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汉代最流行的文体,第1张

汉代盛行的文学体裁是汉赋。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为汉朝儒客文人热衷的文体,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的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汉赋的相关说明

汉赋注重的是其“述客主以首引”这种“本于庄、列寓言”的虚拟,以及于铺陈叙事中对神祗鬼物的暗喻。汉赋的虚构集中表现为:散体大赋习惯于铺陈叙事中暗喻神祗鬼物; 骚体赋习惯于体物抒怀中追慕人神同游的超脱。

某些汉赋直接以祭神和颂神为主题内容;个别汉赋甚至直接涉及人鬼交通的文化题材。汉赋表现出一种体物写实与神话想象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这种神话与现实交错并举的手法, 确实产生了“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 的艺术效果。

-汉赋

导语:汉朝文学是我国文学多元化发展的纪元,出现了汉赋、骈文、政论文、诗歌等多种体裁及内容,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汉朝文学的主要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汉朝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疆域的扩展,使那个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 喜悦和豪迈的情怀。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万事万物都要置 于自己的观照之下,加以艺术的再现。司马相如说过:“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西京杂记》卷二)司马迁称,他撰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司马相如和司马迁,一 个是辞赋大家,一个是传记文学巨匠,他们处于文学创作的不同领域,却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基本相同的主张,对作品都追求广大的容量、恢宏的气势,欣赏那种 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在大赋中,凡是能够写入作品的东西,都要囊括包 举,细大无遗,无远不届。在史传文学中,天文地理、中土域外、经济文化等面面俱到,远至黄帝,近至当世,从帝王将相到市井细民,三教九流、诸子百家, 各类人物纷至沓来。就是篇幅有限的郊祀歌,也具有兼容并包的性质。汉代文学 的巨丽之美,体现的是对大一统帝国辉煌业绩的充分肯定,它的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汉王朝处于历史的上升期,其中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太平盛世。汉代文人生 活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普遍具有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怀着强烈的建功立业 的愿望。他们追求人生的不朽,希望能够青史留名。汉代文人贵于名行,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可以忍辱负重,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汉代文学作品中贯穿着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着激 扬高昂的格调。西汉盛世的作品自不必言,就是到了东汉王朝的衰落期,文人们念念不忘的依旧是建功立业,扬名后世。虽然从西汉末年开始,谨于去就的思潮 有所抬头,甚至出现一批隐遁之士,并在文学中有所反映,但所占比重不大,不 是主要潮流。“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 风,于斯行矣。”(《后汉书·党锢列传》)汉代文人积极的入世精神,好高尚 义、轻死重气的品格,在汉末再一次放出异彩,并产生了许多愤世嫉俗、锋芒毕露的作品。

古代士人的宦达是和君主的权力联系在一起的,汉代文学在表现士人的进取 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王褒的《圣主得贤臣颂》是这方面 的代表作。士人的命运还和所处的时代、形势密切相关,汉代文学对历史机遇和个人命运的关系作了形象的展示和精辟的论述,《史记》及许多抒情赋在表现历 史发展必然性和个人命运偶然性两者的关系方面有较大的深度。对于古代士人来 说,在仕途上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成功者固然有成功的喜悦,失败者难免有落魄的感慨。在抒发人生的失意和抑郁之情时,汉代文学也显示出历史上升期的特 点。这些作品虽然表达了创作主体的幽怨和不满,但罕有悲观失望的没落情调。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文人所感慨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西汉昌盛时期,失意文人感叹生不逢时,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都是以“遇”和“不遇”为主题。而从西汉后期开始,文人的慨叹更多地集中在 命运方面,正如扬雄所说“遇不遇命也”(《汉书·扬雄传》),由西汉昌盛期的重视外在情势、机遇,转到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到了东汉的衰落期,文人们则 由功名未立而嗟叹生命的短促,《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作品就属于这种类型。

西汉朝廷是在秦朝灭亡之后,经历短暂的楚汉相争而建立起来的。批判秦朝 的暴政,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对历史进行高屋建瓴的反思,是汉初文学的 重要内容。从贾谊的政论、司马相如的《哀二世赋》,到司马迁的《史记》,都贯穿着对历史的批判精神。从武帝开始,思想界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本朝理论体 系的构筑,与此相应,文学也由对历史的批判转入对现实的关注,歌功颂德、润 色鸿业成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大赋是这种使命的得力承担者。从东汉开始,文学界的批判潮流再度涌动。从王充、王符等人的政论,到郦炎、赵壹、蔡 邕、祢衡等人的诗赋,批判精神日益强烈。批判的'对象包括神学目的论、讠韱讳 宿命论、鬼神迷信、社会的黑暗腐朽,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汉代文学以历史的批判发轫,经由昌盛期的歌功颂德,最后又以现实的批判而告终,完成了 一次循环。不过,和前期的历史批判相比,后期对现实的批判更具有深度、广度 和力度。

和汉代文学所走过的批判--赞颂--批判的发展道路相一致,汉代文人的地位也经历了一个从独立到依附、再到独立的演变过程。汉初的枚乘、庄忌、邹 阳等人游食诸侯间,为大国上宾,他们来去自由,具有独立的人格,兼有文人和 纵横家的品性。从武帝开始,朝廷对文人以倡畜之,侍从文人很大程度上为迎合天子的口味而创作。东汉时期被外戚招纳的幕僚文人,有时也要牺牲自己的人格 为主人唱赞歌,他们和宫廷侍从文人一样,都是不自由的。这些依附于天子、外 戚的作家,多数是文人兼学者的类型,王褒、扬雄、刘向父子、班彪父子都是如此。从西汉末年起,向慕人格独立的精神又在文人队伍中萌生,扬雄、班固、张 衡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程度不同地摆脱侍从文人、幕僚文人的依附性,努力按 照自己的理想从事创作。东汉后期的赵壹、祢衡等人,任性使气,耿介孤傲,从他们身上可以更多地看到党人的影子。从汉初出处从容、高视阔步于诸侯王之间 的枚乘、邹阳等人,到汉末赵壹、祢衡等近乎狂士的文人,汉代文人在经历了一 段屈从、依附之后,又向个性独立回归,并且达到更高的层次。

汉代文学和先秦时期的楚地文学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所以,汉代文学从一开 始就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西汉时期的文人一方面对现实世界予以充分的肯定, 另一方面又幻想到神仙世界去遨游,以分享那里的欢乐,许多作品出现了人神同游、人神同乐的画面,人间生活因和神灵世界沟通而显得富有生气。进入东汉以 后,文学作品的浪漫色彩逐渐减弱,而理性精神日益增强。把司马相如、扬雄的 辞赋和班固、张衡的同类作品相比,把《史记》和《汉书》相比,都可以看到浪漫和现实的差异。当然,东汉文学的浪漫气息远逊于西汉。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 传入,并没有使东汉文学走向虚幻,相反,它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作品的 现实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在辞赋创作中,出现了像班彪的《北征赋》、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等现实性很强的作品。文 人诗歌创作也罕见虚幻成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诗发展到顶峰。至 于像王充《论衡》那类以“疾虚妄”为宗旨的政论,在东汉也问世了。

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现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力地 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互渗互动,在汉代诗歌中体现得 尤为明显。两汉时期存在采诗制度,通过采集民间歌谣用以充实乐府的乐章,有时也用来考察政治上的得失及民风民俗。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 这种新的诗歌样式对文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意的加以模仿, 于是出现了文人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乐府诗中也有文人的作品。民间五言诗在文人五言诗的影响下,又日益走向成熟。除诗歌外,汉代史传文学也留下了民间 创作和文人创作相融汇的痕迹,《史记》、《吴越春秋》都把许多民间传说写入 书中,增加了这两部作品的传奇色彩。

你好:

具体作品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拜伦的作品,浪漫主义之父——卢梭的作品

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十八世纪晚期,十九世纪前半期盛行于法国,他是一个全欧洲性的内容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仍余韵不散法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在绘画、雕刻、小说和戏剧领域;英国浪漫主义主要体现于诗歌、历史画和风景画领域;德国浪漫主义则在音乐、诗歌和绘画领域皆有体现

西班牙画家--戈雅(Francisco de Goya ,1746至1828)是一颗耀眼的星辰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一、楚辞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

二、简介:

1、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2、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汉代文学创作中最流行的文体是赋。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是一种不同于诗词,也不同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在西汉、东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赋早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那时赋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

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

六朝赋的特点

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点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

文赋是中唐以后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大量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实际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

第一章 汉代辞赋

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错误)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不歌而诵谓之赋”(正确的观点)

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

5 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

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 汉代的论说文

1 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子书》

2 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

3 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 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 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 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实《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 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 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 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1 《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

“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 《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

1 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 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 汉代诗歌

1 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其职能是: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二、组织人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 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第一章 汉代辞赋

  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错误)。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不歌而诵谓之赋。”(正确的观点)

  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

  5 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

  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 汉代的论说文

  1 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子书》

  2 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

  3 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 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 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 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实《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 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 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 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1 《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

  “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 《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

1 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 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 汉代诗歌

1 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其职能是: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二、组织人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 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170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