡与刘彻谈论黄老之术。引荐韩安国。
第二十四集
刘彻与阿娇和卫子夫在宫中粮库作奴婢,怀了刘彻的身孕。春陀将此事告知刘彻,刘彻让他直接去报知太皇太后。阿娇知讯大闹。但太皇太后听说卫子夫怀了身孕,十分高兴。刘彻在上林苑射猎,误射军马。卫青为护马,与皇帝争执。刘彻命卫青到身边担任卫士。长公主派人绑架卫青,被公孙敖救下。卫青被任命为建章营卫。太皇太后让狗监扬得意暗中照看皇上。刘彻在上林苑山洞中秘密练兵与匈奴对战。大行令王恢被派往匈奴出使,行前来见刘彻,献上匈奴宝刀。刘彻命匠人仿制匈奴宝刀,不成功。刘彻想派使节去西域学习炼制精钢技术
第二十五集
月氏派刺客,被于单王子杀死。诸侯入朝朝觐,太皇太后称赞淮南王写的书。刘彻微服出行,夜宿郭解家。刘彻托他代为寻找自幼流落民间的异父姐姐金俗。太皇太后邀刘安入宫研讨黄老之道。太皇太后听说刘彻外出游猎,命庄青翟去找,要他一早赶回朝理政。长公主与阿娇谈话,商量要不要保住刘彻。太皇太后、王太后亲临早朝。刘彻外出,迟迟不归。太皇太后命限定时辰,过时则处罚刘彻。在郭解帮助下,刘彻带卫青等将姐姐金俗找回。东方朔暗中将沙漏延迟,直到刘彻归来。刘彻将金俗交还母亲并拜见太皇太后,全家于八月十五日大团圆。太皇太后暗自欣喜。
第二十六集
东方朔带主父偃晋见刘彻,主父偃向皇上进言治国大计。刘彻对卫青讲,要在上林苑磨炼意志。汉使王恢来到单于宫,中行说侮辱汉使王恢拜见大单于阏氏南宫公主。刘彻向太皇太后提出要派使节前往西域。太皇太后表示支持。窦婴建议刘彻张榜招贤,张骞揭榜应召。刘彻语重心长为张骞送别。太皇太后与长公主谈论刘彻。刘彻亲自为张骞出使送行。
第二十七集
张骞行走在草原上。田蚡拜会淮南王,与淮南王密约结盟,如果朝政有变,互相支持。伊稚斜回到匈奴王廷,与大单于一起围猎。伊稚斜射死军臣单于,自己继位为大单伊稚斜派匈奴使者来汉宫,要求见皇帝。刘彻狩猎在外,太皇太后命其回宫。刘彻与韩嫣换服装,命韩嫣假扮皇帝,刘彻自己扮为武士,会见匈奴使者。匈奴使者在朝上提出无理要求。刘彻示意韩嫣同意,满足匈奴要求。王恢为使者送行,问使者对皇帝印象。匈奴使者说,那个按刀武士才是真正的英雄。太皇太后病重。闽越攻击东瓯,太皇太后命刘彻主持朝议。刘彻命大臣讨论是否应当出兵援救东瓯。窦婴与田蚡激烈争论,朝议未有结果。
第二十八集
田蚡与刘陵幽会于马车上。刘彻与卫青、韩嫣商议如何援救东瓯。刘彻请示太皇太后,春陀与程不识交谈匈奴问题。太皇太后不同意出兵,但同意派出使臣前往调停。刘彻决定派严助与卫青前往会稽,持节调当地驻军援救东瓯。严助、卫青没有调兵虎符,会稽守军司马不同意出军。卫青斩杀司马,动员驻军部署出兵。闽越军听说汉援军大举出动,主动撤兵。太皇太后将调兵虎符授予刘彻。卫青立功,平阳公主与卫青见面。
第二十九集
严助酒醉,刘陵将其接到自己府中卫青视察城门守卫,李广不满。李广将宫门交给卫青管。刘彻命严助申斥淮南王刘安,宣讲经略南方的重大意义。大臣们探望太皇太后。
第三十集
伊稚斜与中行说讨论汉朝,派人俘获张骞。匈奴王让张骞去节墨面,张骞不屈。伊稚斜审讯张骞,予以扣押。刘彻朝议讨论是否与匈奴继续坚持和亲。王太后提出派太皇太后侍女倩儿出嫁伊稚斜。田蚡与刘陵议论太皇太后身后之事。程不识向刘彻报告太皇太后病危。刘彻召集大臣安排太皇太后的后事。刘彻与窦婴单独谈话。卫青突然来报,太皇太后已清醒,召见刘彻。太皇太后向刘彻交代遗嘱,提醒他今后要提防王太后和田蚡,并告知刘彻,杀死栗妃和刘荣的原凶就是他的母亲王志,刘彻感到震惊。太皇太后最后嘱咐说:“大汉的江山托付给你,你不要让他改了姓!”
第三十一集
太皇太后去世。长公主与阿娇来见王太后,王太后拒绝让她们进门。田蚡劝姐姐不要只图一时痛快。王太后答:“图的就是这一时痛快。”田蚡告知王太后,刘彻可能任命窦婴为丞相。王太后答应指令刘彻改变主意,要让田蚡担任丞相。
刘彻在尚书房翻查皇室档案。王太后要他让田蚡当丞相。刘彻见王太后,质问栗妃、刘荣死因。太皇太后丧礼上,诸侯哭灵闹事。王太后训斥诸王。刘彻临朝,命许昌、庄青翟复查赵绾王臧旧案。将两人交付廷尉刘彻告诉大臣们,太后已为他强行安排了一个丞相,即田蚡田蚡羞愧无地自容田蚡去后宫见王太后诉苦。张骞在匈奴做苦役,见到汉朝和亲队伍。欲迎上去,遭看管匈奴士兵殴打。
第三十二集
田蚡向刘彻请求为门客亲戚安排官职。汉朝和亲送去的宫女倩儿被匈奴烧死。伊稚斜强迫南宫公主做自己的阏氏。派王子於单随军作战,进攻汉朝。刘彻知道倩儿被烧死,召开朝议。匈奴进攻代郡,於单王子被汉军伏击射中。大单于下令进攻代郡屠城。於单所佩玉镯被送到汉宫。经辨认,是南宫公主之物。刘彻大惊,方知死者是自己的外甥刘彻决定再招贤良,加快国内改制步伐。
第三十三集
伊稚斜为於单举行葬礼。刘彻与王太后辨认手镯。商人聂壹走私马匹被关卡扣押,张汤负责审讯。聂壹供出是受到大行令王恢的指派。田蚡卖官,接受商人送的夜明珠贿礼。田蚡见刘彻要求安排多名私人官员,被刘彻斥责。田蚡将张汤扣押聂壹之良马进献刘彻。刘彻讯问大行令王恢后,方知道聂壹是王恢的间谍。刘彻决定采纳王恢诱击匈奴大单于之计策。聂壹到匈奴王庭贩货。伊稚斜要他做匈奴内奸,出兵夺取马邑。刘彻视察新立太学。刘彻调动三十万大军设伏于马邑周边。
第三十四集
伊稚斜率军进攻马邑,行进中产生怀疑,俘虏一名汉军,知悉汉军已设下埋伏。伊稚斜杀死聂壹后立即撤军。王恢率军尾随匈奴,但因见匈奴兵多,未敢出击。王恢因误失战机,被问罪。匈奴出兵四处袭击汉朝边郡,以报复马邑之围。张骞在匈奴听到汉朝失败的消息,**到匈奴打制宝刀的密料。刘彻与卫青总结马邑失败的教训。恢儿子前往探监,送金子请求田蚡为父亲说情。田蚡让王太后出面为王恢说情。刘彻拒绝王太后,批准对王恢斩首。
第三十五集
连日暴雨成灾,黄河南岸决口。淹没大量民田。刘彻招见窦婴,问为何总堵不上南岸的决口。窦婴告知北岸地势低,但那里的田是田蚡、王太后的私田。刘彻命窦婴持节扒开北岸提防,淹没北岸贵族私田,以救南岸。田蚡向王太后告窦婴的状。灌夫来给窦婴贺喜。田蚡派籍福去向窦婴借田,被灌夫打出门外。刘彻派汲黯调查,知道北岸除太后和田蚡的田地外,还有豪强郭解的田地。刘彻决定打击豪强。主父偃建议将天下豪强迁往茂陵。田蚡向刘彻举报灌夫家是颖川豪强,刘彻同意劾查。
第三十六集
郭解求见田蚡,献出田产,请求不要将其家迁往茂陵。灌夫与郭解会面,请求郭解救助打击田蚡。郭解将田蚡与刘安谋反的密事告知灌夫。这个消息来自郭解的情人刘陵。灌夫去见田蚡,威胁他要将此隐秘报告皇帝。田蚡约见刘陵,质问她是否将隐秘泄露。交谈后,田蚡怀疑是窦婴知悉其事而告知了灌夫。田蚡在酒席中故意冷落窦婴、灌夫。灌夫借敬酒骂宴,田蚡将灌夫扣押。
刘彻知道灌夫骂宴事后,诧异此事的复杂,高度关注。窦婴出面请求皇帝赦免灌夫
第三十七集
王太后命刘彻必须查办灌夫。刘彻设宴招待窦婴,告诉他,决定将田窦两家纠纷,在东宫交给大臣们公议。在廷议中,窦、田互揭对方隐私,使刘彻及群臣大为震惊。王太后命刘彻严办窦、灌。灌夫被灭族。窦婴在关押中讲出景帝留有免死密诏,令刘彻震惊。刘彻亲自去尚书房查档,发现密诏已失踪。王太后、田蚡盗出密诏,予以烧毁。
第三十八集
刘彻斥责田蚡因档案已失,窦婴以伪造圣旨罪被诛灭九族。行刑前,刘彻去狱中探望窦婴。窦婴死后,田蚡由于愧疚生心病。刘彻质问王太后,要母亲今后不得再插手政事。刘彻借力打力,利用窦田之争,将朝中两大豪门予以清除韩安国探视田蚡。刘彻决定设立内朝,由卫青负责掌管军政大计,准备对匈奴大举用兵。匈奴左大都尉举行*祀,侮辱汉朝女俘。大单于伊稚斜召见张骞,张骞见到南宫公主。南宫公主、张骞为汉朝女俘请命,大单于同意罢止*祀。辽东高庙失火。刘彻命主父偃去董仲舒处听其议论。主父偃**董仲舒新作论札,文中批评朝政。刘彻阅后大怒,命召董仲舒学生来作点评。
第三十九集
董仲舒学生徐步乐等奉诏评议董文,认为文章大谬不道。刘彻告知这是其老师所作,命张汤将董钟舒关押。张汤请示如何处置董仲舒,刘彻告张汤,他只是要治住董的嘴,吓一吓他。刘陵探望田蚡,田说刘彻为了对外用兵已决心高度集中一切权力。
刘陵密会郭解,请求郭解暗杀刘彻。
卫青与刘彻议论为讨伐匈奴作各项准备。
长公主、刘陵来看望阿娇,商量为皇后阿娇操办寿诞庆典。
刘彻不想参加,卫青劝皇上一定要去,于是刘彻同意参加。宫中举办皇后寿诞大礼。刘彻带卫子夫出席。李延年奏乐府大乐。
第四十集
田蚡重病卫青发现有人冒充阳陵侯,紧急搜查李延年、李妍演奏新乐。刘彻十分高兴。郭解射弩箭行刺刘彻,被卫子夫救下。卫青与郭解搏斗,击杀郭解。刘彻发现刺客是郭解。怀疑是谁邀请,查询王太后,为何要请这么多客人。刘彻怀疑刺客与田蚡有关,王太后请求刘彻饶过田蚡。刘陵看望田蚡,田蚡已昏厥。卫子夫在宫中发现诅咒她的巫蛊木偶。刘彻命张汤查究巫蛊,抓到女巫楚服,供出受到皇后陈阿娇的教唆。刘彻废除阿娇皇后之位,打入长门宫冷宫。刘彻看望田蚡,田蚡死前将全部家产捐给国库。刘彻朝议,知悉韩安国驾车受伤。为筹备打匈奴,刘彻命各地诸侯提前入觐。刘陵与刘安议论国事,刘安命刘陵设法与匈奴联络。刘彻出行,在车上与韩安国商谈出征匈奴事。刘彻召开朝议,宣布讨伐匈奴的决策。
是兄弟的就一起生或一起死,有好吃的一起吃,有苦一起受
这句话是<<新上海滩>>中丁力对许文强说的最后虽是他开枪打死许文强的,他缺有着说不出的苦衷丁力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知道什么叫做忠什么叫做义冯敬荛是他崇拜的偶像既也是他岳父而许文强呢可以说没有许文强就没有今天的丁力不论许文强对丁力怎样他都依然听许文强的在剧中丁力把陈连山纱厂砸了,许文强知道后狠狠的打了丁力顿,之后丁力说打了打了骂也骂了反正不管怎样你不可以不认我这个兄弟听到这就我真的很感动
大家应该会问既然这样子为什么最后他下的了手开枪
冯敬荛给了丁力这么多,甚至到最后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他在丁力和冯敬荛女儿冯程程结婚走出教堂那刻许文强的出现让他们都感到很意外当许文强把枪对着冯敬荛正准备开枪的时候,丁力在背后大吼了一声对着许文强开了枪从他的吼声中我能体会到他也有一千一万个下不了手忠义两难全,正如古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李白(2)第二 由婚姻与求仕看李白前期的生存方式与艺术精神
李白第二讲 由婚姻与求仕看李白前期的生存方式与艺术精神
(725-742)
李白首次入长安前后的心态与创作(725-742), 从开元十二年二十四岁至天宝元四十二岁,是诗人前期的漫游期与奋斗期。
一、诗人在一阶段主要活动及心态分析
(一)江东漫游,文化朝圣(李白初游动机考)
开元十二年(724)秋:二十四岁开始离蜀远游,自言:“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逺游。南穷苍梧,东渉溟海。见乡人相如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上安州裴长史书〉)”先至江陵。有〈大鹏遇希有鸟赋〉、《渡荆门送别》记其事。遇道家大师司马承桢,称赞他“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信心大增。此后就一直沿洞庭南下到湘,再回头东下至东吴。游苍梧诗未存,时间可不长。此行主要目的是到江南感受江左文化,寻访南朝余韵,具有文化朝圣的性质。因为他求学阶段主要学习的就是南朝文人的作品。他于秋天在荆门东下。春夏至金陵。〈望天山山〉〈金陵城西月下吟〉、《杨叛儿》、《长干行》。《秋下荆门》说得很明白:“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记录这些活动的作品有《金陵酒肆留别》、《征虏亭》、《苏台览古》、《乌栖曲》、〈越中览古〉〈准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这些都表明他是南朝文化的崇拜者。这次漫游也是他的文化之旅。
李白好游,且好以漫游之夸示于人其漫游动机:一是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古人多以此为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李白青年时出游当主要是为此;二是缘于道家情结,道家崇自然,并以仙境存于绝美之自然之中,“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只爱名山游”。李白漫游有求仙迹之愿望。如《冬夜於随州紫阳先生飡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与霞子元丹烟子元演气激道合,结神仙交,殊身同心,誓老云海,不可夺也,厯行天下,周求名山”三是为了交游,结交名人寻求出仕出名的机会。
这种漫游对他创作影响甚大。得江山之助,在李白作品中表现相当明显。
(二)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入赘许府及李白婚姻考)
开元十五年(727年),二十七岁:沿江西上,观云梦,寓安州北寿山。北游汝海,襄州,结识孟浩然。再回安州成婚。即以此为中心,寻求发展。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上安州李长史书〉。
开元十六年:春至江夏.改葬吴指南.暮春.送盂浩然之广陵.回安陆,寓居自兆山.。有《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夏行》等.
开元十八年 三十岁:由安陆以长安
隐于安陆白兆山,有《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山中问答》.
李白的婚姻与家室考析
魏颢《李翰林集序》: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
刘氏,鲁氏应是妾仆之类的人,然李白有时也称其为妇。其诗提及的“内”内应是续妻宗氏。
由表述看正式婚姻有二次,第一次婚姻,李白自己有说明,〈上安州裴长史书〉:五嵗诵六甲,十嵗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藉书,制作不倦,迄於今三十春矣。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逺游,南穷苍梧,东渉溟海,见乡人相如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迹於此,至移三霜焉。(〈与安州裴长史书〉)按:其时李白三十岁,成婚已三年,其结婚年龄当在二十七岁。许圉师卒于679年,距李白成婚时727年已有五十八年,许氏家族的势力已大减。仅有一人许辅乾开元中为光禄使。况且许一家是在武后时得势,直玄宗时代自然失势。许家由地方军阀勋贵转为进士新贵,军功及文学并重,这与李白尚侠善文的特点相合。况且李白以无籍布衣,无门户之显,一般人自然无法接受,只有如许家这等显户方可。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李白所为也是时气使然。
其身份是否是赘婿?尚需进一步考实。其时才子娶名家女,也是常见之事。唐时士人借婚姻依托权贵的事颇多,但并不是入赘,如崔圆,元载、元稹、李绅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并不是入赘。其先隐于寿山,为其暂栖之所,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使其仍有较强的漂泊意识:“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於恓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远客汝海,近还云城。”(与安州李长史书)“白以弱植”(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史还都序)“白野人也,颇工于文。”(上安州裴长史书)
这种身份使他对社会的不公正有着更强烈的感受,并能激发出一种批判的力量。
少年行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毬猎夜拥掷。呼卢百万终不惜,报雠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兰蕙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已,黄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徃。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簮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瑚钩诗话摴蒱今谓之呼卢取纯色而胜之之义以名之耳说文八尺谓之咫徐陵与裴之横书文辞简略礼等平交三国志先轸丧元王蠋绝脰殒身徇节,前代美之,徇谓以身从物也。《鹤林玉露》:诗家用遮莫字,葢今俗语所谓尽教是也。《渔隠丛话》:《艺苑雌黄》云:遮莫俚语,犹言尽教也。自唐以来有之故当时有“遮莫你古时五帝何如我今日三郎之说,然词人亦稍有用之者,杜诗云:久摈野鹤如霜鬓遮莫隣鸡下五更。李太白诗云: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徃遮莫亲姻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簮缨。《汉书·陈万年传》: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
严沧浪曰此诗只数句类太白余皆浅近浮俗决非太白所作萧士贇曰末章十二句辞意廹切似非太白之作巨眼者必能辨之
(三)游求仕,无功而返
开元十八年 三十岁:遭受谤毁.有《上安州裴长史书》,要求雪谤.书末云:“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主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可知雪榜无门,即赶长安.是年春夏之交.由安陆启程经南阳至长安时已是秋天.隐居终甫山.结识崔宗之.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写有《酬崔五邸中》、〈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乌夜啼》等
开元十九年(731) 三十一岁:
下终南山,有〈下终南山过斛靳山入宿置酒〉诗.在长安北门与斗鸡徒冲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云:“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怠清宪台,脱众北门厄.”当为是年事.见宦官、斗鸡徒之猖狂,写有(古风)(大车扬飞尘).西游汾州.有《赠裴十四》、《登新平楼》、〈〈赠新平少年〉〉、《行路难》等诗。
开元二十年(722) 三十二岁
是年春游州.〈〈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积雪明远峰,寒城锁春色.”旋归长安.有〈〈春归终南山松龙旧隐〉〉诗.友人元丹丘寄书问候,作《以诗代书答元丹丘》诗.在长安穷途失路.作《行路难三首》<其一、其二);送友入入蜀.作《蜀道难》,奇寓功业难求之意.五月,离长安,由黄河东下梁园,作《梁园吟》.
开元二十一年(733) 三十三岁
是年应元丹丘邀请,赶嵩山隐居.结识元演,往来于洛阳、襄汉、安陆之间.有(题元丹丘颖阳山居)、《元丹丘歌》.《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人从弟幼成令问》、《冬夜宿龙门觉起言志》等,还写有著名乐府诗《梁甫吟》
开无二十二年(734) 三十四岁
春在洛阳,写有《古风》其十八(天津三月时).《春夜洛城闻笛》.过襄阳,拜见荆州长史韩朝宗.写有《与韩荆州书》.秋至讧蔓.有《江夏别宋之悌》诗.冬至随州,与元丹丘、元演同访胡紫阳.
开元二十三皋(735) 三十五岁
五月与元演越大行游太原,并北游雁门关.写有《大原早秋》诗及《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等.
开元二十四年(736) 三十六岁
春由太原经洛阳回安陆.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寓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写有《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著名乐府许(将进酒)有“岑夫子.丹丘生语.”当作于此时.
开元二十五年737三十七岁
闲居安陆.《春夜宴从桃花园序》作于此年。
开元二十六年(738) 三十八岁
游襄阳,有〈赠孟浩然〉诗。至颖阳元丹丘山居,旋别,有〈〈颖阳别元丹丘之淮阳〉〉诗至陈州,宋城、下邳、淮阴、楚州,写有〈〈送侯十一〉〉、〈〈淮阴书怀寄王宋城〉〉、〈〈经下邳圮桥怀张子房〉〉诗
开元二十七年(739) 三十九岁
春在楚州安宜,有〈〈赠徐安宜〉〉、〈〈白田马上闻莺〉〉等诗,重游扬州、苏州、杭州,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诗;“湖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有〈〈与从侄杭州刺史良赞天竺寺〉〉诗.秋至巴陵,遇王昌龄。昌龄有〈〈巴陵送李十二〉〉诗。
邺中赠王大劝入高鳯石门山幽居
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千里失所依,复将落叶并,中途偶良朋,问我将何行,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君王制六合,海塞无交兵。壮士伏草间,沈忧乱纵横。飘飘不得意,昨发南都城。紫燕枥上嘶,青萍匣中鸣。投躯寄天下,长啸寻豪英,耻学琅邪人,龙蟠事躬耕,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我愿执尔手,尔方达我情,相知同一已,岂唯弟与兄。抱子弄白云,琴歌发清声。临别意难尽,各希存令名。
李白求仕活动
《秋於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及长南游云梦,覧七泽之壮观。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在经过求学、漫游、成家之后,他则走上了求仕征程了。其求仕活动可能从三十岁开始。其方法有请求乡荐、干谒权贵、以隐求名
唐代入仕之路:《新唐书·选举志》:“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但是,参加者需有一定身份,即要成为生徒,而生徒最次者也要求:“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家庭背景与地位则是人的入学资格,李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规定:工商之家不得入仕,《新唐书·选举志》将工商子弟称为“异类”与“刑家之子”并称。其入赘许家,多少也有改变家庭成份的用心。另外:举子在应试前即须填写籍贯及三代名讳,交纳礼部,他对这些事,很难说得清楚。
其一、求助地方官推荐。其《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上安州李长史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与韩荆州书》等都记有此事。但这些活动并没有结果。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虬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嗽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登云天之眇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其友人曰:吾未可去也。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飡君紫霞,荫君青松,乗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巻其丹书,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即仆林下之所隐容岂不大哉,必能资其聪明,辅以正气,借之以物色,发之以文章,虽烟花中贫,没齿无恨,其有山精木魅、雄虺猛兽以驱之四荒,磔裂原野,使影迹绝灭,不干户庭,亦遣清风扫门,明月侍坐,此乃养贤之心,实亦勤矣。孟子孟子无见深责耶,明年青春求我於此岩也。”
《上安州李长史书》白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於恓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南徙莫从,北游失路,言客汝海,近还郧城。
《上安州裴长史书》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开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於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上韩荆州长书》: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厯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臣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於君侯为,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於造化,学究於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髙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昻青云耶?
其不求正途科举出身,原名固然可能有客观因素,主要还在于他深受战国纵横士风及江左名士传统的影响,对自己极其自信,鄙视循常格方式。
《冬夜於随州紫阳先生飡霞楼送烟子元演隠仙城山序》 吾不凝滞於物,与时推移,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朱绂狎我,绿萝未归,恨不得同栖烟林、对坐松月有所款
特殊的家庭背景与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只能以超出常人的方式实现理想。他想能象古之名士一样以绝世之高行盖世之才华征服世人。他的人生价值观就是要以现世功名证明自己的这一自信。这种充分的自信与充满热情的进取精神,展现了盛唐的精神。
其二、北上干谒,请托权贵
一上长安,这是他求仕的第二阶段。
玉眞公主别舘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秋坐金张馆、繁隂昼不开。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吟咏思管乐,此人巳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劒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巻。稷卨和天人,隂阳乃骄蹇。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
欲往咫尺涂,遂成山川限。潨潨奔溜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蠨蛸结思幽,蟋蟀伤偏浅。
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早期求仕失败原因:一,自己特殊的身份,受人岐视,无人推荐。二,他特殊的理想及表述方式,诗人化的气质,不为凡庸的官场所接受。三、他求仕的方法与众不同,不愿丧失人格,而争取平等的人格尊严。
其三,以道隐求名
四、学剑山东,竹溪隐逸
开元二十八年(740) 四十岁
许夫人约卒于上年或是年。李白带子女离安陆至东鲁。写有〈〈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等.与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隐于祖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隐”,写有〈〈(送准、裴政.孔巢父还山)〉等诗.
开元二十九年(741) 四十一岁
居东鲁,游东鲁各地。
山东属文化中心,当时求仕者多活动于这一地区。
其求仕方式体现了他的个性:也对其创作有所影响。
第一志向其大,希望一步登天,不以小官小吏为意。其二求仕方式独特,虽是请托权贵又要保持人格平等,体现了名士的尊严。由于自信,诗中多为理想尤其激切,多有时不我待的激情,在受折后,更为愤嫉,增加了对现实的批判力度;由于自己是以孤身奋半,所以对朋友之情尢其珍惜,故于侠客之义表现得较真切。又由于在干谒过程,有过受辱失格之痛,故对独立人格更加珍视,对权贵更加鄙视。
二、对南朝乐府的学习
李文前期专力于文与赋,在这一时期因久处江汉与江南,深染江左文化,其有意学习南朝乐府当是这一时期。《长干行》、《江夏行》即对传统的吴歌西曲的改造与创新。
《唐诗纪事》曰:韦渠牟,韦述之从子也,少警悟,工为诗。李白异之,授以古乐府。权载之叙其文曰:初,君年十一,尝赋《铜雀台》绝句,右拾遗李白见而大骇,因授以古乐府之学。按《旧唐书·韦渠牟传》:渠牟以贞元十七年卒,时年五十三,逆数其十一嵗见太白,时在乾元二年中。
此说明古乐府当时已成专门之学,非专门学习则不得其法。李白于乐府当有专攻绝学。故于其晚年则以此授人,希传于后。
三、与诗人的交游
一是孟浩然,一是王昌龄,二人皆是定评的当代著名诗人,李白在开元年间即与他们交往,说明李白诗才在当时也得到诗界的承认。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从此揖清芬。
孟氏开元十六年,四十岁曾有长安之游并成名,考场失意而归。另有诗:“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卧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此为传说,也当对李白有所触动。
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
揺曵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氏开元十五中进士,开元二十八年,游襄阳,会孟氏。似比李白年大。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隂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羣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慙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按:这类已显不凡,它发表于文坛,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诗作选读
4 望天门山
解题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西南长江南岸。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两山夹江对峙,中间如门,故合称天门山。一说在今安徽铜陵。此诗可能作于开元十三年李白初次过天门山时。
天门中断楚江开〔1〕,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楚江:当涂战国时属楚,长江在此一段可称楚江。
简析这是诗人乘舟过天门山时的纪行诗。题为“望天门山”,诗中无一“望”,但诗中句句不离望意。首句是从上游远望天门山全景,次句写舟行近天门,望山下水流的迥旋。三句是写舟至两山中间,看到的两山对出之状,最后一句是写舟过天门山后的回望与仰视,由两山之间观日。感到孤帆如日边而来。首联山与江兼具。二、三两句分写江与山,四句又将回到全山与江的全景,并以日为背景,拓开更大的空间。诗人善于剪取舟过天门时所望的最佳意象组合成诗。全诗既富有画意,又具有动感。
王右军
解题:《晋书》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真有鉴裁,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山阴有一道士,飬好鹅,羲之徃观焉,意甚悦,因求市之,道士云:为我写道德经,当举羣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1)。山阴遇羽客,要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2),笔精妙入神(3)。书罢笼鹅去,何曽别主人。
注释:
(1) 孔稚圭《北山移文》:潇洒出尘之想,
(2) 郑玄《礼记》注:素,生帛也。
(3) 江淹《别赋》: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蔡邕篆书势,体有六篆,妙巧入神,《古诗》:新声妙入神
说明:短短八句,写出一个名士的潇洒。
5 长干行
解题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七十二《杂曲歌辞》有《长干行》。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生活。行,古乐府诗中的一种体裁。长干,地名。即长干里、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城南。秦淮河一带。南朝时江东称山陇之间为“干”。本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728)诗人游金陵时,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1〕。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2〕。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3〕。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4〕。十五始展眉,原同尘与灰〔5〕。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6〕。十六君远行,瞿塘滪滟堆〔7〕。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8〕。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9〕。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10〕。早晚下三巴〔11〕,预将家书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12〕。
注释
〔1〕 初覆额:才盖住额头,此指发短年幼。剧:游戏。
〔2〕 竹马:儿童玩耍以竹竿作马。床:古时床是指坐具,相当于今天的椅子。弄:玩。弄青梅:儿童玩的一种游戏。
〔3〕 嫌猜:嫌疑,嫌忌。古代礼教男女七岁以上授不亲(不接触)。此言他们无此顾忌。
〔4〕 这四句写女子初婚时的羞怯。
〔5〕 展眉:开心高兴状。尘与灰:两物本易混合,此喻夫妻感情密切。
〔6〕 抱柱信:《庄子·盗跖》中记: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后人以此事喻对爱情坚贞守信用。望夫台:古代传说,丈夫久出不归,妻子每日上山眺望,日久化为一石。人称此石为望夫台,此台多处都有,与诗意相关的可能是今江西德安县本北十五里。
〔7〕 瞿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重庆奉节县附近。滟滪(yan yu) 堆:瞿塘峡口突起于江的大礁石。是一人名的险滩,
〔8〕 五月江水上涨,礁石淹没行船,极易触碓。故曰“五月不可触”。古乐府中亦曾有此句。
〔9〕 迟:等待。
〔10〕 坐愁:因愁。
〔11〕 早晚:在此有疑问意,即多早多晚。什么时候。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在今重庆的东部地区。
〔12〕 长风沙:地名,在安徽省安庆市长江边。或言在忠州(今重庆的万县)。
简析这是一首表现爱情的乐府诗。诗人从儿童时代的戏耍写到初嫁、从婚后的生活写到别后的思念,展现出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这一题材本是取自南朝乐府,但是诗人写此却能一脱原有的金粉气与贵族化的倾向。而表现出了平民生活的气息。这可能是诗人出生于商人家庭对于这一阶层的生活比较熟悉。其次,诗中的心理描写非常生动。善于选取一些传神的戏剧化的细节,表现了**的性格与变代成长的过程,有小说的情节化效果,在章法上诗人或以年岁为序或以季节为序,既符合**的口吻,又有民歌的韵味。
金陵酒肆留别
解题酒肆,酒店。此诗可能是诗人初游金陵后将往广陵时留赠友人之作。其时约在开元十四年(726)春。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1〕。金陵子弟来相送〔2〕,欲行不行各尽觞〔3〕。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1〕 吴姬:吴地美女。此指酒店侍女。压酒:米酒醣制将热时,榨取酒汁。
〔2〕 子弟:年轻人。
〔3〕 欲行:指诗人自己。不行:指送别者。尽觞(shang):饮尽杯中酒。觞:酒杯。
简析本诗表现了诗人初游金陵后与几个青年饯饮时的惜别之情。李白曾言他游江东,遇落难公子,皆尽力接济,其三十万金,就是这样散尽了。由此也可见出他与江东青年友情之深。本诗中的金陵弟子中可能就有这样的朋友,诗中表现了是一群年轻人在南朝胜地的话别,诗一开头即描写酒店场景,写出“江南佳丽地”的特色。使饯别富有浪漫气息。第二联写送与被送者的对酌痛饮,具有年轻人的朝气。最后抒情语如沈德潜“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别情似水是前人已用过的写法,但是反其意而用,将别情与流水相比则是诗人的独创,本来这一写法即是将无形之情比作有形水,诗人则抓住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长)再作进一步想象,真接将两者作为有形之物来比较长短,这既突出了情之深,也体现了一种童心般的天真。
金陵城西楼下月吟
解题金陵,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城西楼,又曰孙楚酒楼。此可能是李白于开元十四年(726)初游金陵时作。唐属润州。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1〕。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2〕。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3〕。
注释
〔1〕 “白云”句译文:白云与城楼映在水中,随波摇荡。似乎空城在摇动,白露滴落下来,在月光下象一颗颗明珠。似是从月中垂落下来。
〔2〕 相接:相近,相通,此指古代人物中能与自己思想相契合者,
〔3〕 解道:懂得,想起。谢玄晖: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字玄晖。其《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有“馀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句,为人称道。
简析这一首诗表现了诗人在金陵月夜怀古的情感,虽是怀古之作。但出于作者笔下却没有古气幽沉的感觉,而是如前人所评“清气人”。这主要是因为诗人能将怀古与赞景之情和融在起,作者着意描写出秋夜月光明亮的特点,句句不离此意,反复晕染。首句虽是叙事,但是写夜间能望吴越,同样也表现了夜间月光明亮。次联写水与露也是突出其在月光下的透明感。三四两联是一气和成的,诗人因美景而生诗兴,但置于此景之中他感到古来诗人所作都不让人满意,这自然使他感到谢朓之作的可贵。这是诗人在搜寻之中的一个发现,诗人仿拂是在月夜中与古人同语共话。这是才子对才子的称叹,也是知音间的激赏。诗人将谢诗全句植入诗中,但并用典的板滞,而是全诗的意境妙合无垠。这些都是诗人在构思上的飘逸之处。
夜泊牛渚怀古
解题:原题下注:“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世说新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