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董卓的楣坞是什么

三国里董卓的楣坞是什么,第1张

郿坞是董卓建的院邸。

根据后汉书记载:

据《后汉书·董卓传》:东汉初平三年, 董卓筑于郿 ,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

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后卓败,坞毁(故址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

译文:东汉初平三年,董卓在陕西眉县建造了一间防卫用的小堡,高厚都是七丈,和长安城相相等,名字叫万岁坞,世人叫郿坞。小堡里聚有很多的珍珠宝藏,仓库屯积着30年的粮食。

扩展资料:

历史考古:

2008年,西(安)宝(鸡)高速公路开始筹备改扩建,在眉县要增设常兴服务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眉县文化馆循例对所征地的尧上村地下进行勘探及发掘,结果发现一个总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烧制陶器大型综合作坊区。

这里出土了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板瓦、筒瓦以及回纹铺地砖和空心砖等建筑材料,还有千余件有加工痕迹的动物骨骼制品及废料,如骨簪、鹿角等遗物和青铜器范、铸铜陶范残块,它们都具有西汉和东汉典型特征——这相当于是一个在当时超大型的建筑材料制造厂。

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区外围进行大范围的考古调查与重点区域考古勘探,在北部及西南部发现了成片的长条形夯土遗迹,初步判断为城墙遗迹。结合《水经注》“渭水又东径郿县故城南”的记载,以及唐代《元和郡县图志》“郿县故城在今县东北十五里”的记载,确定这里就是秦汉时期的眉县县城遗址。

2010年7月1日,附近柳巷村70多岁的老人赵根发,告诉了眉县文化馆副研究员刘怀君一条很有价值的线索。“村里麦地的高压线塔下面应该有‘东西’。”

-郿坞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声浪四起,诸侯割据愈演愈烈,而在这样一个标准的乱世,大军阀董卓的出现,无疑将风雨飘摇的东汉政权推到了悬崖边上。 乱世奸雄董卓是在镇压黄巾起义、平定西部羌人叛乱过程中发迹的。这位「 ”卓有才武,膂力少比”(《三国志•董卓传》)的西域守将,据说不仅可以「 ”双带两鞬,左右驰射”,而且颇有心计。彼时,黄巾起义已呈燎原之势,衰弱的东汉政权迫切需要利用地主豪强来镇压义军的锋芒,很快,董卓便被汉廷官拜兵马掾,随着义军将士纷纷应弦而倒,董卓也开始悄然扩大着自己的势力范围;农民起义尚未偃旗息鼓,西部羌人叛乱再起烽烟,董卓又奉命攻打西羌,前后历经百余战。就是通过这些赫赫战功,让这位「 ”性粗猛有谋”的武人捞足了政治资本,一路官运亨通,而他的势力也在连年征战中迅速壮大,通过拉扰、收编,形成了一支由西凉人、胡人、 组成的骁勇骑兵。当董卓披坚执锐跃马扬鞭,睥睨着东汉的政治中心——洛阳,这位声震陇西的军阀已经难掩其篡汉自立的野心。 董卓挥鞭直指洛阳的时间是在中平六年(189)四月,就在这一年,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这位小皇帝刚一继位,就不得不面对两个势同水火的利益集团,一方面,是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势力,一方面,是以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两大利益集团为了把持朝政,彼此相互排挤,不择手段,整个东汉政权一派乌烟瘴气。为了大权独揽,绞杀张让,何进想到了拥兵陇西的董卓,当一纸密令送抵董卓手中,董卓认为时机已到,遂迅速整顿军马,星夜赶来。然而,何进不会想到,这支大军会在洛阳城郊停下来静观时变,更不会想到消息走露,自己先成了张让的刀下之鬼。而作为这条「 ”引狼驱虎”之策的直接受益者,董卓很快就打出了「 ”逐君侧之恶”的旗号,一路长驱直入,攻下洛阳。为了震慑对手,董卓放纵兵士在洛阳城中烧杀掳掠,将割下的人头绑在车辕上招摇过市;与此同时,呵责垂帘听政的何太后「 ”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将其赐死,生性懦弱的刘辩则被新的傀儡皇帝刘协所代,是为汉献帝。当董卓成为享有「 ”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 ”三公”之首,当董氏家族纷纷封侯挂印,甚至「 ”侍妾怀抱中子,皆封侯,弄以金紫”(《英雄记》),这位虎目虬髯的陇西豪强,实际已经控制了整个东汉政权。 《三国志•董卓传》对这窃国大盗是这样评价的,「 ”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协众,睚眦之隙必扳,人不自保。”在执掌东汉政权之后,董卓一方面培植爪牙,广罗党羽,一方面,对反对者,则是惨绝人寰的报复屠杀。史载,一次董卓曾在家中宴请群臣,席间,他命人将数百名反叛者押上来,先断其舌,再斩其手足,然后割鼻剜眼,投入汤镬煮之,「 ”会者皆战栗亡失匕箸,而卓饮食自若”;为了惩戒反对者,他还残忍地将一些人用猪油涂布十余匹,遍缠其身,然后从脚开始,纵火焚烧;最令人发指的,是董卓兴起的文化浩劫。这位祸国贼子的高压统治,激起了朝野上下的愤怒讨伐,被多路兵马围攻的董卓被迫决定迁都长安。初平元年(190),董卓挟持着汉献帝逃往长安,在撤离洛阳之前,董卓给这座积聚着文明之光的古城投去了一把熊熊燃烧的大火,曾经威然耸峙的宫阙楼阁在数万条火蛇的吞噬下,最终成为一片焦土,而数百万洛阳百姓则流离失所,成为逃往长安的难民;在仓惶逃往长安的过程中,董卓也没有忘记扮演可耻的盗墓贼的角色,这个文明的毁灭者,不仅掘开了洛阳的东汉诸帝陵寝,还对长安郊区的西汉诸陵进行了大肆洗劫,尤其是西汉皇陵中的茂陵,尽管此前已有赤眉军光顾,但董卓的到来,则成为茂陵最后的终结者。当汉武帝刘彻的棺椁被闯进来的兵士散落一地,这位用五十余年时间营造自己最后栖身之所的皇帝怎样也不会想到,疯狂的掘墓人竟然连一块像样的椁板都没有给自己留下。 「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当凶残成性的董卓为这句带着谶示性质的童谣大为光火,将吟唱它的孩子们悉数剖肠刳肝;当他在长安附近建起「 ”高厚七丈”的私家庄园——郿坞,在其中贮藏珍宝,「 ”金二三万斤,银八九万斤”,「 ”别种奇玩积如丘山”,屯积的粮食可供三十年,这位权倾朝野的乱臣贼子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朝中王允等一班大臣拉上了董卓的亲信吕布作内应,乘献帝大病初愈,文武百官齐集朝贺之时,吕布趁董卓不备,率兵从斜刺里冲出,当场将其刺杀。在荡气回肠的《三国演义》中,这个历史节点被一个叫貂蝉的美人渲染得格外生动,其实,不管貂蝉是作者虚构也好,还是真实存在也罢,总之,尽管董卓天天穿着铠甲上朝,仍旧没能逃过这支刺向他咽喉的方天画戟。 董卓,巨饕,为恶天须报。一脐然出万民膏,谁把逃亡照?谋位藏金,贪心无道,谁知没下梢!好教,火烧,难买棺材料。 ——(元)薛昂夫《朝天曲·董卓》 史载,董卓死后,被曝尸东市,守尸人将一根点燃的灯芯插入董卓肚脐之中,因其脂肥肉厚,竟至「 ”光明达曙,如是积日。”制造了东汉末年黑暗时刻的董卓,最后以点天灯的形式照亮了为之载歌载舞的人群。 (来自网络,侵删)

董卓董卓(-192年4月)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临洮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官至太师、郿侯。原本屯兵凉州,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权。其为人残忍嗜杀,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联合讨伐,但联合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 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最后被王允和吕布谋杀。性粗猛而有谋断,从驻守边塞的地方官吏升迁为羽林郎,累迁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后,奉命镇压响应起义的北地先零羌、湟中义从胡和金城人边章、韩遂,屡屡败北。灵帝病危时,他驻屯河东,拥兵自重,坐待事变。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诸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董卓入京。董卓引兵驰抵京城 ,势力大盛,废黜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进位相国。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大肆剽虏财物,*掠妇女 ,称之为“搜牢”。又虐刑滥罚,以致人心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与此同时,他又为党人恢复名誉 ,起用士大夫 ,企图笼络人心。初平元年(190)冀州牧韩馥与袁绍、孙坚等人兴兵声讨董卓。黄巾余部也陆续起兵关东 。董卓挟持献帝西都长安,并焚烧洛阳宫庙、官府和居家,强迫居民数百万口随迁,致使洛阳周围 200里内荒芜凋敝,无复人烟。初平三年四董卓月,董卓入朝时为吕布所杀。消息传开后,百姓歌舞于道,置酒肉互相庆贺。董卓被陈尸街衢,其家族被夷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892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