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分别是那几集?

87版《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分别是那几集?,第1张

宝钗:36集,被袭人和琪官救出,但宝玉离她而去。

黛玉:33集,宝玉远行而相思成病,得知宝玉要和宝钗结婚(元春赐婚),病逝

湘云:36集,沦落为水上青楼女子,到处漂泊。

妙玉:没有下文,只是某一集(应该是34)提过她要出去寻贝叶遗文。

元春:34集,二宝结婚时贾琏入报,薨逝,死因不明,可能和抄家有关。

迎春:33集,孙家人来报病逝

探春:32集,被南安太妃认作义女,远嫁海外番王。

惜春:36集,刘姥姥在瓜州碰见做了尼姑到处化缘的惜春。

李纨:35集抄家关狱神庙,后无下文

巧姐:36集被刘姥姥从青楼赎出,跟刘姥姥回家

凤姐:36集,雪天病逝,被草草埋葬

可卿:5集,东窗事发,悬梁自尽。

红楼梦》中林黛玉只是体弱并没有大病,为何却在宝玉大婚之日去世?

想必提这个问题的朋友读的是高鹗续写的《红楼梦》。这是高鹗让林黛玉以这种方式离世,增加矛盾冲突,引起读者强烈共鸣,并引发对封建家长制的痛恨。

事实证明,高鹗把黛玉之死凄苦、沉痛,矛盾激发到了顶峰,读者对黛玉的同情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多人因为曹雪芹,记住了高鹗。今天,我们先按照高鹗续写的思路来看一下,为什么林黛玉必须死?

心灰意冷,生无可恋

可以想象,深爱宝玉,又无人做主,无依无靠的林黛玉,在被傻大姐无意中告知实情,宝玉要娶宝钗,接下来再为她寻一门亲事。对黛玉来说,是怎样一种打击?

黛玉听到此处,心里是油儿、酱儿、糖儿、醋儿倒在一处,甜、苦、酸、咸,说不上什么味来。脸色雪白的黛玉转了好几圈,身子不听使唤。紫鹃问她哪里去,她随口一答,问问宝玉去。

她的潜意识里,只有宝玉。她来到贾母住处,问宝玉为什么生病,因为失玉神志不清的宝玉只是瞅着黛玉傻笑,笑着说,自己因为林妹妹生的病。

紫鹃催黛玉回去,黛玉说了一句,可不是,我这就是该回去的时候了。回到潇湘馆,黛玉身子一栽,吐出一口血。

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宝玉送探春出嫁久不归,黛玉担心,又无意中听到宝玉可能遭遇不测,闻此噩耗的黛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怡红院敲门,喊着晴雯的名字,让晴雯来开门。可是晴雯早已离世,再也回不来。怡红院的大门紧锁着,满目萧条,今非昔比。

神情恍惚的黛玉脚踩棉花般回到潇湘馆,口吐鲜血,自此一病不起。心已死,身奈何?

心灰意冷的黛玉,对尘世再无半点眷恋。

心有不甘,以死抗争

黛玉与宝玉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她大胆追求真爱,这一做法,很难在那个时代被认可。出身高贵的黛玉不可能像卓文君那样选择和宝玉私奔。

司马相如虽然贫寒,但是有才,可以自立。从小锦衣玉食,未受过一点委屈,处处受人照顾的宝玉一旦走出荣国府,生存都成问题。

黛玉和宝玉的处境如此艰难,如此被动,他们只能听任贾母和王夫人的摆布,没有一点原则的权力。

王夫人强烈反对宝玉娶黛玉,她又积极争取外援,得到元春的支持。无论是电视剧办的奉旨成婚,还是高额续书的调包计,都有元春的默许。

黛玉不死,她将要面临怎样的结局呢?按照贾母等人的安排,嫁给一个自己不认识,还无感情的人,或者自己像探春那样成为政治工具。

以黛玉的性格,怎么可能选择苟活于世?她一定会死,也必须死。曹雪芹的本意,也是黛玉早亡。只是曹公不会那么无情,让黛玉死的那么绝望,非要在宝玉大婚的时候死去。

黛玉之死,其实是她无声的抗争:你们让宝玉娶别人可以,休想左右我的人生,休想利用我,让我嫁给别人。黛玉的死终于让贾母悲痛不已。当然这是按照高鹗续写的思路。

突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让人看清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对青年人的摧残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高鹗续书里的贾母和前八十回的贾母判若两人?按照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说法,贾母和贾政等人并无血缘关系,真正有血缘关系的是黛玉的母亲。贾母队唯一有血缘关系的外甥女儿疼爱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参与制定如此龌龊的手段,欺骗黛玉呢?

封建社会里,女子和钱财一样也是一种财产。历代获罪被抄家的高官显贵,妻子、女儿都没有好结局。女子向来被认为是联姻的好工具,为了获取家族利益,哪里顾得上女子的幸福?

迎春被父亲嫁给孙绍祖,婚后受尽欺凌,年纪轻轻丢了性命。如果黛玉真的按照贾府的安排嫁人,结局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聪慧如黛玉,饱读诗书的她,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处境太过忧心,身体也不至于如此娇弱。

她的病很大程度上是心病。倘若父母健在,能够为她做主,或者贾母一直坚持前百十回的选择,黛玉能够顺利嫁给宝玉,她的病一定会慢慢好转,很好地管理府中大小事务。

但是,现实如此残酷,孤苦无依的黛玉得不到任何帮助。让她继续活在这个世上,忍受心灵的折磨,才是最残忍的事情。有时候,我宁愿相信黛玉是灵河岸边的绛珠仙草,为偿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来尘世间走一遭。凡间历劫的任务完成,重返仙界。

黛玉之死有很多版本,按照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说法,黛玉是在一个月圆之夜自己走入池塘身处。沉湖而死。我一直觉得这个提法不够令人心服。黛玉对待落花都如此爱惜,怕它们被水冲走,漂到不干净的地方,拿香袋把它们收集在一起,埋在土里,质本洁来还洁去。

死亡,对林黛玉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是她心中认为的一种选择,与身体的好坏并无关系。

现下出版的《红楼梦》书籍,基本以高鹗的后四十回为尾,在高鹗的续中,黛玉惊闻宝玉要与宝钗成婚而心中悲痛、卧病在床,最终一病不起,当傻傻的宝玉迎娶宝钗进门的时候,黛玉在隐约的乐声中吐血而亡,香消玉殒。这是你所看的书籍。

我基本总是回避电视剧《红楼梦》的终局,所以记不大请最后怎样,但若如你所说,而87版则是按照红学家判断的一种结局:就是大家比较确信为曹雪芹所作,宝玉离家,黛玉思君过甚,担忧过虑,不及宝玉归家,就红颜入仙境,一去终不返。

贾母对于“木石姻缘”的真正态度,一直都是《红楼梦》最大的一个疑点。因为贾母一直表现出对木石姻缘的支持,这一点阖府上下,众人皆知,王熙凤借着“吃茶”之机公开调侃木石姻缘,小厮兴儿更是说出“定是林姑娘无疑了”这样的断言。

这个问题在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中曾有提及,周先生认为,宝玉的婚事是贾母与王夫人之间的一次暗斗,贾母支持木石姻缘,王夫人却是金玉良缘的坚定守护者,两方互不妥协;贾母希望王夫人主动提出宝黛婚事,自己来点头就好,可王夫人却不这么想,如果贾母主动提出给宝黛定亲,那么她也没办法反抗,可既然贾母没有主动提亲,她就继续对金玉良言抱有幻想,由此形成了一种“拖”的局势。

而关于贾母为何不逆着王夫人,强行定下宝黛亲事,恐怕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贾母乃王夫人的婆婆,一旦贾母“赶鸭子上架”,强行逼着王夫人认可木石姻缘,那么必定会将林黛玉置于尴尬的境地,因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若干年后,贾母老去,王夫人便是林黛玉的婆婆,难保王夫人不会对贾母当初的所作所为心怀不满,从而在林黛玉身上做同类事?

所以贾母之所以没有强行提出给宝黛定亲,也有为自己外孙女儿的将来做打算的意思,毕竟林黛玉对贾母的意义,不同于反抗贾赦强娶的丫鬟鸳鸯,她得为林黛玉考虑好将来。

因此在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斟情女情重愈斟情”中,贾母对张道士所说的一番话,完全是说给王夫人听的。

此处贾母的“不管她根基富贵”,实则是在敲打王夫人,金玉良缘不要再考虑了;到了第五十回,贾母又询问薛宝琴的生辰八字,造成一种促成宝玉、宝琴的意思,再次告诉王夫人与薛姨妈:我从来没考虑过宝钗做我的孙媳妇儿!

所以木石姻缘唯一的bug就是王夫人,她对“金玉良缘”太过执著,宝黛定亲一直拖着,贾母也希望拖着,因为薛宝钗的年龄比宝玉大,拖下去着急的是王夫人和薛家,反正黛玉还小,拖得起。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林黛玉在对“木石姻缘”的担忧之中病势越来越严重,笔者不赞同高鹗续写的掉包计,相反,比较赞同87版《红楼梦》的安排:黛玉病重归天在前,“金玉良缘”促成在后,甚至有可能黛玉临死之际,将宝玉托付给宝钗也未可知。

错了楼主,虽然你这样说但我还是要说你错了,你把小说跟电视混淆了,电视里省去了小说当中的好多情节,因为你真要按小说拍的话,拍几百集都可以,红楼梦内容太庞大了,况字字珍贵如金。小说没有探春远嫁,黛玉死去,宝玉结婚。流传下来的80回的红楼梦只是到了晴雯死的那,后面的所有情节都是根据前文的线索推测的,就连探春远嫁也只是一种推测(虽然我也相信这是真的)。探春远嫁这一幕现在下载的视频也有的,在第32集结尾处,你仔细看。黛玉归天也是有的,87版电视第33集你再去仔细看,不过87版电视里不是你说的是宝玉结婚那天归天的,而是宝玉出走去远方的时候归天的,宝玉都没来得及见一面。你说的宝玉结婚时候归天的那是陈本后四十回续书的内容,不是87版电视里的。不过87版演的也好,续书也好,都是推测,通过看书自己可以寻找线索,可以的话大家一起交流最好。希望回答能帮助你

你之前看的是120回的红楼梦,后40回是高鹗续的。也就是说并非曹雪芹原意。苦绛株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那回是黛玉在宝玉结婚时死的。现在的新版红楼梦的拍摄当然也听取了红学家的一些意见,一些关于红楼梦探轶的成果,所以新版红楼梦的剧情不一定完全符合原著的后40回,但可能更接近曹雪芹愿意。

一时半会也说不玩,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0342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3
下一篇2023-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